黑龍江省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眾版)(32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740210
2023-08-28
37頁
88.97MB
1、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資源資源局2022年12月2021-20352021-2035公眾版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OF DUERBOTE(2021-2035年)前 言本規劃堅持科學布局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堅持生態優先,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和高效能治理,是對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本規劃依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中發201918號)、關于全面開展國土空間規劃工作的通知(自然資發201987號)等相關文件及要求,全面貫徹落實黑龍江2、省國土空間規劃等上位規劃。現公開征詢社會各界意見和建議,時間為2022年12月12日至2023年01月12日,共30日。PREFACE目 錄 CONTENTS 1.1 指導思想1.2 規劃原則1.3 規劃期限與范圍0101規劃總則2.1 總體定位2.2 規劃目標2.3 發展戰略0202目標定位3.1 區域協同發展格局3.2 國土空間總體格局3.3 劃定“三區三線”0303國土空間格局7.1 城鄉公共服務體系7.2 綜合交通設施體系7.3 安全韌性城市構造7.4 文化保護及風貌塑造0707要素支撐體系8.1 加強協同傳導8.2 實施保障措施0808規劃實施保障4.1 農業空間布局4.2 農業發展3、格局4.3 耕地資源保護0404農業空間5.1 生態保護格局5.2 強化生態空間5.3 構建生態廊道0505生態空間6.1 城鎮發展格局6.2 城鎮體系結構6.3 城鎮產業體系0606城鎮空間規劃規劃總則1.1 指導思想1.2 規劃原則1.3 規劃期限與范圍0101區位區位地貌地貌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注重長遠發展,注重減量集約,注重生態保護,注重多規合一4、。加強“四個中心”功能建設,優化城市功能和空間布局,嚴格控制城市規模,科學配置資源要素,統籌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做好城市特色風貌塑造,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健全城市管理體制,堅決維護規劃的嚴肅性和權威性。1.1指導思想01規劃原則底線約束、綠色發展01規劃原則優化國土空間格局;堅持城鄉建設用地緊約束,加快城市發展向內涵式提升轉變,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1.2規劃原則區域協調、城鄉統籌依托現有產業和資源基礎,推進與東部大慶、西部齊齊哈爾的協調發展;推進與南部省際的可持續發展,重點建設石油化學工業基地、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和綠色食品基地,實現區域共建、共享、共治,形成區域競爭新優勢。以人為本5、提升品質提升人居環境品質,建設宜居、宜業、宜游、宜學、宜養的社區生活圈,保障安全性、提供便利性、增加健康性,不斷提升城鄉居民幸福感、獲得感。傳承文化、彰顯特色充分認識自然與人文稟賦,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保護自然山水格局,延續文脈,突出地域特點、文化特色、時代特征,因地制宜,體現城的繁榮、鎮的舒適、村的恬淡,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公眾參與、共建共治健全規劃編制實施全過程的公眾參與機制,廣察民情、廣納民意、廣聚民智;堅持開門做規劃,加強部門合作,發揮好各相關領域專家的作用,民主決策,科學決策;建立部門協同實施機制,加強規劃實施中的社會監督。7全域國土面積:6041.42平方公里下轄5鎮6鄉6、2農場中心城鎮面積:21.18平方公里01規劃原則1.3規劃期限與范圍規劃基期年為2020年。規劃期限為2021年至2035年近期至2025年;遠期203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規劃范圍為杜爾伯特蒙古族縣級行政區目標定位2.1 總體定位2.2 規劃目標2.3 發展戰略0 02 202目標定位2.1總體定位以農牧產品精深加工為主,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草原工業新城、國家原生態濕地旅游名城草原工業新城圍繞玉米、秸稈精深加工全產業鏈,促進糧食、畜產品、水產品、中草藥、秸稈葦草等食品和農副產品加工產業形成完整閉合產業鏈條。打造百億級玉米產業集群、百億級食品產業園區,推進食品和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業成為第一支7、柱產業,打造全省知名的食品工業強縣,建設食品工業新城。國家原生態濕地旅游名城 實施全域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協同打造全新龍江西部旅游線路,提升縣域旅游綜合競爭力。突出民族風情、生態觀光、休閑娛樂、健康養生主題,做足蒙古族與東北地域文化融合文章,建成獨具特色的四季游核心產品體系,打造全域、全時、全景高效銜接的精品旅游路線和區域特色知名品牌。落實上位規劃、挖掘自身優勢、確定城市職能,規劃確定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總體定位為:02目標定位2.2規劃目標2025年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縣域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產業競爭力明顯提升,城鄉一體化融合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力爭建成“三8、縣”,即牧業強縣、旅游大縣、生態名縣。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增強,開創營商環境好、創新能力強、生態環境優、發展活力足的全面振興新局面。2050年全面建成新型魅力宜居生態名縣,打造具有中國北方寒地特色的國家原生態濕地旅游示范區,全面實現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深化完善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牧業強縣、旅游大縣、生態名縣”建設戰略,積極發展生態牧業產業,加快轉變畜牧業生產方式,提升畜牧業的綜合生產能力、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水平,全面建成龍江草原工業新城。充分挖掘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自然資源與人文景觀,依托嫩江、烏裕爾河,營造良好的城市生活環境,協調城市居住空間環境與生態環境的聯系,提9、高居住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水平,加強高品質公共服務產品的供給,使生態、文化、服務成為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最具競爭力和吸引力的品牌。在規劃期間提供建設用地布局優化、集聚的空間,并在規劃期末實現建設用地零增長。推進全域國土整治,向存量要空間;綜合考慮各類自然資源,推動要素布局統籌。綜合考慮生態環境保護和城市發展訴求,統籌考慮“山水林田湖”各類自然要素保障能力,為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生態保護、公益事業、農房建設等提供用地保障。依托扎龍濕地、原生態草原、與山水等特色資源,拓展生態保護范圍,完善生態廊道建設;以系統治理為重點,推進生態修復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建設10、,全面提升自然生態系統穩定性和生態服務功能。以廊道聯通和系統治理為重點,筑強生態本底以開放和創新為引領,夯實發展動能以開放和創新為引領,夯實發展動能 以自然和宜居品質為核心,提升城市魅力以自然和宜居品質為核心,提升城市魅力 以創新全域國土綜合整治為動力,推動布局統籌以創新全域國土綜合整治為動力,推動布局統籌02目標定位2.3發展戰略國土空間格局3.1 區域協同發展格局3.2 國土空間總體格局3.3 劃定“三區三線”0 03 303國土空間格局3.1區域協同發展格局交通網絡協調協同全省公路建設,提升區域高等級公路通達率和銜接性發展通用航空,加快發展低空經濟構建全省“2+8+7”港口總體布局,促進11、旅游產業和地區水運物流發展n協同公路網建設,規劃高速公路提升區域運輸效率,規劃綏化-大慶-扎蘭屯高速;n協同省域航空發展,規劃水陸兩用通用機場;n構建形成全省“2+8+7”港口總體布局,協同嫩江河道治理,規劃杜蒙港,促進旅游產業和地區水運物流發展。生態保護協同n銜接大慶市“一軸、一屏、兩帶”的生態安全格局。n支撐構建嫩江松花江生態軸線,協同流域治理。n以西北扎龍濕地和連環湖構成的連片濕地保護區重要屏障。n為東北亞地區水禽提供越冬遷徙通道和停歇地,共同發揮河流生態廊道作為水鳥遷徙和水源涵養重要通道的生態功能。n與齊齊哈爾市建立區域環保合作機制,開展聯合濕地生態修復3.1區域協同發展格局03國土空12、間格局n承接大慶市級文旅產業規劃,打造杜蒙縣”三區、四圈、兩心“的旅游格局。n三區:北部濕地旅游區、中部溫泉度假區、南部文化紀念區n四圈:濕地密集圈、連環湖密集圈、龍湖泡密集圈、嫩江密集圈n兩心:杜爾伯特旅游集散中心、連環湖旅游接待中心3.1區域協同發展格局03國土空間格局文旅產業協同3.2國土空間總體格局03國土空間格局“一屏兩軸兩區,一主四副多點”的國土空間格局n“一屏兩軸兩區”一屏:加強扎龍保護區、連環湖等濕地水源的保護與修復,構建西北部生態保護屏障。兩軸:沿G232-S505,構建”煙筒屯-杜爾伯特-工業園區“城鎮主要發展軸線;沿S214-G232,構建”杜爾伯特-連環湖-胡吉吐莫-他13、拉哈“城鎮次要發展軸線。兩區:依托嫩江優質水稻打造農業主產區;圍繞綠色草原牧場等牧業聚集區打造農牧發展區。n“一主四副多點”打造杜蒙縣中心城區綜合服務中心,塑造宜居多元生態社區,實現高質量發展。推動連環湖鎮、胡吉吐莫鎮協同發展,完善設施配套,提升活力,打造縣域副中心。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和食品、化工園區建設,引領其他各鄉鎮、農牧場經濟穩步發展。3.3劃定“三區三線”03國土空間格局永久基本農田堅決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嚴守耕地保護紅線,確保永久基本農田數量不減少、質量不降低、生態有改善。生態保護紅線落實生態紅線保護要求,做到應劃盡劃,應保盡保,實現一條生態保護紅線管控重要生態空間。在重點區域的14、生態保護紅線,要進行嚴格管控。城鎮開發邊界綜合考慮城鎮定位、發展方向和綜合承載能力,科學研判城鎮發展需求,優化城鎮形態和布局,促進城鎮有序發展。嚴保永久基本農田、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嚴控城鎮開發邊界18農業空間4.1 農業空間布局4.2 農業發展格局4.3 耕地資源保護0 04 44.1農業空間布局04農業空間種植空間促進糧食、中草藥、秸稈葦草等食品和農副產品加工產業形成完整閉合產業鏈條養殖空間推動牧業特色化發展,推動休閑農牧業與鄉村旅游融合發展特色農業空間河蟹養殖實現新突破,打造國家級漁業健康養殖示范縣和“中國大銀魚第一縣4.2農業發展格局04農業空間構建“一區融合,四區聯動”的農業發展格局 15、糧食生產功能區、特色牧業發展區、水產養殖區以及高效都市現代農業區四區北部高效都市現代農業片區西部糧食生產功能區中南部特色牧業發展區中部水產養殖區糧食生產功能區:打造高效糧食種植區,促進農業現代化和規模化發展。中南部特色牧業發展區:促進特色養殖,依托農牧產業園延伸農牧業產業鏈,中部水產養殖區: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稟賦及區位優勢,實現產銷一體化發展;東部都市現代農業片區:發揮中心城鎮融合性優勢,推動都市農業集約化發展。214.3耕地資源保護04農業空間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堅決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將達到質量要求的優質耕地依法劃入永久基本農田,實施嚴格保護。有序推進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成果核實,對已經劃定16、的永久基本農田全面梳理整改,確保永久基本農田數量不減少、質量不降低。保護耕地數量保證全縣可開墾耕后備資源儲備充足,通過完善區域內基礎設施配套,有效提升土地肥沃度及耕地糧食綜合生產力。全縣耕地儲備區主要分布在敖林西伯鄉、他哈拉鎮、煙筒屯鎮和一心鄉一帶。穩定耕地儲備大力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建成高產穩產糧田,重點治理鹽漬化土壤,實現用地與養地結合,持續提升土壤肥力,以有機質提升為核心,著力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有機肥制度,構建合理耕地,提升耕地質量。提升耕地質量22生態空間5.1 生態保護格局5.2 強化生態空間5.3 構建生態廊道0 05 55.1生態保護格局05生態空間構建“一屏、一帶、百湖依”的17、生態保護格局 北部扎龍濕地生態屏障,形成杜蒙北部生態綠色屏障一屏 嫩江生態廊道,打造杜蒙水生態保護縱向軸線一帶 連環湖等58個湖泡與溝岔、坑塘形成生態水網百湖依245.2強化生態空間05生態空間推進生態公益林樹種結構調整、商品林控退、城鄉建設控制、生態環境治理等生態維育相關措施。加強自然保護地系統建設,包括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山種羊場山竹省級草原公園、連環湖省級濕地公園、新店省級森林公園、天湖國家濕地公園等自然保護地。在自然保護地控制區內劃定適當區域開展生態教育、自然體驗、生態旅游等活動,構建高品質、多樣化的生態產品體系255.3構建生態廊道05生態空間基于不同尺度生態廊道主導功能,加強生18、態保育、提升生態連接度、維護水系功能維護,形成等級清晰、布局合理、空間劃定、落地管控的生態廊道系統。將縣域生態廊道系統劃分為兩個層次,即“區域-縣域”生態廊道。嫩江生態廊道按平均400米、最小200米總體寬度管控。縣域生態廊道縣考慮為市民休閑游憩,環境教育提供空間,管控寬度應根據實際隔離或建設要求因地制宜。26城鎮空間6.1 城鎮發展格局6.2 城鎮體系結構6.3 城鎮產業體系0 06 66.1城鎮發展格局06城鎮空間構建“一主,四副、兩軸”的城鎮發展格局 一個縣域中心城鎮,杜爾伯特鎮一主 煙筒屯鎮、連環湖鎮、胡吉吐莫鎮、他拉哈鎮四副 濱洲城鎮發展軸、林肇城鎮發展軸二軸286.2城鎮體系結構019、6城鎮空間城鎮等級城鎮數量城鎮名稱人口規模(萬人)中心城區1杜爾伯特鎮12.04中心鄉鎮4煙筒屯鎮、連環湖鎮、他拉哈鎮、胡吉吐莫鎮0.5-2一般鄉鎮6腰新鄉、巴彥查干鄉、克爾臺鄉、敖林西伯鄉、江灣鄉、一心鄉0-0.5296.3城鎮產業體系06城鎮空間形成“2+3+1”的城鎮產業體系主導產業l農副產品加工業l畜牧養殖業特色產業l水產業l蘆葦產業l中草藥產業潛力產業l鄉村旅游產業30要素支撐體系7.1 城鄉公共服務體系7.2 綜合交通設施體系7.3 安全韌性城市構造7.4 文化保護及風貌塑造0 07 77.1城鄉公共服務體系07要素支撐體系 丨打造“一主、兩副、多節點”的三級公共服務體系建立“縣級20、鎮級鄉及農牧場級”三級層次、覆蓋城鄉、功能完善的綜合公共服務體系。丨構建均衡、優質完善的公共服務體系以人民為中心,增強幸福感、安全感與成就感;以特色為導向,因地制宜塑造豐富生活場景;以韌性為目標,構建共建共享的社區共同體;以治理為抓手,搭建開放協同的參與平臺。l縣級基于杜蒙縣中心城區各級各類公共服務設施,滿足全域高等級的公共服務需求。l鎮級根據各級鎮人口,按標準提供公共服務。連環湖鎮及胡吉吐莫鎮為重點發展鎮,為滿足其遠期發展需求,規劃提高其公共服務功能。l鄉及農牧場級滿足鄉及農牧場人口基本公共服務供給需求。對于有條件的、空間距離較近的鄉及農場可考慮通過集并方式設置相關設施,集中供給服務。完善功21、能布局,打造社區生活圈327.2綜合交通設施體系07要素支撐體系“四橫、兩縱、一環”的公路網航空規劃與連環湖新建杜蒙通用機場,A1級水陸兩用機場鐵路規劃現有鐵路提速擴能,站點升級提高服務能力水運規劃規劃杜蒙港未來吞吐能力貨物為50萬噸,旅客10萬人337.3安全韌性城市構造07要素支撐體系規劃保留現有消防站,升級消防設施,滿足城區消防要求,逐步形成配套兼容、優勢互補的裝備建設體系。消防工程工程杜蒙縣是國家確定的三級人防重點城鎮。以增強城鎮總體防護功能為前提,緊密結合城鎮建設,適應戰時防空和平時利用兩方面的需要,逐步建成配置齊全、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人防工程體系。人防工程工程加強防汛抗旱、城市防22、洪、人工影響天氣、防雷減災、應急避險、通信保障和應急保障等工程性措施的建設,增強各部門防御氣象災害的能力。防災工程工程根據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15),杜蒙縣中心城區列為地震度防御區。抗震工程抗震工程公共安全將疫情防控及公共衛生安全規劃納入杜蒙縣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構建完善的城市安全韌性體系,保障城市能夠防患于未然,同時需從預防出發,提出高質量、高保障的疫情防控措施,使城市在各種災害面前能夠擁有更強大的承載能力。34“草原水城康養杜蒙”7.4文化保護及風貌塑造07要素支撐體系歷史文化保護體系西部遺址群集中區北部中東鐵路建筑群區中部古城建筑區形成“三區、多點”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23、體系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傳統文化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體系景觀風貌塑造形成“一城引領、一廊貫穿、三區輝映”的景觀風貌總體結構“一城引領”:以杜爾伯特鎮為核心打造文化休閑之城,建設為杜蒙旅游綜合服務地、杜蒙文化休閑第一印象區“一廊貫穿”:以貫通杜蒙縣域南北的國道G232、縣道S214復合軸線為依托,形成南北交通大動脈,一線串珠的風貌黃金走廊“三區輝映”:分別為北部濕地秘境風貌區、中部湖光山色風貌區、南部田城景融合風貌區35規劃實施保障8.1 加強協同傳導8.2 實施保障措施08l上位規劃落實上位規劃落實對大慶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核心指標和主24、要內容進行分解。l核心指標落實情況核心指標落實情況對不同的城鄉主體功能定位,對應上位提出的目標指標,并提出相應的管控要求。l下位規劃傳導落實詳細規劃相關指標要求。l編制內容針對性地提出應該推進城市發展的專項研究工作,加強規劃管理的有關制度建設,從而提出具體化的建議。l專項規劃指導列出專項規劃目錄清單,對專項規劃提出約束性要求和指引,明確專項規劃深化細化的方向和重點。l編制清單編制清單包括生態修復與國土整治、市政設施、城市更新、人口、公共設施、區域產業發展策略和空間布局研究等多項。8.1加強協同傳導08規劃實施保障 落實和細化主體功能區等政策,提出有針對性、可操作的財政、投資、產業、環境、生態、人口、土地等規劃實施政策措施,保障規劃目標的實現,促進國土空間的優化和空間資源的資產價值實現。完善相關配套政策加強規劃實施監測評估建立公眾參與和多方協同機制 建立規劃實施評估指標體系和“一年一體檢,五年一評估”定期評估制度,推動建設國土空間規劃監測評估預警系統,為開展城市體檢和規劃全周期管理奠定基礎。8.2實施保障措施08規劃實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