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平羅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示版)(37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740254
2023-08-28
37頁
15.94MB
1、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寧夏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及黃河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總體要求,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科學有序推進國土集聚開發、分類保護和綜合整治,優化平羅縣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合理配置和提升資源利用效率、提升平羅縣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特編制平羅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本規劃是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中平羅縣制定的空間發展藍圖和戰略部署,是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的重大舉措,是促進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打造高品質生活、實施高效能治理的空間政策,是全縣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2、復和指導各類建設的行動綱領,是編制下位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詳細規劃、相關專項規劃和開展各類開發保護活動、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的基本依據。凡在規劃范圍內涉及國土空間和自然資源保護利用各項政策的制定,以及各類規劃建設管理活動,均應符合本規劃。注:本版本為規劃成果草案公示,所有內容以最終批復和公布為準。目 錄C O N T A N T S1.規劃總則1.11.1指導思想指導思想1.21.2規劃原則規劃原則1.31.3規劃范圍和期限規劃范圍和期限2.目標戰略與總體格局2.12.1城市職能與性質城市職能與性質2.22.2開發保護目標與戰略開發保護目標與戰略2.32.3區域協調區域協調2.42.4開發保護總3、體格局開發保護總體格局2.52.5統籌劃定國土空間控制線統籌劃定國土空間控制線3.生態保護與資源管控3.13.1生態保護格局生態保護格局3.23.2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3.33.3自然保護地體系自然保護地體系3.43.4生態修復生態修復4.鄉村振興與耕地保護4.14.1農業發展格局農業發展格局4.24.2耕地保護與糧食安全耕地保護與糧食安全4.34.3村莊布局優化村莊布局優化5.城鎮建設與宜居品質5.15.1城鎮體系和發展格局城鎮體系和發展格局5.25.2產業體系與空間布局優化產業體系與空間布局優化5.35.3城鄉公共服務體系城鄉公共服務體系5.45.4藍綠開敞空間藍綠開敞空間4、6.文化彰顯與魅力塑造6.16.1歷史文化保護利用歷史文化保護利用6.26.2城鄉風貌塑造與形態管控城鄉風貌塑造與形態管控7.設施支撐與安全韌性7.17.1綜合交通體系綜合交通體系7.27.2城鄉市政基礎設施城鄉市政基礎設施7.37.3安全韌性城市建設安全韌性城市建設8.規劃傳導與管控機制 8.18.1規劃傳導規劃傳導8.28.2實施保障機制實施保障機制8.38.3信息化建設信息化建設1 1指導思想指導思想規劃規劃原則原則規劃范圍和規劃范圍和期限期限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和視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5、,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在“一帶一路”倡議、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推進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引領下,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落實主體功能區戰略和新型城鎮化戰略,圍繞自治區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發展目標和發展要求,積極轉變國土開發利用方式,全面提高國土開發質量和效率,優化全域國土空間開發和保護格局,形成“山青水綠天藍、城鎮高效舒適、鄉村寧靜優美、人民安居樂業”的美麗新平羅。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區域協同、城鄉統籌以人為本、民生為重傳承文化、特色發展精準施策、高效治理平羅縣行政區管轄范圍總面積2060.86平方公里6、,包括7鎮6鄉。鎮:城關鎮、黃渠橋鎮、寶豐鎮、頭閘鎮、姚伏鎮、崇崗鎮、陶樂鎮。鄉:高莊鄉、靈沙鄉、渠口鄉、通伏鄉、高仁鄉、紅崖子鄉。平羅縣規劃范圍圖2 2城市城市職能與性質職能與性質開發保護目標與開發保護目標與戰略戰略區域區域協調協調開發開發保護總體保護總體格局格局統籌劃定國土空間控制統籌劃定國土空間控制線線寧夏沿黃城市群生態文明示范區獨具湖沙特色的全域旅游目的地生態宜居魅力城市寧夏循環經濟和協同發展示范區1324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體制機制更加健全空間格局逐步優化,資源配置更加高效人居環境不斷改善,魅力宜居特色彰顯生態完全更加穩固,生態建設更具成效區域協同戰略全域統籌戰略產業轉型戰略文化興城戰7、略生態優先戰略按照“生態優先、農業高質量、落實重大功能戰略”的原則優化主體功能區。構建全域生態格局、落實國土空間底線約束指標和強制性管控原則。加強縣域風景文化資源的整體性保護和修復力度,塑造區域文化生態系統。統籌產業發展與城鄉、生態建設,不斷優化全縣產業布局。融入沿黃城市群,建立高效、包容、可持續的經濟地理。加強與烏海的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協同,推動形成區域優勢產業集群。加強與呼包鄂榆城市群的交通體系連通、煤炭物流運輸協調,在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定位上錯位發展,加強生態文明合作共建。探索與鄂爾多斯在能源產業發展、荒漠化防治等方面深入合作,帶動黃河東岸產業發展和生態建設。建立賀蘭山生態共保機制,加8、強與阿拉善盟在山體修復、防風固沙、水土保持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協調發展、融入區域產業格局協同石嘴山、共促大武口平羅一體化發展對接銀川、共建寧夏沿黃城市群區域生態保育協同發展:健全賀蘭山綠色生態保護體系,大力實施黃河安瀾保障。協同培育優勢產業集群:推動形成“大武口惠農平羅產業集聚區”,全面融入自治區產業集群。共促全域旅游提檔升級:突出沙水游樂、濕地休閑和農墾文化特色,共同構建全域旅游目的地,建設成為沿黃城市群旅游發展重要節點。交通設施互聯互通:推進平羅快速融入區域航空聯運體系,增加區域快聯通道,提升區域交通可達性。推進建設黃河沿線生態保育帶助力建設毛烏素沙漠水土流失防治生態屏障建設賀蘭山防風固沙生9、態屏障融入市域特色農業發展格局推動大武口平羅一體化發展推進沙湖、鎮朔湖、翰泉海與星海湖的水環境共同治理優化新型城鎮化格局推動建設黃河生態旅游帶推進基礎設施建設互聯互通推動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共建共享平羅縣國土空間總體格局規劃圖“兩屏一帶、兩區一軸”的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兩屏賀蘭山水土流失防治生態屏障毛烏素沙漠防風固沙生態屏障一軸縣域綜合城鎮發展軸一帶黃河沿線生態保育帶兩區大武口平羅一體化發展區農業生產功能區嚴格落實上級下達的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劃定永久基本農田654.47平方公里(98.17萬畝),占全縣總面積的31.8%,確保永久基本農田數量不減,質量不降,布局穩定,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10、產品供給。永久基本農田科學統籌劃定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將其作為調整經濟結構、促進產業發展、推進城鎮化的剛性紅線。按照生態功能統籌劃定生態保護紅線475.57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23.1%。生態保護紅線內自然保護地核心保護區外,除符合法律法規的行為外,禁止開發性、生產性建設活動。僅允許對生態功能不造成破壞的有限人為活動。生態保護紅線以城鎮開發建設現狀為基礎,按照集約適度、綠色發展要求,規劃105.62平方公里城鎮開發邊界,占全縣總面積的5.1%,防止城鎮無序蔓延,優化城鎮結構,提升空間效率。城鎮開發邊界平羅縣三條控制線劃定成果圖3 3生態保護生態保護格局格局自11、然資源保護自然資源保護利用利用自然保護地自然保護地體系體系生態生態修復修復構建“兩屏一帶,多廊多點”的生態格局兩橫五縱的交通和水系生態廊道交通生態廊道東西向沿省道303和省道302建設;水系廊道南北向沿第二農場渠、典農河、唐徠渠、惠農渠以及第五排水溝建設。多 廊生態節點構建多個生態節點,根據現狀用地將自然保護地、水源地、林地、草地、湖泊、未利用地以及大型城市公園等等作為重要生態節點。多 點黃河沿線生態保育帶以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等為主體,保持黃河沿岸水土。一帶賀蘭山水土保持與生物多樣性生態保護屏障通過植被恢復、防風固沙、水土保持等手段建立防護體系,保障縣域生態安全毛烏素沙漠防風固沙生態屏障以防12、風固沙為主,防止沙土遷移及水土流失,為平原農業生態系統構建穩固防線兩屏平羅縣生態系統保護規劃圖類別數量(處)級別名稱自然保護區2國家級寧夏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治區級沙湖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自然公園濕地公園3國家級寧夏天河灣黃河國家濕地自然公園寧夏鎮朔湖國家濕地自然公園自治區級惠農迎河灣自治區級濕地自然公園沙漠公園1國家級寧夏廟廟湖國家沙漠自然公園推進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規劃自然保護區2處、自然公園4處,實行自然保護地分區差別化管控。建立保護有力、管理有效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確保重要自然生態系統、自然景觀和生物多樣性得到系統性保護,提升生態產品供給能力。平羅縣自然保護地分布圖水強化水資源管理,堅13、持“以水定人、以水定城、以水定產、以水定地”,優化用水結構,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改善河網水質,強化水系連通,實現“水清、河暢、景美”。林統籌林地資源布局,加強林地資源保護,提高森林系統質量,增強森林固碳能力,嚴格落實林地用途管制。山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重點保護賀蘭山山脈,恢復山體植被,持續改善賀蘭山生態環境治理,推進賀蘭山國家公園建設。田落實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有效提升耕地質量,改善耕地生態系統,嚴禁耕地“非糧化”和“非農化”。濕提升濕地形象,完善濕地生態系統,強化濕地資源管控,加強灘區濕地保護修復。礦進一步加強礦產資源保護,提高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大力推進礦業轉型和綠色礦山14、建設。草積極開展草地改良和退化草地綜合治理,提升草原植被覆蓋度,實施草原生態保護分級管理。沙系統開展毛烏素沙地保護和修復工程,實施防風固沙工程,建設防風固沙生態屏障,改善區域生態環境。統籌協調發展和保護的關系,加強工業、城鎮、農村污染治理,落實湖泊濕地保護,促進縣城可持續發展。全縣自西向東劃分為四大生態修復分區以生態保育為主,全面實現采礦區的生態環境治理,恢復和提高區域內受損的森林資源,構建大型防護林生態屏障。加強黃河流域水環境保護,修復黃河兩帶受損濕地。寧夏主要的防沙治沙和水土流失治理地區,以生態環境修復為主。賀蘭山東麓防風固沙生態保育區東部防沙治沙生態修復區黃河流域水環境保護修復區中部平原15、湖泊濕地保護區平羅縣生態修復分區圖天河灣國家級天河灣國家級濕地公園濕地公園賀蘭山東麓防風固沙生態保育區鎮朔湖國家級鎮朔湖國家級濕地公園濕地公園沙湖自治區級沙湖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自然保護區中部平原湖泊濕地保護區黃河流域水環境保護修復區東部防沙治沙生態修復區p 黃河治理及灘區生態保護工程p 防沙治沙工程p 生態綠化工程p 水生態環境質量提升工程在林地、草地、道路等生態系統類型比較豐富的地區,采取植被恢復、野生動物棲息地恢復等措施,實施綠化修復治理工程,恢復或建立生態服務功能。重點推進賀蘭山東麓沿山段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治理。強化源頭控制、系統修復、綜合治理。采取水源地保護、水量調度、生態補水、河湖水系16、連通、污染源控制等措施,結合河道清淤與防洪工程建設,統籌推進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對黃河流域水生態進行整體保護和修復,修復黃河兩帶受損濕地及相關生態用地,開展黃河灘區退耕還林還濕工作,實施水土保持防護林建設工程,全面提升黃河流域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加強毛烏素沙地治理,完善防護林體系建設,綜合采取各種生物和人工防風固沙措施,實施退耕還林工程,保護現有植被,增加植被覆蓋度。p 礦山生態修復工程持續推進歷史遺留礦山修復,重點針對賀蘭山自然保護區、崇崗鎮內的工礦廢棄地,對開采礦山進行綠色礦山改造,最大限度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4 4農業農業發展格局發展格局耕地保護與糧食耕地保護與糧食安全安全村莊布局村莊布17、局優化優化構建“兩區三強多節點”農業發展格局平羅縣陶樂特色沙漠瓜菜生產物流商貿休閑服務強鎮、黃渠橋牛羊肉特色美食發展強鎮以及紅崖子鄉現代奶業高質量發展強鎮。河東現代農業特色發展區:以沙漠瓜菜,奶產業和肉牛肉羊養殖為重點,積極推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提高區域農業特色發展潛力。河西現代農業綠色高效發展區:積極推進種養結合,鞏固提升優質水稻、特色制種、優質瓜菜等供給,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河東現代農業特色發展區和河西現代農業綠色高效發展區兩區陶樂鎮、黃渠橋鎮、紅崖子鄉三強 多個現代農業發展節點多節點綠色農產品流通產業園廟廟湖數字農業試點示范區紅崖子奶牛養殖基地紅崖子沙漠瓜菜基地5G未來牧場科技創新18、中心馬場村稻草產業園五香稻米加工場姚伏臥龍現代農業產業園高莊糧油加工產業園寶豐鴻盛菌草產業園崇崗鎮暖泉村釀酒葡萄種植基地等平羅縣農業發展規劃圖有效提升耕地質量改善耕地生態系統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嚴格落實耕地保有量任務,不得擅自占用或改變用途;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嚴格控制新增建設占用耕地,嚴格落實耕地占補平衡、進出平衡制度;加強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大力推進耕地質量提升工程和高標準農田建設;積極推進國土綜合整治,推進零散分布耕地的整合歸并,提質改造。嚴格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科學劃定永久基本農田控制線;全面實行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從嚴管控非農建19、設占用永久基本農田;切實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責任,強化永久基本農田監測監管。根據村莊類型劃分標準,規劃對平羅縣域自然村進行逐一分類。現狀共1092個自然村(含前進農場),列入集聚提升類村莊147個,城郊融合類村莊127個,搬遷撤并類村莊372個,整治改善類村莊446個(含前進農場)。5 5城鎮體系和發展城鎮體系和發展格局格局產業體系與空間布局產業體系與空間布局優化優化城鄉公共服務城鄉公共服務體系體系藍綠開敞空間藍綠開敞空間縣域總人口:城鎮化率:規劃著力構建“1+5+8”三級城鎮體系。“1”以中心城區(縣城)為核心。“5”五個中心鎮為支撐(陶樂鎮、黃渠橋鎮、姚伏鎮、崇崗鎮、前進農場)。“8”八個20、一般鎮協同發展(寶豐鎮、頭閘鎮、靈沙鄉、渠口鄉、通伏鄉、高莊鄉、高仁鄉、紅崖子鄉)。平羅縣城鎮體系規劃圖積極發展電子商務,頤養健康、服務型制造業,構建“三優三育”現代服務業體系做強優質瓜菜產業,做精特色制種產業,做大奶產業,做優肉牛肉羊產業,促進現代畜牧業優化升級西部打造賀蘭山歷史文化休閑體驗帶融入自治區賀蘭山東麓葡萄長廊建設;沿109國道對接市域中部交通走廊特色農業帶打造中部產業綜合發展帶;東部打造黃河金岸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帶,融入自治區黃河生態經濟帶建設。賀蘭山歷史文化休閑體驗帶、中部產業綜合發展帶和黃河金岸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帶三帶三區大沙湖旅游協同示范區、河西現代農業綠色發展區、河東現代產業21、特色發展區。重點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新材料、綠色氰胺加快構建生態型工業體系平羅縣中心城區產業綜合發展核;黃渠橋紅色文化及鄉村美食產業發展核;沙湖文旅產業發展核;陶樂康養休閑旅游產業發展核。中心城區、黃渠橋鎮、沙湖、陶樂鎮四核積極發展清潔能源產業,推動工業集群化發展構建3+X現代農業產業體系重點發展文化旅游、現代物流、商貿服務提檔升級現代服務業積極推進綠色食品產業發展,適度發展經濟林果產業產業區塊主導產業崇崗園新材料(電池材料+高端炭基材料)和新能源(光伏產業+風電組件)紅崖子園現代物流,熱電聯產,打造紅崖子綠色精細化工專業園太西園綠色氰胺、特殊合金、高端碳材、綠色食品加工和能源乙醇生產基地平羅縣22、產業布局規劃圖以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問題為導向,堅持政府主導和發揮市場、社會作用相結合,堅持提升硬件和優化服務相結合,健全制度,完善政策,不斷提高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務供給水平,使人民群眾獲得更豐富的文化體育服務、更優質的教育資源、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和更可靠的社會保障。強化城鎮社區生活圈空間體系的有機聯系和融合發展,建設滿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十五分鐘社區生活圈”,優化中心城區公共服務設施布局,構建與常住人口變化趨勢、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相適應的服務體系。至2035年,實現衛生、教育、文化、體育、養老、綠地等社區公共服務設施步行15分鐘覆蓋率達到100%。結合村莊發展類型,綜合考慮村民需求和城鎮23、生活圈疊加輻射影響,以行政村為基本單元配置各類公共設施,提供基本公共服務保障。鼓勵相鄰村莊聯合配置公共設施,實現共建共享。以康熙飲馬湖公園、惠民公園、體育公園、唐徠渠帶狀公園等為片區生態基地,通過郊野公園、綜合公園、社區公園、濱水公園、游園、防護綠地、廣場用地將生態滲透進入城市,自然延伸至地塊,使綠地、水域融入到城市中與其相結合,以構建藍綠交織的生態格局,為縣城綠色、健康的永續發展提供必要的基礎支撐。康家湖、望蘆湖、鳴翠湖與縣城緊密融合,規劃將其打造成親近自然、游憩休閑、科普教育等功能為主體的郊野公園。郊野公園加強縣城內藍綠開敞空間的有機聯系,把中心城區內的綜合公園、社區公園、濱河公園、游園等24、綠地系統相互貫通,構建具有連續性、統一性的綠化體系。城市公園綠地規劃沿西環路、國道109、加油站、污水處理廠、變電站等設施布置防護綠地。防護綠地廣場用地主要為居民提供游憩、集會和避險等功能。廣場用地6 6歷史文化保護歷史文化保護利用利用城鄉風貌塑造與形態城鄉風貌塑造與形態管控管控構建完善的歷史文化保護體系,協調保護與發展的關系,繼承和發揚平羅縣歷史文化,更好的保護與彰顯“黃河文化、大漠文化、賀蘭山文化”。古建筑古遺址石窟寺及石刻古墓葬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自治區級市 級縣 級國 家 級未定級級國家級非遺項目2個,文物保護單位15處;自治區級非遺項目7個,文物保護單位8處;市縣級非遺項目3425、個,文物保護單位27處;未定級一般文物保護單位4處平羅縣現有各級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單位54處,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43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文物保護單位縣域管控縣域總體城市設計形成“三區、三帶”城鄉風貌與特色空間。三區:分別為賀蘭山自然風景區、河套平原農業風貌區及毛烏素沙漠農業風貌區。三帶:分別為賀蘭山麓景觀帶、田園濕地景觀帶和沿黃生態景觀帶。城市管控通過對平羅古城、唐徠古渠、生態濕地和城市整體風貌中所蘊含的自然肌理與文化底蘊特征進行深入挖掘,平羅縣中心城區規劃形成“一帶、一軸、一古城、一廊、一線、兩片區”的城市特色風貌規劃結構。鄉村管控找準鄉村振興的聚焦點,因地制宜,結合村莊分類,分級分類建設。26、以自然山水為基底,引導村莊與自然形成有機融合、和諧共生的天人關系,發揚重塑鄉村鄉土文化,傳承創新鄉村建筑特色,注重內涵提升,打造鄉村特色風貌。大漠水鄉,邊塞古城薈萃唐渠歷史,與生態濕地匯融共生,演繹大漠古都、城水相融的詩意畫卷7 7綜合交通綜合交通體系體系城鄉市政基礎城鄉市政基礎設施設施安全韌性城市安全韌性城市建設建設p 綠色交通構建平羅縣綜合交通系統規劃圖p 城鄉交通融合p 區域開放暢達鐵路客運上強化與石嘴山南站、沙湖站客運樞紐銜接,提升區域聯動能力;貨運上強化與銀川國際公鐵物流港、惠農陸路口岸的功能協同,借勢發展,共享陸港樞紐經濟。公路規劃形成“外通內聯”高速公路網和“三橫九縱”干線公路網27、。航空打造便捷的機場集疏運復合通道,提升與銀川河東空港的快聯能力。縣道網 構建“布局協調、結構合理、服務廣泛”的縣級公路網絡。城鄉公交 構建“跨界公交、城鄉公交、城市公交”三位一體城鄉公交體系。旅游交通 構建“高可達、快集散、便游覽”三級城鄉旅游交通網絡。城市道路:貫徹“小街區、密路網”理念,中心城區規劃形成“一環四橫五縱”主干路網絡。綠色交通:持續推動公交優先發展,提升城市公交出行品質;構建安全、連續、舒適、可達的慢行“日常網、休閑網”。8 8規劃規劃傳導傳導實施保障機制實施保障機制信息化信息化建設建設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鄉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詳細規劃開發邊界以內開發邊界以外控制性詳細規劃村莊規劃縣級國土空間專項規劃資源保護類專向規劃國土綜合整治和生態修復、水資源綜合利用、礦產資源勘查、耕地等農用地保護利用開發、林地建設及保護利用等城鄉建設類專項規劃歷史文化保護、各類公共服務設施、綜合防災減災、村莊建設等基礎設施類專項規劃綜合交通、水利工程,能源發展、電網建設、信息通訊設施等建立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行政審批動態監測規劃實施與政務銜接期待您的建議讓我們共同描繪平羅未來美好藍圖!注:本版本為規劃成果草案公示,所有內容以最終批復和公布為準。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與平羅縣自然資源局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