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溧陽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稿).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741752
2023-08-29
39頁
12.33MB
1、2022.12【草案公示稿】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21-20352035年年溧陽,地處蘇浙皖三省交界、長三角幾何中心,是三省通衢環境優美的世界長壽之鄉,是生態與經濟融合發展的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是富有發展活力和產業特色的全國百強縣,是一座幸福和諧美麗宜居的全國文明城。溧陽始終堅持領時代之新、走創新之路,歷經撤縣設市的三十年快速發展,取得了高質量的發展成果。站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關口,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溧陽市積極貫徹新理念、融入新格局,按照國家、江蘇省和常州市部署要求,組織編制了溧陽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貫徹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謀劃溧陽發2、展新藍圖,構建全域開發保護新格局,為彰顯溧陽生態創新特色提供支撐,為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保障。規劃是溧陽市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和各類建設的行動綱領,是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編制詳細規劃、各類專項規劃和開展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前言前言PREFACEPREFACE圖 例市域范圍中心城區范圍規劃期限與規劃范圍規劃期限與規劃范圍PLANNING PERIOD AND SCOPEPLANNING PERIOD AND SCOPE規劃期限規劃范圍規劃期限:20212021-20352035年年近期目標年:20252025年年規劃目標年:20352035年年展望目標年:205023、050年年市域:溧陽市行政管轄區范圍,總面積為1534.531534.53平方公里平方公里。中心城區:溧城街道、昆侖街道和古縣街道城鎮開發邊界及規劃城鎮建設連綿區,面積為141.11141.11平方公里平方公里。規劃范圍示意圖中心城區范圍2陽概況陽概況OVERVIEW OF LIYANGOVERVIEW OF LIYANG國土經濟根據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溧陽市域國土面積1534.531534.53平方公里平方公里,建設用地面積263.08263.08平方公里平方公里。2021年溧陽市GDP達12611261億元億元,人均GDP突破2.22.2萬美元萬美元,位居百強縣第第3434位位。人口根據第4、七次全國人口普查,2020年溧陽市常住人口78.578.5萬人萬人,其中城鎮人口49.649.6萬萬,城鎮化率63.1%63.1%。3目錄目錄CONTENTSCONTENTS戰略引領 擘畫城市發展藍圖1.1 功能定位與發展目標1.2 發展規模1.3 區域統籌協同生態固本 構建美溧空間格局2.1 統籌劃定三條控制線2.2 構建“全域美溧”總體格局2.3 構筑“顯山露水”生態格局2.4 推進全域資源要素保護利用2.5 開展提升國土價值修復整治聚核創新 建設產業發展高地3.1 構建“點綠成金”的綠色經濟體系3.2 打造“高新精尖”的產業集聚格局3.3 營造“綠色健康”的農業發展格局城鄉融合 打造全域5、旅游樣板4.1 持續推進城鄉融合發展4.2 優化全域一體旅游格局4.3 打造七彩公園主題段落4.4 構建特色活力公園場景山水融城 營造宜居魅溧家園5.1 營造山水入城的城區格局5.2 建設近山親水的開敞空間5.3 完善公平共享的公共服務5.4 塑造別具一格的特色風貌強化支撐 提供設施安全保障6.1 打造三省邊界樞紐城市6.2 完善市政基礎設施支撐6.3 提升城市安全韌性水平完善機制 保障規劃落地實施7.1 構建規劃傳導體系7.2 健全規劃實施機制011.1 功能定位與發展目標1.2 發展規模1.3 區域統籌協同戰略引領擘畫城市發展藍圖1.1 功能定位與發展目標功能定位發展目標建成蘇南綠色崛起品6、質城市2025年長三角生態創新示范城市建設取得顯著進展高質量發展綜合評價保持全省第一方陣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成為長三角生態創新示范城市2035年生態創新、城鄉融合的體制機制更加完善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全面建成強富美高新溧陽2050年高質量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特色魅力城市61.31.2 發展規模人口規模經濟規模規劃至20352035年市域常住人口約100100萬人城鎮化水平約80%80%規劃至20252025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6001600億元;規劃至20352035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4003400億元。合理確定人口增長規模,提高人口承載能力,優化人口結構。合理制定近遠期發展目標,預測增長7、趨勢,優化產業結構。確保高質量發展保持全省第一方陣,全國百強縣排名不斷前移。781.3 區域統籌協同聯動常州兩湖創新區打造環長蕩湖創新協同區北向西向對接南京都市圈打造溧陽科產城產業帶融入環太湖戰略協同區打造南部生態康養片區東向依托蘇皖合作示范區建設“社渚”先導片區南向022.1 統籌劃定三條控制線2.2 構建“全域美溧“的總體格局2.3 構建“顯山露水”的生態格局2.4 推進全域資源要素保護利用2.5 開展提升國土價值修復整治生態固本構建美空間格局101.32.1 統籌劃定三條控制線嚴格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永久基本農田是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實施永久特殊保護的耕地。溧陽市落實8、上級下達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按照耕地數量不減少、質量有提高、生態有改善、布局有優化的要求,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市域永久基本農田分布圖永久基本農田溧陽劃定永久基本農田359.20平方公里永久基本農田111.32.1 統籌劃定三條控制線市域生態保護紅線規劃圖生態保護紅線劃定的生態保護紅線內嚴格禁止開發性、生產性建設活動,在符合現行法律法規前提下,除國家重大戰略項目外,僅允許對生態功能不造成破壞的有限人為活動。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是指在生態空間范圍內具有特殊重要生態功能、必須強制性嚴格保護的區域。溧陽以“雙評價”為基礎,與自然保護地體系相銜接,科學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溧陽劃定8處生態保護紅線水9、母山中華曙猿地質遺跡水母山中華曙猿地質遺跡溧陽天目湖國家濕地公園溧陽天目湖國家濕地公園江蘇天目湖國家級森林公園江蘇天目湖國家級森林公園長蕩湖長蕩湖生態保護紅線121.32.1 統籌劃定三條控制線市域城鎮開發邊界規劃圖城鎮開發邊界科學劃定城鎮開發邊界城鎮開發邊界是在國土空間規劃中劃定的,在一定時期內因城鎮發展需要,可以進行城鎮開發和城鎮集中建設,重點完善城鎮功能的區域邊界。溧陽市在確保糧食安全、生態安全的前提下,按照節約集約、綠色發展的要求,結合城市發展特征和城鄉空間格局,劃定城鎮開發邊界,保障近期建設并兼顧長遠發展。溧陽劃定城鎮開發邊界137.82平方公里城鎮開發邊界132.2 構建“全域美溧10、”總體格局市域國土空間總體格局規劃圖一心統籌溧城街道、昆侖街道、古縣街道形成溧陽市域中心,作為常州市域綜合發展極、產業創新中心兩軸一環寧杭發展軸常溧宣發展軸沿1號公路生態經濟環線五片一體化城鎮發展片、長蕩湖創新片、西北休閑旅游片、中部農業觀光片、南部山水旅游片142.3 構筑“顯山露水”生態格局維育“環山抱水”生態屏障包括東南部天目湖-南山竹海生態片、西北部曹山-瓦屋山生態片和東北部長蕩湖生態片。打通“山水入城”生態廊道包括兩條溝通溧陽市域山水的區域性復合生態廊道。構建“水網縱橫”生態網絡以“三橫三縱”骨干河道為網絡骨架,其中,三橫為北河、中河、南河,三縱為大溪河-沙溪河、竹簀河、趙村河-戴埠11、河。市域生態系統保護規劃圖152.4 推進全域資源要素保護利用強化林地資源維育建立健全森林資源保護發展長效機制,到2035年,全市的林地保有量不低于上級下達任務,優化林種結構,穩步提升林地質量。加強水資源保護堅守水資源承載底線,實行用水總量和強度雙控制,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在現有水源地基礎上開展應急水源建設,確保供水安全。構建濕地保護體系以長蕩湖、天目湖兩個濕地公園為抓手,加強濕地保護管理,恢復濕地功能,構建全域智慧濕地保護與管理體系,打造長三角濕地保護的生態樣板。合理利用礦產資源合理調控礦產資源開采強度,提高礦產資源集約利用水平;持續開展礦山環境恢復治理,推動礦地融合發展,優化礦產開發模式,12、推動綠色礦山建設。161.32.5 開展提升國土價值修復整治開展重點區域生態修復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瓦屋山區域天目湖-南山區域長蕩湖區域農村建設用地整治盤活、利用農村存量建設用地,促進農村居民點布局從自然形態向規劃形態的轉變,保障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用地。鄉村生態保護修復保護鄉村自然景觀,科學推進溝渠、河流、礦山等自然退化或人為損壞的生態系統修復,增加生物多樣性,改善鄉村生態功能。農用地整治有序推進全域園地和殘次林地整理、農業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現有耕地提質改造等,整治區新增耕地面積應不少于原有耕地面積的5%。鄉村公共空間治理開展鄉村公共空間治理,以城市標準補齊公共服務短板,完善集鎮公共服13、務功能,提升農村公共服務供給水平,滿足人民多樣化需求。修復方向以林木涵養、礦山治理、濕地保護、生物多樣性修復方向為主。033.1 構建“點綠成金”的綠色經濟體系3.2 打造“高新精尖”的產業集聚格局3.3 營造“綠色健康”的農業發展格局聚核創新建設產業發展高地3.1 構建“點綠成金”的綠色經濟體系四大經濟引領產業發展突破制造業細分領域升級傳統制造,引入前沿制造升級傳統制造,引入前沿制造重點發展新能源汽車、機械制造、綠色材料、重點發展新能源汽車、機械制造、綠色材料、健康醫藥健康醫藥先進制造新型智慧內聯:建立高水平研發中心內聯:建立高水平研發中心外引:培育成長型創新企業外引:培育成長型創新企業高端14、休閑打造農旅文融合的高端旅游基地打造農旅文融合的高端旅游基地塑造溧陽特色旅游品牌塑造溧陽特色旅游品牌現代健康鏈接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現代醫療服務鏈接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現代醫療服務依托生態旅游基地,打造休閑養老集群依托生態旅游基地,打造休閑養老集群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帶動,打造電動溧陽,引入動力電池、智能電網等產業類型機械制造機械制造綠色材料綠色材料以不銹鋼新材料產業為核心,強化上下游產業鏈,向智能加工方向轉型健康醫藥健康醫藥引入生物醫藥企業,尋求與旅游、康養、醫療服務的融合發展依托農業機械、重型機械發展基礎,突破技術創新、設備更新,實現智能轉型18193.2 打造“高新精尖”的產業集聚格15、局市域制造業產業空間格局規劃圖社渚產業集聚區溧陽經濟開發區南渡新材料特色產業區別橋通用航空和先進電池產業區天目湖科創園區戴埠機械裝備制造產業區竹簀綠色鑄造特色產業區埭頭綠色建材特色產業區上黃新型制造產業區一主兩副多基地溧陽高新區溧陽經濟開發區社渚產業集聚區七個鄉鎮特色產業區溧陽高新區201.33.3 營造“綠色健康”的農業發展格局市域農業產業空間格局規劃圖形成三大特色農業片區中部現代農業片區西部特色農業片區以西部丘陵地區為依托,建設應季水果產業、花木產業、稻米產業、林果產業等特色生產基地,加快發展丘陵地區特色農業和休閑農業。南部休閑觀光農業片區圍繞生態保護和產業融合,重點建設茶葉、果樹、花卉苗16、木等產業基地,發展集特色農業、科普教育、綠色生態于一體的休閑觀光農業。依托平原圩區、水網資源,重點發展稻麥、河蟹、青蝦產業和設施蔬菜等現代產業,適度開發采摘、觀光與休閑功能,探索種養殖業循環發展模式,爭創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044.1 持續推進城鄉融合發展4.2 優化全域一體旅游格局4.3 打造七彩公園主題段落4.4 構建特色活力公園場景城鄉融合打造全域旅游樣板4.1 持續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城鄉發展戰略采取城鎮圈發展模式,將若干相近鄉鎮加以組合,形成特色化功能定位和差異化發展路徑,突出城鎮圈發展的整體效應。城鄉統籌城鄉統籌融合發展融合發展合理選取片區重點鎮,作為片區發展的增長極核,優先進行產業17、布局,集中片區優勢資源,輻射帶動周邊鎮村發展。突出重點突出重點集聚發展集聚發展依托鄉鎮資源稟賦,因地制宜引導產業差異化、特色化發展。引導不同地區城鎮形成差別化的景觀特色,打造特色生態空間和濱水空間,形成城鄉無界的特色景觀風貌。立足資源立足資源特色發展特色發展22234.1 持續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構建“1-2-7-5”城鄉體系市域城鎮體系規劃圖1個中心城區溧城街街道+昆侖街道+古縣街道2個重點中心鎮以上興鎮、社渚鎮為重點中心鎮,發揮其在市域城鎮體系中的區域帶動作用7個特色鎮包括南渡鎮、天目湖鎮、上黃鎮、戴埠鎮、別橋鎮、埭頭鎮、竹簀鎮5個城鎮圈1個城鄉一體化發展圈、4個片區協同發展圈依托“三山兩湖”18、持續拓展山水資源優勢,充分挖掘紅色文化、史前遺跡等特色資源,豐富區域歷史文化內涵,以“1號旅游公路”完善提升為主要抓手,形成“一環三區”的全域旅游格局,進一步鞏固全域旅游發展成果,建成長三角全域旅游高質量發展典范。全域旅游空間結構圖1 1一環一環休閑游覽休閑游覽環線環線3 3三區三區三大旅游三大旅游集聚區集聚區4.2 優化全域一體旅游格局天目湖山水旅游集聚區天目湖山水旅游集聚區曹山曹山-瓦屋山山野林趣瓦屋山山野林趣旅游集聚區旅游集聚區長蕩湖濕地康體旅游集聚區長蕩湖濕地康體旅游集聚區254.3 打造七彩公園主題段落城市休閑服務段七大主題串珠鏈示意圖秀湖濕地風光段新經濟生態休閑段田園文脈風情段翠竹19、碧湖頤養段森林走廊風景段城市多彩文旅段7個特色主題公園段264.4 構建特色活力公園場景依托瓦屋山、長蕩湖、焦尾琴公園等載體營造9類公園場景,提供各具特色、活力多姿的休閑體驗??v情山野的縱情山野的山地潮玩公園場景碧波逍遙的碧波逍遙的水上運動公園場景珠連錦繡的珠連錦繡的江南綠道公園場景創新活躍的創新活躍的產業園區公園場景舒適宜人的舒適宜人的頤養度假公園場景詩意自然的詩意自然的田園休閑公園場景與綠共舞的與綠共舞的文體賽事公園場景古韻時尚的古韻時尚的文創街區公園場景活力溫馨的活力溫馨的生活社區公園場景山地潮玩公園場景示意山地潮玩公園場景示意田園休閑公園場景示意田園休閑公園場景示意文創街區公園場景示意20、文創街區公園場景示意水上運動公園場景示意水上運動公園場景示意江南綠道公園場景示意江南綠道公園場景示意文體賽事公園場景示意文體賽事公園場景示意055.1 營造山水入城的城區格局5.2 建設近山親水的開敞空間5.3 完善公平共享的公共服務5.4 塑造別具一格的特色風貌山水城市營造宜居魅家園5.1 營造山水入城的城區格局沿平陵路-南大街-梅嶺玉大道-焦尾琴大道串聯主副中心和主要公共空間一環中心城區空間結構規劃圖老城主中心新城副中心雙心山水綠廊森林長廊兩廊主城片區、城南片區城北片區、西站片區四片28295.2 完善公平共享的公共服務“5分鐘”社區生活圈“10分鐘”社區生活圈“15分鐘”社區生活圈構建優21、質活力的城鄉生活圈服務于溧陽全市及周邊區域,配置博物館、文化館、婦幼活動中心、全民健身中心、高中、醫院等高等級公共服務設施,承擔區域公共服務職能。30分鐘城市生活圈服務常住人口5-10萬人,為居民提供綜合、全面的日常生活服務,結合社區公園、交通樞紐或公交站點布置,形成街道、鎮中心。15分鐘社區生活圈服務常住人口1.5-2.5萬人,配置設施是對十五分鐘生活圈配套設施的必要補充,結合社區公園,共同形成鄰里中心。10分鐘社區生活圈服務常住人口0.5-1.2萬人(行政村0.3-1萬人),結合游園配置各類社區服務設施,共同形成基層服務中心(村社中心)。5分鐘社區生活圈建設開放多元、便捷可及的體育設施建設22、開放多元、便捷可及的體育設施體有所健建建設城鄉一體、優質共享的教育設施設城鄉一體、優質共享的教育設施學有所教建設多姿多彩、內涵豐富的文化設施建設多姿多彩、內涵豐富的文化設施文有所化建設醫養融合、覆蓋城鄉的養老設施建設醫養融合、覆蓋城鄉的養老設施老有所養建設功能完善、服務均等的醫療設施建設功能完善、服務均等的醫療設施病有所醫完善普惠均等的公共服務體系305.3 建設近山親水的開敞空間寧杭森林長廊半環繞溧陽中心城區,形成綠色生態屏障綠帶繞外廓西南部十里長山、西山和燕山楔入中心城區,北部長蕩湖沿著丹金溧漕河匯入中心城區山水楔入城由蕪申運河、竹簀河、灣溪河等主要河道形成藍綠休閑景觀帶秀水織玉帶布局多個23、城市公園,保證藍綠空間的均好性、可達性多園綴平陵中心城區綠地系統與開敞空間規劃圖攬山引水、山嵌城中、古韻今朝、青秀溧陽31塑造別具一格的特色風貌整體塑造城市特色風貌城市風貌構建城市山水廊道構建城市山水廊道保護團城歷史遺韻保護團城歷史遺韻打造焦尾琴城市客廳打造焦尾琴城市客廳強化組團差異塑造強化組團差異塑造中心城區重點風貌區劃定圖1片自然山水特色區南部山體景觀風貌片1片歷史人文特色區團城古韻風貌片3片城市建設特色區康養山水休閑風貌片燕湖現代商務風貌片龍湫湖科研風貌片差異引導重點風貌區發展湫066.1 打造三省邊界樞紐城市6.2 完善市政基礎設施支撐6.3 提升城市安全韌性水平強化支撐提供設施安全保24、障336.1 打造三省邊界樞紐城市形成“兩高鐵、兩城際、一市郊”的區域軌道網絡,實現與周邊城市的軌道快速可達,提高區域出行效率,助推區域交通格局突破。建設“軌道上的溧陽”規劃布局“一軸四射”的高速公路網絡,預控蘇錫常南部高速公路;加強普通國省干線公路建設,形成“五橫四縱”的干線公路網絡。構建高效便捷公路網絡推進內河航道提檔升級,規劃形成“三橫七縱”的航道網布局。推動內河港口作業區建設,拓展多式聯運功能,打造港口發展新局面。提升通港連城水運體系提升溧陽天目湖通用機場樞紐能級,強化溧陽與周邊機場的集疏運通道建設,實現與周邊機場的快速連通。融入區域機場群建設市域綜合交通規劃圖6.2 完善市政基礎設施25、支撐1.3優化用水結構,嚴控用水總量。構建區域統籌、城鄉均等、安全優質的供水系統,完善應急供水保障體系。安全節約的供水保障系統1.3完善污水收集處理系統,提升城鄉污水處理能力和處理效能。推進工業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提升工業廢水集中處理能力。效能優先的污水處理系統1.3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控制雨水徑流,實現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城市發展方式。自然友好的雨水排放系統構建各級電網容量充裕、運行高效安全的電力供應網絡系統;發展綠色低碳的集中供熱模式;構筑多氣源多通道的供氣體系。安全產輸的區域能源系統構建完善垃圾分類、回收、利用與處置體系,全面落實垃圾減量化、無害化與資源化。減量無害的環境衛生體26、系34抗震按照地震動峰值加速度0.1g(相當于基本烈度7度)設防。合理布局避難場所和疏散通道,適度提高重大生命線工程抗震標準。消防防洪完善消防救援體系,以接警后5分鐘內到達責任區邊緣的原則布局消防站。城市防洪標準采用50年一遇,山洪防治標準,采用20年一遇。河道排澇標準為20年一遇最大24小時降雨不漫溢。形成以指揮工程為核心、人員掩蔽工程為主體、醫療救護工程和防空專業隊工程等專用工程相配套的較為完善的人防工程體系。強化全鏈條安全監管,提升工業園區風險管控水平。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結合城市布局預留公共衛生安全應急保障基地,提升全市應急醫療物資保障能力和水平。6.3 提升城市安全韌性水平人防其他27、35077.1 構建規劃傳導體系7.2 健全規劃實施機制完善機制保障規劃落地實施37銜接常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建立溧陽市“兩級三類”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兩級”為“縣級-鎮級”,“三類”為總體規劃、詳細規劃和專項規劃。7.1 構建規劃傳導體系規劃編制體系實施傳導體系總體規劃詳細規劃專項規劃市級市級常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鎮級鎮級各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縣級縣級溧陽市國土空間溧陽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總體規劃城鎮開發邊界內城鎮開發邊界內城鎮開發邊界外城鎮開發邊界外詳細規劃詳細規劃村莊規劃村莊規劃電力專項規劃城市防洪規劃舊城更新改造規劃旅游發展規劃.在實施層面逐層分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目標、指標、規劃實施28、重點和要求,對鄉鎮國土空間規劃、詳細規劃(村莊規劃)、專項規劃向下傳導。銜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形成五年近期實施計劃、三年行動計劃、年度實施計劃。鄉鎮國土空間規劃傳導詳細規劃傳導專項規劃指引落實市國土空間規劃下達的約束性指標,落實重要控制線管控要求。城鎮開發邊界內,構建詳細規劃編制單元。在城鎮開發邊界外,以行政村為單元編制村莊規劃。明確各部門各類專項規劃編制的目標、規劃布局、建設標準及實施措施。7.2 健全規劃實施機制在城鎮開發邊界內,實行“詳細規劃+規劃許可”的管制方式。在城鎮開發邊界外,按照主導用途分區,實行“詳細規劃(村莊規劃)+規劃許可”、“約束指標+分區準入”的管制方式。健全用途29、管制制度建立健全國土空間規劃動態監測,形成五年一體檢、一年一評估的動態監測機制。結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實際和規劃定期評估結果,按相關規定對國土空間規劃相關管理政策動態調整完善。建立動態監測評估機制多渠道進行規劃信息的宣傳和普及,建立常態化規劃宣傳和交流互動機制。逐步建立并完善貫穿規劃編制、管理、實施、監督考核及城市治理全過程的公眾參與機制,保障市民及時有效獲取規劃信息和反饋規劃意見。加強公眾參與制度建設加強各鄉鎮及相關部門在編制管理、實施監督、評估維護等規劃全流程的聯動協作,建立“規劃建設管理一體化”的實施機制。加強屬地內規劃管理和監督檢查,推進屬地內規劃任務和指標的分解落實,做好規劃指導協調和執法監督。加強鄉鎮協調聯動機制建立各部門共建共享共用、全市統一的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做好與常州市、江蘇省以及國家級平臺對接,推進與其他信息平臺的橫向聯通和數據共享?;趪量臻g基礎信息平臺同步建設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完善“一張圖”信息平臺38
合同表格
上傳時間:2021-01-29
10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