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電源電網發展規劃方案(2022-2025年).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741762
2023-08-29
22頁
1.18MB
1、四川省電源電網發展規劃(年)目錄前言一、規劃背景(一)發展現狀(二)存在問題(三)用電需求預測二、總體要求(一)指導思想(二)基本原則(三)主要目標三、加快建設多能互補的重點電源項目(一)強化水力發電主體支撐地位(二)提升風光等新能源補充功能(三)增強氣電煤電頂峰兜底能力(四)發揮新型儲能靈活調節作用四、大力實施互聯互濟的重要電網工程(一)圍繞“上得去”提升電源側匯集能力(二)圍繞“送得出”拓展至省內負荷中心輸電通道(三)圍繞“進得來”加快外電入川通道建設(四)圍繞“接得住”增強外送機組下網電力承接能力(五)圍繞“下得了”完善負荷中心主網架(六)圍繞“用得好”促進城鄉配電網提檔升級五、建立健全2、加快電力建設的體制機制(一)建立推動多能互補的新能源配置激勵機制(二)創新促進龍頭水庫開發的上下游利益共享機制(三)健全有利于頂峰兜底電源建設運營的電價形成機制(四)完善支持資源地發展的補償機制(五)理順促進電網融合發展的資產管理體制六、環境影響評價(一)環境影響分析(二)環境保護措施七、保障措施(一)加強組織領導(二)強化規劃引領(三)明確時序安排(四)開展監測評估(五)壓實工作責任前言電源電網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能源基礎設施 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確保能源安全”重大部署加快推進我省電源電網建設、構建充足穩定安全可靠的電力系統是鞏固國家戰略大3、后方的重要支撐有利于增強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電力供應能力更好打造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是勇挑大梁、服務全國發展大局的重要保障有利于適應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剛性用電需求更好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是堅持人民至上、滿足群眾美好生活用電需要的重要舉措有利于補齊我省電源電網突出短板更好提升電力服務水平守住民生用電底線“十三五”以來四川電源電網規模穩步提升電力保障能力持續增強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用電需求得到較好保障 年 月四川面臨歷史同期最高極端高溫、最少降雨量、最高電力負荷的“三最”疊加局面電力保供遭遇嚴峻挑戰暴露出我省電力系統存在突出短板弱項 按照省委、省政府安4、排部署編制本規劃明確我省電源電網建設總體要求、主要任務、重大工程、改革舉措 規劃期為 年展望至 年一、規劃背景(一)發展現狀電力裝機規模持續擴大 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三江”水電基地加快建設白鶴灘、烏東德、兩河口等大型水電站建成投產“三州一市”(阿壩州、甘孜州、涼山州、攀枝花市)光伏發電基地和涼山州風電基地啟動建設技術領先、單機容量 萬千瓦水電機組和火電機組在川投入運行 年全省電力總裝機達 萬千瓦、較 年增長 其中水電裝機 萬千瓦、居全國第 位火電裝機 萬千瓦電網基礎設施逐步完善 已建成覆蓋 個市(州)的 千伏骨干主網架形成資源富集地連接成都等負荷中心的電力匯集送出通道 與華東、西北、重慶、5、西藏等電網相聯建成“五直八交”(“五直”包括向家壩至上海、錦屏至江蘇、溪洛渡至浙江、德陽至寶雞、雅中至江西直流輸電線路“八交”包括川渝 個通道 回和川藏聯網 回 千伏交流輸電線路)省際輸電通道最大外送能力 萬千瓦基本形成西部重要的電力樞紐 年全省 千伏交流輸電線路達 公里、居全國第 位 千伏變電站達 座變電容量 萬千伏安省際電力合作不斷深化 加快建設國家“西電東送”基地“十三五”以來累計外送電量 億千瓦時每年外送電量占全省發電量的/左右為中東部省份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要貢獻加強與西北省份能源合作德陽至寶雞直流工程每年送四川電量約 億千瓦時陜西等省外來煤占全省每年電煤用量 左右與甘肅就規劃建設隴電6、入川直流工程達成共識研究推進藏電入川、疆電入川工作電力體制改革有序推進 電力市場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省電力交易中心獨立規范運行現貨市場試點不斷深入售電公司快速發展工商業用戶全部進入電力市場 電價形成機制改革持續深化核定網間輸配電價推動燃煤火電上網電價改革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清潔能源消納機制不斷完善開展水電消納產業示范區試點推出富余電量、低谷棄水等特色交易產品(二)存在問題電源多能互補性不強 全省水電裝機占全省裝機總量的 風光等新能源裝機占 具有頂峰兜底作用的火電裝機僅占 水風光占比高、“靠天吃飯”特征明顯加之龍頭水庫電站建設緩慢省調水電機組裝機中徑流式電站占 、季以上調節能力的水庫電站僅占 7、“豐余枯缺”矛盾十分突出 天然氣資源優勢未得到充分發揮氣電建設緩慢受資源稟賦和運輸通道制約煤電裝機占比持續降低同時極端情況下火電不能彌補水電出力不足帶來的電力缺口抗風險能力需進一步增強電網互聯互濟能力不足 金沙江、雅礱江水電基地遠離負荷中心電量送往省內負荷中心須通過攀西斷面攀西斷面輸電能力僅為 萬千瓦即使滿負荷運轉也無法將下網電量全部送至省內負荷中心極端情況下電網互濟能力不足 向家壩、溪洛渡電站最大下網能力分別為 萬千瓦、萬千瓦受川南電網斷面制約兩個電站合計實際下網能力僅 萬千瓦緊急情況下難以有效保障省內用電 同時還存在電網尚未有效延伸至新能源富集地、負荷中心主網架亟待加快建設、跨省電力互濟通8、道少能力弱等問題加快電力建設的體制機制不健全 能源資源配置的激勵作用尚未充分發揮促進煤炭天然氣與火電、火電與新能源融合發展及盈虧互補的機制尚未形成“兩部制”電價機制有待建立能源企業建設頂峰兜底電源積極性不高 流域上下游利益共享機制尚未建立上游龍頭水庫電站建設運營成本高下游梯級電站增發效益未合理補償龍頭水庫電站建設運營成本 對資源地的補償機制還不健全省際間未按“誰受益誰承擔”原則形成合理的外送電價格開發企業對阿壩、甘孜、涼山等資源地的支持力度還需加大電網資產管理體制尚未理順國網地網融合發展不夠(三)用電需求預測 近年來全球氣候異常和極端天氣頻發電力供需失衡時有發生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挑戰巨大9、亟需因地制宜探索構建安全可靠的電力系統 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全國各地電力需求普遍增加送受兩端電力供需平衡矛盾凸顯 成渝地區是國家戰略大后方四川是經濟大省、人口大省、軍工大省穩增長挑大梁責任重充足穩定的電力供應極其重要 充分考慮極端情況、綜合研判發展趨勢、合理預留需求冗余需要科學預測全省最大用電負荷和全社會用電量 據測算到 年我省最大用電負荷為 萬千瓦、全社會用電量為 億千瓦時年均增速分別為 、二、總體要求(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深入貫徹落實省第十10、二次黨代會、省委十二屆二次全會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緊緊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樹牢極限思維、增強系統觀念、強化備份考慮用改革辦法破解發展難題全力提速電源電網工程項目建設加快構建更加安全可靠的電力系統著力增強電力常態運行穩定力、特殊應急保障力、極端情況堅韌力打造全國清潔能源強省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穩固新形勢下國家戰略大后方提供堅強的電力保障(二)基本原則堅持適度超前 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前瞻科學合理預測電力需求預留電力安全運行保供裕度構建規模水平超前、供需動態平衡、保障充足可靠的電力系統堅持資源統籌 立足“水豐氣多、煤少11、油缺”和部分地區風光資源較好的省情實際落實國家“西電東送”能源戰略加強水電自用外送統籌和風光資源配置省級統籌推動多源協同互補、多網互聯互濟、源網荷儲互動提升電力協調運行能力和水平堅持盈虧互補 綜合考慮經濟性、可靠性深化電力、油氣體制機制改革以獨立法人為主體創新多能聯營模式探索頂峰兜底電源容量市場化補償機制和“兩部制”電價機制推動電源多元開發、成本共擔、利益共享堅持央地共擔 深化與能源央企的合作加強戰略對接、目標協同建立健全互惠共贏模式和利益聯結機制共同加大電力資源開發、項目建設投入力度充分發揮能源央企保障電力供應的主力軍作用更好助力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堅持持續發展 統籌發展和安全持續優化電力結構和12、布局加快數字化和智能化升級協同推進能源供給保障和綠色低碳轉型遠近結合、標本兼治、系統解決電力設施突出問題確保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極端情況下用電需求(三)主要目標到 年基本建成具備較強抗風險能力的電力系統 電源結構更加優化 電力裝機規模達到 萬千瓦水電、火電、風電、光伏發電占比從 、調整為 、電源多能互補、水火互濟能力顯著增強 省調機組季以上調節能力水庫電站達 座、裝機 萬千瓦新建成氣電項目裝機容量 萬千瓦以上開工建設抽水蓄能項目 個“三州一市”光伏基地和涼山州風電基地加快建設 電網保障更加堅強 建成 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完成攀西電網優化工程實現四川主網架提檔升級新增甘孜、阿壩、攀西地區電13、源匯集輸送能力 萬千瓦 四川電網 千伏“立體環網”加快建設省內受端電網明顯強化新增供電能力 萬千瓦以上 體制機制更加健全 新能源資源配置激勵作用充分發揮體現頂峰兜底電源調節作用的“兩部制”電價機制建立健全能源企業投資積極性有效激發 流域上下游補償機制試點基本完成龍頭水庫電站作用更好發揮 電網資產管理體制基本理順融合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展望 年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取得實質性成效多能互補、水火聯營發展模式成熟定型電源可靠保供能力顯著增強互聯互濟的堅強網架結構基本形成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用電便利度和保障水平持續提升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提供安全可靠電力支撐專欄 年電源電網發展主要目標指標 年 年年均增長14、全社會用電量(億千瓦時)總裝機(萬千瓦)水電裝機(萬千瓦)火電裝機(萬千瓦)風電裝機(萬千瓦)光伏發電裝機(萬千瓦)指標 年 年年均增長 千伏輸電線路(公里)千伏變電站(座)千伏變電容量(萬千伏安)千伏輸電線路(公里)千伏變電站(座)千伏變電容量(萬千伏安)三、加快建設多能互補的重點電源項目立足適應用電需求、預留保供裕度以全面開發水電、大力發展新能源、加快建設火電、合理配置新型儲能為重點增強水火互濟、頂峰兜底能力構建多元開發、充足可靠的電力供應體系(一)強化水力發電主體支撐地位 推進以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三江”為重點的水電開發優先建設季調節、年調節和多年調節能力水庫電站推動金沙江葉巴灘、大15、渡河雙江口等水電站投產發電以及金沙江拉哇、雅礱江孟底溝、大渡河巴拉等水電站加快建設支持存量水電機組技改擴容鞏固以水電為主體的可再生能源體系 因地制宜利用常規水電站、水利水庫建設抽水蓄能電站加快推進兩河口混合式等抽水蓄能項目建設提升電力系統調節能力 到 年水電裝機新增 萬千瓦、達 億千瓦專欄 常規水電和抽水蓄能重點項目 建成投產一批 金沙江白鶴灘(/萬千瓦)、蘇洼龍(/萬千瓦)、葉巴灘(/萬千瓦)、巴塘(/萬千瓦)、銀江(萬千瓦)雅礱江兩河口(萬千瓦)、楊房溝(萬千瓦)大渡河雙江口(萬千瓦)、金川(萬千瓦)、硬梁包(萬千瓦)、巴拉(萬千瓦)、枕頭壩二級(萬千瓦)、沙坪一級(萬千瓦)、綽斯甲(萬千16、瓦)固增(萬千瓦)、劍科(萬千瓦)、鍋浪蹺(萬千瓦)、格拉基(萬千瓦)、紅衛橋(萬千瓦)、確如多(萬千瓦)、龍溪口(萬千瓦)等常規水電站 加快建設一批 金沙江拉哇(/萬千瓦)、雅礱江孟底溝(萬千瓦)、卡拉(萬千瓦)、老木孔(萬千瓦)等常規水電站 核準開工一批 金沙江旭龍(/萬千瓦)、崗托(/萬千瓦)、波羅(/萬千瓦)、昌波(/萬千瓦)、奔子欄(/萬千瓦)雅礱江牙根一級(萬千瓦)、牙根二級(萬千瓦)大渡河丹巴(萬千瓦)、巴底(萬千瓦)、安寧(萬千瓦)、老鷹巖一級(萬千瓦)、老鷹巖二級(萬千瓦)、達維(萬千瓦)、卜寺溝(萬千瓦)金頂(萬千瓦)、塔坑(萬千瓦)、查瑪日東(萬千瓦)、亞中(萬千瓦)、鉆17、根(萬千瓦)、雄美(萬千瓦)、觀音橋(萬千瓦)、東風巖(萬千瓦)等常規水電站 兩河口混合式(萬千瓦)、仁和(萬千瓦)、道孚(萬千瓦)、葉巴灘混合式(萬千瓦)、蘆山(萬千瓦)、綿竹(萬千瓦)、江油(萬千瓦)、大邑(萬千瓦)、長河壩(萬千瓦)、得榮(萬千瓦)、北川禹里(萬千瓦)、屏山(萬千瓦)等抽水蓄能項目 推進前期工作一批 推進雅礱江楞古(萬千瓦)等常規水電站前期工作規劃研究雅礱江上游水電站建設 加快推進著巴(萬千瓦)、色達(萬千瓦)、團結(萬千瓦)、稻城(萬千瓦)、雅江(萬千瓦)、理塘(萬千瓦)、白玉(萬千瓦)、崇州(萬千瓦)、甘孜(萬千瓦)、鹽源(萬千瓦)、金川(萬千瓦)、新龍(萬千瓦)、南18、江(萬千瓦)、雙江口混合式(萬千瓦)等抽水蓄能項目前期工作(二)提升風光等新能源補充功能 堅持集中式與分布式并舉加快建設“三州一市”光伏發電基地鼓勵具備條件的地區利用工業廠房、商業樓宇、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等建設屋頂分布式光伏 有序推進涼山州風電基地建設支持具備條件的盆周山區和川西地區開發風電 加快建設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中上游水風光一體化可再生能源綜合開發基地推動風光資源在省內更大范圍優化利用 因地制宜發展生物質能、地熱發電 到 年全省光伏發電、風電裝機分別新增 萬千瓦、萬千瓦分別達 萬千瓦、萬千瓦以上專欄 光伏發電、風電重點項目 光伏發電 重點建設阿壩州北部、中部、西北部、西南部 個基地甘19、孜州北部、中部、南部 個基地涼山州西部、南部、西北部、東部 個基地攀枝花市洼落、新九、仁和、米易 個片區等集中式光伏發電基地 積極推進納入國家試點的成都市金堂縣、攀枝花市西區、廣元市旺蒼縣、南充市嘉陵區、阿壩州茂縣、涼山州德昌縣等開發屋頂分布式光伏 風電 建成涼山州風電基地西昌牦牛山(萬千瓦)、德昌臘巴山(萬千瓦)、會東淌塘(萬千瓦)、寧南果木(萬千瓦)等風電項目以及盆周山區廣元昭化白果(萬千瓦)、劍閣(萬千瓦)等風電項目(三)增強氣電煤電頂峰兜底能力 抓緊建設支撐性、調節性火電項目在成都等省內負荷中心、天然氣主產區新增布局一批氣電項目和應急保障電源 年前新增投產氣電裝機容量 萬千瓦以上爭取將20、項目用氣納入民生用氣保障 研究論證一批煤電項目充分釋放省內煤炭產能擴大新疆、陜西等省外來煤量加快廣元、達州等儲煤基地建設增強電煤保供能力專欄 火電重點項目 氣電項目 建成投產華電白馬(萬千瓦)、川投資陽(萬千瓦)、華能彭州(萬千瓦)、川能投廣元(萬千瓦)、川投瀘州(萬千瓦)、川能投德陽(萬千瓦)、川投達州二期(萬千瓦)規劃論證巴中、簡陽、眉山、南充等調峰氣電項目 煤電項目 研究論證成都、綿陽、廣元、達州、南充、瀘州、攀枝花等地煤電項目 釋放筠連、古敘礦區煤炭產能加快建設廣安高興(萬噸)、達州河市(萬噸)、達州萬源(萬噸)、廣元(萬噸)等儲煤基地(四)發揮新型儲能靈活調節作用 規劃建設“新能源儲21、能”設施對新增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原則上按不低于裝機容量 、儲能時長 小時以上配置新型儲能設施為電源頂峰提供備份在電網末端及偏遠地區建設電網側儲能電站鼓勵聚合利用不間斷電源、電動汽車、用戶側儲能等分散式儲能設施向電力系統發輸配用各環節提供服務 到 年力爭全省新型儲能規模達 萬千瓦以上專欄 新型儲能重點項目 電源側 建成甘孜州第一批光儲一體化、甘孜州高海拔新型儲能實證基地、新龍縣供電保障光儲等儲能項目 電網側 建成百兆瓦級全釩液流電池儲能電站、壓縮二氧化碳儲能等示范項目研究論證負荷中心區域儲能、農村地區配網儲能、負荷側異地共享儲能等示范項目 用戶側 建成分布式供能系統儲能、近零碳排放園區儲能、車聯22、網()充電站等項目四、大力實施互聯互濟的重要電網工程突出電網貫通“發輸配用”全過程的紐帶作用強化負荷中心間、流域間、省際間互聯互濟以 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為骨干、千伏省內環網為支撐、外電入川通道為補充加快構建堅強網架結構(一)圍繞“上得去”提升電源側匯集能力 強化網源協調加快建設水電、火電接網工程提前布局一批風光匯集工程推動電源和接網工程同步投產 建成投產甘孜特高壓變電站配套、兩河口水風光互補等 千伏匯集工程和巴塘、雙江口等 千伏水電站送出工程加快建設甘南、紅原等 千伏匯集工程 到 年提升清潔能源匯集能力 萬千瓦滿足新增電源并網需求專欄 電源側匯集重點項目 電站接網工程 建成投產蘇洼龍、巴塘、巴23、拉、硬梁包、金川、葉巴灘、枕頭壩二級、沙坪一級、雙江口等水電站 千伏送出工程滿足 萬千瓦水電接網需求 清潔能源匯集工程 建成投產兩河口水風光互補、鹽源擴、水洛擴、甘孜特高壓變電站配套、阿壩特高壓變電站配套等重點工程提升清潔能源匯集能力 萬千瓦開工建設甘南、雅礱江匯集、金沙江匯集、紅原、普提擴、新都橋擴等 千伏項目建成后提升清潔能源匯集能力 萬千瓦(二)圍繞“送得出”拓展至省內負荷中心輸電通道 加快構建甘孜、阿壩、攀西等水電基地相對獨立、互補支援的堅強輸電體系提升關鍵斷面送電能力滿足“三江”大型水電、“三州一市”新能源基地向省內負荷中心送電需求 加快建設川渝特高壓交流網架推進甘孜、阿壩、攀西等電24、源基地至省內負荷中心特高壓交流工程盡早建成投用 推動 千伏特高壓交流電網向北、向西延伸完善拓展川渝特高壓交流環網專欄 至負荷中心輸電通道重點項目 千伏特高壓輸電通道 年前建成投產甘孜天府南成都東、阿壩成都東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 年前建成攀西地區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 規劃布局川南、川北、甘孜北、甘孜中、阿壩北等特高壓交流變電站 千伏輸電通道 建成投產甘谷地蜀州改接、建昌換流站敘府、月城、川藏鐵路供電配套金沙江上游甘孜特等項目 開工建設攀枝花斷面加強等項目(三)圍繞“進得來”加快外電入川通道建設 大力實施外電入川工程推動區域電網互聯互通引入省外穩定可靠電源增強省際間多元化、多方向互濟能力 突出與西25、北省份火風光電源、西藏地區水光電源的互補性規劃建設隴電入川、藏電入川、疆電入川特高壓直流工程提高四川電網與西北電網、西藏電網互通水平和互濟能力(四)圍繞“接得住”增強外送機組下網電力承接能力 以外送機組為依托、有效承接為前提、緊急支援為目標增強與攀西電網、川南電網相連的錦屏、官地、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等水電站下網能力和電網承接能力短期打通受阻“卡點”遠期考慮全部承接下網電量有效應對極端情況 建成川南、攀西地區溪洛渡、向家壩、白鶴灘等電站下網承接能力提升工程 到 年外送機組留電能力新增 萬千瓦、達到 萬千瓦專欄 外送機組下網電力承接重點項目 年前建成項目 洪溝瀘州溫升改造工程、江陽內江(自貢)26、天府南 千伏工程、建昌換流站敘府 千伏工程、金沙江上游甘孜特 千伏線路工程、金沙江上游 千伏接入系統工程外送機組留電能力新增 萬千瓦、達 萬千瓦 年前建成項目 川南地區特高壓及配套 千伏優化工程外送機組留川能力新增 萬千瓦、達 萬千瓦 年前建成項目 錦屏官地、白鶴灘等留川工程溪洛渡左岸和向家壩并網優化工程實現四川電網具備在極端情況下對全部外送機組下網的承接能力達 萬千瓦(五)圍繞“下得了”完善負荷中心主網架 優化重構四川電網 千伏主網架推動成都和川南負荷中心電網“立體成環”、川東北負荷中心電網“連片融入”形成相對獨立、互聯互濟、多重備份的堅強電網格局 雅安、阿壩、甘孜等地電源穩定接入成都區域“27、立體雙環”甘孜、攀西等地電源穩定接入川南區域“立體雙環”川東北電網通過特高壓站點融入成都負荷中心建成層次清晰的負荷中心主網架環內可靠供電、環間互為支撐有效提升區域整體供電能力專欄 負荷中心主網架重點項目 千伏輸變電工程 建成投產敘府擴、廣都擴、遂寧加強、大林、東坡擴、成都西、昭化增容擴建、尖山彭祖加裝串抗、沐溪擴、樂山南、姜城擴、眉山西、十陵、德陽南、內江(自貢)、宜賓北、邛崍、淮州、空港、巴中擴等增加負荷中心供電能力 萬千瓦 開工建設富樂擴、月城擴、自貢西、廣安、南充擴、遂寧、廣都擴、大林擴、興夢擴、白泉擴、桃鄉擴、尖山擴、綿州擴、譚家灣擴、南天增容等 千伏輸變電工程 開工建設成都平原、川南28、川東北、攀西等負荷中心輸變電工程完善縣域電網網架支撐圖 立體環網示意圖(六)圍繞“用得好”促進城鄉配電網提檔升級 統籌主網與配網銜接加快電網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打造安全穩定、互動友好、經濟高效的現代配電網 升級完善城市配網鼓勵建設微電網和增量配電網加快建設成都超大城市堅強靈活可靠城市配網 增強城鎮配網承載能力滿足電動汽車、分布式電源、儲能系統等多元主體接入需求 著眼城鄉供電服務均等化重點實施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革命老區、民族地區等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工程五、建立健全加快電力建設的體制機制強化能源資源配置對電源電網建設的激勵作用完善電力價格形成機制加快理順電網資產管理體制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作用推動29、省際間電力交易營造有利于電力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制度環境(一)建立推動多能互補的新能源配置激勵機制 加大風光等新能源資源配置省級統籌力度按照“水電就近、火電異地”原則強化省市協同、提高新能源跨區域配置能力優先向頂峰兜底電源配置風光資源實現多能互補、聯營開發 加快建立激勵機制推動調節能力水庫電站水風光一體化建設、“火電新能源”配套開發、“油氣企業參與天然氣發電新能源”開發、“電力資源留川新能源”配置以及按照項目建設進度配置資源提高能源企業建設頂峰兜底電源積極性(二)創新促進龍頭水庫開發的上下游利益共享機制 鼓勵建設大庫容、高調節性能的龍頭水庫電站研究建立上游龍頭水庫電站與下游梯級電站利益共享機制促進30、流域水電資源有效開發按照“誰受益、誰補償”原則綜合考慮下游梯級電站增發收益制定對龍頭水庫電站的補償標準合理分擔龍頭水庫電站建設運營成本 率先在雅礱江流域開展試點推進兩河口水電站與下游梯級水電站建立補償機制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三)健全有利于頂峰兜底電源建設運營的電價形成機制深化電源側電價市場化改革持續推進輸配電價改革構建主要由市場決定電價的機制 研究建立火電、龍頭水庫電站“兩部制”電價機制合理確定容量電價和電量電價推動省外用戶和省內用戶共同分擔疏導項目建設成本、體現調峰備用價值 落實抽水蓄能項目“兩部制”電價政策 合理核定輸配電價及時將新增電網工程納入核價范圍 探索建立市場化容量補償機制鼓勵31、調峰兜底電源參與省際間電力現貨市場和輔助服務市場交易(四)完善支持資源地發展的補償機制 強化對資源地財稅支持建立開發企業與資源地利益共享機制支持地方投資入股資源開發鼓勵通過產業合作、飛地經濟等方式促進資源地產業發展 支持將新投產國調機組、省調機組電量按照一定比例優先留存資源地使用 加大對電站移民的搬遷安置和后期扶持力度 研究建立外送電量專線工程輸電費稅收分享機制適度提高資源輸出地稅收返還比例(五)理順促進電網融合發展的資產管理體制 推動電網資產優化重組與結構調整大力提升資產配置效益加快建設保障有力、協同高效的電網資產管理體制 全面清理我省地方電網資產妥善解決農村電網資產等歷史遺留問題健全歸屬清32、晰、流轉順暢的產權關系 深化央企和地方合作促進國網地網融合發展更好發揮規模優勢和協同管理優勢 健全電網企業法人治理結構進一步做好資產運營和維護管理提升電網運營質效和服務水平六、環境影響評價(一)環境影響分析本規劃堅定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加快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在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做好移民安置的前提下大力發展常規水電和抽水蓄能加快推進調峰氣電建設和煤電擴能改造積極開發新能源 到 年預計全省可再生能源裝機達到 億千瓦以上水風光發電量達到 億千瓦時以上 按替代煤電機組測算相應減少煤炭消費 億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 億噸為我省碳達峰、碳中和奠定良好基礎規劃順利實施將加快實現能源生產、消費革命優化火電結構擴大33、天然氣利用促進煤炭清潔利用和電能替代持續推進節能降耗全面提升能效水平降低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強度 到 年全省電力生產消費對環境的影響將得到進一步有效控制完成各項節能減排指標實現電力與環境協調發展(二)環境保護措施堅持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以及四川省“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等相關要求 認真執行電力項目開發的環境影響評估和審查制度科學規劃和合理利用能源資源降低對土地、水、生態環境等的影響控制污染排放水平電源項目建設方面水電項目要加強水環境保護、水生生態保護、陸生生態保護實34、行流域層面監控預警和綜合管理落實“大水調”機制 全面停止小水電開發加強小水電清理整頓 風電、光伏發電項目要加強空間管控優化工程選址、布置避讓生態保護紅線 強化施工管理保護生態環境 提升清潔能源消納和儲存能力加強本地消納 火電項目要加快推進燃氣鍋爐低氮燃燒改造、現役煤電機組“三改聯動”全面完成燃煤小鍋爐淘汰控制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加強脫硫脫硝設施運行監管鼓勵有條件的電廠開展廢水零排放改造電網項目建設方面輸電線路走廊布局要統籌兼顧地方城市規劃建設盡量沿城市規劃生態廊道、綠化帶布設遠離居民區工程項目在選址選線過程中要注意與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和各級國土空間規劃相協調原則上盡量采用國土空間規劃預留35、站址走廊進行建設 盡量避開森林草原高火險地區無法避讓時應采用高跨等防護設計確保滿足輸配電設施防滅火有關技術要求環境風險管控方面工程施工工序要科學合理土建施工應一次到位避免重復開挖 施工期應盡量避開雨季如無法完全避開則應采取臨時擋護和覆蓋的措施 臨時堆土點應避開水源保護區、遠離水體施工廢水和廢渣禁止向水源保護區水體直接排放 施工結束后要及時清理施工遺棄物并進行植被恢復七、保障措施(一)加強組織領導 建立健全省電力項目推進工作領導機制加強對全省電力安全保供中長期形勢和極端情況研判加大重大工程建設、重大政策實施、重大機制創新協調力度及時解決規劃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困難問題 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牽頭組織36、省直有關部門(單位)、市(州)和重點能源企業加強向上匯報爭取強化橫向協同、縱向聯動合力推進規劃有序有效實施(二)強化規劃引領 加強規劃對電力建設發展的引導電源電網項目前期工作、項目審批等應以本規劃為依據重要電力建設發展政策文件制定應形成對規劃實施的有力支撐 及時啟動省“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和電力發展規劃的中期調整確保發展目標、重大項目、政策措施協調統一 加強與有關部門協同做好與國土空間、生態環保、水利、交通運輸等規劃的銜接(三)明確時序安排 突出 年迎峰度冬準備全省新增省調機組裝機 萬千瓦建成水洛擴建等一批 千伏輸變電工程重點提升攀西地區電源側匯集上網能力和成都負荷中心受電能力 圍繞 年迎峰度37、夏電力保供再投產省調機組裝機 萬千瓦建成尖山彭祖加裝串抗、成都西等一批 千伏變電站工程、進一步提高“立體雙環網”成都負荷中心受電能力 到 年底累計新增省調機組裝機 萬千瓦建成甘孜天府南成都東等特高壓工程供電安全可靠水平進一步提升(四)開展監測評估 加強項目進展情況調度組織開展監督檢查和考核評價編制并發布規劃實施情況監測報告重點監測規劃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重大工程落實情況 建立規劃動態評估機制密切跟蹤規劃執行情況及時總結經驗、分析問題、制定對策加強評估結果應用(五)壓實工作責任 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制定責任分工方案和年度工作計劃加強年度綜合調度 省直有關部門(單位)按照“容缺受理”“承諾制”等要求以“放管服”改革精神推行急事特辦、極速審批加強用地、環境影響評價等要素保障促進項目盡快落地建設 鼓勵電源企業加強向集團總部匯報溝通用好用足各項激勵政策加快頂峰兜底項目建設 推動電網企業加快推進電源匯集送出、主網架優化、特高壓交流環網、外電入川、下網承接等項目建設提升電網保供能力 相關市(州)制定具體工作方案滾動推進實施
合同表格
上傳時間:2021-01-22
24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