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牛特旗解放營子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征求意見稿).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741765
2023-08-29
33頁
28.06MB
1、【公示版】解放營子鄉人民政府2023.7.3為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貫徹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中共中央 國務院 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落實自然資源部關于全面開展國土空間規劃工作的通知,以及黨委、政府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部署要求,以內蒙古自治區蘇木鄉鎮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技術導則(試行)為依據,以推進解放營子鄉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和高水平治理為目標,特編制 翁牛特旗解放營子鄉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立足解放營子鄉資源環境稟賦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重點發展農牧業,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方面2、,推動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居宜業和美鄉村,打造形成解放營子鄉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為解放營子鄉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山水相依、綠色宜居”提供有力支撐和空間保障。規劃范圍包括鄉域全部和鄉集鎮范圍兩個層次,鄉域為解放營子鄉行政管轄區內全部國土空間,總面積48133.70公頃,鄉集鎮范圍為鄉政府所在地及周邊區域,總面積為125.57公頃。規劃期限為2021至2035年,近期到2025年。注:本次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為準 4.1 鎮村體系5.1 用地布局6.1 近期計劃4.2 綜合交通規劃5.2 鄉村社區生活圈6.2 實施保障4.3 設施配套布局5.3 道路交通規劃4.4 鄉村風貌設3、計5.4 風貌設計引導4.5 村莊分類指引5.5 要素管控1.1 發展定位2.1 總體空間格局3.1 耕地資源保護1.2 發展目標2.2 三區三線保護格局3.2 生態環境保護1.3 發展戰略2.3 產業發展格局3.3 歷史文化資源保護2.4 生態保護格局2.5 農業發展格局2.6 建設發展空間根據自治區對蘇木鄉鎮的特色化規劃引導,結合解放營子鄉自身生態資源、文化底蘊和農業產業基礎優勢,打造以特色種養殖主的設施農業先行鄉,以及農副產品基地、優質蔬菜瓜果生產基地,將解放營子鄉定位為綠色農牧型。解放營子鄉國土空間格局得到優化,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糧食安全更加穩固,農業農村現代化取得重要進展,新型綠色現4、代產業體系基本形成,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高,鄉村建設行動取得明顯成效,鄉村面貌發生顯著變化,鄉村文明程度得到新提升,農村發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農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提高。解放營子鄉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國土空間格局全面形成,翁牛特旗鄉村振興先行鎮翁牛特旗現代設施農業發展鎮以特色種養植為主的翁牛特旗農業產業強鎮(鄉)的定位目標全面實現,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實現,鄉村治理體系更加完善,農業農村現代化體系基本實現。從嚴保護耕地,劃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提升耕地質量,確保糧食安全。踐行習近平總 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理 念,嚴格保護羊腸子河兩5、岸等生態重點地區,維護解放營子鄉良好生態本底。加大羊腸子河環境綜合整治力度和山體生態保護力度,保護山體、水系、濕地、人文資源等重要節點,采取“區域-廊道-節點”等形式,構建解放營子鄉山水相依、林田相契”的生態保護格局。完善鄉域交通網絡,整合鄉域優質資源,積極 主動融入紅山紅色走廊旅游體系,與烏丹鎮、梧桐花鎮共同打造烏丹紅色文化-羊腸子河資源 旅游區,共同組成翁牛特旗鄉村旅居體驗核。以羊腸子河為紐帶,聯動沿線其他蘇木鄉鎮,共同構建羊腸子河綠色經濟帶,打造新型城鎮化建 設和鄉村振興典范。發揮紅山文化魅力,利用羊腸子河的 資源優勢,充分融入紅色文化特色,采取“紅山文化+”的理念,引領解放營子鄉的特 6、色發展之路。以 “文化+旅游”為品牌營 銷,以“文化+生態”“文化+康養”“文化+休閑”為主導產業,打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新型鄉村集鎮。充分利用現有產業基礎,發揮紅山文化魅力,以紅山文化為基底,羊腸子河為標識,鄉村振興為抓手,積極推動現代生態農業、紅山文化體驗和鄉村旅居休閑的深度融合,串聯金蟾山自然景觀等特色資源,形成 解放營子鄉獨特的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之路。04020301 產業園分布式光伏:實施分布式光伏(小微項目)發電工程建設項目,該項目已全部完工;實施產業園分布式光伏;設施農業觀光:現代設施農業,日光溫室大棚,種植陸地蔬菜西紅柿。蛤蟆山遺址:2003年出土的陶鳳杯被學者稱為“中華第一鳳7、”,現藏于赤峰博物館。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按照集約適度、綠色發展要求劃定城鎮開發邊界按照保質保量要求劃定永久基本農田。永久基本農田是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實施永久特殊保護的耕地。按照生態功能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是指在生態空間范圍內具有特殊重要生態功能、必須強制性嚴格保護的區域,n 一心:鄉集鎮綜合服務中心。兩軸:S215鄉鎮主發展軸、S214鄉鎮次發展軸。兩區:特色養殖農業區、一般農業區。羊腸子河生態支廊;為解放營子鄉水源地;:落實上位規劃,解放營子鄉為林草生態修復重點區;現代農業示范核;羊腸子河農業示范帶;農業發展主導區域。特色養殖農業區、一般農業區。8、X215鄉鎮主發展軸、鄉鎮次發展軸 鄉集鎮綜合發展核 西部產業中心、東部產業中心 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以確保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為目標,圍繞實現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增強糧食可持續生產能力,促進耕地可持續利用,確保耕地實有面積基本穩定、量不下降。嚴控建設占用耕地,強化用地規模審查,引導各類非農建設盡量不占或少占耕地,特 別是永久基本農田。確需占用的,必須按照“以補定占、先補后占、誰占誰補”的原則,補充數量相等、質量相當的耕地。加強耕地后備資源用途管制,禁止任何單位或個人擅自建設建(構)筑物,或者借退耕還林、產業結構調整的名義隨意占用或蠶食耕地后備資源區域。將集中連片、用途穩9、定、具有良好水利設施的優質耕地,以及具有改造潛力的中、低產田劃定為永久基本農田。具備調整補充為永久基本農田條件的耕地劃入永久基本農田儲備區。規劃繼續加生態濕地建設。利用濕地的凈化功能,凈化濕地周邊地區的工業污水、生活污水、農業生產污水,使其直排入水系為III級以上達標水源,凈化羊腸子河水質。落實規劃指標保護任務,規劃至2035年,總體滿足林地總量基本穩定的要求嚴格執行林地占卜平衡嚴格水域岸線等生態空間管控,以原生態保護為主。保持河流的自然狀態,禁止一切與河道保護無關的建設活動。河流水域飲用水保護區濕地林地未 定 級 文 物古 墓 葬(2 處):解放營子墓葬、大南溝墓群;古 遺 址(30處):于10、家溝遺址、高家灣子遺址、老新地遺址敖包、西北遺址、山灣子西一號遺址、山灣子西二號遺址、山灣子西北遺址、公家地遺址、三道窩鋪遺址、南山東北遺址、南山西遺址、黃家店遺址、蛤蟆山遺址、半砬山遺址、小燒鍋地遺址、頭道窩鋪西北遺址、蒙古營子遺址、頭道窩鋪北遺址、大五家遺址、潘家店東南遺址、大陳家營子遺址、潘家店南遺址、雞冠山遺址、小黑山遺址、北山東遺址、龍頭山遺址、北山西遺址、二臺營子遺址、上大廟遺址、小轉山遺址;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1 處):解放營子烈士陵園。推進活化利用。堅持以用促保,讓歷史文化遺產在有效利用中成為鄉村的特色標識和公眾的時代記憶,讓歷史文化和現代生活融為一體,實現永續傳承。嚴11、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要求,遵循 “不改變文物原狀”“最小干預”的真實性原則,對各級文物保護單位進行保護和管理。與鄉集鎮及各基層村交通方便,公共服務設施相對完善,主要服務周邊村莊,為西山村、太和昌村;2個中心村以現狀鄉集鎮為依托,向周邊發展,是全鄉政治、經濟、文化、信息交流活動中心,主要 包括解放營子村;1個鄉集鎮構建“1+2+N”的鎮村等級結構其余行政村,包括朝陽溝村、新窩鋪村、梅林營子村、二道窩鋪村、二分地村、五家村、二臺營子村、西山村、三道杖房村、泡子村、三分地村。鎮村體系N個基層村解放營子鄉太和昌村西山村二分地村朝陽溝村新窩鋪村梅林營子村三分地村五家村解放營子村三道杖房村二臺12、營子村泡子村逐步形成以高速公路、國縣公路、城鎮村道路為骨架,城鄉公交、慢行交通等多種交通方式 并存,與鄉村生態環境相適宜的“銜接有序、高效暢達,綠色環保、安全便捷”的城鄉綜合 交通體系。高速公路:現狀周邊已有的G16 丹錫高速;國道:主要有G306;縣道:主要X215、X214等。鄉集鎮道路:主干路寬度為12-16米,次干路寬度為10米,支路寬度為5-8米。鄉村道路:統籌城鄉道路交通建設,鄉道和村道,紅線寬度為5-8米。構建與鄉村生態環境相適宜“銜接有序、高效暢達,綠色環保、安全便捷”綜合交通體系 發展目標 外部交通 內部交通綜合交通規劃解放營子鄉X228X215X214 鎮村基礎設施配套根據13、內蒙古自治區蘇木鄉鎮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技術導則要求,確定解放營子鄉應配集中供水設施、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生活垃圾收集設施、移動通信基站和光纖交接點以及公共廁所等公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配套根據社區生活圈規劃技術指南(TD/T 1062-2021)和 內蒙古自治區蘇木鄉鎮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技術導則(試行)要求,對錦 石鄉公共服務設施配套進行查漏補缺、提質升級,滿足解放營子鄉的美好生活需求。提質優化公服設施,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設施配套布局 突出“紅山文化”和“和美宜居”風貌特色,特色風貌結構。劃分人文景觀風貌區、農業景觀風貌區二個風貌區,對建筑形態、建筑風格、建筑高度、建筑材料、建筑色彩等提出管14、控引導,滿足鄉鎮宜居性。鄉鎮風貌設計村莊名稱村莊類型發展定位引導解放營子村城郊融合類重點發展村,以自身生態資源、文化底蘊、重點發展設施農業、露地蔬菜、甜菜、中草藥、規劃化養殖為主,發展宜居宜業示范村朝陽溝村其他類村莊旱作玉米、雜糧雜豆新窩鋪村集聚提升類以設施農業、露地蔬菜、甜菜、中草藥的特色鄉村太和昌村集聚提升類東部重點發展村,設施農業、露地蔬菜、甜菜、中草藥、規模化養殖梅林營子村城郊融合類以旱作玉米、雜糧雜豆二道窩鋪村城郊融合類以旱作玉米、雜糧雜豆二分地村其他類村莊以旱作玉米、雜糧雜豆五家村集聚提升類以設施農業、露地蔬菜、甜菜、中草藥的特色鄉村二臺營子村集聚提升類以設施農業、露地蔬菜、甜菜、15、中草藥的特色鄉村 西山村其他類村莊東部重點發展村,以設施農業、露地蔬菜、甜菜、中草藥特色鄉村、旅游三道杖房村城郊融合類以旱作玉米、雜糧雜豆泡子村城郊融合類設施農業、露地蔬菜、甜菜、中草藥三分地村其他類村莊以旱作玉米、雜糧雜豆村莊分類指引鄉集鎮城郊融合類集聚提升類其他類解放營子鄉二分地村朝陽溝村梅林營子村三分地村五家村解放營子村三道杖房村二臺營子村泡子村太和昌村新窩鋪村二道窩鋪村西山村 城鄉建設用地結構調整方向和思路:補足設施配套,提升生活品質。規劃對用地結構進行科學調整,將宅基地周邊零碎且不適宜用于住房建設地塊 進行調出,鄉集鎮區內非永農的耕地在保證耕地保有量、落實占補平衡情況下進行調出,鄉集16、鎮區內林地在保證林地 保有量的情況下進行調出,騰出指標用于公共服務設施的補足建設,新增道路交通設施和綠地開敞空間,提升集鎮居民的生活質量。優化用地結構,提高用地效率。規劃居住用地占比較現狀比例有所上升;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占比較現狀 比例有所上升;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占比較現狀比例有所上升,用地結構調整后,更符合解放營子鄉鄉集鎮的未來發展,有利于現有用地的集約高效利用。優化道路交通,提高通行效率。規劃統籌鄉集鎮交通組織,抓住現狀交通痛點問題,通過拓寬現狀鎮區主要道路,增加橫向支路等措施,解決過境交通對鄉集鎮的干擾,增強內部聯系的便捷性,理順道路體系的結構脈絡,增強交通服務設施,融入縣域高效交通17、體系,構建公路、鄉集鎮主次路一體發展的綜合交通網絡,提高鄉集鎮通行效率。為解放營子鄉政府所在地,國土面積為125.57公頃,涉及解放營子村1個村莊。用地布局按照社區生活圈規劃技術指南要求,構建鄉集鎮層級社區生活圈。因地制宜,結 合解放營子鄉實際需求,科學合理的配置各類公共服務設施。打造宜居、宜業宜養的鄉村社區共同體。公共服務設施 小學1處、幼兒園1處、衛生院1處、文化活動中心1處、郵政局1處。市政基礎設施垃圾轉運站1處、污水處理廠1處、供水1處、變電站1處熱力站1處。鄉村社區生活圈幼兒園幼小學小熱衛生院文化活動中心文醫熱力站電變電站郵政郵01 區域協調原則加強鄉鎮與烏丹鎮及周邊鄉鎮之間的聯系,18、實現聯動發展,建立區域協調的對外交通體系。02 安全集聚原則發揮交通設施對鄉集鎮發展的引導作用。減少外部交通對鄉集鎮內部交通的干擾和對鄉集鎮用地 的分割,減少安全隱患,提高集聚能力03 城鄉一體原則結合鄉鎮、村莊的未來發展需求,建立功能明確、層級合理、設施完善的城鄉一體化道路 網絡系統。規劃通過建立“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級道路體系,形成“兩縱兩橫、多支”的骨干路網結構。道路交通規劃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加油站長興街幸福路 鄉集鎮節點空間的風貌引導 特色風貌中心設計要點:以充分利用地形特征,布置建設廣場、文化長廊、文化雕塑等景觀要素,利用本土植被楊、柳、松等,點綴低矮花叢等,形成生態自然,展現當地19、文化特色的休閑活動廣場。出入口節點設計要點:要求入口標識明顯、空間 開闊。標識設計融入花壇文化要素,景觀設計上,在原有植物基礎上補植、優化配置植物群落,以低矮灌木叢為主,搭配少量喬木,同時適當設計游步道增加場地的游覽性。沿街公共空間設計要點:配合建筑立面,利用自然形成的內向型陰角空間,布置少量休閑座椅、引導牌、垃圾桶、路燈、花壇等形成開合有序且連續多樣的庭院空間。鄉集鎮區建筑風貌引導風格:北方特色民居與現代風格相結合。色彩:以中低明度淡彩色灰色系、中低明度淡黃色系,如白色、冷灰色、淡黃色為主,輔以適量紅色、桔紅暖色。高度:公共建筑控制在18米以內;住宅層數不超過6層,高度一般不超 過20米。風20、貌設計引導主要出入口節點特色風貌景觀點主要出入口節點主要出入口節點解放營子鄉鎮區建筑高度控制圖解放營子鄉鎮區容積率控制圖按照依據解放營子鄉經濟社會發展實際情況,容積率控制在0.5-1.5之間;建筑高度控制在20米以下;建筑密度控制在50%以下。解放營子鄉鎮區建筑密度控制圖解放營子鄉鎮區控制線規劃圖要素管控 規劃以鄉村振興為抓手,以改善民生為重點,重點圍繞交通、能源兩個方面進行近期項目編排,穩步推動解放營子鄉高質量高品質發展。近期計劃序號項目類型項目名稱建設性質建設年限用地規模所在地區1交通類烏丹至紅山湖旅游公路改擴建工程改建2023 202486.8921解放營子鄉2能源類赤峰經濟開發區發電有21、限公司靈活性調峰鳳電項目新建2023 202462.3184解放營子鄉3能源類蒙東赤峰國資集團赤峰市火電靈活性改造消納新能源項目220kV 送出工程新建2023 20251.7解放營子鄉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強化統籌協調,科學安排建設時序。加強監督檢查,落實考核問責機制。加大政策扶持,激活鄉村振興動能。嚴格用途管制,促進資源節約集約。強化實施管理,確保規劃落地見效。加強宣傳普及,增強公眾規劃意識。強化公眾參與,搭建交流互動平臺。健全社會監督機制,保障規劃有效實施。構建監測預警機制,強化規劃實施監管。完善體檢評估機制,提升空間治理能效。建立動態維護機制,實現空間一張藍圖。p 全面加強黨22、對國土空間規劃工作的領導,建立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同、公眾參與、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明確責任分工,為國土空間規劃的實施管理提供堅強保障。p 制定鄉鎮年度實施計劃,明確鄉鎮年度實施的主要內容,統籌安排城鄉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公共安全設施、生態環境保護和重大產業項目等建設,保障規劃有序順利實施。p 加強規劃全過程管理,健全監督問責機制,建立常態化約談機制,強化對規劃實施的監督檢查和考核問責,依法依規堅決查處和追究責任。p 進一步統籌整合涉農資金,加大公共財政向“鄉村振興”傾斜,創新投融資渠道,建立健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政策扶持,探索實施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全面提高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管理能力。p 建立公開、透明、制度化的動態調整完善機制,合理修正指標體系的分階段安排,確保對規劃強制性內容的落實和對規劃實施工作的及時反饋、修正。實施保障實 施 保 障組 織 機 制政 策 支 持宣 傳 引導監 督 實 施 注:本次為成果草案版,所有數據、圖片和內容以最終批復為準。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