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陽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征求意見稿).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741808
2023-08-29
31頁
7.71MB
1、益陽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TERRITORIAL SPACIAL PLANNING OF YIYANG2021-2035(征求意見稿)公 示 版益山益水益美益陽益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YI YANG前言PREFACEYI YANG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等文件要求,依據湖南省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湖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和益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結合益陽市國土空間資源現狀、發2、展形勢和任務,編制益陽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益陽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全面落實湖南省“三高四新”戰略,貫徹“高水平保護、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的規劃理念,堅持節約集約、綠色低碳,嚴守自然資源底線,對益陽市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和修復進行統籌安排和總體部署,具有綜合性、戰略性、協調性、基礎性和約束性,是規范市域開發建設活動秩序的基本依據,對市級相關專項規劃和縣、鎮級國土空間規劃具有約束指導作用。益陽目 錄CONTENT5.提升中心城區空間治理水平5.1 優化城市空間規劃布局5.2 構筑城市交通基礎設施網絡5.3 補齊城市公共服務體系短板53、.4 塑造山水城相融的藍綠空間5.5 強化城市歷史文化保護與風貌展示5.6 提升城市韌性安全水平6.建立高效能國土空間規劃體系6.1 健全國土空間規劃體系6.2 完善規劃傳導機制6.3 落實規劃實施政策機制1.規劃概述1.1 規劃目的1.2 規劃期限與范圍2.戰略定位2.1 戰略定位2.2 目標愿景2.3 國土空間發展戰略3.構建國土空間保護和開發總體格局3.1 統籌劃定三條控制線3.2 筑牢生態安全格局3.3 優化農業生產格局3.4 重塑城鄉發展格局3.5 優化市域產業發展體系3.6 統籌市域國土空間規劃分區4.完善市域綜合交通體系4.1 強化“三縱三橫”鐵路網4.2 優化”一環八射、三縱三4、橫”高速公路網4.3 建立“一縱兩橫”水運網4.4 全域布局“多支點”航空網4.5 東接東融,打造長沙西交通副中心規劃概述1.1 規劃目的本規劃是對益陽市域范圍內國土空間開發保護作出的總體安排和綜合部署,是指導城鄉各類開發建設活動、開展國土空間資源保護利用與修復、制定空間發展政策和實施國土空間規劃管理的藍圖,是編制相關專項規劃和詳細規劃的依據。本次規劃期限為2021至2035年2025年2035年2050年規劃范圍保護市域和中心城區兩個層次包含益陽市域范圍所有行政轄區包含資陽區與赫山區近期目標年遠 景市域范圍中心城區1.2 規劃期限與范圍安化桃江資陽赫山沅江大通湖南縣戰略定位2.1 戰略定位長5、江經濟帶節點城市創新開放活力城市崇文重教品質城市益山益水生態城市宜居宜業幸福城市益陽是長株潭都市圈的拓展區和輻射區,洞庭湖生態經濟區中心城市之一,現代新型工業城市,生態宜居山水城市。城市性質2.2 目標愿景立足“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中部崛起,落實“三高四新”戰略,與邁向“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相適應,有序分階段實現國土空間發展目標。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進一步優化,空間治理取得明顯成效,適度有序的空間格局體系基本形成。生態保護修復取得明顯成效,現代生態體系基本建成,共服務和基從設施保障水平明顯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穩步提高,生態宜居、山清水秀的美麗益陽建設目標基本6、實現。國土空間格局更加協調有序,空間治理能力基本實現現代化。國土空間利用更加集約高效,三線統籌劃定,國土空間保護和開發總體格局穩固。中心城區建設成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化城區。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推進,城市品質進一步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基本實現現代化,全面建成生態宜居城市。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科學有序,國土空間治理高效,城鄉深度融合,綜合競爭力大幅提升,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城市發展更具魅力和風范,人民生活富裕幸福,建設成為全國人居環境典范城市。20252025年年20352035年年20502050年年市域中心城區市域中心城區368萬人75萬人338萬人80萬人展望 補齊民生設施短板,高標建設社區生活圈 7、合理引導村民集中建房,盤活閑置宅基地 盤活低效用地,激發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嚴控增量、盤活存量,提高要素質量和配置效率,實現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優化公共服務設施和市政基礎設施配置,打造宜居城市典范。打造長沙西交通副中心 打造南洞庭湖現代物流樞紐中心 打造水陸空立體綜合交通樞紐構建“對內大循環、對外大開放”的綜合交通網絡,形成現代水陸空立體綜合交通體系,打造成為區域綜合立體交通樞紐城市。提高中心城市首位度,做大做強中心城區 提升縣城人口集聚能力,推進就地城鎮化 以產業帶動就業,提高勞動人口吸引力構建“一核一圈、兩翼三帶”的城鎮空間結構,將中心城區打造成為市域核心增長極。全面深化益沅桃一體化。融入國際國8、內雙循環,搶抓重大戰略機遇“東接東融”,主動融入長沙都市圈 重視長沙虹吸效應,形成良性人口互動2.3 國土空間發展戰略安全優先戰略區域協同戰略核心引領戰略交通先導戰略提質增效戰略 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制度,確保糧食安全 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守好益陽綠水青山 開展節水型社會建設,推進工業農業節水大力實施“東接東融”發展戰略,融入長株潭城市群,對接長沙;全力落實“三個著力”要求,努力實現區域協同、融合發展。以生態安全格局為基底,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科學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線,維護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構建國土空間保護和開發總體格局3.1 統籌劃定三條控制線堅持底線思維、保護優先,多規合一、9、協調落實,統籌推進、分類管控的原則,統籌劃定落實益陽市三條控制線。優先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按照生態功能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包含生態功能極重要區域、生態極敏感脆弱區以及其他經評估具有潛在重要生態價值的區域。從嚴核實優化永久基本農田按照保質保量要求劃定永久基本農田,耕地應劃盡劃應保盡保,耕地后備資源協調劃定,確定農業空間。合理確定城鎮開發邊界按照統籌發展與安全,堅持保護優先、節約集約、緊湊發展的原則,因地制宜的確定城鎮空間。沿主要水系形成生態廊道資江生態藍鏈雪峰山生態屏障洞庭湖生態藍心構建“一心一屏、一鏈十八廊”的自然生態格局3.2 筑牢生態安全格局一 心一屏一 鏈十 八 廊 道形成“兩帶三區多園”的農10、業生產格局3.3 優化農業生產格局資江沿岸茶葉、水果產業帶、環洞庭湖區糧食、水產、蔬菜產業帶都市農業區、糧食主產區、生態農業區大米、水果、稻蝦、水產、蔬菜、茶葉等特色產業園兩 帶三 區多 園打造“一核一圈、兩翼三帶”的城鄉發展格局3.4 重塑城鄉發展格局益陽市中心城區一 核以沅江、桃江為市域副中心的大益陽城市圈一 圈湖區經濟翼(益陽市區-沅江-南縣-大通湖)山區經濟翼(益陽市區-桃江-安化)東部城鎮發展軸西部城鎮發展軸北部城鎮發展軸兩 翼三 帶3.5 優化市域產業發展體系依據特色農業按圈層配置、新興工業按園區組織、第三產業與都市型工業按板塊集中的產業布局方式,構建高效、專業的現代產業體系。全力11、打造“131千億級產業工程”為引領、“九大農業特色產業集群”為支撐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其中,“一強”指黑茶產業、“三優”指優質水、優質稻蝦、優質蔬菜產業、“一特”指特色休閑食品產業。深入實施實施園區“百千”工程,構建數字經濟產業引領,四大戰略新興產業優先發展,兩大優勢產業做強做大,兩大傳統產業升級改造的“1+4+2+2”的現代化工業產業體系。促進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務業向標準化、品牌化、多樣化升級,新興服務業向創意經濟、共享經濟發展壯大,從而形成生產性服務業、生活型服務業、新興服務業“3+3+3”融合互促的服務業產業體系。農業產業體系工業產業體系服務業產業體系落實湖南12、省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主體功能區的要求,根據益陽市國土空間的資源分布現狀,確定五類規劃分區如下:3.6 統籌市域國土空間規劃分區生態保護區生態控制區城鎮發展區農田保護區鄉村發展區完善市域綜合交通體系4.1 強化“三縱三橫”鐵路網東部新區站(規劃)益陽南站(規劃)益陽東站桃江站(規劃)寧鄉站長沙金橋樞紐站長沙西站長沙火車站長沙南站汨羅站岳陽站南縣站(規劃)沅江站(規劃)安化站(規劃)石門站常德站漢壽站呼南高鐵(規劃)洛湛鐵路(現狀)汨益婁城際(規劃)荊益鐵路(規劃)高鐵普鐵渝長廈高鐵(在建)、呼南高鐵(規劃)秀吉益高鐵(規劃)洛湛鐵路(已建)、石長鐵路(已建)荊益鐵路(規劃)遠期線網布局力爭常岳九13、鐵路、安張衡鐵路有序啟動前期工作,深化荊益經南縣至益陽鐵路的規劃方案研究,積極爭取納入中長期鐵路規劃。常德長沙懷化岳陽婁底4.2 優化”一環八射、三縱三橫”高速公路網安化縣桃江縣赫山區資陽區沅江市南縣益平高速杭瑞高速益南高速益常復線南汨高速長益復線益常高速長益高速繞城高速益婁高速現狀高速公路規劃/在建高速公路寧韶高速益長吉高速二廣高速一 環八 射長益常高速復線、益陽繞城高速。益陽至長沙、益陽至長沙復線益陽至常德、益陽至常德復線益陽至平江伍市、益陽至安化、益陽至南縣、益陽至婁底。三 縱三 橫寧鄉至韶山、二連浩特至廣州、官莊至新化高速(呼北高速)。安化至長沙、南縣至汨羅、杭州至瑞麗。4.3 建立“14、一縱兩橫”水運網常德岳陽長沙南洲碼頭大通湖碼頭茅草街碼頭白沙渡碼頭蘆林潭碼頭益陽航電樞紐娘娘廟碼頭桃江港區桃江核電專用碼頭東坪碼頭坪口碼頭安化桃江益陽沅江南縣區域中心區域副中心港口碼頭市域航道區域航道漉湖碼頭鯰魚口碼頭一縱兩橫沅水常德鯰魚口航道規劃新建2000噸級航道(益陽段)益陽蘆林潭航道由現狀級提升至級(2000噸級)益陽沅江航道由現狀級提升至級(1000噸級)水運航道提質港口碼頭布局益陽:益陽:航電樞紐、娘娘廟碼頭沅江:沅江:茅草街碼頭、白沙渡碼頭、鯰魚口碼頭、漉湖碼頭桃江:桃江:桃江港區、核電專用碼頭南縣:南縣:南州碼頭、大通湖碼頭安化:安化:東坪碼頭、坪口碼頭4.4 全域布局“多支點15、”航空網常德長沙懷化岳陽婁底安化縣桃江縣赫山區資陽區沅江市南縣商業航空機場通用航空機場(規劃)桃花源機場黃花國際機場芷江機場三荷機場益陽市域規劃布局六處通用航空機場,分別位于赫山區楠木村、大通湖區、南縣、安化、沅江赤山島、桃江。有效承接長沙黃花機場、常德桃花源機場等商用運輸機場除旅客、貨物運輸外的其他通航功能外溢,充分發揮益陽500里水域和廣闊安全的低空飛行空域的優勢,落實國家通用機場“縣縣通”戰略,積極參與構建區域通航產業體系,有利于挖掘益陽要素集聚和綜合服務優勢,融入周邊各大城市群及經濟區協同發展。通用航空機場布局軌道交通規劃公路交通規劃優化益寧交通聯系立足渝長夏,落實呼南、秀吉益高鐵,打16、造高鐵樞紐城市;石長鐵路接入益陽高鐵站,增設東部新區站;增設汨益婁城際,加強與岳陽省域副中心的交通聯系;落實荊益鐵路,完善普鐵網;對接長寧軌道快線,建設長益軌道快線;加快聯絡線建設,讓益陽市區能夠直達黃花機場。保留三條通道:長常高速、長常高速復線、銀城大道-金州大道;優化一條、新增二條通道:優化東部快速路(規劃)和新G319(規劃)并線后,接寧鄉G319至長沙;新增雪花灣路北三環西沿線(普瑞大道)、普瑞大道西延線。魚形湖西路接寧鄉三環路、楚溈西路(G319),新G319接外環路;雪花彎路東延,對接普瑞大道(長沙北三環延伸線);益寧城際康寧路,S221南延,對接寧鄉高鐵站;長益快軌,沿銀城大道、17、寧鄉外環路,接入寧鄉高鐵站,對接長寧快軌。4.5 東接東融,打造長沙西交通副中心提升中心城區空間治理水平5.1 優化城市空間規劃布局構筑“一主一副,軸向延伸、組團式發展”的空間結構一主一副一主益陽主城區,一副指東部片區,由東部新區和東部產業園組成。依托銀城大道、長益常高速形成的核心城市發展軸。以自然要素為區域屏障,打造資陽片區、赫山主城區及東部片區三個城市組團。軸向延伸組團式發展5.1 優化城市空間規劃布局中心城區規劃分區居住生活區主要集中在主城區,東部片區少量分布綜合服務區一園兩中心、博物館、奧體中心、高等院校、綜合醫院、中小學等所在街區商業商務區銀城大市場、海吉星等專業市場,高鐵商務區,萬18、達、桃花侖等商業中心等工業發展區長春經開區、龍嶺工業園、東部產業園、梅林工業園等物流倉儲區新港、高鐵站、火車東站、湘江西、長春經開區等區域綠地休閑區青龍洲、資江兩岸、梓山湖、秀峰湖、會龍山,以及區級公園交通樞紐區高鐵綜合樞紐、東站貨運站、泥灣港區、汽車北站、東部城際站等戰略預留區鐵公水聯運基地、會龍山區域、衡龍新區東部、長春經開區北部等5.2 構筑城市交通基礎設施網絡構建快速路體系,推動區域交通網絡化規劃關山路高鐵新城對外快速通道規劃東環線城區東部快速交通形成六條對外聯系通道,實現中心城區與望城、寧鄉及大益陽城市圈之間的快速聯系。一個快速交通環六個對外聯系通道規劃益沅快線加強與沅江聯系規劃魚形19、湖西路加強與寧鄉城區聯系規劃雪花灣路加強與長沙望城聯系與組成馬山路、虎山路形成快速交通環,分流過境交通緩解中心城區擁堵,實現區域組團互聯支撐、城市空間互通。5.2 構筑城市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優化主干道路網,引領城區擴容提質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道骨干性主干道一般性主干道五橫:五橫:資陽路、長春路、桃花侖路、益陽大道、迎賓路五縱五縱:馬良路-金山路、文昌路-康富路、白馬山路-龍洲路、十洲路-銀城大道、桃花侖東路。主城區五縱五橫東部片區三縱三橫三橫:三橫:高新大道、晏家村路(規劃)和工業南路(規劃)三 縱:三 縱:魚 形 湖 東 路、老G319和園山路(規劃)新增12條一般性主干道金花湖路、祝家園路、莎20、萍路、會賓路、志溪路、創新路、工業大道、花亭路、衡泉路、發展路、工業東路、幸福路、文明路。5.2 構筑城市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建設“窄街區、密路網”,實現城市交通微循環落實窄馬路、密路網、完整街道理念,優化城市次支路網布局,大力提升次支路網密度,提高城市道路承載力。結合棚改、舊城改造,打通城市交通“痛點”、構筑中心城區道路微循環,補齊基礎設施短板。資陽區資陽區:向倉路、廣場路、永豐路赫山區赫山區:信義路、赫山路、揚帆路高新區:高新區:黃家巷路、站前路東部片區:東部片區:育才路、陸家坡路主要新增道路5.3 補齊城市公共服務設施短板完善公平共享、全齡友好的公共服務服務體系構建5-15分鐘社區升生活圈,21、配置功能復合、配套完善的家園中心。著力完善中小學布局,建成公平、均衡、優質的教育體系;構建普惠、活力、多元的公共文化體育體系;優化醫療衛生設施布局,著力補齊社區基層醫療設施短板;健全養老設施體系,保障醫養結合型養老設施用地。幼有善育 學有優教建成公平、優質、創新、開放的教育體系。文化惠民構建均衡活力、惠及全面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全民健身構建完善、多元的公共體育服務體系。住有宜居建立類型豐富、市場聯動的住房供應體系。病有良醫完善覆蓋城鄉、服務均等的醫療衛生體系。老有頤養完善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5.3 補齊城市公共服務設施短板提升公共服務設施覆蓋率,營造舒適便捷的22、社區生活圈中小學設施規劃規劃至2035年,中心城區中小學用地規模為363.12公頃。中小學規劃共87所,其中小學53所,九年一貫制學校20所,初中14所。小學服務服務覆蓋率為52.74%,中學服務覆蓋率為90.07%。醫療衛生設施規劃規劃至2035年,規劃新增1所市級醫院(益陽市公共衛生防疫中心);新增6所區級醫院。市區級醫院服務覆蓋率達到83.40%。規劃增設16處社區醫療衛生設施,其15分鐘服務覆蓋率達71.61%。文化設施規劃構建“市級區級街道級社區級”四級文化設施體系,規劃至2035年中心城區文化設施共198處,其中新增社區級文化設施118處,社區級文化設施覆蓋率達94.79%。養老設23、施規劃根據城區老年人口數量和居住用地分布,結合醫院聯合布置區級護理院11處,獨立布置區級養老院4處。規劃至2035年每百名老人床位數為6張,市區級養老設施覆蓋率達79.91%,社區養老設施覆蓋率達70.41%。體育設施規劃構建“市級區級街道級社區級”四級體育設施體系,規劃至2035年中心城區體育設施共207處,其中社區級體育112處。社區級體育設施覆蓋率達到100%。5.4 塑造山水城相融的藍綠空間構建“一江三河,四湖四山,碧珠綠廊”的藍綠空間結構。資江流域、資江沿岸生態要素及人工綠化景觀要素構成的資江風光帶。一 江由志溪河、蘭溪河、清溪河形成的濱水綠色景觀帶。三 河以梓山湖、鳳棲湖、秀峰湖及24、魚形山水庫為核心,結合周邊生態景觀要素形成的環湖公園及生態斑塊。四 湖會龍山、云霧山寨子侖、魚形山四山城市公園及主要城市道路綠廊碧 珠 綠 廊5.5 強化城市歷史文化保護與風貌展示重點保護小郁竹藝、益陽彈詞、花鼓戲保護小郁竹藝、益陽彈詞、花鼓戲等國家、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確保非物質文化遺產永續利用重點保護益陽古城遺址益陽古城遺址(2 2處街區處街區、3 3處歷史地段處歷史地段)、山水環境、建筑形式以及生活習性和古民風民俗等,充分展現湘楚文化風采,健全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體系,完善保護機制,將益陽建成既延續古城傳統風貌又具有時代特色的歷史文化名城。構建益陽市歷史文化遺產整體保護體系5.6 提升城25、市韌性安全水平夯實市政基礎設施,提升城市韌性給排水設施規劃給水設施:保留會龍山水廠,擴建益陽市第三水廠和益陽市第四水廠排水設施:在現狀基礎上,新建電子產業園污水處理廠、南拓區污水處理廠、大泉污水處理廠、東部產業園污水處理廠、衡龍新區侍郎河污水處理廠共5個。供電及通訊設施規劃發電設施:保留光大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變電站:規劃新增31個變電站,其中5個220KV變電站,共49個變電站。通訊設施:落實國家新基建戰略,中心城區合理布局5G通訊基礎設施,至規劃期末中心城區5G信號全覆蓋。環衛設施規劃現狀保留:垃圾填埋場(封場)。現狀擴建:垃圾焚燒發電廠、廚余垃圾處理中心。規劃新建:醫廢垃圾處理中心、建筑26、垃圾綜合處理場各1個。消防設施規劃規劃消防站16個,其中資陽片區3個,主城區9個,東部片區4個。城區5分鐘消防救援覆蓋率為94.28%。燃氣設施規劃天然氣設施:保留蘭溪天然氣門站和益陽東分輸站,新建資陽天然氣門站和東部天然氣門站,共4個;液化氣站:保留現狀百江液化氣站、赫山液化氣站和湘衡液化氣站。深入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健全重大風險防控體系和機制,將安全發展貫穿各領域全過程,建設基礎更牢、水平更高、群眾更滿意的平安益陽。構建“嚴擋+快排+調蓄”的城市防洪排澇新格局。提高防洪標準,資江按 100 年一遇標準設防。蘭溪河和志溪河按 50 年一遇標準設防。防洪排澇建立普通、27、特勤、戰勤三級消防站保障體系,建成適應“全災種、大應急”的消防救援力量體系。城區5分鐘消防救援覆蓋率達94.28%。消防工程市區新建一般工業和民用建筑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學校、醫院、商場等人員密集的建設工程,提高一級標準進行抗震設防。防震工程按照“長期準備、重點建設、平戰結合”方針,推動人防工程建設與城市地下空間開發融合發展。人防工程建設中心、固定、緊急三級場地型應急避難疏散場所,實現避難場所城鎮范圍全覆蓋。應急疏散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強化安全風險管控。推進危化品企業轉型或向集中安置園區集聚。危險品管控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警平臺建設,預控應急醫院建設場地。完善區、街道、社區三級公共安全防28、控單元,強化社區網格化管理,實現聯防聯控。公共衛生安全5.6 提升城市韌性安全水平健全重大風險防控體系,守護平安益陽建立高效能國土空間規劃體系6.1 健全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益陽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重在戰略引領和底線管控;市縣(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重在承接傳導和統籌協調;鎮國土空間規劃重在空間落地和實施操作;專項規劃應服從總體規劃,并對專項內容進行細化補充;詳細規劃要為規劃許可提供依據。建立全市分級分類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包括益陽市國士空間總體規劃、詳細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市縣(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鎮國土空間規劃和詳細規劃、村莊規劃。6.2 完善規劃傳導機制突出底線管控內容傳導,綜合采取指標傳導、空間傳導、名錄傳導等多種傳導方式,同時結合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發布相應配套政策文件,支撐并約束規劃傳導機制的有效運轉。6.3 落實規劃實施政策機制強化規劃實施組織領導,完善技術標準,強化協同審批和監管,建立動態監測評估機制,形成實施監督考核機制,健全用途管制制度。用途管制制度詳細規劃總體規劃專項規劃城鎮開發邊界內詳細規劃城鎮開發邊界外村莊規劃地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市縣(區)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鎮級國土空間規劃配合總體規劃的專項規劃特定區域的專項規劃特定行業的專項規劃規劃許可規劃許可城鎮開發邊界內約束指標+分區準入特殊保護制度其他配套制度城鎮開發邊界外
合同表格
上傳時間:2021-01-23
33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