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國土整治與生態保護修復專項規劃方案(2020-2035年)(公示版簡稿).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741874
2023-08-29
23頁
6.24MB
1、 茂名市國土茂名市國土整治與生態整治與生態保護保護修復專項規劃修復專項規劃(20202020-20352035 年)年)(公示版簡稿)茂名市自然資源局茂名市自然資源局 二二二二二二年十一月年十一月目目 錄錄 一、編制背景.1 二、規劃原則.1 三、規劃基礎.2 1.發展形勢研判.2 2.主要面臨的問題.2 四、主要目標與規劃布局.3 1.主要目標.3 2.規劃布局.5 五、重點工程與重大項目.7 1.生態修復重點工程與項目.7 2.農業空間整治重點工程與項目.7 3.城鎮建設用地整治重點工程與項目.8 附表.9 附圖.17 1 茂名市國土整治與生態保護修復專項規劃(2020-2035年)一、一2、編制背景編制背景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國家和廣東省對生態文明建設工作部署,以茂名市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為導向,統籌協調茂名市國土空間整治與生態修復工作,提升國土空間品質,保障生態安全,強化生態功能,落實“一屏一片一網絡”總體保護格局,實現對茂名建設產業實力雄厚的現代化濱海城市、打造沿海經濟帶上的新增長極的資源要素保障和生態支撐,特編制茂名市國土整治與生態保護修復專項規劃(2020-2035 年)。二、二、規劃原則規劃原則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生態優先,以生態保護為前提,科學有序統籌安排生態、農業、城鎮等功能空間,提升國土空間開發、保護質量和效率。以生態文3、明建設促進區域社會發展,加快生態修復建設,注重資源綜合利用,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系統修復,綜合治理。系統修復,綜合治理。堅持山水林田湖海生命共同體理念,統籌考慮自然生態系統各要素與農田、城市發展空間之間的協同性,注重地上地下、山上山下、岸上岸下、上游下游、河湖海洋的系統性,體現綜合治理,突出整體效益。統籌兼顧統籌兼顧,突出重點。突出重點。抓住用好茂名市戰略發展機遇期和政策疊加窗口期,做好各類規劃的有機銜接,聚焦市域重要生態系統、重點生態功能區和國土整治核心內涵,堅持陸海統籌,協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問題導向,因地制宜問題導向,因地制宜。立足茂名市自然地理格局、生態系統狀況和主4、體功能分區,準確識別突出區域國土整治與生態修復問題,因地 2 制宜合理確定規劃目標,明確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和重點任務,分區分類合理配置保護和修復、自然和人工、生物和工程等措施。三、三、規劃基礎規劃基礎 1.發展形勢研判發展形勢研判 當前,全省正朝著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邁進。茂名要抓準戰略疊加發展機遇,深度融入“一核一帶一區”與北部灣城市群建設,擴大茂名市的發展腹地與對外聯系,借力粵港澳大灣區承接產業轉移,對接海南自貿區發展濱海旅游業,以發展海洋經濟為著力點提升產業發展水平,聯合湛江建設粵西中心,推動湛茂一體化,在廣東主體功能區規劃指導下著力構建陸海統籌的空間新格局。在貫徹新發展5、理念,統籌好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關系的生態文明建設的大背景下,茂名需以國土整治與生態修復為策略,通過城鄉建設用地整治、山水林田湖海系統治理,探索出一條符合戰略定位、體現茂名特色,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2.主要面臨的問題主要面臨的問題(1)生態空間 受地形地貌、氣候水文、土壤類型等自然條件和不合理的社會經濟活動雙重影響,茂名生態環境壓力持續加大。北部山體地質災害頻發,森林資源遭到破壞,水土保持及水源涵養功能下降,森林質量下降,生態完整性和生物多樣性功能受到一定損害。水環境污染問題仍然突出,小東江及寨頭河等水體污染較為嚴重,南部濱海濕地保護力度不足,歷史大規模圍填海和不合6、理的涉海人類活動造成海岸線不斷后退,海洋生態系統服務功能下降。因此,需重點加強東北部山地丘陵地區的生態屏障建設,實施防護林體系建設、天然林保護、生態公益林建設、水土流失綜合治理、3 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等;注重保護修復重要河流濕地,加強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開展岸線整治與生態景觀恢復。(2)農業空間 茂名市耕地資源總量逐年減少,人均耕地與全國平均水平尚有一定距離,耕地規模化水平不足一半,耕地利用強度較小,保障糧食安全和守護耕地紅線任務繁重。因此,需嚴格貫徹落實國家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開展適宜土地改造補充耕地,增加全市可長期利用耕地資源,以高標準農田建設為抓手,提高耕地規模化水平和利用效率。市域農村7、建設用地使用方式粗放,需進一步優化農村建設用地布局,對布局散亂、使用低效的土地進行整治,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3)城鎮空間 茂名城鎮建設步入發展快車道,城鎮化率增速處于全國全省前列,但仍處于較低水平。城鎮化發展過程中,以增量擴張為主導,存量建設用地挖潛不足。因此,在增量空間趨于緊張的態勢下,未來應高度重視城鎮建設用地內涵挖潛,釋放閑置、低效用地的利用潛力,切實提高城鎮空間的土地利用效率,破解土地資源利用管理困境,促進城市建設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四、四、主要目標與規劃布局主要目標與規劃布局 1.主要目標主要目標 立足落實國家重大戰略部署,結合廣東省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8、需求,遵循山水林田湖海生命共同體理念,圍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人類社會永續發展”的目標,立足茂名“一屏一片一網絡”總體保護格局以及“三區四帶多節點”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保護修復整體構想,以提升生態系統功能、提高國土空間品質和資源利用效率為 4 導向開展生態空間、農業空間、城鎮空間的整治修復,促進安全、優質、美麗國土構建。生態空間生態修復目標旨在維護茂名“一屏三廊道多節點”的生態安全格局,消除或避免人為脅迫,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修復受損的生態環境系統,提高生態系統自我修復能力,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保護生物多樣性,促進生態系統良性循環。農業空間綜合整治目標旨在打造“三帶四區”的農業功能布局,9、保護鄉村自然景觀,改善農田及周邊半自然生境,提高耕地質量和生態效益,提升農村土地使用效率和節約集約化水平,促進國土綜合整治綠色轉型,助力生態宜居鄉村建設。城鎮空間綜合整治目標旨在構建“一核三軸五區,多層級網絡狀”的城鎮空間發展格局,挖掘城市內生發展動力,促進城市有機更新,促進土地集約高效利用與城鎮空間緊湊高效發展,推進中心城區、縣域城區擴容提質,優化城鎮空間格局,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增強城市核心競爭力。表表 4-1 茂名市國土整治與生態保護修復指標表茂名市國土整治與生態保護修復指標表 類別類別 單位單位 現狀現狀(2020 年)年)近期目標近期目標(2025 年)年)中遠期目標10、中遠期目標(2035 年)年)指標類指標類型型 恢復耕地面積 公頃 1365 3810 預期性 補充開發新增耕地面積 公頃 1920 4120 預期性 高標準農田面積 公頃 15450 43000 預期性 墾造水田面積 公頃 1275 2485 預期性 農村建設用地拆舊復墾 公頃 600 1600 預期性 消化批而未用面積 公頃 17.25 28.75 預期性“三舊”改造 公頃 330 1000 預期性 林地保有量 平方公里 6763.17 保持穩定 保持穩定 約束性 森林覆蓋率%55.81 55.81 保持穩定 預期性 濕地保有量 平方公里 692 707.39 預期性 歷史遺留廢棄礦山地質11、環境整治面積 公頃 47.96 100 預期性 大陸自然岸線保有率%44.24 省級分解 約束性 5 2.規劃布局規劃布局(1)生態修復重點區域 銜接茂名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提出的“一屏、三廊道、多節點”生態安全格局,圍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人類社會永續發展”的目標,以提升生態系統功能為導向,結合生態空間問題識別和潛力分析,確定茂名市生態修復重點區域主要分布在茂南區北部、電白區南部沿海鎮街、高州市北部、化州市中北部以及信宜市東西部。按各區縣生態特點及存在的問題劃分為五種生態修復主導類型,分別為云開山水源涵養與水土流失保護修復重點區域、中部水土流失與地質災害保護修復重點區域、西部水源涵養與流域保護12、修復重點區域、南部礦山地質災害保護修復重點區域、濱海地質災害與海洋生態保護修復重點區域。(2)農業空間整治重點區域 為保障區域糧食安全,落實茂名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提出的“三帶四區”的農業功能布局,以高水平打造鄉村振興“茂名樣板”為目標,結合農用地和農村低效用地整治潛力,按照整治類型不同,確定茂名市農業空間整治重點區域為耕地恢復重點區域、耕地后備資源開發重點區域、耕地提質改造重點區域和農村低效用地整治重點區域。(3)城鎮建設用地整治重點區域 基于茂名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提出的“一核三軸五區,多層級網絡狀”城鎮空間發展格局,結合城鎮空間現狀問題和城鎮建設用地綜合整治潛力,確定城鎮建設用地整治重點區域13、,分別為城鎮批而未用整治重點區域和城鎮低效用地整治重點區域,重點推動中心城區、各縣城區的存量建設用地消化和城鎮低效用地提質增效,通過優化城區城鎮空間用地結構,提升城市空間品質,增強中心城區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全方位帶動全市經濟社會發展。6(4)總體分區 結合茂名市“一屏一片一網絡、一主三副兩軸”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總體格局,綜合生態修復、農業整治、城鎮整治三部分重點區域,將全域劃分為北部山地水源涵養與水土保持保護修復區、北部土地綜合整治區、中部平原農業綜合整治區、南部全域土地綜合整治修復區和東南部水土保持與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區共五個分區。北部山地水源涵養與水土保持保護修復區。集中分布在信宜市北部和東部14、高州東部云霧山脈,主要推進重點區域礦山生態修復,改善礦山地質環境,重建礦區植被,恢復礦區生態;推進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進一步加強黃華江干流、錢排河等流域生態綜合治理;加強對云霧山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的保護,保護天然林資源,綜合開展退化林修復、人工造林、森林撫育、林分改造,強化云開大山水源涵養重要區的水源涵養、生物多樣性保護等生態功能。中北部城鄉綜合整治區。主要分布于信宜東南部各鎮(街道)及高州市東岸鎮,該區域以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為契機,以農用地和建設用地整理為抓手,優化城鄉建設空間。重點開展信宜東鎮街道、池洞鎮、懷鄉鎮等鎮(街道)大中型地質災害隱患點,洛湛鐵路朱砂至鎮隆路段、尚文水庫、15、高城水庫等地質災害重點危險地區(段)的治理工作。推進農村建設用地整治,加快低效閑置農村建設用地的騰退,優化農村建設用地布局。實施對東鎮街道的批而未用建設用地的挖潛增效,持續推進“三舊”改造項目,助力打造現代化宜居宜業之城 中部平原臺地農業綜合整治區。主要分布在化州市合江鎮、新安鎮等中部地區以及高州市西南部鎮區。該區域以農用地整理為重心,開展高標準農田、墾造水田和補充耕地項目,提高耕地的農業生產條件和耕作條件,打造集中連片農田,實現農業資源整合優化,夯實北 7 運菜種植業生產基礎,完善高州蔬菜生產基地建設,著力打造高州國家級糧食主產區,保障區域糧食安全。南部全域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區。主要集中16、在化州市東部地區、茂南區和電白區東部各鎮(街道),該區域既加強山體生態修復、河流水域修復治理等生態修復工作,同時統籌協調城鎮發展和農業生產。積極推進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工程,加強城市與周邊山體的生態管控,改善城市山體生態環境。合理安排農用地整理,整合碎片化耕地,落實涉及縣(市)、鎮項目落地時的“占優補優、占水田補水田”耕地占補平衡要求。進一步加強城鄉低效建設用地整合,盤活閑置土地資源,為產業發展騰出空間。東南部水土保持與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區。分布在電白區東部和南部沿海,該區域堅持陸海統籌,重點推進受損山體生態修復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增加區域水土保持功能,加強濱海濕地、海岸線生態修復,加快促進建設17、優美的魅力海灣,提升海洋資源綜合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水平。五、五、重點工程與重大項目重點工程與重大項目 1.生態修復重點工程與項目生態修復重點工程與項目 立足于茂名市生態安全格局,著力于解決茂名市生態環境受損的問題,并按照問題的嚴重性和緊迫性,綜合考慮項目實施的難易程度、資金籌措的可行性等因素進行綜合評價,確定 5 大類 13 小類生態空間修復重點工程,共 31 個重點項目。2.農業空間整治重點工程與項目農業空間整治重點工程與項目 結合農業空間綜合整治重點區域、潛力分布,以全方位夯實糧食生產安全、提高農村建設用地利用效率為導向,擬定規劃期間 6 類農業空間整治重點工程,共 47 個重點項目。8 18、3.城鎮建設用地整治重點工程與項目城鎮建設用地整治重點工程與項目 重點盤活城鎮低效存量建設用地,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助力茂名新型城鎮化發展,以城鎮建設用地整治重點區域、潛力分布為重要考量,結合茂名城鎮發展規劃,確定 2 類城鎮空間整治重點工程,共 35 個重點項目。9 附表附表 茂名市國土整治與生態保護修復專項規劃重點工程項目安排表茂名市國土整治與生態保護修復專項規劃重點工程項目安排表 重點工程重點工程 工程項目工程項目 建設內容建設內容 建設位置建設位置 山體生態修復重點工程 礦山生態修復工程 廢棄礦山林修復工程 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穩固地質環境,改良土壤,實現礦山復綠。茂南區:茂19、名市茂港雄達礦業有限公司二礦區、茂名市茂南區金塘鎮錫塘村建筑用安山巖礦三區;高州市:高州市日久沖泥廠、廣東省茂名市高州市新垌鎮云山村磚瓦用粘土礦、廣東省高州市曹江鎮甲子坡村片麻巖礦場;電白區: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霞洞鎮片麻巖礦場,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馬踏鎮嶺腳村建筑用花崗石礦場,共 7 處礦山 礦山生態修復景觀營造工程 保留原廢棄地形場地,復綠結合部分改造設計。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霞洞鎮磨鐮坑片麻巖礦場 生產礦山綠色建設工程 對在生產的礦山實行邊開采、邊治理的模式。全市所有持證生產礦山 礦山轉型利用建設工程 通過邊坡防護、土地平整等工程措施修復為建設用地。茂南區:金塘鎮建筑用安山巖礦場、金塘鎮智深塘20、村高嶺土礦一礦場、金塘鎮智深塘村高嶺土礦二礦場、金塘鎮姚村村建筑用安山巖礦場、金泰礦業高嶺土礦場、金塘鎮錫塘村其它礦產區礦 1 重點工程重點工程 工程項目工程項目 建設內容建設內容 建設位置建設位置 場、金塘鎮高嶺土礦場、金塘鎮錫塘村建筑用安山巖一礦場、金塘鎮錫塘村建筑用安山巖二礦場;信宜市:信宜市東鎮街道十腰村磚瓦用粘土礦場、高州市:高州市祥山鎮信南石場,共計 11處 地質災害防治工程 高州市北部大中型崩塌地質災害治理工程 主要采取“削坡+格構錨固+擋土+截排水+監測+生態修復”等工程措施進行治理。茂名市 信宜市中部大中型滑坡地質災害治理工程 茂名市大中型地質災害治理工程 石漠化修復工程 高21、州市石漠化治理項目 采取人工造林、植被修復等工程措施。高州市 水域與濕地修復提升工程 重點河湖生態保護修復工程 化州市水源水庫綜合整治工程 流域排污、生態整治、植被恢復、涵養水源、攔沙攔泥、雨污分流、污染隔離等生態修復、流域整治。茂名市 化州市鑒江流域水生態保護工程 化州市羅江中下游流域水生態保護工程 河灣水庫、秀田水庫水源地整治工程 鑒江源頭標識區建設與保護 小東江、寨頭河生態修復治理工程 水東灣省級濕地公園提質工程 高州市、電白區 1 重點工程重點工程 工程項目工程項目 建設內容建設內容 建設位置建設位置 濕地公園優化提升工程 高州水庫濕地公園提質工程 劃定濕地公園保護圈層,限制林木砍伐,22、清除外來有害樹種,運用鄉土本地樹種。提高鄉土樹種的種 植比例和加強紅樹林保護區基礎設施的建設,完善和增加保護區內公共設施。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 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工程 高州市才口河、黃塘河、云爐河小流域自然水土流失治理重點工程 對流失嚴重、坡度過陡,造林不易成功的陡坡地,要輔以培地埂,挖水平溝,修水平臺地等工程強化措施。高州市、信宜市、電白區、化州市 信宜市錢上河小流域自然水土流失治理重點工程 電白區龍記河、石坦河小流域自然水土流失治理重點工程 化州市播揚河小流域自然水土流失治理重點工程 崩崗治理工程 高州市崩崗治理工程 高州市 林地生態防護治理工程 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 沿海基干林帶建設工程 23、造林樹種以抗風和抗逆性強的鄉土喬木樹種為主,在喬木下層栽植灌木和草本,形成喬灌草多層次的立體結構,提高抵御風災的能力。茂名市 縱深防護林建設工程 1 重點工程重點工程 工程項目工程項目 建設內容建設內容 建設位置建設位置 高質量林地建設工程 高質量水源林建設工程 開展人工造林、更新改造、套種補植、封山育林等重點工程措施,調整林種樹種結構,增加林地面積。茂名市 紅樹林保護與恢復工程 紅樹林恢復培育工程 無紅樹林分布的灘涂建立紅樹林營林試驗田,引進或培育優良品種的紅樹,對裸露的灘涂進行營林改造。電白區 海洋生態修復重點工程 海岸侵蝕防護工程 雞打港南側海岸侵蝕防護工程 完善和優化新建海堤,開展海堤24、生態化、綠植化建設。電白區 水東灣海堤生態化工程 濱江新區海堤生態化工程 濱海濕地恢復工程 碧桂園岸段濱海濕地恢復綜合整治工程 開展紅樹林種植,發揮紅樹植物的凈化作用,提高生態系統的自凈能力以及物質和能量的良性循環。電白區 水東灣紅樹林濕地修復工程 生態廊道建設工程 東邊坡北側生態廊道建設綜合整治工程 建造部分裸地及沙石灘,適當投放蝦蟹類、貝類、沙蟲等軟體動物,為鳥類提供降落和覓食地,營造鳥類棲息場所。電白區 農用地整治工程 可恢復耕地整改工程 旦場鎮可恢復耕地整改項目 逐步有序推進可恢復類農用地整治,完成恢復耕地整改項目 11624.55 畝,重點推電白區、高州市、化州市 觀珠鎮可恢復耕地整25、改項目 林頭鎮可恢復耕地整改項目 1 重點工程重點工程 工程項目工程項目 建設內容建設內容 建設位置建設位置 麻崗鎮可恢復耕地整改項目 進低效園林地恢復耕地工程,對地面作物及所有附屬物進行清理,利用養殖塘熟土回填,完善周邊農田水利灌溉及排水設施,增加實有耕地面積。霞洞鎮可恢復耕地整改項目 曹江鎮可恢復耕地整改項目 分界鎮可恢復耕地整改項目 石鼓鎮可恢復耕地整改項目 長坡鎮可恢復耕地整改項目 新安鎮可恢復耕地整改項目 土地開發整理補充耕地工程 馬踏鎮土地開發整理補充耕地項目 開展適宜土地改造工程,增加茂名市可利用耕地資源927.6 畝。大力促進地區特色農業產業的發展,加大宜耕土地整治技術投入,提26、高耕地資源利益效率。電白區、高州市、化州市 嶺門鎮土地開發整理補充耕地項目 石鼓鎮土地開發整理補充耕地項目 江湖鎮土地開發整理補充耕地項目 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 石鼓鎮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 建設高標準農田 14547.35畝,通過平整歸并零散地塊,完善農田機耕路網和水利基礎設置,建成滿足機械化耕作要求的田塊,增加耕地有效面積,提高耕地質量,形成集中連片、設施配套、高產穩產、抗災能力強的良田。電白區、高州市、化州市、信宜市 鎮江鎮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 寶光街道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 沙田鎮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 曹江鎮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 東岸鎮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 合江鎮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 江湖鎮高標準農田建設27、項目 播揚鎮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 平定鎮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 1 重點工程重點工程 工程項目工程項目 建設內容建設內容 建設位置建設位置 北界鎮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 水口鎮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 金垌鎮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 朱砂鎮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 墾造水田工程 公館鎮墾造水田項目 建設墾造水田工程 1814.4畝,通過改善土壤排灌等農業生產條件,提高耕地質量,或通過修筑農田水利等設施改造為水田地類。茂南區、電白區、化州市 嶺門鎮墾造水田項目 沙院鎮墾造水田項目 小良鎮墾造水田項目 石鼓鎮墾造水田項目 鎮江鎮墾造水田項目 麗崗鎮墾造水田項目 良光鎮墾造水田項目 林塵鎮墾造水田項目 新安鎮墾造水田項目 楊梅28、鎮墾造水田項目 農村建設用地整治工程 農村低效用地整治工程 羊角鎮農村低效用地提升整治項目 統籌考慮茂名市農村居民點規模和布局,以促進城鄉統籌發展為導向,以改善農村生活條件為目標,以切實維護農民權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完成農村低效用地整治5439.75 畝。茂南區、高州市、化州市、信宜市 長坡鎮農村低效用地提升整治項目 新安鎮農村低效用地提升整治項目 大成鎮農村低效用地提升整治項目 曙光農場農村建設用地拆舊復墾項目 電白區、高州市、信宜市 1 重點工程重點工程 工程項目工程項目 建設內容建設內容 建設位置建設位置 農村建設用地拆舊復墾工程 團結農場農村建設用地拆舊復墾項目 充分運用農村建設用地拆29、舊復墾政策,加大閑置宅基地、工礦廢棄地等農村建設用地復墾,增加用地和空間指標來源,實現空間重構和土地重配。計劃完成農村建設用地拆舊復墾工程2732.25 畝。新時代農場農村建設用地拆舊復墾項目 紅旗農場農村建設用地拆舊復墾項目 城鎮建設用地整治工程 城鎮低效用地整治工程 茂南區轄區“三舊”改造項目 推進舊城鎮中老舊小區的改造,增加公共空間,增強公共服務設施品質,優化舊城功能;開展城區舊廠成片連片改造,加快推進工業產業區塊內的舊廠淘汰落后產業,引入創新型優勢產能,實現空間重構和土地重配,推動優勢資源和要素集聚發展,預計完成“三舊”改造4000 畝。茂南區 羊角鎮西南部“三舊”改造項目 公館鎮東部30、“三舊”改造項目 新華街道“三舊”改造項目 新坡鎮北部“三舊”改造項目 高山鎮東部“三舊”改造項目 水東鎮西部“三舊”改造項目 電白區 坡心鎮東部“三舊”改造項目 沙院鎮中部、南部“三舊”改造項目 七逕鎮中部“三舊”改造項目 沙瑯鎮中部“三舊”改造項目 南海街道北部“三舊”改造項目 電城鎮中部“三舊”改造項目 小良鎮中部“三舊”改造項目 金山街道中部舊廠房改造項目 高州市 1 重點工程重點工程 工程項目工程項目 建設內容建設內容 建設位置建設位置 東山街道北部“三舊”改造項目 化州市 河西街道東部“三舊”改造項目 鑒江開發區西部“三舊”改造項目 下郭街道北部“三舊”改造項目 東鎮街道中部“三舊31、”改造項目 信宜市 批而未用土地處理工程 茂南區轄區批而未用土地處理項目 加快對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等建設用地挖潛增效,積極引導項目優先在批而未供等存量建設用地選址,加強閑置土地監管處置,及時依法依規收回長期未動工開發的土地,預計消化批而未用土地 320 畝。茂南區 羊角鎮批而未用土地處理項目 公館鎮批而未用土地處理項目 水東鎮批而未用土地處理項目 電白區 坡心鎮批而未用土地處理項目 沙院鎮批而未用土地處理項目 七逕鎮批而未用土地處理項目 沙瑯鎮批而未用土地處理項目 金山街道批而未用土地處理項目 高州市 寶光街道批而未用土地處理項目 東山街道批而未用土地處理項目 化州市 河西街道批而未用土地處理項目 鑒江開發區批而未用土地處理項目 寶圩鎮批而未用土地處理項目 東鎮街道批而未用土地處理項目 信宜市 1 附圖附圖 附圖 1:市域國土整治與生態保護修復總體分區圖 附圖 2:市域生態修復重點工程布局圖 附圖 3:市域農業空間整治重點工程布局圖 附圖 4:市域城鎮空間整治重點工程布局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