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火設計培訓課件12(68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742220
2023-08-30
68頁
4.29MB
1、 防火設計防火設計 王國棟 目 錄1.1 建筑防火分區簡介1.2 防火分區的面積分級1.3 劃分構件及要求1.1 1.1 建筑防火分區簡介建筑防火分區簡介(一)涵義 在建筑物內利用耐火性能比較好的墻壁、樓板等防火分隔物劃分出的能在一定時間內防止火災向同一建筑的其它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間。是控制建筑物火災的基本空間單元。(二)作用 1、阻止火勢蔓延。2、為人員物資的疏散提供條件。3、為火災撲救提供條件。(三)種類 1、水平防火分區:用防火墻、防火卷簾、水幕等防火分隔物,在樓層的水平方向分隔出的防火分區。2、豎向防火分區:用耐火性能好的樓板、窗間墻及防火挑檐等,在垂直方向對每個樓層進行的防火分隔。3、2、特殊防火分區:位于防火分區內的疏散走道、樓梯間、井道等,必須是具有防火作用的防火單元。(四)劃分原則 1、分區的劃分必須與使用功能的布置相統一。2、分區應保證安全疏散的正常和優先。3、分隔物應首先選用固定分隔物。4、越重要、越危險的區域防火分區面積越小。5、設有自動滅火系統的防火分區,其允許最大建筑面積可按要求增加一倍;當局部設自動滅火系統時,增加面積可按局部面積的一倍計算。6、火災危險性大的部分應與火災危險性小、可燃物少的部分隔開。如廚房與餐廳。7、同一建筑的使用功能不同的部分,不同用戶應進行防火分隔處理,如樓梯間、前廳、走廊等。8、高層建筑的各種豎井,如管道井、電纜井、垃圾井、其本身是獨立3、的防火單元應保證井道外部火災不得侵入,內部火災不得外傳。9、特殊用房,如醫院重點護理病房。貴重設備的貯存間,應設置更小的防火單元。10、使用不同滅火劑的房間應加以分隔。1.2 1.2 防火分區的面積防火分區的面積 一、水平防火分區一、水平防火分區是指在建筑物內用防火墻、防火門等防火分隔物在建筑物水平方向劃分出的防火空間。是指用防火墻或防火門、防火卷簾等防火分隔物,按規定的面積標準,將各樓層在水平方向分隔出的防火區域。它可以阻止火災在樓層的水平方向蔓延。防火分區應用防火墻分隔,如圖10-1所示。圖圖10-1 10-1 水平防火分區示意圖水平防火分區示意圖面積(或相應長度)根據:消防隊控制火災能力4、使用建筑物人員疏散要求控制防火分區最大面積:目的是在允許時間內把火撲滅(一般=20min),確保建筑物及人員疏散安全。允許撲救時間:建筑物最不耐火的承重構件的耐火極限,用不等式表示,即(101):tmh-由開始出水滅火起-火被撲滅止持續時間,min;R-承重構件最低的耐火極限,min;K0為安全系數,采用1.1。由(10-1)可得到計算防火墻間占地面積的公式:式中,t0控制火勢需要的時間,min;Q滅火過程中實際用水量,L/s;-預計燃燒面積與地板面積之比;I火場給水最適宜的強度,I=0.1L/(sm2);tb火場給水適宜強度條件下標準滅火時間,20min。t0:采用非固定滅火裝置時,=305、min;采用固定滅火裝置時,取10min;采用移動式滅火裝置,但出水量不大,不需要集中大量消防車時,取20min。根據(10-1),計算過程中再視實際情況修正,可得出不同類型建筑物的防火墻間最大允許占地面積。水平防火分區占地面積不允許超過有關規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對民用建筑的防火分區如表10l所列。民用建筑劃分防火分區時還應遵守以下規定:(1)多層民用建筑物內設上下層相連通的走馬廊、自動扶梯(敞開樓梯間除外)等開口部位且無防火分隔措施時,應按上下連通層作為一個防火分區,且其允許最大建筑面積之和不應大于表101的規定。(2)建筑中設有中庭時,其防火分區面積應按上下層相連通面積疊加計算;超過一防火6、分區面積時,應符合下列規定:房間與中庭相通的開口部位,應設能自行關閉且耐火極限不低于0.90h的防火門 窗;與中庭相通的過廳、通道等處,應設耐火極限不低于0.90h的防火門或防火卷簾;防火門應在火災時能聯動自動關閉。當防火卷簾周圍有可燃裝修或可燃物品時,應按規范的規定設置,或在防火卷簾兩側增設水噴霧噴頭或閉式噴水噴頭;中庭每層回廊設有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和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應按規范的規定設置排煙設施。(3)地下、半地下建筑內防火分區間用防火墻分隔,每個防火分區建筑面積不大于500m2。地下商店應符合下列要求營業廳不宜設置在地下三層及三層以下,且不應經營和儲存火災危險性為甲、乙類儲存物品屬性的商品;7、當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和自動噴水滅火系統,且建筑內部裝修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規定時,營業廳每個防火分區最大允許建筑面積可增加到2000m2。當地下商店總建筑面積大于20000m2時,應用防火墻分隔,且防火墻上不應開設門窗洞口;應設置防排煙設施。防排煙設施的設計應按現行國家標準人民防空工程設計防火規范規定執行。(4)設有火災報警系統和自動滅火系統,且采用A級或B1級材料作內裝修的一、二級耐火等級建筑中的商店營業廳、單層建筑時,每個防火分區建筑面積不應大于10000m2;二層及二層以上建筑時,地上部分每層每個防火分區的建筑面積不應大于5000m2;地下、半地下單獨建筑或附建在建8、筑的地下或半地下時,每個防火分區的建筑面積不應大于2000m2。有上下連通的開口時,應符合本規范第5.1.9條或第5.1.10條的規定。(5)建筑中設有自動滅火系統時,每層每個防火分區間或每個防火分區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可按表101及第(1)至第(3)條的規定增加1.0倍。局部設置時,增加面積應按該局部面積的1.0倍計算。(6)歌舞廳、錄像廳、夜總會、放映廳、卡拉OK廳(含類似功能的餐廳)、游藝廳(含電子游藝廳)、桑拿浴(除洗浴部分外)等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以下簡稱娛樂場所),宜設置在一、二級耐火等級建筑內的首層、二層或三層的靠外墻部位,不應布置在袋形走道的兩側或盡端。當必須布置在建筑的其他樓9、層時,還應符合下列規定:不應布置在地下二層及二層以下。當布置在地下一層時,地下一層地面與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不應大于10m;每個廳室的建筑面積不應大于200m2;應設置防排煙設施。對于地下房間、無窗房間或有固定窗扇的地上房間,以及超過20m且無自然排煙的疏散走道或有直接自然通風、但長度超過400m的疏散內走道,應設機械排煙設施。民用建筑的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其防火墻間最大面積應小于等于500m2。表102列出了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對高層民用建筑的防火分區面積限值。建筑類別建筑類別 每層每個防火分區面積每層每個防火分區面積m2m2 一類建筑一類建筑 10001000 二類建筑二類建筑 150010、1500 地下室地下室 500500高層民用建筑防火分區應遵守以下規定:(1)高層建筑內的商業營業廳、展覽廳等,當設有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和自動滅火系統,且采用不燃燒或難燃燒材料裝修時,地上部分防火分區的允許最大建筑面積為4000m2;地下部分防火分區的允許最大建筑面積為2000m2。(2)當高層建筑與其裙房之間設有防火墻等防火分隔設施時,其裙房防火分區允許最大建筑面積不應大于2500m2,當設有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時,防火分區允許最大建筑面積可增加100倍。(3)高層建筑內設有上下層相連通的走廊、敞開樓梯、自動扶梯、傳送帶等開口部位時,應按上下連通層作為一個防火分區,其允許最大建筑面積之和不應超過表11、102的規定。當上下開口部位設有耐火極限大于3.00h的防火卷簾或水幕等分隔設施時,其面積可不疊加計算。(4)高層建筑中庭防火分區面積應按上、下層連通的面積疊加計算,當超過一個防火分區面積時,應符合下列規定:房間與中庭回廊相通的門、窗應設自行關閉的乙級防火門、窗。與中庭相通的過廳、通道等,應設乙級防火門或耐火極限大于3.00h的防火卷簾分隔。中庭每層回廊應設有自動噴水滅火系統。中庭每層回廊應設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劃分水平防火分區時還必須結合建筑物的平面形狀、使用功能及人流、貨流情況妥善確定防火分隔物的具體位置。二、豎向防火分區二、豎向防火分區在建筑物垂直方向,用耐火性能較好樓板及墻壁(含上下連通12、的豎向井道井壁及外墻壁)等防火分隔物劃分出的防止火災從起火層向其他樓層蔓延防火空間。如圖10-2所示。圖圖10-2 10-2 豎向防火分區示意圖豎向防火分區示意圖特殊的部位和重要的房間主要有:各種豎向井道、附設在建筑物中的消防控制室、設置貴重設備和儲存貴重物品的房間、火災危險性大的房間以及通風空調機房等。其防火分隔劃分的范圍大小、分隔的對象和分隔物的耐火性能要求等與上述兩類防火分區有所不同。控制火災:一個特定垂直高度范圍內,對建筑物(高層建筑)應劃分豎向防火分區。建筑物內如設有上、下層相互連通的走馬廊、敞開樓梯、自動扶梯、傳送帶、跨層窗等開口部位時,應按上下連通層作為一個防火分區對待。普通高層13、建筑,雖規定在每個樓層內設置防火分區,但對于火災通過外墻窗口向上層蔓延的危險性并沒有作出明確規定,而外墻窗口是火災向上層蔓延最危險部位。火場經驗表明,兩樓層間的窗檻墻高度(即上下窗間墻的高度)如果不足1m,難起防火作用。為確保火災不通過外墻窗口向上層蔓延,可設置防火挑檐,檐板挑出墻面的寬度不宜小于0.5m,檐板長度應大于窗寬外加1.5m,防火挑檐視具體情況靈活設置。(一)普通民用建筑(最大允許建筑面積)(一)普通民用建筑(最大允許建筑面積)一、二級:2500m2;三級:1200m2 四級:600m2 ;地下、半地下建筑:500m2 注意:注意:1、建筑內設有上下連通的走馬廊、自動扶梯等開口部位14、時,應按上下連通層作為一個防火分區 2、建筑內設置自動滅火系統時增加一倍(二)高層民用建筑(最大允許建筑面積)(二)高層民用建筑(最大允許建筑面積)一類高層:1000m2 二類高層:1500m2 地下、半地下建筑:500m2 1.3 1.3 劃分構件及要求劃分構件及要求 防火分隔物是指能在一定時間內阻止火勢蔓延,且能把建筑內部空間分隔成若干較小防火空間的構件。防火分區的分隔物是防火分區的邊緣構件。常用的防火分隔物:防火墻、防火門、防火卷簾、防火水幕帶、防火閥和排煙防火閥、耐火樓板、上下樓層之間的窗檻墻、封閉防煙樓梯間等。防火分隔物分為兩類:固定:內外墻體、樓梯、防火墻等。活動式:防火門、窗、卷15、簾、防火水幕等。(一)(一)防火墻防火墻:耐火極限不小于4.00h(高層民用建筑3.00h)的不燃燒體墻體。用于隔斷火勢和煙氣及其輻射熱,防止火災和煙氣向其它防火分區蔓延。通常防火墻有內防火墻、外防火墻和室外獨立防火墻幾種。對于防火墻的耐火極限、燃燒性能、設置部位和構造要求是:(1)防火墻應為不燃燒體,其耐火極限按現行的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規定為4h,高層民用建筑防火規范規定為3h。(2)防火墻應直接設置在基礎上或耐火性能符合有關防火設計規范要求的梁上。設計防火墻時,應考慮防火墻一側的屋架、梁、樓板等受到火災的影響破壞時,不至于使防火墻倒塌 (3)防火墻應截斷燃燒體或難燃燒體的屋面結構,且高出屋面16、不小于50cm。(如圖10-3)防火墻應高出不燃燒體屋面不小于40cm(圖10-3)。但當建筑物的屋蓋為耐火極限不低于0.5h的不燃燒體時,高層建筑屋蓋為耐火極限不低于1.0h的不燃燒體時,防火墻可砌到屋面基層的底部,可不必高出屋面,如圖10-4所示。圖圖10-3 10-3 防火墻高度防火墻高度 圖圖10-4 10-4 防火墻砌至屋面基層底部防火墻砌至屋面基層底部圖圖10-5 10-5 用防火墻分隔難燃燒體外墻用防火墻分隔難燃燒體外墻 圖圖10-6 10-6 用防火帶分隔難燃燒體外墻用防火帶分隔難燃燒體外墻(4)建筑物的外墻如為難燃燒體時,防火墻應突出難燃燒體墻的外表面40cm(圖10-5),17、防火帶的寬度,從防火墻中心起每側不應小于2m(圖10-6)。(5)防火墻中心距天窗端面的水平距離小于4m,且天窗端面為難燃燒體時,應將防火墻加高,使之超過天窗結構4050cm,以防止火勢的蔓延(圖10-7)。(1 1)與天窗平行時)與天窗平行時 (2 2)與天窗垂直時)與天窗垂直時圖圖10-7 10-7 靠近天窗時的防火墻靠近天窗時的防火墻 (6)防火墻內不應設置排氣道,民用建筑如必須設置時,其兩側的墻身截面厚度均不應小于12cm。(7)防火墻不應開設門窗洞口,如必須開設時,應采用甲級防火門、窗(耐火極限為1.2h),并應能自行關閉。(8)輸送可燃氣體管道、甲.乙.丙類液體管道不應穿過防火墻,18、其他管道不宜穿過防火墻,如必須穿過時,應采用不燃燒體將縫隙填實。圖圖10-8 10-8 設在建筑物轉角處的防火墻設在建筑物轉角處的防火墻 圖圖10-9 10-9 防火墻兩側門、窗、洞口之間的距離防火墻兩側門、窗、洞口之間的距離(9)建筑物內的防火墻不宜設在轉角處。如設在轉角附近,內轉角兩側上的門、窗、洞口之間最近邊緣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4m(圖10-8)。當相鄰一側有固定乙級防火窗時,距離可以不限。(10)緊鄰防火墻兩側門窗洞口之最近邊緣水平距離不應小于2m(圖10-9),如裝有固定乙級防火窗時,可不受此限制。(二)(二)防火門防火門:防火門除具有普通門作用外,還具有防火、隔煙的特殊功能。防火門19、必須具有合理的選材、良好的結構及可靠的耐火性能。(1)防火門的分類和構造 a.防火門按其耐火極限分 b.按其所用的材料分:木質防火門、鋼質防火門和復 合材料防火門;c.按其開啟方式分:平開防火門和推拉式防火門;d.按門扇結構分:鑲玻璃防火門和不鑲玻璃防火門;1.甲級防火門。耐火極限不低于1.2h的門為甲級防火門。甲級防火門主要安裝于防火分區間的防火墻上。建筑物內附設一些特殊房間的門也為甲級防火門,如燃油氣鍋爐房、變壓器室、中間儲油等。2.乙級防火門。耐火極限不低于0.9h的門為乙級防火門。防煙樓梯間和通向前室的門,高層建筑封閉樓梯間的門以及消防電梯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門均應采用乙級防火門。3.丙級20、防火門。耐火極限不低于0.6h的門為丙級防火門。建筑物中管道井、電纜井等豎向井道 的檢查門和高層民用建筑中垃圾道前室的門均應采用丙級防火門。(2)防火門的一般要求 防火門是一種活動的防火分隔物,除了應該具備有較高的耐火極限外,在構造、安裝等方面也有一般的要求,關閉緊密,不竄煙火;啟閉性好;安裝位置合適;對木質防火門和含有木質構件的難燃燒體防火門要設置泄氣孔等。用于防火墻上的甲級防火門,宜做成自動兼手動的平開門或推拉門,并且在關閉后能從門的任何一側用手開啟,也可在門上裝設便于通行的小門。(1)關閉緊閉,不竄煙火;(2)木質防火門設泄氣孔;(3)啟閉性好;(4)應為平開門。檢查防火門時,還應注意以21、下幾點:1.防火門應為向疏散方向開啟(設防火門的空調機房、庫房、客房等除外)的平開門,并在關閉后能從任何一側手動開啟。2.用于疏散走道、樓梯間和前室的防火門,應能自行關閉。3.雙扇和多扇防火門,應設置順序閉門器。4.常開的防火門,在發生火災時,應具有自行關閉和信號反饋功能。5.設在變形縫附近的防火門,應設在樓層數較多的一側,且門開啟后應跨越變形縫,防止煙火通過變形縫蔓延擴大。6.防火門上部的縫隙、孔洞采用不燃燒材料填充,并應達到相應的耐火極限要求。(3)(3)防火門的適用范圍 根據安全、經濟的原則,應該根據建筑不同部位的分隔要求而設置不同耐火極限的防火門。1.在防火墻上,不應開設門、窗洞口,如22、必須開設時,應設置甲級防火門窗。2.對于高層民用建筑的設備室、通風空調機房、消防電梯井、機房與相鄰電梯井機房之間的分隔墻,其上應采用甲級防火門,對于非高層,則用乙級防火門。3.燃油、燃汽的鍋爐,可燃油油浸電力變壓器,充有可燃油的高壓電容器和多油開關等設在高層民用建筑或裙房內時,其分隔墻上如有必須開的門,應設甲級防火門。4.防煙樓梯間和通向前室的門,高層民用建筑封閉樓梯間的門,消防電梯前室的門應為乙級防火門,并向疏散方向開啟。5.高層民用建筑中豎向井道的檢查門應為丙級防火門。防火門圖片防火門圖片防火門圖片GFM01GFM01鋼質雙扇防火門鋼質雙扇防火門防火門圖片GFM02GFM02鋼質雙扇帶亮窗23、防火門(噴塑)鋼質雙扇帶亮窗防火門(噴塑)GFM03GFM03不銹鋼單扇玻璃防火門不銹鋼單扇玻璃防火門圖圖10-10 10-10 防火門的設置位置示意圖防火門的設置位置示意圖消防電梯消防電梯走道走道消防安全口消防安全口消火栓消火栓前室前室乙級防火門乙級防火門排煙道排煙道前室前室送風井送風井排煙道排煙道乙級防火門乙級防火門乙級防火門乙級防火門(三)防火窗:指在一定時間內,能滿足耐火性能要求的窗。1、防火窗除具備普通窗功能外,還具有阻火作用。2、防火窗由鋼窗框、窗扇(用鋼板壓制成形,內填耐火材料)和防火玻璃構成。3、設置:一般在防火墻或防火門上。4、分類:按構造分為單層鋼窗和雙層鋼窗。其中單層鋼窗24、為耐火極限為0.7h,雙層鋼窗耐火極限為1.2h。按安裝方式:活動和固定。活動需要安裝手動和自動兩種開關裝置。按耐火極限:甲級1.2h、乙級0.h、丙級0.6h。(四)防火卷簾:是一種可以沿軌道活動的防火分隔物,一般是用鋼板及其他板材以環扣或鉸接的方法組成可以卷繞的鏈狀平面,平時卷起時放在需要分隔的部位的上方的轉軸箱中,起火時將其放下展開,以阻止火勢從該部位向其他方向蔓延。用于建筑防火分區或者防火分隔的防火卷簾與一般的卷簾,其本質的區別是具有必要的防煙性能和耐火極限。防火卷簾平時卷放在門窗洞口上方(或側面)的轉軸箱內,火災時,將其放下展開,用以阻止火勢從門窗洞口蔓延。特殊場合,它還可配合防火冷25、卻水幕替代防火墻作防火分隔用。1.分類:A.按耐火時間可分為普通型防火卷簾門和復合性防火卷簾門,前者耐火時間分別有1.5h和2h兩種;后者的耐火時間分別有2.5h和3h兩種。B.防火卷簾按卷簾鋼板厚度不同分為輕型(鋼板厚度0.50.6mm),和重型(鋼板厚度1.51.6mm)的鋼板制成。C.以材料分:鋼質防火卷簾和無機纖維防火卷簾D.以開啟方式分:下垂式防火卷簾、側拉式防火卷簾和水平防火卷簾。2.防火卷簾的選用:a、在安裝防火卷簾時,應避免與建筑洞口的通風管道、給排水管道及電纜、電線管等發生干涉,應留有足夠的空間位置進行卷簾門的就位與安裝。b、若用卷簾們代替防火墻,其兩側應設有水簾系統保護,或26、采用耐火極限不小于3h的復合防火卷簾。設在疏散走道和前室的防火卷簾,最好應同時具有手動、自動和機械控制的功能。3.防火卷簾的要求 a.防火卷簾的自動啟閉系統應在金屬殼內封閉。b.用防火卷簾代替防火墻的場所,當采用以背火面的升溫作耐火極限判定條件的防火卷簾時,其耐火極限不應小于3h;當采用不以背火面的升溫作耐火極限判定條件的防火卷簾時,其卷簾兩側應設獨立的閉式自動噴水系統保護,系統噴水延續時間不應小于3h。噴頭的噴水強度不應小于0.5L/s.m,噴頭間距應為2m至2.5m,噴頭距卷簾的垂直距離宜為0.5m。當采用耐火極限不小于3.0h的復合防火卷簾時,且在兩側50cm的范圍內無可燃物時,可以不設27、自動噴頭保護,如圖10-11所示。圖圖10-11 10-11 用防火卷簾作防火分隔剖面示意圖用防火卷簾作防火分隔剖面示意圖 c.對于設在疏散通道和前室的防火卷簾,應具有在降落時有短時間停滯,并能從兩側用手動進行控制的功能,以保障人員的安全疏散。d.防火卷簾的電動控制按鈕均應兩套,即,門洞內外各一套。并要保證其在火災發生時使用的可靠性。e.防火卷簾的導軌要保證其在火災發生時的暢通,同時要注意門扇各接縫處、導軌、卷筒等縫隙,應有防火防煙密封措施,如圖10-12、10-13所示。圖圖10-12 10-12 門楣防煙裝置示意圖門楣防煙裝置示意圖 圖圖10-13 10-13 導軌防煙裝置示意圖導軌防煙裝28、置示意圖 f.用于劃分防火分區的防火卷簾、設置在自動扶梯四周、中庭與房間、走道等開口部位的防火卷簾,均應與火災探測器聯動,當發生火災時,應采用一步降落的控制方式進行隔斷。g.防火卷簾的自動啟動探測器,應安裝在墻的兩側,并和卷簾的開關聯系起來。防火卷簾除應有上述控制功能外,還應有溫度(易熔金屬)控制功能,以確保在火災探測器或聯動裝置或消防電源發生故障時,易熔金屬仍能發揮防火卷簾的防火分隔作用。從沈陽商城等火災教訓來看極為必要。防火卷簾圖片卷板卷板+滾筒滾筒+托架托架+導軌導軌+密封條密封條+控制裝置控制裝置防火卷簾圖片防火卷簾圖片防火卷簾圖片防火卷簾圖片 圖圖10-1410-14防火卷簾位置示意29、圖防火卷簾位置示意圖n下垂式鋼質防火卷簾下垂式鋼質防火卷簾4.防火卷簾由簾板、滾筒、托架、導軌及控制機構組成。由簾板阻擋煙火和熱氣的流動。卷簾卷起的方式有電動式和手動式兩種,手動式常采用拉鏈控制,電動式是在托架和轉軸處安裝電動機。(五)防火水幕帶:防火水幕帶可以起防火墻的作用,是在需要設置防火墻或者其他防火分隔物而又無法設置的情況下,所采用的形式。防火水幕帶宜采用噴霧型噴頭或者雨淋式水幕頭。噴頭的排列不少于三排,形成的水幕帶的寬度不宜小于5m。形成水幕帶距洞口尺寸不宜小于2.5m,如圖10-15所示。有效寬度不小于6m;供水強度不應小于2L/s.m;噴頭布置不應少于3排且上下部不應有可燃構件和30、可燃物。多頭多頭型噴霧噴頭型噴霧噴頭圖圖10-15 10-15 防火水幕帶分隔示意圖防火水幕帶分隔示意圖(六)上下層窗間墻(窗檻墻)為防火災從外墻窗口向上層樓房蔓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增加窗檻墻(上下樓之間的窗間墻)的高度或在窗口上方設防火挑檐。其增加的高度,規范中沒有明確的規定,但這又是火災向上層蔓延的危險部位。從大量的火災實例來看,窗檻墻的高度不宜小于1.2m,如窗口上方設防火挑檐,其挑出墻面的寬度不宜小于0.5m,檐板的長度應大于窗寬1.2m,如圖10-16、圖10-17所示。圖圖101016 16 防火挑檐示意圖防火挑檐示意圖 圖圖101017 17 火由窗口向上蔓延火由窗口向上蔓延(七31、)防火帶 主要是工業建筑中使用,是當廠房內由于生產工藝要求的原因,無法設置防火墻時,可以改設防火帶。其做法是:在有可燃構件的建筑物中間劃出一個區段,將這個區段內的建筑構件全部改用不燃性材料,從而起到防火分隔的作用。對防火帶的具體要求是:a.防火帶中的屋頂結構應用不燃性材料,其寬度不小于6m,并高出屋脊0.7m,如圖10-18所示。b.防火帶宜設在廠房、倉庫內的通道部位,以利于安全疏散和撲救。c.防火帶處不得堆放可燃物資或搭建可燃建筑物。圖圖10-18 10-18 防火帶分隔示意圖防火帶分隔示意圖(八)其它(防火閥及排煙防火閥)防火閥:是指在一定時間內能滿足耐火穩定性和耐火完整性要求,用于通風、32、空調管道內阻火的活動式封閉裝置。安裝在通風空調系統的送回風管上,平時開啟,火災時管道內溫度達到70時,易熔片熔斷,閥門在扭簧力作用下自動關閉,在一定時間內能滿足耐火穩定性和耐火完整性要求,起隔煙阻火作用的閥門。閥門關閉時,輸出關閉信號。安裝位置:通風管道穿越防火墻要設。見 圖10-19 圖圖10-19 10-19 防火閥的示意防火閥的示意為防止火災通過送風、空調 系統管道蔓延擴大,須設置防火閥門,如圖10-20所示。圖圖10-20 10-20 防火閥門構造示意圖防火閥門構造示意圖在設置防火閥時,應符合下列要求:a.通風管道穿越不燃燒體樓板處應設防火閥。通風管道穿越防火墻處應設防煙防火閥,或在防33、火墻兩側分別設防火閥。b.送、回風總管穿越通風、空氣調節機房的隔墻和樓板處應設防火閥。c.送、回風道穿過貴賓休息室、多功能廳、大會議室、貴重物品間等性質重要或火災危險性大的房間隔墻和樓板處應設防火閥。d.多層和高層工業與民用建筑的樓板常是豎向防火分區的防火分隔物,在這類建筑中的每層水平送、回風管道與垂直風管交接處的水平管段上,應設防火閥。e.風管穿過建筑物變形縫處的兩側,均應設防火閥。多層公共建筑和高層民用建筑中廚房、浴室、廁所內的機械或自然垂直排風管道,如采取防止回流的措施有困難時,應設防火閥。如圖10-21所示。圖圖10-21 10-21 變形縫處防火閥安裝示意圖變形縫處防火閥安裝示意圖 34、(6)防火閥的易熔片或其他感溫、感煙等控制設備一經作用,應能順氣流方向自行嚴密關閉。并應設有單獨支吊架等防止風管變形而影響關閉的措施。易熔片及其他感溫元件應裝在容易感溫的部位,其作用溫度應較通風系統在正常工作 時的最高溫度高25,一般宜為70。(7)進入設有氣體自動滅火系統房間的通風、空調管道上,應設防火閥。(九)耐火樓板和防煙、封閉樓梯間 符合建筑耐火設計的樓板則為耐火樓板,具體要求見表10-3所示。防煙、封閉樓梯間其墻體和門都有一定的耐火性能要求,也具有一定的防煙火作用。構件名稱構件名稱耐火等級和耐火極限(耐火等級和耐火極限(h h)一級一級二級二級三級三級四級四級墻墻防火墻防火墻不燃燒體35、不燃燒體4.004.00不燃燒體不燃燒體4.004.00不燃燒體不燃燒體4.004.00不燃燒體不燃燒體4.004.00承重墻、樓梯間、電梯井的墻承重墻、樓梯間、電梯井的墻不燃燒體不燃燒體3.003.00不燃燒體不燃燒體2.502.50不燃燒體不燃燒體2.502.50難燃燒體難燃燒體0.500.50非承重外墻、疏散走道兩側的隔非承重外墻、疏散走道兩側的隔墻墻不燃燒體不燃燒體1.001.00不燃燒體不燃燒體1.001.00不燃燒體不燃燒體0.500.50難燃燒體難燃燒體0.250.25房間隔墻房間隔墻不燃燒體不燃燒體0.750.75不燃燒體不燃燒體0.500.50難燃燒體難燃燒體0.500.5036、難燃燒體難燃燒體0.250.25柱柱支承多層的柱支承多層的柱不燃燒體不燃燒體3.003.00不燃燒體不燃燒體2.502.50不燃燒體不燃燒體2.502.50難燃燒體難燃燒體0.500.50支承單層的柱支承單層的柱不燃燒體不燃燒體2.502.50不燃燒體不燃燒體2.002.00不燃燒體不燃燒體2.002.00燃燒體燃燒體梁梁不燃燒體不燃燒體2.002.00不燃燒體不燃燒體1.501.50不燃燒體不燃燒體1.001.00難燃燒體難燃燒體0.500.50樓板樓板不燃燒體不燃燒體1.501.50不燃燒體不燃燒體1.001.00不燃燒體不燃燒體0.500.50難燃燒體難燃燒體0.250.25屋頂承重構件屋頂承重構件不燃燒體不燃燒體1.501.50不燃燒體不燃燒體0.500.50燃燒體燃燒體燃燒體燃燒體疏散樓梯疏散樓梯不燃燒體不燃燒體1.501.50不燃燒體不燃燒體1.001.00不燃燒體不燃燒體1.001.00燃燒體燃燒體吊頂(包括圓頂擱柵)吊頂(包括圓頂擱柵)不燃燒體不燃燒體0.250.25難燃燒體難燃燒體0.250.25難燃燒體難燃燒體0.150.15燃燒體燃燒體表表10-3 10-3 建筑物構件的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建筑物構件的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