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企業房地產項目各類支模架驗收要點培訓課件(57頁).ppt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742260
2023-08-30
57頁
6.91MB
1、 基本術語、概念第一章 規范要求第二章 施工要求第三章 方案編制第四章Contents目錄 目 錄 總結與回顧第五章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GB50666-2011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 JGJ 162-2008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 JGJ 130-2011建筑施工腳手架安全技術統一標準GB51210-2016輪扣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程DB44/T 1876-2016參考規范:參考規范:基本術語、概念基本術語、概念01第一章:基本術語、概概念模板支撐體系模板支撐體系第一章:基本術語、概概念第一章:基本術語、概概念立桿支柱主梁次梁第一章:基本術語、概概念貼近樓地面位置,連接立2、桿根部的縱橫向水平桿件;將腳手架架體與建筑主體結構連接,能夠傳遞拉力和壓力的構件。在腳手架豎向或水平向成對設置的交叉斜桿。設于立桿底部的墊座;包括固定底座、可調底座。插入立桿鋼管頂部,可調節高度的頂撐。腳手架中的水平桿件。連墻件連墻件連墻件連墻件掃地桿掃地桿掃地桿掃地桿剪刀撐剪刀撐剪刀撐剪刀撐可調托撐可調托撐可調托撐可調托撐底座底座底座底座水平桿水平桿水平桿水平桿第一章:基本術語、概概念腳手架縱向相鄰立桿之間的軸線距離。腳手架橫向相鄰立桿之間的軸線距離,單排腳手架為外立桿軸線至墻面的距離。用于腳手架側面支撐,與腳手架外側面斜交的桿件。上下水平桿軸線間的距離。立桿橫距立桿橫距立桿橫距立桿橫距立桿3、縱(跨)距立桿縱(跨)距立桿縱(跨)距立桿縱(跨)距步距步距步距步距拋撐拋撐拋撐拋撐第一章:基本術語、概概念規范要求規范要求02第二章:規范要求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GB50666-2011規定,縱向掃地桿距立桿底部不宜大于200mm。1、構造方面-構造要求規范要求第二章:規范要求構造要求其他要求構造要求垂直與水平剪刀撐水平桿與掃地桿構造要求第二章:規范要求(1 1)垂直、水平剪刀撐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 JGJ 162-2008 規定:滿堂模板和共享空間模板支架立柱,在外側周圈應設由下至上的豎向連續式剪刀撐;中間在縱橫向應每隔10m左右設由下至上的豎向連續式的剪刀撐,其寬度宜為46m,4、并在剪刀撐部位的頂部、掃地桿處設置水平剪刀撐(見圖)。剪刀撐桿件的底端應與地面頂緊,夾角宜為4560。構造要求第二章:規范要求第二章:規范要求(1 1)垂直、水平剪刀撐 當建筑層高在820m時,除應滿足上述規定外,還應在縱橫向相鄰的兩豎向連續式剪刀撐之間增加之字斜撐,在有水平剪刀撐的部位,應在每個剪刀撐中間處增加一道水平剪刀撐(見圖)。構造要求構造要求第二章:規范要求(1 1)垂直、水平剪刀撐 當建筑層高超過20m時,在滿足以上規定的基礎上,應將所有之字斜撐全部改為連續式剪刀撐(見圖)。構造要求第二章:規范要求構造要求第二章:規范要求(2 2)水平桿與掃地桿 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處,沿縱5、橫水平方向應按縱下橫上的程序設掃地桿。可調支托底部的立柱頂端應沿縱橫向設置一道水平拉桿。掃地桿與頂部水平拉桿之間的間距,在滿足模板設計所確定的水平拉桿步距要求條件下,進行平均分配確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處縱橫向應各設一道水平拉桿。高度820m時,在最頂步距兩水平拉桿中間應加設一道水平拉桿 高度大于20m時,在最頂兩步距水平拉桿中間應分別增加一道水平拉桿。所有水平拉桿的端部均應與四周建筑物頂緊頂牢。無處可頂時,應在水平拉桿端部和中部沿豎向設置連續式剪刀撐。高度構造要求第二章:規范要求當8h20時構造要求第二章:規范要求當h20時構造要求第二章:規范要求(3 3)其他要求 梁和板的立柱,其縱橫向間距6、應相等或成倍數。高度構造要求第二章:規范要求(3 3)其他要求 鋼管立柱底部應設墊木和底座,頂部應設可調支托,U形支托與楞梁兩側間如有間隙,必須楔緊,其螺桿伸出鋼管頂部不宜超過200mm,插入立桿內的長度不得小于150mm,螺桿外徑與立柱鋼管內徑的間隙不得大于3mm,安裝時應保證上下同心。當支架立柱高度超過5m時,應在立柱周圈外側和中間有結構柱的部位,按水平間距69m、豎向間距23m與建筑結構設置一個固結點。鋼管規格、間距、扣件應符合設計要求。每根立柱底部應設置底座及墊板,墊板厚度不得小于50mm。(3 3)其他要求 立柱接長嚴禁搭接,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相鄰兩立柱的對接接頭不得在同步內,且7、對接接頭沿豎向錯開的距離不宜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距主節點不宜大于步距的1/3。構造要求第二章:規范要求錯誤:輪扣架在同一截面搭接(3 3)其他要求 鋼管掃地桿、水平拉桿應采用對接,剪刀撐應采用搭接,搭接長度不得小于500mm,用兩個旋轉扣件分別在離桿端不小于100mm處進行固定。構造要求第二章:規范要求構造要求剪刀撐和立桿應牢固連接,形成整體。剪刀撐桿件的底端要緊緊頂在地面上,剪刀撐夾角應在4560之間。第二章:規范要求構造要求當架體搭設高度在8m以下時,在架體頂部設置連續水平剪刀撐;當架體搭設高度在8m及以上時,應在架體頂部、底部及豎向間隔不超過8m處分別設置連續水平剪刀撐;水平剪刀撐8、宜在豎向剪刀撐斜桿相交平面設置。第二章:規范要求構造要求第二章:規范要求構造要求高大模板支撐架應在立桿周圈外側和中間有已澆混凝土結構的部位,按水平間距69m、豎向間距23m設置一個剛性連接點。在結構柱部位應采用鋼管抱接措施,在結構板部位應采取預埋鋼管剛性連接措施,在剪力墻部位應采取鋼管兩端頂緊措施,以減少架體搭設高度對穩定性的不利影響。第二章:規范要求構造要求第二章:規范要求構造要求第二章:規范要求構造要求如果立桿底部不在統一高度,高處的縱向掃地桿要向低處掃地桿延長至少兩跨高低差不能大于1000mm,立桿距離邊坡上方邊緣不得小于500mm。第二章:規范要求構造要求滿堂支架搭設高度超過了10m,9、要在架體上設置安全平網,防止發生高處墜落事故。第二章:規范要求構造要求立桿頂部設可調支托,自由端高度不能超過500mm,可調支托螺桿深處鋼管頂部不得超過200mm。第二章:規范要求鋼管支撐頂托其螺桿伸出鋼管頂部不得大于200mm,螺桿外徑與立柱鋼管內徑的間隙不得大于3mm,安裝時應保證上下同心,鋼管頂部懸臂端高度不得大于500mm-扣件式/650mm-盤扣式/700mm-碗扣式構造要求第二章:規范要求構造要求第二章:規范要求立桿頂部設可調支托,自由端高度不能超過500mm,可調支托螺桿深處鋼管頂部不得超過200mm,插入立桿內的長度不得小于150mm。螺桿插入立桿內的長度宜大于2倍伸出鋼管的螺10、桿長度,螺桿外徑與鋼管內徑的間隙不得大于3mm。構造要求立桿頂部應采用可調頂托受力,不得采用橫桿受力,立桿縱、橫向間距不宜大于1.2m,立桿步距不應超過1.8m,立桿伸出頂層水平桿中心線至支撐點的長度不應超過0.5m。滿堂支撐架搭設高度不宜超過30m。第二章:規范要求構造要求第二章:規范要求構造要求扣件螺栓擰緊扭力矩值不應小于40Nm,且不應大于65Nm。第二章:規范要求構造要求腳手架底部要設置防雷接地措施。第二章:規范要求構造要求操作層不得超載,不得在支架上集中堆放模板、鋼筋等物件,嚴禁在支架上拉攬風繩和固定其他物件。第二章:規范要求施工要求施工要求03施工總承包單位應組織有關方面專家對超高11、大跨結構模板工程專項施工方案進行論證審查,并形成書面的專家組意見。施工總承包單位應根據專家組意見對超高大跨結構模板工程專項施工方案進行修編,并經施工總承包企業技術負責人、監理單位總監理工程師簽字審批后方可實施。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搭設前,項目技術負責人或方案編制人員應當根據專項施工方案和有關規范、標準的要求,對現場管理人員、操作班組、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應包括模板支撐工程工藝、工序、作業要點和搭設安全技術要求等內容),并履行簽字手續。對進入施工現場的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構配件,使用前應對其質量進行檢查驗收,其立桿和扣件等材料必須進行力學檢測,不合格產品不得使用。搭設場地必須平整、堅實,有排水措施12、。施工要求-施工準備第三章:施工要求1 1立桿設置數量、位置、垂直度符合要求。立桿設置數量、位置、垂直度符合要求。數量數量按施工方案;按施工方案;位置位置縱橫成一條線,便于拉結;縱橫成一條線,便于拉結;垂直度垂直度偏差小于規定值。偏差小于規定值。2 2水平拉桿數量、位置、拉結節符合要求。水平拉桿數量、位置、拉結節符合要求。數量數量按施工方案;按施工方案;位置位置縱、模向拉桿與立桿交成一點;縱、模向拉桿與立桿交成一點;拉節點拉節點與建筑物柱、梁、墻有良好的拉結。與建筑物柱、梁、墻有良好的拉結。3 3剪刀撐剪刀撐數量、間距、通長。數量、間距、通長。數量數量豎向與水平向,按施工方案;豎向與水平向,按13、施工方案;間距間距均勻,豎向每四跨或水平每兩步設置;均勻,豎向每四跨或水平每兩步設置;通長通長覆蓋全斷面。覆蓋全斷面。施工要求-現場操作第三章:施工要求4 4扣件扣件合格、緊固、扣設方法正確。合格、緊固、扣設方法正確。合格合格必須使用正規廠家生產的扣件,壁厚足夠;必須使用正規廠家生產的扣件,壁厚足夠;緊固緊固扭力扳手檢驗;扭力扳手檢驗;扣設方法正確扣設方法正確正扣不能倒扣。正扣不能倒扣。5 5步距要重視步距要重視步距步距1.5m1.5m以下較適合,不得大于以下較適合,不得大于1.8m1.8m。首步和頂步是易忽視的地方首步和頂步是易忽視的地方首步應有雙向掃地桿,首步應有雙向掃地桿,頂步應有雙向水14、平拉桿,頂步應有雙向水平拉桿,8m8m以上首步與頂部均應有水平剪刀撐。以上首步與頂部均應有水平剪刀撐。6 6底、頂支點牢靠,軸壓狀態。底、頂支點牢靠,軸壓狀態。牢固牢固地面要處理成硬支點或設較大面積的模板、木方,地面要處理成硬支點或設較大面積的模板、木方,相當于倒支模;相當于倒支模;軸壓狀態軸壓狀態用底托和頂托可保持軸壓狀態。用底托和頂托可保持軸壓狀態。施工要求-現場操作第三章:施工要求7 7荷載荷載均勻、勻速、分步。均勻、勻速、分步。均勻均勻避免樓板面集中堆荷;分層澆注,每層不大于避免樓板面集中堆荷;分層澆注,每層不大于40cm40cm 勻速勻速不宜多泵集中澆注,用塔吊或斗車最為安全;不宜多15、泵集中澆注,用塔吊或斗車最為安全;分步分步柱、墻先澆,樓板后澆;深梁分層澆,樓板分塊澆。柱、墻先澆,樓板后澆;深梁分層澆,樓板分塊澆。8 8現場監控要到位。現場監控要到位。方案交底方案交底過程跟蹤過程跟蹤檢驗、試驗檢驗、試驗成品驗收成品驗收使用監控。使用監控。9 9拆除方法要得當。拆除方法要得當。砼強度砼強度符合設計要求;符合設計要求;應力釋放應力釋放逐步、均勻;逐步、均勻;松頂托松頂托拆剪刀撐拆剪刀撐從上到下逐階拆除水平桿和立桿從上到下逐階拆除水平桿和立桿清場。清場。施工要求-現場操作第三章:施工要求方案編制方案編制04超高大跨結構模板工程施工前,施工單位應依據國家現行相關標準規范,由項目技16、術負責人組織相關專業技術人員,結合工程實際,編制高大模板支撐系統的專項施工方案。專項施工方案的主要內容應包括:(一)編制說明及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標準、規范及圖紙(國標圖集)、施工組織設計等。(二)工程概況:高大模板工程特點、施工平面及立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術保證條件,具體明確支模區域、支模標高、高度、支模范圍內的梁截面尺寸、跨度、板厚、支撐的地基情況等。(三)施工計劃:施工進度計劃、材料與設備計劃等。(四)施工工藝技術:高大模板支撐系統的基礎處理、主要搭設方法、工藝要求、材料的力學性能指標、構造設置以及檢查、驗收要求等。高大模板方案編制第四章:方案編制(五)施工安全保證措施:模17、板支撐體系搭設及混凝土澆筑區域管理人員組織機構、施工技術措施、模板安裝和拆除的安全技術措施、施工應急救援預案,模板支撐系統在搭設、鋼筋安裝、混凝土澆搗過程中及混凝土終凝前后模板支撐體系位移的監測監控措施等。(六)勞動力計劃:包括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的配置等。(七)計算書及相關圖紙:驗算項目及計算內容包括模板、模板支撐系統的主要結構強度和截面特征及各項荷載設計值及荷載組合,梁、板模板支撐系統的強度和剛度計算,梁板下立桿穩定性計算,立桿基礎承載力驗算,支撐系統支撐層承載力驗算,轉換層下支撐層承載力驗算等。每項計算列出計算簡圖和截面構造大樣圖,注明材料尺寸、規格、縱橫支撐間距。附圖包括18、支模區域立桿、縱橫水平桿平面布置圖,支撐系統立面圖、剖面圖,水平剪刀撐布置平面圖及豎向剪刀撐布置投影圖,梁板支模大樣圖,支撐體系監測平面布置圖及連墻件布設位置及節點大樣圖等。高大模板方案編制第四章:方案編制高大模板支撐平面圖高大模板支撐平面圖高大模板方案編制第四章:方案編制1、立桿間距應根據構造要求進行布置;2、架體外側周邊及內部縱、橫向每隔3m5m由底至頂設置寬度3m5m連續豎向剪刀撐;3、在豎向剪刀撐交點平面設置寬度3m5m連續水平剪刀撐。高大模板支撐立面圖高大模板支撐立面圖1-夯實基礎或硬化地面;夯實基礎或硬化地面;2-50厚通長墊木;厚通長墊木;3-縱橫向掃地桿;縱橫向掃地桿;4-水平19、剪刀撐;水平剪刀撐;5-立桿;立桿;6-豎向剪刀撐;豎向剪刀撐;7-縱橫向水平拉桿;縱橫向水平拉桿;8-抱柱加固鋼管抱柱加固鋼管 高大模板方案編制第四章:方案編制高大模板支撐剖面圖高大模板支撐剖面圖 1-夯實基礎或硬化地面;2-墊木;3-縱橫向掃地桿;4-水平剪刀撐;5-立桿,6-豎向剪刀撐;7-縱橫向水平拉桿;8-U型頂托;9-對拉螺栓;10-通長托木;11-立檔;12-斜撐 高大模板方案編制第四章:方案編制高大模板架體與框架柱連接大樣高大模板架體與框架柱連接大樣 高大模板架體與梁板連接大樣高大模板架體與梁板連接大樣高大模板方案編制第四章:方案編制1、滿堂架與框架柱抱柱加固的第一道連接位置為20、第一道水平桿上部,最后一道為頂部水平桿上部,中間按每兩步距設置;2、四根抱柱鋼管均與水平桿拉接.3、預埋鋼管連墻件在梁板面按兩步三跨設置高大模板方案編制第四章:方案編制總結與回顧總結與回顧05桿件桿件施工腳手架施工腳手架(GB51210GB51210)扣件式扣件式(JGJ130JGJ130)輪扣式輪扣式(DB44DB44)模板安全技術規范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JGJ162)立桿立桿可可調底座和可底座和可調托座托座插入立桿的插入立桿的長度不度不應小于小于 150mm 150mm,外伸,外伸長度不宜大于度不宜大于 300mm 300mm。當可當可調托座托座調節螺桿螺桿的外伸的外伸長度度較大21、大時,宜在水平方向宜在水平方向設有限有限位措施。當支撐腳手位措施。當支撐腳手架架頂層水平桿承受荷水平桿承受荷載時,懸臂臂長度度應小小于于 150mm 150mm。1 1、底部應設置底座或墊、底部應設置底座或墊板,可調底座和托撐伸板,可調底座和托撐伸出長度宜出長度宜 300mm300mm,插,插入立桿內的長度入立桿內的長度 150mm150mm;2 2、應豎直設置,、應豎直設置,30m30m高高度垂直度允許偏差度垂直度允許偏差90mm90mm;2m2m高度的垂直高度的垂直允許偏差為允許偏差為7mm7mm;3 3、立桿接長接頭必須采、立桿接長接頭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用對接扣件連接。1 1、立桿應22、配置可調底、立桿應配置可調底座或固定底座。座或固定底座。2 2、上端應采用、上端應采用U U形托形托撐,支撐在主楞(梁)撐,支撐在主楞(梁)底部。上端包括可調螺底部。上端包括可調螺桿伸出頂層水平桿的長桿伸出頂層水平桿的長度度0.65m0.65m。3 3、每一框架內橫桿與、每一框架內橫桿與立桿的垂直度偏差立桿的垂直度偏差不不應應大于大于3H/10003H/1000,且不,且不得得大于大于90mm90mm1 1、底部應設底座及墊板,墊板厚度、底部應設底座及墊板,墊板厚度50mm50mm;2 2、頂部應設可調支托,、頂部應設可調支托,U U形支托與楞梁形支托與楞梁兩側間如有間隙必須楔緊,其螺桿伸出鋼23、兩側間如有間隙必須楔緊,其螺桿伸出鋼管頂部管頂部200mm200mm,螺桿外徑與主桿鋼管內徑,螺桿外徑與主桿鋼管內徑的間隙的間隙3mm3mm,安裝時應保證上下同心;,安裝時應保證上下同心;3 3、接長嚴禁搭接;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長嚴禁搭接;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嚴禁上段與下段錯開固定在水平桿上;接,嚴禁上段與下段錯開固定在水平桿上;4 4、可調支托底部的立柱頂端應沿縱橫向、可調支托底部的立柱頂端應沿縱橫向設置一道水平桿,縱橫間距應相等或成倍設置一道水平桿,縱橫間距應相等或成倍數。數。掃地掃地桿桿支撐腳手架立桿底支撐腳手架立桿底部應設置縱向和橫向部應設置縱向和橫向掃地桿,水平桿和掃掃地桿,水24、平桿和掃地桿應與相臨立桿連地桿應與相臨立桿連接牢固。接牢固。縱向應采用直角扣件固縱向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定在距底座上皮200mm200mm處的立桿上;橫向固定處的立桿上;橫向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的立桿上。距地面高度應距地面高度應550mm550mm。在立柱底距地面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200mm高處,沿縱橫水平高處,沿縱橫水平方向應按縱下橫上的程序設置。方向應按縱下橫上的程序設置。四種規范的對比第五章:總結與與回顧桿桿件件施工腳手架施工腳手架(GB51210GB51210)扣件式扣件式(JGJ130JGJ130)輪扣式輪扣式(DB44DB44)模板25、安全技術規范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JGJ162)水水平平拉拉桿桿支撐腳手架的水平桿支撐腳手架的水平桿應按步距沿按步距沿縱向和橫向通向和橫向通長連續設置,不得缺失。置,不得缺失。安全等安全等級為 I I 級的支撐腳手架的支撐腳手架頂層兩步距范兩步距范圍內架體的內架體的縱向和橫向向和橫向水平桿宜按減小步距加密水平桿宜按減小步距加密設置。置。1 1、按設計步距搭設,、按設計步距搭設,水平桿長度不宜小于水平桿長度不宜小于3 3跨。跨。2 2、滿堂支撐架應在、滿堂支撐架應在支架的四周和中部與支架的四周和中部與結構柱進行剛性連接,結構柱進行剛性連接,連墻件水平間距連墻件水平間距6-9m6-9m,豎26、向間距,豎向間距2-3m2-3m。按設計步按設計步距搭設距搭設 1 1、掃地桿與頂部水平拉桿之間,在滿足設計步、掃地桿與頂部水平拉桿之間,在滿足設計步距要求下,進行平均分配確定步距,在每一步距處距要求下,進行平均分配確定步距,在每一步距處縱橫向各可設一道水平拉桿;縱橫向各可設一道水平拉桿;2 2、所有水平拉桿端部均應與四周建筑物頂緊頂、所有水平拉桿端部均應與四周建筑物頂緊頂牢。無處可頂時,應在水平拉桿端部和中部沿豎向牢。無處可頂時,應在水平拉桿端部和中部沿豎向設置連續式剪刀撐;設置連續式剪刀撐;3 3、層高、層高8-20m8-20m,在最頂步距兩水平拉桿中間增設,在最頂步距兩水平拉桿中間增設一27、道水平拉桿;層高一道水平拉桿;層高20m20m,在最頂兩步距水平拉桿,在最頂兩步距水平拉桿中間應分別增設一道水平拉桿。中間應分別增設一道水平拉桿。水水平平剪剪刀刀撐撐II 級的支撐腳手架宜在架頂處級的支撐腳手架宜在架頂處設置一道水平剪刀撐;設置一道水平剪刀撐;I 級的支級的支撐腳手架應在架頂、豎向每隔撐腳手架應在架頂、豎向每隔不大于不大于8m各設置一道各設置一道水平剪刀撐;水平剪刀撐應連水平剪刀撐;水平剪刀撐應連續設置,剪刀撐的寬度宜為續設置,剪刀撐的寬度宜為6m9m。滿堂支撐腳手架應在頂層和豎滿堂支撐腳手架應在頂層和豎向間隔不超過向間隔不超過 8m 處設置一道處設置一道水平剪刀撐,并應在底層28、立桿水平剪刀撐,并應在底層立桿上設置縱向和橫向掃地桿。上設置縱向和橫向掃地桿。1 1、在豎向剪刀撐、在豎向剪刀撐頂部焦點平面應設頂部焦點平面應設置連續水平剪刀撐。置連續水平剪刀撐。2 2、高大模板掃地、高大模板掃地桿的位置應設置水桿的位置應設置水平剪刀撐。平剪刀撐。3 3、水平剪刀撐至、水平剪刀撐至架體底平面距離與架體底平面距離與水平剪刀撐間距不水平剪刀撐間距不宜超過宜超過8m8m。當模板支當模板支架高度架高度5m5m時,時,頂端和底頂端和底部必須及部必須及中間層每中間層每隔隔4 4 個步個步距設置設距設置設置水平剪置水平剪刀撐。刀撐。1 1、在豎向剪刀撐的頂部、掃地桿處設置水、在豎向剪刀撐的29、頂部、掃地桿處設置水平剪刀撐,其寬度宜為平剪刀撐,其寬度宜為4-6m4-6m。2 2、當層高、當層高8m8m時,在有水平剪刀撐的部位,時,在有水平剪刀撐的部位,應在每個剪刀撐中間處增加一道水平剪刀撐。應在每個剪刀撐中間處增加一道水平剪刀撐。四種規范的對比第五章:總結與與回顧桿件桿件扣件式扣件式(JGJ130JGJ130)輪扣式輪扣式(DB44DB44)模板安全技術規范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JGJ162)豎向豎向剪刀剪刀撐或撐或(斜(斜桿)桿)為 II II 級的支撐腳手架的支撐腳手架應在架在架體周體周邊、內部、內部縱向和橫向每隔向和橫向每隔不大于不大于 9m 9m 設置一道;置一道;為30、I I 級6m 6m 設置一道。置一道。豎向剪刀撐的向剪刀撐的寬度宜度宜為 6m 6m9m9m,剪刀撐斜桿與,剪刀撐斜桿與水平面的水平面的傾角角應為 45 456060。滿堂支撐腳手架堂支撐腳手架應在外在外側立面、立面、內部內部縱向和橫向每隔向和橫向每隔 6m 6m9m 9m 由底至由底至頂連續設置一道置一道豎向剪向剪刀撐刀撐1 1、普通型:在家體外側周邊及內、普通型:在家體外側周邊及內部縱橫向每個部縱橫向每個5-8m5-8m,應由底至頂設,應由底至頂設置連續豎向剪刀撐,剪刀撐寬度置連續豎向剪刀撐,剪刀撐寬度5-5-8m8m;2 2、加強型:當立桿縱、橫間距為、加強型:當立桿縱、橫間距為0.931、-1.2m0.9-1.2m或或0.6-0.9m0.6-0.9m或或0.4-0.6m0.4-0.6m時,時,在架體外側周邊及內部縱橫向每在架體外側周邊及內部縱橫向每4 4跨(跨(5m5m)或每)或每5 5跨(跨(3m3m)或每)或每3-3.2m3-3.2m,應由底至頂設置連續豎向,應由底至頂設置連續豎向剪刀撐,剪刀撐寬度剪刀撐,剪刀撐寬度4 4跨或跨或5 5跨或跨或3-3-3.2m3.2m。1 1、當架體搭設當架體搭設高度高度大于大于5m 5m 且不且不超過超過8m 8m 時,時,應在中間縱橫向每應在中間縱橫向每隔隔4m4m6m 6m 左右設左右設置由下至上的連續置由下至上的連續豎向輪扣式鋼管剪32、豎向輪扣式鋼管剪撐或扣件式鋼管撐或扣件式鋼管剪剪刀撐,同時四刀撐,同時四周設置由下至上的周設置由下至上的連續連續設置設置;1 1、滿堂模板和共享空間模板、滿堂模板和共享空間模板支架在外側周圍應設由下至上的支架在外側周圍應設由下至上的豎向連續式剪刀撐,中間在縱橫豎向連續式剪刀撐,中間在縱橫向應每隔向應每隔10m10m左右設由下至上的左右設由下至上的豎向連續式剪刀撐,其寬度宜為豎向連續式剪刀撐,其寬度宜為4-6m4-6m(隔(隔1010步步6 6)。)。2 2、當層高、當層高8 820m20m時,還應在時,還應在縱橫向相鄰的兩豎向連續式剪刀縱橫向相鄰的兩豎向連續式剪刀撐三間增加之字斜撐。當層高撐三33、間增加之字斜撐。當層高 20m20m時,之字斜桿全部改為連續時,之字斜桿全部改為連續式剪刀撐。式剪刀撐。連墻連墻件件應與既有建筑結構可靠連應與既有建筑結構可靠連接連接點至架體主節點的距接連接點至架體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離不宜大于 300mm,應與,應與水平桿同層設置,且:連接水平桿同層設置,且:連接點豎向間距不宜超過點豎向間距不宜超過 2 步;步;水平向間距不宜大于水平向間距不宜大于 8m。當滿堂支撐架高寬比不滿足當滿堂支撐架高寬比不滿足規定(高寬比大于規定(高寬比大于2 2或或2.52.5)時,)時,應在支架的四周和中部與結構應在支架的四周和中部與結構柱進行剛性連接,水平間距柱進行剛性連接,34、水平間距6-6-9m9m,豎向間距,豎向間距2-3m2-3m。在無結構。在無結構柱部位應采取預埋鋼管等措施柱部位應采取預埋鋼管等措施與建筑結構進行剛性連接。與建筑結構進行剛性連接。應按應按水平間水平間距距6m6m9m9m,豎向,豎向每隔每隔2 23m 3m 與周與周邊結構墻柱、梁邊結構墻柱、梁采取抱箍、頂采取抱箍、頂緊等措施,加強緊等措施,加強抗傾覆能抗傾覆能。當支架立桿高度當支架立桿高度5m5m時,應時,應在立桿周圍外側和中間有結在立桿周圍外側和中間有結構柱的部位,按水平間距構柱的部位,按水平間距6-6-9m9m、豎向間距、豎向間距2-3m2-3m與建筑結與建筑結構設置一個固定點。構設置一個固定點。四種規范的對比第五章:總結與與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