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公司建設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手冊(31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742389
2023-08-30
31頁
8.94MB
1、建設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手冊”亭,”飛./,建設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手冊目錄1、防水細部滲漏.”.:“.2 1.1屋面水落口部位 排水不順暢.21.2屋面泛水處開裂、滲漏.3 1.3出屋面管道及支架根部滲漏.4 1.4衛生問地漏處積水、滲漏.s1.5衛生問穿樓板、屋面管道管根滲漏.61.6外墻螺栓孔、穿墻管等部位滲漏,.7 1.7外墻腰線、挑檐、雨篷、窗臺的底 部雨水倒滲.,.71.8外培變形縫滲漏.8 1.9地下室基礎底板與墻板 滲水.9 1.10地下室側墻施工縫滲漏.10 1 11地下室外墻后澆帶滲水.,.101.12管道闖管根滲漏.11 1.13泳池、消防水池、水箱問的底板、側壁、陰角等部位滲漏2、“.12 i 2、梁柱墻接頭不規則.13 2.1混凝土梁、柱頭部位置接駁不順直.13 2.2混凝土柱(墻)層間接頭或模板接縫處蜂窩、麻面、露筋.13 2.3混凝土外墻層問水平接縫處漲模、蜂窩、麻面等.143、塊材鑲貼雙向不對縫.153.1外培飾面磚排磚 不合理.163.2衛生間飾面磚排磚雙向不對縫.164、梁體預應力管道壓漿不密實.18 5、瀝青路面裂縫.”.20 5.1橫向裂縫.20 5.2縱向裂縫.215.3網狀裂縫.22 6、綜合布線雜亂.24 6.1管線綜合布置碰撞雜亂.256.2走廊吊頂管線綜合布置雜亂.26 6 3吊頂器具綜合排布雜亂.27 6 4電氣豎井綜合排布雜亂.28 6.53、管道井綜合布置 雜亂.29.、”、h建設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手冊1、防水細部滲漏1.1屋面水落口部位排水不JII頁暢1.1.1屋面防水的基本要求1)鋪貼防水層前,必須徹底清除基層表面的雜質和塵土,確保干燥潔凈,無空鼓、裂縫、凹坑、起砂等缺陷;2)鋪貼防水層前,屋面結構層上必須均勻涂刷冷底子油;3)采用非滿粘法鋪貼防水卷材時,必須確保粘貼周邊處密實,嚴禁周邊漏粘;4)卷材防水層施工時,應由屋面最低標高向上鋪貼;5)兩幅卷材的搭接長度,長邊與短邊均不應小于100mm;6)相鄰兩幅卷材接縫應錯開1/3-1/2幅寬,上下兩層卷材接縫應錯開1500-1600mm,上下層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鋪貼;7)季節、晝夜溫4、差較大的地區,在卷材或者涂料防水材料施工時,要根據當地情況,留出熱脹冷縮的余量;8)設置在防水層下的保溫層必須設置排氣孔;砂漿或者混凝土保護面層必須按照規范設置分隔縫,并按要求灌縫;9)防水層施工完畢后i必須采取成品保護措施。如設計未要求,則應要求設計、業主增設防水保護面層(如貼面磚);10)防水層施工完畢后,應按照規范規定做淋水或者蓄水試驗。1.1.2控制要點1)水落口杯上口的標高應設置在溝底的最低處;2)防水層貼入水落口杯口不應小于60日1m;3)水落口杯與基層接觸處應留寬20mm,深20mm凹槽,并嵌填密封材料。1.1.3標準做法示意圖,J;、:i Li:.i、號J IJ j二).J 15、ili、豆Ef,J 一)一一一li,ll 1!1:l:i;J,.,.,嶺.,.,.k二建設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手冊十旦旦手斗40.2C 20 I 3 12日1.2厚不銹鋼板邊框兌院1.1.4標準做法效果圖1.2屋面泛水處開裂、;參j屬1.2.1控制要點1)屋面與女兒墻交接處應做圓弧;2)女兒墻豎向按規定設置伸縮縫;3)離女兒墻面200mm處在找平層及面層留全長伸縮縫;4)防水層在女兒墻身高度250mm。1.2.2標準做法示意圖3 ;.咱./,建設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手冊申縫聚氨脂密封白瀝青麻絲織主主瀝占油膏i挺縫封li t 在i;IJ割機i;IJ I后l 5 女兒墻節點、1.2.3標準做法效果圖i、飾6、面層2、8厚I3水泥沙漿3、12厚12.5水泥砂漿4、400克飯辟制絲網(網格10 XI O)用膠粘釘問定(?!仰破壞防水j三)5、3)卷材防水1,;6、8J./I 2.5水泥砂漿找平仨7、女兒輔分格縫節點 丁.3出屋面管道及支架根部滲漏1.3.1控制要點1)管道根部按照防水要求做八字角和附加層,卷材卷起至少25 0川,上端用卡箍固定;2)砂漿墩與管道之間填塞柔性防水嵌縫油膏;3)砂漿墩外側可根據設計要求的顏色和材質涂刷防水型外墻涂料;4)支架根部在做找平層時先做好混凝土墩,防水卷材卷到混凝土墩上部;5)然后做砂漿保護層,保護層與管道支架之間填塞柔性防水嵌縫油膏。4 飛,吼叫乒建設工程質量通病7、防治手冊1.3.2標準做法示意圖1.3.3標準做法效果圖1.4.1控制要點聚合物水泥砂漿錢平1.4衛生間地漏處積水、;參漏1)地漏處應設防水涂料附加層(涂刷不少于三遍),周邊寬度范圍不小于25 Omm 2)地漏周邊預留lOxlOmm的凹槽,內嵌止水條;3)洞口吊模分兩次采用微膨脹細石混凝土,兩次灌注后,應做24小時間水試驗;4)洞口的模板支撐采用底部頂撐方式,禁止穿鐵絲。峙,建設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手冊1.4.2標準做法示意圖槽凹的驢車邊水42一盧周止一日一盧漏嵌一、平地內飛蟲1.4.3標準做法效果圖1.5衛生間穿樓板、屋面管道管根滲漏1.5.1控制要點1)穿樓板管道推薦使用直埋式管件,否則,必須8、采用預埋套管的方式;2)一般做法一一在穿樓板管道處事先預埋套管,預埋套管應高出建筑面層150mm。管道安裝后,穿樓板管道與套管之間填塞瀝青麻絲,頂口用建筑密封膏封堵,再用防水層對其進行包封,最后用混凝土翻邊包裹,保護預埋套管防水層。3)直埋管件一一主體預留預埋階段:應在模板完成后、鋼筋網鋪設前,進行管件定位、安裝;后期排水管道安裝階段:先將預埋管件內壁清理干凈,然后在預埋管件內壁、同規格管道外壁連接處,均勻涂刷專用粘接膠水,最后把管道插入管件微旋接牢即可。1.5.2標準做法示意圖(一般做法)JCO L產 圳市麻絲_ f)j密切ll IW1K涂料?頁l!套管.h守乒6 1.5.3標準做法效果圖(9、直埋管件)建設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手冊可在孔1.6外墻螺栓孔、穿墻管等部位;參漏1.6.1控制要點1)螺桿(穿墻管)孔洞內宜用發泡膠填充密實;穿墻孔洞較大時,洞兩端塞預制砂漿塊,中間填防水油膏的方法來確保密實;2)喇叭口部位1:2干硬性水泥砂漿封堵補平;3)外部涂刷2mm厚防水涂料(1 OOmmxl 00mm)。1.6.2標準做法示意圖才川1:2干硬性微膨脹防水水泥砂漿壓實穿墻螺桿封堵穿墻管道做法1.7外墻腰線、姚檐、雨篷、窗臺的底部雨水倒滲1.7.1控制要點舊”品7 建設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手冊1)外墻腰線、挑檐、雨篷、窗臺的底部應做滴水線(槽);2)滴水線應內高外低,整齊順直。1.7.2標準做法示10、意圖陽臺、雨棚滴水槽設置示意圖險雨棚f空調板防7)(節點!闖闖闖預制硅塊立面1.7.3標準做法效果圖 1.8外墻變形縫滲漏1.8.1控制要點1)變形縫宜采用不銹鋼板,其厚度不應小于1.2mm;曾氣飛”P飛停,i 建設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手冊2)不銹鋼板固定采用膨脹螺絲(膨脹螺絲要經防銹處理)固定,釘距不大于450mm,外墻有保溫層時,應固定在墻面基層,兩側打膠密封;3)鋼板與墻體之間用防水油膏灌滿。1.8.2標準做法示意圖ri.I.i血且I 1.8.3標準做法效果圖.。I.1.9地下室基礎底板與墻板滲水1.9.1控制要點1)底板混凝土澆筑前,地下水位應降至底板以下500mm;2)底板混凝土應按照圖11、紙和規范要求主動設置施工縫;”釘,.,。a 且。鳴.3)電梯井、積水坑基層陰陽角必須做成三50mm的圓弧或45(135。)八字角,陰陽角、立面內角、外角及施工縫處均做500mm寬的附加層;4)外墻防水層完成后應進行有效的防護。1.9.2標準做法示意圖II!乙烯悻2;:;SB$ti水卷材聚苯飯保護r,;2,8國填土分層窮實結構底飯細石迦凝土卷材隔離Fi!2Ji!S13SIJJ水卷材冷底子油4逍水泥巴;ii/!:找、iJL.混凝土婚后制商淚被.匾防水喝被士底板及地下室外墻卷材防水示意圖底板及地下室外墻聚氨醋涂膜防水示意圖9 J嚴”、辛建設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手冊1.9.3標準做法效果1.10地下室側墻12、施工縫滲漏1.10.1控制要點1)地下室側墻水平施工縫設置在距地下室底板的板面300-SOOmm之間;2)止水鋼板的凹面應朝向迎水面,轉角處止水鋼板應做成45角;3)止水鋼板應居中布置;4)大面積鋪貼迎水面墻體卷材前,應先做防水加強層。1.10.2標準做法示意圖后澆混凝土迎水面先澆混凝土3厚銅板止水帶居中埋設1.11地下室外墻后澆帶滲水1.11.1控制要點1)地下室外墻后澆帶在做防水施工前,內側的卷材保護層先施工;10 V斗”、仲A建設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手冊2)鋪貼外墻卷材時,先在墻體外側鋪一層防水加強層,然后大面卷材直接鋪過與之蓋板;3)綁扎墻體鋼筋時,用附加筋將止水鋼板固定墻體中間。1.1113、.2標準做法示意圖1.12.1控制要點1.5mm厚溶劑型橡膠瀝青防水涂料,中間加玻纖網格布1.12管道間管根滲漏1:2.5水泥砂漿保護層卷材主防水層1)管道、地漏應布置合理,地面應坡向地漏,管道支架應按要求設置,牢固可靠,同一型式、標高應統一;2)管道根部應根據設討設置套管,或設置護墩,套管與管道之間應做防火封堵;3)管道間地面應按設計進行封堵,宜采取二次澆筑混凝土方式;做護墩前,應進行閉水試驗。1.12.2標準做法效果圖11.w曲”.每品建設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手冊1.13泳池、消防水池、水箱間的底板、側壁、陰角等部位滲漏1.13.1控制要點1)混凝土底板宜一次澆筑完畢,不留施工縫;2)側壁施工14、縫宜設置在底板上返 500mm 處,應設置通長密閉的止水鋼板,厚度不宜小于 3mm;3)抗滲混凝土應按規范要求組織施工,其抗滲等級應滿足設計要求。4)水箱問推薦采用焊接封閉的不銹鋼鋼內箱,消防水池內壁推薦采用瓷磚鋪貼。1.13.2標準做法示意圖iJ,/J J,d.鋪貼裝飾面磚20mml:2.5水泥哇!、漿保護層2.。厚JS II型防水涂料抗滲鋼筋混凝士側壁鋪貼裝飾面磚2伽unl:2.5水泥砂漿保護層2.。厚JS II型防水涂料抗滲鋼筋混凝土底板100厚C15混凝土墊層回填土,密實度二三 93%加無紡布增雖處理,上返250mm,平面延伸250mm12,”飛h句L建設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手冊2、梁柱墻15、接頭不規則2.1混凝土梁、柱頭部位置接駁不)II員直2.1.1控制要點1)柱頭推薦采用木塑模板;2)應根據梁模板的選型來選擇柱頭模板的形式;3)柱頭模板宜做成定型模板或裝配式模板,且便于拆卸和周轉;4)梁柱接頭模板安裝時要采取防漏漿措施,采用柱箍加固牢固。2.1.2標準做法示意圖2.1.3標準做法效果圖13 四捕,、品建設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手冊2.2混凝土樁(墻)層間接頭或模板接縫處蜂窩、麻面、露筋2.2.1控制要點1)柱(墻)模板下口可先用模板條沿柱邊固定,離柱邊預留20mm的間隙用于柱模插入;2)模板下部可加設塑料布和海綿條,防止漏漿和污染下層混凝土墻面。2.2.2標準做法示意圖一一乍一局盆16、切自一束一中入一縫插面舊越v、一喧幾柱m二戰柱頭模板支設示意圖2.2.3標準做法效果圖非2.3混凝土外墻層間水平接縫處漲模、蜂窩、麻面等2.3.1控制要點1)外剪力墻在上、下樓層施工縫位置采用工具式組合模板塊,工具式組合模板塊加工兩套周轉使用。2)下層模板安裝時,將一塊工具式組合模板塊與下層模板組合成整體安裝,待下層墻體混凝土達到拆模要求后,拆除下層模板,保留工具式組合模板塊不拆除,上層模板安裝時,將上層模板插安到工具式組合模板塊上。2.3.2標準做法示意圖14.氣;.凡品建設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手冊下自主動反下層模板支設示意圖。上層模板支設示意圖00 ,下層模板拆除后示意圖上下層模板組合示意圖117、5;.-、辛建設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手冊3、塊材鑲貼雙向不對縫3.1外墻飾面磚排磚不合理3.1.1控制要點1)外墻飾面磚排磚要做到上下一致,左右勻稱,彼此協調;2)每道墻盡量不出現非整塊飾面磚,如通過計算必須出現非整塊,那么非整塊布置在墻兩端;3)墻面出現的非整塊飾面磚的寬度要求在半塊以上;4)門窗邊線與飾面磚的接縫對齊;5)陽臺、雨棚等挑出物部位的邊線必須與飾面磚接縫對齊。3.1.2標準做法效果圖16 氣.,咀叫J建設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手冊3.2衛生間飾面磚排磚雙向不對縫3.2.1控制要點版;1)現場量測實際尺寸,檢查排水走向和坡度,然后用計算機軟件進行預排2)非整磚應排在陰角處或不明顯處;3)門18、窗兩側應對稱;4)水、暖、電等線、管、盒應居于板塊中問或騎縫;5)地漏處應采用整磚分成四個三角形進行拼接,坡向地漏;6)墻磚與地磚銜接為墻磚壓地磚;7)衛生問面磚的縫隙應做到八個對齊:(1)接縫與洗臉盆臺面泛水板對齊;(2)接縫與窗臺板面對齊;(3)接縫與門頂面對齊;(4)接縫與窗頂面對齊;(5)接縫與開關板、底面對齊;(6)接縫與烘手器頂面對齊;(7)接縫與小便斗頂面對齊;(8)接縫與鏡子頂面對齊。8)衛生問推薦采用暗藏式地漏。3.2.2標準做法示意圖行氣 17 .-w“.3.2.3標準做法效果圖18 建設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手冊飛、A、;建設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手冊4、梁體預應力管道壓漿不密實4.19、1.1病害表現梁體預應力管道灌入漿體不密實,造成漿體和結構物之間有一定的空 隙,空隙內存有的空氣和水分使預應力鋼絞線銹蝕,一旦銹蝕,后果較為嚴重。如:預應力筋銹蝕,有效截面減少,單索應力提高直至斷裂;其余預應力筋無法承擔全部荷載(恒載、活載),截面破壞,橋梁破壞。1)預應力孔道灌漿不密實2)主梁下緣預應力管道r=生空洞,預應力鋼束腐蝕4.1.2控制要點1)漿體設計是壓漿工藝的關鍵之處,水泥漿配合比的試拌及各項指標嚴格按照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要求執行;2)孔道壓漿孔、排氣孔、出漿孔除按照規范要求設置外,在孔道峰頂處均應設置排氣孔;3)應采用真空輔助灌漿技術和專用灌漿劑;4)孔道在灌漿前,應用壓力20、水沖洗,以排除孔內粉渣雜物,保證孔道暢通;沖洗后使用空壓機吹去孔內積水;要保證孔道濕潤,使水泥漿與孔壁粘結良好;5)錨具外面的預應力筋間隙應用環氧樹脂膠漿或棉花、水泥漿堵塞,以免冒漿而損失灌漿壓力;封錨時應留排氣孔;6)灌漿應緩慢、均勻進行,一般每一孔道宜于兩端各壓漿一次;7)保證灌漿壓力;使用活塞式壓漿泵,灌漿的壓力以保證壓入孔內的水泥19,、M”噸,、叫革建設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手冊漿密實為準,開始壓力要小逐步增加,最大壓力一般為0.50.7MPa;每個孔道灌漿至最大壓力后,應有一定的穩定時間,壓漿應達到孔道另一端飽滿和出漿,并且應達到所有排氣孔、出漿孔排出與規定稠度相同的水泥漿為止,然后才能21、關閉閥門。4.1.3標準做法效果圖后20 氣、盧h乒建設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手冊5.1.1病害表現5、瀝青路面裂縫5.1橫向裂縫裂縫與行車方向基本垂直,縫寬不一,縫長有貫穿整個路幅的,也有部分路悟的。5.1.2產生原因1)施工縫未處理好,銜接處接縫不緊密,壓實不夠;2)選擇的瀝青不符合氣候條件和使用條件的質量標準;3)半剛性基層收縮裂縫的反射縫;4)橋涵臺背的填土產生固結或地基沉降。5.1.3控制要點1)選取優質的適用于本地區氣候條件的瀝青;2)合理組織施工,攤鋪作業連續進行,盡量減少冷接縫;3)橫向接縫處充分壓實(具體要求參考 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 第5.8 條內容);4)橋涵臺背填土充分壓22、實(具體要求參考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第22.1.3 條內容)。5.1.4早期治理方法1)細裂縫(2-5mm)用乳化瀝青灌縫;2)大于 5mm 的裂縫,可用改性瀝青灌縫;3)灌縫前應先清縫;灌縫后在表面撒粗砂或3-5mm 石屑。5.1.5標準做法效果圖21,.,.,.hJ 建設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手冊5.2縱向裂縫5.2.1病害表現裂縫走向 基本與行車方向平行,裂縫長度和寬 度不一。5.2.2產生原因1)前后攤鋪幅相接處的冷接縫未按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第5.8.2條的要求認真處理,結合不緊密而脫開;2)縱向溝槽回填土 質不符合要求、回填土壓實質量差而發生沉陷;3)高填方路堤邊坡失穩、軟基處理未達23、到設計要求;4)排水不暢、路肩積水反滲造成路基軟化沉陷;5)拓寬路段的新老路面交界處沉降不一。5.2.3控制要點1)采用全路幅一次攤鋪,如分幅攤鋪時,前后幅應緊跟,避免前幅攤鋪的混合料冷卻后才攤鋪后半幅,確保熱接縫;2)如不具備全路幅攤鋪條件時,上、下層的施工縱縫應錯開 15cm 以上。前后幅相接處為冷接縫時,應先將己施工壓實完的邊緣斜部分切除,切線須)頂直,側壁要垂直,清除碎料后,直用熱混合料敷貼接縫處,使之預熱軟化,然后鏟除敷貼料,并對側壁涂刷粘層瀝青(建議取值區問0.3-0.6kg/m2),再攤鋪相鄰路幅。攤鋪時控制好松鋪系數,使壓實后的接縫結合緊密、平整;3)溝槽回填土 應分層填筑,壓24、實度必須達到要求。當缺乏符合質量要求的回填土源或壓實有困難時,須做特殊處理,可采用砂、礫石砂、有自硬性的高鈣粉煤灰或熱悶鋼渣等;4)路基邊坡防護應按照設計、規范要求施工;5)排水通暢,路面、路肩排水嚴格按照設計、規范要求施工;6)拓寬路段的基層厚度和材料須與老路面一致,或稍厚。填土路基應密實、穩定,并加設土工材料處理。5.2.4早期治理方法1)2-5mm 的裂縫可用改性乳化瀝青灌縫;2)灌縫前,須先清除縫內、縫邊碎粒料、垃圾,并使 縫內干燥;3)灌縫后,表面撒上粗砂或3-5mm 石屑;4)當裂縫過大(超過 5mm)、車轍嚴重(超過 20mm),給行車造成不便,須制定處理方案。5.2.5標準做法25、效果圖22.”,、每J建設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手冊瀝青路面一次攤鋪施工瀝青路面縱向接縫緊密、平順5.3網狀裂縫5.3.1病害表現裂縫縱橫交錯,縫寬1mm以上,縫距40cm以下,面積lm2以上。5.3.2產生原因1)路面結構中央有軟化層或泥灰層,粒料層松動,水穩性差;2)瀝青與瀝青混合料質量差,延度低,抗裂性差;3)瀝青層厚度不足,層間粘結差,水分滲入,加速裂縫的形成;4)瀝青面層出現縱橫向裂縫未及時處置,造成路面水損害破壞。5.3.3控制要點1)上基層必須采用水穩定性良好的有粗粒料的石灰、水泥穩定類材料,并從設計施工養護上采取措施有效地排除雨后結構層內積水;2)原材料質量和 混合料質量嚴格按瀝青路26、面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092-96)第4條和第11.4.4條 的要求進行選定、拌制和施工;3)路面瀝青應選用溫度敏感性低的高品質改性瀝青、橡膠瀝青等,具有較高的耐高溫性,且不易老化;4)認真檢查下臥層,及時清除泥灰,處理好軟弱層,保證下臥層穩定,嚴格按照設計和規范要求做好瀝青封層的施工;瀝青面層攤鋪前,應進行試驗路段施工,驗證配合比,獲取攤鋪、碾壓、機械組合等技術參數;5)瀝青面層各層應滿足最小施工厚度的要求,保證上下層的良好連接;6)瀝青面層出現縱橫向裂縫時應及時處置;7)開展現場資料調查和收集工作,做好交通荷載分析與預測,按照全壽命周期戚本的理念進行路面設計。5.3.4早期治理方法2327、 誓.-咆.,I.建設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手冊1)路基夾有軟弱層或不穩定結構層時,應將其鏟除;因結構層積水引起網狀裂縫時,鏟除面層后,需加設將路面滲透水排出至路外的排水設施,然后再鋪筑新混合料;2)當強度滿足要求,網狀裂縫出自瀝青面層厚度不足時,可采用銳刨網狀裂縫的面層后加鋪新料來處理,加鋪厚度按現行設計規范計算確定;3)由于路基不穩定導致路面出現網狀裂縫時,可采用石灰或水泥處理路基,或注漿加固處理,深度可根據具體情況確定,一般為20-40cm。消石灰用量5%-10%,或水泥用量4%-6%。待土路基處理穩定后,再重做基層、面層;4)由于基層軟弱或厚度不足引起路面網狀裂縫時,可根據情況,分別采取加厚28、調換或綜合穩定的措施進行加強;基層首選水穩定性好、收縮性小的半剛性材料;基層加強后,再鋪筑瀝青面層。5.3.5標準做法效果圖24.”、,每乒建設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手冊管線綜合布置基本原則:1)集中、平行、美觀;6、綜合布線雜亂2)風管布置在上方,其它管道布置在下方;3)電氣橋架(封問式母線)和管道在同一高度時,水平分開布置;平行分層布置時,在同一垂直方向,電氣橋架、封問母線應位于熱介質管道下方,其它管道上方;4)橋架和水管多層水平布置時,熱介質管道在上,冷介質在下;無腐蝕介質管道在上,腐蝕性介質管道在下;氣體介質管道在上,液體介質管道在下;保溫管道在上,不保溫管道在下;高中壓管道在上,低壓管道29、在下;金屬管道在上,非金屬管道在下;不經常檢修管道在上,經常檢修的管道在下;5)綜合協調,利用可用的空間,盡量利用梁內空間。絕大部分管道在安裝時均為貼梁底走管,梁與梁之間通常存在很大的空間。在管道十字交叉時,這些梁內空間可以被很好的利用起來。在滿足彎曲半徑條件下,風管和有壓管道均可以通過翻轉到梁內空間的方法,避免與其他管道沖突,保持路由通j頃,滿足層高要求;6)有條件時,宜靠近墻、梁集中合理布置;應盡量減少彎頭個數;嚴禁管線穿越防火卷簾門等設備本體;管線交叉部位,盡量調整標高平直通過,減少翻越;J自動噴淋管道布設時,應保證自噴頭與梁、風管等的有效問距,避免影響自噴頭噴灑面積。當梁、通 風管道、30、排管、橋架寬度大于1.2米時,增設的噴頭應安裝在其腹面以下部位;7)管道問距:考慮到水管外壁,空調水管、空調 風管保溫層的厚度。電氣橋架、水管等外壁距墻壁的距離最小應有100mm,直管段風管距墻距離最小150mm,沿結構墻需90度拐彎風管及有消聲器、較大部件等區域,根 據實際情況確定距墻柱距離,管線布置時考慮無壓管道的坡度。不同專業管線間距離,盡量滿足現場施工規范要求;8)考慮機電末端空間:整個管線的布置過程中考慮到以后送回風口、燈具、煙感探頭、噴灑頭等的安裝,合理地布置吊頂區域機電各末端在吊頂上的分布,以及電氣橋架安裝后敷設線纜的操作空間及以后的維修空間,電纜布置的彎曲半徑不小于電纜直徑的131、5倍;9)新建工程嚴禁明敷線纜;機電設備支座應按要求設置抗震墊等;有水的設備機房,設備周圍必須設排水槽;管道焊接焊縫必須打磨后再刷漆;保溫材料推薦使用阻燃性能好的無機材料;上述為管線布置基本原則,管線綜合協調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綜合布置,管可距離以便于安裝、檢修為原則。25 叫/,建設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手冊6.1管線綜合布置碰撞雜亂6.1.1控制要點利用CAD或三維深化設計軟件(BIM軟件)對安裝各專業圖紙進行疊加,找出管線碰撞位置進行調整。對于碰撞的管線,調整時應遵循下列原則:1)有壓管讓無壓管,小管道避讓大管道,施工簡單的避讓施工難度大的;2)冷水管道避讓熱水管道,附件少的管道避讓附件多的管道32、;3)低壓管道避讓高壓管道;空氣管道避讓水管道;4)臨時管道避讓永久管道;新建管道避讓原有管道;5)管線交叉部位,盡量調整標高平直通過,減少翻越。6.1.2標準做法效果圖26:.、句乒建設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手冊6.2走廊吊頂管線綜合布置雜亂6.2.1控制要點利用CAD或三維深化設計軟件(BIM軟件)對安裝各專業圖紙進行疊加,找出管線、設備碰撞位置,并進行調整;對于碰撞的管線,調整時應遵循下列原則:1)充分利用吊頂空間,提高走廊凈空尺寸;2)設備、管線接頭應避開大梁位置,同時考慮貼近吊頂,保證檢修空間;3)電氣系統避讓水系統,水系統避讓風系統;4)施工方法和步驟簡單的避讓難度大的,橋架布設應便于后33、期電纜敷設;5)橋架和水管多層水平布置時,橋架應位于蒸汽管道下方、水管上方;6)溫度高的管線在上,無腐蝕介質管線在上,輸氣在上,輸液在下,高中壓在上,低壓在下,經常檢修在下;7)與吊頂表面末端設施連接的管線宜貼近吊頂,減少交叉。8)管道外壁(或保溫層的外表面)距墻面或側邊的距離不宜小于150mm,距柱、梁之間的距離宜為50mm;各種管道外壁(或保溫層外表面)之間的距離直為100150mm;風道的外壁距墻之間的距離宜為200300mm。6.2.2標準做法示意圖排風管道6.2.3標準做法效果圖27 V氣.-可,-./i 建設工程質量通病防治于冊6.3吊頂器具綜合排布雜亂6.3.1控制要點1)利用C34、AD或三維深化設計軟件(BIM軟件)對吊頂安裝圖紙進行疊加,找出器具碰撞位置進行調整;2)所有器具的中心在一條線上,居走廊或吊頂板塊的中心,問距均勻,對稱布置;3)消防探測器至空調送風口邊沿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1500mm,至回風口邊沿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500mm;4)感溫探測器距高溫光源邊沿不應小于500mm,距風扇邊沿不小于100mm,距凸出揚聲器邊沿不應小于300mm;5)火災探測器邊緣與照明燈具邊沿不應小于300陽,與各類自動噴水滅火噴頭邊沿不應小于300mm;自噴頭與燈具問距不應小于300mm。6.3.2標準做法效果圖28 氣、,、隊主建設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手冊6.4電氣豎井綜合排布雜亂35、6.4.1控制要點1)根據設計圖紙、橋架容量及尺寸、配電箱尺寸,核對豎井管線設備位置及孔洞預留尺寸、位置,利用CAD或三維深化設計軟件(BIM軟件)布置電井內設施;2)配電箱應沿墻整齊排列,同范圍箱體下沿標高一致。箱體高度 600mm以內,底邊距地1.Sm;箱體高度600800陽,底邊距地1.2日1;箱體高度8001000mm,底邊距地1.Om;箱體高度10001200mm,底邊距地0.8m;箱體高度1200mm以上落地安裝;預留空間滿足安全距離及檢修空間要求;3)電井應設門檻,橋架、插接母線在地面或穿樓板地面處有不低于50mm的擋水臺,橋架、插接母線穿樓板處應做2030mm防火封堵,頂部力口36、裝飾圈。6.4.2標準做法示意圖iior lJJ;J(;t,n i k lYi I業Ji山jJ飛/,飛.)6.4.3標準做法效果圖29 建設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手冊6.5管道井綜合布置雜亂6.5.1控制要點1)管井安裝施工前,應按照設計的管道井圖紙,放出大樣圖,檢查管道存在的交叉部位,統計每根管道的所屬系統用途、管道穿越的樓層及其支管的走向、管道的變徑位置、管道的保溫材料及厚度;2)結合管道井尺寸進行調整及綜合布置,經BIM深化設計后,達到各立管間距適當,立管與各層水平進出管、支管無交叉,并保證閥門及附件的安裝、檢修空間;3)管道根部應設套管或護墩,套管與管道之間應做防火封堵,頂部應設裝飾圈;4)應在明顯部位,對管道類別、走向等進行標識。6.5.2標準做法示意圖6.5.3標準做法效果圖30”.-飛、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