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火安全管理培訓課件(38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743913
2023-08-31
38頁
293.54KB
1、動火安全管理動火的基本要求v一、安全用火管理的范圍v安全用火管理的范圍包括以下廠區內各種明火作業、明火取暖、明火照明:v1、氣焊、電焊、鉛焊、錫焊、塑料焊及其切割作業、等離子切割機、砂輪機、磨光機等各種金屬切割作業;v2、噴燈、火爐、液化氣爐、電爐;v3、燒(烤、煨)管線、熬瀝青、炒砂子、鐵錘擊(產生火花)物件、噴砂和產生火花的其他作業;v4、生產裝置和罐區使用臨時電源、臨時電線,使用電鉆、砂輪、風鎬、排風扇等;v5、機動車輛(包括電瓶車)及畜力車進入生產裝置區和罐區;v6、在生產區域使用雷管、炸藥等進行爆破;v7、在生產區使用非防爆的電器。二、安全動火的原則v1、凡在生產、儲存、輸送可燃物料2、的設備、容器及管道上動火,應首先切斷物料來源加好相同工藝等級的盲板,經徹底吹掃、清洗、置換后,打開人孔,通風換氣,并經分析合格,方可用火。v分析合格后,如超過一小時才用火,必須再次進行動火分析。v2、正常生產的裝置和罐區內,均按一級或特級要求動火。凡是可動可不動的火一律不動。凡能拆下來的一定拆下來移到安全地方動火。節假日不影響生產正常進行的一律禁止動火。對節假日(含廠休日)中必須的動火,按用火等級提高一個等級處理。v3、動火審批人必須親臨現場檢查,落實防火措施后,方可簽發火票。一張火票只限一處動火。特級、一級火票有效時間不超過4小時(確因工作量較大、用火時間可適當延長,但不得超過8小時),二級3、火票不超過3天,三級火票不超過5天。二級、三級動火票時效不得跨越節假日。v4、裝置進行大、中修,因動火工作量大,對易燃、可燃和有毒物料均應徹底送出裝置,并加盲板與裝置隔絕,置換合格后的動火“第一刀”要參照一級用火要求執行。裝置已進入生產準備階段,確需動火的要按一級或特級動火辦理。v5、進設備內部動火,必須遵守“進設備作業安全管理制度”。測氧、測爆、測毒合格,分析單必須附在動火單后面。三、動火人權限v應嚴格執行“三不動火”,即沒有經批準的火票不動火、防火監護人不在現場不動火、防火措施不落實不動火,對不符合“三不動火”要求的,有權拒絕動火。監護人的資格、職責、權限v一、監火人資格v監火人必須了解動4、火區域的生產過程,熟悉工藝操作和設備狀況;要有較強的責任心,出現問題能正確處理;有應付突發事故的能力。并經培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v二、監護人的職責v檢查動火現場的情況;對照動火單逐項確認并落實防火措施;動火中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采取滅火等措施。監火人佩戴明顯標志,不得離開現場。特殊情況需離開現場,必須事先安排好合格的監火人方可離開。v三、監護人的權限v1、對動火部位與動火票不符,安全措施不落實的,有權制止用火;v2、異常情況發生時有權停止用火;v3、對動火人不執行“三不動火”又不聽勸阻的,有權收回動火票,并報告領導處理。動火監護的內容v一、動火票的確認v1、火票動火部位與現場動火點必須相符。v2、5、火票動火級別與動火部位危險程度相符。v3、審批權限與動火級別相符(特級動火二級單位領導審批;一級動火安全部門審批;二級動火車間、部門領導審批)。v4、用火時間與相應動火級別規定的時間相符。v5、所采取的防火措施必須落實。v二、動火人員資質的審查v1、動火人員持有效焊工操作證。v2、高處和進設備動火作業人員,身體健康無禁忌癥(眩暈、美尼爾、高血壓、心臟病等)。三、動火前現場防火措施和作業環境的檢查確認v1、設備、管道的吹掃、置換、經檢測合格。v2、動火部位與相連設備完全脫離或加盲板分隔。v3、電焊回路線必須搭接在焊件上。v4、動火點周圍半徑15米范圍內必須清除易燃物,地溝、陰井、地漏已有復蓋封閉6、隔離措施。v5、裝置、罐區內動火作業時無切水操作。v6、現場消防器材、噴淋、冷卻措施,必須到位、完好。v7、乙炔瓶、氧氣瓶之間距離為5米,乙炔瓶、氧氣瓶與動火點之間距離為10米。膠管無老化,接頭夾牢,乙炔瓶有無回火裝置。v8、電焊接線必須完好,無裸露現象。v9、二米以上高處動火作業,風力超過五級禁止用火。四、動火中的檢查v1、動火本體有無異常;動火環境條件有無變化(如天氣變化等)。v2、動火周圍裝置、設備、管線和生產情況有無異常。v3、氣瓶膠管接頭有否松動、脫落。v4、動火作業必須按火票規定時間進行動火。五、動火后的檢查v1、動火現場余火是否熄滅。v2、切斷動火設備電源、氣源。滅火的基本知識7、v一、各類常用滅火器的使用v(一)水v適用范圍:主要用于撲救木、竹、織物、紙張等固體燃燒物的初起火災。v禁用范圍:遇濕燃燒化學物品、電氣設備、精密儀器及金屬火災。v(二)鹵代烷滅火器(最常用的為“1211”、“1301”)v適用范圍:v1、撲救油類及電氣、精密儀器、天然氣;v2、撲救主要文件、資料、檔案。v(三)干粉滅火器v1、以重碳酸鹽為基料的干粉滅火器:v適用范圍:vA、易燃液體物質的火災;vB、氣體、電氣火災v2、以磷酸銨鹽為基料的干粉滅火器:v適用范圍:vA、木材、紙張、纖維等的火災;vB、液體物質火災。v3、其他干粉:主要用于撲救輕金屬火災。v注意點:各類干粉滅火器滅火后要防止復燃。8、(四)二氧化碳滅火器v適用范圍:主要用于撲救精密儀器、內燃機、重要文件檔案、貴重物品的火災。特別適用于撲救600V以下的電氣火災。v禁用范圍:金屬鉀、鈉、鋁等火災;v注意點:v使用時應手握住膠管,不宜握金屬管,以防凍傷。各類火災適用的滅火器v(一)A類火災,為固體有機物質燃燒的火災。如木材、紙張、棉織品等物質的火災,適于使用:v1、清水滅火器;v2、“1211”滅火器;v3、干粉滅火器;v4、二氧化碳滅火器。v(二)B類火災,為液體或可熔融固體物質如汽油、柴油、煤油、瀝青,以及醇、酯、醚、酮,油脂等物質的火災,適于使用:v1、“1211”滅火器;v2、干粉滅火器;v3、二氧化碳滅火器。v(三)9、C類火災,為氣體如煤氣、液化石油氣、天然氣等可燃氣體,以及帶電設備的火災。適于使用:v1、“1211”滅火器;v2、干粉滅火器;v3、二氧化碳滅火器。v(四)D類火災,為輕金屬鉀、鈉、鎂、鋁、海錦狀鈦等輕金屬的火災。適于使用:v其他類干粉滅火器。v(五)一般電氣火災v1、適用滅火器:1211、CO2滅火器。v2、禁用:泡沫、清水滅火器(包括水)。動火中異常情況的處置v一、動火中發生火情的處置v1、動火中動火本體發生小的火情,若周圍無燃燒物或動火部位不與其他物料管道、設備相連,不會造成火災蔓延的情況下,應就地用滅火器材將其撲滅。查明動火部位有無余料,余氣,處置合格后再行動火。v2、動火中發生火情10、,有可能蔓延,造成火災的(包括誤切割帶物料管道),影響周圍裝置生產等,應立即停止動火,組織現場人員撲救(冷卻控制火勢)的同時,迅速通過“119”電話向消防隊報警和車間、單位領導報告。并組織操作人員采取隔離,關閉物料閥門等措施。v3、撲救有毒氣體、物料火災、人員站在上風向,必要時配戴個人防護器具。二、動火乙炔氣發生漏氣回火情況的處置v發生乙炔氣膠管脫落接頭漏氣回火等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止動火迅速關閉乙炔瓶、氧氣瓶瓶閥。若氣瓶閥門一時無法關閉在向119報警的同時,應立即對氣瓶實施冷卻,組織人員將著火氣瓶轉移到安全地帶后,再采取用濕布關閉閥門,用干粉、CO2等滅火器將火撲滅。v三、發現動火部位(管道)11、有余壓余氣情況處置v動火中若發現動火部位有余壓余氣應立即停止動火,采取泄氣泄壓措施。v四、作業環境發現異常情況的處置v1、動火現場若發現異味,應立即停止動火,迅速查明原因,采取措施,恢復動火前應用檢測儀器對大氣環境檢測合格。v2、動火中高處作業時風力超過5級以上,應立即停止用火。v五、設備內動火作業異常情況處置v設備內動火入作業人員發現胸悶、氣急、監護人員應立即有權停止動火,人員撤離現場。嚴重者可進行人工呼吸或心肺復蘇等措施。附件:動火作業中幾個主要數據的確認v1、乙炔瓶、氧氣瓶之間的間距為5米;v2、乙炔瓶、氧氣瓶與動火點之間的間距為10米;v3、靜電接地樁接地電阻不大于10歐姆;v4、設備12、管道動火前測爆、測氧分析數據:v可燃性氣體爆炸極限4,檢測合格指標0.5;v可燃性氣體爆炸極限4,檢測合格指標0.2;v氧含量檢測合格指標為:19.523.5。v5、動火點周圍下水井、地溝、地漏、電纜溝清除易燃物并封閉的最小半徑為15米。v6、高處動火作業風力大于5級時應停止用火。7、動火票有效時間:v(1)一級動火不超過4小時(特殊情況不超過8小時);v(2)二級動火不超過3天(不跨越節假日);v(3)三級動火不超過5天(不跨越節假日);v(4)生產、儲存、輸送可燃物料設備、容器、管道停止用火間隔1小時后再用火需重新測爆。v(5)動火點在裝置以外15米內對裝置有威脅時,該裝置所在單位要會簽、采取必須措施并加派監護人員。v8、在進入金屬容器或潮濕環境內作業照明安全電壓不大于12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