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青島市既有農房能效提升技術導則(22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744307
2023-09-01
22頁
399.73KB
1、青島市既有農房能效提升技術導則青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2022年9月0前言為科學推動青島市農村地區清潔取暖工作,提高農房建筑能效水平,完善清潔取暖技術體系,解決既有農房圍護結構熱工性能差、能效低、能耗大等問題,提高農戶居住質量和室內舒適度,受青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委托,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組織相關單位在深入調研、借鑒經驗、總結實踐的基礎上,結合青島市現狀,編制了青島市既有農房能效提升技術導則。本導則共7章,主要內容包括總則、術語、基本規定、節能評估、能效提升方案、附加陽光間、能效提升驗收,用于規范和指導青島市既有農房能效提升工程的實施。本導則由青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負責管理,由住2、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執行過程中如有意見或建議,請及時反饋。0目次1 總則12 術語23 基本規定34 節能評估45 能效提升方案55.1一般規定55.2圍護結構55.3供暖系統96 附加陽光間117 能效提升驗收12附表A既有農房能效提升現場調查表13附錄B 既有農房能效提升30%以上技術方案參考表14附表C 既有農房能效提升實施量核查表17引用標準名錄1901 總則1.0.1 為貫徹落實山東省和青島市相關政策規定,指導農村地區既有農房能效提升改造,提高既有農房舒適度和能源利用效率,制定本導則。1.0.2 本導則適用于青島市農村地區2層及以下既有農房能效提3、升工程,2層以上既有農房能效提升工程可參照山東省農村既有居住建筑圍護結構節能改造技術導則(試行)JD14-046和山東省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技術導則(試行)JD14-011的相關規定執行。1.0.3 既有農房能效提升除應符合本導則規定外,尚應符合國家、山東省和青島市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02 術語2.0.1 既有農房在農村宅基地上已建成的用于農民居住的低層建筑,不包括多層單元式住宅和窯洞等特殊居住建筑。2.0.2 既有農房能效提升對既有農房圍護結構、用能設備和系統進行節能改造,降低建筑能耗、提升建筑能效水平的活動,簡稱“能效提升”。2.0.3 清潔取暖利用天然氣、電、地熱能、太陽能、工4、業余熱、清潔化燃煤、核能等清潔化能源,通過高效用能系統實現低排放、低能耗的取暖方式,包含以降低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為目的的取暖全過程,涉及清潔熱源、高效輸配管網(熱網)、節能建筑(熱用戶)等環節。2.0.4 節能評估依據國家、山東省和青島市相關標準或導則,對農村地區既有農房圍護結構、取暖方式、用能設備和系統進行調查和分析,確定圍護結構熱工性能、取暖方式及用能設備和系統現狀,并提出節能改造建議和節能潛力分析評價的過程。2.0.5 附加陽光間在帶有南向窗的采暖房間外使用玻璃等透光材料圍合成的一定空間。3 基本規定3.0.1 既有農房能效提升不得影響原有建筑結構安全性能、抗震性能和防火性能。3.0.5、2 既有農房能效提升應包括改造前的節能評估、改造技術方案的制定、改造施工及驗收、檔案整理與后期跟蹤。3.0.3 既有農房能效提升應根據節能評估結果,從技術可靠性、可操作性和經濟性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同時應結合當地村莊和農房改造規劃、地理位置、自然資源條件、社會發展水平、傳統做法以及農民生產和生活習慣,因地制宜地選取技術經濟合理、節能效果明顯、安裝工藝便捷的能效提升方案和技術措施。3.0.4 既有農房能效提升工程所用材料和設備性能應符合現行國家、山東省和青島市相關標準規定以及設計文件要求,嚴禁使用明令禁止和淘汰的材料和設備。3.0.5 既有農房能效提升工程應委托具有相應專業資質的單位進行施工,施6、工完成后應進行工程質量驗收。3.0.6既有農房能效提升工程質量驗收合格后,項目實施主體應向用戶提供既有農房能效提升工程使用須知,指導用戶正確使用、維護和保養節能設施。3.0.7既有農房能效提升工程應以戶為單位,建立清潔取暖相關檔案資料,便于項目后期跟蹤、評估與管理。3.0.8 既有農房能效提升應綜合考慮當地經濟發展水平,重點提升臥室、起居室(客廳)等主要居住和生活空間的舒適度,改造后實現能效提升30%以上。4 節能評估4.0.1 能效提升實施前,應對既有農房現狀進行節能評估。4.0.2 節能評估應包括下列主要內容:1 改造前應充分了解既有農房建造年代、結構形式、圍護結構現狀、室內熱環境、取暖方7、式等,可采用現場調查和抽樣檢測的方式進行;2 現場調查宜以村為單位,房屋構造和形式相近的既有農房可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房屋建筑開展調查,且抽樣比例不低于能效提升工程數量的10%;3 節能評估過程中應填寫既有農房能效提升現場調查表(附錄A)。4.0.3 節能評估后應出具節能評估報告,并應包括下列內容:1 既有農房概況;2 圍護結構、取暖方式及用能設備和系統現狀;3節能改造建議和節能潛力分析;4既有農房能效提升現場調查表(附錄A)。5 能效提升方案5.1一般規定5.1.1 能效提升應以“節約用、清潔供”為原則,因房而宜,科學選擇改造技術路線,對建筑物耗熱量指標影響大、改造工程量小的部位優先進行改造。58、.1.2 能效提升技術方案可參照本導則附錄B既有農房能效提升技術方案參考表或山東省農村既有居住建筑圍護結構節能改造技術導則(試行)JD14-046附錄B、附錄C和附錄D選用。5.1.3能效提升宜優先選用成熟的節能技術和產品。5.1.4能效提升方案應確定改造部位的材料、厚度等熱工性能參數,并提升改造部位的構造措施和節點做法。5.1.5 建設、施工等單位應加強材料和部品的進場驗收管理,嚴格核查材料和部品的進場報驗單、進貨單、產品合格證、檢驗報告等資料,及時進行相關檢驗和檢測委托工作。5.1.6能效提升工程所用的材料和部品應按照相關標準要求的檢驗批次實行見證取樣送檢,取樣、見證人員應對試樣的代表性和9、真實性負責,檢測機構應對材料和部品檢測報告的準確性和真實性負責。5.1.7能效提升工程施工前應按照相關規定做好安全防護,并符合相關標準的規定。5.2圍護結構5.2.1 圍護結構節能改造包括外墻、門窗、屋面、檐廊等部位。5.2.2外墻和屋面的保溫性能未達到現行國家標準農村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T50824的規定時,宜進行節能改造。5.2.3 外窗的傳熱系數大于或等于4.7W/(m2K)以及氣密性等級低于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外門窗氣密、水密、抗風壓性能分級加測方法GB/T7106中規定的2級時,宜進行節能改造。5.2.4圍護結構節能改造宜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和資源狀況選擇適宜的保溫構造形式和保溫材料。10、5.2.5圍護結構節能改造所選用的保溫材料應符合相關標準的規定,且燃燒性能等級不得低于B1級。5.2.6 圍護結構保溫工程施工現場不應有高溫或明火作業,施工時應采取可靠的防火安全管理措施,并應滿足青島市建設工程外墻保溫等施工用可燃易燃材料消防安全管理導則(青建辦字202077號)的規定。5.2.7圍護結構保溫工程施工產生的可燃易燃建筑垃圾或余料應及時清理,嚴禁長時間堆積在施工現場。5.2.8圍護結構保溫工程的保溫材料施工后應及時做好防護層或采取相應保護措施,完工后應做好成品保護。5.2.9 圍護結構保溫工程施工期間,環境溫度不應低于5;在5級以上大風天氣和雨天不得施工。5.2.10圍護結構節能11、改造后的外立面應與周邊環境相協調,體現地域特征、地方特色和鄉村風貌。I 外墻5.2.11外墻節能改造應選用成熟可靠并符合相關標準規定的保溫系統和技術措施。5.2.12 外墻保溫系統和組成材料的性能指標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外墻外保溫工程技術標準JGJ144和外墻內保溫工程技術規程JGJ/T261的相關規定。5.2.13外墻保溫工程施工前,應對基層墻體進行檢查和處理:1 表面與基層墻體結合不牢固以及污染嚴重的面層、空鼓開裂的砂漿面層等應徹底清除,表面應采用適宜強度的水泥砂漿或聚合物砂漿找平;2 涂料面層、空鼓的飾面層等均應清除。必要時應對基層墻體進行界面處理,并對不平的表面采用水泥砂漿或聚合物砂漿找12、平;3 處理原有基層墻體面層時,應考慮對周圍環境的影響。5.2.14外墻保溫工程不應更改系統構造和組成材料。5.2.15外墻保溫工程施工單位應編制專項施工方案,施工前應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和必要的實際操作培訓。5.2.16穿過外墻保溫系統安裝的設備、穿墻管線或支架等應固定在基層墻體上,并應做好密封和防水處理措施。5.2.17 當采用外墻外保溫構造做法時應符合下列規定:1外墻外保溫系統應根據農村生產和生活習慣,選擇強度高、施工簡便、造價可承受的保溫材料和系統,宜優先選用模塑聚苯板(EPS板)、擠塑聚苯板(XPS板)、硬泡聚氨酯板(PUR板)、無機輕集料保溫砂漿等外墻外保溫材料;2外墻外保溫系統13、的設計與施工應滿足現行行業標準外墻外保溫工程技術標準JGJ144的相關規定;3 當選用燃燒性能為B1級的保溫材料時,首層防護層厚度不應小于15mm,其他層防護層厚度不應小于5mm且不宜大于6mm;4 外墻外保溫工程應做好保溫層勒腳、門窗洞口、屋檐等部位的保溫和防水構造節點的設計和施工,避免雨水沿外墻順流,侵蝕破壞外墻外保溫系統;5外墻外保溫工程首層、門窗四角和陰陽角等部位應采取雙層玻纖網布等加強措施,防止外力撞擊或磕碰造成的保溫層破壞、失效;6外墻外保溫工程的飾面層宜采用淺色涂料、飾面砂漿等輕質材料。當需采用飾面磚時,應依據相關標準制定專項技術方案和驗收方法,并應組織專題論證。5.2.18 當14、采用外墻內保溫構造做法時應符合下列規定:1外墻內保溫系統所選用的保溫材料宜采用A級,當選用燃燒性能為B1級的保溫材料時,應符合低煙、低毒的特性,并應滿足防火相關規定;2外墻內保溫系統的設計與施工應滿足現行行業標準外墻內保溫工程技術規程JGJ/T261的相關規定;3 保溫板或復合保溫板與基層墻體宜采用粘結砂漿或粘結石膏(有防水要求時不應采用粘結石膏)等方式固定;4當選用燃燒性能為B1級的保溫材料時,應采用不燃材料或難燃材料做防護層,且防護層厚度不應小于6mm;5 門窗四角和陰陽角等部位的抹面層中應采取雙層玻纖網布等加強措施,門窗洞口內側面應做保溫;6 外墻內保溫工程施工應選用符合環保要求的材料,15、且不應對室內空氣質量產生不利影響;7 熱橋部位應采取可靠的保溫措施,防止內表面結露。5.2.19當外墻節能改造采用其他形式的保溫構造做法時,應依據國家現行相關標準制定專項技術方案和驗收方法,并應組織專題論證。II 外門窗5.2.20 外門窗節能改造應根據既有農房具體情況,并綜合考慮安全、保溫、隔聲、通風、采光等要求。改造后的門窗整體性能應符合相關標準的規定。5.2.21 外窗節能改造可采用保留原窗戶基礎上再增加一樘新窗或更換新窗等措施:1 在原有外窗窗臺空間允許的情況下,可增加一樘新窗。當原有外窗為木或塑料單玻窗時,可加裝塑料或鋁合金單玻窗;當原有外窗為鋼或鋁合金單玻窗時,可加裝塑料單玻窗或鋁16、合金中空玻璃窗;2 整窗拆除,更換新窗。當原有外窗更換為新窗時,應采用塑料中空玻璃窗或隔熱型材鋁合金中空玻璃窗;3 增設保溫窗簾;4 在原有玻璃上貼膜或鍍膜。5.2.22 加裝或更換新窗時,窗框與墻體之間的縫隙應采用高效保溫材料封堵密實,并用耐候密封膠嵌縫,不應采用普通水泥砂漿填縫,以減少開裂、結露和空氣滲透。5.2.23 外窗節能改造后的傳熱系數不應大于2.8W/(m2K),氣密性能不低于建筑外門窗氣密、水密、抗風壓性能分級及檢測方法GB/T7106規定的4級。5.2.24 單層外門可采取更換為保溫門、加保溫門簾、加門斗等措施。5.2.25 門窗節能改造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塑料門窗工程技術規程17、JGJ103和鋁合金門窗工程技術規范JGJ214的相關規定。III 屋面5.2.26屋面節能改造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屋面工程技術規程GB50345的相關規定。5.2.27屋面節能改造宜在原有屋面上進行,不宜改動原構造層。5.2.28 屋面熱橋部位應按設計要求采取節能保溫等隔斷熱橋措施。5.2.29 屋面節能改造工程所用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應滿足國家現行標準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和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GB50222的相關規定。5.2.30 屋面節能改造工程施工單位應編制專項施工方案,施工前應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和專業技術培訓,并應做好安全防護措施,對施工過程實行質量控制。5.2.31 18、平屋面原有防水層完好、承載能力滿足安全要求時,可直接在原屋面上增設保溫層和保護層,形成倒置式屋面構造做法,并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倒置式屋面工程技術規程JGJ230的相關規定。當原屋面防水有滲漏問題時,應重新進行防水和保溫的施工。5.2.32坡屋面節能改造宜采用改造吊頂或新增吊頂保溫的方式,對于已有吊頂且承重能力滿足保溫層荷載要求的,可在吊頂上鋪設保溫材料;對于無吊頂的坡屋面,宜在坡屋面板下噴涂保溫層或增設保溫層吊頂。當屋面坡度較大時,保溫層應采取防滑措施。5.2.33倒置式屋面保溫材料宜選用表觀密度小、壓縮強度大、導熱系數小、吸水率低的擠塑聚苯板(XPS板)、石墨擠塑聚苯板(SXPS板)或硬泡聚19、氨酯板(PUR板)等高效保溫材料,不得使用松散保溫材料,屋面坡度宜為3%。5.2.34 坡屋面內表面保溫層可選用噴涂聚氨酯硬泡體保溫材料或無機纖維噴涂保溫材料,吊頂上部保溫層可選用膨脹珍珠巖顆粒保溫包、改性酚醛保溫集成板等保溫材料。5.2.35屋面節能改造宜同步考慮安裝太陽能熱水系統。5.3供暖系統5.3.1 熱源選擇宜按下列原則進行:1 在技術經濟合理的前提下,優先選用空氣能、太陽能、淺層地熱能、中深層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或清潔能源;2 因地制宜地選用生物質燃料作為熱源;3 其他清潔能源形式。5.3.2 供暖系統節能改造應符合現行標準村鎮建筑清潔供暖技術規程T/CECS614、青島市清潔取暖電20、代煤工程技術導則和青島市清潔取暖氣代煤工程技術導則的相關規定。6 附加陽光間6.0.1 附加陽光間圍護結構熱工參數應符合下列規定:1 雙玻窗夜間保溫熱阻為0.3(m2K/W);2 單玻窗夜間保溫熱阻為0.62(m2K/W);3 屋面傳熱系數為0.300.40(W/m2K);4 地面傳熱系數為0.240.30(W/m2K)。6.0.2 陽光間的平面形式宜與建筑立面平齊,除在南向墻面設置玻璃外,可在毗連的主房坡頂部分加設傾斜玻璃,受限制時可采用凹入建筑內部或半凹入建筑內部兩種類型。6.0.3 陽光間東西端墻不宜開窗或做成透光面。6.0.4 陽光間集熱面玻璃層數宜選擇1層或2層玻璃并加設夜間保溫裝置21、。6.0.5陽光間宜與客廳或出入口相連,進深不宜過大。單純作為集熱部件的陽光間進深不宜大于0.6m,兼做使用空間的陽光間進深不宜大于1.4m。6.0.6 陽光間與采暖房間的公共墻體應沒有遮擋,墻面材料應選擇深色、對太陽輻射吸收系數較高的材料,公共墻體上的門窗開孔率不宜小于公共墻面總面積的15%。6.0.7 陽光間地面宜選用深色材料,便于集熱。6.0.8陽光間應注意夏季通風與遮陽設計,防止夏季過熱。6.0.9陽光間內部應解決好冬季通風除濕問題,減少玻璃內表面結霜和結露。6.0.10 陽光間內部應組織好室內空氣的循環,在組織氣流時,應保證白天陽光間與相連采暖房間內空氣的循環暢通。6.0.11 陽光22、間原理圖和構造詳圖可參照本導則附錄D附加陽光間原理圖和構造詳圖選用。7 能效提升驗收7.0.1能效提升工程完成后,由項目實施主體組織質量驗收,技術支撐單位、施工單位和業主代表等相關方參加。7.0.2能效提升工程的質量驗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GB50411的相關規定。7.0.3能效提升工程所選用的圍護結構保溫系統及其組成材料、外門窗、供暖系統及其組成材料、陽光間部品和材料進場檢驗時,品種、性能指標和質量應符合設計文件和相關標準規范的要求。7.0.4能效提升工程質量驗收應提交下列資料:1 能效提升技術實施方案及相關設計文件;2 圍護結構保溫系統及其組成材料的質量證明文件等23、;3 外門窗的質量證明文件等;4 完成清潔取暖改造證明文件等;5 若有陽光間改造,需提供陽光間部品和材料的質量證明文件等;6 施工記錄和隱蔽工程驗收記錄;7 其他相關文件和資料,未按照本導則選擇標準改造方案的需提供節能評估報告。7.0.5質量驗收合格后,區(市)清潔取暖管理部門應對能效提升工程的實施情況進行核查。7.0.6能效提升工程應做到手續齊全,資料完整。核查應包括下列內容:1能效提升工程質量驗收資料;2 既有農房能效提升實施量核查表(附表C);3其他相關文件和資料。7.0.7核查結束后,區(市)清潔取暖管理部門應出具核查報告及改造臺賬。附表A既有農房能效提升現場調查表項目地址區(市) 鎮24、(街) 村(居)聯系人聯系方式建造時間年 月建筑面積(m2)層數/層高入住時間年 月結構形式:磚混結構 石砌結構 框架結構 鋼結構木結構其他(請注明):圍護結構外墻1.基層墻體材料:實心黏土磚 空心磚 石材 土坯 木材黏土 其他(請注明):2.基層墻體材料厚度(mm):3.保溫層材料:無 保溫砂漿 泡沫混凝土 EPS板 XPS板水泥珍珠巖砂漿 玻璃棉 其他(請注明):4.保溫層厚度(mm):屋面1.平屋面 坡屋面2.屋面結構層材料:預制混凝土板 現澆混凝土板 木屋架鋼屋架其他(請注明):3.結構層材料厚度(mm):4.保溫層材料:無 爐渣 石棉板 EPS板 XPS板 稻殼木屑 草料 其他(請注25、明):5.保溫層厚度(mm):外窗1.選用型材及玻璃:木框+單玻 木框+雙玻 鋁合金+單玻鋁合金+雙玻 塑鋼+單玻 塑鋼+雙玻其他(請注明):2.開啟方式:平開 推拉外門單層木門 雙層木門 單層鋁門 雙層鋁門塑鋼門 金屬門 其他(請注明):供暖系統1.取暖方式:無 土暖氣 火炕 電采暖(電暖器/電爐,電熱毯)火爐 燃池 家用分體空調 空氣源熱泵燃氣壁掛爐 太陽能+地板輻射 其他(請注明):2.供暖(供冷)面積(m2):供暖時間段:3.室內冷暖感受:很冷 稍冷 暖和 稍熱 很熱4.設備(系統)故障及質量問題:19附錄B 既有農房能效提升30%以上技術方案參考表改造部位序號具體措施傳熱系數限值外墻26、屋面外窗屋頂+外窗140mmXPS板平屋頂保溫+換中空玻璃窗或加塑料單玻窗0.652.8210mmSTP板平屋頂保溫+換中空玻璃窗或加塑料單玻窗0.652.8330mmPUR板平屋頂保溫+換中空玻璃窗或加塑料單玻窗0.652.8屋頂+陽光間430mmXPS板平屋頂保溫+陽光間0.84510mmSTP板平屋頂保溫+陽光間0.65625mmPUR板平屋頂保溫+陽光間0.84吊頂+外窗7吊頂保溫(60mm膨脹珍珠巖顆粒包)+換中空玻璃窗或加塑料單玻窗0.652.88吊頂保溫(10mmSTP板)+換中空玻璃窗或加塑料單玻窗0.652.8925mm改性酚醛保溫集成板吊頂+換中空玻璃窗或加塑料單玻窗0.627、52.8吊頂+陽光間10吊頂保溫(50mm膨脹珍珠巖顆粒包)+陽光間0.8411吊頂保溫(10mmSTP板)+陽光間0.841220mm改性酚醛保溫集成板吊頂+陽光間0.84外墻外保溫+外窗1360mmEPS板外保溫(山墻、北墻)+換中空玻璃窗或加塑料單玻窗0.502.81410mmSTP板保溫+換中空玻璃窗或加塑料單玻窗0.652.81550mmEPS板外保溫+換中空玻璃窗或加塑料單玻窗0.652.81650mmXPS板外保溫+換中空玻璃窗或加塑料單玻窗0.502.81740mmPUR板外保溫+換中空玻璃窗或加塑料單玻窗0.502.8外墻外保溫+陽光間1850mmEPS板外保溫+陽光間0.528、91910mmSTP板保溫+陽光間0.592040mmXPS板外保溫+陽光間0.592130mmPUR板外保溫+陽光間0.59外墻內保溫+外窗2250mmEPS復合板外保溫+換中空玻璃窗或加塑料單玻窗0.652.82310mmSTP復合板內保溫+換中空玻璃窗或加塑料單玻窗0.652.82450mmXPS復合板內保溫+換中空玻璃窗或加塑料單玻窗0.502.82540mmPUR復合板內保溫+換中空玻璃窗或加塑料單玻窗0.502.8外墻內保溫+陽光間2650mmEPS復合板外保溫+陽光間0.592710mmSTP復合板內保溫+陽光間0.592840mmXPS復合板內保溫+陽光間0.592930mmP29、UR復合板內保溫+陽光間0.59附表C 既有農房能效提升實施量核查表項目地址區(市) 鎮(街) 村(居)聯系人聯系方式建筑面積(m2)改造面積(m2)設計單位施工單位核查項目改造部位屋面 外墻 外窗 外門供暖系統 附加陽光間屋面1.保溫構造:平屋面倒置式保溫 坡屋頂室內保溫吊頂其他(請注明):2.保溫材料厚度(mm): 導熱系數(W/(mK)):蓄熱系數(W/(m2K)): 熱惰性指標:3.實施量(m2):4.其他說明:外墻1.保溫系統:2.保溫材料:EPS板 XPS板 PUR板 STP板保溫砂漿 其他(請注明):3.保溫材料厚度(mm): 導熱系數(W/(mK)):蓄熱系數(W/(m2K))30、: 熱惰性指標:4.實施量(m2):5.其他說明:外窗1.改造方式:拆除舊窗,安裝新窗 不拆除舊窗,加裝一層窗增設保溫窗簾 原窗玻璃上貼膜或鍍膜2.改造所用配置: 傳熱系數(W/(m2K)):3.改造數量(包括外窗尺寸、樘數及所在朝向):4.其他說明:外門1.改造方式:拆除舊門,安裝保溫門加裝門斗加保溫門簾2.改造所用配置: 傳熱系數(W/(m2K)):3.改造數量:4.其他說明:供暖系統1.熱源形式:太陽能 生物質能 空氣源熱泵 地熱能燃氣 電其他(請注明):2.末端形式:暖氣片 風機盤管 地板輻射 頂板輻射其他(請注明):3.實施量(m2):4.其他說明:附加陽光間1.附加陽光間:是 否231、.實施量(m2):3.其他說明:注:1.本表中所涉及的單位名稱須使用全稱;2.進行現場核查時應收集齊全相關資料。附錄D 附加陽光間原理圖和構造詳圖圖D.1 附加陽光間原理圖圖D.2 附加陽光間構造詳圖引用標準名錄本導則所遵循的國家規范、標準法則主要包括但不僅限于以下所列范圍:1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 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GB501763 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GB502224 屋面工程技術規程GB503455 民用建筑太陽能熱水系統應用技術標準GB503646 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GB504117 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507368建筑外門窗氣密、水密、抗32、風壓性能分級加測方法GB/T71069 農村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T5082410 嚴寒和寒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JGJ2611 塑料門窗工程技術規程JGJ10312 外墻外保溫工程技術標準JGJ14413 鋁合金門窗工程技術規范JGJ21414 倒置式屋面工程技術規程JGJ23015 外墻內保溫工程技術規程JGJ/T26116 山東省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技術導則(試行)JD14-01117 山東省農村既有居住建筑圍護結構節能改造技術導則JD14-04618 村鎮建筑清潔供暖技術規程T/CECS61419 農村地區被動式太陽能暖房圖集(試行)20 青島市清潔取暖電代煤工程技術導則(試行)21 青島市清潔取暖氣代煤工程技術導則(試行)22 青島市建設工程外墻保溫等施工用可燃易燃材料消防安全管理導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