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市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與處理專項規劃方案(修編)(2021-2035年)說明書(29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744341
2023-09-01
29頁
2MB
1、貴陽貴安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與處理專項規劃(2021-2035年)貴陽市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與處理專項規劃(修編)貴陽市綜合行政執法局貴陽市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二O二一年九月(2021-2035年)說明書貴陽市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與處理專項規劃(修編)(2021-2035年)p 當前,貴陽市正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牢牢守好發展發展和生態生態兩條底線。以大力實施“強省會”五年行動“強省會”五年行動為工作主線,加快推進經濟體量大能級城市、創新型中心城市、內陸開放型城市、生態文明城市、共建共治共享城市建設,努力打造全省高質量發展更具帶動力的火車頭、西南地區更具影響力的重要增長極。p 城鄉生活垃圾處理設施是貴陽建設2、生態文明示范城市的重要基礎設施,更是城市安全運行的重要保障。為適應新時代貴陽城市發展需要,全面提升貴陽環境衛生管理水平,提高城市治理能力,需遵循“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加快構建與貴陽城市發展相適應的城鄉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理系統,補齊垃圾分類處理設施建設短板,形成完善的垃圾資源化回收利用體系,切實破解貴陽“垃圾圍城”的困境,努力開創貴陽城鄉環衛工作新局面。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 2015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視察時指出:要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培植后發優勢,奮力后發趕超,走出一條有別于東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發展新路;2021年2月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考察時,3、希望貴州努力開創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在步行察看烏江生態環境和水質情況后,總書記強調:優良生態環境是貴州最大的發展優勢和競爭優勢,要不斷做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篇大文章。序言 1貴陽市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與處理專項規劃(修編)(2021-2035年)目 錄CONTENTS現狀概況規劃總則規劃背景010203生活垃圾轉運及處理設施規劃05生活垃圾產生量規模預測042實施建議06貴陽市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與處理專項規劃(修編)(2021-2035年)0101規劃背景p 規劃背景3貴陽市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與處理專項規劃(修編)(2021-2035年)1、國家層面:”十四五”規劃新要求 國家發改委、4、住建部:重點建設“焚燒+”設施,突出高質量發展要求“十四五”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發展規劃 總體目標:到2025年,省會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能力進一步提升,生態文明試驗區具備條件的縣城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系統.城市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60%左右,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占比65%左右。十項重點任務:(一)加快完善垃圾分類設施體系;(二)全面推進生活垃圾焚燒設施建設;(三)有序開展廚余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四)規范垃圾填埋處理設施建設;(五)健全可回收物資源化利用設施;(六)加強有害垃圾分類和處理;(七)強化設施二次環境污染防治能力建設;(八)開展關鍵技術研發攻關和試點示范;(九)鼓5、勵生活垃圾協同處置;(十)完善全過程監測監管能力建設。一、規劃背景4貴陽市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與處理專項規劃(修編)(2021-2035年)2、貴陽市實施“強省會”戰略行動新支撐 縱深推進垃圾分類攻堅戰,努力打造清新整潔靚麗的城市環境 明確工作目標,進一步完善垃圾分類工作體系,明確各階段工作任務,確保2022年底城六區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聚焦五個環節,統籌抓好投放、收運、處理等各環節工作;突出重點任務,加快推進收運處理處置能力建設,提升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和管理方式智能化水平;強化保障措施,各級黨政機關充分發揮示范作用,加快建立工作評價體系,創建完善工作機制,推動形成完善的分類工作格局。扎實推進農6、村“五治”工作各項重點任務堅持目標導向,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明確定性目標、細化定量目標、制定年度目標,推動“五治”工作任務落實到鄉、落實到村、落實到戶。要大力治垃圾,堅持有效分類、規范運輸、無害處理,促進農村垃圾分類處置工作規范化、標準化。一、規劃背景5構建貴陽市城鄉生活垃圾處理新格局,為實施“強省會”戰略行動提供新支撐將生活垃圾變廢為寶,打通“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轉換通道,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出新績”不斷探索胡忠雄:垃圾分類工作是改善民生的民心工程,是城市治理的基礎工程,是補齊短板的環保工程,也是檢驗干部的作風工程。馬寧宇:要以系統治理的理念7、抓好垃圾分類工作,加快實現垃圾分類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要完善工作方案,制定工作目標,明確分類原則,細化分類方法,加快推進垃圾分類取得實效。貴陽市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與處理專項規劃(修編)(2021-2035年)3、貴陽2035戰略和國土空間規劃新要求貴陽市2035年建設用地布局示意圖(方案)貴陽市2035年建設用地布局示意圖(方案)統籌謀劃支撐貴陽市1000萬人口城市發展的重大環衛基礎設施,增強城市環衛基礎設施承載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 按照自然資源部頒發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指南要求,國土空間規劃需要開展市域城市重大基礎設施專項研究。現行規劃基于07版城市總規框架編制,本輪修編需要基于貴陽208、35發展戰略和國土空間規劃的新要求,統籌謀劃支撐貴陽市1000萬人口城市發展的重大環衛基礎設施,增強城市環衛基礎設施承載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確保本輪修編各重大處理設施納入國土空間規劃 以國家“十四五”規劃和省級安排部署為指導,立足貴陽實際條件及發展情況,緊密結合當前編制中的貴陽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重點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轉運、處理、突發安全應急等重大設施布局規劃,確保將重大設施納入國土空間規劃并劃定基礎設施項目用地紅線,作為今后貴陽市城鄉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法定依據。一、規劃背景6貴陽市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與處理專項規劃(修編)(2021-2035年)0202現狀概況p 現狀生活垃圾收集處理設施概況p 9、現狀問題分析7貴陽市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與處理專項規劃(修編)(2021-2035年)一、現狀生活垃圾收集處理設施概況目前貴陽市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設施還未做到全市統一設置,老舊城區主要采取的收集設施是塑料垃圾桶以及鐵質垃圾箱等,生活垃圾分類功能設置不統一。城市新區及部分老舊改造社區逐步采用分類式塑料垃圾桶、分類垃圾收集房等垃圾分類收集設施,能有效的將垃圾進行分類收集。現狀生活垃圾收集設施主要是混合式塑料垃圾桶、分類式塑料垃圾桶、鐵質垃圾箱、垃圾收集池、分類垃圾收集房等。1、現狀生活垃圾收集設施8分類式塑料垃圾桶混合式塑料垃圾桶鐵質垃圾箱分類垃圾收集房貴陽貴安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與處理專項規劃(2021-10、2035年)-3-2、現狀轉運設施情況全市共建成生活垃圾轉運站144座,總規模為7497噸/日,其中中心城區92 座,規模為 4762噸/日;貴安新區4座,規模為790噸/日;三縣一市 48座,規模為 1945 噸/日。現狀生活垃圾轉運站分布圖觀山東路垃圾轉運站小龍灘垃圾轉運站金朱東路垃圾轉運站永樂垃圾轉運站貴陽市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與處理專項規劃(修編)(2021-2035年)3、終端處理設施現狀終端處理設施分布圖10目前貴陽市范圍內共有 8個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總處理規模為5545噸/日。其中5個衛生填埋場,1個垃圾焚燒發電廠,水泥窯協同處置項目1個,餐廚廢物處理廠1座。(水井凹生活垃圾焚燒及烏11、當餐廚垃圾處理設施處于在建中)高雁、比例壩、清鎮、息烽和開陽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5座,總設計處理規模3510噸/日。貴陽市南部花溪燕樓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廠一期已經建成投運,處理規模1200噸/日。貴陽市生活垃圾處理方式主要采用衛生填埋和焚燒發電2種方式,其中衛生填埋約占75%,焚燒發電約占18%(現狀全國垃圾焚燒處理率約45%),其他方式約占7%,相比于全國焚燒發電處理生活垃圾的情況,貴陽市處于中等水平。序號末端設施名稱設計日處理能力(噸/日)2021年實際日處理量(噸)備注1烏當高雁生活垃圾填埋場22003102白云比例壩生活垃圾填埋場8003000 3清鎮生活垃圾填埋場(站街)3000已停運412、息烽生活垃圾填埋場(小寨壩)90110 5開陽生活垃圾填埋場(云開街道)120260 6花溪燕樓生活垃圾焚燒廠120012007清鎮水泥窯協同處置項目(站街)3003008貴陽市餐廚廢物處理廠(比例壩)535400二期試運行合計55455580貴陽市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與處理專項規劃(修編)(2021-2035年)二、現狀問題分析現狀處理能力飽和,現有處理設施體系難以滿足分類處理要求 目前,貴陽市已建7座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均為混合垃圾處理模式,且處置能力已接近飽和。為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要求,現狀生活垃圾填埋場均面臨封場問題,近期生活垃圾處理設施能力缺口接近3000噸/日。隨著貴陽城市規模繼續擴13、大,城鎮化水平提升及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生活垃圾產生量將會大量增長,原有收運設施已無法滿足需要,“垃圾圍城”問題將更加突出,急需新建及擴容垃圾終端處理設施,提升城市垃圾處理能力水平。燕樓生活垃圾焚燒廠高雁生活垃圾填埋廠比例壩生活垃圾填埋廠11貴陽市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與處理專項規劃(修編)(2021-2035年)現有轉運設施規模偏小,布局分散,功能單一 貴陽市現狀垃圾轉運站規模普遍偏?。ù蟛糠中∮?0噸/日),存在布局分散、設施功能單一等問題。導致垃圾處理效率低下,處理不及時,且轉運過程中存在惡臭污染問題。全市缺少區域性大型轉運中心,不利于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分類、轉運、處理。觀山東路垃圾轉運站月亮巖14、垃圾轉運站后山河垃圾轉運站二、現狀問題分析12貴陽市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與處理專項規劃(修編)(2021-2035年)0303規劃總則p 規劃范圍及期限p 規劃目標13貴陽市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與處理專項規劃(修編)(2021-2035年)一、規劃范圍及期限 規劃范圍:貴陽市域范圍及貴安新區直管區范圍。貴陽市域六區(云巖區、南明區、觀山湖區、烏當區、白云區、花溪區)、三縣一市(息烽縣、開陽縣、修文縣、清鎮市)及貴安新區直管區,總面積8415平方公里。規劃期限:2021-2035年,近期-20212025年、中遠期-20262035年、遠景-2035年后。本規劃對象為城鄉生活垃圾,不含建筑垃圾、工業固廢15、垃圾和危險品垃圾。按照“城市垃圾大分流、生活垃圾小分類”的垃圾源頭分類原則,貴陽市已就建筑垃圾、工業固廢垃圾和危險品垃圾編制有相應處置規劃和建設有完善的處理設施,本輪規劃僅針對生活垃圾類型。二、規劃對象14貴陽市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與處理專項規劃(修編)(2021-2035年)三、規劃目標15以問題為導向,提升生活垃圾分類及處理能力;繼續推進北部生活垃圾焚燒項目建設,重點推動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設施、廚余(餐廚)垃圾處理設施及大中型分類分揀轉運中心等建設,補齊垃圾處理設施短板;逐步開展高雁、比例壩等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封場及生態治理工作;形成以焚燒發電為主、其它利用為輔,基本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16、至2025年底全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占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能力的65%以上,資源化利用率達60%以上,初步建立起全市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體系。全面建成城鄉統籌、布局合理、技術先進、安全可靠、可持續發展的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處理體系,形成與1000萬人口城市規模相適應的環衛處置能力水平。全面普及實施生活垃圾源頭分類、實現分類收運與處理,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率達到7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80%以上,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占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能力的85%以上。近期目標遠期目標目標指標表序號發展指標區域單位現狀 近期目標 遠期目標1焚燒能力占生活垃圾處理比例全市%1865以上852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貴17、陽市主城區%356080縣城%5065鄉鎮%35503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貴陽市主城區%100100縣城%9598鄉鎮%80904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率貴陽市主城區%5080縣城%4070鄉鎮%3060遠景目標:提高生活垃圾資源轉化,將垃圾“變廢為寶”,為百姓生產生活服務,實現真正的節能環保,讓垃圾分類的意義得以升華!貴陽市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與處理專項規劃(修編)(2021-2035年)0404生活垃圾產生量預測p 上位規劃概述p 生活垃圾產生量預測16貴陽市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與處理專項規劃(修編)(2021-2035年)1、貴陽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年)n 總體格局 按照“城市中軸貫通18、,東西兩翼協同,南北雙向拓展,組團分布推進”的空間發展思路,構建“一心一城一區,兩軸兩翼多點”的開發保護總體格局。n 城市規模 人口規模:到2025年,常住人口控制在700萬人,服務人口按800萬人預控。到2035年,服務人口按1000萬人控制。n 重要控制線 生態保護紅線:到2035年,全市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不低于994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阿哈湖、紅楓湖、百花湖、南岳山脈、黔靈山脈以及北部山地等生態功能重要區域以及城市內部需要進行生態保護的區域。永久基本農田:到2035年,全市永久基本農田主要分布于開陽縣、息烽縣、修文縣、清鎮市、烏當區及花溪區。城鎮開發邊界:到2035年,全市城鎮開發邊界面積19、控制在1500平方公里以內。一、上位規劃概述2035年規劃建設用地布局示意圖17貴陽市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與處理專項規劃(修編)(2021-2035年)城鎮可回收垃圾2025年:2173噸/日2035年:2376噸/日城鎮有害垃圾2025年:0.3噸/日2035年:1噸/日城鎮城鎮其他垃圾2025年:3985噸/日2035年:4589噸/日二、生活垃圾產生量預測18n 垃圾產生量預測結果:規劃至2025年,生活垃圾產生總量為9842噸/日(城鎮生活垃圾產生量為8958噸/日,農村生活垃圾產生量為884噸/日)。城鎮生活垃圾中:濕垃圾產生量為2798噸/日;可回收垃圾產生量為2173噸/日;有害垃圾20、產生量為0.3噸/日;其他垃圾產生量為3985噸/日。規劃至2035年,生活垃圾產生總量為11600噸/日(城鎮生活垃圾產生量為10802噸/日,農村生活垃圾產生量為798噸/日)。城鎮生活垃圾中:濕垃圾產生量為3835噸/日;可回收垃圾產生量為2376噸/日;有害垃圾產生量為1噸/日;其他垃圾產生量為4589噸/日。城鎮濕垃圾2025年:2798噸/日2035年:3835噸/日貴陽市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與處理專項規劃(修編)(2021-2035年)0505城鎮生活垃圾收運及處理設施規劃p 中大型生活垃圾轉運分類分揀中心建設p 干垃圾(焚燒)處理設施布局規劃p 濕垃圾處理設施布局規劃p 2035年21、終端處理設施布局規劃19貴陽市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與處理專項規劃(修編)(2021-2035年)20一、中大型生活垃圾轉運分類分揀中心建設生活垃圾轉運設施規劃布局圖 中大型生活垃圾轉運分類分揀中心布局規劃大型生活垃圾轉運站效果圖 規劃至2025年貴陽貴安共布局生活垃圾轉運分類分揀中心21座。保留并改造現狀城鎮轉運站15座,待21座垃圾轉運分類分揀中心建成后,逐步替代城鎮及周邊轉運站78座。保留現狀鄉鎮轉運站51座,至2025年全市共布局轉運站87座。貴陽市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與處理專項規劃(修編)(2021-2035年)二、干垃圾(焚燒)處理設施布局規劃21焚燒終端設施布局圖 規劃貴陽貴安共布局焚燒發22、電項目5座,至2025年規模合計6400噸/日。南部燕樓焚燒發電廠:規模2400噸/日,服務范圍貴安直管區、花溪、經開、南明、雙龍,含生活圈共計50個;北部水井凹焚燒發電廠:規模2000噸/日,服務范圍白云、高新、觀山湖、云巖及修文縣城,含生活圈共計57個;西部清鎮焚燒發電廠:規模500噸/日,服務范圍清鎮,含生活圈共計11個;東部(烏當)焚燒發電廠:規模1000噸/日,服務范圍烏當、修文鄉鎮、白云牛場及云巖區漁安,含生活圈共計15個;東北部開陽焚燒發電廠:規模500噸/日,服務范圍開陽縣、息烽縣,含生活圈共計7個;貴陽市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與處理專項規劃(修編)(2021-2035年)三、濕垃圾23、處理設施布局規劃22餐廚垃圾處理設施終端設施布局圖2025年貴陽貴安共布局餐廚處理設施4座,規模合計1100噸/日。白云餐廚處理項目:餐廚規模500噸/日。主要服務白云區及高新區(生活圈13個)、觀山湖區(生活圈17個)、云巖區(生活圈25個)、修文縣(生活圈3個)、息烽縣(生活圈3個)、開陽縣(生活圈4個),共計生活圈65個。烏當定扒餐廚處置項目:餐廚規模200噸/日。服務烏當區(生活圈10個)、南明區東北片區(生活圈10個)、云巖漁安片區(生活圈4個)、雙龍(生活圈4個)及永樂,共計生活圈28個?;ㄏ鄻遣蛷N處置項目:擬建餐廚300噸/日。服務花溪區(生活圈8個)、經開區(生活圈10個)、24、貴安直管區(生活圈5個)、南明區西部及南部片區(生活圈13個),共計生活圈36個。清鎮餐廚垃圾處置項目:擬建餐廚100噸/日。服務清鎮市(生活圈11個)。1、餐廚垃圾處理設施布局規劃貴陽市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與處理專項規劃(修編)(2021-2035年)23家庭廚余垃圾處理設施布局圖2025年貴陽貴安共布局家庭廚余處理設施9座,規模合計1580噸/日。白云廚余處理項目:廚余規模100噸/日。主要服務白云區、高新區,含生活圈13個。烏當定扒廚余處置項目:廚余規模400噸(一期200噸/日,二期200噸/日)。服務烏當區鄉鎮、觀山湖區主城區(生活圈17個)、云巖區三馬片區(生活圈10個)、南明區花果園25、片區(生活圈5個)、雙龍(生活圈4個)及永樂,共計生活圈36個。烏當高雁廚余垃圾處置項目:廚余規模300噸/日(一期150噸/日,二期150噸/日)。服務烏當老城區(生活圈10個)及云巖區(生活圈19個),共計生活圈29個?;ㄏ鄻菑N余處置項目:廚余400噸/日,服務花溪區(生活圈8個)、經開區(生活圈10個)、貴安直管區(生活圈5個)及南明區南側區域(生活圈9個),共計生活圈32個。清鎮廚余垃圾處置項目:廚余200噸/日,服務清鎮市(生活圈11個)、觀山湖區百花鎮及金華鎮。南明區寶福山分類分揀中心:廚余規模100噸/日,主要服務南明區老城片區(生活圈9個)。修文龍場分類分揀中心:廚余規模3026、噸/日,服務修文縣(生活圈3個)。息烽永靖分類分揀中心:廚余規模20噸/日,服務息烽縣(生活圈3個)。開陽縣分類分揀中心:廚余規模30噸/日,服務開陽縣(生活圈4個)。三、濕垃圾處理設施布局規劃2、家庭廚余垃圾處理設施布局規劃貴陽市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與處理專項規劃(修編)(2021-2035年)24其他廚余(農貿市場)垃圾處理設施布局圖至2025年貴陽貴安共布局其他廚余(農貿市場)處理設施4座,規模合計300噸/日。其中現狀1座,規模30噸/日;在建1座,規模20噸/日;擬建3座,規模250噸/日。農貿市場廚余垃圾建議就地處置,或就近進入集中處置設施進行處置。項目情況其他廚余(農貿市場)處理區域27、小計項目名稱處理能力(噸/日)已建南明區花果園廚余垃圾處置項目30南明區區域內農貿市場30在建南明區花果園廚余垃圾處置擴建項目20南明區區域內農貿市場20擬建修文北部物流園廚余垃圾處置項目100250花溪地利農產品物流園廚余垃圾處置項目100云巖廚余垃圾處置擴建項目50總計:300三、濕垃圾處理設施布局規劃3、其他廚余(農貿市場)處理設施布局規劃貴陽市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與處理專項規劃(修編)(2021-2035年)252035年生活垃圾終端處理設施布局圖四、2035年終端處理設施布局規劃兩園三廠多中心兩 園:東部(新場)循環經濟產業園擴建近期焚燒規模至2000噸/日,增加多種固廢處理設施建設,打28、造循環經濟產業園。南部(燕樓)循環經濟產業園保留焚燒規模2400噸/日,依托現有燕樓垃圾焚燒廠周邊用地進行功能拓展。三 廠:東北部開陽焚燒發電廠保留近期建設焚燒規模500噸/日;北部水井凹焚燒發電廠保留近期建設焚燒規模2000噸/日;西部清鎮焚燒發電廠擴建近期焚燒規模至1000噸/日。多中心:烏當定扒廚余(餐廚)垃圾處理中心:廚余規模400噸/日,餐廚規模200噸/日;白云比例壩廚余(餐廚)垃圾處理中心:廚余規模100噸/日,餐廚規模500噸/日;清鎮廚余(餐廚)垃圾處理中心:廚余規模200噸/日,餐廚規模100噸/日;烏當高雁廚余垃圾處理中心:廚余規模300噸/日;修文物流園廚余垃圾處理中心29、:其他廚余規模100噸/日;花溪地利物流園廚余垃圾處理中心:其他廚余規模100噸/日;云巖廚余垃圾處理中心:其他廚余規模50噸/日;南明廚余垃圾處理中心:其他廚余規模50噸/日。遠期終端處理設施生活垃圾處理規模合計10180噸/日(含分揀中心濕垃圾處理能力),測算遠期生活垃圾產生量為8266噸/日(不含可回收物及有害垃圾),終端處理設施處理能力滿足垃圾日產量不均勻系數約1.23(規范取值11.5)。0606實施建議p 探索生態補償機制p 加快完善生活垃圾源頭分類p 推進循環經濟產業園設施建設步伐26貴陽貴安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與處理專項規劃(2021-2035年)參照生態補償機制原則,推進貴陽市生30、活垃圾處理補償機制實施,探索研究垃圾排放者向垃圾處理者付費制度,運用財政轉移支付等多種手段,發揮調動區縣建設垃圾終端處理設施的積極性。1、建立生活垃圾處理生態補償決策協調組織機構。建議建立生態補償管理體制,設立相應機制或專門機構來行使生態補償工作的決策、協調、監督等相關職責。2、建立健全生活垃圾收費、處理、補償相關政策。市政府出臺相應的意見和實施辦法,制定生態補償的配套政策制度。3、開展生活垃圾生態補償試點,探索建立補償標準體系。研究建立垃圾處理生態補償標準體系,落實補償各利益相關方責任,探索補償的資金來源、補償渠道和保障體系,建立垃圾產生與處理區域協調發展的長效機制,推動生態補償政策的制定和31、完善。4、加大生活垃圾處理生態補償投入,逐步形成多元補償方式。拓寬補償資金渠道,加大市、區兩級的補償投入額度。除了資金補償外,努力開拓多元化補償方式,積極運用垃圾處理副產品回饋(如電、熱等)、垃圾處理費用減免、修建基礎設施及安排就業等補償方式。一、加快推進垃圾處理補償機制實施27貴陽貴安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與處理專項規劃(2021-2035年)提高居民環境意識、加強政府部門集中領導、有關部門大力支持結合起來,逐步完善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大力宣傳城市垃圾源頭減量化思想,從源頭控制城市垃圾的產生,減少廢物排量。二、加快完善生活垃圾源頭分類三、推進循環經濟產業園設施建設步伐加快城市垃圾綜合利用處置設施的建設步伐,特別是對垃圾焚燒廠、廚余垃圾處理廠、糞便處理廠、污泥處置廠、園林垃圾處置廠、有害垃圾處置廠等重要固廢處理設施建設,有利于實現垃圾分類收集、分類轉運及協同處理的總體目標。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