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辛集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征求意見稿)(33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744350
2023-09-01
33頁
17.34MB
1、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辛集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2022年10月TERRITORIAL SPATIAL MASTER PLANNING OF XINJI征求意見稿辛集是一座擁有2200多年歷史的冀中南平原城市,擁有“農林重地、物產豐饒”的生態本底,“詩畫之鄉、文化增彩”的文化底蘊,“產業雄厚、發展強勁”的商貿傳統和產業基礎,在新時代發展要求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國家戰略背景下,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高品質生活和高水平治理,辛集市于2019年5月份啟動了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工作。辛集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是全市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是全市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的行2、動綱領,也是全市各級各類空間規劃編制的基本依據,是新時代全面建設繁榮美麗幸福辛集的有力支撐。序 言1規劃總則1.1 規劃原則1.2 規劃期限與范圍 堅持戰略引領和精準實施相結合全面落實國家發展戰略和省、市決策部署,體現宏觀性、指導性,注重增強規劃的約束力和可操作性,做到能用、管用、好用,能檢查易評估。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將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規劃目標,以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為導向,明確破解難題的途徑和辦法。堅持全域統籌和重點突出相結合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有序統籌布局城鎮、農業、生態等功能空間,實現區域覆蓋、全要素管控。突出重點領域,嚴守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嚴控3、建設用地總量,提出務實舉措。堅持多規合一和創新發展相結合從實際出發,落實“多規合一”,提高規劃的科學性,實現“一張藍圖干到底”。因地制宜,統籌資源要素保護與利用,突出城鄉特色,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創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方法路徑。堅持協同開放和共建共治相結合加強區域協調發展與合作,加大開放力度,打造高水平開放平臺。強化部門協作、上下聯動和公眾參與,嚴守生態、糧食、環境、資源、能源等安全底線。1.1 規劃原則本次規劃范圍為辛集市行政轄區,總面積950.36平方公里,包括市域和中心城區兩個層面內容。2025遠期2035遠景20501.2 規劃期限與范圍近期突出協同轉型,明確城市定位224、.1 發展定位2.2 目標愿景2.3 區域協同冀中南轉型發展示范區新興商貿物流城市國際皮草時尚名城2.1 發展定位2025年京津冀城市群特色功能節點城市建設初見成效,初步形成區域協同互促、空間結構有序、國土功能清晰、生態環境改善、城鄉品質提升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2035年建成新興節點城市和高品質中等城市,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市功能趨于完善,現代化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基本完備,區域協同和城鄉融合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生態環境實現根本好轉,建成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水清林秀的繁榮美麗幸福辛集,成為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特色功能節點城市。2050年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市5、。2.2 目標愿景主動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強化交通互聯互通:積極爭取雄鄭高速(石津-石衡段)、石雄城際辛集支線、石濟客專與雄商高鐵增設北西聯絡線等通道規劃建設,實現辛集60分鐘達雄安、90分鐘抵京津。強化產業對接協作:積極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有效有序承接雄安新區產業轉移和科技成果轉化,注重產城教融合,引入高等院校,打造職業技術人才培養基地。12.3 區域協同全面融入現代化省會都市圈融入省會半小時通勤圈:加快推進辛集市澳森大街與石家莊的城市快速路連接,啟動石衡高速建設,謀劃石家莊至辛集軌道交通。加強產業、貿易領域合作:強化與石家莊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現代商貿物流等產業的分工協作發展,建設綜合保稅6、區,打造陸港型物流樞紐。22.3 區域協同推動與衡水、邢臺及周邊市縣區聯動發展推動產業協作互促互利。重點與晉州、深州在農副產品加工、現代物流等方面,與邢臺、寧晉、安平、深澤在裝備制造、絲網、新材料等方面,與冀州在休閑旅游方面開展協作,與周邊地區互利共贏。推動區域設施共建共享:實現與周邊市縣區至少兩條干線公路相互通達,建設三級綜合醫院、醫養綜合體和四館三中心等區域服務設施,著力提升城市能級和集聚輻射帶動作用。推動生態環境共建共保:沿重要交通設施建設生態綠帶,主要沿石津干渠、石黃高速、石德鐵路、石濟客專建設“一渠三路”區域性生態廊道,建立生態環境協同;推進大氣環境共治,嚴格環境準入,加強污染源頭治7、理,建立科學有效的區域大氣環境聯防聯治制度。32.3 區域協同堅持生態優先,優化空間格局3.1 科學劃定三條控制線3.2 優化國土空間格局3.3 建立藍綠網絡空間3.4 構建現代化農業空間3.5 塑造三大主導產業優勢3.6 優化城鄉發展布局3.7 強化資源保護利用33.1 科學劃定三條控制線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堅持從嚴保護原則,落實耕地保護國策,強化永久基本農田對各類建設布局的約束,嚴格控制非農建設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紅線一經劃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擅自改變用途。堅決防止永久基本農田“非農化”。按照生態保護紅線調整規則,與省生態保護紅線評估調整成果保持一致。遵循“規8、模剛性、布局彈性、集中集約、避讓生態、少占農田”的基本原則,劃定城鎮開發邊界,優化城鎮空間結構和形態,完善城鎮功能,提升城鎮宜居環境品質,對各類城鎮建設土地用途和城鎮建設行為提出準入要求。3.2 優化國土空間格局構筑“兩區多廊、一城多點”總體格局:統籌市域水林田等保護類要素和居住、產業、交通等開發類要素,實現生態、農業和城鄉三大空間協調發展。“兩區多廊”重在保護,“一城多點”重在開發。兩區市域北部和南部農業生產空間多廊沿干渠和區域交通干線形成的生態廊帶一城多點中心城區、鄉鎮、村莊構成的城鄉發展空間3.3 建立藍綠網絡空間形成“六廊八帶二十八星塘”藍綠網絡生態格局:統籌“田園林渠塘”的生態保護和9、景觀塑造,優化田園生態基底,完善干支斗灌溉系統。六廊依托排干渠打造六條生態藍廊八帶沿交通干線形成八條生態防護綠帶二十八星塘利用大型自然坑塘,打造28座主題景觀濕塘3.4 構建現代化農業空間打造“一園四區五基地”農業發展格局:堅持藏糧于技、藏糧于地,在保障糧食生產能力基礎上,發展蔬菜、林果、畜牧等產業,以節水農業科技創新為引領,推動科技農業、綠色農業、品牌農業、質量農業發展。一園以馬蘭農場為核心,做強國家農業科技園四區節水農業示范區、高效農業集中示范區、果蔬循環經濟示范區、休閑觀光農業示范區五基地種子創新研發基地、特色林果基地、優質畜禽基地、食用菌產業基地、綠色蔬菜產業基地3.5 塑造三大主導產10、業優勢 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做優做新生態皮草服裝業做大做強先進制造業做特做專現代商貿物流業 優化產業園區布局提升產業園區發展能級,經濟開發區規劃構建“一核四區”發展格局,引導產業向園區集聚 強化中心城區產城融合優化經濟開發區布局構建現代服務體系打造現代商貿物流基地3.6 優化城鄉發展布局確立“一城三副多節點”城鄉空間格局:按照城鄉統籌、全面發展、宜居宜業的思路,做強中心城區、做優重點鎮、做靚美麗鄉村,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一城中心城區三副位伯鎮、舊城鎮和南智邱鎮3個重點鎮多節點9個一般鄉鎮和規劃村莊居民點3.7 強化資源保護利用加強水資源保護與利用強化能源總量控制與結構優化加強歷史文化保護與利用加強11、生態修復和國土綜合整治提升城區品質,增強城市能級44.1 高起點優化空間布局結構4.2 高品位塑造風貌特色和城市公共空間4.3 高品質打造城市開敞空間4.4 高標準建立公服設施體系4.5 高水平推進城市更新4.6 高效能建設基礎設施體系4.7 高標準構建綜合安全防災體系打造組團城市堅持產城融合和城郊融合發展理念,融入田間生態景觀,統籌經濟開發區空間資源,拉大作為省直管市的城市框架,形成“一城兩組團”田園式空間結構。一城主城區兩組團東北組團東南組團田園生態空間:主城區和兩個組團之間,利用林果田間作生態區域,保護百年梨園,打造特色生態田園空間,作為生態隔離和空間融合的城市綠肺。在現狀建成區基礎上進12、行集約優化發展,有機更新與精明增長相結合經濟開發區的拓展區,重點發展電子商務、旅游服務和信息智能產業重點發展高科技含量的綠色化工產業4.1 高起點優化空間布局結構5個 高度控制區24米以下124-45米245-60米360-80米460-80米5城市公共空間4.2 高品位塑造風貌特色和4個 重點風貌區創新風尚區1老城文韻區2高鐵門戶區3新城名鎮區4嚴格管控城市色彩、建設強度、建筑風貌、第五立面3處 城市客廳四館一中心1國際會展中心2全民健身中心31處 城市文化復興原點“河北一集”全民健身中心全民健身中心四館一中心四館一中心國際會展中心國際會展中心城市公共空間4.2 高品位塑造風貌特色和中央商務13、區中央商務區設計意向歷史文化街區歷史文化街區設計意向特色田園風情街區設計意向3處 特色風貌街區中央商務區1歷史文化街區2特色田園風情街3城市公共空間4.2 高品位塑造風貌特色和通風按照多元復合理念,營造林、水、田、園有機融合的開敞空間。1形成澳森大街、建設大街、教育路、興華路、石德鐵路五條通風廊道。理水2結合海綿城市建設,營造集生態、景觀游憩、文化展示于一體的城市水生態系統。塑心3打造特色田園生態空間。增綠4按照“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標準,均衡布局市級公園、社區公園和游園。4.3 高品質打造城市開敞空間構建“社區(15分鐘)-鄰里(10分鐘)-街坊(5分鐘)”社區生活圈體系,實現衛生14、教育、醫療、文化、體育、養老等社區公共服務設施15分鐘步行可達覆蓋率至100%。增進民生福祉便利快捷的日常生活全齡覆蓋的人文培養全面優質的醫療護理均衡多元的公共空間健全周到的長者照料充足多樣的文體娛樂靈活相融的社區就業綠色健康的慢行環境4.4 高標準建立公服設施體系城中村與老舊小區舊廠區舊城區完善公共綠地、公共服務設施、交通基礎設施、城市安全設施,提高宜居水平與服務能力。對老商場街區、“辛集一集”和芙蓉島周邊商業街區的建設年限較長的低層商業店鋪進行改造,重塑街區商業活力。為產業一體化發展和創新驅動發展騰挪空間,提升存量空間利用效益,帶動產業結構調整升級。4.5 高水平推進城市更新給水工程排水15、工程充分利用現狀供水設施,結合規劃用地布局,統籌設置給水廠。加快老城區合流管網的分流改造,新建雨水系統全部實行雨水、污水分流制。電力工程建立容量充足、傳輸順暢、結構開放、安全可靠的電力通道體系,建成高標準、現代化的智能電網。通信工程建立完善的信息基礎設施網絡,打造智慧城市、數字城市、物聯網及無線網絡全覆蓋城市。供熱工程建立清潔環保的供熱系統,大力推進清潔熱源建設,科學有序發展地熱資源。燃氣工程有序建設天然氣儲氣設施,提升天然氣安全保障供應能力,建設安全可靠燃氣供應系統。環衛工程按照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要求,全面實現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運輸、處理,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設施服務全面覆蓋。4.6 高效16、能建設基礎設施體系4.7 高標準構建綜合安全防災體系堅持以防為主,合理設定防洪、抗震等設防標準,高標準規劃建設重大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完善應急空間網絡。提高城鄉防洪排澇能力構建覆蓋城鄉的消防體系增強城鄉抗震防災能力完善人防安全體系增強城鄉防疫能力健全綜合應急體系強化規劃傳導,科學組織實施55.1 建立規劃傳導體系5.2 落實“十四五”規劃傳導目標指標傳導定位+職能名單名錄分區用途總省級市級鄉鎮級總體規劃詳細規劃詳劃定詳細規劃編制單元重要指標+主導功能+要素配置總總體規劃專項規劃專戰略定位+空間布局+重點項目約束性指標+剛性管控要求5.1 建立規劃傳導體系生態修復和國土綜合整治重點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園林地、低效產業用地整治,低效用地再開發等項目;完成渠道清淤疏浚、造林等生態修復項目。區域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動雄鄭高速、石衡高速、石黃高速辛集東出口、城鄉生活和企業生產用水江水置換等一批區域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建設四館三中心、三級綜合醫院、醫養綜合體、高等院校等一批重點公共服務設施。產業能級提升加快轉型發展步伐,提升經濟開發區、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能級。5.2 落實“十四五”規劃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與辛集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聯系。踔厲奮進,努力開創辛集市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和高水平治理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