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市雙陽區殯葬基礎設施專項規劃方案(2021-2035年)(33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744440
2023-09-01
33頁
2.85MB
1、 長春市雙陽區殯葬基礎設施專項規劃(20212035年)長春市雙陽區民政局 2022年4月 長春市雙陽區殯葬基礎設施專項規劃(20212035年)1 目 錄 第一章 總則.1 一、規劃目的.1 二、規劃原則.1(一)整合資源,存量挖潛.1(二)多規協調,合理布局.1(三)節約集約、合理布局.1(四)適度超前、持續發展.2(五)以人為本,人文關懷.2 三、規劃依據.2(一)法律法規.2(二)政策文件.2(三)技術規范.3(四)相關規劃.3 四、規劃對象.4(一)殯儀館.4(二)公益性公墓(骨灰堂).4(三)經營性公墓.4 五、規劃內容.4(一)合理預測規模,滿足多樣化殯葬基礎設施需求.4(二)規2、范設施建設,提高殯葬基礎設施環境品質.5 目錄 2(三)多規有機協調,構建殯葬基礎設施布局體系.5(四)制定相關政策,解決規劃落地矛盾問題.5 六、規劃范圍.5 七、規劃期限.5 第二章 規劃目標.6 第三章 現有殯葬基礎設施情況.7 一、殯儀館.7 二、公墓(骨灰堂).7(一)經營性公墓.7(二)骨灰堂.7 三、其他問題.7(一)現殯儀館制約周邊空間發展問題.7(二)散埋亂葬問題.8(三)殯葬基礎設施不足.8 第四章 人口規模和殯葬用地需求預測.9 一、預測基礎數據來源.9 二、雙陽區人口現狀及分布.9 三、區域死亡人口預測.9 四、殯葬基礎設施需求預測.10(一)殯儀館需求預測.10(二)3、新增安葬骨灰穴位需求預測.10 長春市雙陽區殯葬基礎設施專項規劃(20212035年)3(三)散墳平遷安置骨灰穴位需求預測.10(四)各鄉鎮(街)骨灰安放穴位需求預測.11 五、殯葬基礎設施用地需求預測.11(一)殯儀館用地需求預測.11(二)經營性公墓用地需求預測.11(三)公益性公墓(骨灰堂)用地需求預測.12 第五章 殯葬基礎設施布局原則與規劃.13 一、布局原則.13(一)選址要求.13(二)安葬設施及其配套設施建設標準.13(三)其他要求.14 二、布局規劃.15(一)殯儀館布局.15(二)殯儀服務站.15(三)經營性公墓布局.15(四)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布局.15 三、用地性質.4、15 四、建設規劃.16(一)近期至2025年.16(二)遠期至2035年.16 第六章 保障措施.17 目錄 4 一、把握有利契機,提高殯葬基礎設施規劃法律地位.17 二、建立部門聯動機制,保證規劃的順利實施.17 三、加強宣傳教育,引導群眾轉變觀念.18 四、加強科技投入,提升殯葬服務科技水平.18 五、加大財政投入,確保建設資金.19 附則.20 附表.21 一、雙陽區規劃期內新增殯葬基礎設施用地指標表.21 二、雙陽區殯葬基礎設施建設用地標準.22(一)殯儀館用地標準(火葬).22(二)城市公益性公墓建設規模分類.22(三)公墓和骨灰寄存建筑設計規范.22 附圖.23 一、雙陽區殯葬基5、礎設施現狀圖.23 二、雙陽區殯葬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圖.24 三、雙陽區殯儀館選址.25 四、雙陽區墓園選址.26 五、鹿鄉鎮公墓(骨灰堂)選址.27 六、奢嶺街道長春福山壽明園擴建選址.28 長春市雙陽區殯葬基礎設施專項規劃(20212035年)1 第一章 總則 一、一、規劃目的規劃目的 為推動殯葬改革、節約土地資源,發揮規劃引領作用,科學合理配置殯葬基礎設施,更好的適應殯葬整治、改革和未來殯葬事業發展的需要,依據國務院 殯葬管理條例、吉林省殯葬管理辦法、吉林省民政廳 關于編制殯葬基礎設施專項規劃的通知等殯葬改革指導意見,結合雙陽區實際,制定 長春市雙陽區殯葬基礎設施專項規劃(202120356、年)(以下簡稱規劃)。二、二、規劃原則規劃原則 (一)(一)整合資源,存量挖潛整合資源,存量挖潛 對現有殯葬基礎設施存量用地進行挖潛、整合,充分挖掘現有殯葬基礎設施的潛力,提高現有殯葬基礎設施的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根據我區發展需求,對新建殯葬基礎設施進行統籌規劃,滿足未來發展需求。(二)(二)多規協調,合理布局多規協調,合理布局 殯葬基礎設施的規劃布局應統籌考慮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生態紅線規劃、綠地系統規劃等要求,結合設施服務半徑、交通可達性等要求合理布局。(三)(三)節約集約、合理布局節約集約、合理布局 堅持殯葬改革方向,節約用地,貫徹少占地、不占地、復合利用土地的原則,加強現有殯葬基礎7、設施的復合利用。第一章 總則 2 合理引導,逐步過渡,積極發展生態殯葬,推廣骨灰樹葬、花壇葬、草坪葬等少占地、不占地的生態型葬式,實現葬式節地化。(四)(四)適度超前、適度超前、持續持續發展發展 綜合考慮雙陽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未來人口規模和殯葬事業長遠發展需要等因素,結合殯葬改革的重點發展方向,處理好規劃的前瞻性與可操作性、當前與長遠的關系。(五)(五)以人為本,人文關懷以人為本,人文關懷 在貫徹落實殯葬改革精神的前提下,適當兼顧我國特有的喪葬習俗,使殯葬場所成為生命文化的集中體現。三、三、規劃依據規劃依據 (一)(一)法律法規法律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2019.4.23)2.8、殯葬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28號,2012修訂)3.城市規劃編制辦法(建設部令第146號)4.吉林省殯葬管理辦法(吉林省人民政府第108號令)5.長春市殯葬管理辦法(2016年修訂)(二)(二)政策文件政策文件 1.民政部關于加快殯葬事業發展的意見(民事發199527號)2.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通知(中辦發201323 號)3.民政部關于進一步深化殯葬改革促進殯葬事業科學發展的指導意見(民發2009170 號)長春市雙陽區殯葬基礎設施專項規劃(20212035年)3 4.民政部等9部委關于推行節地生態安葬的指導意見(民發201621號)5.民政部等16部委關于進一步推動殯葬改革促9、進殯葬事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民發20185號)6.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健全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中發201918號)7.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中發20211號)8.吉林省民政廳關于推行節地生態安葬的實施意見(吉民發201627號)9.吉林省民政廳關于遺體火葬區和土葬改革區劃分情況的通知(吉民發201851號)10.吉林省民政廳關于編制殯葬基礎設施專項規劃的通知(吉民電202137號)11.吉林省民政廳關于印發的通知(吉民發202148號)(三)(三)技術規范技術規范 1.公墓和骨灰寄存建筑設計規范(JGJ/T 397-2016)2.城市10、公益性公墓建設標準(建標 182-2017)3.殯儀館建設標準(建標 181-2018)4.殯儀館建筑設計規范(JGJ 124-99)(四)(四)相關規劃相關規劃 1.吉林省民政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2021-2025)2.吉林省殯葬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3.雙陽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第一章 總則 4 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 4.長春市雙陽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年)5.雙陽經濟開發區“十四五”發展規劃 6.其他相關規劃 四、四、規劃對象規劃對象 規劃 的殯葬基礎設施對象分殯儀館、公益性公墓(骨灰堂)、經營性公墓三類殯葬基礎設施:(一)(11、一)殯儀館殯儀館 殯儀館是指提供遺體處置、火化、悼念、守靈以及骨灰安置等殯儀服務活動的綜合性場所。(二)(二)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公益性公墓(骨灰堂)是不以營利為目的,為公眾提供安葬(安放)骨灰的社會福利設施。(三)(三)經營性公墓經營性公墓 經營性公墓是指為公眾提供骨灰安葬實行有償服務的殯葬服務設施。五、五、規劃內容規劃內容 (一)(一)合理預測規模,滿足多樣化合理預測規模,滿足多樣化殯葬基礎設施殯葬基礎設施需求需求 綜合分析當前殯葬基礎設施容量、空間分布、存量規模,預測規劃期末殯葬基礎設施需求總量,設施規模缺口。在強調相對均衡的殯葬服務設施基礎上,因地制宜,針對不同人群12、采用不同類型的設施配置標準。長春市雙陽區殯葬基礎設施專項規劃(20212035年)5(二)(二)規范設施建設,提高規范設施建設,提高殯葬基礎設施殯葬基礎設施環境品質環境品質 根據吉林省民政廳關于編制殯葬基礎設施專項規劃的通知要求,明確我區近、遠期殯葬基礎設施建設目標與標準,完善殯葬公共服務體系,滿足城鄉居民生態、文明治喪需求。(三)(三)多規有機協調,構建多規有機協調,構建殯葬基礎設施殯葬基礎設施布局體系布局體系 統籌考慮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生態紅線規劃、綠地系統規劃等要求,結合設施服務半徑、交通可達性等要求,合理布局各類殯葬服務設施,指導設施具體建設。(四)(四)制定相關政策,解決規劃落13、地矛盾問題制定相關政策,解決規劃落地矛盾問題 從構建惠民殯葬、生態集約、健康文明的殯葬公共服務體系的角度,提出城鄉殯葬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扶持政策、土地供應政策、規劃管理政策等相關政策措施建議。六、六、規劃范圍規劃范圍 規劃范圍:雙陽區城鄉總體規劃中確定的規劃區范圍。包括雙陽區4個街道、3個鎮、1個回族鄉所轄范圍,面積1677平方公里。七、七、規劃期限規劃期限 規劃期限:規劃期限為2021-2035年。其中,近期為2021-2025年;遠期為2026-2035年。第二章 規劃目標 6 第二章 規劃目標 1.構建惠民保障體系健全、土地利用生態集約、文化內涵健康與“生態宜居城市”相適宜的現代殯葬體系。14、2.城區殯儀館建設達到設施現代化、環境優質化、管理現代化、服務人性化。3.建立完善的城鄉殯儀服務網絡,滿足城鄉居民文明治喪的需求,殯儀服務水平全面提高,實現低碳殯葬、人文殯葬、綠色殯葬。4.骨灰安放集中至公墓,逐漸實現立體、生態安葬,全區無非法公墓和散埋亂葬現象,盡量達到少占地或不占地的目標。5.建立殯葬管理長效機制,實現民政與其他相關部門協同共管,完善區-鄉鎮(街)-村三級殯葬管理體系,深入落實殯葬相關政策法規,形成規范的殯葬管理體系。長春市雙陽區殯葬基礎設施專項規劃(20212035年)7 第三章 現有殯葬基礎設施情況 一、一、殯儀館殯儀館 雙陽區現有殯儀館1處,為雙陽區殯儀館,位于平湖街15、道行政區域內。占地面積為20000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積6000平方米,年火化遺體2000具左右。二、二、公墓公墓(骨灰堂骨灰堂)(一)(一)經營性公墓經營性公墓 現有經營性公墓1處,為長春福山壽明園,位于長春至雙陽公路14.5千米處暨雙陽區奢嶺街道辦事處幸福村境內的福山上。占地面積22公頃。可建墓穴40000座,已建墓穴17998座,售出墓穴15472座,年出售墓穴600-700座。服務于雙陽區及周邊縣市區。(二)(二)骨灰堂骨灰堂 現有骨灰堂1處,為長春福山壽明園骨灰堂,該骨灰堂自2008年起為奢嶺街道域內居民提供公益性免費骨灰寄存。三、三、其他問題其他問題 (一)(一)現殯儀館現殯儀館制約16、制約周邊空間周邊空間發展發展問題問題 雙陽區殯儀館現位于城市環路以內、旅游經濟發展中心地帶,西距雙陽區城區1.6公里,東距雙陽區水庫1.9公里,此位置既不符合殯葬基礎設施選址要求,又影響了城區整體第三章 現有殯葬基礎設施情況 8 發展規劃及旅游經濟帶整體布局,制約了周邊經濟發展。(二)(二)散埋亂葬問題散埋亂葬問題 雙陽區規劃范圍內目前僅有一處經營性公墓為長春福山壽明園,服務于雙陽區及周邊縣市區,年出售墓穴數量遠低于雙陽區年均死亡人口數量,鄉鎮(街)區域內散墳數量較大,對城市建設、道路建設、河道整治工程產生一定影響,擬在規劃期內,將散墳平遷安放至規劃的公益性公墓(骨灰堂)。(三)殯葬基礎設施不17、足(三)殯葬基礎設施不足 雙陽區規劃區域內僅有一處治喪設施及一處骨灰安放設施,現規模無法滿足規劃期內雙陽區對殯葬基礎設施的需求。長春市雙陽區殯葬基礎設施專項規劃(20212035年)9 第四章 人口規模和殯葬用地需求預測 一、一、預測基礎數據來源預測基礎數據來源 雙陽區年鑒 雙陽經濟開發區“十四五”發展規劃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 二、二、雙陽區人口現狀及分布雙陽區人口現狀及分布 依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雙陽區年常住人口總計33.57萬人,其中奢嶺街道根據雙陽經濟開發區“十四五”發展規劃 預測,規劃期內奢嶺街道常住人口將達到15萬人,全區常住總人口將達到43.26萬人,據此各鄉鎮(街)常住18、人口數量如下:三三、區域死亡人口預測區域死亡人口預測 規劃以雙陽區近年來城鄉戶籍死亡人口態勢及總量,來推算規劃近遠期死亡人口數量,經推算死亡率近期按照現狀6計算,近期至2025年年平均死亡人口數約為2596人,遠期按照7計算,遠期至2035年年平均死亡人口數約為3028人。地區 人口(萬人)地區 人口(萬人)云山街道 13.75 齊家鎮 2.64 平湖街道 2.14 太平鎮 2.59 山河街道 2.88 鹿鄉鎮 3.04 奢嶺街道 15 雙營子回族鄉 1.22 第四章 人口規模和殯葬用地需求預測 10 四四、殯葬殯葬基礎基礎設施需求預測設施需求預測 (一)(一)殯儀館需求預測殯儀館需求預測 雙19、陽區殯儀館服務于全區,服務人口約43.26萬人。目前年均處理遺體2000具左右,為類場館。依據年均死亡人數預測結果,并考慮一定預留量,規劃至2035年,殯儀館年均處理遺體能力應提升至3500具左右,場館等級保持不變。(二)(二)新增安葬新增安葬骨灰骨灰穴穴位需求位需求預測預測 依據吉林省民政廳關于印發的通知(吉民發202148號)要求,公益性公墓(骨灰堂)落葬總數需以現狀人口為基數,按7年死亡率,50%落葬率且滿足當地20年殯葬需求計算,公式為:“安葬數量=各鄉鎮(街)年平均人口死亡率落葬率服務年限”。經計算各鄉鎮(街)新增安葬需求穴位數量如下:(三)(三)散墳散墳平遷安置平遷安置骨灰骨灰穴穴20、位位需求預測需求預測 經統計雙陽區的散墳總數約為8.06萬座,其中有主墳約占總數的60%,規劃期內預計將有主墳平遷至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安置,按50%落葬率計算,各鄉鎮(街)轄區內的散墳總數、有墳主的散墳數、落葬數如下:地區 數量(穴)地區 數量(穴)云山街道 9625 齊家鎮 1848 平湖街道 1498 太平鎮 1813 山河街道 2016 鹿鄉鎮 2128 奢嶺街道 10500 雙營子回族鄉 854 總計:30282 地區 散墳總數(座)有主墳數(座)落葬數(座)云山街道 21460 12876 6438 平湖街道 9790 5874 2937 長春市雙陽區殯葬基礎設施專項規劃(202121、2035年)11(四)(四)各鄉鎮(街)各鄉鎮(街)骨灰骨灰安放安放穴穴位位需求預測需求預測 五五、殯葬基礎設施殯葬基礎設施用地需求預測用地需求預測 (一)殯儀館(一)殯儀館用地用地需求預測需求預測 根據殯儀館需求預測,同時結合雙陽區實際情況,在滿足規劃期內使用需求外,并考慮一定預留量。雙陽區新建殯儀館應為類,用地面積為4公頃。(二)(二)經營性公墓經營性公墓用地需求預測用地需求預測 1.雙陽區墓園 雙陽區墓園服務于全區及周邊縣市區。云山街道、平湖地區 散墳總數(座)有主墳數(座)落葬數(座)山河街道 10013 6008 3004 奢嶺街道 11080 6648 3324 齊家鎮 9203 22、5522 2761 太平鎮 8703 5222 2611 鹿鄉鎮 10680 6408 3204 雙營子回族鄉 3143 1886 943 總計 84072 50444 25222 地區 新增數量(穴)平遷落葬數量(穴)需求總量(穴)云山街道 9625 6438 16063 平湖街道 1498 2937 4435 山河街道 2016 3004 5020 奢嶺街道 10500 3324 13824 齊家鎮 1848 2761 4609 太平鎮 1813 2611 4424 鹿鄉鎮 2128 3204 5332 雙營子回族鄉 854 943 1797 總計 30282 25222 55504 第四23、章 人口規模和殯葬用地需求預測 12 街道、山河街道、齊家鎮、太平鎮5個鎮(街)居民骨灰安放該公墓,5個鎮(街)不再新建殯葬服務設施。根據5個鎮(街)死亡人口預測及平遷量需求預測結果,在規劃期內需求骨灰穴位及骨灰安放格位69102個,同時結合雙陽區實際情況,并考慮一定預留量,雙陽區墓園公益性骨灰安放用地面積為8.26公頃,經營性骨灰安放用地面積為11.27公頃,總計用地面積為19.53公頃。2.長春福山壽明園 奢嶺街道與雙營子回族鄉選址困難,綜合考慮不再新建公益性公墓(骨灰堂)。長春福山壽明園擴建殯葬基礎設施,無償滿足奢嶺街道與雙營子回族鄉居民骨灰安放需求,根據奢嶺街道和雙營子回族鄉死亡人口預24、測及平遷量需求預測結果,在規劃期內需求骨灰穴位及骨灰安放格位31242個,并考慮一定預留量,長春福山壽明園擴建用地面積8公頃。(三)公益性公墓(骨灰堂)(三)公益性公墓(骨灰堂)用地需求預測用地需求預測 目前雙陽區無公益性公墓(骨灰堂),規劃建設公益性公墓(骨灰堂)1處。根據鹿鄉鎮骨灰穴位安葬需求預測,依據城市公益性公墓建設標準(建標182-2017)和公墓和骨灰寄存建筑設計規范(JGJ/T 397-2016)規定計算,鹿鄉鎮新建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設規模及用地面積如下:序號 公墓(骨灰堂)類別 用地面積(公頃)1 鹿鄉鎮公墓(骨灰堂)四類 2.0 長春市雙陽區殯葬基礎設施專項規劃(202125、2035年)13 第五章 殯葬基礎設施布局原則與規劃 一、一、布局原則布局原則 (一)選址要求(一)選址要求 殯葬基礎設施應與居民點、水庫及河流堤壩、鐵路、公路干線等保持一定的距離。不得在高速(一、二級)公路、鐵路兩側500米內、文物保護區、生態保護紅線區、風景名勝區、城市公園、水庫、河流堤壩以及水源保護區2000米內選址布局公墓。盡量遠離城鎮集中建設區和農村居民點集中區。公益性公墓(骨灰堂)選址布局嚴禁占用基本農田,嚴禁占用水利藍線和水源保護地。(二)(二)安葬設施及其配套設施建設標準安葬設施及其配套設施建設標準 1.殯儀館:建設應按照住建部、民政部聯合頒布的殯儀館建設標準(建標181-2026、17)、殯儀館建筑設計規范(建標 1999257號)選址、設計和施工。新建殯儀館綠地率宜為35%;殯儀館容積率不宜低于0.2;殯儀館建筑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依托殯儀館配建集中守靈殯儀服務中心。2.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墓區建設符合城市公益性公墓建設標準(建標182-2017)要求,墓區總面積不得超過園區總用地面積的65%,墓區綠化覆蓋率不低于墓區總面積的50%,配套設施用地面積不低于墓區總面積的30%。相關停車位設置、配套設施及無障礙設計等要求參照公墓和骨灰寄存建筑設計規范(JGJT 397-2016)執行。第五章 殯葬基礎設施布局原則與規劃 14 新建公益性公墓的墓穴安葬數量不高于骨灰安置27、總量的40%。墓地建筑及構筑物包括骨灰安葬墓穴構筑物、骨灰安放格位建筑物及構筑物等。倡導采用臥碑或在樹上掛二維碼的方式。臥碑碑長不超過60厘米,碑寬不超過50厘米,厚度不超過15厘米,傾斜度不超過15度。單盒骨灰墓位不超過0.5平方米、雙盒骨灰墓位不超過0.8平方米,并按先后順序進行安葬,不得自主選擇。每公頃墓位建設不少于2000個(4000個盒位)穴位。骨灰堂(樓)的骨灰安放格位的單位建筑面積指標不宜大于0.25平方米/格,建筑不宜高于6層,每層樓的骨灰安放格位數量宜按由下到上逐層樓遞減原則確定。倡導建設骨灰廊、骨灰墻、骨灰亭、骨灰花壇等設施,按安葬總容量60%的比例建設骨灰墻(廊、塔)、樹28、葬區、花葬區等生態環保、低價位安葬設施。生態墓地地上不建墓基,地下不建硬質墓穴,保護原有自然景觀、因地制宜進行綠化美化,積極推行使用可降解骨灰容器安放骨灰、骨灰撒散。選址在有林地、灌木林地的,按照森林撫育規程進行疏伐,墓穴間距適當放寬;選址在無立木林地的,要規劃好造林綠化和美化,栽植紀念樹和樹木認養的方式進行生態安葬。(三)(三)其他要求其他要求 每處公益性安葬設施輻射人口不少于10000人,人口超過5000人以上的行政村可建設村級公益性安葬設施。新建殯葬基礎設施規劃選址和規模,在區域總量控制的前提下,部分項目可結合實際實施情況,經相關部門論證后,進行適當調整。長春市雙陽區殯葬基礎設施專項規劃29、(20212035年)15 二、二、布局規劃布局規劃 (一)(一)殯儀館布局殯儀館布局 規劃期內異地新建殯儀館1處,依據雙陽區發改局 關于長春市雙陽區殯儀館異地新建項目建議書的批復(長雙發改審批字2020209號),位于齊家鎮下河村,建設范圍的土地利用性質為一般耕地。原雙陽區殯儀館不予保留。(二)(二)殯儀服務殯儀服務站站 鄉鎮(街)不設殯儀站,遺體寄存、悼念、火化均在雙陽區殯儀館進行。(三)(三)經營性公墓布局經營性公墓布局 規劃期內新建1處經營性公墓,為雙陽區墓園;原有經營性公墓1處,為長春福山壽明園,具體規劃布局情況如下:1.雙陽區墓園:依據區發改局關于長春市雙陽區殯儀館異地新建項目建議30、書的批復(長雙發改審批字 2020 209號),在齊家鎮下河村新建,建設范圍的土地利用性質為一般耕地。2.長春福山壽明園:在原址擴建,建設范圍的土地利用性質為一般耕地。(四)(四)公益性公墓公益性公墓(骨灰堂骨灰堂)布局布局 雙陽區區劃范圍內無公益性公墓(骨灰堂),規劃期內新增公益性公墓(骨灰堂)1處,具體規劃布局情況如下:鹿鄉鎮公益性公墓(骨灰堂):擬建于黃家村,建設范圍的土地利用性質為灌木林地。三、三、用地性質用地性質 規劃涉及的基礎設施屬于公益性福利殯葬服務設施,第五章 殯葬基礎設施布局原則與規劃 16 以政府劃撥方式提供土地使用權。推進生態綠色殯葬基礎設施建設。四、四、建設規劃建設規劃31、 (一)近期至(一)近期至2 2025025年年 近期完成建設項目2項,分別為:1.異地新建雙陽區殯儀館。2.新建雙陽區墓園。(二)遠期至(二)遠期至2 2035035年年 遠期完成建設項目2項,分別為:1.建設鹿鄉鎮公益性公墓(骨灰堂)。2.擴建長春福山壽明園。長春市雙陽區殯葬基礎設施專項規劃(20212035年)17 第六章 保障措施 一、一、把握有利契機,提高把握有利契機,提高殯葬基礎設施殯葬基礎設施規劃法律地位規劃法律地位 充分利用全省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的有利時機,把編制殯葬基礎設施建設專項規劃作為落實基本民生保障項目的實事提上重要議事日程,納入政府基本公共服務規劃范疇,充分體現公益性和32、普惠性。編制的殯葬基礎設施建設專項規劃由自然資源局審核后,納入省國土空間規劃,保障殯葬事業可持續發展,為今后加快綠色殯葬基礎設施建設打下堅實基礎。二、二、建立部門聯動機制,保證規劃的順利實施建立部門聯動機制,保證規劃的順利實施 由區政府組織相關部門和各鄉鎮(街)建立相關聯動機制,實行統一領導、密切配合、分工協作、嚴格監管的協調機制,研究制定殯葬管理相關配套政策,統籌協調規劃實施的相關問題,確保各項政策措施整體推進、落實到位,逐年穩步推進殯葬基礎設施建設目標的實現。區、鄉兩級政府和相關部門要充分發揮政府在推動殯葬改革中的主導作用,進一步明確部門職責,理順關系,密切配合,協調一致,加強督查,確保規33、劃的組織實施。由民政部門代區政府,依據吉林省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實施辦發(試行)(吉辦發202132號)和長春市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若干措施(試行)(長辦發202146號),統籌做好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民政部門負責專項規劃的編制和實施,完善殯葬基礎設第六章 保障措施 18 施建設管理的政策標準,加強行業管理。發展改革部門負責統籌殯葬事業改革發展,按照非營利并兼顧居民承受能力的原則,核定相關收費標準。自然資源部門負責公墓建設用地的調查、選址定點、面積核定、報批及農用地轉建設用地的征用、占用、建設項目供地等有關材料的組織和呈報,負責將殯葬基礎設施規劃納入國土空間規劃。生態環境部門負責殯葬34、基礎設施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負責公殯葬基礎設施的建設管理工作。交通運輸部門負責公墓區域連接道路建設及修繕工作。農業農村部門負責推動農村公益性安葬設施建設納入鄉村振興戰略。水利、電力部門負責將殯葬基礎設施用水用電納入民生保障范圍。氣象部門負責項目及周邊區域氣象監測預報管理工作。三、三、加強宣傳教育,引導群眾轉變觀念加強宣傳教育,引導群眾轉變觀念 全區民政、宣傳、新聞媒介等部門要利用各種傳播媒介如電視、電臺、報紙、廣告傳媒等,積極宣傳尊老敬老、慎終追遠、厚養薄葬等傳統文化,倡導文明喪葬新風,大力推廣文明、環保、科學的綠色葬法,逐步改變散埋亂葬行為。四、四、加強科技投入,提升殯葬服35、務科技水平加強科技投入,提升殯葬服務科技水平 殯葬管理機構要與相關院校、科研機構合作,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積極開展殯葬科技、殯葬文化研究工作。加強殯長春市雙陽區殯葬基礎設施專項規劃(20212035年)19 葬服務基礎研究和應用技術研究,圍繞遺體火化、防腐整容、遺體冷藏、墓園建設與管理、公墓園林等殯葬服務重點領域,提升殯葬服務科技水平。加強殯葬社會習俗的研究,挖掘殯葬行業的文化底蘊,提高殯葬服務文化含量。五、五、加大加大財政財政投入,投入,確保建設資金確保建設資金 全區各級政府都要加大對殯葬事業的投入,將殯葬事業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確保殯葬基礎設施建設和惠民殯葬、節地生態安葬資金落實到位。要進一步36、落實公益性殯葬服務設施用地、稅收等優惠政策,發揮公益性殯葬服務在基本殯葬服務中的主導作用。合理界定基本殯葬服務和選擇性殯葬服務范圍,以公益性殯葬為主,引導社會資本提供選擇性殯葬服務,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殯葬需求。進一步完善慈善捐贈制度,吸引慈善資金進入殯葬服務領域。第七章 附則 20 附則 規劃經雙陽區人民政府批準實施。規劃的圖紙與文本配套,具有同等效力。規劃涉及的土地面積以實測權后的面積為準。規劃由雙陽區民政局負責解釋。長春市雙陽區殯葬基礎設施專項規劃(20212035年)21 附表 一、一、雙陽區規劃期內雙陽區規劃期內新增新增殯葬基礎設施殯葬基礎設施用地指標表用地指標表 地區 項目名稱 規劃37、情況 指標 現用地(公頃)新增用地(公頃)年處理尸體(具)安葬總容量(穴、格)現有安葬量(穴、格)可用安葬量(穴、格)新增安葬量(穴、格)齊家鎮 雙陽區殯儀館 異地新建 3500 2.0 4.0 齊家鎮 雙陽區墓園 新建 69102 69102 19.53 奢嶺街道 長春福山壽明園 擴建 71242 15472 24528 31242 22.0 8.0 鹿鄉鎮 鹿鄉鎮公墓(骨灰堂)擬建 10664 10664 2.0 雙陽區 合計 3500 151008 15472 24528 111008 24.0 33.53 附圖 22 二、二、雙陽區雙陽區殯葬基礎設施建設用地標準殯葬基礎設施建設用地標準38、 (一)(一)殯儀館用地標準(火葬)殯儀館用地標準(火葬)注:此標準依據為殯儀館建設標準(建標181-2017)(二)(二)城市公益性公墓建設規模分類城市公益性公墓建設規模分類 注:此標準依據為城市公益性公墓建設標準(建標182-2017)(三)(三)公墓和骨灰寄存建筑設計規范公墓和骨灰寄存建筑設計規范 注:此標準依據為公墓和骨灰寄存建筑設計規范(JGJ/T 397-2016)殯儀館類別 類 類 類 類 類 年遺體處理量(具)10001-15000 6001-10000 4001-6000 2001-4000 800-2000 具均建筑面積(m2)1.6-1.7 1.7-1.8 1.8-2.039、 2.0-2.2 2.2-2.5 容積率 0.2 0.2 0.2 0.2 0.2 殯儀館用地面積(m2)85009-120000 54009-85000 40010-54000 22011-40000 10000-22000 類別 骨灰安置總量(個)一類 75001-90000 二類 45001-75000 三類 15001-45000 四類 5000-15000 類別 用地面積(公頃)一類 20 二類 10-20 三類 5-10 四類 2-5 長春市雙陽區殯葬基礎設施專項規劃(20212035年)23 附圖 一、一、雙陽區雙陽區殯葬基礎設施殯葬基礎設施現狀圖現狀圖 附圖 24 二、二、雙陽區雙陽區殯葬基礎設施殯葬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圖建設規劃圖 長春市雙陽區殯葬基礎設施專項規劃(20212035年)25 三、三、雙陽區殯儀館雙陽區殯儀館選址選址 附圖 26 四、四、雙陽區墓園雙陽區墓園選址選址 長春市雙陽區殯葬基礎設施專項規劃(20212035年)27 五五、鹿鄉鎮鹿鄉鎮公墓公墓(骨灰堂骨灰堂)選址選址 附圖 28 六六、奢嶺街道奢嶺街道長春長春福山壽明園福山壽明園擴建擴建選址選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