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南省農村住房節能改造與品質提升技術導則(試行)(31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744468
2023-09-01
31頁
284.79KB
1、河南省農村住房節能改造與河南省農村住房節能改造與品質品質提升技術導則提升技術導則(試行)(試行)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2022 年年 4 月月1目目次次1總則.12基本規定.23鑒定與診斷.33.1一般規定.33.2安全性與抗震鑒定.33.3節能改造與品質提升診斷.44結構安全與抗震加固.64.1一般規定.64.2設計.64.3施工.85節能改造.105.1一般規定.105.2圍護結構.105.3采暖系統.145.4其他用能系統.146品質提升.156.1一般規定.156.2建筑與室內環境.156.3給水排水.166.4電氣和照明.177工程驗收和評估.18附錄 A農村住2、房安全性鑒定報告.192附錄 B農村住房抗震鑒定報告.22附錄 C農村住房節能改造與品質提升診斷表.24附錄 D農村住房加固質量鑒定報告.25附錄 E農村住房加固工程驗收記錄表.26附錄 F農村住房節能改造與品質提升工程驗收記錄表.27引用標準名錄.2811總總則則1.0.1為貫徹落實國家和河南省關于鄉村振興戰略和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的決策部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規范河南省農村住房節能改造與品質提升項目建設,保障農村住房安全性能和品質提升效果,制定本導則。1.0.2本導則適用于河南省農村住房節能改造與品質提升項目的建設。1.0.3農村住房節能改造與品質提升除應符合本導則的規定外,尚應符合國家和3、河南省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22基本基本規定規定2.0.1農村住房節能改造與品質提升應堅持以人為本、因地制宜、經濟適用、文化傳承的原則,根據鑒定與診斷結果,結合村莊規劃、氣候特征、資源稟賦、傳統做法以及農戶生產生活習慣,從技術可靠性、可操作性和經濟性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制定合理的技術方案。2.0.2農村住房節能改造與品質提升應深入農戶實地調研,充分征求意見后制定改造方案。2.0.3節能改造與品質提升前應進行安全性與抗震鑒定,依據鑒定結果進行加固設計,加固施工驗收合格后再實施節能改造與品質提升。2.0.4農村住房節能改造與品質提升項目宜與清潔取暖、美麗鄉村、美好生活共同締造等建設項目統籌考慮、同步4、實施。2.0.5工程完工后,應進行整體驗收和評估。2.0.6實施農村住房改造時,在確保安全、可靠的前提下,鼓勵應用和推廣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嚴禁使用禁止或淘汰的材料和產品。33鑒定與鑒定與診斷診斷3.1一般規定一般規定3.1.1工程實施前,應以戶為單位,進行房屋安全性與抗震鑒定、節能改造與品質提升診斷。3.1.2安全性與抗震鑒定、節能改造與品質提升診斷前,農戶宜提供以下資料:1宅基地使用權證;2歷年房屋修繕及用能設備維修改造情況;3近 13 年的水、電、氣等能源使用情況;4其他相關材料。3.2安全性與抗震鑒定安全性與抗震鑒定3.2.1抗震設防烈度為 6 度地區的農村住房應進行安全性鑒定,優5、先采用定性鑒定;對定性鑒定結果為 C、D 級的農村住房,必要時可采用定量鑒定進行復核。鑒定時應重點檢測下列內容:1房屋場地環境危險性檢查;2房屋外觀檢查、量測;3入室檢查量測;4裂縫、變形、損傷部位的量測;5必要時的結構構件材料的實際強度。3.2.2抗震設防烈度為 7 度及以上地區的農村住房應進行安全4性鑒定和抗震鑒定。抗震鑒定應以結構體系鑒定和構造措施鑒定為主,鑒定時應重點檢測下列內容:1房屋場地與地基基礎的危險性檢查;2查明導致整個體系喪失抗震能力的部件或構件;3房屋高度和層數;4結構體系和結構布置;5結構的規則性;6構件及其節點、連接的構造;7非結構構件與承重結構連接的構造;8局部易損、6、易倒塌、已掉落部位連接的可靠性;9結構構件配筋構造;10必要時的結構構件材料的實際強度及豎向構件的軸壓比。3.2.3農村住房鑒定報告的格式及內容可按附錄 A、B 執行。3.3節能改造與品質提升診斷節能改造與品質提升診斷3.3.1節能改造與品質提升應對圍護結構熱工性能、采暖方式與設備、照明系統、室內光環境等進行調查和診斷。3.3.2節能診斷應對下列內容進行現場檢查:1墻體、屋面、地面以及門窗的裂縫、滲漏、破損狀況;2屋面、外墻:結構層材料,防水構造、保溫隔熱構造及厚度;3外門窗:型材、玻璃材料、開啟方式、密封形式;4遮陽:遮陽形式、構造和材料;53.3.3品質提升應對下列內容進行現場檢查:1室內7、外裝修:外墻、內墻、地面的裝修材料,室內吊頂方式等;2光環境:開窗數量、窗地面積比;3給水排水:給水排水方式、管道材質;4采暖:取暖方式、供暖面積、設備類型、計量方式;5照明:燈具類型、照明控制方式、線路布置情況等。3.3.4節能改造與品質提升診斷后應按附錄 C 出具診斷表。64結構安全與抗震加固結構安全與抗震加固4.1一般規定一般規定4.1.1加固設計應兼顧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要求。抗震設防區的農村住房,結構安全加固應與抗震加固結合。4.1.2加固后的農村住房使用年限,應由設計單位根據實際情況確定。4.1.3加固材料性能應符合產品標準要求,加固材料、產品應進行進場驗收,必要時可按相關標準規定8、進行見證抽樣復檢。4.1.4加固施工應按規定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4.1.5加固后的構件應采取適當的防護措施,外露鐵件應進行防銹處理。4.1.6在加固設計使用年限內,加固后房屋未經技術鑒定或設計許可,不得改變房屋的使用功能和使用環境。4.1.7房屋加固施工完畢,在品質提升前應按照附錄 D、E 進行鑒定、驗收及診斷。4.2設計設計4.2.1應根據鑒定結果,對房屋的安全性、技術可靠性、經濟性及當地施工技術水平,進行綜合分析后確定加固方案。4.2.2應結合原結構的具體特點和技術經濟條件的分析,確定加固方法。4.2.3宜釆取適當措施提高上部結構抵抗不均勻沉降能力,減7少地基基礎的加固工程量。4.2.4對9、原結構體系不合理的房屋,宜結合加固消除或減輕原結構體系在抗震方面的不利因素。4.2.5宜結合維修改造、改善使用功能,并注意美觀。4.2.6加固方法應便于施工,并應減少對生產、生活的影響。4.2.7加固設計應根據鑒定結果,經綜合分析后可分別采取單個構件安全、加強整體性、提高抗震承載力、加強構件連接等措施。1新增構件應合理布置,使加固后結構體系的質量和剛度分布均勻、對稱,防止局部過度加強而導致結構剛度或強度的突變,避免對未加固部分和相關的結構構件、地基基礎造成不利的影響;2房屋豎向承重構件的加固處理,應綜合考慮構件的豎向承載能力、抗側能力和支承作用;3應采取有效措施,保證新增構件及部件與原結構可靠10、連接,構件的新增截面與原截面連接牢固,形成整體,共同工作;4對涉及房屋主體結構、構件安全或抗震承載力的加固,應進行必要的計算,并根據計算結果進行加固設計。4.2.8抗震加固設計應按下列要求設置抗震構造措施:16 度、7 度抗震設防地區的磚混、磚木結構,宜在房屋四角和縱橫墻交接部位設置構造柱,承重墻頂或檐口高度處宜設置鋼筋混凝土圈梁、配筋砂漿帶圈梁或其它形式的圈梁;28 度及以上抗震設防地區的磚混、磚木結構,應設置鋼筋混凝土構造柱或替代做法,承重墻頂或檐口高度處應設置鋼筋混凝土圈梁或其它形式的圈梁。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屋蓋8與墻體有可靠連接時,可不另設圈梁,但樓板沿抗震墻體周邊應加強配筋并應與相11、應的構造柱鋼筋可靠連接;3新加圈梁應連續、封閉,構造柱應與圈梁連接可靠。4.2.9加固或新增構件的布置,應消除或減少不利因素,防止局部加強導致結構剛度或強度突變,避免對未加固部分和相關的結構構件、地基基礎造成不利的影響。4.2.10新增構件與原有構件之間應有可靠連接,新增的抗震墻、柱等豎向構件沿豎向應上下連續并設置可靠的基礎。4.2.11加固所用材料類型與原結構相同時,其強度等級不應低于原結構材料的實際強度等級。4.2.12對于不符合鑒定要求的女兒墻、門臉、出屋頂煙囪等易倒塌傷人的非結構構件,應予以拆除或降低高度,需要保持原高度時應采用可靠措施加固。4.2.13對抗震薄弱部位、易損部位和不同類12、型結構的連接部位,應采取加強措施提高其承載力或變形能力。4.3施工施工4.3.1加固設計單位應向施工單位進行技術交底,明確加固的內容和方法。4.3.2加固施工前,應熟悉周邊情況,了解加固構件受力和傳力路徑的可能變化。對危險構件、受力大的構件進行加固時,應有切實可行的安全措施。4.3.3加固工程搭設的安全支護體系和工作平臺,應進行安全檢查,確認安全后方可使用。94.3.4應對原結構構件進行清理、修整和支護。當更換、拆改結構構件時,應采取安全措施。4.3.5施工時應采取避免或減少損傷原結構的措施。4.3.6對可能導致的傾斜、開裂或局部倒塌等現象,應采取安全措施。4.3.7施工中發現原結構構件或相關13、隱蔽部位的構造存在缺陷時,或在加固過程中發現結構構件變形增大、裂縫擴展或增多等異常情況,應暫停施工,并及時會同加固設計單位查找原因采取措施處理后方可繼續施工。105節能改造節能改造5.1一般規定一般規定5.1.1節能改造應不降低原有建筑的結構安全、抗震性能和防火性能。5.1.2節能改造應優先選擇圍護結構節能改造,當條件允許時,可同步進行用能系統節能改造。5.1.3節能改造應優先選用成熟的節能技術和產品。5.1.4節能改造實施前應按照相關規定做好安全防護,并符合相關規定的要求。5.1.5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外墻和屋面防火隔離帶等保溫系統的防火構造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4、16 和行業標準建筑外墻外保溫防火隔離帶技術規程JGJ 289 等有關標準的規定。5.1.6節能改造工程施工的作業環境與條件,應滿足相關標準和施工工藝的要求,節能保溫材料嚴禁在雨雪天氣中施工。5.2圍護結構圍護結構5.2.1宜對外門窗、外墻、屋面和地面進行整體改造。因條件受限時,可根據圍護結構節能診斷情況,優先對節能薄弱部位進行改造。外墻外墻115.2.2外墻節能改造宜符合下列規定:1優先選擇外墻外保溫構造;2當需要保留建筑外立面或外保溫施工困難時,可選擇外墻內保溫構造。5.2.3寒冷地區,改造后的外墻傳熱系數不應大于 0.65W/(m2K);夏熱冬冷地區,當熱惰性指標大于等于 2.5 時,改15、造后的外墻傳熱系數不應大于 1.8W/(m2K),當熱惰性指標小于 2.5 時,改造后的外墻傳熱系數不應大于 1.5W/(m2K)。5.2.4采用外墻外保溫做法時,宜優先選用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并符合現行行業標準 外墻外保溫工程技術規程 JGJ 144的有關規定。5.2.5當采用外墻外保溫構造時,應符合下列規定:1墻體與屋面、門窗、地面的交接位置,以及墻面雨水管、電表箱、燃氣管道等位置應進行節點保溫設計;2外墻室外地面至 1.8m 處應采取雙層耐堿網格布等加強措施。5.2.6采用外墻內保溫做法時,宜選用合理的內保溫系統,并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外墻內保溫工程技術規程JGJ/T 261 的有關規定。16、5.2.7當采用外墻內保溫構造時,應符合下列規定:1在墻體易裂部位及屋面板、樓板交接部位采取抗裂構造措施;2門窗四角和外墻陰陽角等處的內保溫工程抹面層中,應設置附加增強耐堿網格布。125.2.8外墻節能改造施工前,應進行墻體檢查,并符合下列規定:1清除墻面上起鼓、開裂砂漿;修復原圍護結構裂縫、滲漏,填補密實墻面的缺損、孔洞,修復損壞的砌體材料;修復凍害、析鹽、侵蝕所產生的損壞;2清洗原圍護結構表面油污及污染部位,采用聚合物砂漿等材料修復表面。外門窗外門窗5.2.9門窗節能改造應根據農村住房具體情況并綜合考慮安全、節能、隔音、通風和采光等性能要求。5.2.10改造后的門窗熱工性能應符合下列規定:17、1寒冷地區外窗、外門的傳熱系數不應大于 2.5W/(m2 K);夏熱冬冷地區外窗的傳熱系數不應大于 3.2W/(m2K),外門的傳熱系數不應大于 3.0W/(m2K);2外窗的氣密性能不應低于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幕墻、門窗通用技術條件GB/T 31433 規定的 4 級。5.2.11外窗節能改造應根據具體情況選用下列技術措施:1整窗拆除,更換為中空玻璃窗;2在原有窗的基礎上增設一層新窗。5.2.12窗框與墻體之間的縫隙應采用高效保溫材料封堵密實,并用耐候密封膠嵌縫。5.2.13單層外門可采取更換為保溫門、加保溫門簾、增設門斗等改造措施。135.2.14外窗遮陽改造宜優先采用外遮陽設施,且應安裝牢固18、。屋面屋面5.2.15屋面節能改造宜在原有屋面上進行,不宜改動原有構造層。5.2.16對平屋面進行節能改造時,可選用下列措施:1在原屋面室內增設吊頂,并在吊頂上鋪設不少于 20mm厚的輕質保溫材料;2在原屋面上增設保溫層和保護層,形成倒置式屋面構造形式,改造后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 倒置式屋面工程技術規程JGJ 230 的規定;5.2.17對坡屋面進行節能改造時,1優先在室內增設吊頂,并在吊頂上鋪設不少于 20mm 厚的輕質保溫材料;2在原屋面上增設保溫層和保護層。地面地面5.2.18地面改造應根據農村住房具體情況綜合考慮耐磨、抗污染、耐腐蝕、防水、防滑、防潮等性能要求。5.2.19改造后的地面保19、溫材料層熱阻不宜小于 1.5(K)/W。5.2.20地面保溫材料應選擇輕質、板狀材料,并有一定的抗壓強度。145.3采暖系統采暖系統5.3.1熱源選擇宜按下列原則進行:1在技術經濟合理的前提下,優先選用空氣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或清潔能源。2因地制宜地選用生物質燃料作為熱源。3其他清潔能源形式。5.3.2采暖系統節能改造應符合相關標準的規定。5.3.3安裝分體式空氣源熱泵時,室外機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在排出空氣與吸入空氣之間不應發生氣流短路;2可方便地對室外機的換熱器進行清掃;3應避免污濁氣流對室外機組的影響;4室外機組應有防積雪和太陽輻射措施;5對化霜水應采取可靠措施有組織排放;6對周圍20、環境不得造成熱污染和噪聲污染。5.4其他用能系統其他用能系統5.4.1照明改造宜選用以下改造方案:1更換節能燈;2具備條件時,可安裝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5.4.2優先選用太陽能熱水系統提供生活熱水。5.4.3太陽能熱水系統安裝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民用建筑太陽能熱水系統應用技術規范GB 50364 的相關規定。156品質提升品質提升6.1一般規定一般規定6.1.1農村住房品質提升應注重保護和傳承傳統文化,維護鄉村風貌,選擇具有鄉村特色和地域風格的建筑形式,并與鎮域規劃、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各項專業規劃相協調、銜接。6.1.2農村住房進行品質提升時,建筑色彩、建筑材料及工藝應鄉土化。6.1.3農村住房21、品質提升應與節能改造同步實施。6.2建筑與室內環境建筑與室內環境6.2.1科學劃分生產生活區域、合理劃分功能空間,實現寢居分離、食寢分離、潔污分離,并符合下列規定:1客廳宜設置在通風、采光性能良好的南向位置;2主要臥室宜布置在南向;3廚房和餐廳宜毗鄰設置,并具有良好的通風、排煙措施;4室內衛生間宜有直接對外的通風窗戶;5應根據需要設置農機具房、農作物儲藏間等輔助用房,并與主要功能房間適當分離。6.2.2墻體表面應平整、干凈,對局部磚塊、石塊破損的,清潔后選用相同或相近的材料進行修補。6.2.3外墻品質提升時,應符合下列規定:1粉刷色彩應與村莊環境相和諧;162山墻繪畫宜具有地域特色和鄉土文化;22、3選擇經久耐用且較為經濟的涂料、墻漆。6.2.4門窗品質提升應符合下列規定:1采用木框、塑鋼和斷橋鋁等符合節能要求的門窗;2宜采用傳統的窗花樣式或裝飾,體現地域特色。6.2.5屋面形式應與當地氣候環境、生活習俗相適宜,并符合下列規定:1屋面磚瓦規整,太陽能熱水器、空調等設備設施的安裝應綜合考慮屋面形式,布局合理,無雜物和安全隱患的構筑物;2當屋面出現局部破損時,應修補或翻新;3當平屋面改造成坡屋面時,宜采用雙坡屋面,結合當地特點,合理選用屋面瓦材料;4平屋頂新增女兒墻時,應確保結構安全。6.2.6室內地面進行改造時,優先選擇改造為地板磚或水泥砂漿地面。6.2.7宜增設有可開啟窗的封閉式外廊,改23、善室內熱環境。6.2.8當房間進深較大、室內采光效果差時,在結構安全允許范圍內,可選擇以下技術措施:1增大南向外窗洞口面積;2增設北向外窗。6.2.9門窗洞口、穿墻管道、出屋面管道等部位宜采取加強建筑氣密性的技術措施。6.2.10應充分利用庭院綠化遮陽等措施,提高室內熱舒適度。6.3給水排水給水排水176.3.1給水排水管網應統一規劃、合理布置,設計和施工應滿足相關規范要求,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漏損。6.3.2給水設備應符合相關標準的規定,宜選用節水器材和器具,合理設置計量裝置。6.3.3排水應以糞污分流、雨污分流為原則,綜合環境特點、人口數量、污水水量以及現有的排水體制、排水管網等因素采用集中24、處理、分散處理、集中與分散處理相結合的生活污水收集和處理方式。6.4電氣和照明電氣和照明6.4.1電氣和照明管線應統一規劃、合理布置,管線走向、敷設方式應安全美觀、無私拉亂接現象。6.4.2應優先使用電能、天然氣、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和高效的用能設備。6.4.3電氣設備應符合相關標準的規定,宜選用節能高效的照明燈具及家電,并安裝電能計量裝置。在經濟技術適宜的條件下,宜利用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供電方式。187工程驗收和評估工程驗收和評估7.0.1農村住房節能改造與品質提升工程的質量驗收除應符合本導則各章節規定外,尚應符合相關標準的規定。7.0.2工程竣工驗收后,應對節能改造與品質提升工程的實施情況進25、行評估,并出具評估報告。評估報告應包含以下主要內容:1項目概況;2技術方案和設計文件;3各分項工程驗收資料;4其他相關文件和資料。7.0.3節能改造與品質提升工程應做到手續齊全、資料完整,并以戶為單位,建立相關檔案,便于項目后期跟蹤、評估和管理。19附附錄錄 A農村住房農村住房安全安全性鑒定報告性鑒定報告鑒定報告編號:一一、基本資料、基本資料戶主姓名建成時間房屋地址抗震設防烈度用途居住商用工業綜合其他規模總長米,總寬米,高度米,共層,建筑面積約平方米。結構形式磚木結構生土砌體結構磚混結構石砌體結構框架結構(砼、鋼)木結構土窯其他二二、依據標準、依據標準三三、房屋使用條件、環境和現狀調查、房屋使26、用條件、環境和現狀調查1、房屋是否處于危房的建筑群中。否是(直接將整體評為 D 級)2、房屋是否朝一方傾斜,且速度開始變快。否是(直接將整體評為 D 級)3、房屋平面布置檢測。4、改造修繕歷史。無5、其他。四四、地基基礎危險性鑒定、地基基礎危險性鑒定填寫說明:1、判定地基基礎危險性應著重注意以下情況:房屋地基沉降速率;房屋整體傾斜;因地基基礎變形引起房屋承重墻柱或梁裂縫;是否為斜坡場地;地基不穩定滑移及地下水位水質變化可能對建筑物的不利影響等。必要時宜結合開挖方式進行檢測。必要時報告應附照片說明。2、地基基礎安全性符合規定時,應根據情況評為 Au級或 Bu級,不符合規定時應根據危險程度評為 C27、u級或 Du級。203、地基基礎危險性等級劃分:Au級:無危險點;Bu級:有危險點;Cu級:局部危險;Du級:整體危險。例 1:根據該房屋的現場檢測結果,上部結構未發現明顯的由于地基基礎的不均勻沉降所引起的裂縫、變形。依據相關標準規定,該房屋地基基礎評定為 Bu級。例 2:根據該房屋的現場檢測結果,該房屋存在明顯的整體傾斜,其中西北角傾斜量為向西傾斜 25mm。傾斜率為 5.6%,依據相關標準規定,該房屋地基基礎評定為 Cu級。五五、上部結構危險性鑒定、上部結構危險性鑒定填寫說明:1、上部結構鑒定應根據房屋組成部分,分為砌體結構構件(磚、石、土)、混凝土結構構件、木構件、鋼結構構件、圍護結構承28、重構件的鑒定。2、砌體結構構件的檢查應著重注意:不同類型構件的構造連接部位狀況;縱橫墻交接處的斜向或豎向裂縫;承重墻體的變形、裂縫和拆改狀況、拱腳裂縫和位移狀況;圈梁、構造柱的完損情況;裂縫寬度、長度、深度、走向、數量、分布及發展趨勢。3、混凝土構件的檢查應著重注意:墻、柱、梁、板及屋架的受力裂縫和鋼筋銹蝕情況;柱根和柱頂的裂縫狀況;屋架傾斜以及支撐系統的穩定性情況。4、木結構構件的檢查應著重注意:查明腐朽、蟲蛀、木材缺陷、節點連接、構造缺陷、下撓變形及偏心失穩情況;木屋架端節點受剪面裂縫狀況;屋架的平面外變形及屋蓋支撐系統穩定性情況。5、鋼結構構件的檢查應著重注意:各連接節點的焊縫、錨栓、鉚29、釘狀況;鋼柱與梁的連接形式以及支撐桿件、柱腳與基礎連接部位的損壞情況;鋼屋架桿件彎曲、截面扭曲、節點板彎折狀況和鋼屋架撓度、側向傾斜等。6、圍護結構中砌體自承重墻、承擔水平荷載的填充墻、門窗洞口過梁、挑梁、雨蓬板及女兒墻的檢查應根據構件類型按第 2 至 5 條檢查。7、上部結構危險性等級劃分:Au級:無危險點;Bu級:有危險點;Cu級:局部危險;Du級:整體危險。8、填寫時應標明危險構件類型、位置及危險程度等,必要時報告應附照片說明。21六六、使用性鑒定、使用性鑒定使用性鑒定除檢查上部主體結構構件的使用性外,尚應對圍護系統的使用性進行檢查,如屋面防水、排水設施是否完好;外墻及面層外觀(滲水、風30、化、腐蝕等)、墻厚是否符合節能要求;門窗外觀、密閉性、變形情況;其他防護設施等。七七、房屋危險性鑒定房屋危險性鑒定1、房屋危險性鑒定按下列級別劃分:A 級-無危險構件,房屋結構能滿足安全使用要求;B 級-個別結構構件評定為危險構件,但不影響主體結構安全,基本能滿足安全使用要求;C 級-部分承重結構不能滿足安全使用要求,房屋局部處于危險狀態,構成局部危房;D 級-承重結構已不能滿足安全使用要求,房屋整體處于危險狀態,構成局部危房。2、房屋危險性鑒定應以房屋的地基基礎、上部構件的危險性判定程度為依據,結合以下因素:各危險構件的損傷程度;危險構件在整棟房屋中的重要性、數量和比例;危險構件相互間的關聯31、作用及對房屋整體穩定性的影響;周圍環境、使用情況和人為因素對房屋結構整體的影響以及房屋的可修復性。3、在地基基礎危險性鑒定中,當地基評定為危險狀態時,應將房屋整體評定為 D級,當基礎評定為危險狀態時,應根據其危險程度和可修復性進行整體評定。八八、建議、建議鑒定:審核:批準:鑒定機構:鑒定時間:22附錄附錄 B農村住房抗震鑒定報告農村住房抗震鑒定報告鑒定報告編號:一、房屋概況一、房屋概況戶主姓名房屋地址建造時間結構形式建筑面積建筑層數屋脊高度檐口高度房屋長度房屋寬度地震烈度委托編號委托單位二、鑒定原因二、鑒定原因三、鑒定依據三、鑒定依據四、檢測儀器設備四、檢測儀器設備五、鑒定內容及鑒定結果五、鑒32、定內容及鑒定結果房屋抗震鑒定場地有利地段 一般地段 不利地段 危險地段地基基礎基礎形式 磚基礎 條形基礎 獨立基礎 未知 其他:沉降及變形上部結構未發現明顯由地基不均勻沉降所引起的裂縫、變形。上部結構發現明顯由地基不均勻沉降所引起的裂縫、變形。上部結構結構體系合理 不合理。房屋外立面見附圖 1,平面示意圖見附圖 2。房屋外觀和質量樓屋面塌陷 脫落 漏水 其他:屋架變形 腐朽 蟻蝕 開裂 其他:墻體空鼓 酥堿 歪閃 裂縫 其他:整體性連接和縱橫墻連接 合理 不合理 其他:構造柱設置 合理 不合理 無23抗震構造措施圈梁布置合理 不合理 無屋蓋連接合理 不合理易引起局部倒塌的部件及其連接局部尺寸合33、理 不合理非結構構件合理 不合理繪圖:平面圖、立面圖見附圖其它檢測情況:六、鑒定結論六、鑒定結論七、建議七、建議鑒定:審核:批準:鑒定機構:鑒定時間:24附錄附錄 C農村住房節能改造與品質提升診斷表農村住房節能改造與品質提升診斷表縣(市、區)鄉鎮村組戶主姓名身份證號聯系電話房屋現狀結構類型建筑面積m2層數建造年代屋面平屋面坡屋面其他是否漏水是否外門木金屬塑料其他氣密性是否良好是否外窗木金屬塑料其他窗洞數量氣密性是否良好是否墻面有無抹灰層有無裂縫是否潔凈平整是否室內地面有無防水、防潮措施是否硬化是否,如硬化,材料為室內吊頂有無室內吊頂吊頂材質:電線有無破損、裸露現象電線規格是否與電器匹配是否有無34、接地線有無空氣開關廁所室內室外有無衛生廁具糞污處理方式:采暖設備:用能:無木材農產品廢棄物煤炭電液化氣天然氣 其他生活用水排放方式:排入管網排到地面自然蒸發其他:其他需說明的現狀:農戶簽字:調查員簽字:25附錄附錄 D農村住房加固質量鑒定報告農村住房加固質量鑒定報告一、房屋概況一、房屋概況戶主姓名房屋地址建造時間加固時間結構形式建筑面積建筑層數建筑高度地震烈度主要加固內容與方法:二、依據二、依據三、內容及結果三、內容及結果加固方案(設計)落實情況1加固方法是否符合圖紙設計要求符合 不符合2位置是否符合圖紙設計要求符合 不符合3相關節點做法是否符合圖紙設計要求符合 不符合4加固施工材料選用是否符35、合圖紙設計要求符合 不符合5符合 不符合施工質量現場檢查1加固構件尺寸是否符合相關規范要求符合 不符合2加固構件面層厚度是否符合相關規范要求符合 不符合3加固后構件表面平整度是否符合規范要求符合 不符合4鋼筋配置符合 不符合5符合 不符合四、結論四、結論鑒定:審核:批準:鑒定機構:鑒定時間:26附錄附錄 E農村住房加固工程驗收記錄表農村住房加固工程驗收記錄表縣(市、區)鄉鎮村組戶主姓名聯系方式建成時間建筑層數建筑面積結構類型施工起止日期主要方法驗收依據驗收內容施工單位意見:負責人:(簽章)年月日監理單位意見:項目總監理工程師:(簽章)年月日設計單位意見:負責人:(簽章)年月日農戶意見:(簽章)36、年月日27附錄附錄 F農村住房節能改造與品質提升工程驗收記錄表農村住房節能改造與品質提升工程驗收記錄表縣(市、區)鄉鎮村組戶主姓名身份證號聯系電話結構類型層數建筑面積建造年代抗震加固改造通過驗收 未通過驗收驗收項目施工驗收情況記錄監理(建設)單位驗收結論備注1屋面(合格/不合格)2外門(合格/不合格)3窗戶(合格/不合格)4墻面(合格/不合格)5室內地面(合格/不合格)6室內吊頂(合格/不合格)7電線(合格/不合格)8(合格/不合格)(公章)施工單位項目負責人:年月日(公章)監理單位總監理工程師:年月日(公章)設計單位項目負責人:年月日農戶:(簽字)年月日28引用標準名錄引用標準名錄1建筑裝飾37、裝修工程質量驗收標準GB 502102建筑抗震鑒定標準GB 500233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 503004建筑結構檢測技術標準GB/T 503445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B 503676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GB 504117建筑結構加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 505508砌體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B 507029農村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 5082410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范GB 5501511建筑環境通用規范GB 5501612既有建筑維護與改造通用規范GB 5502213既有建筑鑒定與加固通用規范GB 5502114建筑抗震加固技術規程JGJ 11615危險房屋鑒定標準JGJ 12516鎮(鄉)村建筑抗震技術規程JGJ 16117農村住房危險性鑒定標準JGJ/T 36318農村危險房屋加固技術標準JGJ/T 42619河南省農村住房危險性鑒定技術指南(2018 年)20河南省農村危房加固改造技術指南(2018 年)21河南省農村住房抗震鑒定技術指南(2020 年)22河南省農村住房抗震加固技術指南(2020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