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城鄉房屋結構安全隱患排查技術導則(試行)(17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744493
2023-09-01
17頁
213.04KB
1、安徽安徽省省城鄉城鄉房屋房屋結構結構安全安全隱患隱患排查排查技術導則技術導則(試行)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2022 年 5 月目目 錄錄1 總 則.12 基本規定.23 排查分級.34 安全排查.6附表1:安徽省城鄉房屋結構安全隱患排查登記表.9附表2:房屋結構安全隱患排查風險判斷參考表.1311 總總 則則1.0.1 為指導和規范安徽省城鄉房屋結構安全隱患排查工作,及時發現和整治危險房屋,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制訂本導則。1.0.2 本導則適用于安徽省城鎮和農村自建房的結構安全隱患排查,其他房屋可參照執行。1.0.3 按本導則開展的房屋結構安全隱患排查不能代替房屋安全性鑒定工作,房2、屋安全性鑒定應符合國家、行業和地方現行相關標準的要求。22 基本規定基本規定2.0.1 房屋結構安全隱患排查主要包括地基基礎和主體結構兩部分。2.0.2 房屋結構安全隱患排查應重點核查房屋結構體系的合理性、完好性以及結構整體穩定性。2.0.3 房屋結構安全隱患排查應給出結果。依據排查結果需要進行鑒定的應委托有資質的專業機構進行檢測鑒定,對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的應立即停止使用。2.0.4 擅自改變使用功能、拆改承重結構、加層、對地下空間進行開挖的房屋,已鑒定為危房、年久失修、建在邊坡及不良地質條件上的房屋,擅自改建為賓館、飯店、培訓學校等人員密集場所的房屋應重點排查。2.0.5 房屋結構安全隱患排查3、中,發現有附屬設施、消防、周邊環境導致的不安全因素等問題應在排查登記表中予以記錄。2.0.6 參加房屋結構安全隱患現場排查工作的人員應包括結構專業人員。33 排查分級排查分級3.0.1 結構安全隱患排查應按表3.0.1進行排查分級。表3.0.1 房屋結構安全隱患排查分級分級危險點和危險程度處理要求I 級結構滿足正常使用要求,未發現危險點。正常使用,應定期進行檢查。II 級結構基本滿足正常使用要求,個別非承重構件或一般承重構件存在危險點,但不影響整體結構安全。維修處理后可繼續正常使用,應定期進行檢查。III級部分一般承重結構構件或個別主要受力構件不能滿足安全使用要求,局部出現險情,構成局部危房。4、及時停用危險區域,并委托專業機構進行安全性鑒定,根據鑒定結果采取相應處置措施。IV級承重結構已不能滿足安全使用要求,房屋整體出現險情,構成整幢危房。立即撤離人員停止使用,并委托專業機構進行安全性鑒定,根據鑒定結果采取相應處置措施。3.0.2 符合下列條件的房屋,其結構安全隱患排查分級可確定為I 級:1 地基基礎穩定,未發現不均勻沉降;2 結構受力體系合理、完好,結構穩定;3 承重墻體、柱、梁、屋架完好,無明顯裂縫和變形等現象;4 結構構件之間連接無松動、位移、脫開等異常現象;5 結構構件無腐蝕、嚴重銹蝕和風化等現象;6 非結構構件完好或有輕微裂縫;47 在使用過程中未改變使用功能、拆改房屋結構5、加層擴建和遭受火災等災害影響等情況。3.0.3符合下列條件的房屋,其結構安全隱患排查分級可確定為II級:1 地基基礎穩定,無明顯不均勻沉降;2 結構受力體系基本合理、完好,結構穩定;3 承重墻體、柱、梁、屋架基本完好,無明顯受力裂縫和變形等現象;4 結構構件之間連接無明顯松動、位移、脫開等異常現象;5 結構構件有輕微腐蝕、銹蝕、淺層風化等現象;6 非結構構件基本完好或有輕微裂縫或與主體結構構件連接有松動;抹灰層等飾面層有裂縫或局部剝落。3.0.4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房屋,其結構安全隱患排查分級可確定為III 級或IV 級:1 地基基礎存在明顯不均勻沉降,上部結構出現較寬裂縫、房屋整體傾斜,具6、體定量指標參照附表2;2 改造中破壞主要受力構件(墻、柱、梁)造成傳力不連續,樓板上砌筑承重墻體;3 主體結構存在明顯變形、傾斜、有較多受力裂縫,具體定量指標參照附表2;4 結構構件連接部位出現明顯松動、脫開、滑移,具體定量指標參照附表2;5 結構主要受力構件有嚴重腐蝕、銹蝕、風化等,導致構件截面嚴重削弱。5存在本條第24款之一,僅影響局部安全的確定為III 級,影響整體安全的確定為IV 級;存在本條第1、5款之一的確定為IV 級。3.0.5 擅自將房屋改為人員密集場所的經營性用房,擅自加層、拆除承重墻、柱的房屋,視危險程度確定為III 級或IV 級。64 安全排查安全排查4.0.1 房屋結構7、安全排查前應進行資料收集工作,需要收集的主要資料包括:房屋建造資料,包括房屋產權單位(人)、建造年代、巖土工程勘察報告、設計資料和工程竣工驗收資料等;房屋使用資料,包括使用情況、改造、加層、檢測鑒定、加固、用途變更、損壞和修復等情況;群眾反映的房屋質量問題等。4.0.2 現場排查的內容主要包括:1 房屋的平面布局、結構體系、組成材料及其高度、層數;2 場地及環境:地質情況、建筑周邊有無影響建筑安全的危險邊坡、河道等;是否受鐵路、工廠等振動源的長期影響;鄰近工程建設和深基坑施工情況;3 地基基礎:應著重調查地基基礎的不均勻沉降以及上部結構的裂縫、傾斜及發展趨勢,基礎有無腐蝕、酥堿、松散和剝落;08、.000 以下墻體的使用環境及維護情況;4 砌體結構:重點檢查承重墻體狀況、構造柱設置及圈梁閉合情況、砌體的構造連接部位、縱橫墻交接處的斜向或豎向裂縫、砌體承重墻體的變形和裂縫狀況、拱腳裂縫和位移狀況等;5 混凝土結構:檢查梁、板、墻、柱的受力裂縫和主筋銹蝕狀況,墻、柱根部及頂部的橫向裂縫、屋架傾斜和整體穩定性及可能引起構件承載力問題的耐久性損傷(銹脹裂縫、預應力筋銹蝕、混凝土結構表面可見的耐久性損傷)等;76 鋼結構:重點檢查各連接節點的焊縫、螺栓、鉚釘等情況,應注意鋼柱與梁的連接形式、支撐桿件、柱腳與基礎連接損壞情況,鋼屋架桿件彎曲、截面扭曲、節點板彎折狀況和鋼屋架撓度、側向傾斜等偏差狀況9、等;7 木結構:重點檢查腐朽、蟲蛀、木材缺陷、構造缺陷、結構構件變形及失穩狀況、木屋架端節點受剪面裂縫狀況、屋架平面外變形及屋蓋支撐系統穩定狀況等;8 生土結構:砌筑(夯筑)質量、砌筑方式、外觀現狀等,土坯墻塊體規整性、干縮裂縫、墻面剝蝕與空鼓、縱橫墻交接處咬槎砌筑以及斜向或豎向裂縫、結構傾斜變形和裂縫情況等;9 房屋附屬物的設置情況及其損傷與破壞現狀;10 房屋局部坍塌情況及其相鄰部分已外露的結構、構件損傷情況。4.0.3 現場排查應符合下列規定:1 現場排查人員攜帶卷尺、激光測距儀、裂縫刻度尺、吊錘等簡單設備進行必要的測量;2 應對結構裂縫、損傷、腐蝕、風化和房屋整體等進行記錄或拍照;3 10、檢查時應區分抹灰層等裝飾層的損壞與結構的損壞;4 檢查的順序宜為先房屋外部,后房屋內部;破壞程度嚴重或瀕危的房屋,若其破壞狀態顯而易見,可直接確定為IV 級,不再對房屋內部進行檢查。4.0.4 排查分級應以整幢房屋的地基基礎、上部結構構件危險程度為8基礎,結合歷史狀態、環境影響以及發展趨勢,全面分析,綜合判斷。4.0.5 分析判斷時,應重點考慮下列因素:1 有無重大結構缺陷;2 各構件的損傷程度;3 損傷構件在整幢房屋中的重要性;4 損傷構件的數量以及在整幢房屋所占的比例及對整體房屋結構的影響;5 周圍環境影響;6 損傷結構的人為因素(特別是承重墻、柱的拆改情況)和危險狀況。9附表附表1:安徽11、省城鄉房屋安徽省城鄉房屋結構結構安全安全隱患隱患排查登記表排查登記表第一部分:基本信息第一部分:基本信息1.1產權性質個人戶主姓名身份證村集體政府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其他產權單位1.2建筑名稱1.3建筑地址市縣(市、區)街道(鎮、鄉)社區(行政村)小區(村民小組)號棟1.4房屋用途公共建筑 經營用房屋 自住1.4.1公共建筑居委會(村委會)衛生服務站文體綜合類幼兒園學校養老院公共浴廁基礎設施建筑其它()1.5建筑層數地上層地下層1.6建筑面積平方米1.7建筑高度(米)1.8建成時間1.9設計方式采用專業設計或標準圖集未采用專業設計或標準圖集1.10施工方式專業建筑工匠或有資質的施工隊伍施工非專業建12、筑工匠或無資質的施工隊伍施工1.11結構類型磚(砌塊)混 混凝土結構輕鋼(鋼)裝配式混凝土裝配式磚木土木石木木結構混雜結構(磚/砌塊/土/石)其他()10第二部第二部 歷次使用歷次使用2.1結構拆改無拆改一般拆改嚴重拆改2.2加層改造無加層加一層加二層加三層及以上2.3檢測鑒定未做鑒定已做鑒定,未做處理(不屬危險房屋觀察使用處理使用停止使用整體拆除)已做鑒定,并進行處理2.4修繕加固正常使用質量原因災害原因使用功能原因其他原因2.5歷史災害正常使用火災風災雪災水災地質其他2.6功能變更無變更 住宅變商業用房住宅變辦公用房 辦公變商業用房工業用房變商業用房工業用房變辦公用房 其他第三部分:現場排13、查第三部分:現場排查3.1地基基礎無異常 沉降裂縫(輕微 一般 嚴重)明顯傾斜低洼積水架空板代替回填情況(輕微 一般嚴重)其他3.2主體結構3.2.1結構體系合理、完好、穩定 基本合理、完好、穩定不合理、傳力不連續梁鋼筋混凝土無異常 明顯變形 裂縫(輕微一般嚴重)鋼筋銹蝕 混凝土脹裂(輕微一般嚴重)木無異常明顯變形裂縫(輕微一般嚴重)腐朽蛀蝕(輕微 一般嚴重)節點連接(輕微一般嚴重)鋼無異常 明顯變形裂縫(輕微一般嚴重)銹蝕(輕微一般嚴重)節點連接(輕微一般嚴重)鋼筋混凝土無異常明顯變形裂縫(輕微一般嚴重)鋼筋銹蝕混凝土脹裂(輕微一般 嚴重)113.2.2結構構件柱木無異常明顯變形裂縫(輕微一14、般嚴重)腐朽蛀蝕(輕微 一般嚴重)節點連接(輕微一般嚴重)鋼無異常 明顯變形裂縫(輕微一般嚴重)銹蝕(輕微一般嚴重)節點連接(輕微一般嚴重)磚無異常明顯變形裂縫(輕微一般嚴重)風化粉化(輕微一般嚴重)受潮滲漏(輕微一般嚴重)承重墻體磚(砌體)無異常明顯變形裂縫(輕微一般嚴重)風化粉化(輕微一般嚴重)受潮滲漏(輕微一般嚴重)混凝土無異常明顯變形裂縫(輕微 一般嚴重)鋼筋銹蝕混凝土脹裂(輕微一般 嚴重)樓蓋無異常 明顯變形裂縫(輕微一般嚴重)滲漏(輕微一般 嚴重)老化破損(輕微 一般 嚴重)屋蓋無異常 明顯變形裂縫(輕微一般嚴重)滲漏(輕微一般嚴重)老化破損(輕微 一般 嚴重)構造連接支撐無異常先15、天缺陷(未設支撐結構構造簡易)明顯變形各構件連接處破損(輕微一般嚴重)3.3非結構構件非承重墻體和出屋面樓梯間墻體等無異常明顯變形裂縫(輕微一般嚴重)風化粉化(輕微一般嚴重)外墻飾面空鼓脫開(輕微一般嚴重)受潮滲漏(輕微一般嚴重)與主體結構構件連接有松動、脫閃12第四部分第四部分:房屋房屋結構安全結構安全隱患隱患排查結果排查結果 I 級:正常使用,應定期進行檢查;II 級:維修處理后可繼續正常使用,應定期進行檢查;III 級:局部危房,及時停用危險區域,并委托專業機構進行安全性鑒定,根據鑒定結果采取相應處置措施;IV 級:整幢危房,立即撤離人員停止使用,并委托專業機構進行安全性鑒定,根據鑒定結16、果采取相應處置措施。安全隱患描述(如確定為 III級或 IV 級,描述主要隱患點)排查中發現其他問題描述相關附件資料及照片(可另附)組織排查的單位(機構)排查人員排查負責人排查日期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制13附表附表2:房屋結構安全隱患排查房屋結構安全隱患排查風險風險判斷參考判斷參考表表一、地基基礎一、地基基礎安全風險點(地基基礎)1.因地基變形引起砌體結構承重墻體產生單條寬度大于10mm的沉降裂縫,或產生最大寬度大于5mm 的多條平行沉降裂縫,且房屋整體傾斜率大于1%;2.因地基變形引起混凝土房屋框架梁、柱開裂,且房屋整體傾斜率大于1%;3.兩層及兩層以下房屋整體傾斜率大于3%,三層及三層以17、上房屋整體傾斜率大于2%;4.地基不穩定,產生滑移,水平位移量大于10mm,且仍有繼續滑動跡象;5.基礎老化、腐蝕、酥碎、折斷,導致結構明顯傾斜、位移、裂縫、扭曲等;或基礎與承重構件連接處產生階梯形裂縫、水平裂縫、豎向裂縫,且最大裂縫寬度大于10mm。二、二、主體主體結構結構安全風險點(砌體結構)1.承重墻或柱因受壓產生縫寬大于1.0mm、縫長超過層高1/2的豎向裂縫,或產生縫長超過層高1/3的多條豎向裂縫。2.承重墻或柱表面風化、剝落、砂漿粉化等,有效截面削弱達15%以上。3.支承梁或屋架端部的墻體或柱截面因局部受壓產生多 條豎向裂縫,或裂縫寬度已超過1.0mm。4.墻或柱因偏心受壓產生水平18、裂縫。5.單片墻或柱產生相對于房屋整體的局部傾斜變形大于7,或相鄰構件連接處斷裂成通縫。6.墻或柱出現因剛度不足引起撓曲鼓閃等側彎變形現象,側彎變形矢高大于h/150,或在撓曲部位出現水平或交叉裂縫。7.磚過梁中部產生明顯豎向裂縫或端部產生明顯斜裂縫,或產生明顯的彎曲、下撓變形,或支承過梁的墻體產生受力裂縫。8.磚筒拱、殼波形筒拱的拱頂沿母線產生裂縫,或拱曲面明顯變形,或拱腳明顯位移,或拱體拉桿銹蝕嚴重,或拉桿體系失效。9.墻體高厚比超過現行國家標準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 5000314允許高厚比的1.2倍。10.底層框架房屋的底層磚砌抗震墻出現貫穿墻身的裂縫,且裂縫寬度大于2.0mm;或者過渡19、層墻體裂縫嚴重,且最大裂縫寬度已大于1.0mm。11.預制板的擱置長度不足,較易掉落。安全風險點(混凝土結構)1.梁、板產生超過L0/150的撓度,且受拉區的裂縫寬度大于1.0mm;或梁、板受力主筋處產生橫向水平裂縫或斜裂縫,縫寬大于0.5mm,板產生寬度大于1.0mm的受拉裂縫;2.簡支梁、連續梁跨中或中間支座受拉區產生豎向裂縫,其一側向上或向下延伸達梁高的2/3以上,且縫寬大于1.0mm,或在支座附近出現剪切斜裂縫;3.梁板主筋的鋼筋截面銹損率超過15%,或混凝土保護層因鋼筋銹蝕而嚴重脫落、露筋;4.預應力梁、板產生豎向通長裂縫,或端部混凝土松散露筋,或預制板底部出現橫向斷裂縫或明顯下撓變20、形;5.現澆板面周邊產生裂縫,或板底產生交叉裂縫;6.壓彎構件保護層剝落,主筋多處外露銹蝕;端節點連接松動,且伴有明顯的裂縫;柱受壓產生豎向裂縫,保護層剝落,主筋外露銹蝕;或一側產生水平裂縫,縫寬大于1.0mm,另一側混凝土被壓碎,主筋外露銹蝕;7.柱或墻產生相對于房屋整體的傾斜、位移,其傾斜率超過10,或其側向位移量大于h/300;8.構件混凝土有效截面削弱達15%以上,或受力主筋截斷超過10%;柱、墻因主筋銹蝕已導致混凝土保護層嚴重脫落,或受壓區混凝土出現壓碎跡象;9.鋼筋混凝土墻中部產生斜裂縫;10.屋架產生大于L0/200的撓度,下弦產生橫斷裂縫,縫寬大于1.0mm;11.屋架的支撐系21、統失效導致傾斜,其傾斜率大于2%;12.梁、板有效擱置長度小于國家現行相關標準規定值的70%;13.懸挑構件受拉區的裂縫寬度大于0.5mm。15安全風險點(鋼結構)1.構件或連接件有裂縫或銳角切口;焊縫、螺栓或鉚接有拉開、滑移、松動、剪壞等嚴重損壞;2.連接方式不當,構造有嚴重缺陷;3.受力構件因銹蝕導致截面銹損量大于原截面的10%;4.梁、板等構件撓度大于L0/250,或大于45mm;5.實腹梁側彎矢高大于L0/600,且有發展跡象;6.受壓構件的長細比大于現行國家標準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中規定值的1.2倍;7.鋼柱頂位移,平面內大于h/150,平面外大于h/500;或大于40mm;22、8.屋架產生大于L0/250或大于40mm的撓度;屋架支撐系統松動失穩,導致屋架傾斜,傾斜量超過h/150。安全風險點(木結構)1.連接方式不當,構造有嚴重缺陷,疇致節點松動變形、滑移、沿剪切面開裂、剪壞或鐵件嚴重銹蝕、松動致使連接失效等損壞;2.主梁產生大于L0/150的撓度,或受拉區伴有較嚴重的材質缺陷;3.屋架產生大于L0/120的撓度,或平面外傾斜量超過屋架高度的1/120,或頂部、端部節點產生腐朽或劈裂;4.檁條、格柵產生大于L0/100的撓度,或入墻木質部位腐朽、蟲蛀;5.木柱側彎變形,矢高大于h/150,或柱頂劈裂、柱身斷裂、柱腳腐朽等受損面積大于原截面20%以上;6.對受拉、受彎偏心受壓和軸心受壓構件,其斜紋理或斜裂縫的斜率分別大于7%、10%、15%和20%;7.存在心腐缺陷的木質構件;8.受壓或受彎木構件干縮裂縫深度超過構件直徑的1/2,且裂縫長度超過構件長度的2/3。安全風險點(生土結構)1.生土結構墻厚小于240mm;2.采用生土墻承重,屋面未采取有效防水、排水措施;3.處于長期受潮狀態或周邊排水不暢的生土墻體。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