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無障礙設施改造提升工程建設技術導則(試行)(26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744528
2023-09-01
26頁
6.02MB
1、-3-附件 1福建省無障礙設施改造提升工程建設技術導則(試行)根據無障礙設施品質提升行動相關要求,為推動我省無障礙設施改造提升工程建設,指導無障礙設施樣板項目和樣板區創建工作,制定本導則。一、適用范圍本導則適用于創建無障礙設施樣板項目和樣板區的既有建設工程,包括城市道路、公園廣場、公共交通場站等重點公共服務場所以及殘疾人、老年人等殘障人士使用頻率較高的既有重要公共建筑的無障礙設施改造提升工程。其他既有建設工程的無障礙設施改造提升可參照本導則實施。新建項目的無障礙設施建設應全面達到現行國家和我省無障礙設施相關規范標準的要求。二、建設目標以滿足殘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體融入社會生活的基本需求為主,兼2、顧各類人群,以保障無障礙設施的安全性、便利性、系統性為目標,對無障礙設施樣板項目和樣板區內的重要公共建筑和重點公共服務場所開展無障礙通行設施、服務設施等方面綜合整治提升,打造優質的無障礙環境,為推進全省無障礙設施品質提升行動作出示范引領。-4-三、整治要素及基本要求針對無障礙通行設施和服務設施應建未建、建設不規范、不到位或缺損情況進行整治。主要整治要素和基本要求如下:(一)無障礙通行設施(一)無障礙通行設施1一般規定一般規定1.1 城市道路、公共綠地、建筑場地、建筑內部及其之間應提供連貫的無障礙通行流線。1.2 在無障礙通行流線上的各類設施均不應妨礙行動障礙者的獨立通行。固定在無障礙通道的墻、3、立柱上的物體或標牌距地面的高度不應小于 2.00m。1.3 固定在無障礙通行流線上的物體,突出部分大于 100mm且底面距地面高度小于 2.00m 時,其底面距地面高度不應大于600mm,且應保證有效通行凈寬。無障礙通行1.4 無障礙通行流線在臨近地形險要地段處應設置安全防護設施,必要時應同時設置安全警示線。1.5 無障礙通行設施的地面應堅固、平整、防滑、不積水。-5-2無障礙通道無障礙通道2.1 無障礙通道上有地面高差時,應設置輪椅坡道或緣石坡道。2.2 通行凈寬不應小于 1.20m,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的通行凈寬不應小于 1.80m。室外通道不宜小于 1.5m。無障礙通道2.3 無障礙通道上4、的門洞口應滿足輪椅通行,各類檢票口、結算口等應設輪椅通道,通行凈寬不應小于 900mm。無障礙檢票口無障礙結算口2.4 無障礙通道上遇到有井蓋、箅子時,孔洞寬度或直徑不應大于 13mm,條狀孔洞應垂直于通行方向。-6-無障礙通道上井蓋、篦子孔洞2.5 當自動扶梯、樓梯的下部和其他室內外低矮空間可以進入時,應在凈高不大于 2.00m 處采取安全阻擋措施。3輪椅坡道輪椅坡道3.1 輪椅坡道的橫向坡度不應大于 1:50,縱向坡度不應大于1:12。每段坡道的提升高度不應大于 750mm。1:12(重心稍向前)3.2 當條件受限且坡段起止點的高差不大于 150mm 時,縱向坡度不應大于 1:10。3.35、 輪椅坡道的通行凈寬不應小于 1.20m,起點、終點和休息平臺寬度與通行保持一致,水平長度不應小于 1.50m,門扇及坡度坡段提升高度(m)坡段水平長度(m)1:120.759.00-7-其它類似的物體不應占用平臺的空間。臺階與折返型雙坡道入口臺階與 L 型坡道入口臺階與折返型三坡道入口-8-3.4 輪椅坡道的高度大于 300mm 且縱向坡度大于 1:20 時,應在兩側設置扶手,坡道與休息平臺的扶手應保持連貫。設置扶手的輪椅坡道的臨空側應采取安全阻擋措施。3.5 輪椅坡道的坡面應平整、防滑、無反光。應設置無障礙標志。4無障礙出入口無障礙出入口4.1 無障礙出入口有以下三種形式:(1)地面坡度不6、大于1:20 的平坡出入口(當場地條件比較好時不宜大于 1:30);(2)同時擁有臺階和輪椅坡道的出入口;(3)同時擁有臺階和升降平臺的出入口。平坡出入口同時擁有臺階和輪椅坡道的出入口4.2 除平坡出入口外,其他兩種應設置平臺;在門完全開啟的狀態下,平臺的凈深度不應小于 1.50m;無障礙出入口的上方應設置雨篷。4.3 設置出入口閘機時,至少有一臺開啟后的通行凈寬不應小于 900mm,或在緊鄰閘機處設置供乘輪椅者通行的出入口,通行凈寬不應小于 900mm。-9-出入口閘機無障礙設施4.4 出入口不宜設置門墊。當設置門墊時,應采用嵌入式,門墊和周邊地面不應有高差。4.5 出入口的地面應平整、防滑7、。室外地面濾水水篦子的孔洞寬度不應大于 15mm。5門門5.1 滿足無障礙要求的門應可以被清晰辨認、方便開關和安全通過,不應使用旋轉門,不應設置擋塊和門檻。不應采用力度大的彈簧門。5.2 門口有高差時,高度不應大于 15mm,并應以斜面過渡,斜面的縱向坡度不應大于 1:10。5.3 門通行凈寬不應小于 800mm,自動門通行凈寬不應小于1.00m。單扇平開門雙扇平開門自動門-10-5.4 平開門的門扇外側和里側均應設置扶手,扶手應保證單手握拳操作,操作部分距地面高度應為 0.85m1.00m。平開門帶觀察玻璃的門示意圖5.5 全玻璃門應選用安全玻璃或采取防護措施,并應采取醒目的防撞提示措施。防8、撞提示應橫跨玻璃門或隔斷,距地面高度應為 0.85m1.50m。玻璃門示意圖5.6 連續設置多道門時,兩道門之間的距離除去門扇擺動的空間后的凈間距不應小于 1.50m。6無障礙電梯無障礙電梯和升降平臺和升降平臺6.1 公共筑建內設有電梯時,至少應設置 1 部無障礙電梯。-11-6.2 無障礙電梯侯梯廳的梯門前應設直徑不小于1.50m的輪椅回轉空間,公共建筑的候梯廳深度不應小于 1.80m。6.3 呼叫按鈕的中心距地面高度應為 0.85m1.10m,且距內轉角處側墻距離不應小于 400mm,按鈕應設置盲文標志;呼叫按鈕前應設置提示盲道;應設置電梯運行顯示裝置和抵達音響。侯梯廳無障礙設施6.4 無9、障礙電梯最小轎廂規格,深度不應小于 1.40m,寬度不應小于 1.10m。6.5 無障礙電梯的電梯門應為水平滑動式門,電梯門開啟后的通行凈寬不應小于 800mm;完全開啟時間應保持不小于 3s。6.6 轎廂側壁上應設高 0.90m1.10m 帶盲文的選層按鈕,三面壁上應設高 850mm900mm 扶手,轎廂正面高 900mm 處至頂部應安裝鏡子或采用有鏡面效果的材料,轎廂內應設電梯運行顯示裝置和報層音響。-12-無障礙電梯轎廂盲文按鈕示意6.7 升降平臺只適用于場地有限的改造工程,深度不應小于1.20m,寬度不應小于 900mm,應設扶手、擋板和呼叫控制按鈕。應采用防止誤入的安全防護措施。傳送10、裝置應設置可靠的安全防護裝置。垂直式升降平臺斜向升降平臺7無障礙樓梯和臺階無障礙樓梯和臺階7.1 距踏步起點和終點 250mm300mm 處應設置提示盲道,提示盲道的長度應與梯段的寬度相對應。7.2 上行和下行的第一階踏步應在顏色或材質上與平臺有明顯區別。-13-7.3 不能采用無踢面和直角形突緣的踏步。7.4 踏步防滑條、警示條等附著物均不應突出踏面。7.5 三級及三級以上的臺階和樓梯應在兩側設置扶手。無障礙樓梯8扶手扶手8.1 單層扶手的高度應為 850mm900mm;設置雙層扶手時,上 層 扶 手 高 度 應 為 850mm900mm,下 層 扶 手 高 度 應 為650mm700mm。11、扶手8.2 行動障礙者和視覺障礙者主要使用的樓梯、臺階和輪椅坡道的扶手應在全長范圍內保持連貫,扶手起點和終點水平延伸-14-不應小于 300mm;扶手末端應向墻面或向下延伸不應小于100mm。8.3 扶手應安裝牢固,易于抓握(圓形扶手的直徑為35mm50mm,矩形扶手的截面尺寸為 35mm50mm),與墻面的凈距離不應小于 40mm,且與背景有明顯的顏色或亮度對比。雙層扶手單層扶手9無障礙機動車停車位和上無障礙機動車停車位和上/落客區落客區9.1 總停車數在 100 輛以下時應至少設置 l 個無障礙機動車停車位,100 輛以上時應設置不少于總停車數 1%的無障礙機動車停車位;城市廣場、公共綠地12、城市道路等場所的停車位應設置不少于總停車數 2%的無障礙機動車停車位。9.2 應將通行方便、行走距離路線最短的停車位設為無障礙機動車停車位。9.3 無障礙機動車停車位的地面應設置停車線、輪椅通道線和無障礙標志,并設置引導標識。地面應平整、防滑、不積水,地面坡度不應大于 1:50。9.4 無障礙機動車停車位一側,應設寬度不小于 1.20m 的輪椅通道。-15-標準無障礙停車位無障礙停車位示意圖-16-9.5 無障礙小汽(客)車上客和落客區的尺寸不應小于2.40m7.00m,和人行通道有高差處應設置緣石坡道,且應與無障礙通道街接。10緣石坡道緣石坡道10.1 各種路口、出入口和人行橫道處,有高差13、時應設置緣石坡道。緣石坡道的坡口與車行道之間應無高差。緣石坡道的坡面應平整、防滑。10.2 緣石坡道距坡道下口路緣石 250mm300mm 處應設置提示盲道,提示盲道的長度應與緣石坡道的寬度相對應。10.3 宜優先選用全寬式單面坡緣石坡道。全寬式單面坡緣石坡道的坡度不應大于 1:20;其他形式緣石坡道的正面和側面的坡度不應大于 1:12。10.4 全寬式單面坡緣石坡道的坡道寬度應與人行道寬度相同;三面坡緣石坡道的正面坡道寬度不應小于 1.20m;其他形式的緣石坡道的坡口寬度均不應小于 1.50m。全寬式單面坡緣石坡道三面坡緣石坡道-17-人行道口車行道中間部位人行橫道10.5 緣石坡道上下坡處14、不應設置雨水箅子。設置阻車樁時,阻車樁的凈間距不應小于 900mm。11盲道盲道11.1 盲道按其使用功能分為行進盲道和提示盲道。盲道鋪設應與相鄰人行道鋪面的顏色或材質形成差異。盲道的紋路應凸出路面 4mm 高。盲道型材表面應防滑。11.2 盲道鋪設應連續,避開樹木(穴)、電線桿、拉線等障礙物,任何設施不得占用盲道。11.3 行 進 盲 道 應 與 人 行 道 的 走 向 一 致,寬 度 宜 為250mm500mm。行進盲道與路緣石在同一水平面時,距路緣石不應小于 500mm,行進盲道比路緣石上沿低時,距路緣石不應小于 250mm。11.4 需要安全警示和提示處應設置提示盲道,其長度應與需安全15、警示和提示的范圍相對應。行進盲道的起點、終點、轉彎-18-處,應設置提示盲道,其寬度不應小于 300mm,且不應小于行進盲道的寬度。盲道起點和終點設提示盲道行進盲道成品構件示意提示盲道成品構件示意行進盲道T 字型交接盲道L 字型交接盲道-19-十字型交接盲道折線交接盲道(二)無障礙服務設施(二)無障礙服務設施1 1一般規定一般規定1.1 通往無障礙服務設施的通道應該是無障礙通道。無障礙服務設施的地面應堅固、平整、防滑、不積水。1.2 具有內部使用空間的無障礙服務設施:入口和室內空間應方便乘輪椅者進入和使用,內部應設輪椅回轉空間,輪椅需要通行的區域通行凈寬不應小于 900mm。門在緊急情況下應能16、從外面打開。應設置易于識別和使用的救助呼叫裝置。照明、設備、設施的開關和調控面板應易于識別,距地面高度應為 0.85m1.10m。1.3 無障礙服務設施內安裝的部件:部件應安裝牢固。安全抓桿直徑應為 30mm40mm,內側與墻面的凈距離不應小于 40mm。低位掛衣鉤、低位毛巾架、低位擱物架距地面高度不應大于1.20m。-20-2公共衛生間(廁所)和無障礙廁所公共衛生間(廁所)和無障礙廁所2.1 公共建筑每層應至少分別設置1個滿足無障礙要求的公共衛生間(廁所),或在男、女公共衛生間(廁所)附近至少設置 1 個獨立的無障礙廁所。2.2 滿足無障礙要求的公共衛生間(廁所):女衛生間(廁所)應設置無障17、礙廁位和無障礙洗手盆;男衛生間(廁所)應設置無障礙廁位、無障礙小便器和無障礙洗手盆。2.3 無障礙廁位:尺寸宜做到 2.20m1.80m,條件受限時凈空間不應小于1.80m1.50m。門宜外開。如采用向內開啟的平開門,需在開啟后廁位內部留有直徑不小于 1.50m 的輪椅回轉空間,并應采用門外可緊急開啟的門閂。應設置無障礙坐便器。2.4 無障礙廁所位置應靠近公共衛生間(廁所),面積不應小于 4.00,內部應留有直徑不小于 1.50m 的輪椅回轉空間。內部應設置無障礙坐便器、無障礙洗手盆、多功能臺、低位掛衣鉤和救助呼叫裝置。應設置水平滑動式門或向外開啟的平開門。2.5 無障礙坐便器兩側應設置安全抓18、桿,輪椅接近坐便器一側應設置可垂直或水平 90旋轉的水平抓桿,另一側應設置 L 形抓桿。-21-坐便器水箱控制裝置應位于易于觸及的位置,應可自動操作或單手操作。取紙器應設在坐便器的側前方。在坐便器附近應設置救助呼叫裝置。2.6 無障礙小便器:應在兩側設置水平安全抓桿,在上部設置支撐安全抓桿。2.7 無障礙洗手盆:臺面距地面高度不應大于 800mm,下部應留出容膝容腳空間。應在洗手盆上方安裝鏡子。出水龍頭應采用杠桿式水龍頭或感應式自動出水方式。公共衛生間(廁所)和無障礙廁所-22-無障礙衛生間內部設施示意圖坐便器安全抓桿平面圖坐便器安全抓桿立面圖-23-無障礙坐便器示意圖無障礙小便器示意圖無障礙19、洗手盆3輪椅席位輪椅席位3.1 應設置在便于疏散的位置,不應設在公共通道范圍內。3.2 輪椅席位區與疏散口、衛生間、公共服務設施等必要功能空間之間應設置無障礙通道或無障礙電梯連接。3.3 觀眾席為 100 座及以下時應至少設置 1 個輪椅席位;101座400 座時應至少設置 2 個;400 座以上時,每增加 200 個座位應至少增設 1 個輪椅席位。旁邊或鄰近需設 1:1 的陪護席位。3.4 每個輪椅席位的凈尺寸深度不應小于 1.30m,寬度不應-24-小于 800mm;地面坡度不應大于 1:50。輪椅席位4低位服務設施低位服務設施4.1 為公眾提供服務的各類服務臺(包括問詢臺、接待處、業務臺20、收銀臺、借閱臺等)需設置低位服務設施。4.2 設置飲水機、自動取款機、自動售票機、自動販賣機等時,應至少有一臺為低位服務設施。4.3 低位服務設施的高度、臺面下部容膝容腳空間應滿足要求。低位服務設施前應留有輪椅回轉空間。低位服務臺低位飲水機-25-5其他其他5.1 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投放無障礙出租車,提供電話預約服務。無障礙出租車5.2 無障礙客房和無障礙住房、居室以及滿足無障礙要求的公共浴室、更衣室等服務設施參照建筑與市政工程無障礙通用規范(GB55019-2021)宿舍、旅館建筑項目規范(GB55025-2022)等國家有關標準規范進行改造。(三)無障礙信息交流設施(三)無障礙信息交流設施21、1無障礙標識系統無障礙標識系統1.1 無障礙設施處(如主要出入口、無障礙通道、停車位、建筑出入口、廁所等)均應設置無障礙標識。1.2 無障礙標識應納入室內外環境的標識系統,應連續并清楚地指明無障礙設施的位置和方向。1.3 安裝位置和高度應保證從站立和座位的視覺角度都能夠看見,并且不應被其他任何物品遮擋。1.4 對需要安全警示處,應同時提供包括視覺標識和聽覺標識的警示標識。-26-無障礙通用標志側墻附著吊掛式地面噴涂或粘貼門附著式、側墻懸挑式-27-無障礙設施標志無障礙設施標志-28-2盲文標志盲文標志盲文標志有:盲文地圖、盲文銘牌、盲文站牌。3信息服務設施信息服務設施包括:文字信息輔助服務、聽覺信息輔助服務等設施(設備)。4過街提示音響過街提示音響在主要商業街、步行街和視覺障礙者集中區域周邊道路的人行橫道,結合信號燈統一設置,并增設開關控制音量,既避免產生噪聲污染,又保證視覺障礙者辨別方向、通行安全。過街提示音響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5-06
1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