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寧鄉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0-2035年)(草案公示)(43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744551
2023-09-01
43頁
14.43MB
1、寧鄉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 年)(征求意見稿)寧鄉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OF NINGXIANG LAND OF LEGEND,LAND OF PEACE2020-2035 年傳奇之地 安寧之鄉二二一年十月寧鄉市自然資源局草 案 公 示前 言按照國家、湖南省要求,為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高品質建設幸福寧鄉,整體謀劃新時代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我市組織開展了寧鄉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 年)(以下簡稱規劃)的編制工作。本規劃是對寧鄉市域范圍內國土空間開發保護作出的總體安排和綜合部署,是指導城鄉各類開發2、建設活動、開展國土空間資源保護利用與修復、制定空間發展政策和實施國土空間規劃管理的空間藍圖,是編制相關專項規劃和詳細規劃的依據。目 錄01 總則02 謀劃順應時代發展的戰略目標03 推動東融西連的區域發展格局04 構建科學合理的國土空間格局05 筑牢長株潭都市綠色生態屏障06 夯實農業空間發展與保護格局07 塑造城鄉高效協調發展新格局08 營建宜居宜業的城市空間格局09 完善國土空間支撐體系的建設10 保障國土空間規劃的落地實施寧鄉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 年)(征求意見稿)01總則 指導思想 規劃原則 規劃范圍與期限寧鄉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 年)(征求意見稿)3、1.11.2指導思想規劃原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關于城鄉發展及自然資源工作的重要論述,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深入踐行“三高四新”戰略,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統籌全市城鄉發展和保護,促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推動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升人民幸福感、安全感,推動寧鄉構建開放包容、創新宜業、傳奇美好、幸福安寧的一流中等城市。為長沙爭創國家中心城市、為構建富饒美麗新湖南貢獻寧鄉力量。堅持生態優先提升綠色4、發展能力堅持統籌規劃推動全域全要素空間資源優化配置堅持戰略引領推動高質量內涵式發展堅持區域協同加強城鄉融合堅持全面實施推動空間治理能力現代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提升城鄉人居環境品質寧鄉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 年)(征求意見稿)1.3規劃范圍與期限規劃范圍為寧鄉市行政轄區,面積 平方千米。轄 4 個街道、21 個鎮、4 個鄉。規劃期限為202020252912.082050-2035近期至黃材鎮橫市鎮灰湯鎮資福鎮壩塘鎮溈山鄉龍田鎮沙田鄉巷子口鎮煤炭壩鎮菁華鋪鄉雙江口鎮金洲鎮城郊街道玉潭街道白馬橋街道歷經鋪街道夏鐸鋪鎮東湖塘鎮花明樓鎮大屯營鎮道林鎮喻家坳鄉大成橋鎮回龍鋪鎮雙鳧鋪鎮流沙河5、鎮老糧倉鎮青山橋鎮年年年年遠景展望至寧鄉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 年)(征求意見稿)02謀劃順應時代發展的戰略目標 發展目標 戰略定位 發展規模 發展戰略 城市性質寧鄉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 年)(征求意見稿)2.1發展目標堅持高水平建設生態文明城市,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大幅提升寧鄉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建設水平。工業強市建設邁出重要步伐,鄉村振興躍上新臺階,城鄉形象展現新魅力,民生福祉取得新成效。基本建成城鎮空間集約宜居、生態空間山清水秀、農業空間富饒美麗的寧鄉國土空間格局,打造“開放包容、創新宜業、傳奇美好、幸福安寧的一流中等城市”,高水平實現社會主義現6、代化。全面建成國家先進制造業的新高地,湖南省科技創新的先鋒城市,內陸地區開放創新的標桿城市,成為充分體現湖湘特色和寧鄉力量的可持續發展城市。202520352050年年年寧鄉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 年)(征求意見稿)2.2戰略定位開放包容的長株潭大都市圈西門戶創新宜業的長沙先進制造產業核心承載地傳奇美好的湖湘特色全域文旅大景區幸福安寧的城鄉融合發展示范區寧鄉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 年)(征求意見稿)能級躍遷戰略:構建開放包容的長株潭大都市圈西門戶2.3發展規模堅持以水定人,根據水資源約束,尊重城市發展規律,確定規劃至 2035 年,寧鄉市域常住人口為 160 萬7、人,城鎮化率 81%。堅持以水定城,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約束,加強建設用地集約高效利用,合理控制全域國土開發強度,為城鄉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常住人口規模人口規模160萬人2.4發展戰略用地規模動能轉換戰略:實現工業轉型與文旅突破城鄉融合戰略:推動城鄉空間共生共榮寧鄉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 年)(征求意見稿)長沙西部的產業新城寧鄉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生態宜居的旅游城市2.5城市性質寧鄉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湖南省會副中心生態宜居的旅游城市湖南省會副中心長沙西部的產業新城寧鄉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 年)(征求意見稿)推動東融西連的區域發展格局03 承接省會副8、中心職能,加強西向輻射能力 繼續加強東進融城,推動形成與長沙城區多級融合寧鄉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 年)(征求意見稿)3.1承接省會副中心職能,加強西向輻射能力進一步強化寧鄉作為省會副中心的區域職能,提升寧鄉區域影響力。重點對接婁底、益陽(東部新城、桃江)、湘潭(韶山),拓展長沙西部腹地,吸引人口、資源向寧鄉城區集聚。進一步打通長沙與益陽、常德、婁底的空間聯系,融入長益常發展帶,強化寧鄉轉換樞紐與生產分工。重視對益陽東部地區的輻射,加強寧鄉高鐵新城、寧鄉經開區對益陽東部新城的輻射能力,加強與益陽桃江(灰山港)等區域的聯系。加強與韶山的對接,融入長株潭紅色旅游圈。積極融入長株潭發9、展大局,從交通、產業上成為長株潭對接成渝、西北地區、輻射常益的橋頭堡寧鄉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 年)(征求意見稿)3.2繼續加強東進融城,推動形成與長沙城區多級融合通過普瑞大道、長益復線,對接高鐵西城和望城中心區;借力長沙高鐵西站和長沙港,積極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北線南線推動以長常高速、金洲大道、金橋大道、319國道、溈東路、岳寧大道對接長沙高新區、梅溪湖中心區作為融城的主線,承接長沙市職住的外溢效應,以金洲新城為核心,以金洲大道、319 國道、金橋大道、長寧軌道全面融合白箬鋪片區。中線花明樓-大屯營-道林片區抓住航、旅兩大特色,推動打造以文化旅游、航空物流為特色的小城鎮群,成10、為寧鄉南部中心及湘江新區副中心。推動形成“北線、中線、南線”的多級融城大格局寧鄉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 年)(征求意見稿)構建科學合理的市域國土空間格局04 實施差異化功能區戰略 統籌劃定三區三線寧鄉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 年)(征求意見稿)4.1實施差異化功能區戰略立足主導功能,科學布局生產、生活、生態空間,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展示區以區域交通輻射功能為主,適度發展物流,兼顧紅色旅游及農業種植。以生態保護功能為主,適度兼顧文化旅游,培育特色農業及養殖業。以特色農業功能為主,適度發展休閑旅游業。以城鎮發展為主,重點發展產業及城市服務,東部平原適度發展都市農業。東11、部板塊西部板塊中部板塊東南板塊寧鄉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 年)(征求意見稿)4.2統籌劃定三區三線優先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優化三大空間布局嚴格保護自然保護地、生態功能重要區域,除國家重大戰略項目外,僅允許對生態功能不造成破壞的有限人為活動。嚴格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對永久基本農田進行正向優化,確保永久基本農田面積不減、質量提升、布局穩定。按照集約適度、綠色發展原則,統籌城市發展需求,綜合考慮一定比例的彈性發展區、特別用途區,合理確定城鎮開發邊界。嚴格保護永久基本農田合理劃定城鎮開發邊界45%市域總面積47%8%寧鄉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 年12、)(征求意見稿)筑牢長株潭都市綠色生態屏障 構建生態安全格局 加強自然資源保護利用 推動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05寧鄉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 年)(征求意見稿)5.1構建生態安全格局保護修復溈水水系生態走廊保護修復烏江、靳江、楚江水系生態走廊保護修復以溈山、芙蓉山、迴龍山、東鷺山、西沖山、鳳凰山、扶王山、瓦子寨、神仙嶺、天馬山為代表的重要生態屏障一水三江多山保護“一水三江多山“的生態本底,加強自然保護地和生態紅線保護,推進國土生態修復寧鄉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 年)(征求意見稿)5.2加強自然資源保護利用水資源保護與利用規劃至 2035 年,年用水總量控制在8 13、億立方米以內。加強對全市 162 條大小河流的生態空間管控,除因滿足防洪工程建設需要外,非城鎮區域的河湖岸線原則上應保持自然狀態;采取退耕還林、植物群落配置等生態措施提高節點空間生態緩沖、水土保持等生態功能。加強對溈水河、靳江河等河流水源地,黃材水庫、田坪水庫等水庫水源地和雙獅嶺水廠等地下水水源地的保護;加強對水源地范圍及其上游的生態公益林、水源涵養林建設;加大水質監督力度,嚴厲打擊違法排污行為,加強水源地監測與預警。控制水資源用量加強水源地保護管理加強對重點河湖優化林種結構、提高林地郁閉度、穩步提升林地質量;統籌規劃公益林地與商品林地,積極保障重點公益林地。規劃至 2035年,寧鄉市森林覆蓋14、率達 45%以上。林地資源保護與利用岸線保護及利用寧鄉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 年)(征求意見稿)5.3推動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通過對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和建設,構建符合寧鄉市自然保護地發展且具有地域特色的自然保護地體系,規劃 5 個自然保護地,均為自然公園。自然保護地序號名稱保護區范圍所在行政區保護區類型級別1湖南寧鄉金洲湖國家濕地自然公園寧鄉市城郊街道、玉潭街道、白馬橋街道、歷經鋪街道、夏鐸鋪鎮、回龍鋪鎮、壩塘鎮自然公園國家級2湖南寧鄉靳江省級濕地自然公園寧鄉市道林鎮、大屯營鎮自然公園省級3寧鄉香榧森林自然公園寧鄉市溈山鄉、黃材鎮自然公園省級4千龍湖國家濕地自然公園寧鄉市雙江15、口鎮自然公園國家級5香山國家森林自然公園寧鄉市東湖塘鎮、夏鐸鋪鎮自然公園國家級寧鄉市自然保護地一覽表寧鄉市自然保護地分布示意圖香山國家森林自然公園寧鄉香榧森林自然公園千龍湖國家濕地自然公園湖南寧鄉金洲湖國家濕地自然公園湖南寧鄉靳江省級濕地自然公園圖例森林自然公園濕地自然公園寧鄉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 年)(征求意見稿)5.3推動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目標任務重點區域土地綜合整治規劃期內,通過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農用地整治、農村建設用地整治、宜耕后備資源開發等補充耕地;通過“旱改水”建設新增水田,提高耕地質量。夏鐸鋪鎮、大成橋鎮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區;烏江流域和靳江流域農用地整治重點區16、;雙江口鎮、橫市鎮、壩塘鎮和花明樓鎮農村建設用地整治重點區。寧鄉市土地綜合整治規劃示意圖橫市鎮農村建設用地整治重點區壩塘鎮農村建設用地整治重點區雙江口鎮農村建設用地整治重點區花明樓鎮農村建設用地整治重點區烏江流域農用地整治重點區靳江流域農用地整治重點區大成橋鎮全域綜合整治區夏鐸鋪鎮全域綜合整治區寧鄉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 年)(征求意見稿)5.3推動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生態修復 森林功能修復 水土流失治理 礦山生態修復 加強飲用水保護 污染減排全面排查整治 優化生態流量保障 推進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 強化水環境風險防治 推進重點污染源監管,建立土壤信息系統 加強重金屬污染防治17、山林生態修復水體生態修復土壤資源生態修復寧鄉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 年)(征求意見稿)夯實農業空間發展與保護格局 優化現代農業空間格局 嚴格保護耕地與永久基本農田06寧鄉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 年)(征求意見稿)6.1優化現代農業空間格局構建“一環兩帶四區多點”的現代農業空間格局一環兩帶四區多點將“菁華鋪-煤炭壩-回龍鋪-大成橋-夏鐸鋪-金洲-雙江口”打造成鄉村振興示范新環線,著力城鄉互補、以城帶鄉,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推進現代農業多元聚集發展,先行先試推動城鄉全面融合,打造鄉村振興樣板區、示范區。以溈水(含楚江和烏江流域)和靳江兩岸為紐帶,著力培育一批現代都18、市農業、休閑觀光產業、美麗鄉村旅游點,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打造獨具寧鄉特色和湖湘底蘊的田園綜合體、現代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觀光帶。東部沖積平原地區發展都市農業、中部發展特色經濟作物、東南部休閑農業和糧食生產、西部特色農業和養殖業發展區以寧鄉花豬、溈山毛尖、糧食、煙葉、梔子、油茶、奶牛、藍莓、小水果、有機蔬菜等十大產業集聚區建設為重點,著力打造示范區,大力鞏固核心區,積極擴張輻射區,培育“一鎮一特、一特一片”特色農業集聚發展,打造多點開花的“寧”字號區域公用品牌和農產品品牌。鄉村振興示范新環線鄉村振興示范環線圖例農業發展軸帶特色農產品集聚點寧鄉市農業空間格局示意圖寧鄉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9、0-2035 年)(征求意見稿)6.2嚴格保護耕地與永久基本農田明確劃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區,嚴格保護永久基本農田。加強耕地數量、質量和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探索完善的永久基本農田保護考核機制,構建永久基本農田動態監督機制。寧鄉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 年)(征求意見稿)塑造城鄉高效協調發展新格局 構建協調發展的城鎮空間結構 推動工業轉型與文旅突破 分類謀劃村莊發展與鄉村振興07寧鄉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 年)(征求意見稿)7.1構建協調發展的城鎮空間結構堅持差異發展,區域20、聯動,構建“一心一軸、四帶、四副多點”的城鎮空間結構四副多點四帶一心一軸以黃材、流沙河、灰湯、花明樓為市域空間支點,立足發揮東部、西、中、東南四大板塊主導功能,輻射周邊鄉鎮。以寧韶城鎮發展帶、寧婁城鎮發展帶、益婁衡城鎮發展帶、寧吉城鎮發展帶為寧鄉市域四條發展帶,引導市域綜合發展。以中心城區為核心,積極融入長(寧)益常發展軸。寧鄉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 年)(征求意見稿)7.2推動工業轉型與文旅突破核心引領,引導工業集聚轉型發展創新引領,推動科創孵化器落地市域園區向城區集中、零散工業用地向園區集中。發揮雙國家級園區核心引領作用,經開區統籌金玉工業集中區、高新區統籌夏鐸鋪工業園;保21、留煤炭壩、大成橋、雙鳧鋪特色產業園區并控制規模發展。其他鄉鎮原則上不再規劃工業園。提高企業入駐門檻,加大落后產能淘汰退出和產業整合升級力度,積極引入新興高科技產業,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盤活存量土地,推動“批而未供”用地供應、加快“供而未用”用地利用、提高工業用地開發強度。強化與岳麓地區協同發展,助力塑造城市河西科創走廊,協同岳麓創新策源,寧鄉整體構建市級創新平臺,建設寧鄉經開區孵化中心、金洲科創中心,搭建政府平臺,滿足初創小微企業需要低成本創新空間和創新服務的需求,承載創新轉化功能和孵化小微企業加速成長功能。寧鄉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 年)(征求意見稿)7.2推動工22、業轉型與文旅突破引導商業、金融業向一江兩岸、高鐵新城等區域集聚結合一江兩岸發展愿景,規劃服務業形成“一廊多心多節點”的現代服務業體系。一廊:結合一江兩岸建設,形成溈水現代服務業走廊,沿河布置公共服務設施,提升兩岸活力;多中心:市級中心(包括中央大街、曾家河為一體)、高鐵新城副中心、高新區副中心;多節點:若干片區商業中心。寧鄉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 年)(征求意見稿)7.2推動工業轉型與文旅突破環城創意文化旅游休閑板塊少奇故里紅色休閑板塊一帶灰湯溫泉康養度假板塊一軸溈山炭河休閑度假板塊以方特東方神話、香山公園、關山古鎮、創意煤城等創意文旅項目為支撐,打造寧鄉創意文旅的休閑板塊。核23、心打造花明樓劉少奇故里景區、道林古鎮、靳江濕地公園等旅游景點,注重紅色文化植入,綠色生態保護,打造紅綠共融的休閑板塊。以靳江濕地公園資源為基底的九曲靳江濕地生態景觀帶,聯動兩市(長沙、湘潭)三地(寧鄉、岳麓、雨湖)旅游協同發展。以灰湯溫泉為核心,整合周邊鄉鎮生態資源和產業資源,突出康養主題,打造寧鄉市康養度假產業集中區。以溈水作為串聯寧鄉東西旅游產業發展的溈水休閑度假旅游產業發展軸。以溈山密印景區、炭河古城等景區景點為核心,帶動寧鄉西部鄉鎮共享良好生態、深厚文化兩大核心資源帶來的旅游產業紅利,打造成寧鄉文化休閑、生態度假核心體驗板塊。結合市域旅游資源,謀劃寧鄉文旅產業發展,形成“一軸一帶四板塊24、”的總體結構寧鄉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 年)(征求意見稿)7.3分類謀劃村莊發展與鄉村振興推動鄉村產業振興建設生態宜居魅力鄉村積極發展鄉村特色文化保障改善農村民生服務差異化打造特色鮮明的五類村莊城郊融合類農業發展類生態保護類集聚提升類特色保護類營建宜居宜業的城市空間格局 優化城市空間格局 一江兩岸,中心強化08寧鄉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 年)(征求意見稿)8.1優化城市空間格局以溈水一江兩岸為核心發展軸,依托金橋大道打造城市綜合發展帶,串聯老城組團、經開區及金洲新城三大組團,打造強有力的寧鄉城市中心,最終構建“一軸一帶、一心三組團”的寧鄉城市空間結構。寧鄉市國土25、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 年)(征求意見稿)8.2一江兩岸,中心強化一江兩岸,縫合東西兩城中心強化,引領圈層發展溈水一江兩岸是推動寧鄉向綜合性都市轉型、新舊動能轉換的核心區域。“左岸宜居、右岸活力”,以公共空間塑造為基礎,植入商業商務、休閑娛樂、文化體育、創新創意功能,集聚人流、資金流和信息流,提升水岸的復合價值。規劃考慮對老城中心進行更新提升活力,并將中心功能向溈水東側進行拓展,打造寧鄉強有力的城市中心區,拉動東西兩城形成圈層發展態勢。城市中心區一江兩岸寧鄉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 年)(征求意見稿)完善國土空間支撐體系建設 建設高效綜合交通體系 提升城鄉安全韌性 構建26、城鄉生活圈 加強歷史文化保護 彰顯城鄉風貌特色09寧鄉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 年)(征求意見稿)9.1建設高效綜合交通體系推動樞紐重塑、東進西連、內外通達的綜合交通體系,打造長沙綜合交通樞紐西門戶,構建“一機場二軌道四鐵路八高速”的交通格局一機場:大屯營機場:位于寧鄉大屯營鄉,規劃定位為軍民兩用機場。二軌道:長寧軌道、寧韶軌道四鐵路:渝長廈高鐵、呼南高鐵、石長鐵路、洛湛鐵路八高速:益婁衡高速、寧韶高速、許廣高速、長益復線、長張高速、長吉高速、長韶婁高速、南橫線高速寧鄉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 年)(征求意見稿)提升城鄉安全韌性9.2能源系統供水系統環衛系統排水系統27、完善市域電力設施建設,加快鄉鎮電網、農網升級改造。新建寧鄉 500KV 變電站及多個 220KV 變電站,保障電力供給。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新建大壩塘水庫和金玉水廠,遷建正農水廠,推動引黃入玉工程,建立多源互濟的供水保障格局。優化用水結構,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全面建設節水型社會。實施最嚴格的水資源保護與管理制度,嚴控用水總量、提升用水效率。推動垃圾分類處理。建設垃圾焚燒發電廠,加強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建設,實現城鄉生活垃圾處置全覆蓋。規劃城鄉生活垃圾回收率達到 10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 100%。完善城鄉排水設施建設,新建一處污水處理廠,逐步推進城區雨污分流,完28、成所有鄉鎮污水處理廠提質改造和配套管網建設。構建智慧綠色安全的基礎設施網絡健全堅韌穩固的城鄉安全體系按照“上蓄、中滯、下泄”的原則,發揮全市各型水庫的蓄水調洪作用,在溈水沿線合理規劃 9 個滯洪區,建成溈水城區段 4 個城市防洪保護圈。防洪排澇重點加強公共醫療服務體系的建設,提升社區醫療服務水平與公共空間品質,積極建立“公共健康空間規劃”雙構數據平臺。防疫體系保留城市建成區內具有調蓄功能的天然水體,重點在金洲新城、高鐵新城、溈水沿岸實施海綿城市建設,控制新建城區硬化地面比例,增加地面透水面積。海綿城市完善綜合監測預警機制,加強人防物防技防應急體系建設,擴大安全風險監測預警系統覆蓋面,強化對水災29、旱災、地震、地質災害、森林火災和氣象災害等的監測預警。應急體系寧鄉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 年)(征求意見稿)9.3構建城鄉生活圈市級公共服務中心:集市級文化、教育、體育、醫療、福利設施為一體的公共中心。城鄉生活圈都市生活圈城鎮生活圈社區生活圈1小時分鐘分鐘3015街道/鄉鎮級公共服務中心:配置初中、小學、幼兒園、文體活動中心、衛生服務中心、中小型養老院等設施,中學、小學、幼兒園按照服務半徑設置。社區/村級公共服務中心:按照服務半徑設置,配置幼兒園、文化活動室、室外綜合健身場地、居家養老照料中心等設施。積極探索建設兒童友好型城市和老年關愛型城市,提升全齡友好公共服務品質,聚焦“30、規建管運”“衣食住行”“育教醫養”等柔性關懷、細微之處,把寧鄉建設成為“全齡共享、友善公益”的幸福美好安寧之城。以人民為中心,構建層次清晰、功能復合的城鄉生活圈,構建“市+街道/鄉鎮+社區/村”三級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全齡友好公共服務品質寧鄉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 年)(征求意見稿)9.4加強歷史文化保護提煉城市文化核心內涵,守護傳承寧鄉千年古邑的古韻今風,構建“一條文化發展帶、兩大重點保護區、多個保護點”的歷史保護體系歷史文化名鎮:寧鄉溈山鄉歷史文化名村:寧鄉巷子口鎮巷市村(巷子口社區)各級文保單位:國家級 5 處,省級 12 處,市級 22 處,縣級 52 處;未定級登記不可移31、動文物 1239 處寧鄉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 年)(征求意見稿)9.5彰顯城鄉風貌特色溈水城鄉融合風貌帶靳江紅色文化風貌帶環城魅力小城鎮風貌帶四區現代都市風貌區西部山地生態風貌區中部田園景觀風貌區丘陵崗地特色田園風貌區三帶依托“一水相牽、三江匯流、多山環繞”的城鄉生態風貌本底,構建的“三帶四區”魅力城鄉風貌格局寧鄉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 年)(征求意見稿)提升空間規劃治理能力 保障規劃傳導落實10寧鄉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 年)(征求意見稿)10.1保障規劃傳導與落實強化規劃傳導規劃傳導實施保障實行用途管制制定近期建設計劃加強規劃實施監督建立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完善規劃政策保障
合同表格
上傳時間:2021-01-23
33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