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新巴爾虎左旗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意見征求稿)(31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744577
2023-09-01
31頁
10.18MB
1、新巴爾虎左旗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意見征求稿新巴爾虎左旗人民政府2022年8月目目 錄錄01 規劃總則02 目標戰略03 國土空間總體格局04 支撐體系05 中心城區規劃布局06 規劃實施保障1.1指導思想1.2規劃原則1.3城市概況1.4規劃范圍與期限2.1發展目標2.2發展戰略3.1國土空間總體格局3.2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3.3科學劃定三類空間3.4優化自然保護地體系3.5城鄉發展空間3.6產業發展格局4.1構建綠色高效交通體系4.2提供全民共享公服體系4.3建設綠色韌性基礎設施4.4活化利用歷史文化資源5.1空間結構5.2功能分區5.3風貌建設6.1規劃傳導與管控62、.2規劃實施體制機制規劃總則1.1指導思想1.2城市概況1.3規劃范圍與期限1.1 指導思想本規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編制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統籌安排國土空間開發保護,體現戰略性、提高科學性、強化權威性、加強協調性、注重操作性,推動形成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安全和諧、富有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的國土空間格局。02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問題導向,協調發展統籌兼顧、嚴格管控以人為本、3、提升品質因地制宜、營造特色智慧規劃、高效治理1.2 規劃原則1.3 城市概況03新巴爾虎左旗毗鄰兩國一盟四旗市,西南與蒙古接壤,東北與俄羅斯隔額爾古納河相望,南接興安盟阿爾山市,西隔烏爾遜河、呼倫湖與新巴爾虎右旗、滿洲里市相鄰,東與陳巴爾虎旗、鄂溫克族自治旗相連。區位地勢走向自東南向西北逐降低,海拔高度560-800米。東南部山地為大興安嶺山地西坡邊緣,海拔高度900-1573米,最高點烏布爾寶力格蘇木烏爾根烏拉山,海拔1573米。擁有豐富的林、草、水資源,生態本底良好。煤炭儲量650.52億噸,天然堿儲量111千噸,鹽礦儲量314千噸,芒硝儲量17967千噸,膨潤土儲量15448千噸,能源儲4、量處于呼倫貝爾市前列。自然資源能源儲備口岸發展額布都格口岸位于新巴爾虎旗境內中蒙邊境1423界碑處,與蒙古國巴彥呼舒口岸相對,是呼倫貝爾8個對外開放口岸之一,區位上輻射蒙古國東方、肯特、蘇赫巴特三省,同時處在海拉爾、滿洲里、阿爾山的橋接地帶。是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及自治區打造向北開放的重要戰略支點。新巴爾虎左旗地區生產總值總量居于全市末位,人均GDP居于第7位,人均可支配收入居第11位,處于全市下游水平,經濟發展較為緩慢。經濟水平1.4 規劃范圍與期限規劃目標年到2035年,規劃近期到2025年,規劃遠景展望至2050年。規劃范圍即旗域,面積20106.78平方公里。04目標戰略2.1發展目標5、2.2發展戰略2.1 發展目標06我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和安全穩定屏障國家重要的能源資源戰略儲備基地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北疆特色草原生態文化休閑旅游基地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旗以額布都格口岸為基點,充分發揮自治區東部泛口岸功能組團重要支點、呼倫貝爾重要對蒙陸路口岸的戰略職能定位,打造以農畜產品加工、國際貿易、跨境旅游、國際物流、高級能源輸入為主導功能的對蒙特色陸路口岸。2.1 發展戰略07統籌城鄉融合發展,改善人民生活品質加強開放合作,增強口岸經濟帶動作用強化區域一體,實現統籌發展以口岸經濟為發展引擎,推進岸鎮一體化發展。使新巴爾虎左旗成為中俄蒙合作先導區上的重點口岸特色邊境城市6、。打破行政區劃限制,借勢“烏阿海滿”旅游一體化,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融入烏阿海滿旅游一體化布局以規劃的海烏高速和省道202新線為骨架,強化呼倫貝爾市與南部興安盟市之間的盟市交通銜接。突出南部門戶作用,實現區域對接錨固生態空間,筑牢祖國北疆生態安全屏障2020年保護目標不能動搖,只增不減嚴格實施全域環境影響評價,明確生態空間范 圍;重視自然保護建設,提升全域占比嚴守底線大面積保護生態地區,小面積城鎮建設地區,嚴格控制產業進入門檻,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最小擾動通過減少人為活動,自然修復大面積生態地區,生態系統失去平衡的地區除外自然修復岸鎮一體化特色口岸以人民為中心,打造城鎮社區生活圈堅持以人民為7、中心、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公共服務體系,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統籌布局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社會福利等公共服務設施,打造城鎮社區生活圈。加強資源整合打破行政區域,通過新建、改建、擴建等多種形式,推進設施共建共享,提高共建共享的能力和水平,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形成城市服務農村、優勢互補、良性互動的發展格局。國土空間總體格局3.1國土空間總體格局3.2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3.3優化自然保護地體系3.4城鄉發展空間3.5產業發展格局3.1 國土空間總體格局09總體格局:兩區一流域 一城一鎮一蘇木兩區北部草原草甸牧業發展區:重點加強草原生態保護與修復,提升草原生態系統功能。南部農業生產區:統籌發展優8、質特色農作物,大力發展現代種植業,保障糧食安全。一流域額爾古納流域:加強河湖、濕地生態系統保護、治理與修復,建立水系生態系統廊道。重點推進國家重要水功能區生態綜合整治,改善流域生態環境。一鎮一城一蘇木阿木古郎鎮、額布都格口岸及甘珠爾蘇木共同組成的邊境城市北部嵯崗鎮。依托交通優勢,發展能源化工、畜產品加工等產業,形成旗域北部工貿型城鎮。南部罕達蓋蘇木。利用自身景觀資源與阿爾山協同發展,打造旗域南部以旅游服務業、有色金屬采選為主的工貿型鄉鎮。嵯崗鎮罕達蓋蘇木輝河額爾古納河河阿木古郎鎮額布都格口岸甘珠爾蘇木3.2 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10生態保護紅線是在旗域生態空間范圍內具有特殊重要生態功能、必須9、強制性嚴格保護的區域。實行分級管控,生態保護紅線內核心保護區原則上禁止人為活動,其他區域嚴格禁止開發性、生產性建設活動,除國家重大戰略項目外,僅允許對生態功能不破壞的有限人為活動。保障糧食安全,優質耕地應保盡保。永久基本農田實施永久特殊保護的耕地,一經劃定必須嚴格落實基本農田保護條例,嚴控建設占用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是一定時期內因城鎮發展需要,可以集中進行城鎮開發建設、以城鎮功能為主的區域邊界。城鎮開發邊界一經劃定,規劃期內原則上不得調整,因國家重大戰略實施等原因確需調整的,報國土空間規劃原審批機關審批。科學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嚴格保護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合理劃定城鎮開發邊界基本原則生態優先,10、綠色發展上下聯動,統籌劃定逐級落實,嚴格管控三條線不交叉不重疊三線劃定成果3.2 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111、優先劃定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現狀耕地數量29.17萬畝,除去經舉證后不納入耕地保護目標的0.0215萬畝外,劃定旗域耕地保護目標為69.15萬畝;在耕地保護目標中的可長期穩定利用耕地內,按照優先劃定的7項原則,初步劃定旗域永久基本農田總量為38.49萬畝。2、生態保護紅線布局優化在2021年6月已上報國務院的生態保護紅線方案基礎上微調,初步劃定生態保護紅線面積為2005.415萬畝。3、城鎮開發邊界合理劃定充分尊重自然地理格局,堅持反向約束與正向約束相結合,嚴控新增建設用地,推動城鎮緊11、湊發展和節約集約用地。初步劃定城鎮開發邊界面積為1.8185萬畝,新增城鎮建設用地面積為0.3945萬畝,擴展系數為1.28。城鎮開發邊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圖例五一牧場礦區國華新巴爾虎左旗風電場鶴門勘查區國土空間規劃分區3.3 科學劃定三類空間12按照主體功能定位和空間治理要求,遵循全域全覆蓋、不交叉、不重疊的原則,將旗域劃為為生態保護區、農田保護區、城鎮發展區、鄉村發展區、能源資源發展區五大規劃分區。生態保護區農田保護區村莊建設區一般農業區林區發展區牧業發展區城鎮發展區能源資源發展區圖例鄉村發展區生態空間山清水秀農牧空間提質增效城鎮空間集約高效 生態保護區嚴格管控人為活動 農田保護區面12、積不減,質量提升,布局穩定 鄉村發展區改善農牧民生產生活條件 城鎮發展區提升城鎮宜居環境品質。礦產能源發展區保障國家戰略性能源安全內蒙古呼倫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蒙古伊和烏拉自治區草原公園內蒙古輝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蒙古諾門罕自治區濕地公園內蒙古烏日根山自治區森林公園內蒙古滿洲里二卡國家濕地公園內蒙古陳巴爾虎旗赫爾洪德自治區森林公園加強自然保護地建設開展自然保護地勘界定標3.4 優化自然保護地體系13自然保護地一覽表名稱保護地類型級別內蒙古呼倫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然保護區國家級內蒙古輝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然保護區國家級內蒙古伊和烏拉自治區草原公園草原公園自治區級內蒙古烏日根山自治區森林公園森林公13、園自治區級內蒙古諾門罕自治區濕地公園濕地公園自治區級內蒙古二卡國家濕地公園濕地公園國家級內蒙古赫爾洪德自治區森林公園森林公園自治區級3.4 城鄉發展空間14規劃以阿木古郎鎮作為極核,以嵯崗鎮和罕達蓋蘇木作為南北兩翼,再以“四軸”作為紐帶,形成“豐”字型空間結構,通過以點促軸,以軸帶區,支撐并帶動旗域社會經濟的發展:以阿木古郎鎮為中心,嵯崗鎮和烏布爾寶力格蘇木為重要支點,構筑旗域人口、產業發展的核心地區。重點扶持綜合條件較好的蘇木,增強社會公共服務提供能力,擴大公共服務覆蓋面,滿足區域內鄉鎮居民點的需求。“一城兩翼,軸線帶動,多點互動”城鎮職能等級城鎮名稱城鎮職能旗域中心城鎮阿木古郎鎮全旗政治、14、經濟、文化、科教中心;以農畜產品加工、現代物流等產業為主的綜合型城鎮;旗域旅游服務中心;旗域城鎮體系發展的核心重點鎮/蘇木嵯崗鎮以能源化工、畜產品加工、清潔能源生產等經濟發展為主要職能為主的旗域北部工貿型城鎮罕達蓋蘇木以旅游服務業、有色金屬采選為主的工貿型鄉鎮甘珠爾蘇木以旅游服務業、畜牧養殖業為主的旅游型鄉鎮一般蘇木鄉新寶力格蘇木以旅游服務業、畜牧養殖業為主的旅游型鄉鎮烏布爾寶力格蘇木以旅游服務業、畜牧養殖業為主的旅游型鄉鎮吉布胡郎圖蘇木以畜牧業為主、以旅游業為輔的畜牧型鄉鎮阿木古郎鎮甘珠爾蘇木吉布胡郎圖蘇木嵯崗鎮新寶力格蘇木烏布爾寶力格蘇木罕達蓋蘇木旗域中心城鎮旗域重點鎮一般蘇木依據旗域經濟15、社會發展的有利因素和限制因素、國家宏觀經濟發展戰略以及區域經濟發展規劃,旗域城鎮體系職能結構規劃具體如下,重點發展具有產業基礎,人口集聚能力強的鎮作為中心鎮,建立“旗域中心城鎮-旗域重點鎮/蘇木-一般蘇木鄉”三級城鄉體系。城鄉空間布局結構城鄉職能等級3.5 產業發展格局15阿木古郎鎮甘珠爾蘇木吉布胡郎圖蘇木嵯崗鎮新寶力格蘇木烏布爾寶力格蘇木罕達蓋蘇木額布都格口岸一軸串聯:以G301、G332、S202和濱州鐵路為重要依托,沿G331、X303軸線打造集標準化、智慧化、精品化、健康化等發展為一體的種植、養殖、加工、旅游、綜合服務等產業融合發展軸。三區共生:形成農牧業發展區、生態旅游發展區、產業聚16、集生產區的貫通式發展布局。兩心多點:以阿木古郎鎮為產業聚集主核心,嵯崗鎮為產業聚集次核心,口岸國際貿易物流園、口岸邊民互市貿易、吉布胡郎圖、新寶力格、甘珠爾、烏布爾寶力格、罕達蓋等蘇木為多點發展的產業空間布局。產業融合發展軸產業聚集核心現代農牧業發展區生態旅游發展區產業聚集生產區一般蘇木一軸串聯、兩心多點,三區共生產業戰略布局優化農牧業發展結構大力發展生態畜牧業、優質奶產業。以區域布局為引領,集中力量做優做強良種肉牛產業。,以三河牛、安格斯牛等優良品種為主,建立優質奶源基地。推動傳統工業升級,推進綠色產業發展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以生態旅游業和現代物流業為支撐重點發展綠色農產畜產品精深加工。推進17、綠色礦山建設,引導礦業采用先進技術升級發展綠色礦業。深度融入“烏阿海滿”旅游一體化區域協同發展,把旅游業打造成為全旗優勢產業。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以阿木古郎鎮、嵯崗鎮物流園區、額布都格口岸國際貿易物流園區為載體,構建倉儲、物流、商貿于一體,培育規模化、網絡化、專業化的現代物流體系。以額布都格口岸為支撐發展口岸經濟,加快建設口岸國際貿易物流園區,邊民互市貿易區,促進加快電子商務、電子政務在全區各個行業的普及應用,形成綠色化、開放型經濟發展特色優勢。支撐體系4.1 構建綠色高效交通體系4.2 提供全民共享公服體系4.3 建設綠色韌性基礎設施4.4 活化利用歷史文化資源4.1 構建綠色高效交通體系118、7構建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推行公共交通,與旅游發展夯實基礎 積極優化城鄉公交網絡,實現城鄉公交全覆蓋 實行“干線聯系城鄉、支線通達蘇木”的模式,實現旗域便捷和快速聯系。暢通區域交通網絡,促進一體化發展 加快國道、省道等干線公路改擴建工程建設 完善旗域內干線公路系統,提升旗域內道路等級培育樞紐功能,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 依托齊海滿高鐵、烏海城際鐵路建設,快速連接到周邊海拉爾和滿洲里市 融入周邊航空網絡體系,打造區域型交通樞紐4.1 構建綠色高效交通體系18融入快速通達的鐵路、航空運輸網絡構建互聯互通的路網體系4+2+4旗域綜合交通網絡四條鐵路兩條高速公路四條國、省道齊海19、滿高鐵、烏海城際鐵路、滿伊鐵路、綏滿鐵路G10綏滿高速、G1013海張高速G301國道、G332國道、G331國道及S202省道4.2 提供全民共享公服體系19統籌推進城鄉公共服務設施配置中心城鎮:補短板重點鎮、蘇木:促日常一般蘇木、嘎查:保基礎查缺補漏,按照國家標準配置足夠且優質的公共服務設施保障日常公共服務和公共活動場所,并輻射周邊鄉鎮保障最基本的公共服務和公共活動場所打造15分鐘城鎮社區生活圈電力:完善電力設施配套,保證電力供應的可靠性加強新巴爾虎左旗電網與市主網高壓通道的聯系,引入風電、光電等可再生能源,完善保障有力的供電系統。供氣:提高天然氣基礎設施保障能力旗域北側規劃一條天然氣管道20、排水:城鎮高標準集中處理,鄉村生態化治理擴建阿木古郎鎮污水廠,污水處理率達到90%,處理深度達到二級。對各蘇木鄉引進技術實行污水就地處理供水:覆蓋全域的供水體系,逐步做到供水到戶加強阿拉坦水庫水質檢測功能,保證水源地用水安全問題,并擴建新左旗水廠,逐步實現各鎮、蘇木單獨集中供水工程4.3 建設綠色韌性基礎設施20構建綠色安全的基礎設施抗震整治避讓、合理布局”,提高城市生命線工程抗震能力人防“平戰結合、軍民融合”,構建統一高效的人防工程體系消防“預防為主、防消結合”,打造現代化智慧消防體系建設防洪“適度超前、防控結合”,提高城防體系標準和建設質量4.3 建設綠色韌性基礎設施21構建堅韌穩固的城市21、安全體系應急指揮中心主要應急避難據點次要應急避難據點救援疏散通道嵯崗鎮阿木古郎鎮設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和展覽展示場所,滿足項目傳承人開展傳承活動和培養后繼人才必要的條件依托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重要傳統節日,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主題展示和傳播活動,定期組織大型展演鼓勵利用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站、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等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因地制宜開展宣傳展示活動4.4 活化利用歷史文化資源22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展示巴爾虎長調甘珠爾廟會巴爾虎服飾國家級“巴爾虎長調民歌”自治區級1.“甘珠爾廟會”2.“巴爾虎英雄史詩”3.“巴爾虎陶力亞特搏克”4.“巴爾虎服飾”5.“巴爾虎傳統制氈及搓毛繩技藝”622、.“巴爾虎蒙古嘎拉哈游戲”7.“蒙古馬耐力賽”8.巴爾虎英雄史詩錫林嘎拉珠巴特爾9.巴爾虎民間舞 哲仁嘿10.藥壯西普日樂塔拉治療食道癌11.巴爾虎傳統蒙古包制作技藝12.巴爾虎傳統牛皮繩索制作技藝中心城區規劃5.1 功能定位5.2 功能分區5.3 藍綠網絡5.1 功能定位24旗域中心城鎮現代農牧產業發展型城鎮北疆國際商貿、物流型邊境城鎮巴爾虎蒙古族文化旅游服務型城鎮5.2 空間結構25生態居住片區產業商貿片區生態濕地軸綜合服務軸生態居住片區生態居住片區規劃”兩軸、多片區“的空間結構兩軸:綜合服務軸、生態濕地軸多片區:產業商貿片區、3個生態宜居片區5.2 空間結構26居住生活區綜合服務區商業商23、務區工業發展區物流倉儲區綠地休閑區交通樞紐區彈性發展區特別用途區規劃分區按照國土空間規劃規劃分區的要求,并根據規劃結構,將集中建設區分為居住生活區等7類二級分區5.3 風貌建設27一個濕地外環環城濕地景觀帶,錨固阿木古郎鎮生態骨架的同時塑造城鎮風貌自然基底多個城鎮風貌節點包括主要的城鎮公共空間、出入口及重要公共建筑等兩條景觀大道充分展示新巴爾虎左旗阿木古郎鎮欣欣向榮、蓬勃發展的城鎮景觀風貌規劃實施保障6.1 規劃傳導與管控6.2 規劃實施體制機制29開發邊界內詳細規劃(控規)開發邊界外村莊規劃新巴爾虎左旗國土空間規劃旗域阿木古郎鎮鄉鎮/蘇木國土空間規劃專項規劃綜合交通生態修復城市設計市政設施產業發展基于全國五級三類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構建傳導內容接入多源大數據耕地保護三線檢測三區管控建設用地監測國土空間開發利用趨勢實現動態監測接入多源大數據設定預警闕值城鎮開發邊界違法違規預警約束性指標突破預警劃分預警等級生成預警報告接入多源大數據生成評估報告一年一體檢五年一評估國土空間保護國土空間開發利用動態監測及時預警定期評估國土空間規劃城市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