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寧市城市景觀風貌整體城市設計方案(92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744775
2023-09-04
92頁
10.13MB
1、內容提要 項目由來(為什么有這樣一個項目)內容框架(項目主要做什么)主要方法(項目是怎樣做的)一些思考 項目由來 海寧硤石城市簡介 隸屬浙江嘉興,縣級市 硤石鎮 面積約40平方公里 三個規劃項目“反向”過程 2006 西山地段概念性城市設計(15Ha)2007-2008 環東西山地區概念規劃和重點地段城市設計(5平方公里)2009 城市景觀風貌整體城市設計(40平方公里)西山地段概念性城市設計 2006 西 山 西山地段概念性城市設計 2006 西 山 西山地段概念性城市設計 2006 西 山 兩山夾一河 西山地段概念性城市設計 2006 西山地段概念性城市設計 2006 西 山 兩山夾一河 2、西山地段概念性城市設計 2006 太平寰宇記載:“古稱夾谷,初本兩山相連。秦始皇東游過此,以其山有王氣,發囚徒十萬鑿之,遂分為兩,一曰東山,一曰西山。兩山夾水,中通河流,自唐以后改稱硤石”東湖望山詩東湖望山詩 唐唐 顧況顧況 浴鮮積翠棲靈異浴鮮積翠棲靈異,石洞花宮石洞花宮橫半空。橫半空。夜光潭上明星啟夜光潭上明星啟,風雨壇邊樹如洗風雨壇邊樹如洗。水淹徐孺宅恒乾水淹徐孺宅恒乾,繩墜洪崖井無底繩墜洪崖井無底。主人載酒東湖陰主人載酒東湖陰,遙遙望西山三四岑。望西山三四岑。兩山夾一河 西山地段概念性城市設計 2006 清代 西山地段概念性城市設計 2006 1936年 西山地段概念性城市設計 20063、“活 化 石”環東西山地區概念規劃和重點地段城市設計2007-2008 西山規劃 兩山一河規劃 環東西山地區概念規劃和重點地段城市設計2007-2008 自然山水 環東西山地區概念規劃和重點地段城市設計2007-2008 歷史文脈 環東西山地區概念規劃和重點地段城市設計2007-2008 歷史文脈 環東西山地區概念規劃和重點地段城市設計2007-2008 歷史文脈 環東西山地區概念規劃和重點地段城市設計2007-2008 環東西山地區概念規劃和重點地段城市設計2007-2008 自然山水和歷史文脈保護的城市設計框架 環東西山地區概念規劃和重點地段城市設計2007-2008 環東西山地區概念規劃4、和重點地段城市設計2007-2008 西 山 兩山一河 特色?鄉愁?海寧城市景觀風貌整體城市設計2009 規劃目標:城市特色 1、提煉城市景觀風貌的核心特色,指明特色保護和強化的策略和途徑;2、提出景觀風貌發展的空間框架并制定可操作的實施和控制引導方法。規劃名稱:整體?總體?景觀風貌的含義 規劃范圍:整個中心城區 主要內容 對規劃由來的思考 重點空間規劃設計 空間控制框架 整體特色的把握 項目由來的過程指明了需要怎樣的景觀風貌整體城市設計 需要 需要 各層面控制和引導 規劃設計策略 規劃內容框架 整體特色的把握 Prepare Understand the challenge 空間控制框架 D5、esign Develop a spatial strategy 城市特色發展愿景 總體空間框架 重點空間規劃設計 Implement Deliver the strategy 各層面控制和引導 規劃設計策略 規劃內容框架 城市特色發展愿景 總體空間框架 城市的景觀風貌特色是什么?昨天、今天、明天 各種人群 景觀風貌特色通過規劃設計實現的策略 策略在空間結構上的落實 空間性的 規劃實施管理 總體層面、重點地段、專項。政策性的 主要方法 一、特色愿景 城市特色發展愿景 方法:公眾參與+現狀評價 規劃專家引導的多層次公眾參與 方法:1、由規劃小組通過深入調研設定公眾參與的框架 2、引導不同公眾人群6、通過不同方式參與 目的:1、建設性;了解本地人的想法 2、參與性;(盡人皆知)教育、共識、監督 3、效率 城市特色發展愿景 公眾參與活動之一:公眾問卷調查 規劃小組編訂了圖文并茂的景觀風貌要素A-X列表問卷并刊登于海寧日報 城市特色發展愿景 公眾參與活動之一:公眾問卷調查 城市特色發展愿景 公眾參與活動之一:公眾問卷調查 城市特色發展愿景 公眾參與活動之二:“愛我海寧”保護城市特色萬人簽名活動 城市特色發展愿景 公眾參與活動之三:文化界人士和離退休老干部城市景觀特色風貌座談會 城市特色發展愿景 公眾參與活動之四:“我心目中的海寧”繪畫比賽 城市特色發展愿景 海寧特色的總結 詩意硤川、潮韻海寧 7、城市特色發展愿景 詩意如詩意境 城市特色發展愿景 硤兩山格局 城市特色發展愿景 川阡陌水系 城市特色發展愿景 潮韻奮進之城 城市特色發展愿景 海寧新地方特色 二、規劃策略空間框架 規劃設計策略和空間框架 基本思路:基本策略 意象建構 基本策略 意象建構 基本策略 意象建構 基本策略 意象建構 基本策略 意象建構+=政策性 引導文件 控制框架 規劃設計策略和空間框架 規劃設計策略構成:愿景1 控制要點1 控制要點2 控制要點n 控制目標 控制導則 建議 政策性 引導文件 愿景5 。參考:Portland:Central City Fundamental Design Guidelines 基礎導8、則 Background+Guideline+Suggestion 次區域導則 特殊區域導則 規劃設計策略和空間框架 規劃設計策略和空間框架 規劃設計策略和空間框架 規劃設計策略構成:規劃設計策略和空間框架 規劃設計策略和空間框架 規劃設計策略和空間框架 從策略到空間框架:意象建構 規劃設計策略和空間框架 從策略到空間框架:規劃設計策略和空間框架 從策略到空間框架:規劃設計策略和空間框架 從策略到空間框架:景觀風貌城市設計控制要素清單 規劃設計策略和空間框架 支撐技術1:深入的現場調查 規劃設計策略和空間框架 支撐技術1:深入的現場調查 規劃設計策略和空間框架 支撐技術2:計算機預測和模擬 空9、間句法:預測城市發展,選擇落實策略的重要空間片區、節點和路徑 規劃設計策略和空間框架 支撐技術2:計算機預測和模擬 規劃設計策略和空間框架 支撐技術2:計算機預測和模擬 空間句法:預測城市發展,平衡景觀和開發 規劃設計策略和空間框架 支撐技術2:計算機預測和模擬 空間句法:預測城市發展,平衡景觀和開發 規劃設計策略和空間框架 支撐技術2:計算機預測和模擬 空間句法:預測城市發展,平衡景觀和開發 三、控制和引導 控制和引導 政策性引導文件空間控制引導 控制和引導 面控制:高度、體量、色彩 控制與管理機制結合:“三級控制體系+六類風貌區”疊合控制 控制和引導 面控制:高度、體量、色彩 控制和引導 10、線控制:視廊、綠地水系、活動、主要街道和軸線 控制和引導 線控制:視廊、綠地水系、活動、主要街道和軸線 控制和引導 線控制:視廊、綠地水系、活動、主要街道和軸線 控制和引導 線控制:視廊、綠地水系、活動、主要街道和軸線 控制和引導 線控制:視廊、綠地水系、活動、主要街道和軸線 控制和引導 點控制:特色意圖區 意象建構 城市設計引導 開放空間控制 界面控制 高度控制 體量控制 色彩控制 慢性系統 景觀視廊系統 控制和引導 點控制:特色意圖區 控制和引導 點控制:特色意圖區 控制和引導 點控制:特色意圖區 控制和引導 點控制:行動計劃 控制和引導 點控制:行動計劃 控制和引導 點控制:行動計劃 控11、制和引導 點控制:行動計劃 四、實施情況 實施情況 如詩意境逐步展現:南關廂保護工程業已完成等待招商;實施情況 如詩意境逐步展現:原有爭議的橫頭街確定保留,其保護工程已動遷實施;實施情況 干河街歷史街區保護規劃完成;實施情況 倉基河老民居避免拆除,徐氏老宅于2010年列入市級文保 實施情況 兩山相峙格局更加明晰 兩山間的景觀林蔭大道被延伸至西山;實施情況 東山公園的新建使兩山景觀聯系更加密切;實施情況 一些城市設計中確定的觀山點得以強化,如南關廂入口處增建了觀景亭形成觀塔空間;北關橋附近妨礙西山視線的油品廠被拆除;實施情況 一些城市設計中確定的觀山點得以強化,如南關廂入口處增建了觀景亭形成觀塔空間;北關橋附近妨礙西山視線的油品廠被拆除;實施情況 東西山視線走廊范圍內沒有增建新的高層建筑,開敞的視景得以保護 一些思考 過程性:社會過程、設計過程、管理過程、行動過程 社會過程:全社會參與 設計過程:適當技術深入設計 管理過程:重視導則,逐層深入、策略空間、控制引導 行動過程:大小兼顧,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小城市的優勢和角色:保留歷史痕跡多 開發壓力小 系統簡單 小城市應該成為彰顯中國城市特色的重點 “看得見山水、系得住鄉愁”新的探索、新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