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保溫板外墻外保溫作業指導書(2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745186
2023-09-04
23頁
19.89M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建筑外墻保溫系統工程施工方案、技術交底及培訓課件
1、 民 用 建 筑保溫板外墻外保溫作業指導書編制日期: 實施日期: 年 月 日1. 目的公司處于民建轉型階段,對外墻保溫施工管理還比較薄弱,通過規范外墻外保溫工藝流程和操作要點,提高外墻外保溫質量,提升公司管理水平。2. 適用范圍適用于公司所承建的項目保溫板外墻外保溫施工。3. 術語3.1 外墻外保溫系統:由保溫層、抹面層、固定材料(膠粘劑、錨固件等)和飾面層構成,并固定在外墻外表面的非承重保溫構造總稱,簡稱外保溫系統。3.2 基層:外保溫系統所依附的外墻。3.3 保溫層:由保溫材料組成,在外保溫系統中起保溫作用的構造層。3.4 抹面層:抹在保溫層上,中間夾有增強網,保護保溫層并起防裂、防水、抗2、沖擊和防火作用的構造層。3.5 防火構造:由具有提高系統防火功能的難燃或不燃材料組成,起防止火災蔓延作用的構造層。3.6 EPS板:由可發性聚苯乙烯珠粒經加熱預發泡后在模具中加熱成型而制得的具有閉孔結構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材,通常稱為模塑聚苯板。3.7 XPS板:以聚苯乙烯樹脂或其共聚物為主要成分,添加少量添加劑,通過加熱擠塑成型而制得的具有閉孔結構的硬質泡沫塑料板材,通常稱為擠塑聚苯板。3.8 膠粘劑:用于保溫板與基層以及保溫板之間粘結的聚合物水泥砂漿。3.9 界面砂漿:用以改善基層或保溫層表面粘結性能的聚合物水泥砂漿。3.10 抹面膠漿:由高分子聚合物、水泥、砂為主要材料制成,具有一定變形3、能力和良好粘結性能的聚合物水泥砂漿。4. 作業內容4.1作業準備工作:4.1.1技術準備工作:4.1.1.1施工前施工單位根據設計要求,編制好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明確各細部做法和質量保證措施,施工方案由公司技術部審批,總監理工程師和甲方工程師審核批準。4.1.1.2施工前選擇一戶底層(有窗和轉角部位)做好樣板,并經業主、監理驗收合格,形成書面驗收記錄。4.1.2材料準備工作:4.1.2.1保溫板保溫系統各材料應有產品合格證、出廠檢測報告和有效期內型式檢驗報告; 4.1.2.2保溫板的品牌、規格型號及相應參數符合要求;4.1.2. 3耐堿玻纖網格布及錨固件的質量符合要求。4.1.2. 4材料檢測:4、保溫材料的導熱系數、密度、抗壓強度或壓縮強度及燃燒等級;粘結材料的粘結強度;增強網的力學性能、抗腐蝕性能。4.1.3生產準備工作:在外保溫工程開始前,外墻抹灰完成,土建單位與保溫單位做好工序交接,外墻所有的門窗口必須安裝完畢并驗收合格。各種進戶管線及其它設在墻體上的預埋件、連接件均應按設計要求安裝完畢。4.2施工操作工藝要點:基層處理、找平層排版、彈線粘貼保溫板打磨、修平錨拴安裝抹底層抗裂砂漿鋪壓網格布抹面層抗裂砂漿刮膩子刷涂料或貼面磚4.2.1基層處理、找平層:按抹灰施工方案操作,找平層應與墻體粘結牢固,不得有脫層、空鼓、裂縫。4.2. 2排版,彈線:按照門窗洞口及聚苯板尺寸排版,彈線。墻角5、處保溫板應交叉互鎖。洞口四角部位的聚苯板應切割成型,不得拼接。(圖1、2、3)圖1圖2圖34.2. 3粘結保溫板:粘結劑應涂在保溫板上,一般采用點框法(圖4、5),涂膠面積應大于40%。按順砌方式粘貼,豎縫應逐行錯縫。粘結牢固,不得有松動和空鼓。粘貼保溫板時,板縫應劑緊,相鄰板應齊平,板間縫隙不得大于2mm,板間高差不得大于1.5 mm,不得用膠粘劑填縫,板間高差大于1.5 mm的部位應打磨平整(圖6)。圖4圖5圖64.2.4打磨、修平:保溫板安裝完畢24h后方可進行打磨、修平工序的施工。打磨時應采用打磨搓板或其他打磨工具,以輕柔的圓周運動磨平板面。對于板面高差大于1.5mm、平整誤差大于4m6、m的板面應磨平處理,陰陽角也應按線打磨至方正、順直。4.2.5錨拴安裝:錨拴應在粘貼保溫板的膠粘劑初凝后,方能轉孔安裝。防護層施工應在保溫粘貼牢固后(至少24h)進行。錨固點布置按(圖2、7、8),錨固釘的數量、型號、錨固深度(入基體深度50mm)應依據設計要求確定。錨拴或射釘頭部不得凸出板面。錨栓的數量:7層以下每平米約5個,8至18層(含18層)每平米約6個,19至28層(含28層)每平米約9個,29 以上每平米約11個。圖7圖84.2.6現場拉拔試驗:保溫板與基層粘結強度的現場拉拔試驗,每個單位工程(不含別墅)不少于1組,七層及以上建筑,按墻面面積每1000平方米不少于1組,抗拉強度達到7、EPS板為0.1Mpa,XPS為0.3Mpa為合格;錨栓拉拔試驗,每個單位工程不少于1組,七層及以上建筑,按墻面面積每1000平方米不少于1組,單個錨栓抗拉強度達到0.3KN為合格。取樣部位由監理和施工單位共同確定。4.2.7防火構造:建筑物高度在24m以下時,首層與二層或二層與三層之間應設置防火隔離帶;24m以上宜使用不燃材料在窗口上沿設置擋火梁(防火構造),并每隔2層設置防火隔離帶(圖9),防火隔離帶的高度不小于300mm。圖94.2.8抹抗裂砂漿:待膠粘劑凝固后,抹3mm厚底層抗裂砂漿,隨抹隨壓入一層耐堿玻纖涂塑網格布(圖10),首層需加二層網格布,玻纖網格布搭接寬度左右搭接不應小于108、0mm,上下搭接不應小于80mm,在底層抗裂砂漿凝固前抹3mm厚面層抗裂砂漿(圖11)。圖10圖114.2.9保溫節能系統鉆芯取樣:鉆芯檢驗外墻節能構造應在外墻施工完工后、節能分部工程驗收前進行。取樣部位應由監理(建設)與施工雙方共同確定,不得在外墻施工前預先確定。外墻取樣數量為一個單位工程每種節能保溫做法至少取3個芯樣。取樣部位宜均勻分布,不宜在同一個房間外墻上取2個或2個以上芯樣。鉆芯檢驗外墻節能構造應在監理(建設)人員見證下實施,并留下影像資料。在垂直于芯樣表面(外墻面)的方向上實測芯樣保溫層厚度,當實測厚度的平均值達到設計厚度的95%及以上,且最小值不小于設計厚度的90%時,判定保溫層9、厚度符合設計要求;否則,應判定保溫層厚度不符合設計要求。4.3質量技術及通病防治措施:4.3.1窗洞口處理:4.3.1.1 窗洞口、陰陽角處網格布構造:門窗洞口四角沿45方向應增設一道長400mm、寬300mm的標準網,門窗洞口四角內膀處增設一道100mm與門、窗口等寬的標準網(圖3)。陰陽角處網格布采用網格布雙包角形式來增加抗撞擊能力(圖12)。圖124.3.1.2窗洞口構造(圖13、14、15)。圖13窗側口圖14窗上口圖15窗下口4.3.2女兒墻構造:(見圖16)。圖164.3.3 勒腳做法:保溫板施工在勒腳部位宜使用托架,保證保溫板的水平安裝,托架的規格應與保溫板的厚度相符。(見圖1710、18、19、20)圖17圖18圖19圖20圖21鋁合金托架4.3.4挑窗:為減少“冷、熱橋”影響,挑窗部位均應做保溫。(圖22、23)圖22 圖23挑窗兩端做法4.3.5保溫伸縮縫:墻面連續高或寬超過24米時,應設伸縮縫(圖24)。在伸縮縫處網格布應鋪設至保溫板的根部斷開,施工密封膏時,應先用膠帶保護相鄰墻面,將1.3倍縫寬的聚乙烯圓棒填滿變形縫腔體,然后分兩次填塞密封膏,密封膏應凹進保護層外表面5mm。 圖24:保溫伸縮縫構造處理4.3.6墻體伸縮縫:墻體伸縮縫處保溫層應斷開(圖25、26、27)。金屬調整片應在保溫層施工前按設計要求安裝完畢,安裝時基層應保證與墻體間連接牢固,并做好防腐處11、理。圖25圖26圖274.3.7屋面變形縫構造詳圖:見圖28、29圖28圖294.3.8陽臺、雨棚、穿墻管道、分隔縫構造詳圖:見圖30、31、32、33圖30圖31圖32圖334.3.9成品保護:4.3.9.1面層施工后4小時內不能被雨淋。面層終凝后及時噴水養護,晝夜平均氣溫高于15時不得少于48小時,低于15時不得少于72小時。養護期間應保墻面潮濕,嚴禁撞擊、震動。4.3.9.2已完工的外保溫墻體杜絕污染,不得隨意開孔打洞,如確因施工需要,應在膠漿達到設計強度后方可進行。安裝物件完畢后其周圍應恢復原狀。4.3.10季節施工:4.3.10.1夏季高溫時,施工面應避免陽光暴曬,必要時在腳手架上搭12、設防曬布,遮擋施工墻面。4.3.10.2外保溫工程施工期間及完工后24h內,基層及環境空氣溫度不應低于5,在5級以上大風天氣和雨天嚴禁施工。5. 質量標準保溫板安裝質量檢查方法和標準見下表:項次項 目允許偏差(mm)檢查方法1表面平整3用2m靠尺、楔形塞尺檢查2立面垂直3用2m托線板檢查3陰、陽角垂直4用2m托線板檢查4陽角方正4用200mm方尺檢查5接縫高差2用直尺檢查6. 檢查與評定6.1外保溫施工前監理檢查和專業工程師抽查內容:6.1.1外保溫系統各材料抽樣復試,審核產品合格證、復試報告,鋼針插入、尺量檢查保溫板厚度;6.1.2逐層檢查基層的處理、堅實、平整,門窗安裝,予埋件、連接件的安裝。6.2外保溫施工過程檢查內容:粘結劑框涂面積、保溫板接縫和平整度、錨固件位置和數量、保溫層、抗裂砂漿厚度和養護、網格布的鋪貼。監理旁站檢查和專業工程師隨監理檢查。6.3監理對保溫層應及時組織分段驗收,簽署隱蔽檢查驗收記錄,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抗裂砂漿面層工程的施工。6.4 施工完成后施工單位自檢合格后報監理部,應由總監理工程師組織,施工單位技術、質量人員,專業監理工程師和業主工程部專業工程師參加對外保溫施工前進行驗收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