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中心城區商業網點規劃方案(2023-2035年)(公開征求意見稿)(30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748115
2023-09-12
30頁
6.18MB
1、德州市中心城區商業網點規劃(2023-2035年)公開征求意見稿德州市商務局山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目錄目錄Contents一、規劃總則二、目標定位三、商業空間布局規劃四、特色商業空間引導五、實施保障一、規劃總則 規劃背景 規劃范圍與期限一、規劃背景新常態發展背景下,國家、山東省陸續出臺促進消費的相關政策文件,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促進消費升級發展。2022年11月,中國共產黨德州市第十六屆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通過的關于建設區域消費中心城市的意見中提出,要努力把德州市打造成為面向京津2、冀、省會經濟圈,輻射冀東南、魯西北的區域消費首選地,加快建成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區域消費中心城市成為具有重要影響力、輻射力、帶動力的區域消費中心城市。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與德州市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市建設相協調,與市民消費需求相適應的商業網點體系,科學引導區域性消費中心城市的建設,特編制此規劃。二、規劃范圍與期限1、規劃范圍德州市城區范圍,包括德城區和陵城區的管轄范圍,面積354平方公里。2、規劃期限規劃期限與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保持一致,近期:2022-2025年遠期:2026-2035年二、目標定位1、規劃目標2、功能定位3、規劃愿景一、規劃3、目標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面向京津冀、省會經濟圈,輻射冀東南、魯西北,不斷提升城市商業發展的“開放程度”、“活力指數”和“時尚氣質”,促進商業模式業態創新,強化多元消費吸引要素,滿足多樣群體消費需求,將德州市建設成為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區域消費中心城市。7區域消費目的地全面提升城市知名度、消費繁榮度、品牌聚集度、商業活躍度、通達便利度、政策引領度,建設面向京津冀、省會經濟圈,輻射冀東南、魯西北的區域消費目的地。特色消費體驗地突出城市自身特色,結合歷史人文資源、自然風貌資源建設特色消費空間,培育會展、節慶、老字號品牌增強城市吸引力,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建設智慧商圈提4、升消費體驗,打造消費新地標。便民消費示范地統籌建設提升社區便民商業設施,補齊設施短板,打造高質量的社區商業中心,構建居民15 分鐘社區便民生活圈,滿足社區居民休閑、健康、社交、娛樂、購物等個性化、多樣化、特色化的消費需求,創建便民生活示范樣板。2023年2025年2035年爭創區域消費中心城市全面建成區域消費中心城市培育賦能期提質增效期8一、規劃目標圍繞“區域功能承接、特色消費體驗、新區功能承載”明確德州區域消費中心功能定位。區域功能承接德州具備良好的區域交通和成本優勢,對未來承接京津冀地區、省會經濟圈的外溢商業功能奠定了基礎。德州應積極承接合作與分工職能,承接區域零售及商貿物流部分職能,吸引5、優勢互聯網企業及其生態服務商,承接全業態一站式采購、體驗式購物的全業態商品展銷功能。特色消費體驗瞄準“區域首店、行業首牌、品牌首秀、新品首發”,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品牌、新秀潮牌、原創設計師品牌,打造大店、名店、專業特色店等優質消費資源匯集中心;契合市場需求提供時尚化、個性化、精品化的定制服務,打造德州消費品牌。開展黃河下游城市群文旅合作,積極向周邊縣市延伸拓展,建設區域旅游服務中心,對接德州旅游品牌,引導旅游業突破性發展。新區功能承載抓住省級新區建設機遇,著力發展電子信息產業建設京津冀魯科創中心、物流中心、會展中心、北方數據交易中心、職業教育中心和城市體育會客廳,布局金融服務、智庫信息服務、數6、字經濟等高端服務業,打造新區商務中心。發揮會展在促進消費、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打造會展經濟新高地。二、功能定位有記憶延續和傳承老百貨、老商街等德州當代城市記憶,通過業態更新和環境品質提升,讓老場所煥發新生芝加哥富爾頓市場更新有生趣依托德州古運河等自然人文資源,將自然、文旅與商業相連接,享受在風景中游逛的新消費體驗有煙火激活夜經濟,有街有巷、好玩好逛,感受有煙火氣、有生機活力的市井生活有溫度以多維新元素的融合創新為區域消費者帶去與眾不同的新體驗,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打造新商業能量場三、規劃愿景以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為核心目標,營造“有記憶、有生趣、有煙火、有溫度”的德州特色商7、業網點體系。三、商業空間布局規劃1、商業空間布局結構2、商業消費中心規劃3、便民生活圈規劃4、商業街(區)規劃5、商品交易市場體系規劃6、商貿物流設施規劃7、餐飲娛樂網點規劃8、住宿服務網點規劃區域消費集聚區德城片區天衢片區陵城片區德城商業中心陵城商業中心新城商業中心規劃中心城區形成“一核集聚、一軸統領,三心三片多點”的商業空間布局結構一、商業空間布局結構一核:依托天衢新區高鐵片區商務科創新中心打造區域消費集聚區。一軸:即沿東風路交通主軸聯動德陵一體化發展,形成商業發展主要功能軸,有效串聯區域消費集聚區和三個城市級商業中心。三心三片:德城片區、天衢片區和陵城片區,以及三個城市級商業中心。多點:8、包含10個片區級商業中心和多個社區級商業中心。陵城商業中心德城商業中心新城商業中心區域消費中心集聚區規劃構建由區域級消費集聚區、城市級商業中心、片區級商業中心和社區級商業中心構成的商業中心體系。二、商業消費中心規劃區域級消費集聚區城市級商業中心片區級商業中心社區級商業中心1個3個64個10個三、便民生活圈規劃按照管理銜接、規模匹配、交通可達、使用便捷、空間完整的原則劃定64個便民生活圈。管理銜接。將行政管理單元中的街道作為劃分一刻鐘便民服務圈的基本單元。規模匹配。合理確定一刻鐘便民服務圈的人口、用地規模以及設施配置標準,提高設施使用效率,避免資源浪費,保證居民舒適、公平得享受便民服務。交通可達9、。以居民步行15分鐘到達超市、菜市場等便民服務設施為原則,保障各類便民服務設施的步行可達性。使用便捷。服務中心盡量布局在服務圈的中心位置,滿足服務覆蓋率要求,鼓勵結合既有社區服務中心、公共交通節點、大型商業設施及公園綠地等設置。空間完整。以城市道路網、自然地形地貌和現狀居住小區為基礎,保證空間的相對完整性。人口密度分析圖商業網點密度分析圖規劃一刻鐘便民生活圈2022年已建成便民生活圈2023年計劃建設便民生活圈四、商業街(區)規劃創意人文型風味美食型時尚活力型歷史文化型專業服務型規劃依托特色商業街(區)本底條件與規劃引導,同時圍繞“一街一主題,一街一特色”的創建原則,圍繞創意人文、風味美食、時10、尚活力、歷史文化、專業服務五大主題特色,對中心城區各商業街區進行發展引導。特色商業街一般位于各類商業中心、商務區、旅游景區等周邊交通便利處,以帶狀街道建筑形態為主,長度一般以300-800米為宜,主營行業特色店數量占街區內店鋪總數的70%以上,主營行業銷售收入占商業街銷售總收入的70%以上。圍繞創意人文、風味美食、時尚活力、歷史文化、專業服務五大主題特色打造特色商業街區。五、商品交易市場體系規劃優化市場環境、提升服務能力、促進創新融合,構建協同聯動的商品交易市場體系。規劃立足現狀實際,保留提升既有各類商品交易市場,鼓勵按照市場不同類型、定位和服務對象進行更新轉型;結合城市空間拓展新建8個商品交11、易市場,根據城市及產業園區發展需求進行市場定位,構建協同聯動的商品交易市場體系,將中心城區商品交易市場打造成為商品流通的重要平臺、擴大內需的重要載體和優化供給的重要引擎。至規劃期末,基本建成適應經濟高質量發展、服務新發展格局的現代商品交易市場體系。六、商貿物流設施規劃實施現有園區整合升級,提升貨物集散的規模與能力,加快打造中心城區物流集聚基地。德城區:以交投物流、德百集團、永興物流園、運達物流園等為依托,大力發展電商物流、快遞物流、智慧物流,全面升級干線物流;陵城區:把握德陵一體化的戰略機遇,大力發展主城區物流,配套主城區需求建設高標倉,大力發展智慧物流、電商物流、配送物流、農產品冷鏈物流;天12、衢新區:基于現代供應鏈理念,打造第四方物流服務商集聚地,圍繞高附加值工業品,配套發展供應鏈物流、高鐵物流、冷鏈物流等,大力發展智慧物流、供應鏈金融等新業態。以成熟商圈和工業園區的物流需求為基礎,依托華耀城、永興物流園、濟鐵物流園、黑馬農產品物流園、九達物流園、金茂源快遞產業園,構建“3+3+N”物流布局體系,形成綜合物流、專業物流相互配套,民生保障水平不斷提高的商貿物流空間格局。七、餐飲娛樂網點規劃城市級及以上商業中心推動高端酒店、中高端餐飲、德州特色餐飲店等餐飲類網點建設。片區級及社區級商業中心針對德州特色餐飲文化,打造“小而美”特色小店,同時發展連鎖品牌快餐等。旅游類特色功能區、商旅文綜合13、體、新型商業空間等打造沉浸式體驗,將更加多元化,不僅包括傳統的游戲、電影、音樂等,還將涉及到更多的文化、藝術、科技等領域,以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娛樂需求。落實分餐制、光盤行動、垃圾分類、節能減排、反食品浪費和限制塑料制品使用等已成為餐飲行業發展的共識,采用更加環保、節能的技術和設備,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注重社會責任和公益事業的發展。突出地方人文特色,引導建設多元化、健康化、個性化、互動化餐飲娛樂網點。八、住宿服務網點規劃圍繞區域消費中心建設,預測旅游人數年均增長4%,加大高星級酒店引進培育工作力度,提升德州中心城區旅游住宿和高端會議接待水平和能力,引導低星級酒店提星改造和全市域特色精品民宿建設。規14、劃在區域消費中心集聚區、會展中心、旅游景區等高消費和游客較為集中處建議增設高星級酒店、商務高端酒店,建立以星級系列飯店為龍頭、大眾化商務酒店為骨干、精品民宿為補充,規模適度、結構合理的住宿接待服務體系。精品化、品牌化和個性化適應德州旅游業發展需要,適度超前發展高檔星級酒店,推動商務、會議、餐飲、度假休閑型賓館(酒店)發展。推進實施精品化發展戰略,由國際化、專業化、品牌化的酒店企業經營,滿足高檔住宿、宴請、商務、會務需求。與旅游、會展等深度融合提升城市接待能力,結合董子園、太陽谷等旅游景區、城市文體會展設施,鼓勵發展高品質特色民宿,對有條件的城中村、老舊宅和廢棄廠房進行改造,建立、健全梯級合理的15、酒店體系。數智化賦能轉型升級發展從住宿預定端到住宿體驗服務,通過全屋智能和萬物互聯概念,推動智慧酒店逐漸走向全空間智慧的3.0時代,通過機器人、信息智能終端服務顧客和管理酒店,推動轉型升級發展。建立規模適度、結構合理的住宿接待服體系,助力城市接待能力提升四、特色商業空間引導1、新型商業業態引導2、文化旅游商業引導3、會議會展商業引導4、體育賽事商業引導5、夜間經濟商業引導1、培育數字新消費,壯大各類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智慧商圈建設四大智慧商圈、建設智慧商圈大數據平臺、建設面向消費者、商業企業、運營機構、政府部門管理的智慧應用智慧早餐網點構建智慧早餐服務場景、建設數字化“早餐地圖”智慧菜場建設智慧菜16、場數字化管理系統、打造菜市場MCN機構,助力商戶開辟線上增長曲線直播經濟建設直播電商基地、推動實體商戶線上轉型2、推進智能零售終端建設,提升消費智能化、便利化水平一、新型商業業態引導智能快件箱智能取餐柜智能售貨機智能回收站智慧菜市場智能早餐機智能取餐柜早餐地圖加速線上線下融合,打造線上線下互聯平臺,推進智慧零售終端建設,落實智能快件箱、智能取餐柜、智能售貨機、智能回收站等各類設施規劃布局。智能快件箱、智能取餐柜、智能售貨機、智能回收站3、構建智慧購物示范場景,加快傳統業態數字化轉型升級運用用戶識別技術和商品識別與商品結算技術、虛擬現實試用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和大數據,圍繞便利性、個性化、速度與服17、務預期創造新的消費場景,給予消費者全新購物體驗。無人零售、自助支付、AR/VR虛擬體驗、“短視頻直播”、智能機器人二、文化旅游商業引導1.建設特色文旅項目支持德城區大運河文化旅游項目建設、德州董子文化街創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2.策劃精品旅游項目以運河文化、非遺傳承、情景樂園為主題,以景區、美食、音樂節、露營地為吸引力,策劃康養游、冰雪游、美食游、民俗游等游覽線路,重點串聯德州董子園風景區、蘇祿王墓博物館、九龍灣公園、奧德曼酒莊、普利森機床博物館3.擦亮城市新名片實施“大德之洲好運之河”品牌建設,以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德州)論壇為契機,挖掘和提升“大德之洲、好運之河”城市文化品牌的內涵和形象418、.開展文旅藝演活動德州大劇院上演澳門芭蕾舞劇少年星海,開心麻花舞臺劇我的媽呀、兒童劇愛麗絲幻境之旅等精品劇目陵城印象大薛莊舉辦“2023年快手中國釣魚明星賽(德州站)”5.文化設施免費開放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等文化場館及基層文化站點持續免費對外開放三、會議會展商業引導加快科技館、城市規劃展館、黨史館(方志館)等展覽類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重點圍繞大型展覽館、會展中心開展會議交流活動,合理優化場館內部功能空間,加強內容傳播的新媒體,AI/VR等技術在會展方面的應用組織老字號企業參加中華老字號(山東)博覽會、山東品牌中華行等系列知名展會,搭建“山東手造 德州有禮”展示體驗銷售平臺開拓國際多元化市場,定19、期舉辦“境外百展計劃”重點推薦展會、進口博覽會、廣交會、“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新興市場經貿洽談會、RCEP成員國展覽會等展洽活動,踴躍承辦“東盟投資推介會走進德州”活動塑造“德州展”品牌,打造會議會展服務新地標。以建設會展名城為引領,依托特色產業,瞄準專業化、品牌化、市場化、數字化、國際化方向,形成區域會展服務中心。充分發揮會展業在開拓市場、促進消費、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培育會展經濟新高地。四、體育賽事商業引導塑造“德州賽”品牌,建設國家賽事訓練基地和中國板12式網球推廣示范城市。高水平建設德州市體育公園,擴大市級體育設施服務能級,打造城市運動休閑新地標。開展馬拉松賽事,保障馬拉20、松賽道等品牌體育賽事空間,打造特色體育名城培育賽事消費新場景,特色商業街、酒吧街等夜間體育主題活動,青少年體育冬夏令營、周末營創建賽事消費示范區,支持天衢新區作為賽事消費試點片區建設;辦好德州體育消費季和體育嘉年華活動;打造區域特色數字化體育消費點、體育示范區、體育商品集聚區推廣健身休閑打卡地,包含公共體育場館,區域地標性建筑、健身場館、都市運動中心和商業街,體育類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線路引導運動社交新趨勢,建設步道、騎行道、滑板公園、冰雪場地等公共基礎設施,為飛盤、陸沖、街舞、腰旗橄欖球等潮流運動提供運動環境五、夜間經濟商業引導以“文化旅游、特色餐飲、購物消費、體育健身、休閑娛樂、酒店住宿”為重21、點,以“地標建設、示范商圈、生活點”工程為主抓手,豐富夜間生活、促進夜間消費、激活城市煙火氣,著力打造夜間經濟產業與服務體系,推動夜間經濟全域化發展。五、實施保障一、近期建設規劃1、近期建設目標到2025年,德州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600億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萬元,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2.0萬元,中心城區酒店接待能力達到3000人/日,各級商業中心商業職能基本成型,涌現一批高品質特色商業街,建成一刻鐘便民服務圈40個,實現建成區全覆蓋,基本形成空間集聚、結構優化、設施完善、技術先進的城市商業發展體系,初步建成區域消費中心城市。2、近期建設重點建設完善城市商業中心體系有序推進各類商業設22、施建設 加快培育特色商業街建設完善便民生活圈依據德州市建設區域消費中心城市工作清單2023年中心城區城建計劃等,制定涵蓋8類、19個建設項目在內的近期建設項目庫。1、加強規劃實施管理 建立市-區-街道三級商業網點實施體系。市級規劃關注區域統籌,區級規劃關注指導實施,街道級協同推進商業網點的存量優化和新增建設項目工作。商業網點規劃應當納入德州市國土空間規劃體系,與國民經濟發展規劃銜接;各區市政府編制詳細規劃時,需結合商業規劃充分考慮商業網點發展需求,保障商業設施建設空間。各區結合本級商業規劃和重點項目庫,制定年度實施計劃,提出發展目標、指標、項目和措施,確保商業空間建設有序推進。3、健全權益保障23、制度 完善知識產權、品牌專利和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為創業者提供舒適的營商環境,為消費者提供放心的消費環境。通過下放、集中審批和管理權限,提高商業建設和經營審批效率,降低商業企業成本,激發市場活力、調動市場積極性。對存量商業設施的優化改造和運營放寬標準。建議對涉及既有建筑改造時,在消防、市政等方面以明顯改善現狀為標準,降低驗收要求,取消不必要的店內裝修改造審批程序的要求。4、建立建設長效機制 建立商業網點建設和發展的長效工作機制,確保商業網點可持續發展。在智慧化建設的過程中,加強網絡安全監管,遵守國家網絡信息安全管理法律法規,嚴格執行信息安全技術標準,保障信息安全和穩定運行。2、強化多元化資金扶24、持 用好省級以上促消費政策,落實好減稅降費、房租減免等有關政策。將重大商業設施項目建設工作納入全市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各部門研究制定具體支持政策和實施細則。設立重大商業設施項目建設專項引導資金,加大對商業設施建設重點工作、重點項目支持力度。鼓勵金融機構繼續加強信貸支持。二、規劃保障措施6、創新宣傳推廣模式 樹立全球營銷、營銷城市理念,系統策劃城市宣傳方案,制作城市推介片,設計城市標識和吉祥物,聘任一批城市推薦官,依托駐外使領館、市外商協會開展全球營銷活動。調動全民創作熱情,鼓勵市民群眾和創意群體通過短視頻、微博、動漫、電影和游戲等方式宣傳德州。在高鐵、機場、高速服務區等人流密集地,集中投放城市廣告,讓更多人消費德州產品、享受德州服務、感受德州魅力。5、加強配套設施建設 強化交通規劃與商業網點規劃的銜接,提高商業聚集區的可達性。加強商業集聚區停車設施的建設,推廣智能停車引導系統,解決商業集聚區停車難問題。推進城市配送體系建設,為商業發展提供物流保障。推進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在公共區域及商業集聚區加強免費WIFI 熱點設置,提供安全便捷的公共無線網絡服務,為實體門店開展線上線下協同業務和智慧街區建設提供支撐。加強商業集聚區其他配套設施建設,堅持以人為本理念,合理設置休息設施、標識設施、無障礙設施以及綠化景觀設施等。二、規劃保障措施感謝閱讀,期待您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