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岡市太平門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方案(2022-2035年)(6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748177
2023-09-12
6頁
927.41K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2024年歷史文化街區街道更新保護利用改造規劃設計方案
1、武岡市太平門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2022-2035年)公示文件一、 規劃范圍太平門歷史文化街區位于武岡古城東南部,街區的規劃范圍西至都梁路,東、南至資水,北至四牌路,面積為16.78公頃。二、 規劃期限規劃期限與武岡名城保護規劃保持一致,規劃期限為2022年2035年。三、 價值與特色1、武岡古城水運商貿文化的特別呈現地太平門歷史文化街區緊鄰資江,街區的太平門渡口歷史上是武岡城的水運碼頭,武岡人去府城、省城都要從此處乘船。水運交通的發達也帶動了商貿發展,街區成為各地商業會館的云集之地,包括洞天宮、三元宮、吉安公館(已消失)、上湘館(已消失)等。太平門街區歷史上的商鋪眾多,經營類型多樣,包括南2、門口米粉館、書鋪、中藥鋪、瓷器鋪、皮鞋鋪、銀器鋪、糖果副食等類別,多集中于街區西側臨都梁路的店鋪。2、武岡古城民間信仰文化的集中展示地太平門歷史文化街區是武岡市民間信仰文化集中展示的典型地段。清末民初,街區內修建了多處廟宇,包括與武岡儺戲中表述“五通五顯”相關的五顯廟,供奉道教神梓潼帝君的梓潼宮,奉祀道教天符大帝的天符廟,供奉火神祝融的祝融宮,苗民祭祀竹王而建的大郎廟。目前還保存了部分廟宇建筑或與廟宇相關的街巷,展現了太平門街區豐富多元的民間信仰文化。3、武岡古城近代工業文化的重要興盛地新中國成立后,武岡在興起工業之時,太平門街區內興建了大量的工廠,包括武岡市金屬制品廠、武岡市機電廠、竹器廠、3、市機械廠、市二機械廠等。目前這些工廠已不再發揮原有功能,但眾多的工業遺產建筑也充分體現了太平門街區在武岡近代工業發展歷史上的重要作用。四、 保護措施1、 保護范圍劃定街區的保護范圍包括核心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總面積16.78公頃。(1)核心保護范圍:6.28公頃。包括紫氣街、大郎巷、向陽街、三元宮巷、五顯巷兩側傳統建筑集中片區。核心保護范圍內應嚴格保護空間格局和傳統風貌,保護構成歷史風貌的各要素(包括建筑、院落、街巷、古井、古樹等要素)以及具有武岡特色的人文景觀和民俗風情。除必要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外,在街區核心保護范圍內不得進行新建、擴建活動;經批準允許新建、擴建必要的基礎設施和公共4、服務設施的,建筑的高度、體量、材料、色彩及外觀形象應與街區整體格局和風貌相協調。(2)建設控制地帶:10.5公頃。西至都梁路,東、南至資水,北至四牌路。街區建設控制地帶內各類建設應嚴格控制,對需新、改、擴建的建筑必須在建筑高度、體量、飾面材料以及建筑色彩、尺度、比例上與傳統建筑風貌協調,以取得與核心保護范圍之間合理的空間過渡。凡不符合規劃控制要求的現狀建筑,逐步加以整治改造或有機更新,以達到與古城整體風貌的和諧統一。2、 傳統格局保護保護街區內保留的明清時期的街巷格局,由都梁路、沿河路與四牌路圍合的棋盤式街巷格局。通過傳統商貿街巷及沿街商業界面的修繕,展現傳統商貿街區特色。保護南北向傳統商貿聚5、集街巷桶匠街(向陽街)、三元宮巷及周邊洞天宮、祝融宮等重要節點。保護東西向大郎巷、五顯巷及周邊大郎廟女善堂等重要節點;重點保護街區內文物建筑及歷史建筑,以及傳統建筑與向陽街、大郎巷等傳統街巷的空間格局關系;遵循街區內傳統建筑院落組織的手法與模式,通過對街區內具有傳統風貌特色建筑的保護與修繕,維持街區的傳統風貌。3、 歷史街巷保護街區內的歷史街巷分為重點保護街巷和風貌整治街巷兩種模式進行保護控制。1、重點保護街巷包括大郎巷、桶匠街(向陽街)、三元宮巷、五顯巷等4條。保護歷史街巷的尺度、走向、名稱不得改變,重點保護街巷的高寬比。保護兩側建筑高度、立面連續性及傳統街巷景觀,禁止拓寬街巷。歷史街巷觀景6、視廊應給予重點風貌控制,避免視線遮擋。桶匠街(向陽街)、大郎巷等具有歷史文脈的街巷應當設置文字介紹標牌等。在其周邊盡可能設置與街巷歷史產業文脈具有相關性的業態。2、風貌整治街巷包括四牌路、昇平巷(躍進路)、沿河路。保持街巷的走向、街巷名稱躍進路、沿河路改為之前的昇平巷、紫氣街,其余街巷名稱不得改變,保護和整治其中風貌較好的街段,控制街巷空間尺度。沿街建筑的體量、色彩應與傳統風貌相協調。通過立面整治的方式,使街巷的整體風貌與街區傳統風貌相協調。4、 歷史文化遺產保護(1) 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街區內丁家院子、邱家院子、魯班殿等9處文物保護單位,禹家院子1處一般不可移動文物,文物保護單位按照中華人民共7、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的要求嚴格保護。(2) 歷史建筑保護街區內原藥材食雜果品公司、老藥材公司、新華書店等30處歷史建筑,歷史建筑的保護依照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城市紫線管理辦法的要求執行。(1) 歷史環境要素依照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中的要求,積極保護街區內遺存的古井、古樹名木。(2) 非物質文化遺產本次規劃從24項武岡市域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選取10項作為在街區內展開保護傳承,包括傳統技藝、民間文學、曲藝、傳統醫藥等類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湖南省實施辦法的要求保護。5、 建筑高度控制嚴格管控街區內新建、改建、擴建建筑高8、度,保證與街區的歷史風貌相協調,歷史文化街區內不符合建筑高度控制要求的既有建筑,逐步改造或更新,弱化對街區歷史風貌的影響。同時,規劃綜合考慮街區的保護區劃及現狀建筑情況,對街區內的建筑高度進行分級控制,分為開敞空間、建筑原高控制區、限高二層區域、限高三層區域、限高四層區域等5級。6、 建筑風貌保護控制規劃以建筑風貌評價為基礎,綜合建筑質量、年代、風貌等現狀要素信息,對街區內的建筑風貌進行分類保護控制,分別為修繕類、改善類、保留類、整治類、更新類。五、 歷史文化遺產展示利用1、 展示利用原則堅持“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的原則,保護街區風貌特色、弘揚街區傳統文化、彰顯街區文化特色、實現街區永續發展。2、 展示利用線路依托沿河路、都梁路、大郎巷、向陽街等街巷組織主要文化展示線路;以三元宮巷、五顯巷、躍進路等街巷組織次要文化展示線路。沿線設置旅游服務設施與文化展示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