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縣耕地保護國土空間專項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眾版)(27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748186
2023-09-12
27頁
16.37MB
1、糧食,乃國之根本、民之命脈。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耕地保護的重要決策部署,扛穩糧食安全的重任,全面壓實耕地保護責任,立足岳陽“洞庭糧倉”的區域定位,統籌發展和安全,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堅持系統觀念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扎實推進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現依據岳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制定岳陽縣耕地保護國土空間專項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湖南省“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為導向,助力岳陽縣“四區”建設,開啟新時代,凝聚力2、量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榮城。為進一步提升規劃的科學性和可實施性,現進行規劃草案公示,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凝聚公眾智慧。目目 錄錄01 總則02 規劃目標及任務03 統籌各類空間布局04 著力提升耕地質量05 健全耕地保護管控體系06 重大工程安排07 強化規劃實施保障指導思想與規劃原則01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耕地保護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嚴格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耕地保護的重大決策部署,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堅持系統觀念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扎實3、推進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堅持國家立場,實行保護優先堅持系統思維,實行多措并舉指導思想規劃原則 堅持問題導向,實行精準施策堅持壓實責任,實行全民保護規劃期限與范圍02規劃范圍本次規劃范圍包括岳陽縣行政轄區內的全部國土空間,總面積為2809.89平方公里。包括12鎮、2鄉和1辦事處,分別為榮家灣鎮、新開鎮、新墻鎮、筻口鎮、黃沙街鎮、張谷英鎮、楊林街鎮、步仙鎮、柏祥鎮、公田鎮、毛田鎮、月田鎮和長湖鄉、中洲鄉以及麻塘辦事處。規劃期限本次規劃期限為2021年-2035年。規劃基期年為2020年,近期為2025年,規劃目標年203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規劃目標01至2025年,岳陽4、縣耕地保護目標66.70萬畝,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59.66萬畝,補充耕地0.84萬畝,恢復耕地1.52萬畝。2025年2035年至2035年,岳陽縣耕地保護目標65.89萬畝,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59.66萬畝,補充耕地2.80萬畝,恢復耕地4.99萬畝。規劃任務02嚴格耕地保護目標管理,牢牢守住耕地保護紅線拓展農產品生產空間,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嚴格落實耕地用途管制,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加強耕地質量建設,全面提升糧食生產能力穩妥有序推進耕地恢復,引導耕地集中布局健全耕地保護政策制度體系,提升耕地治理能力耕地空間01 岳陽縣2035年耕地保有量目標為43924.72公頃(655、.89萬畝)耕地保護目標劃定 不納入耕地保護目標542.82 公頃,其中:已批建設用地面積130.06公頃;設施農用地面積9.75公頃;自然保護地核心保護區內的4.30公頃;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內99.17公頃;河湖范圍內經認定退出的174.46公頃;補充耕地儲備庫內剩余耕地指標125.08公頃。不納入耕地保護目標永久基本農田空間022035年,岳陽縣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目標59.66萬畝。本輪規劃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最多的鄉鎮為黃沙街鎮和筻口鎮,占比分別為10.66%和12.57%。此外,永久基本農田儲備區按照永久基本農田面積的1%劃定,共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儲備區面積0.6萬畝。補充耕地空間03現有耕6、地周邊可補充潛力:1.20萬畝宜耕后備資源潛力:10.25萬畝可旱改水潛力:1.63萬畝。至2025年,補充耕地0.84萬畝至2035年,補充耕地2.80萬畝。恢復耕地空間04全縣現有耕地恢復潛力12.38萬畝,其中即可恢復4.65萬畝,工程恢復7.32萬畝。主要分布于主要集中在榮家灣鎮、毛田鎮、黃沙街鎮。至2025年,恢復耕地1.52萬畝至2035年,恢復耕地4.99萬畝。重要農產品空間05至2025年,岳陽縣糧食播種面積達到120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面積為42.61萬畝。至2035年,岳陽縣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20萬畝以上;規劃期內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設為高標準農田,面積為59.66萬畝。規7、劃期內糧食產量穩定在51萬噸以上,確保水稻生產功能區54.83萬畝底線不突破。特殊區域耕地空間061、生態保護紅線內耕地:全縣生態保護紅線內耕地73.12公頃,其中水田52.78公頃,旱地20.34公頃(自然保護地范圍內耕地共計4.30公頃,均位于湖南省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按照自然保護地管控要求,規劃期對自然保護地核心區范圍內耕地,實行穩妥有序退出;自然保護地核心區外的耕地,允許在不擴大現有耕地的前提下,開展種植活動。2、”批而未用“耕地:岳陽縣下發“批而未用”耕地共計192.24公頃,主要集中在榮家灣鎮、麻塘辦事處、新墻鎮和黃沙街鎮,將這部分已批準建設但尚未建設的耕地實行單獨管理,8、納入衛星監測重點監測對象,對耕地使用狀況開展動態監測。對未使用且又可以耕種的,應當落實耕種。3、嚴格管控類耕地:全縣穩定耕地內嚴格管控類耕地393.02公頃,主要分布在中洲鄉、新開鎮等區域。對嚴格管控類耕地應全面開展種植結構調整,探索綜合種養、雙季青貯玉米、酒用高梁+雙低油菜等耕地安全利用種養技術模式。鼓勵采用客土法熱修復法等物理改良技術、原位化學修復和異位化學修復等化學改良技術以及生物改良技術對嚴格管控類耕地進行改良。4、河湖管理范圍內耕地:依據岳陽縣河湖劃界范圍疊加分析2020年變更調查地類圖斑數據,分析其中占用耕地面積。全縣位于河湖管理范圍內耕地207.10公頃,主要集中在新墻河流域,已9、全部調出永久基本農田。對河湖管理范圍內耕地,在不妨礙行洪、蓄洪和輸水等功能的前提下依法依規分類處理其中位于主河槽內、洪水上灘頻繁、水庫征地線以下、長江平烷行洪“雙退”烷內的不穩定耕地,不納入耕地保護目標任務,有序退出。對于納入耕地保護目標的耕地,不得新建、改建、擴建生產圍堤,不得種植妨礙行洪的高稈作物,禁止建設妨礙行洪的建筑物、構筑物。5、種植油茶耕地:岳陽縣種植油茶耕地共51.56公頃,主要集中在長湖鄉、柏祥鎮等鄉鎮。根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有關要求,油茶、橡膠等經濟林依據森林法納入森林覆蓋率統計范圍,增加油茶產量。是增加國內食用油供給的重要途徑,也是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內容,已種植油茶的耕地10、規劃逐步退出耕地。著力提高耕地質量01 統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有序推進旱地改造水田工程 全面推進耕作層土壤剝離再利用分類明確重點實施區域 及時開展上圖入庫強化后期動態監測深入挖掘旱改水資源潛力 強化統籌協調整體推進項目實施確定以水資源為約束的潛力空間強化頂層設計和政策配套 穩妥推進耕作層剝離再利用 穩妥提升耕地土壤固碳能力 構建以休耕輪作為核的保護體系 拓展以生態涵養為主的綠色農業實施以科技創新為軸的固碳模式 全面推進耕作層土壤剝離再利用嚴格源頭管控 強化科學治理 加強安全利用 健全耕地保護監督體系014級田長體系旱改水重大工程01通過在地形平坦、水源條件較好的旱地中修筑提水泵站、灌排設施,新11、修機耕路等方式,將旱地改造成水田,涉及11個子項目,建設規模7861.65畝(524.11公頃),主要集中在中洲鄉、黃沙街鎮和榮家灣鎮,規劃期內分階段實施。耕地平均質量等別提高1等以上。土地整治重大工程02通過土地平整、修筑灌排設施、田間道路等工程,開發耕地后備資源,落實占補平衡。根據省級下達岳陽縣補充耕地任務2.8萬畝,岳陽縣土地整治(開發)重大工程分為21個子工程,規劃期內分階段實施,設置項目21個,總建設規模2291.04公頃(3.44萬畝)(近期建設項目6個,完成土地開發554.38公頃)。耕地恢復重大工程03為切實加強耕地保護和用途管制,嚴格落實糧食安全主體責任,加快補齊上輪耕地保護12、責任目標缺口,進一步規范全縣年耕地保護任務清單中“恢復類”地類恢復耕地管理,確保現狀耕地不低于下發的年度耕地底線目標。根據岳陽縣耕地保護目標與上一輪耕地有量缺口4.99萬畝,結合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各鄉鎮歷史欠賬及未來發展情況,嚴格落實恢復耕地任務數,耕地恢復重大工程涉及15個鄉鎮,設置耕地恢復項目30個,總建設規模3689.65公頃(5.53萬畝)(其中近期建設項目15個,完成耕地恢復3150.54公頃)。智慧耕地平臺建設04依托田長制“一平臺三終端”、耕地進出平衡監管系統、耕地占補平衡系統、永久基本農田監管系統等信息系統,通過綜合應用衛星遙感、人工智能、三維GIS、移動通信等科技手段,依據“13、全覆蓋、全要素、數字化、實時化”的建設原則,以政務辦公、監測監管、輔助決策、信息服務為功能核心,整合形成上下貫穿、互聯互通的“智慧耕地”信息化應用體系,提升耕地保護全流程動態監測監管的信息化、智能化和現代化水平。強化規劃實施保障01 加強規劃實施政府主導;構建耕地保護管理機制;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 強化與規劃年度計劃銜接;加強規劃實施管理與評估;加強規劃傳導和計劃實施 科技賦能助推耕地保護智慧監管水平;信息化建設提升耕地資源治理水平;強化實施監督與評估落實到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管控;建立健全一體化監測預警評價機制;加快科技支撐和信息化建設建立健全耕地保護補償激勵機制;完善應對耕地“非農化”“非糧化”機制;健全廣大公民和社會主體積極參與機制。加強耕地保護機制探索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