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仁滿族自治縣礦產資源總體規劃方案(2021-2025年)(21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748249
2023-09-12
21頁
332.38KB
1、1桓仁滿族自治縣礦產資源總體規劃桓仁滿族自治縣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 年)年)桓仁滿族自治縣人民政府二桓仁滿族自治縣人民政府二二三年三月二三年三月2總則總則為加快推進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新征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桓仁滿族自治縣在“十四五”時期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和保護活動,確保資源供給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相適應,資源開發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規劃管控與管理改革相銜接,保障桓仁滿族自治縣經濟和社會發展對礦產資源的需求,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礦產資源規劃編制實施辦法、遼寧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 年)、本溪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2、021-2025 年)、桓仁滿族自治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零三五年遠景規劃綱要和桓仁滿族自治縣國土空間規劃(2020-2035 年)等相關法律法規、指導性文件、技術標準及相關規劃,編制桓仁滿族自治縣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是落實本溪市礦產資源總體布局、加強和改善礦產資源宏觀管理、促進綠色發展的重要手段,是本行政區域內依法審批和監督管理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活動的重要依據,是依法審批和監督管理礦產資源勘查和開發利用活動的重要依據,涉及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面的相關行業規劃,應當與規劃做好銜接。規劃基準期為 2020 年,規劃期為 202123、025 年,展望到 2035年。規范 適用范圍為桓仁滿族自治縣所轄行政區域內所有礦產資源(除油氣礦產資源外)。3第一章現狀與形勢第一章現狀與形勢桓仁滿族自治縣位于本溪市東部山區,田桓鐵路、永桓高速公路及鶴大高路客運專線橫跨全區。全縣總面積 3547 平方公里,總人口 28.4 萬。森林覆蓋率 78.94%,成為遼寧著名的綠色森林最優覆蓋縣,是遼寧東部重要的“天然綠色屏障”?;溉蕽M族自治縣借助區位資源優勢、產業優勢,不斷強化“工業強縣”理念,以生態經濟為主線,以鄉村振興為動力,使桓仁成為全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戰場、引領高質量發展主力軍,努力實現桓仁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第一節礦產資源概況第一節礦4、產資源概況截止 2020 年底,已發現各類礦產資源 40 余種(含亞種),經過地質勘查獲得資源儲量的有 15 種(含亞種),主要礦產地(礦區)130 多個,現有礦山 28 處。其中中型 7 處,小型 21 處。特色突出。特色突出?;?、鐵礦、方解石和石灰石等礦產開發潛力巨大,雅河鄉地區的方解石和木盂子鎮地區的鐵礦已探明儲量較大,為方解石和鐵礦資源開采提供了豐富的后備資源。金屬礦產共(伴)生組分多,有色金屬礦產多為貧礦、小礦。產地集中。產地集中?;V主要分布在桓仁鎮、華來鎮和黑溝鄉地區;鐵礦主要分布在向陽鄉、桓仁鎮、古城鎮、華來鎮、二棚甸子鎮等地區;方解石和砂石土礦產主要分布在桓仁縣雅河朝鮮族5、鄉地區。前景可觀。前景可觀。非金屬礦產資源豐富,在礦產品深加工上增加科技含量,研發附加值較高的產品,可成為礦業經濟新的增長點,如方解石、滑石、硼、金等礦產。4第二節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現狀基礎地質調查工作程度逐步提高。第二節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現狀基礎地質調查工作程度逐步提高。全縣 1:20 萬及更小比例尺區域地質調查工作已基本完成,新一輪 1:20 萬水系沉積物測量及 1:5 萬航空磁測覆蓋率達 100%。礦產勘查工作穩步推進。礦產勘查工作穩步推進。截至 2020 年底,我縣探礦權 31 處,勘查礦種 9 種,探礦權登記總面積 84.99 平方千米。按照礦種類型劃分有色金屬礦產 6、6 個、非金屬礦產 5 個、黑色金屬礦產 2 個、貴金屬礦產 1 個。按照勘查程度劃分有普查 10 個,詳查 17 個,勘探 4 個,詳查勘查程度以上探礦權占 68%。礦產資源開發效益明顯。礦產資源開發效益明顯。2020 年全縣開發利用礦種 12 個,實際年開采總量達 92.93 萬噸。礦業規模結構調整成效顯著。礦業規模結構調整成效顯著。全縣各類礦山總數由 2015 年的 33 家減少到 28 家,減少了 15%,其中中型 7 家,占礦山總數的 25%,比 2015 年增加了 14 個百分點。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水平有所提高。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水平有所提高。合理利用了主要礦產中共、伴生組7、分的礦業廢渣,有效增加了礦業產值,同時保護了環境。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式初步實現由粗放向集約的轉變,提高重要礦種大中型礦山“三率”指標達標率。礦業綠色發展及生態修復成效明顯。礦業綠色發展及生態修復成效明顯。全縣建成省級綠色礦山 1 家,為桓仁礦業有限公司?!笆濉逼陂g累計完成“非煤”礦山地質環境修復治理面積 35.1 公頃,其中閉坑礦山地質環境修復治理面積 16.3 公頃,生產礦山地質環境修復治理面積 18.8 公頃,改善了桓仁縣礦山及周邊生活區的5生態環境。礦產資源管理改革逐步深化。礦產資源管理改革逐步深化。全面推進礦產資源管理改革,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實行礦業權競爭性出讓,探索砂石8、土礦“凈礦”出讓。第三節存在的問題第三節存在的問題銅礦、鐵礦等重要礦產后備資源不足,地質勘查投入急劇下降,優勢資源未形成優勢效益。礦業結構與產業布局不盡合理,小型礦山數量占據比例較大。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水平低,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尚有較大提升空間。綠色礦山建設進度較慢,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突出,礦業開發與環境協調發展的格局尚未全面形成。第四節形勢與任務第四節形勢與任務“十四五”時期是我國經濟深入推進高質量發展階段,同時也是實現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極為關鍵的五年,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全面推進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各領域高質量發展,對礦產資源需求總量將進一步加大,特別是對主要能源礦9、產、鐵礦、建筑材料類礦產等大宗礦產品以及戰略性礦種的需求增加?!笆奈濉逼陂g,礦產資源仍然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我縣礦業發展要堅持新發展理念,充分挖掘資源潛力,提升供給質量,減輕礦產資源開發對環境的影響,提高資源對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全力服務發展大局,提高資源保障能力。全力服務發展大局,提高資源保障能力。實現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對資源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礦產品資源消耗仍處高位,抵御風險能力仍需提高,對外依存度居高不下。建筑用砂石、銅、鐵等優勢、潛力礦產6資源供給能力明顯不足,迫切需要加快礦產資源深部勘查開發,必須以提高資源保障能力為總目標。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推進10、綠色礦業發展。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推進綠色礦業發展。深入踐行“兩山”理念,實施“生態立縣”發展戰略,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全面提升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水平和利用效率,構建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協調發展格局。統籌協調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生態保護,遵循生態管控要求,強化國土空間管控與優化布局,實現礦業勘查開發布局和規模結構進一步優化。加快推進綠色勘查和綠色礦山建設,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得到有效保護和治理,基本形成集約高效、環境優良、礦地和諧的綠色礦業發展新格局。加強礦產資源管理,深化制度創新改革。加強礦產資源管理,深化制度創新改革。資源配置市場化程度不高,資源開發經濟調節和利益分配機制不夠合理,我縣全面深化“放管服”11、改革,瞄準礦產資源管理短板,立足效能提升,服務改革發展,提高礦產資源宏觀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健全礦業市場競爭機制,以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為目標,營造公平競爭的礦業權市場環境。7第二章指導思想和原則第二章指導思想和原則第一節指導思想第一節指導思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歷次全會以及二十大一中、二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北、遼寧振興發展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系列決策部署,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12、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推進資源高效利用與保護為主線,優化勘查開發結構布局,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深入實施“生態立縣、工業強縣”發展戰略,為推進“國家生態經濟強縣、國家新型城鎮化示范縣、國家休閑文旅度假區、東北東部綠色經濟帶門戶城市”建設提供資源保障。第二節基本原則優化礦業布局,調整資源結構。第二節基本原則優化礦業布局,調整資源結構。統籌礦產資源勘查開發保護時空布局,突出重點區域、重點礦種,實行區域差別化管理、礦種差別化管理。優化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結構,轉變變資源開發利用方式,提升資源開13、發利用效率。緊緊圍繞重點產業和重大項目建設以及經濟社會發展對礦產資源的需求,引導資源合理配置,推動資源合理開發利用,提高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保障能力。堅持生態優先,加快綠色發展。堅持生態優先,加快綠色發展。實施“生態立縣”發展戰略,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和綜合利用,加快綠色礦山建設,全8面實施綠色勘查,實現礦業領域綠色低碳發展,促進資源開發利用、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格局。堅持改革創新,完善監管模式。堅持改革創新,完善監管模式。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推進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和機制創新,有效利用礦產資源。提高礦產資源開發準入門檻嚴格執行勘查開采14、規劃區塊空間準入和礦山最低開采規模準入要求,提升礦業集中度,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深化“放管服”改革,轉變礦產資源管理職能,優化審批程序,依法行政,有效提升礦政管理水平。9第三章規劃目標第三章規劃目標第一節2025 年規劃目標第一節2025 年規劃目標全面落實、細化遼寧省、本溪市礦產資源規劃目標;緊緊圍繞桓仁滿族自治縣“十四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對礦業的需求。到 2025 年,力爭在礦產資源勘查、礦產資源合理開發利用與保護、礦業綠色發展等三大方面取得明顯成效。通過五年努力,調整礦業規模結構,做強做大石灰石產業,同步培育發展鐵、方解石和滑石等優勢、潛力礦業,持續優化勘查開發保護總體布局,全面推進綠色15、礦業發展,初步形成礦產資源勘查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新格局。專欄一桓仁滿族自治縣專欄一桓仁滿族自治縣“十四五十四五”礦產資源總體規劃主要指標類別指標名稱指標單位指標值指標屬性礦產資源總體規劃主要指標類別指標名稱指標單位指標值指標屬性礦產資源勘查新增資源儲量鐵礦萬噸1000預期性礦產資源年開采量鐵礦開采總量萬噸225預期性滑石礦開采總量萬噸15預期性制灰用石灰巖開采總量萬噸70預期性礦山結構礦山數量個27預期性大中型礦山比例%30預期性加強重點礦種資源保障能力。加強重點礦種資源保障能力。加大礦產資源勘查投入,持續提高重點礦產資源綜合勘查水平,預期新增鐵礦資源量 1000 萬噸,優勢礦產資源16、供給結構和供給質量得到優化改善。資源開發利用結構進一步優化。資源開發利用結構進一步優化。礦山總數保持在 27 個左右,大中型礦山比例提高到 30%左右,形成以大中型礦山為主體的開發格局,圍繞金川礦業、北?;⒒溉实V業等重點企業,調控優勢礦種開發利用強度。鐵礦開采總量預期達到 225 萬噸/年,滑石開采總量預期達到 15 萬噸/年;制灰用石灰巖開采總量預期達到70 萬噸/年。10加快綠色礦山建設。加快綠色礦山建設。全面落實本溪市綠色礦山建設條例,推進綠色智慧礦山建設。新建礦山按照標準進行規劃、設計、建設和運營管理,生產礦山加快升級改造,加快歷史遺留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礦山生態環境明顯好轉,礦業17、開發與生態保護更加協調。到 2025 年,全縣預期新增綠色礦山 3 個左右,礦業開發與生態保護更加協調。礦產資源治理能效進一步提升。礦產資源治理能效進一步提升。礦產資源儲量管理工作更加精細,重要礦產資源礦產地管理更加規范,資源家底更加清晰。健全礦業權交易等市場體系,持續推進砂石土礦“凈礦”出讓,出讓收益征收、分配機制更加合理。第二節第二節2035 年遠景目標年遠景目標到 2035 年,穩定開放的資源安全保障體系全面建立,資源開發與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的發展格局基本形成,資源保護更加有效;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全生命周期綠色管控全面實現;礦產資源勘查開采利用空間布局和結構進一步優化,資源利18、用效率顯著提升;礦政管理機制更加完善,礦業實現全面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礦產資源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能力進一步加強,綠色低碳發展格局基本形成。11第四章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總體布局第四章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總體布局第一節礦產資源勘查調控方向第一節礦產資源勘查調控方向重點勘查礦種:鐵、金、銅、鉛、鋅、鉬等金屬礦產,方解石、滑石、硼等優勢非金屬礦產。限制勘查礦種:菱鎂礦。第二節完善資源保障與保護布局勘查規劃區塊設置情況。第二節完善資源保障與保護布局勘查規劃區塊設置情況。根據礦業權登記管理權限,以地質礦產調查評價和礦產勘查成果為基礎,在重點勘查區及政府招商引資扶貧項目優先投放探礦權。本規劃落實省級鐵礦規劃區塊19、 1 個,區塊名稱為遼寧省桓仁縣隋家堡子鐵礦普查,勘查礦種為鐵礦。勘查規劃區塊管控要求。勘查規劃區塊管控要求??辈橐巹潊^塊是探礦權競爭性出讓、登記發證和監管礦產資源勘查活動的主要規劃依據,原則上一個區塊只設立一個勘查主體,并明確勘查周期,不得降低勘查階段。制定探礦權年度投放計劃,做到有序投放,并向社會公告。投放探礦權時,以批復的勘查規劃區塊為指導,且需符合規劃準入條件。已設采礦權(涉及菱鎂礦的除外)深部或上部同一主體設置探礦權的情形,視同符合勘查規劃區塊要求。12第五章加強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第五章加強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第一節合理確定開發強度明確開發利用方向。第一節合理確定開發強20、度明確開發利用方向。重點開發利用鐵、金、銅、鉛、鋅、滑石、制灰用灰巖、方解石、晶質石墨、地熱。實施開采總量調控。實施開采總量調控。到 2025 年,桓仁滿族自治縣預期礦產資源產量達到 300 萬噸。鼓勵提高鐵、金、銅、鉛、鋅、滑石、方解石、制灰用灰巖、晶質石墨等開采規模。規劃期末,預期滑石保障供給能力提升20%,努力穩定金、銅、鉛、鋅、滑石、方解石、晶質石墨開采總量,保障砂石土供給。第二節優化開發利用結構嚴格最低開采規模準入。第二節優化開發利用結構嚴格最低開采規模準入。在市級規劃確定的礦山最低開采規模指導下,為合理利用礦產資源,發揮優勢礦產資源在經濟建設中的作用,確定桓仁滿族自治縣主要礦種礦山21、最低開采規模(專欄二)。專欄二 桓仁滿族自治縣主要礦產礦山最低開采規模表序號礦產名稱開采規模單位新建(改擴建)礦山最低開采規模已有礦山大型中型小型專欄二 桓仁滿族自治縣主要礦產礦山最低開采規模表序號礦產名稱開采規模單位新建(改擴建)礦山最低開采規模已有礦山大型中型小型1鐵(露天/地下)礦石 萬噸/年200/10060/3030/1015/102銅礦礦石 萬噸/年1003033鉛礦礦石 萬噸/年10030104鋅礦礦石 萬噸/年10030105鉬礦礦石 萬噸/年10050106金(巖金)(露天/地下)礦石 萬噸/年15/159/6/37菱鎂礦萬噸/年10030108方解石礦石 萬噸/年2010322、9滑石礦石 萬噸/年108310石墨(晶質/隱晶質)礦物/礦石 萬噸/年1/100.6/80.3/511長石礦石 萬噸/年20521312石灰巖(水泥用/其他)礦石 萬噸/年100/10050/5030/2030/-13建筑用砂石土萬立方米/年1002020注:此表礦產最低開采規模銜接省規劃。改擴建是指已有礦山整合或擴大礦區范圍?!啊敝笡]有最低開采規模準入要求。“”指禁止新建(改擴建)此類礦山?!啊敝附Y合省級分配指標確定規模。嚴格“三率”指標考核。嚴格“三率”指標考核。加強礦山企業開發利用的指導監督,按礦山開發利用方案或開采設計落實礦山“三率”指標,認真落實礦業權人勘查開采信息公示的實地核查和23、專項抽查,促進礦山企業三率指標的不斷提升。優化礦山開采規模結構。優化礦山開采規模結構。通過引導礦山企業規模開采和集約化經營,提高礦業集中度和規模效益,促進大、中、小型礦山協調發展,重點抓好露天礦山的規模結構調整。十四五期間,新設礦業權生產規模不得低于最低生產規模。強化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強化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鼓勵礦山企業加強低品位、難選冶、共伴生礦產資源的綜合利用,在確保安全前提下高效回采礦柱,減少資源損失。鼓勵礦山企業加強尾礦、廢石等廢棄物的綜合利用,科學利用地下開采礦山坑采廢石、露天開采礦山覆蓋層、夾層及礦體頂底板巖石。不斷提升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水平。第三節嚴格規劃準入管理第24、三節嚴格規劃準入管理落實市級規劃準入管理要求。最低服務年限準入。最低服務年限準入。嚴格執行新建礦山準入條件,生產規模與礦產資源儲量相匹配。新建礦山單一生產系統原則上最低服務年限不小于3 年。綠色勘查準入。綠色勘查準入。嚴格執行綠色勘查規范,發揮綠色勘查示范項目引領作用,全面實施綠色勘查。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于勘查活動的全過程,將保護生態環境作為勘查活動中應盡的義務和責任。開發利用水平準入。開發利用水平準入。礦山開采方式必須符合“技術可行、經濟合理”14原則;嚴格按批準的開發利用方案開采,未按開發利用實行的,一經發現應限期整改,否則采礦權不予延續;礦山應當選擇國家鼓勵、支持和25、推廣的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開采技術和工藝,提高生產裝備和現代化管理水平;建筑用砂石開采企業應具備大型化、規?;?、規范化、機械化、集約化等特點。綠色礦山建設準入。綠色礦山建設準入。新建礦山必須按照本溪市綠色礦山建設條例編制綠色礦山實施方案,并按照綠色礦山標準進行規劃、設計、建設和運營管理,積極推動已有礦山加快升級改造,逐步達到綠色礦山標準。重點加快露天開采方式礦山、大中型建筑用砂石類礦山綠色礦山建設。在礦業權出讓、延續等審批中,明確礦業權人落實綠色開采的要求。礦區生態保護修復準入。礦區生態保護修復準入。新建(在建)和生產礦山按照備案的開發利用方案、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實行邊采、邊治理26、邊復墾;礦業權人應當按照礦業權出讓合同和礦產資源勘查方案、“二合一方案”開展礦區生態修復工作;未按照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完成修復治理任務,礦山不予延續。其他準入條件。其他準入條件。新建礦山應與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相銜接,應符合生態保護紅線、永入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的管控要求;新建礦山必需符合國家規定的礦產資源開采環境保護措施,礦山生態修復按照要求履行;新建礦山開采要進行安全(預)評價且具有符合國家安全生產有關規定的要求。第四節重點開采區第四節重點開采區承接市規劃,結合桓仁滿族自治縣礦產資源稟賦特征和礦業產業現狀,15圍繞勘查開發保護區域布局和開發方向,落實1 處省級重點開采27、區,為遼寧桓仁北岔-滾馬嶺開采區,開采礦種為銅礦,位于二棚甸子鎮。明確重點開采區管控要求。明確重點開采區管控要求。重點開采區內,優先傾斜實行總量調控礦種的開采總量指標、優先投放礦業權;統籌安排礦產資源勘查開采活動,促進大中型礦產地綜合勘查和整體開發;加強礦產資源監督與保護,嚴格執行礦山開采規模準入標準,依法做好礦產資源開發整合,優化產業結構;引導資源向大中型礦山企業集中,優先保障大中型礦山改擴建過程中的合理用礦、用地等需求,實現有序勘查、規模開采和集約利用,形成一批穩定供給和創新開發模式的礦產資源開發基地。第五節開采規劃區塊設置開采規劃區塊劃定。第五節開采規劃區塊設置開采規劃區塊劃定。根據規劃28、基期內礦產資源勘查、開發需求,在落實和細化省級規劃并結合桓仁滿族自治縣經濟發展需求的基礎上,劃定各類開采規劃區塊。本次落實省規劃開采區塊 1 個,區塊名稱為遼寧省桓仁縣北溝石墨礦,開采礦種為石墨。開采規劃區塊管控措施。開采規劃區塊管控措施。原則上一個區塊只設立一個開采主體,必須與規劃礦種一致,且明確時序安排,嚴格禁止一礦多開和大礦小開。登記管理權限礦種的開采規劃區塊納入全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數據庫管理。投放采礦權時,應以批復的開采規劃區塊為指導,且需符合規劃準入條件。第六節規范砂石土礦開發利用第六節規范砂石土礦開發利用統籌劃定集中開采區。以縣級行政區為單元,優選資源條件較好、生態環境影響較小、外29、部條件成熟的區域,劃定一批普通建筑材料用砂石土礦集中開采區。綜合考慮資源稟賦、開發現狀、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16保護、安全生產、交通運輸半徑等因素,優先在集中開采區設置砂石礦開采規劃區塊。我縣砂石土類礦產集中開采區數量為2 處。嚴格砂石土礦業權準入。嚴格砂石土礦業權準入。實行集中開采區和最低開采規?!半p控”管理,已有及新立普通建筑用砂石采礦權原則上均應分布在集中開采區內。集中開采區內新建、改擴建礦山,原則上規模應達到中型以上且礦山分布相對集中;新建、改擴建和延續礦山最低開采規模標準為 20 萬立方米/年。原則上一個采礦證一個采區,如確需多采區,應接續開采,具體規定應符合應急部門要求。礦山環境30、影響評價、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應符合有關要求,禁止開采生態環境難以恢復、次生地質災害不可防治的山體。積極落實“凈礦”出讓。積極落實“凈礦”出讓。提倡礦地統籌和“凈礦”出讓,本縣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在出讓前會同相關部門開展實地踏勘,核查禁止、限制開采砂石區域,對禁止區嚴格落實空間避讓,對限制區明確管控要求,合理確定采礦權出讓范圍。商有關部門明確用地(林、草)、用海、環保、水保、安全等涉礦手續辦理的相關要求,避免后續出現禁止性障礙。在出讓后積極優化采礦權登記流程,簡化登記要件,提高登記服務效率,保障采礦權人及時順利開采。引導產業發展方向。引導產業發展方向。引導新建礦山向“五礦共治”關閉后的31、空白地選址,原則上不出現新的山體破壞區域,鼓勵礦山按地貌單元進行“夷平式”開采,不留殘山殘坡。推進機制砂石產業高質量發展,積極推進砂源替代利用,鼓勵利用廢石以及鐵、鉬等礦山尾礦生產機制砂,引導砂石企業向預拌砂漿、砌塊墻材、資源綜合利用等下游產業鏈延伸,探索建設綠色砂石生態產業區。17第六章綠色礦山建設和礦區生態保護第六章綠色礦山建設和礦區生態保護第一節綠色礦山建設明確綠色礦山建設總體思路。第一節綠色礦山建設明確綠色礦山建設總體思路。按堅持“生態優先、協調發展,示范先行、逐步達標,礦業經濟與礦山環境共同發展”原則,發揮本溪市綠色礦山建設條例引導作用,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加強部門聯動,形成工作合力和32、政策合力,全面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健全綠色礦山建設組織方式。健全綠色礦山建設組織方式。縣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會同財政、生態環境等有關部門在同級人民政府的領導下,負責綠色礦山建設工作方案的具體落實。礦山企業認真履行主體責任,全面履行綠色礦山建設義務,加快綠色礦山建設進程。明確綠色礦山建設要求。明確綠色礦山建設要求。新建(含改擴建)礦山按照本溪市綠色礦山建設條例要求,將綠色礦山的要求貫穿于新建(含改擴建)礦山規劃、設計、建設、運營、閉坑全過程。符合綠色礦山基本條件的生產礦山應按照綠色礦山建設標準編制綠色礦山建設實施方案,加快改造升級,達到綠色礦山標準后,積極申報綠色礦山。完善綠色礦山建設支持政策。完善33、綠色礦山建設支持政策。根據國家、省、市相關政策,結合桓仁縣實際,在礦產資源配置、建設用地使用、財稅以及綠色金融等方面,加大對綠色礦山建設的支持力度。同等條件下優先保障綠色礦山的礦產資源配置和建設用地合理需求。第二節礦區生態保護修復嚴格新建礦山生態保護準入要求。第二節礦區生態保護修復嚴格新建礦山生態保護準入要求。從源頭上加強新建礦山礦區生產環境保護與修復管理,采礦權申請人申請辦理采礦許可證時,應編制礦山地18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建立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基金賬戶,制定年度實施計劃,落實企業礦區生態保護修復責任和義務,要強化綠色勘查、開采規模、開發利用水平、綠色礦山建設、礦區生態保護修復等準34、入條件,明確預防地質環境、土地和生態損毀的要求,嚴格審查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礦區生態保護修復方案、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等,督促礦山企業制定并落實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基金制度。落實生產礦山生態保護主體責任。落實生產礦山生態保護主體責任。堅持“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治理”方針,督促礦山企業要嚴格執行礦山開發利用方案、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實現邊開采、邊治理,切實履行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和土地復墾義務。礦區范圍、開采礦種、開采方式或服務年限發生變化的,采礦權人必須重新編制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應當與礦產資源開采活動同步進行,定期檢查地質災害防治、地貌景觀35、修復、植被綠化、人造景觀和土地復墾等保護措施不得遺留礦山地質環境問題。19第七章重大項目第七章重大項目第一節加強戰略性礦產資源保障能力第一節加強戰略性礦產資源保障能力保障完成上級礦產資源規劃任務,提高勘查資金投入,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實現戰略性礦產資源增儲提產,以保有礦山為重點,根據地質條件和市場形勢,分類施策,推動增儲上產,確保能源資源安全、重要的產業鏈和供應鏈安全。第二節提升優勢和必需礦產資源開發水平第二節提升優勢和必需礦產資源開發水平實現地區新時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對涉及人民生產生活必需礦產加大勘查開發力度,持續供應能力不斷增強。合理調控優勢礦種開發利用強度,硅石、滑石、石灰巖等優勢36、礦產資源生產能力穩定提升。加強地區優勢非金屬資源勘查開發,對重點成礦區帶和已形成礦業開發聚集區加強公益性地質勘查等公共行政服務措施,保證國家資源資產權益,降低企業負擔,促進礦業市場繁榮。第三節推進綠色礦業和清潔能源礦產開發利用第三節推進綠色礦業和清潔能源礦產開發利用推進綠色礦業發展。新建礦山按照標準進行規劃、設計、建設和運營管理,生產礦山加快升級改造,逐步達到綠色礦山建設要求,礦山生態環境明顯好轉,礦業開發與生態保護更加協調。有序發展清潔能源。增加綠色能源開發利用比重,促進能源結構轉型,推進地熱能等清潔能源勘查開發利用。專欄三 桓仁縣開發利用重點項目序號項目名稱實施周期專欄三 桓仁縣開發利用重37、點項目序號項目名稱實施周期1桓仁縣雅河地區地熱資源勘查開發項目2023-2025 年2桓仁縣雅河普樂堡地區硅石開發項目2023-2025 年20第八章規劃實施與管理第八章規劃實施與管理第一節完善規劃實施目標制度第一節完善規劃實施目標制度健全規劃管理體制,完善規劃運行機制,切實加強規劃實施組織領導,將規劃管理列入重要工作日程進行統一部署,保障規劃實施機構、人員、經費到位。建立完善礦產資源規劃實施目標制度,明確職責分工,將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總量調控、勘查開發布局與結構調整等重要規劃指標納入年度目標管理體系,確保規劃目標落實。第二節健全完善規劃實施評估調整機制第二節健全完善規劃實施評估調整機制根據需要38、適時評估規劃目標、重點任務、政策措施等落實情況,作為規劃調整的依據。礦產資源規劃確需調整的,應當由原編制機關向原批準機關提交材料,經原批準機關同意后進行。建立規劃數據庫動態更新機制,要與規劃實施評估工作緊密結合,原則上每年度集中調整完善一次。第三節加強規劃實施情況監督檢查第三節加強規劃實施情況監督檢查嚴格落實規劃任務和目標,建立規劃實施情況動態監督檢查制度,加強總量調控、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等規劃指標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建立規劃實施情況反饋制度,及時掌握規劃執行情況監督檢查結果,強化對規劃重點區域礦產勘查開發活動的監督管理,及時糾正違反規劃行為。第四節提高規劃管理信息化水平第四節提高規劃管理信息化水平完善礦產資源規劃管理信息系統,做好礦產資源規劃信息的整理入庫工作。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做好規劃信息與礦政管理“一張圖”和礦業權信息公示系統的有效銜接和深度融合,進一步發揮規劃管理的指導作用。21第九章附則第九章附則本規劃由文本、附表、附圖、數據庫組成,具有同等效力。本規劃經本溪市自然資源局審查批準,由桓仁滿族自治縣人民政府發布實施。本規劃實施過程中的相關事宜由桓仁滿族自治縣自然資源局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