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遠縣耕地保護國土空間專項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示版)(30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748327
2023-09-12
30頁
8.51MB
1、耕地保護國土空間專項規劃耕地保護國土空間專項規劃 寧遠縣寧遠縣 (2021-2035年)公 示 版 前言前言 PrefacePreface 耕地保護國土空間專項規劃,是實現耕地保護目標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的具體體現,也是實現耕地利用結構優化和保護耕地資源的重要依據。編制耕地保護國土空間專項規劃,對可長期穩定利用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耕地后備資源、恢復屬性地類實行耕地保護“一張圖”管控。寧遠縣耕地保護國土空間專項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是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耕地保護重要論述及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根本遵循,正確處理好保護與保障、發展與安全的關系,堅持用底線思維2、系統思維來編制規劃,充分認識耕地保護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挑戰,提高耕地保護國土空間治理能力,落實最嚴栺的耕地保護制度,扎實推進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保障糧食安全,為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寧遠構筑堅實的資源基礎。目錄目錄 ContentsContents 規劃編制背景 規劃背景 耕地現狀 現狀評估 保護成效 規劃目標仸務 目標確定 目標分解 主要仸務 重點仸務研究 建設占用耕地分析 補充耕地潛力研究 永久基本農田核實 重點區域和項目 重點區域劃分原則 重點項目安排依據 劃分結果 耕地布局優化 耕3、地流出情形 耕地流入情形 耕地布局優化 規劃保障措施 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 加強規劃傳導和計劃實施 加快科技支撐和信息化建設 加強耕地保護機制探索創新 挖掘和傳播耕地的文化價值 1 規劃編制背景 規 劃 背 景 耕 地 現 狀 現 狀 評 估 保 護 成 效 1 規劃編制背景 1.1 規劃背景“認真編好耕地保護與項規劃,建立耕地保護一張圖。要統籌耕地占用、補充及后備資源管理,真正 把占在哪里、補在哪里、質量提升 在哪里以及占補平衡時序問題規劃得清清楚楚,切實做到以圖管地、精準管控?!标愇暮聘笔¢L“耕地保護與項規劃是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項規劃直接服務于國土空間 總體規劃的編制,耕4、地保護一 張圖是耕地保護與項規劃的重 要成果內容?!标P于開展市縣級耕地保護國土空間與項規劃和耕 地保護一張圖編制工作的通知(湘自資辦發202144號)1 規劃編制背景 1.2 耕地現狀“七分山水兩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耕地數量情況 耕地種植情況 耕地質量情況 2020年末耕地60.97萬畝,占全縣16.25%:水田46.65萬畝,占全縣耕地面積76.51%;旱地14.32萬畝,占全縣耕地面積23.49%。種植糧食作物面積占耕地的66.50%;糧不非糧輪作面積占耕地的9.11%;種植非糧食作物面積占耕地的21.79%;未耕種面積占耕地2.60%。坡度為15的耕地占全縣耕地98.63%。2011-5、2020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總規模34.28萬畝,其中已實施丏劃入永久基本農田的高標準農田面積22.40萬畝 寧遠縣現狀耕地分布圖 1 規劃編制背景 1.3 現狀評估 67.75萬畝 69.35萬畝 2011年耕地 2018年耕地 耕地流出 耕地流入 0.31萬畝 1.91萬畝 2018年耕地比2011年耕地增加1.60萬畝“十二五”以來耕地流入流出情況 1 規劃編制背景 1.4 保護成效 耕地保護目標執行情況 1 嚴格落實耕地保護的優先序,做到現狀耕地應保盡保、應劃盡劃;優先將長期穩定利用的耕地劃入永久基本農田,幵按照“大穩定、小調整”的原則通過“優進劣出”優化布局。嚴 栺 劃 定 耕 地 6、和 永 久 基 本 農 田 保 護 紅 線 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提高生產能力 2011年至2020年,共實施高標準農田項目43個,項目建設規模34.28萬畝,建成高標準農田面積22.40萬畝;有效解決耕地零散分布、農田基礎設施短缺、質量較低等問題。2 嚴控耕地流出,加強改進占補平衡 實行非農建設占用耕地先補后占,強調占一補一、占優補優、占水田補水田;堅持良田糧用,鼓勵果樹林木上山上坡,推勱“三調”查清的“可恢復耕地”逐步有序復耕。4 運用衛星遙感技術開展土地衛片執法,及時發現、嚴肅查處違法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等違法案件;高質量完成違建別墅問題清查整治、國家和省督察反饋問題整改。開展土地衛7、片執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3 2 2 規劃目標任務 目 標 確 定 目 標 分 解 主 要 任 務 2 規劃目標任務 2.1 目標確定 指標 到2025年 到2035年 指標屬性 耕地保護目標 607400.00 607400.00 約束性 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 557100.00 557100.00 約束性 永久基本農田儲備區規模 5600.00 5600.00 預期性 補充耕地任務量 5000.00 14500.00 預期性 恢復耕地任務量 4000.00 12000.00 預期性 糧食播種面積 470000.00 480000.00 預期性 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 149700.00 5578、100.00 預期性 2025年 耕地保護目標60.74萬畝,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55.71萬畝 耕地保護目標60.74畝,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55.71萬畝 2035年 2 規劃目標任務 2.2 目標分解 耕地保護目標 嚴栺落實上級下達的耕地保護指標60.74萬畝 依據各鄉鎮區位條件、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生態保護等因素 結合規劃期耕地流入流出分析情況 因地制宜,遵循規律,合理分解耕地保護目標指標 2 規劃目標任務 2.2 目標分解 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 嚴栺落實上級下達的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目標55.71萬畝 根據三線劃定確定的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圖斑帶位置、剛性傳導至各鄉鎮 行政區名稱 永久基本農9、田保護目標 文廟街道 16758.93 舜陵街道 21431.03 桐山街道 11691.39 東溪街道 22579.47 天堂鎮 33281.21 水市鎮 51994.93 灣井鎮 27613.27 冷水鎮 53797.14 太平鎮 63438.69 禾亭鎮 29512.17 仁和鎮 22506.06 中和鎮 45587 柏家坪鎮 43873.54 清水橋鎮 20507.22 鯉溪鎮 41701.1 保安鎮 29310.95 九嶷山瑤族鄉 12471.53 五龍山瑤族鄉 4777.63 棉花坪瑤族鄉 2030.24 桐木漯瑤族鄉 2241.2 寧遠縣 557104.7 永久基本農田分布圖 210、 規劃目標任務 2.3 主要任務 01 02 嚴格耕地保護目標管理,牢牢守住耕地保護紅線。01 強化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穩定優質耕地布局。02 03 嚴格落實耕地用途管制,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拓展農產品生產空間,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04 05 加強耕地質量建設,全面提升糧食生產能力。穩妥有序推進耕地恢復,引導耕地集中布局。06 07 健全耕地保護政策制度體系,提升耕地治理能力。3 3 重點任務研究 建設占用耕地分析 補充耕地潛力研究 恢復耕地潛力研究 永久基本農田核實 IF I WERE A BIRD,AND I SHOULD SING WITH A HOARSE THRO11、AT:3 重點問題研究 3.1 建設占用耕地分析 01 從城鎮開發邊界集中建設區占用耕地的規模、布局等方面開展占用耕地的必要性論證。行政區名稱 城鎮開發邊界規模 城鎮開發邊界內耕地面積 文廟街道 11155.37 430.27 舜陵街道 15467.36 1082.17 桐山街道 14576.12 1496.29 東溪街道 9878.92 374.23 天堂鎮 591.82 5.56 水市鎮 1434.37 29.19 灣井鎮 926.57 67.56 冷水鎮 1860.99 25.42 太平鎮 670.23 6.98 禾亭鎮 1040.58 62.28 仁和鎮 939.08 33.74 中和12、鎮 1037.45 28.11 柏家坪鎮 2339.71 51.79 清水橋鎮 1134.79 30.71 鯉溪鎮 671.07 27.88 保安鎮 562.41 50.09 九嶷山瑤族鄉 1130.8 22.85 五龍山瑤族鄉 3.15 0 棉花坪瑤族鄉 3.23 2.68 桐木漯瑤族鄉 3.54 3.53 寧遠縣 65427.55 3831.34 根據三線劃定成果,全縣共劃定 城 鎮 開 發 邊 界 規模 ,全部為集中建 設 區,涉 及 耕 地 面積 。6.546.54萬畝萬畝 0.380.38萬畝萬畝 IF I WERE A BIRD,AND I SHOULD SING WITH A H13、OARSE THROAT:3 重點問題研究 3.1 建設占用耕地分析 02 重點建設項目的必要性、選址的合理性及建設用地定額標準等方面開展占用耕地的必要性論證。根據寧遠縣國民經濟不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和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梳理的規劃建設類重大項目,預計占用耕地 從占用時序來看,2021-2025年預計占用耕地0.37萬畝,2026-2030年預計占用耕地0.37萬畝,2031-2035年預計占用耕地0.34萬畝 1.081.08萬畝萬畝 03 結合村莊規劃,分析村民宅基地、集體產業用地、村級基礎設施不公共服務用地等占用耕地情況。結合村莊規劃,統計寧遠縣新增農村建設用地占用耕地907.37畝,其中14、水田656.92畝,旱地250.44畝 IF I WERE A BIRD,AND I SHOULD SING WITH A HOARSE THROAT:3 重點問題研究 3.2 補充耕地潛力研究 添加小標題添加小標題 3 重點問題研究 3.2 補充耕地潛力研究 旱改水潛力 通過選擇區位條件較好、有灌溉水源、土壤條件良好的旱地改造成水田,改變耕地類型,提高耕地質量,進而提高農業產量 耕地后備資源開發潛力 以規劃期耕地后備資源劃定范圍為基礎,依據寧遠縣已實施同類型項目情況,綜合分析待開發土地的限制因素、可開發利用條件、環境風險等情況,結合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科技水平等影響因素,測算各鄉(鎮、街道)耕15、地后備資源開發規模和可補充耕地面積。高標準農田建設潛力 耕地周邊補充耕地潛力 以現有耕地為核心,將耕地周邊的零星分散、面積較小的其他草地、裸土地等宜耕后備資源地塊和廢棄農村宅基地、采礦用地等可復墾的低效建設用地,作為耕地周邊補充耕地潛力來源。3 重點問題研究 3.2 補充耕地潛力研究 補充耕地空間分布圖補充耕地空間分布圖 嚴栺耕地后備資源用途管制。有序安排耕地后備資源開發。加強耕地后備資源開發生態保護。加大耕地后備資源開發科技投入。加強補充 耕地管理 3 重點問題研究 3.3 恢復耕地潛力研究 恢復耕地潛力空間分布圖恢復耕地潛力空間分布圖 恢復耕地潛力 以標注“恢復屬性”數據為基礎,剔除生態保16、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等各類因素后,對全縣補充耕地潛力進行分析研究。有序推進耕地恢復 建立恢復耕地長效機制 3 重點問題研究 3.4 永久基本農田核實 扣除 三調一般耕地 丌宜劃入部分 丌宜或難以穩定利用的耕地;嚴格管控類耕地;生態保護紅線范圍內耕地;零星分散、規模過小、丌易耕作、質量較差等丌宜作為永久基本農田的耕地;規劃建設占用的耕地:主要為模擬劃定的城鎮開發邊界內耕地、重點建設項目擬占用耕地以及為農民集中建房點用地預留所必要占用耕地。法律法規確定的其他禁止或丌適宜劃入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的土地。補劃圖斑 已建成的高標準農田和正在實 施整治的中低產田;不已劃定的永久基本農田集中 連片,質量高于本地17、區平均水 平丏坡度小于15的耕地;已經劃入“兩區”的優質耕地;列入優先保護類、安全利用類的耕地;集中連片、規模較大,有良好 的水利不水土保持設施的耕地;經土地綜合整治新增加的耕地。優先選取 補劃潛力1.32萬畝 永久基本農田 55.71萬畝 丌小于1.26萬畝 劃定丌實情形 上報的劃定丌實圖斑:實地核實收集永久基本農田劃定丌實地塊;2022年變更調查流出耕地:2022年現狀非耕地;種植油茶林圖斑:林業部門種植油茶林耕地;違法督查圖斑:部、省下發違法圖斑數據。調入 調出 1.26萬畝 4 4 重點區域和項目 重點區域劃分原則 重點項目安排依據 劃分結果 4 重點區域和項目 4.1重點區域劃分原則18、 1 搜集、整理分區所需的基礎資料和圖件,對資料進行分析整理 同時有針對性的開展野外調研和現場勘查 2 綜合分析各種資料,揭示出丌同地域耕地后備資源利用潛力、類型、規模及實施條件的異同,幵作為分區的重要參考 3 運用ArcGIS軟件對土地利用現狀圖、等圖件進行疊置分析,劃分出分區網格 根據所選用的主導標志,以鄉(鎮、街道)為單元,初步擬定重點區域范圍 4 根據有關部門對分區方案的意見,對初步方案進行反復修改、完善,形成最終方案 5 對重點區域進行分析,明確耕地后備資源利用重點區域的利用潛力及開發方向 OPTION OPTION 0202 4 重點區域和項目 4.2重點項目安排依據 符合有關法律19、法規 以耕地后備資源開發和旱地改水田項目為主 大力支持發展的重點項目 基礎設施條件具備 資源和環境條件具備 無權屬問題 基本控制指標符合要求 4 重點區域和項目 4.3劃分結果 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分布圖 到2025年:寧遠縣安排土地開發重點項目 ,開發規模 ;旱地改水田工程重點項目 ,建設規模 ;高標準農田建設重點項目 ,建設規模 。5 5個個 0.650.65萬畝萬畝 6 6個個 0.460.46萬畝萬畝 5 5個個 15.6215.62萬畝萬畝 到2025年:寧遠縣安排恢復重點項目 ,潛力規模 ,恢復耕地潛力 4 重點區域和項目 4.3劃分結果 恢復耕地重大工程分布圖恢復耕地重大工程分布圖 20、6 6個個 0.480.48萬畝萬畝 0.430.43萬畝萬畝 5 5 耕地布局優化 5 耕地布局優化 現 狀 耕 地 規劃期擬流出耕地 規劃期擬建設占用:包括城鎮開發邊界、重點建設項目、農村建設用地等;應逐步退耕的耕地:主要包括自然保護地核心區范圍內耕地和部省監管系統備案的已批建設用地內的耕地;可能流失的耕地:主要包括嚴格管控類耕地、河湖范圍內耕地、生態保護紅線內耕地、設施農用地范圍內的耕地、現狀非農化耕地(包含2022年國土變更調查非耕地)和種植油茶耕地等。流出 規劃期擬流入耕地 耕地補充后備資源:擬實施耕地后備資源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旱地改水田工程 等補充耕地情況;耕地恢復后備資源:擬21、農業結構調整恢復耕地情況。流入 60.97萬畝 2.90萬畝 2.76萬畝 1.58萬畝 1.33萬畝 1.42萬畝 0.04萬畝 1.30萬畝 規 劃 期 末 耕 地 6 6 規劃保障措施 6 規劃保證措施 6.1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 壓緊壓實各級耕地保護主體責任 強化落實耕地保護部門共同責任 6.2加強規劃傳導和計劃實施 強化與規劃年度計劃銜接 加強規劃實施管理與評估 6.3加快科技支撐和信息化建設 科技賦能提升耕地保護智慧監管水平 信息化建設增強耕地資源治理能力 6.4加強耕地保護機制探索創新 建立健全耕地保護補償激勵機制 完善應對耕地“非農化”“非糧化”機制 創新耕地保護長效推進機制 健全廣大公民和社會主體積極參與機制 6.5挖掘和傳播耕地的文化價值 傳承和諧天成的農耕思想 保護山水田園的鄉村生態 建設守望相助的鄉風民風 發揚耕讀傳家的優良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