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示版)(42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748452
2023-09-12
42頁
29.67MB
1、合江縣合江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公公 示示 版版(2021-2035年)合江縣人民政府2023.04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合江縣General Planning on Territorial Space of HeJiang County 公公 示示 版版(2021-2035年)合江縣人民政府2023.4國土空間規劃是國家空間發展的指南,是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也是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實現“多規合一”,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扒昀蟪牵鹈篮辖?。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落實中央決策部署,按照合江縣委、縣政2、府工作安排,合江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于2020年6月正式啟動合江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的編制工作?,F已形成規劃技術成果。本規劃是在四川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和瀘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的指導下,對合江縣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的總體安排和綜合部署,是進行各類開發建設活動、開展資源保護利用修復、制定空間發展政策和實施國土空間規劃管理的藍圖,是編制合江縣各類專項規劃和詳細規劃的依據。規劃編制工作認真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底線約束,綠色發展”的原則,嚴格落實“三區三線”劃定成果及瀘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傳導指引要求,優化合江縣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強化糧食安3、全。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推動長江流域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加快傳統化工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構建綠色循環產業體系。加快城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共服務功能,強化城市安全韌性,為把合江縣建設成為川渝黔毗鄰區域濱江高品質生活宜居地筑牢空間基礎。前言01規劃總則General provisions p 指導思想p 規劃原則p 規劃期限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四川省委十二屆二次全會,瀘州市委九屆五次全會精神。以“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為總抓手,立足新發展階段,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以中國式現代化為引領,強化問題導向和目標4、導向,統籌發展與安全,嚴守國土空間安全底線。提升國土空間資源利用效率,在更高起點上謀劃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優化縣域國土空間布局,提升國土空間品質,促進優勢區域更好發展,以中國式現代化引領推動合江縣高質量發展。1.規劃總則1.1 指導思想1.2 規劃原則嚴格保護,綠色發展城鄉統籌,區域協同底線約束,全域管控因地制宜,彰顯特色安全韌性,提升品質規劃期限:2021 年至2035 年。其中近期至2025 年,遠期目標年至2035 年,遠景展望至2050 年。規劃范圍:包括縣域與中心城區兩個層次??h域面積2414 平方公里。中心城區主要包括開發邊界所圍合的區域,面積23.63平方公里。底圖底數:規劃基5、期年耕地面積為55038.59公頃,占國土總面積的22.8%;林地面積為135046.37公頃,占國土總面積的55.94%;城鎮建設用地面積為2411.31公頃,占國土總面積的1%;村莊建設用地面積為13361.31公頃,占國土總面積的5.54%;陸地水域面積為10325.05公頃,占國土總面積的4.28%。1.3 規劃期限與范圍1.規劃總則縣域國土空間用地現狀圖優化國土空間格局Constructing a new pattern of territorial space02p 目標愿景p 發展戰略p 總體格局p 底線約束中國荔城,川南渝西融合發展戰略支點中重要的增長極、縣域集成改革創新發展試6、驗區、瀘永江融合發展核心區。2.優化國土空間格局2.1 目標愿景2035 年:建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川南渝西融合發展戰略支點中重要的增長極,以荔枝文化為特色的高品質宜居城。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水平大幅提高,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川南渝西融合發展戰略支點中重要的增長極川渝黔結合部區域中心城市川南濱江高品質生活宜居福地瀘永江融合發展核心區縣域集成改革創新發展試驗區中國西部重要的精細化工循環產業高地一心一極,兩區兩地2.2 發展戰略嚴守安全底線。嚴格落實“三區三線”,優化耕地布局,守住糧食安全底線。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注重區域協同。深化與江津7、赤水等毗鄰地區產業合作,加快融入重慶、聯動黔北,實現川渝黔協同,瀘永江一體化發展。突出綠色高效。中心城區改造提升臨港園區傳統化工產業,降低資源能源消耗,減少污染,嚴格保護長江流域生態環境。堅持精明增長。分區分類優化鄉村空間布局,盤活村莊低效用地。按鄉村生活圈科學配置公共服務設施,實現精明增長。提升魅力品質。加快江北新城發展,疏解老城區人口,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強化空間管控,優化整體空間形態??臻g底線空間結構空間品質2.優化國土空間格局規劃構建“三區五廊,一核三軸”的國土空間總體格局。三區:優質糧油水產現代農業片區、沿江精果蔬菜觀光農業片區、現代林竹產業生態農業片區。五廊:長江、赤水河、習水河、8、大槽河、小槽河五條水生態廊道。一核:合江縣城。三軸:以G353形成的縣域東西向空間發展主軸,以及依托S438、S441形成的縣域兩條南北向空間發展次軸。2.3 總體格局國土空間總體格局:三區五廊,一核三軸2.優化國土空間格局縣域國土空間總體格局規劃圖2.4 底線約束生態保護紅線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規劃至2035年,合江縣生態保護紅線面積406.77平方公里(61.02萬畝),占縣域面積的16.86%。規劃至2035年,全縣耕地保有量538.93平方公里(80.84萬畝);永久基本農田478.44平方公里(71.77萬畝)。規劃至2035年,合江縣域劃定城鎮開發邊界面積4082.29、5公頃。中心城區城鎮開發邊界面積2363.04公頃。2.優化國土空間格局縣域國土空間控制線規劃圖糧食安全與農業空間Food Security and agriculture Spacep 農業空間布局p 幸福美麗鄉村p 全域綜合整治033.1 農業空間布局3.糧食安全與農業空間三區:優質糧油水產現代農業片區;沿江精果蔬菜觀光農業片區;現代林竹產業生態農業片區。七園:江北現代糧油產業園、三江荔枝現代產業園、真龍柚產業園、先市傳統釀造產業園、鳳鳴金釵石斛產業園、榕山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合江現代竹產業園(省級)。多基地:荔江鎮萬畝有機農業觀光基地、河壩村鄉村休閑旅游基地、時光原鄉民俗文化基地、柚香柚甜10、慢時光莊園、長江村國家農業公園等?!叭齾^七園多基地”的現代農業空間布局縣域農業空間規劃圖3.2 幸福美麗鄉村“兩級四類”鄉村空間體系中心村基層村完善職能控制引導人口集中、產業集聚要素集約、功能集成主要分布于生態紅線或自然保護區范圍內生態環境脆弱、限制或禁止開發地區,易地搬遷。集聚提升類城郊融合類搬遷撤并類特色保護類集中于縣城周邊及九支。承接城市人口疏解和功能外溢,推動與城鎮水、電、路、信息等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鄉村振興的重點。聚集提升;振興產業;完善設施,整治人居,美化空間。加強傳統村落整體風貌保護,可結合保護進行適度開發,發展特色旅游業。兩 級四 類3.糧食安全與農業空間3.3 全域土地綜合11、整治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至2035年新建高標準農田167平方公里,耕地質量提升1個等級,優先在大橋鎮、真龍鎮、白沙鎮、先市鎮、車輞鎮等建成5個高標準農田示范區。農用地整治:全面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穩妥推進墾造水田工程。組織實施耕地恢復工程。宜耕后備土地資源開發:以耕地后備資源調查評價成果為依據,識別農業生產適宜區內宜耕的其他草地和裸土地等耕地后備資源。農村建設用地整治:盤活農村零星分散、低效閑置的鄉村建設用地。工礦廢棄地復墾:按照“宜林則林、宜耕則耕、宜草則草”原則開展。農村建設用地整治開展“空心村”整治,盤活農村零星分散、閑置的建設用地,主要集中在九支鎮、荔江鎮、白沙鎮等,整治潛力為3263公12、頃。工礦廢棄地復墾整治廢棄采礦用地共計40.48公頃。項目主要涉及大橋鎮、榕山鎮、望龍鎮、荔江鎮、法王寺鎮、白沙鎮、福寶鎮等14個鄉鎮。3.糧食安全與農業空間生態空間與綠色發展Ecological Space and green developmentp 構建生態安全格局p 資源保護生態修復044.1 保護重點生態系統 4.生態空間與綠色發展長江、赤水河、習水河、大漕河、小槽河等作為全域重要生態保護廊道,嚴格按照長江保護法、四川省赤水河流域保護條例等加強水域管控,加強生態系統和水環境保護。合理控制水域周邊開發建設活動,加強河流周邊城鎮污水治理,提升水環境質量。佛寶生態保護區作為重點生態保護區,13、按照自然保護區等相關規定,實行最嚴格的準入制度,嚴禁擅自改變用途,加強生態系統的整體保護,維護生態安全體系。鎖口水庫等重要的水庫水源涵養區、筆架山、觀音灘、金龍湖等組成縣域生態斑塊,加強植被保育、水土流失治理和山體修復,按照相關法規加強管控??h域生態系統保護規劃圖4.2 資源保護與生態修復 強化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意識,強調生態保護與修復的系統性。以長江流域、赤水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為核心,統籌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明確資源利用上限及保護利用措施,劃定資源保護區域。森林資源水資源自然保護地體系礦產資源自然保護地體系生物多樣性保護重要生態系統保護耕地資源生態空間大小槽河水源涵養與生物多樣性保護修復14、區,主要包括福寶鎮、先灘鎮、石龍鎮、白鹿鎮、甘雨鎮5個鎮;長江生態屏障建設與人居環境提升區:主要包括白米鎮、大橋鎮、符陽街道、臨港街道等8個鎮(街道);赤水河水土流失防治與土地綜合整治區:主要包括九支鎮、鳳鳴鎮、法王寺鎮、車輞鎮等赤水河沿線8個鎮。生態修復自然資源保護4.生態空間與綠色發展歷史文化與景觀風貌Historical culture and landscape features05p 傳承千年荔城神韻p 強化歷史文化保護p 彰顯魅力景觀風貌5.歷史文化與景觀風貌5.1 傳承千年荔城文脈重要的經濟地理區位川渝黔交匯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千年古城獨有的自然地理格局大江大河甜蜜的特色水果名城荔15、枝之城福寶古鎮先市醬油規劃構建以“國家級、省級、市級、縣級歷史文化資源”為主,結合農業文化遺產、工業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優秀傳統文化的全域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體系。全面構建合江全域多層級多要素的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5.2 強化歷史文化保護n 歷史建筑:王朝聞故居;凌子風影視陳列館等。n 文保單位154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2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個,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17個。n 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2個:福寶、堯壩。n 國家級傳統村落9個:福寶鎮大亨村、福寶鎮穆村、堯壩鎮白村、法王寺鎮法王寺村、先市鎮下壩村、鳳鳴鎮文理村、白沙鎮蘆稿村、五通鎮五通村、九支鎮柏香16、灣村。n 農業文化遺產;工業文化遺產;古樹名木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仳遺產n 共61項,其中有國家級非遺1項(先市醬油傳統釀造技藝),省級10項(福寶石工號子、福寶貫打嗩吶、福寶高腔山歌、合江匠筆畫、合江石雕、五比一醬油釀造技藝、合江地道中草藥熱灸技藝、焦灘大端陽節、瀘州儺戲),市級26項,縣級24項。p 歷史文化保護體系5.歷史文化與景觀風貌5.3 彰顯魅力景觀風貌”三山四廊五區”的縣域自然人文魅力景觀體系三山:玉蘭山、天臺山、石頂山;四廊:長江、赤水河、習水河、大小槽河;五大魅力景觀區:濱江荔城魅力景區、竹海仙山魅力景區、古鎮文化魅力景區、歷史古城魅力景區、天臺映湖魅力景區。開敞空間體系分布17、于中心城區及重點鎮區周邊的大型郊野公園、成片集中的良田與果園等構成,滿足人們近郊游憩觀光的需求。片區級公共開敞空間以鄉鎮級片區中集中的面狀綠地和濱江線狀綠帶等構成,重在改善片區內部生態環境,豐富城鄉居民休閑文化生活。5.歷史文化與景觀風貌縣域魅力景觀體系規劃圖06城鎮空間與產業發展Urban Space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p 城鄉空間布局p 城鎮等級體系p 優化工業空間布局p 促進現代服務業空間融合p 融入川渝黔旅游環線規劃形成全域“一核三軸七片”的城鄉空間布局。一核:即合江縣城,是全縣人口、產業集聚核心和城鎮空間拓展核心。三軸:包括以G353形成的縣域東西向18、空間發展主軸,以及依托S438、S441形成的縣域兩條南北向空間發展次軸。七片:以鄉鎮為單元,將縣域劃分為環縣城三生協調發展片區、白沙巴蜀魚米之鄉片區、大橋產城一體發展片區、先市赤水河下游綠色發展片區、九支文旅協同發展片區、白鹿川渝融合創新片區、福寶低碳生態康旅片區七大片區。6.城鎮空間與產業發展6.1 城鄉空間布局城鄉空間:一核三軸七片縣域鄉鎮級片區劃分圖6.2 城鎮等級體系構建“中心城區中心鎮一般鎮”三級城鎮等級體系。p 一級中心城市:是全縣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承擔服務于縣域的綜合型職能,主要包括符陽街道、臨港街道、江北組團、三江組團。p 二級中心鎮:片區服務中心,為周邊鎮村提供服務,19、并輻射帶動周邊鎮村發展,主要包括大橋鎮、白鹿鎮、九支鎮、福寶鎮、白沙鎮先市鎮。p 三級一般鎮:主要承擔該鎮鎮域內農村地域社會化服務,包括荔江鎮、堯壩鎮、白米鎮、神臂城鎮、法王寺鎮、真龍鎮、甘雨鎮、石龍鎮、先灘鎮、望龍鎮、鳳鳴鎮、車輞鎮。6.城鎮空間與產業發展縣域城鎮體系規劃圖6.3 優化工業空間布局工業強縣:綠色化、規?;?、集約化的“4+N”現代工業體系重點發展綠色化工和新材料、綠色建材、釀造和農副產品精深加工、包裝材料等四大主導產業;以四川合江臨港工業園區、綠色(津合)產業城、合江循環經濟產業園、合江縣食品產業園區為載體,順應產業綠色化、信息化、智能化發展趨勢,積極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20、備、健康醫藥、節能環保和數字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綠色化規?;s化6.城鎮空間與產業發展縣域產業園區規劃布局圖6.4 促進現代服務業空間融合商旅活縣:構建“3+6”現代服務業體系鞏固提升生態文化旅游、現代商貿、房地產業等三大支柱型服務業;培育壯大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節慶會展、教育和人力資源服務、瀘派餐飲、醫療康養等六大成長型服務業。生態文化旅游房地產業現代商貿支柱型服務業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節慶會展教育人力爐派餐飲醫療康養成長型服務業“3+6”6.城鎮空間與產業發展6.5 融入川渝黔旅游環線川渝黔旅游環線旅游產業精品化、線路化、區域化:打造川渝黔康養旅游目的地,建設成渝地區“康養后花園”。建設“21、無障礙”全域旅游區、生態康養旅游示范區。打造堯壩福寶塘河白沙中山古鎮文化精品游線;打造龍掛山金龍湖玉蘭山天堂壩四面山赤水竹海精品線路;依托長江、赤水河串聯上下游沿線文旅資源點,打造濱水文化體驗航線。6.城鎮空間與產業發展p 統籌交通體系p 健全綜合防災安全韌性與基礎設施Security Resilience and Infrastructure07兩橫:瀘合渝產城融合發展軸,線路包括川南渝西城際鐵路、沿江貨運鐵路、G93成渝環線高速公路、長江航道、G353、S439、S553、S551;瀘合渝觀光旅游發展軸,線路包括S84渝敘筠高速、G546、S311、S554。三縱:瀘合遵西部交通發展帶,線22、路包括瀘遵高鐵、G4215蓉遵高速、赤水河航道、S438、S4439;渝合赤中部經濟發展帶,線路包括榮合高速、S439;渝合習東部生態旅游發展帶,線路包括渝敘筠高速支線(臨港-福寶)、省道S441、甘雨-自懷縣道(X101、X105),通用機場。7.安全韌性與基礎設施7.1 統籌城鄉交通體系道路體系客運體系公共交通停車體系縣域綜合交通規劃圖合江縣抗震設防烈度為度,重大基礎設施工程、生命線工程、易發生次生災害的設施應提高1度進行設防,重大建設工程和可能發生次生災害的建設工程進行新、改、擴建時,必須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合江縣中心城區為類設防區,城區長江段防洪標準為50年一遇,城區內澇防治標準為2023、年一遇。應加強行洪區和滯洪區管理與生態建設,推進防洪工程達標建設。7.2 健全綜合防災體系防洪排澇抗震設防地質災害消防人防7.安全韌性與基礎設施縣域防災減災規劃圖p 優化用地布局p 完善公共服務設施p 布局慢行交通網絡p 增強城市安全韌性p 完善市政基礎設施p 強化綠地與開敞空間布局08品質生活與宜居環境Quality Life and Liveable Environment8.1 優化中心城區用地布局p 尊重中心城區現狀發展格局,按照“北進、南優”的發展方向,構建“一核兩副六組團”空間結構,形成“多中心、組團式”的布局。p 一核:以中心城區三江交匯為核心,是全縣的綜合服務中心,主要承擔商貿24、服務、行政辦公、教育醫療、文體休閑等綜合服務職能、p 兩副:江北組團、少岷組園兩個副中心。江北組團是帶動合江由沿江帶狀發展向跨江組團式發展的重要區域。p 六組團:主要包括江北組團、三江組團、少岷組團三個以生活功能為主的組團以及臨港園區三個以工業功能為主導的組團。8.品質生活與宜居環境中心城區土地使用規劃圖8.品質生活與宜居環境8.2 完善公共服務設施構建全年齡段友好城市,打造幸福宜居城市鄉村基本生活圈15分鐘社區生活圈30分鐘村鎮生活圈城鄉片區生活圈 集縣級文化、教育、體育、醫療、福利設施為一體的公共中心。配置:綜合性便民服務中心、農業服務中心、派出所、文化、教育、體育、醫療、福利設施等。配置25、:社會綜合服務管理站、警務室、初中、小學、幼兒園、衛生院、健身中心、托老所等。配置:村委會、幼兒園、衛生室、文化室、戶外休閑、小型托老所、快遞服務點等。建設“十五分鐘”社區生活圈公共服務設施均等化以文惠民:完善文化服務設施體系 學有優教:構建全年齡教育設施體系全民康體:完善體育健身設施體系病有良醫:完善醫療服務設施體系老有頤養:完善養老服務設施體系 弱有所扶:完善殘疾人服務設施體系8.3 布局慢行交通網絡游覽休閑型通道主要結合中心城區濱江濱河區域、公園、綠道、景點布置游覽休閑型交通通道,加強交通與游覽的融合。交通性慢行通道沿交通性道路兩側布局,構建連續、通達的慢行交通網絡,重點解決中心城區居民26、慢行交通出行需求。以人為本、綠色優先,充分利用合江自然山水條件,大力改善慢行交通環境,積極倡導慢行交通出行。注重城市道路非機動車道建設,鼓勵居民以電單車或自行車方式出行。8.品質生活與宜居環境中心城區道路交通規劃圖城市安全保障與風險防控應對市政基礎設施體系8.4 增強城市安全韌性中心城區綜合防災減災規劃圖8.品質生活與宜居環境秉承綠色、減碳、智慧等要求,推廣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和市建設運營模式,營造健康舒適、低碳生態、資源共享、綠色人文、和諧共生的城市環境,打造“集約高效、經濟適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市政基礎設施體系。8.5 完善市政基礎設施中心城區給水燃氣工程規劃圖8.品質生活與27、宜居環境8.6 強化綠地與開敞空間體系總體目標:結合市域規劃生態安全網絡,連通公園綠地與開敞空間,構建“郊野公園-城市公園-社區及口袋公園”的公園綠地系統,強化城鄉綠道系統和開敞空間體系。中心城區:形成“一軸八園、四楔多點”的全覆蓋多層級開放空間網絡體系,整體提升開放空間品質,優化空間網絡可達性。8.品質生活與宜居環境中心城區綠地和開敞空間規劃圖09開放包容與區域協同Open inclusion and Regional Coordinationp 協同保護長江流域生態環境p 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p 聯動黔北,強化區域協同長江流域9.開放包容與區域協同9.1 協同保護長江流域生態環境赤水河流28、域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建設長江流域安全韌性生態帶。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建設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強化長江上游水土流失與環境污染治理,全段劃分治理區與預防區。n赤水河流域國土空間開發利用活動應當符合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要求,并依法取得規劃許可。n嚴格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等要求。n禁止在赤水河干流和珍稀特有魚類洄游的主要支流進行水電開發等影響河流自然流淌的工程建設活動。n劃定赤水河流域河道管理范圍,實行嚴格的河道保護,禁止非法侵占赤水河水域;禁止違法利用、占用赤水河流域水域岸線;禁止在赤水河干流岸線一公里范圍內新建、擴建垃圾填埋場、化工園區和化29、工項目。n赤水河流域實行嚴格捕撈管理;依法劃定禁止采砂區和禁止采砂期;嚴禁非法變更公益林用途。川南渝西融合發展戰略支點中重要的增長極9.2 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9.3 聯動黔北,強化區域協同以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引領,深入實施“1146”發展戰略,聚焦工業突破發展、農業特色發展、服務業融合發展、營城創新發展、交通優先發展,打造跨行政區融合發展示范區、改革創新發展試驗區、產業發展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奮力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川南渝西融合發展戰略支點。n 強化與赤水市、習水縣的空間聯系。充分發揮港口資源優勢,聯動貴州黔北地區,立足瀘州建設長江上游川滇黔航運物流中心,加快港口建設,承擔貴州專業物流功能,全面提升物流、貿易、信息等要素集散能力,大力發展汽摩等裝備、煤、農副產品、家具、化工、礦石等臨港物流產業,努力建設成為川渝黔煤炭、散貨船、大宗商品及化工等川渝黔商貿物流中心。9.開放包容與區域協同10規劃傳導與實施保障Planning cond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Safeguard 10.規劃傳導與實施保障中心城區近期建設規劃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