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生態發展戰略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眾版)(22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748477
2023-09-12
22頁
11.90MB
1、公眾版公眾版習近平總書記到廣東視察時強調要抓好韓江流域綜合治理,讓韓江秀水長清,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加快發展,賦予梅州新時代歷史使命。廣東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把北部生態區打造成更具持續力的生態發展新標桿,推動梅州全域建設贛閩粵原中央蘇區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振興發展先行區并獲得國家支持。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為更快更好地實現紅色蘇區綠色崛起,梅州啟動具有全國率先意義的生態發展戰略規劃編制工作。本次規劃貫徹落實生態文明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向改革要動力、向開放要活2、力,努力探索出一條體現梅州特色、適應綠色高質量發展要求、符合革命老區重點城市和粵北生態發展區城市特點和規律的發展新路子,創新打造領先全國的生態發展戰略規劃新樣板,為梅州譜寫出一幅宏偉、壯麗的發展藍圖。3 位于廣東省東北部,地處粵閩贛三省交界,全域屬于原中央蘇區,是國家生態安全戰略格局中南方丘陵山地帶和廣東省北部生態發展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國家級客家文化(梅州)生態保護區,享有“世界客都”“世界長壽之都”“東亞文化之都”等美譽。陸域總面積:1.586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87.32萬人全市地區生產總值:1207.983、億元01 先行示范 錨定戰略目標定位02 系統謀劃 部署八大主要任務03 統籌推進 落實七項行動計劃04 強化支撐 完善實施政策機制第一部分PART 1 1以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標,圍繞“生態品質、綠色低碳、生態產業、民生福祉、機制創新”五個維度,錨定近期(2025年)、中期(2035年)、遠期(2049年)目標,構建生態發展目標體系。南方生態綠屏 世界活力客都戰略定位規劃愿景目標戰略GOALS南方生態安全重要屏障和“粵東水塔”廣東更具持續力的生態發展先行標桿贛閩粵原中央蘇區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門戶城市6規劃目標目標戰略GOALS7梅州市生態發展取得重大突破,生態環境保護4、與經濟發展有機統一的可持續發展格局基本形成,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功能作用顯著提升,以創新和三產融合發展為主的動力系統更加強勁,經濟實力持續增強,鄉村振興持續發力,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持續提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經濟增長基本一致,市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梅州市生態發展取得重大成效,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更加完備,生態屏障作用更加牢固,綠色碳庫和優質水源地地位更加凸顯,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系統完善,現代化經濟體系基本建成,經濟實力、財政能力、綜合實力大幅躍升,經濟總量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邁上新的大臺階,人均GDP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生態發展成為全國典范,山地5、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走在全國領先行列,可持續發展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成為全國典范,人均GDP達到或超過全省平均水平,市民獲得感和幸福感優于沿海地區,與全省同步跨入全面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行列。74.55%森林覆蓋率I N D I C A T O R S F O R 2 0 3 515.5%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70000元人均GDP19平方米中心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3586千米全市建成碧道和綠道長度全覆蓋生態產品價值核算試點第二部分PART 2 2推動生態品質高水平躍升,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爭創南粵山區雙碳行動示范、建設大灣區生態農產品供應地、鍛造全國高6、品位生態文化旅游目的地、培植粵北生態友好型工業聚集地、建設全民共享綠色家園典范、探索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錨固“三山一江四盆地”生態安全格局,完善自然保護地體系,呵護“山清水秀”生態空間。:撫育品質森林,構筑清澈河湖,維護生態田園,利用礦產資源。:開展生態基礎調查,完善生態監測評價體系,建設生態發展信息管理系統。部署八大主要任務部署八大主要任務2.1 推動生態能級高水平躍升112.2 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推動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治理,以流域為單元,基于自然解決方案(NbS),形成一批國家級生態修復示范工程,打造美麗中國實踐。部署八大主要任務部署八大主要任務n 推廣先進7、實用低碳技術推進傳統產業生產技術綠色升級,加強產業園區能耗控制,構建綠色能源體系,推廣綠色建筑。n 建設廣東綠色碳庫強化森林經營提高固碳能力,科學造林增加碳儲量,保護森林減少生態系統碳排放。n 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擴大綠色消費,建設綠色多元化公共交通體系,全域建設無廢城市。2.3 爭創南粵山區雙碳行動示范12部署八大主要任務部署八大主要任務2.4 建設大灣區生態農產品供應地建立優質農產品供給體系建設綠色高效種養殖基地,拓展林業經濟產品,推進優質農林產品深加工。創建“梅好”區域農業品牌建立健全農產品標準 體 系,開 展“梅好”農業區域品牌認證,提高區域農業品牌知名度。促進現代農業集群化發展推動農業企8、業集團化發展,創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市,提高農業數字化生產力。010102020303部署八大主要任務部署八大主要任務132.5 鍛造全國高品位生態文化旅游目的地做大做強“客家+紅色+足球”旅游標志建設“世界客都”文化之窗,建設紅色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打造中華足旅融合示范區。打造山水組合型康養度假旅游旗艦產品建設標志性山水旅游景區,打造精品民宿旅游目的地,推進旅游大健康多元融合發展。樹立綠色旅游服務新標桿制定綠色旅游服務管理標準,完善綠色旅游服務設施配套,促進旅游與低碳服務融合發展。01010202030314部署八大主要任務部署八大主要任務2.6 培植粵北生態友好型工業聚集地打造革命老區產9、業發展新高地創建國家級高新區,與大灣區建立“雙向飛地”。構筑產業生態化高能級平臺制定綠色產業準入標準,狠抓工業園區綠色轉型,提升存量用地利用效率。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注重培育未來產業新業態,促進生態產業數智化建設,構建產-學-研綠色創新體系。01010202030315部署八大主要任務部署八大主要任務2.7 建設全民共享綠色家園典范16共建全齡友好綠色家園構建自然和諧的城鄉生態綠網,打造公園城市典范,構建15分鐘綠色社區生活圈。供給優質自然教育服務,發展品質綠色養老服務,提高生態領域就業水平。共享綠色品質生活服務增強區域發展安全韌性構建現代化綠色綜合交通體系,筑牢基礎設施生命線工程,提升10、防災減災水平。公園綠道碧道新增綠地文化植入見縫插綠功能豐富部署八大主要任務部署八大主要任務2.8 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17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核心理念,以完善自然資源確權登記為基礎,厘清林業、水、土地、礦產等各類自然資源相關權益,推行自然資源所有權、使用權、經營權的三權分置,編制梅州市生態產品目錄清單,形成生態產品價值核算標準體系,構建多層次市場化交易平臺與價值交易機制,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綜合考核體系。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完善自然資源產權制度體系建立GEP*核算標準體系建立生態產品市場化交易體系建立生態產品價值綜合考核體系部署八大主要任務部署八大主要任務*GEP:生態系統生產總11、值(Gross Ecosystem Product)。第三部分PART 3根據八大主要任務,梳理出梅州市生態發展行動任務清單(七項行動計劃28項任務),作為近期(2022-2025年)的實施計劃。319七項行動計劃7 MA JOR PROJECTS綠水青山行動 建設國內先進自然保護地體系“三系統一網絡”生態體系建設 實施“綠美梅州方案”治理歷史遺留礦山 打造生態修復國家樣板工程“雙碳”行動 制定本地化綠色技術清單 創建綠色低碳示范園區 促進綠色消費 推進“無廢城市”建設試點GEP核算體系建設 制定自然資源價值化實施方案 制定梅州市GEP核算地方標準 建立GEP核算試點項目庫 搭建生態資源交易平12、臺 建立GEP與GDP雙考核制度20七項行動計劃7 MA JOR PROJECTS農業品牌化規模化行動 創立“梅好”區域農業品牌 建設優質農產品直供基地 發展現代農業產業集群生態化工業行動 打造革命老區產業發展新高地 構筑產業生態化高能級平臺 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高品質旅游目的地行動 建設標志性山水旅游景區 搭建精品民宿旅游目的地 樹立“客家+紅色+足球”旅游標志綠色家園行動 打造公園城市典范 供給優質自然教育服務 發展品質綠色養老服務 提高生態領域就業水平 構建現代化綠色綜合交通體系第四部分PART 4 4涵蓋加強組織領導、落實政策機制、加強對外開放、強化科技支撐、建立考核監管制度等五個方面內容。創新規劃實施政策機制加強組織領導n加強黨對生態發展的全面領導n建立跨地區生態發展合作協同機制落實政策機制n爭取中央財政資金、預算內投資支持n開展產業轉型升級、消費集聚區建設、產城融合以及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試點示范n落實廣州對口幫扶舉措加強對外開放n深化梅州與粵港澳大灣區、贛閩粵原中央蘇區、海峽西岸經濟區等區域的對接與協作建立考核監督制度n建立規劃實施動態監測和評估機制n建立規劃檢討機制n建立高效完善的監督反饋機制強化科技支撐n鼓勵粵港澳大灣區科研院所、高新技術企業與梅州各類實體開展合作n共建協同創新平臺和重點產業技術創新聯盟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