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市綜合交通體系國土空間專項規劃方案(2021-2035年)(19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748512
2023-09-12
19頁
2.57MB
1、 1 邵陽市綜合交通體系國土空間專項規劃(2021-2035 年)文本簡介一、規劃目的為貫徹落實交通強國戰略,實現“安全、便捷、高效、綠色和經濟”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總目標,推動邵陽市交通發展由追求速度規模向更加注重質量效益轉變,由各種交通方式相對獨立發展向更加注重一體化融合發展轉變,構建支持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綜合交通網絡,協調好綜合交通與國土空間“三區三線”的關系,特編制本規劃。二、規劃期限與范圍規劃期限:2021-2035 年。規劃范圍:本規劃分為三個空間層次。一是邵陽市域范圍,面積約 2.08 萬平方公里;二是市轄區范圍,面積約 434.5平方公里;三是中心城區范圍,面積約 159 平方公2、里。三、交通發展目標戰略(一)交通發展目標市域交通發展目標:到 2035 年,實現市域內 1 小時交通圈、市域周邊主要城市 2 小時交通圈,建成東部城鎮群和西部生態圈半小時交通圈,全面形成覆蓋城鄉的立體綜合交通體系。現代物流體系全面形成,物流通道、樞紐、節點、網絡全面暢通,基本建成承東啟西、接南連北的省級現代物流樞紐。城市交通發展目標:構建公交優先、動靜態交通結合、2 各個子系統協調、高效暢達的城市交通體系。(二)交通發展戰略深化對外開放格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加強空間結構引導、推動綠色交通發展。四、市域綜合交通系統規劃(一)構建“四橫四縱”市域綜合運輸通道四橫:滬昆通道、懷邵衡通道、旅游高速3、通道、興永郴贛通道。四縱:呼南(湘粵)通道、呼北通道、懷邵桂通道、湘桂通道。(二)鐵路系統規劃構建“四橫六縱”鐵路網,實現“縣縣通鐵路”。四橫:滬昆高鐵、懷邵衡鐵路、興永郴贛鐵路、滬昆超高鐵;六縱:洛湛鐵路、呼南高鐵、渝湘粵高鐵(懷邵永清廣高鐵)、懷永高鐵、新湘桂高鐵、懷桂高鐵。遠景展望兩條市際軌道。一條連接邵陽北站與邵陽站,另一條連接邵陽市中心城區與武岡市區。(三)公路系統規劃1.高速公路構建“四橫四縱五聯”的高速公路主骨架網絡,較大集鎮、文旅、產業特色小鎮實現三十分鐘上高速目標。四橫:衡邵邵金溆高速、滬昆高速及擴容、洞口至天柱及洞口至白果高速、靖州-綏寧-城步-新寧-東安-永州高速。3 四4、縱:二廣高速、武岡-城步-龍勝高速、洞溆-洞新高速、呼北高速(新化-新寧段)。五聯:邵坪高速、白倉-新寧高速、新冷邵高速、辰溪-洪江-綏寧高速、祁邵高速。2.國省干線公路形成銜接有序、便捷暢通、能力充分、安全可靠、集約綠色的市域國省干線公路網絡,構建“兩橫兩縱”國道格局(兩橫:G320,G356;兩縱:G207、G241),“九橫十二縱七聯”省道格局(九橫:S322、S326、S332、S333、S334、S336、S340、S341、S342;十二縱:S226、S227、S232、S235、S236、S240、S242、S243、S245、S248、S251、S252;七聯:S547、S545、8、S549、S550、S551、S552、S576)。(四)航空系統規劃以東部邵東機場,西部武岡機場兩支線機場為核心、多個通用航空機場為節點,構建“一東一西多點”的航空網絡。邵東機場:規劃為軍民兩用機場。武岡機場:為 4C 民用機場,規劃進行改擴建。通用機場:提質改造新邵曬谷灘通用機場;新增 9 個,分別為邵陽市中心通用機場(新田鋪)、邵東楊橋兩順機場、邵陽縣通用機場、新寧崀山通用機場、城步通用機場、綏寧縣十里鋪通用機場、洞口縣通用機場、武岡通用機場、隆回縣虎形山通用機場。(五)水運系統規劃1.航道布局規劃 4 總體形成“一干三支五系”的航道布局。一干即資江干流骨干航道,規劃航道等級為級,三6、支即赧水、夫夷水、邵水重要支航道,規劃航道等級為級,五系即巫水、辰水、平溪江、蓼水、山門河(黃泥江)一般支航道,規劃航道等級為級。2.港口布局規劃規劃邵陽港由 10 個港區組成,分別為邵陽縣港區、寶慶港區、新邵港區、武岡港區、洞口港區、隆回港區、新寧港區、綏寧港區、城步港區、邵東港區。碼頭規劃:規劃貨運碼頭 16 處,客運碼頭 60 處,支持保障體系碼頭 21 處。(六)綜合客運交通樞紐規劃全市共規劃 26 個綜合客運樞紐,其中區域級綜合客運樞紐 5 個(邵陽站、邵東站、邵陽北站、武岡機場、邵東機場),市級綜合客運樞紐 12 個(邵陽西站、隆回站、洞口站、楊橋站、邵陽縣站、金石橋站、武岡站、綏7、寧站、城步站、新寧站、邵陽汽車北站、邵陽汽車東站),縣級綜合客運樞紐 9 個(9 個縣市各規劃 1 處)。(七)物流規劃構建“一核兩翼多節點”物流格局。一核:即邵陽市中心城區;兩翼:即邵東市、武岡市次級物流中心;多節點:構建以新邵縣、隆回縣、洞口縣、綏寧縣、城步縣、新寧縣、邵陽縣為節點的縣域物流中心)。貨運樞紐(物流園區)規劃:規劃物流園區 16 個,分 5 別為邵陽東貨場智慧物流園、邵陽老火車站物流園、邵陽國際商貿物流園、邵陽農產品冷鏈物流園、邵東星沙物流園、湘中.邵東智慧電商物流園、廉橋中醫藥物流園、武岡航空現代物流園、武岡城西商貿物流園、新邵縣云新高科技冷鏈物流園、隆回現代物流園、邵陽縣8、夫夷新園物流園、洞口縣報木公鐵聯運物流園、新寧縣商貿物流園、綏寧縣建材物流園、城步縣城北物流園。五、市轄區道路網銜接規劃(一)市轄區城鄉道路網銜接規劃完善市轄區道路網絡,規劃 8 條中心城區銜接市轄區的骨干通道,即 G320、雨溪-板橋公路、S232、S549、邵九公路、S236、清水塘-蓮荷公路、戴家坪至羅市公路。(二)與周邊縣市區路網銜接規劃與新邵縣城路網銜接:邵西大道、昭陽路、雪峰路、北塔路、西湖路、黃桑路、古塘路。與邵東市區路網銜接:中山路東延、東城快線、G320 國道、新城大道東延。與邵陽縣城路網銜接:G207 國道。六、中心城區交通系統規劃(一)對外交通規劃1.鐵路:保留現狀洛湛鐵9、路、懷邵衡鐵路,規劃呼南高鐵、渝湘粵高鐵、新湘桂高鐵,遠景展望 2 條市際軌道線。2.高速公路:保留現狀二廣高速、衡邵高速,擴容滬昆高速(4 改 8),規劃 7 處高速出入口。6 3.水運:寶慶港區規劃 5 處貨運碼頭(唐瑤、半邊街、下河線、洋溪橋、百合貨運碼頭),5 處旅游客運碼頭(梅子井、新渡口、小江湖半島、體育新城、德形旅游客運碼頭),3 處支持保障體系碼頭(樟樹垅、北塔灣公務碼頭、)。(二)道路網規劃布局規劃規劃形成以干線道路為骨架,集散道路、支線道路為補充的路網系統,打造“快速路環+格網”路網格局,支撐城市空間拓展。規劃道路總里程達 992.85 公里,路網密度達8.01 公里/平方10、公里。1.干線道路規劃形成以干線道路為骨架,集散道路、支線道路為補充的路網系統,打造“快速路環+格網”路網格局,支撐城市空間拓展。規劃干線道路總里程約 352.5 公里,密度 2.84公里/平方公里??焖俾罚汗?7 條,分別為中山路、南環線、西城快線、東城快線、邵西大道、昭陽路、世紀大道。快速路環由中山路、世紀大道、南環線、邵西大道組成。主干路:形成“十三橫十七縱”的方格狀主干路骨架系統,構筑均衡的城市主干路網絡。十三橫:虎形山路、南山路、龍山路、魏源路-東塔路-龍須塘路、古塘路、東大路、寶慶西路-寶慶中路-寶慶東路、集仙路、敏州西路-敏州東路、邵州西路-邵州路-邵陽大道、桃源路、湖口井路、新11、城大道;十七縱:雪峰路、北塔路-大祥路、學院路、西湖北路-西湖路-西湖南路、桃花路、金山路、雙擁路、紫霞路、7 戴家路-邵水西路、黃桑路-建設路、雙坡路-邵石路、新華北路-新華南路、邵云路、進站路、大興路、金雞路、楓林路。2、集散道路包括城市次干路,起集散交通的作用,組織分配功能區內部的交通,對主干路交通進行集散分流,主要為生活性道路,兼有交通功能。規劃次干路總里程 210.1 公里,密度1.69 公里/平方公里。3、支線道路包括城市支路,規劃完善各片區支路網系統,加大支路網密度,緩解城市干線道路、集散道路交通壓力。規劃支路總里程 430.5 公里,密度 3.47 公里/平方公里。(三)立體交12、叉口規劃規劃新增城市快速路系統立交主要位于城市快速路環線,共計 12 處互通式立交,分別為邵西大道與中山路立交、中山路與昭陽北路立交、中山路與世紀大道立交、世紀大道與新城大道立交、金雞路與新城大道立交、昭陽路與新城大道立交、世紀大道與南環線立交、南環線與昭陽南路立交、南環線與邵西大道立交、邵西大道與邵州西路立交、邵西大道與寶慶西路立交、世紀大道與新城大道立交,均為互通式立交。規劃主要城市道路與鐵路分離式立交 14 處,分別為雪峰 8 路、馬鞍石路、大井頭路、學院路、西湖路、金山路、紫霞路、建設南路、湖口井路、邵石南路、新城大道、新華南路、昭陽南路、世紀大道等與鐵路的立交,均為分離式立交。(四)13、過江通道規劃為強化資江、邵水兩岸聯系,規劃跨資江的橋梁共 12座,跨邵水的橋梁共 9 座。規劃跨越資江通道:資江一橋(舊)、資江二橋、西湖橋、雪峰橋、桂花橋、資江一橋(新)、龍山橋、黃桑橋、田江橋、中山橋、苗兒橋、邵西大橋。規劃跨越邵水通道:沿江橋、青龍橋、邵水橋、佘湖橋、桃花橋、雙江口老橋、雙江口新橋、桃源橋、新城橋、新華橋。(五)公共交通規劃至 2035 年,公共交通出行分擔率達 30%,公交線網密度達到 3.5 公里/平方公里,公交車擁有量每萬人不少于14 標臺,公交站點 500 米覆蓋率達到 90%。1.BRT 布局方案:遠期規劃快速公交(BRT)5 條,線路長度約 97km。BRT114、 號線:沿邵州西路、邵陽大道布設。BRT2 號線:沿中山路、昭陽路、新城大道布設。BRT3 號線:沿雪峰路、湖口井路、金桃路布設。BRT4 號線:起于火車站、沿金桃路、湖口井路布設。BRT5 號線:沿龍山路、建設路、湖口井路、金桃路布設。2.常規公交布局指引 9 建立“干線網+普線網+支線”的常規公交系統網絡體系,完善公交專用道系統,提升常規公交線網服務水平。常規公交走廊主要為龍山路、魏源路、東塔路、紅旗路、寶慶路、邵陽大道、湖口井路、雪峰路、西湖路、建設路、邵石路-雙坡路、昭陽路、大興路等道路。3.公交場站規劃首末站:規劃首末站共 18 處,其中新增 12 處(楊家垅站、萬橋站、洋橋橋站、新15、汽車東站、寶榮街站、紫霞站、桃花站、大學城站、桂花橋站、雪峰橋站、糖廠站、火車南站),每處占地面積不宜低于 2000 平方米,用地緊張地區,首末站可適當簡化功能、縮減面積,但不應低于 1000 平方米;改建現狀 6 處(汽車北站、金羅灣、瀏陽站、深家塘、松坡站、揚子巴士總站),逐步將借用城市道路的首末站改為獨立占地首末站。停保場:規劃共設公交停保場 6 處,現狀保留楓林村停保場、瀏陽停保場,新增萬橋停保場、桃花停保場、寶榮街停保場、五井塘停保場,總用地規模為 17.88 公頃。公交換乘中心:規劃共設置 7 處公交換乘中心,總占地面積 5.33ha,除火車南站北廣場換乘中心為現狀利用,其余均為新16、建場站。4.遠景軌道線展望規劃遠景規劃 3 條城市軌道線。1 號線:呈“L”型,北起新邵二廣高速外的銅鼓路口,沿新邵縣雙清路、蔡鍔大道、邵陽市區西湖路、邵陽大道、10 湖口井路布設,止于雙清區高崇山鎮。2 號線:西起茶元頭,沿寶慶路、集仙路、世紀大道、東城快線布設,經邵東機場,止于邵東城區。3 號線:北起邵陽經開區北塔園區,沿中山路、新華路布設,止于 1 號線。(六)停車設施規劃停車需求總量預測:預測 2035 年停車泊位總需求數約50.4 萬個,其中路外公共停車泊位 48171-55049 個,路內公共停車泊位 13037-19915 個,配建停車泊位 429074-442829個。中心城區停車所需用地面積不應低于 86.7 公頃。(七)客貨運樞紐規劃1.客運樞紐鐵路樞紐:規劃 1 處,為邵陽站客運綜合樞紐,結合呼南高鐵線路,改擴建邵陽站。公路客運樞紐:規劃 3 處,分別為汽車總站、汽車東站和汽車北站,相應占地面積 3 公頃、10 公頃和 3.3 公頃。2.貨運樞紐(物流園區)中心城區規劃物流園區 4 處。結合邵陽東貨場,規劃智慧物流園;結合老火車站,規劃 1 處物流園;結合寶慶港區貨運碼頭及洛湛鐵路支線,規劃邵陽國際商貿物流園;結合高速公路,布置邵陽農產品冷鏈物流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