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機、攪拌機及切割機作業(yè)安全知識培訓課件(33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50753
2023-09-15
33頁
1.49MB
1、常見機械設備安全知識,環(huán)保安全部,常見機械設備安全知識,常見的機械設備及其防護措施,常見的機械傷害及其防護措施,常見的機械設備及其防護措施,起重機械設備的防護措施,起重機械作業(yè)的危險因素,起重機械危險的防護措施,起重機駕駛人員要了解并保證做到“十不吊”:,常見的機械設備及其防護措施,1)起重機械在現代生產中應用很廣,從工礦企業(yè)到繁忙的港口、建筑工地以及鐵路樞紐,到處都有起重機械在那里承擔著成千上萬噸的物料搬運和設備安裝等任務。2)起重機械事故按其發(fā)生原因可分為擠壓事故、高處墜落事故、重物墜落事故、起重機械倒、折斷及傾翻事故、觸電事故、撞擊事故等。3)常見的起重機械對安全影響較大的零部件主要有吊2、鉤、鋼絲繩、滑輪和滑輪組、卷銅及制動裝置等。,1.1起重機械作業(yè)的危險因素,常見的機械設備及其防護措施,1)起重機械應配備相應的安全防護裝置,包括:超載限制器、力矩限制器、上升極限位置限制器、下降極限位置限制器、運行極限位置限制器、偏斜調整和顯示裝置、幅度指示器、防止吊臂后傾裝置、極限力矩限制裝置、緩沖器、夾軌鉗、錨定裝置、回轉定位裝置等安全裝置。2)起重作業(yè)必須由經過培訓、考核合格并持有特種作業(yè)操作證的司機操作。3)作業(yè)前要對制動器、吊鉤、鋼絲繩等安全裝置進行檢查,發(fā)現性能不正常時,應在作業(yè)前排除。4)作業(yè)時應按指揮信號進行,開車前應鳴鈴或報警,閉合主電源時,應把所有控制器手柄回到零位,作業(yè)3、結束時應將起重機秒定錨定。,1.1.2起重機械危險的防護措施,常見的機械設備及其防護措施,5)起重機作業(yè)時,不能對運動機件進行檢查和檢修,不能在有載荷情況下,調整起升、變幅機構的制動器。6)吊運時,重物不能從人頭頂通過,吊臂下嚴禁站人。7)起重機工作時,其各部件、機構,必須要與輸電線路保持一定安全距離。8)自行式起重機,工作前應將停機場地平整好,牢固可靠地打好支腿。9)起重機駕駛人員要求身體健康,凡患有色盲、雙眼視力在0.8以下,患有聽力障礙癥或癲癇病的人不能從事此項工作。,常見的機械設備及其防護措施,1.1.3起重機駕駛人員要了解并保證做到“十不吊”,超過額定負荷不吊。,指揮信號不明、吊物重4、量不明、光線暗淡不吊。,吊索和附件捆綁不牢不吊。,行車吊掛重物直接進行加工不吊。,歪拉斜拽不吊。,吊物上站人或有浮放物不吊。,常見的機械設備及其防護措施,違章指揮不吊。,氧氣瓶、乙炔放生器等具有易燃易爆危險的物品不吊。,吊物有刃角不墊好不吊。,埋在地下或凝固在地面上的物件不吊。,常見的機械設備及其防護措施,常見的機械設備及其防護措施,1.2混泥土攪拌機的防護措施,混泥土攪拌機的危險因素,攪拌機操作人員作業(yè)時的注意事項,攪拌機的危險防護措施,常見的機械設備及其防護措施,攪拌機的傳動裝置、葉片等會將操作者的衣角、手臂、女工的頭發(fā)等卷入,因其作用力會將整個人都卷入其中;料斗在作業(yè)時如鋼絲繩斷裂料斗會5、突然落下;攪拌機如放置不穩(wěn)會傾倒砸傷人,以上情況都會造成慘痛的事故。,1.2.1攪拌機在作業(yè)時會產生的危險因素,常見的機械設備及其防護措施,1.2.2攪拌機的危險防護措施攪拌機應安置在堅實的地方,用支架或支腳筒架穩(wěn)。不準以輪胎代 替支撐。2 作業(yè)場地應有良好排水條件,機械近旁應有水源、機棚內應有良好的通風,采光及防雨、防砸措施(頂部用竹架板封閉),地面無積水。3開動攪拌機前應檢查各控制器及機件是否良好,滾筒內不得有異物。4 定期檢查料斗鋼絲繩和傳動部分的使用情況,料斗鋼絲繩起次、斷股、超標,應及時停機,更換后、實施作業(yè)。5 作業(yè)中如發(fā)現有故障,不能繼續(xù)運轉時,應立即切斷電源,將攪拌筒內的混泥土6、,清除干凈后進行檢修,檢修時,應固定好料斗,切斷電源,掛檢修牌、標明,此刻正在檢修,并有專人在外監(jiān)護以防他人勿開開關。,常見的機械設備及其防護措施,1.2.3攪拌機操作人員注意事項1、按要求著裝,敞開的衣服必須扣好、袖口扎緊、長發(fā)要塞在帽子內,切記在有轉動部分作業(yè)時,絕不能戴手套。2、進料斗升起時,嚴禁人員在料斗下通過或停留。工作完畢后應將料斗固定好。3、運轉時,嚴禁將頭或手伸入料筒與機架之間察看或探摸進料情況,運轉中不得用手或工具等伸入攪拌筒內扒料、出料。,常見的機械設備及其防護措施,1.3挖掘機的防護措施,常見的機械設備及其防護措施,1.3.1挖掘機作業(yè)行走時的要求1、挖掘機工作時,應停置7、在平坦的地面上,并應剎住履帶行走機構。2、挖掘機通道上,不得堆放任何機具等障礙物。3、挖掘機工作范圍內,禁止任何人停留;機械發(fā)動后,禁止任何人員站在鏟斗內,鏟臂上及履帶上。4、挖掘機作業(yè)中,如發(fā)現地下電纜、管道或其他地下建筑物時,應立刻停止工作,并立即通知有關單位處理。5、挖掘機在工作時,應等汽車司機將汽車制動停穩(wěn)后方可向車廂回轉倒土,回轉時禁止鏟斗從駕駛室上越過,卸土時鏟斗應盡量放低,并注意不得撞擊汽車任何部位。6、在操作中,進鏟不應過深,提斗不宜過猛。一次挖土高度不能高于4米。7、正鏟作業(yè)時,禁止任何人在懸空鏟斗下面停留或工作。,常見的機械設備及其防護措施,8、挖掘機停止工作時鏟斗不得懸空8、吊著。9、鏟斗滿載時,不得變換動臂的傾斜度。10、挖掘機動臂轉動范圍,應控制在45-60,傾斜角控制在30-45之間。12、挖掘機行走上坡時,履帶主動輪應在后面,下坡時履帶主動輪在前面,動臂在后面。大臂與履帶平行。回轉機構應該處于制動狀態(tài),鏟斗離地面不得超過1米。上下坡不得超過20,下坡應低速,禁止變速滑行。13、禁止將挖掘機布置在上下兩個采掘段(面)內同時作業(yè);在工作面同轉動時,應選取平整地面并排除通道內的障礙物如在松軟地面移動時,須在行走裝置下墊方木。14、禁止在電線等高空架設物下作業(yè),不得在停機下面作業(yè),不準滿載鏟斗長時間滯留在空間。,常見的機械設備及其防護措施,1.3.2挖掘機作業(yè)時的9、“四禁止”1、禁止鏟斗未離開工作面時,進行回轉。2、禁止進行急劇的轉動。3、禁止用鏟斗的側面刮平土堆。4、禁止用鏟斗對工作面進行側面沖擊。,常見的機械設備及其防護措施,1.4切割機的防護措施,常見的機械設備及其防護措施,1.4.1砂輪切割機作業(yè)時的危險因素1、刀具傷人,如高速旋轉的刀具削去手指甚至手臂;2、防止砂輪碎裂,飛出傷人;3、飛濺的赤熱鋼屑、刀屑劃傷和燙傷人體,飛濺的磨料和崩碎的切屑傷及人的眼睛;4、其旋轉部分如傳動裝置一旦與人的衣服、袖口、長發(fā)、圍在頸上的毛巾、手上的手套等纏繞在一起,就會發(fā)生人身傷亡事故;,常見的機械設備及其防護措施,1.4.2砂輪切割機的操作規(guī)程1、使用砂輪切割機10、應首先檢查設備是否正常運轉。2、在砂輪切割機上工作時必須配戴手套和防護眼鏡。3、切割小工件時應用平口鉗緊固。4、切割工件時不準撞擊加力,不準用力過大,以免砂輪被夾住或破碎。5、在切割工件時,身體的任何部位不準正對砂輪片。6、砂輪切割機不準修磨工件。7、工件完畢應切斷電源、整理場地衛(wèi)生。,常見的機械設備及其防護措施,1.4.3砂輪切割機作業(yè)時的注意事項1、使用前必須檢查砂輪有無裂痕,若有應立即更換,檢查砂輪機兩邊螺母松動情況。2、切割工件時,人不能對著砂輪機方向站立,一定要站在砂輪機側面,以免砂輪破損飛濺傷人。3、遇到有不正常聲音,應立即停機,予以修復。砂輪不圓,過薄或因磨損過多,工作面離夾板邊11、緣不足25毫米時,應換用新砂輪。4、夾緊試樣,用力均勻,防止試樣滑入砂輪中或飛出傷人,如有異常,立刻停機。5、必須等砂輪完全停止轉動,再取切斷試樣。,常見的機械設備及其防護措施,1.5卷板機的防護措施,常見的機械設備及其防護措施,常見的機械設備及其防護措施,1.5.2卷板機的操作規(guī)程1、卷板機必須有專人負責管理。2、操作人員必須熟悉卷板機的結構性能和使用方法,經負責管理人員同意后,方可進行操作。3、開機前要仔細檢查安全裝置是否完好。4、操作時,嚴禁手、腳放在滾軸和傳動部件及工件上。5、工作中斷后,應將離合器打至空檔。6、必須在工件放平穩(wěn),位正后才能開車運轉操作,并應明確信號,指定一人指揮。7、12、作業(yè)時,工件上嚴禁站人。8、嚴禁超負荷工作。9、上輥的升降翻轉軸承的傾倒復位及上輥的平衡,須在主傳動停機后進行。10、用行車起吊鋼板或卷筒時,注意不要和機器發(fā)生碰撞。11、作業(yè)完畢,應切斷電源,并鎖好電源箱.,常見的機械設備及其防護措施,1.5.3卷板機操作時的注意事項1、按卷板機規(guī)定的參數進行卷板。2、在運行過程中,若發(fā)現有不規(guī)則的噪音、沖擊等不正常現象,應立即停機檢查。3、工作場地禁止亂堆工件及雜物,做到時刻保持機床及場地清潔。4、進行卷板操作時應十分注意手被鋼板壓住以免手和鋼板一起卷進。,常見的機械傷害及其防護措施,2.常見的機械傷害2.1、什么是機械傷害?2.2、機械傷害有哪些?2.313、機械對人產生傷害的因素2.4、機械傷害的防護,常見的機械傷害及其防護措施,2.1、什么是機械傷害?1、機械傷害是指物體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產生運動,打擊人體而造成人身傷亡事故。2、機械傷害是指機械設備運動(靜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與人體接觸引起的擠壓、碰撞、沖擊、剪切、卷入、絞繞、甩出、切割、切斷、刺扎等傷害。3、機械傷害是指各種超重作業(yè)(包括起重機安裝、檢修、試驗)、中發(fā)生的擠壓、墜落、物體(吊具、吊重物)、打擊等造成的傷害。,2.2常見的機械傷害機械設備常見的的機械傷害類型1.機械設備零、部件作旋轉運動時造成的傷害。例如機械設備中的齒輪、支帶輪、滑輪、軸、皮帶等零部件都是作旋轉14、運動的。這些零部件一旦與人的衣服、袖口、長發(fā)、圍在頸上的毛巾、手上的手套等纏繞在一起,就會發(fā)生人身傷亡事故;2機械設備的零、部件作直線運動時造成的傷害。例如橋式吊車大、小車和升降機構等,都是作直線運動的。作直線運動的零、部件造成的傷害事故主要有壓傷、砸傷、擠傷等。3.刀具造成的傷害:例如切割機上的砂輪、鋸床上的鋸條等等都是加工零件用的刀具。刀具在加工零件時造成的傷害主要有燙傷、刺傷、割傷等。,常見的機械傷害及其防護措施,常見的機械傷害及其防護措施,4.被加工的零件造成的傷害:被加工零件固定不牢,工具旋轉時就會將工件甩出傷人。被加工的零件在吊運和裝卸過程中,可能造成砸傷。5手用工具造成的傷害;,15、常見的機械傷害及其防護措施,2.3、機械對人產生傷害的因素(1)、形狀和表面性能;切割要素、銳邊、利角部分、粗糙或過于光滑。(2)、相對位置:相對運動,運動與靜止物的相對距離小。(3)、質量和穩(wěn)定性:在重力的影響下可能運動的零部件的位能。(4)、質量、速度和加速度:可控或不可控運動中的零部件的動能。(5)、機械強度不夠:零件、構件的斷裂或垮塌。(6)、彈性元件的位能,在壓力或真空下的液體或氣體的位能。,常見的機械傷害及其防護措施,2.4機械傷害的防護措施1.選用適當的設計結構;避免銳邊、尖角和凸出部分(在不影響預定使用功能的前提下);2.安全距離的原則(作業(yè)人員應防止人體觸及機械的危險區(qū));3.材料和物質的安全性(避免使用失效的零部件,零部件都應符合國家標準和行業(yè)標準,安全系數要高。);4.履行安全人機工程學原理;,常見的機械傷害及其防護措施,5.操作人員應持證上崗;6.機械的傳動裝置應加牢固的防護罩。7.勞保用品要配備齊全且穿戴正確,以免發(fā)生不必要的事故。,結束語:這節(jié)課主要為大家介紹了機械傷害的常見類型、產生因素及其防護措施。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時刻注意安全,杜絕機械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