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人員健康安全知識培訓課件(70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50843
2023-09-15
70頁
2.75MB
1、1,職業健康安全知識安全環保管理部,2,職業健康安全知識,目錄一、職業病基本概念二、職業病危害因素三、職業病防治措施四、勞動防護用品種類五、職業健康監護,3,一、職業病基本概念,4,從“開胸驗肺”事件說起 張海超,河南省新密市人。2004年6月到鄭州振東耐磨材料有限公司上班,先后從事過雜工、破碎、開壓力機等有害工作。工作3年多后,他被多家醫院診斷為塵肺,但企業拒絕為其提供相關資料,在向上級主管部門多次投訴后他得以被鑒定,鄭州職業病防治所卻為其作出了“肺結核”的診斷。為尋求真相,張海超只好跑到鄭大一附院,不顧醫生勸阻鐵心“開胸驗肺”,以此悲壯之舉揭穿謊言。其實,在張海超“開胸驗肺”前,鄭大一附院2、的醫生便對他坦承,“憑胸片,肉眼就能看出你是塵肺”。,5,2009年9月,振東耐磨材料公司賠償張海超61.5萬元,鄭州職業病防治所的相關人員也受到嚴肅處理。此事轟動全國,再度引發全社會對職工職業健康的高度關注,并成為我國職業病防治體系建設的一個轉折點。,6,打工姑娘正己烷中毒,2009年10月,山東莘縣張寨鄉申莊村小霞姑娘到青島市某工藝品公司打工,用膠水粘寶石等工藝品。春節回家時,小霞感覺腿腳麻木,當時家人以為天冷凍的,所以也沒往心里去。小霞春節后回廠,腿腳麻木越來越厲害。月底,小霞兩條腿失去了知覺,不能走了。其父親申先生將女兒接回家,考慮到可能是廠里使用的膠水有問題,小霞走時從廠里帶走一點膠3、水。,7,經聊城市人民醫院診斷,小霞為正己烷中毒導致的“神經原性損害、周圍神經病變、上呼吸道感染”。隨后,申先生帶孩子到山東省勞動衛生職業病防治研究所附院就醫,孩子現在能站立了,但不用手輔助的情況下,拖鞋都穿不上,而且必須靠人攙扶。申先生委托該所對小霞工作用膠水的檢驗發現,膠水含正己烷。,8,職 業 病 概 念,1.職業病的定義: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簡稱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9,2.什么叫法定職業病?法定職業病是指國家政府主管部門明文規定的職業病。2002年國家衛生部會同勞動保障部重新頒布的法定職業病目錄有14、0類115種,職 業 病 概 念,10,職業病種類,根據衛生部衛法監發2002108號文件職業病目錄:1、塵肺:13種(如矽肺、煤工塵肺、電焊工塵肺等);2、職業性放射性疾病:11種(放射性皮膚病、放射性白內障等);3、職業中毒:56種(苯中毒、鉛中毒、硫化氫中毒、汽油中毒等);4、物理因素所致職業病:5種(中暑、減壓病等);5、職業性傳染病:3種(炭疽、布氏桿菌病等);,職 業 病 概 念,11,6、職業性皮膚病:8種(接觸性皮炎、痤瘡等);7、職業性眼病:3種(電光性眼炎、化學性眼部灼傷等);8、職業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種(噪聲聾、鉻鼻病等);9、職業性腫瘤:8種(苯所致白血病等、石棉所致5、肺癌、間皮瘤);10、其他職業病:5種(職業性哮喘,棉塵病等)。,12,3.職業病的特點:病因明確:由職業病危害因素所致,這些人為因素被控制消除,即可防止疾病發生;病因可測:所接觸的危害因素(病因)通常可以檢測,過量接觸才得病;群體性:接觸相同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工人常集體發病;多無特效藥:早發現,易恢復,晚發現,療效差。,職 業 病 概 念,13,4.如何發現職業病最有效是做職業健康體檢就業前體檢:發現職業禁忌癥在崗體檢:早發現可疑職業病、禁忌癥離崗體檢:證明在職期間有無得職業病或損害,職 業 病 概 念,14,二、職業病危害因素,15,1.職業病危害因素定義:職業病危害因素是指對從事職業活動的6、勞動者可能導致職業病的各種危害因素。,職業病危害因素,16,2.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1)生產工藝過程中產生的有害因素化學:鉛、汞、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氟化氫等物理:如高溫、高濕、低溫、噪聲、振動等生物:如炭疽桿菌、布氏桿菌等,職業病危害因素,17,(2)勞動過程中產生的有害因素 勞動組織和制度不合理,勞動作息制度不合理 精神(心理)性職業緊張 勞動強度過大 不良操作體位,職業病危害因素,18,(3)生產環境中產生的有害因素 如炎熱、嚴寒季節的室外作業 廠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等 地理環境等,職業病危害因素,19,(4)按導致職業病的直接原因分類 2002年衛生部頒布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中7、將職業病危害因素分為十大類:粉塵類 放射性物質類(電離輻射)化學物質類 物理因素 生物因素,職業病危害因素,20,導致職業性皮膚病的危害因素 導致職業性眼病的危害因素 導致職業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 職業性腫瘤的職業病危害因素 其他職業病危害因素,職業病危害因素,21,公司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3.公司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高溫、粉塵、噪聲、氟化氫等 職業病危害因素告知卡,22,職業病危害因素告知卡,23,三、職業病防治措施,24,職 業 病 防 治,設置或指定職業衛生管理機構或組織,配備專職或兼職的職業衛生專業人員負責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制定職業病防治計劃和實施方案;建立、健全職業衛生8、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建立、健全職業衛生檔案和勞動者健康監護檔案;建立、健全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及評價制度;建立、健全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用人單位職業病防治管理措施:,25,勞動者在職業病防治中須承擔哪些義務?,為了保護自身健康,勞動者在職業病防治中也應當履行自已的義務:,職業衛生培訓遵守職業衛生法規、制度、操作規程等;正確使用與維護職業病危害防護設備及個人防護用品;,及時報告事故隱患;積極配合職業健康檢查;如實提供職業病診斷、鑒定所需的有關資料等.,26,工業衛生,職業病防護措施,防毒,噪聲控制,高溫與中暑,防塵,職業病防護措施,27,粉塵產生的普遍:礦石的開采與粉碎,粉狀原材9、料的過篩、配制和儲運,金屬冶煉與鑄造,零件噴砂和拋光,木工、工具磨床、砂輪機等作業,粉塵,按粒子大小分,按性質分,無機性粉塵,有機性粉塵,粗塵,飄塵,塵煙,防塵,28,粉 塵 與 塵 肺 病,粉塵與塵肺病預防防塵,防塵的主要措施:宣、革、濕、風、密、護、管、查(1)宣:加強宣傳教育;(2)革:即工藝改革和技術改造;(3)濕:即濕式作業,可防止粉塵飛揚,降低環境粉塵濃度;(4)風:加強通風及抽風措施;(5)密:加裝防塵罩,把生產性粉塵的發生源密閉起來;(6)護:即個人防護,采取個人防護措施和增強體質;(7)管:維修管理,加強技朮管理,建立必要的防塵制度;(8)查:定期檢測環境空氣中粉塵濃度,對接10、觸者進行定期的健康檢查。,29,工業毒物進入人體的途徑,消化道,呼吸道,職業中毒,皮 膚,急性中毒,慢性中毒,亞急性中毒,防毒,30,具體控制措施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無毒代有毒,低毒代高毒改善工藝或設備設計減少有害物散發采用自動化作業隔離、密閉操作采用局部通風裝置改善整體通風換氣系統個體防護最后一道防線,防毒,31,噪音,聲音和噪聲,聲音,通過空氣傳播的振動波,人耳可聽到的舒適的感覺。,彈琴,鉆地,一切惹人討厭、令人煩躁、對人有害、人們不愿意聽的聲音。,32,噪聲的危害,損害建筑物和儀器設備,損害聽覺,引起多種疾病,影響休息和睡眠,降低工作效率,影響安全生產,噪聲控制,嘀!嘀!,什么?聽不見11、!,后面有車!,33,噪聲控制措施,降低聲源噪聲,控制噪聲傳播途徑,個人防護,噪聲控制,34,高溫作業,氣溫高、濕度大、強熱輻射等不良氣象條件。,具體地,是指生產環境氣溫超過 35或輻射強度超過 1.5卡/厘米2分,或氣溫在 30以上、相對濕度80的作業。,高溫作業的類型:1高溫、強熱輻射作業:如煉鋼、鑄造等工業、露天作業 2高溫、高濕作業:如紡織、印染、造紙等工業中液體加熱或蒸煮、潮濕的深礦井(或涵洞隧道),高溫與中暑,35,高溫與中暑,高溫作業對人體的影響,泌尿系統的改變,體溫調節障礙,水鹽代謝的改變,循環系統的改變,神經系統的改變,消化系統的改變,36,高 溫 與 中 暑,高溫作業工人排12、汗量明顯增加,其增加量與勞動強度成正比,排出的汗中含有大量鹽分,大量排汗使體內鹽分丟失,因此,高溫作業工人在排汗量較大情況下,及時補充水分和鹽分對維持身體健康十分必要。飲水是最常見,也是最簡便的補充水分方式。,37,高 溫 與 中 暑,高溫作業人員飲水應遵循三條原則:補足補夠原則:一般要比平常每天多飲水35升。飲水方式以少量多飲為宜,暴飲會加重心、腎和胃腸道負擔,又促使大量排汗。飲水和補鹽同時進行,不能單純補充水分。,38,高 溫 與 中 暑,中暑:定義:是受熱作用而發生的一種急性疾病的統稱。臨床表現:分為先兆中暑、輕癥中暑、重癥中暑。,39,高 溫 與 中 暑,先兆中暑:在高溫作業場所勞動過13、程中,作業人員有輕 微頭暈、頭疼、眼花、耳鳴、心悸、脈搏頻數、惡心、四肢無力、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癥狀,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但尚能勉強堅持工作。輕癥中暑:作業人員具有前述中暑癥狀而一度被迫停止工作,但經短時休息,癥狀消失,并能恢復工作。重癥中暑:作業人員具有前述中暑癥狀被迫停止工作,并在該工作日未能恢復工作或工作中出現突然暈厥及熱痙攣。,40,高 溫 與 中 暑,中暑預防,防暑降溫措施:合理設計工藝流程,隔熱及通風,加強個人防護及醫療預防。,急救:迅速把病人移至蔭涼處,平臥休息。用冷水擦洗全身,并逐步降低水的溫度。在頭部、腋窩、股窩 處可用井水或冰袋敷之,以加快散熱。與此同時,用扇子或電14、扇吹風,幫助散熱。針刺人中、曲池、百會穴位。口服人丹、十滴水、霍香正氣水等。鼓勵病人喝含鹽的清涼飲料。嚴重中暑者,經降溫處理后,及早送往醫院。,先兆中暑和輕癥中暑者,可逐漸恢復,重癥中暑必須緊急送醫院搶救。,41,四、勞動防護用品種類,42,勞動防護用品,勞動防護用品(PPE)定義 是指由生產經營單位為從業人員配備的,使其在勞動過程中免遭或者減輕事故傷害及職業危害的個人防護裝備。,43,停止使用危害性物質,或以無害物質替代,改用危害性較低的物質,改變工藝減輕危害性,隔離人員或危害,限制危害,工程技術控制,管理控制,個體防護,限制危害,消除危害,降低風險,個體防護,選擇風險控制措施時的優先順序:15、,個體防護在作業過程中是最后一道防線,44,耳,頭,眼,肺,身體,手,腳,個人防護用品的種類,45,個人防護用品的分類,一般勞動防護用品與特種勞動防護用品特種勞動防護用品目錄由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確定并公布;未列入目錄的勞動防護用品為一般勞動防護用品。特種勞動防護用品目錄 一、頭部護具類 二、呼吸護具類 三、眼(面)護具類 四、防護服類 五、防護鞋類 六、防墜落護具類,46,頭 部 保 護,47,安全帽的構造及附加配件,基本上,安全帽由兩個基本構件組成帽殼及頭箍(圖一及圖二).,圖一:帽殼,圖二:頭箍(置于帽殼內),48,48,常見個人防護用品,安全帽類,49,安全帽的使用方法,50,安全16、帽的使用年限,安全帽必須在有效期內才能使用 1、塑料安全帽的有效期限是兩年半;2、玻璃鋼(包括維綸鋼)和膠質安全帽的有效期是三年半。注意:安全帽在使用時受到較大沖擊后,無論是否發現帽殼有明顯的斷裂紋或變形,都應停止使用,更換受損的安全帽。,51,51,常見個人防護用品,呼吸護具類,52,眼 睛 和 面 部 保 護,53,防護眼鏡和面罩的作用,防止異物進入眼睛防止化學性物品的傷害防止強光、紫外線和紅外線的傷害防止微波、激光和電離輻射的傷害,54,圖2:帶側護邊型,圖3:防化學護目鏡,圖1:普通型,防護作用:防沖擊、防灰塵、飛屑,防飛濺適用范圍:一般場合及化學品處理,防護眼鏡和面罩的分類,一般用安17、全眼鏡,55,圖4:普通型,圖5:帶側護邊型,圖6:護目鏡,防護作用:紫外線、可見光、紅外線,有害射線對眼睛之傷害。適用范圍:存在有害射線的工作場所,防輻射安全眼鏡,防護眼鏡和面罩的分類,56,圖9:光電型,圖8:頭戴型,圖10:安全帽型,圖7:手持型,防護眼鏡和面罩的分類,焊接防護面罩,57,防護手套的分類,一般工業用防護手套,防機械傷手套,防水手套,防化手套,防切割手套,防震手套,58,防護手套的分類,特殊作業用防護手套,絕緣手套,防靜電手套,焊工手套,防寒手套,耐高溫手套,防X射線、微波手套,59,59,常見個人防護用品,防護服,防護服包括帽、衣褲、圍裙及鞋蓋等,主要是防止熱輻射、射線、18、微波和化學污染物損傷皮膚或經皮膚侵入人體。,60,60,常見個人防護用品,防護服,防護服,61,61,常見個人防護用品,防墜落護具,62,安全帶使用注意事項:1.安全帶使用前應檢查繩帶有無變質、卡環是否有裂紋,卡簧彈跳性是否良好。2.禁止把安全帶掛在移動或帶尖稅梭角或不牢固的物件上。3.高掛低用。4.安全帶要拴掛在牢固的構件或物體上,要防止擺動或碰撞,繩子不能打結使用。5.安全帶繩保護套要保持完好,以防繩被磨損。,63,個人防護用品總體要求,正確的選擇 首先了解危害的性質和程度,選擇正確的防護用品。其次是選用符合國家標準的個人防護設備。考慮使用者的舒服程度。正確的使用 要充分明白和依照防護用具19、的正確使用方法。使用前和使用后要檢查和清潔。如發現個人防護設備有任何損壞,應及時報告,并立即更換。正確的保養 個人防護用品,用后要清潔吹干,妥善存放,按照制造商的建議進行保養。加強監督 單位主管要監督員工是否在工作其間有依照指示正確地使用個人防護設備。,64,五、職業健康監護,65,職業健康監護定義,職業健康監護 是通過對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人群進行醫學觀察和檢查,分析、了解和掌握勞動者的健康狀況,正確評價勞動條件及職業病危害因素對健康的影響,及早發現職業禁忌證,發現職業病危害因素對健康的損害和新的危害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達到保護勞動者健康的目的。,66,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在崗期間職業20、健康檢查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應急性健康檢查(對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職業病危害的勞動者的應急性醫學觀察)離崗后隨訪醫學檢查(新),職業健康檢查種類,67,指勞動者從事特定職業或者接觸特定職業病危害因素時,比一般職業人群更易于遭受職業病危害和罹患職業病或者可能導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從事作業過程中誘發可能導致對他人生命健康構成危險的疾病的個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狀態。,職業禁忌癥,68,1、就業前發現,不得上崗2、上崗發現,調崗3、特殊原因,密切觀察、治療4、已經治愈職業禁忌病人,可從事原工作。,職業禁忌癥處理方法,69,職業健康監護應當達到目的,(1)是否存在職業禁忌人員,他們應當做怎樣的崗位調換,給出指引。(2)是否存在職業病或疑似職業病,他們應當怎樣治療或進一步檢查,怎樣提請職業病診斷。(3)新發職業病人或疑似職業病人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4)對非職業病病人的妥善處理意見。(5)體檢總結報告是否在規定的期限內向企業匯報(一般不超過30日)(6)結合車間毒物及有害因素監測提出整改意見,70,謝謝各位!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