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火作業安全用火管理基礎知識培訓課件(17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50943
2023-09-15
17頁
253.04KB
1、安全培訓課件-動火作業專題,一、安全用火管理的范圍,安全用火管理的范圍包括以下廠區內各種明火作業、明火取暖、明火照明:1.氣焊、電焊、鉛焊、錫焊、塑料焊及其切割作業、等離子切割機、砂輪機、磨光機等各種金屬切割作業;2.噴燈、火爐、液化氣爐、電爐;3.燒(烤、煨)管線、熬瀝青、炒砂子、鐵錘擊(產生火花)物件、噴砂和產生火花的其他作業;4.生產裝置和罐區使用臨時電源、臨時電線,使用電鉆、砂輪、風鎬、排風扇等;5.機動車輛(包括電瓶車)及畜力車進入生產裝置區和罐區;6.在生產區域使用雷管、炸藥等進行爆破;7.在生產區使用非防爆的電器。,1.特級動火作業 在生產運行狀態下的易燃易爆生產裝置、輸送管道、2、儲罐、容器部位上等特殊危險場所進行的動火作業。帶壓不置換動火作業按特級動火作業管理。2.一級動火作業 在易燃易爆場所進行的除特級動火作業以外的動火作業。在廠區輸送易燃易爆介質管廊上的動火作業按一級動火作業管理。3.二級動火作業 除特殊動火作業和一級動火作業以外的非固定動火區的動火作業。易燃易爆場所的生產裝置或系統全部停車,裝置經清洗、置換、取樣分析合格并采取安全隔離措施后,該區動火視為二級動火。4.固定動火區動火作業 在火災危險性小安全措施落實妥當的化驗室、機械加工車間、食堂等固定區域內經常性、重復性的常規動火作業,二、動火作業分類,1.凡在生產、儲存、輸送可燃物料的設備、容器及管道上動火,應3、首先切斷物料來源加好相同工藝等級的盲板,經徹底吹掃、清洗、置換后,打開人孔,通風換氣,并經分析合格,方可用火。分析合格后,如超過一小時才用火,必須再次進行動火分析。2.正常生產的裝置和罐區內,均按一級或特級要求動火。凡是可動可不動的火一律不動。凡能拆下來的一定拆下來移到安全地方動火。節假日不影響生產正常進行的一律禁止動火。對節假日(含廠休日)中必須的動火,按用火等級提高一個等級處理。3.動火審批人必須親臨現場檢查,落實防火措施后,方可簽發火票。一張火票只限一處動火。特級、一級火票有效時間不超過4小時(確因工作量較大、用火時,三、安全動火的原則,間可適當延長,但不得超過8小時),二級火票不超過34、天,三級火票不超過5天。二級、三級動火票時效不得跨越節假日。4.裝置進行大、中修,因動火工作量大,對易燃、可燃和有毒物料均應徹底送出裝置,并加盲板與裝置隔絕,置換合格后的動火“第一刀”要參照一級用火要求執行。裝置已進入生產準備階段,確需動火的要按一級或特級動火辦理。5.進設備內部動火,必須遵守“進設備作業安全管理制度”。測氧、測爆、測毒合格,分析單必須附在動火單后面。6.特級、一級動火嚴格執行三個一“原則”,即一個動火點、一張動火作業安全許可證、一個動火監護人”。,安全動火的原則,四、監護人的資格、職責、權限,1.監火人資格監火人必須了解動火區域的生產過程,熟悉工藝操作和設備狀況;要有較強的責5、任心,出現問題能正確處理;有應付突發事故的能力。并經培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2.監護人的職責檢查動火現場的情況;對照動火單逐項確認并落實防火措施;動火中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采取滅火等措施。監火人佩戴明顯標志,不得離開現場。特殊情況需離開現場,必須事先安排好合格的監火人方可離開。,3.監護人的權限3.1 對動火部位與動火票不符,安全措施不落實的,有權制止用火;3.2 異常情況發生時有權停止用火;3.3 對動火人不執行“三不動火”又不聽勸阻的,有權收回動火票,并報告領導處理。,監護人的資格、職責、權限,五、動火作業許可證的管理,1.特殊動火作業,嚴格執行業主動火作業安全管理規定,由安全質量環保部直接管理6、;有效期為8小時;2.一般動火作業按設計單元分區域由承包商管理,辦理一般動火作業許可證,有效期為1個月。如施工環境發生變化,應立即停止動火,原許可證作廢,再次動火時需重新辦理;3.動火作業許可證由審批部門存檔,保存期限為一年。,1.動火作業前,針對作業內容,進行危害識別,制定并落實相應的安全措施;2.動火作業前必須進行技術交底,作業人員熟悉工作環境、應急方案、撤離路線;3.按規定辦理動火作業許可證,明確監護人;動火作業涉及進入受限空間、臨時用電、高處作業時,應辦理相應的作業許可證;4.特殊動火應進行內部和環境氣體化驗分析,應有分析數據,并填入動火作業許可證中;當可燃氣體爆炸下限大于4%時,分析7、檢測數據小于0.5%為合格;可燃氣體爆炸下限小于4%時,分析檢測數據小于0.2%為合格;5.取樣與動火間隔不得超過30分鐘,如超過此間隔或動火作業中斷時間超過30分鐘,必須重新取樣分析;,六、動火監護的內容,6.在動火前應清除現場一切可燃物,準備好消防器材,并保持消防道路暢通;7.動火作業施工人員必須掌握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8.附近有與明火作業相抵觸的工種在作業時,不得動火;9.動火期間,距用火點30m內嚴禁排放各類可燃氣體,15m內嚴禁排放各類可燃液體。動火區域不應同時進行可燃溶劑清洗和噴漆等施工;10.動火點周圍(半徑15米或防火間距內)的設備、管線及地面上的油污、可燃物要清理干凈,不能清8、理的要用沙土或阻燃布(材料)有效覆蓋;下水井、管溝、排水溝、地漏、電纜溝等處要采取封閉或隔絕措施;11.電焊回路線應連接在焊件上,把線及二次線絕緣必須完好,且不得穿過下水井或與其它設備搭接;不允許將電焊把線、回路線與氣焊的氧氣膠管、乙炔氣,動火監護的內容,膠管混合捆綁,以免因電焊把線、回路線過熱損毀氧氣膠管、乙炔氣膠管;12.氣焊作業時,動火點與氧氣瓶、乙炔瓶之間距離至少10米,氧氣瓶與乙炔瓶之間距離至少5米;13.高處動火時,其下方周圍環境必須達到用火條件,不得與防腐施工同時進行垂直交叉作業,同時采取圍接遮蓋等措施,防止火花四濺。風力大于6級時禁止露天用火作業。14.電焊、氬弧焊作業人員在未9、到達作業位置之前,不得開啟電源;15.施工完畢,應仔細檢查清理現場,熄滅火種、切斷電源后方可離開。,動火監護的內容,六、動火中異常情況的處置,1.動火中發生火情的處置1.1 動火中動火本體發生小的火情,若周圍無燃燒物或動火部位不與其他物料管道、設備相連,不會造成火災蔓延的情況下,應就地用滅火器材將其撲滅。查明動火部位有無余料,余氣,處置合格后再行動火。1.2 動火中發生火情,有可能蔓延,造成火災的(包括誤切割帶物料管道),影響周圍裝置生產等,應立即停止動火,組織現場人員撲救(冷卻控制火勢)的同時,迅速通過“119”電話向消防隊報警和車間、單位領導報告。并組織操作人員采取隔離,關閉物料閥門等措施10、。1.3 撲救有毒氣體、物料火災、人員站在上風向,必要時配戴個人防護器具。,2.動火乙炔氣發生漏氣回火情況的處置發生乙炔氣膠管脫落接頭漏氣回火等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止動火迅速關閉乙炔瓶、氧氣瓶瓶閥。若氣瓶閥門一時無法關閉在向119報警的同時,應立即對氣瓶實施冷卻,組織人員將著火氣瓶轉移到安全地帶后,再采取用濕布關閉閥門,用干粉、CO2等滅火器將火撲滅。3.發現動火部位(管道)有余壓余氣情況處置動火中若發現動火部位有余壓余氣應立即停止動火,采取泄氣泄壓措施。,動火中異常情況的處置,4.作業環境發現異常情況的處置4.1 動火現場若發現異味,應立即停止動火,迅速查明原因,采取措施,恢復動火前應用檢測儀11、器對大氣環境檢測合格。4.2 動火中高處作業時風力超過5級以上,應立即停止用火。5.設備內動火作業異常情況處置設備內動火入作業人員發現胸悶、氣急、監護人員應立即有權停止動火,人員撤離現場。嚴重者可進行人工呼吸或心肺復蘇等措施。,動火中異常情況的處置,附件:動火作業中幾個主要數據的確認,1、乙炔瓶、氧氣瓶之間的間距為5米;2、乙炔瓶、氧氣瓶與動火點之間的間距為10米;3、動火期間,距用火點30m內嚴禁排放各類可燃氣體,15m內嚴禁排放各類可燃液體。動火區域不應同時進行可燃溶劑清洗和噴漆等施工;4、取樣與動火間隔不得超過30分鐘,如超過此間隔或動火作業中斷時間超過30分鐘,必須重新取樣分析;5、設12、備管道動火前測爆、測氧分析數據:可燃性氣體爆炸極限4,檢測合格指標0.5;可燃性氣體爆炸極限4,檢測合格指標0.2;氧含量檢測合格指標為:19.523.5。6、動火點周圍下水井、地溝、地漏、電纜溝清除易燃物并封閉的最小半徑為15米。,7、高處動火作業風力大于5級時應停止用火。8、動火票有效時間:8.1 一級動火不超過4小時(特殊情況不超過8小時);8.2 二級動火不超過3天(不跨越節假日);8.3 三級動火不超過5天(不跨越節假日);8.4 生產、儲存、輸送可燃物料設備、容器、管道停止用火間隔1小時后再用火需重新測爆。8.5 動火點在裝置以外15米內對裝置有威脅時,該裝置所在單位要會簽、采取必須措施并加派監護人員。9、在進入金屬容器或潮濕環境內作業照明安全電壓不大于12V。,附件:動火作業中幾個主要數據的確認,紫色部分為考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