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水洞襯砌工程施工現場防洪防汛專項方案(1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51307
2023-09-18
17頁
96.17KB
1、防洪抗汛方案目錄1. 總則11.1 編制目的11.2 編制依據11.3 適用范圍11.4 應急工作原則11.5 危險源與風險分析22. 組織機構及職責32.1 組織機構32.2 職責53. 預防與預警83.1 預防83.2 預警與報告104. 應急響應114.1 緊急應對突發事件114.2 及時掌握現場情況124.3 報告與警報124.4 自救124.5 人員緊急疏散與撤離124.6 交通管制135、 應急保障145.1通信與信息保障145.2應急隊伍保障145.3經費保障185.4應急物資保障186、培訓與演練197、應急預案的啟動、終止和終止后工作恢復197.1預案的啟動197.2預案的終2、止197.3預案終止后的工作恢復207.4應急救援總結208、附則208.1制定與解釋208.2實施時間208.3項目部應急響應流程圖2020XX年防洪度汛方案1. 總則1.1 編制目的 為了保障本項目施工過程順利進行和施工區人員生命和財產安全,有效落實防汛責任,確保本項目部安全度汛,防汛工作有序開展,特制訂本方案。1.2 編制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2)重大危險源辯識GB 182182000(3)防洪標準GB50201-1994(4)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5)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1.3 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本項目防洪預案所涉及到的生產和生活場地包括東端3#、4#引水3、洞、排水洞、海臘溝渣場營地、4#營地辦公生活區,6#營地辦公區生活區、周家坪辦公生活區。1.4 應急工作原則 以人為本,減少危害。切實履行業主提出的要求和責任,把保障人員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作為首要任務,最大程度地減少因涌水或者洪水突發事件造成的人員傷亡和危害。 居安思危,預防為主。高度重視防洪度汛安全工作,汛期來臨前就做到防患于未然,增強憂患意識,堅持預防與應急相結合,常態與非常態相結合,做好應對突發洪水的各項準備工作。 統一領導,分級負責。根據業主的要求,結合本項目部自身的規定,建立健全分類管理、分級負責,條塊結合、分區管理為主的應急管理體制,實行行政領導責任制,充分發揮專業應急指揮機構的作4、用。 依法規范,加強管理。依據有關法律和行政法規,加強應急管理,維護業主和自身的權益,使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工作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快速反應,協同應對。加強以分區管理為主的應急處置隊伍建設,建立聯動協調制度,充分動員和發揮兄弟單位的作用,依靠群體力量,在業主的統一指揮下,形成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功能齊全、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應急管理機制。 依靠科技,提高素質。利用高科技設備或者器材,采用先進的監測、預測、預警、預防和應急處置技術及設施,充分發揮專家隊伍和專業人員的作用,提高項目部處理突發洪水的技術水平和能力;加強宣傳和培訓教育工作,提高員工防洪意識,提高員工的自救、互救和應對突發洪水事件的5、綜合素質。 1.5 危險源與風險分析20XX年本項目主要施工內容包括東端3#、4#引水洞襯砌施工。根據雅礱江流域水文、氣象條件,20XX年的5月下旬10月底為錦屏地區的豐水期,存在的風險如下:1、洞內防洪度汛風險如下:主要危險源主要包括3#、4#引水隧洞、輔助洞水流過大導致施工洞淹沒,施工洞值班室及設備材料被淹沒,設備設施喪失功能的風險;施工洞被淹沒導致交通中斷的風險;施工洞高壓電機房被淹沒,襯砌施工中斷;人員、設備被困,混凝土運輸中斷等。2、生活營地風險分析:4#、6#營地、海臘溝營地、周家坪營地生活辦公區,汛期存在著大面積降水導致的洪水、泥石流等風險;尤其是海臘溝營地存在著泥石流、洪水、以6、及機械設備、材料淹沒等風險。2. 組織機構及職責2.1 組織機構為確保20XX年防洪度汛有一個快速反應、靈活機動的小組,我部專門成立防洪度汛安全管理委員會作為應急救援指揮部。汛期來臨前項目上成立專門的防汛突擊小組,由生產經理負責,工程技術部和分部為小組現場負責人,統一接受安全委員會的指揮,其組織結構如下圖所示:2.2 職責本項目部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應急反應組織機構為防洪度汛安全管理委員會,并以此作為應急救援指揮部。應急救援指揮部的職能、職責和構成如下:2.2.1 應急救援總指揮由項目部經理擔任,職能及職責為:(1) 分析緊急狀態確定相應預警情況,根據相關危險類型、潛在后果、現有資源控制緊急7、情況的行動類型; (2) 指揮、協調應急反應行動;(3) 與項目部內外應急反應人員、部門、組織和機構進行聯絡,并視情況決定是否請求外部支援;(4) 直接監察應急操作人員行動;(5) 實施營救遇難人員及搶險部署安排,最大限度地保證現場人員和外援人員及相關人員的安全;(6) 應急評估、確定升高或降低應急警報情況;(7) 決定應急撤離,決定事故現場外影響區域的安全性。2.2.2 應急救援副總指揮由項目部常務副經理擔任,職能及職責為:(1) 協助應急總指揮組織和指揮應急操作任務;(2) 向應急總指揮提出采取的減緩事故后果行動的應急反應對策和建議;(3) 保持與事故現場副總指揮的直接聯絡;(4) 協調、8、組織和獲取應急所需的其它資源,設備以支援現場的應急操作;(5) 組織項目部的相關技術和管理人員對施工場區生產過程各危險源進行風險評估;(6) 定期檢查各常設應急反應組織和部門的日常工作和應急反應準備狀態; 2.2.3 應急救援指揮部應急救援指揮部安委會成員由項目部副總經理、技術主管及安全負責人組成,職能和職責為:(1) 協助應急總指揮組織和指揮應急操作任務;(2) 向應急總指揮提出采取的減緩事故后果行動的應急反應對策和建議;(3) 負責進行各救援小組之間的協調、溝通工作;(4) 負責完成總指揮分配的其他應急救援任務。2.2.4 聯絡組聯絡組組長由項目部綜合辦公室主任擔任,職能和職責為:(1) 9、聯絡組組員應保證724小時聯系通道通訊暢通;(2) 應保證與其相關部門及應急救援機構的通訊暢通;(3) 隨時與項目部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搶險組、救護組、后勤組保持聯絡;(4) 完成指揮部交付的其他聯絡任務。2.2.5技術處理組技術處理組組長工程部技術部部長擔任,職能和職責為;(1) 根據各項目經理部及加工廠的施工生產內容及特點,制訂其可能出現而必須運用建筑工程技術解決的應急反應方案,整理歸檔,為事故現場提供有效的工程技術服務做好技術儲備;(2) 應急預案啟動后,根據事故現場的特點,及時向應急總指揮提供科學的工程技術方案和技術支持,有效地指導應急反應行動中的工程技術工作。2.2.6交通組交通組組長10、由項目部物資部長擔任,職能及職責為:(1) 定期檢查和保養應急搶險車輛,保證所有車輛的車況滿足應急搶險要求;(2) 保證其他應急救援小組與之聯絡暢通;(3) 負責應急救援所用的汽車、火車或飛機票的訂購;(4) 保證應急救援物資的及時準確地運輸至事故地點。2.2.7后勤組組長由項目部財務部部長擔任,職能及職責為:(1) 協助制訂施工項目或加車間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的儲備計劃,按已制訂的項目施工生產的應急反應物資儲備計劃,檢查、監督、落實應急反應物資的儲備數量,收集和建立并歸檔; (2) 定期檢查、監督、落實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管理人員的到位和變更情況及時調整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的更新和達標;(3) 定期收集11、和整理施工場區的應急反應物資資源信息、建立檔案并歸檔,為應急反應行動的啟動,做好物資源數據儲備;(4) 應急預案啟動后,按應急總指揮的部署,有效地組織應急反應物資資源到施工現場,并及時對事故現場進行增援,同時提供后勤服務。 2.2.8搶救救援組搶救救援組組長由分部安全總監、部長擔任,職能及職責為: 接到指揮部的指令迅速的趕到事故現場,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迅速的開展救助人員和各種機械設備搶險施救工作;機械設備中有人員受傷在最短的時間先救出受傷人員,確保人員生命安全;完成指揮部交付的其他任務。3. 預防與預警3.1 預防3.1.1 洞內防洪度汛 通過業主與錦屏氣象部門建立聯系,取得氣象部門的早12、期天氣預報,對施工做好安排規劃,提前做好防護和排水施工。 防止洞內水流過大淹沒設備和人員,采取積水倉抽排水,排水洞排水。 備齊防汛所需的材料和設備,如蓬布、大功率的抽水機等,嚴禁挪用防汛物資和設備。 洞內配備一定數量、功率的發電設備,以確保汛期突然停電情況下的防洪排水需要。 機械設備及水泥等材料采取防雨、防潮措施,進行覆蓋、墊高,保證通風良好,防止發生安全事故或造成材料浪費。 在連接支洞洞口處準備充足砂土、砂袋、方木做好防洪圍堰,使其他洞室的水順利排入積水倉和排水洞。 加強值勤工作,進入汛期后項目部安排專人24小時值班,發現情況將及時反映給防洪度汛安全管理委員會,以便在第一時間內組織人員進行搶13、險。 對于小規模的斷層,滲水量不大的情況下,可采用超前錨桿、超前小鋼管支護、超前小導管注漿、管棚等超前支護以及固結灌漿的方法處理;當斷層規模較大,或有大量涌水的情況下,可先進行超前灌漿或固結灌漿,再結合超前支護的方法進行處理,以保證施工的安全。 地下水活動較嚴重的地段,宜采用排、堵、截、引的綜合治理措施,防止突然暴涌,當發生特大涌水時,根據涌水預報警報進行緊急撤退,按照特定的逃生路線進行撤離。 在暴雨或持久降雨期間增加洞內水位和流量的監測頻率,及早采取防災措施。3.1.2 重點防汛部位及采取的相應措施3.1.2.1海臘溝渣場 海臘溝渣場四面環山,交通要道為泄洪溝,因此一旦發生山洪、泥石流、邊坡14、失穩等現象將泄洪溝堵塞,人員將很難很快逃離。因此此處為防汛重點部位之一,在大雨汛期來臨前一定做好有一定坡度的排水溝,使洪水流入附近的溝谷,做好汛前應急演練。汛期做好防汛值班,一旦有汛情立即拉響報警并組織撤離。其次對于在場內存放的怕潮的物資、材料采用抬高,并用防水雨布覆蓋,防止受潮。3.1.2.2 4#營、6#營地生活區和辦公區4#營地、6#營地、周家坪營地辦公生活區,建在臨江邊坡上,汛期到來時,積極利用場內的排水設施進行排水,同時注意觀察周圍邊坡的情況,做好防范準備。尤其是周家坪緊鄰雅礱江,地勢較高,汛期來臨前加固臨江邊的護坡,防止洪水沖刷滑坡,汛期到來時,利用場內的排水溝,直接將水排入江內,15、汛期內安排人員撤離危險區域居住。臨時設施的規劃必須考慮洪水期的最大洪水位,在進行場地布置時,生產、生活設施避開可能的洪水位,防止洪水的淹沒,同時盡量布置在地勢平坦的地方,避免可能產生的泥石流或塌滑危險。在汛期嚴格執行防汛值班檢查制度,并做好防汛安全宣傳,現場指定防汛逃離路線。3.1.2.3 洞內防汛重點在汛期隧洞施工過程中,地下突涌水是我項目防洪危險源,防治不及時將會給設備和人員帶來極大的損害,此問題引起了我項目部的高度重視,也是我部20XX年度防洪度汛的重點,為防止地下大突涌水的發生,在施工過程中采取如下措施:保證洞內通信設備正常,在洞內上游發生涌水時能及時傳達給下游撤離;在洞內各個工作面要16、備有較大水泵和水管,在水量不是太大時采取抽排措施,洞內的各個橫向排水洞保持暢通,在汛期前對洞內排水溝進行清理。3.2 預警與報告應急報警由應急上報、內部應急報警、外部應急報警和上級匯報四部分組成。其形式為由下而上、由內到外,形成有序的網絡應急報警機制。3.2.1 應急上報當緊急事態出現,目擊者第一時間報告C5標施工現場負責人,項目部根據事態情況決定啟動項目部緊急救援預案,當緊急事態超出現場自身處理能力時,應及時向集團公司、監理、業主防汛辦公室報告。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根據事態情況決定啟動應急救援預案。3.2.2 內部應急報警當緊急事態出現,項目部利用網絡、電話以及對講機等通訊設備,通知項目部有關17、人員以及事故現場的全體人員進入應急反應狀態;當現場電源切斷或無網絡信號時,用對講機、手提電喇叭巡回呼叫報警;當災害可能波及周邊相鄰單位時,由項目部負責向有關單位報警,通知相關人員進入緊急救援狀態。3.2.3 外部應急報警當緊急事態超出項目部處理能力時,在內部報警的同時,應急救援指揮部應迅速直接向二灘國際監理及業主防汛辦公室上報,通過業主尋求社會公共救援組織報警求助,包括武警消防、派出所及其它相關單位等。3.2.4 上級匯報當項目部發生的事態演變為重大事故時,應急救援指揮部應按照建設部第3號令工程建設重大事故報告和調查程序規定或地方政府事故上報規定和行業事故上報制度,依照程序立即直接向上級相關主18、管部門匯報,包括企業主管部門和企業所在地建設主管部門、安全監督部門、勞動部門、公安部門、人民檢察院、地方工會等部門。3.2.5 內部報警或聯絡在工作時間內發生緊急事態,利用現場內公用電話、對講機、移動電話等進行報警或聯絡;在夜間及非工作期間發生緊急事態,應急救援指揮部逐個同相關人員約定其聯絡方式,并存入指揮部備用,保證上述人員及時準確地到達各自崗位。4. 應急響應4.1 緊急應對突發事件當本項目施工洞內發生涌水,海臘溝渣場、4#營地、6#營地、周家坪營地發生泥石流或其它突發事件時,最先發現事件的人員應視發生情況的嚴重程度做出恰當處理。當事件可以消除或控制時,應立即撲救;當事件已無法由發現者自行19、撲救時,應大聲呼叫或使用通訊設備,將信息準確傳出,并立即撤離。收到信息的任何人,均有責任將信息報告給與其最近的項目部人員,使消息迅速報告到現場最高負責人或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部。4.2 及時掌握現場情況接到呼救信息,不論事故現場何種局面,應急救援指揮部負責人及時掌握事故發生時間與地點;事故的種類、程度;已知的危害方向;事故現場傷亡情況,現場人員是否已安全撤離;是否存在隨次生災害的可能性;事故危及現場周邊區域的可能性等。4.3 報告與警報當緊急事態出現,應急救援指揮部立即向現場發出應急反應警報,通知有關人員以及事故現場的全體人員進入應急反應狀態;當災情不能控制時,在組織救援的同時,應急救援指揮部根20、據掌握的事故基本情況,在正確判明事故的發展趨勢后,及時向的錦屏地區社會公共應急救援中心報警。報警時,應交待清楚事故發生的詳細地點、災情規模、損傷情況、被困人員等,并留下報警人姓名、單位。4.4 自救現場最高領導人在報告、報警的同時,應根據事故類別,積極組織現場救援人員自行救助,以達到避免、減少人員傷亡及經濟損失的目的。4.5 人員緊急疏散與撤離當災情不能控制,并進一步擴大時,由應急救援總指揮下達應急疏散指令,現場指揮應立即組織發出所有人員按逃生路線迅速撤離的警報。現場救援人員按要求關閉正在操作的電氣設備,盡快有秩序地疏散場內人員至安全區域指定集合點;并加強警戒,保護好貴重物資,搶救受傷人員;后21、勤組做好物資保障工作。在發現有人員受傷時,先判斷環境的安全性再進行求助;在指定地點集中后,由授權人員統計應到人數,并及時向應急救援指揮部報告,以便及時了解是否存在員工滯留危險區域等情況;全體人員在指定集中地點停留,直至警報解除。當事故發展趨勢影響到周邊單位安全時,應急救援指揮部應及時通知所在單位管理機構,由他們下達疏散警報,應急救援人員要協助其做好人員疏散與撤離。4.6 交通管制4.6.1 警戒事故發生后,對場區周邊必須警戒隔離。其任務和作用是:保護事故現場、維護現場秩序、防止外來干擾、盡力保護現場人員的安全等。4.6.2 交通管制事故發生后,及時通知交警部門,對事故發生地的周邊道路實施有效的22、管制,其主要目的是為救援工作提供暢通的道路。4.6.3 配合社會救援組織搶救當社會救援組織到來后,項目部人員在應急救援指揮部的領導下,積極配合社會救援組織繼續進行搶救,同時,迅速有序地組織現場人員和重要物資安全疏散、迅速撤離。在搶救完傷亡人員和消除災情后,應及時清理事故現場,以疏通交通道路、避免損失進一步擴大;用電線路損壞時,應及時搶修,盡快恢復通電。4.6.4 緊急事態的進一步處理緊急事態平息穩定后,及時組織事故調查,收集物證人證,清理清潔現場,防止二次事故發生,準備恢復施工生產。同時,按有關要求搶修被燒壞或被砸壞的設備和物資,對于無法恢復的,應按報廢處理。4.6.5 事故追查分析事故發生后23、,按照事故調查、分析、處理制度的要求,堅持“四不放過”的原則,做好事故的調查、分析、處理工作,落實責任,并制定和實施相應的防范措施。5、 應急保障5.1通信與信息保障在汛期,項目部安排值班人員每日關注氣象情況,并及時接收管理局工程二處防汛辦公室提供的水文氣象情報和預報。項目部應急組織涉及各部門負責人通訊設備時刻處于開啟狀態,保證及時接收信息。5.2應急隊伍保障總指揮():負責組織應急救援指揮工作。副總指揮長():協助組長負責應急救援的具體指揮工作。安全環保部():協助總指揮、副總指揮做好事故報警、情況通報及事故搶救工作。事故現場人員組織撤離和事故現場秩序違護。綜合辦(李):車輛、道路管制工作,24、對外事故報警聯系工作。工程技術部():負責現場技術資料支持,并協助安全部門進行事故處置工作。物資部():負責救援物資的供應工作,包括施工現場電源和水源控制、協助搶救工作。財務部(李):負責事故搶救資金保障;工區(各個班組負責人):組成搶險突擊隊,配合以上各部門開展搶險和救援工作,具體分配如下。 5.3經費保障一旦發生事故,應急行動產生的費用從項目部預支。事故處理結束后,由安保部提供方案,從管理局安措費中申請支取后歸還。5.4應急物資保障事故發生后,指揮部統一指揮搶險和救援工作,有權調動項目部任何人員、設備和物資,保證工作順利進行,具體的物質設備明細如下:表2 20XX年防洪度汛物資設備明細表序25、號設備、物資、材料名稱數 量備 注1裝載機2輛防洪救險2紅巖車10輛防汛材料運輸車3東風小卡1輛防汛材料運輸車4皮卡3輛防汛人員運輸車5獵豹3輛防汛人員運輸車6面 包 車(20坐)3輛防汛人員運輸車7救生圈100個防止洞內涌水8救生衣200套防止洞內涌水9雨 衣300件10雨 靴200雙11編織袋10000個12細砂100m313潛水泵10臺14排污泵10臺15鐵 鍬300把16鋤 鎬300把17液體流量計(水流)1臺6、培訓與演練 汛期前,防汛部門及各涉及職能部門應進行一次防洪度汛應急預案的培訓演練。培訓演練內容包括防汛突發事件預防、應急指揮、綜合協調等內容,增強各涉及職能部門應對防汛突發事26、件的知識和能力。7、應急預案的啟動、終止和終止后工作恢復 7.1預案的啟動當事故的評估預測達到起動應急救援預案條件時,由項目部應急總指揮啟動應急預案。7.2預案的終止應急總指揮根據事故現場經過應急救援預案實施后的情況下達應急終止令,下達應急終止令應同時滿足以下情況:(1) 引起事故的危險源得到有效控制、消除;(2) 所有現場人員均得到清點;(3) 不存在其它影響應急救援預案終止的因素;應急救援行動已完全轉化為社會公共救援;(4) 應急總指揮認為事故的發展狀態必須終止的。7.3預案終止后的工作恢復應急救援預案實施終止后,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擴大,保護事故現場和物證,經有關部門認可后可恢復施工生27、產。 7.4應急救援總結對應急救援預案實施的全過程,認真科學地作出總結,完善應急救援預案中的不足和缺陷,為今后的預案建立、制訂、修改提供經驗和完善的依據。8、附則 項目部各部門在做好各自在防汛抗洪搶險工作的同時,承擔支援抗洪搶險救災任務,隨時做好抽調人員支援抗洪搶險的準備。8.1制定與解釋本預案由錦屏項目部安保部負責制訂,由北京振沖錦屏項目部安保部應急工作領導小組負責解釋。8.2實施時間本預案由發布之日起實施。8.3項目部應急響應流程圖汛期事故(涌水、泥石流、洪澇等)程序修改洞內施工生活營地事故現場項目部 是否啟動緊急預案信息傳遞應急救援指揮部結果事故調查報告事故分析應急準備和響應報告書政府有關部門是一般處理否實施救援安全環境部救援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