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曳引驅動電梯井道機械設備安裝質量管理手冊(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51373
2023-09-18
8頁
82.54KB
1、 井道機械設備安裝質量管理依據標準: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電梯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310-20021、范圍本工藝標準適用于額定載重量5000kg及以下,額定速度3m/s及以下各類國產曳引驅動電梯的井道機械設備安裝工程。2、施工準備2.1設備、材料要求:2.1.1各部件的規格、數量應符合有關要求,且無損壞。有出廠合格證。2.1.2油壓緩沖器活塞桿表面應干凈,無銹跡且備有防塵罩。2.1.3各設備的活動部件,應活動靈活,功能可靠。2.1.4補償繩應干凈,無死彎、無銹蝕、無斷絲現象。補償鏈應按要求穿好防震尼龍繩。2.1.5地腳螺栓、膨脹螺栓及其它各連接螺絲的規格、2、質量都要符合有關規定。并配有多種規格金屬墊片。2.2主要機具:電焊機及電焊工具、活扳手、套管扳手、鎯頭、盒尺、水平尺、鋼板尺、線墜。2.3作業條件:2.3.1井道內照明的要求同第二章第三節。2.3.2各層廳門按要求安裝完畢且調整好,門鎖作用必須安全可靠。3、操作工藝3.1工藝流程:安裝緩沖器底座安裝緩沖器安裝選層器下鋼帶輪、掛鋼帶安裝限速器繩索引緊裝置、裝限速繩安裝曳引繩補償裝置3.2安裝緩沖器底座:首先檢查緩立沖器底座與緩沖器是否配套,并進行試組裝。無問題時方可將緩沖器底座安裝在導軌底座上。對于沒有導軌底座的電梯,宜采用加工、增裝導軌底座。如采用混凝土底座,則必須保證不破壞井道底的防水層,避3、免滲水后患、且需采取措施,使混凝土底座與井道底連成一體。3.3安裝緩沖器:3.3.1安裝時緩沖器中心位置、垂直偏差、水平度偏差等指標要同時考慮。確定緩沖器中心位置:在轎廂(或對重)碰擊板中心放一線墜,移動緩沖器,使其中心對準線墜來確定緩沖器的位置,其偏移不得超過20mm(圖3.3.1)。圖3.3.13.3.2用水平尺測量緩沖器頂面,要求其水平誤差4S/1000(圖3.3.2)。圖3.3.23.3.3如作用轎廂(或對重)的緩沖器由兩個組成一套時,兩個緩沖器頂面應在一個水平面上,相差不應大于2mm(圖3.3.3)。圖3.3.33.3.4測量油壓緩沖器的活塞柱垂直度:其a和b的差不得大于1mm,測量4、時應于相差90的兩個方向進行(圖3.3.4)。圖3.3.43.3.5在緩沖器底部和緩沖器底部面積的1/2。調整緩沖器。墊入墊片的面積不得小于緩沖器底部面積的1/2。調整后要將地腳螺栓緊固,要求加彈簧墊圈或用雙螺母緊固。螺絲扣要露出35扣。3.4安裝選層器下鋼帶輪、掛鋼帶。3.4.1把下鋼帶輪固定支架安裝在轎廂軌道上,要求下鋼帶輪重坨架下面距底坑地面45050mm(圖3.4.1)。圖3.4.13.4.2下鋼帶輪軸向位置的調整方法是:在轎廂固定鋼帶點的中心位置吊一線墜,調整下鋼帶輪軸向位置,使其最大誤差為2mm(圖3.4.2.a)。圖3.4.2.a徑向位置調整:用線墜檢測上、下鋼帶輪邊緣應在同一垂5、線上。最在偏差不大于3mm(圖3.4.2.b)。圖3.4.2.b3.4.3在機房緩慢地往井道放鋼帶(要注意鋼帶不能扭折或打彎),使鋼帶通過下鋼帶輪后轎廂上的鋼帶固定卡固定后,再放另一側鋼帶與轎廂固定卡進行固定。鋼帶固定后應使固定于井底導軌上的鋼帶輪支架,向上傾斜,支架傾斜不超過50mm(圖5-90)。3.5安裝限速繩張緊裝置及限速繩:3.5.1安裝限速繩張緊裝置,其底部距底坑地平面距離可根據表3.5.1確定。張緊裝置底部距底坑地平面距離表3.5.1電梯速度(m/s)2311.750.51距底坑尺寸(mm)7505055050400503.5.2根據表3.5.1規定及安裝圖尺寸將張緊輪上位。由轎6、廂拉桿下繩頭中心向其對應的張緊輪繩槽中心點a吊一垂線A(見圖3.5.2)(機房限速器至轎廂拉桿上繩頭中心點的垂直度校定,已于限速器安裝時完成),同時由限速器繩槽中心向張緊輪另一端繩槽中心b吊垂線B,調整張緊輪位置,使垂線A與其對應15mm,則張緊裝置位置確定。3.5.3直接把限速繩掛在限速輪和張緊輪上進行測量,根據所需長度斷繩,做繩頭。做繩頭的方法與主鋼繩繩頭同,然后將繩頭與轎廂拉桿板固定(圖3.5.2)。圖3.5.23.6安裝曳引繩補償裝置:3.6.1若補償裝置為平衡鏈時,安裝前應于井道內自然懸掛松勁后再進行安裝。其固定方法見圖3.6.1。圖3.6.13.6.2若電梯用補償繩來補償時,除按施7、工圖施工外,還應注意使補償輪的導靴與補償輪導軌之間間隙為12mm(圖3.6.2)。圖3.6.24、質量標準4.1導軌主控項目4.1.1導軌安裝位置必須符合土建布置圖要求。一般項目4.1.2兩列導軌頂面間的距離偏差應為:轎廂導軌0+2mm;對重導軌0+3mm。4.1.3導軌支架在井道壁上的安裝應固定可靠。預埋件應符合土建布置圖要求。錨栓(如膨脹螺栓等)固定應在井道壁的混凝土構件上使用,其連接強度與承受振動的能力應滿足電梯產品設計要求,混凝土構件的壓縮強度應符合土建布置圖要求。4.1.4每列導軌工作面(包括側面與頂面)與安裝基準線每5m的偏差均不應大于下列數值:轎廂導軌和設有安全鉗的對重(平衡重)8、導軌為0.6mm;不設安全鉗的對重(平衡重)導軌為1.0mm。4.1.5轎廂導軌和設有安全鉗的對重(平衡重)導軌工作面接頭處不應有連續縫隙,導軌接頭處臺階不應大于0.05mm。如超過應修平,修平長度應大于150mm。4.1.6不設安全鉗的對重(平衡重)導軌接頭處縫隙不應大于1.0mm,導軌工作面接頭處臺階不應大于0.15mm。4.2轎廂主控項目4.2.1當距轎底面在1.1m以下使用玻璃轎壁時,必須在距轎底面0.91.1m的高度安裝扶手,且扶手必須獨立地固定,不得與玻璃有關。一般項目4.2.2當轎廂有反繩輪時,反繩輪應設置防護裝置和擋繩裝置。4.2.3當轎頂外側邊緣至井道壁水平方向的自由距離大于9、0.3m時,轎頂應裝設防護欄及警示性標識。4.3對重(平衡重)一般項目4.3.1當對重(平衡重)架有反繩輪,反繩輪應設置防護裝置和擋繩裝置。4.3.2對重(平衡重)塊應可靠固定。4.4安全部件主控項目4.4.1限速器動作速度整定封記必須完好,且無拆動痕跡。4.4.2當安全鉗可調節時,整定封記應完好,且無拆動痕跡。一般項目4.4.3限速器張緊裝置與其限位開關相對位置安裝應正確。4.4.4安全鉗與導軌的間隙應符合產品設計要求。4.4.5轎廂在兩端站平層位置時,轎廂、對重的緩沖器撞板與緩沖器頂面間的距離應符合土建布置圖要求。轎廂、對重的緩沖器撞板中心與緩沖器中心的偏差不應大于20mm。4.4.6液壓10、緩沖器柱塞鉛垂度不應大于0.5%,充液量應正確。4.5懸掛裝置、隨行電纜、補償裝置主控項目4.5.1繩頭組合必須安全可靠,且每個繩頭組合必須安裝防螺母松動和脫落的裝置。4.5.2鋼絲繩嚴禁有死彎。4.5.3當轎廂懸掛在兩根鋼絲繩或鏈條上,且其中一根鋼絲繩或鏈條發生異常相對伸長時,為此裝設的電氣安全開關應動作可靠。4.5.4隨行電纜嚴禁有打結和波浪扭曲現象。一般項目4.5.5每根鋼絲繩張力與平均值偏差不應大于5%。4.5.6隨行電纜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隨行電纜端部應固定可靠。2隨行電纜在運行中應避免與井道內其他部件干涉。當轎廂完全壓在緩沖器上時,隨行電纜不得與底坑地面接觸。4.5.7補償繩、11、鏈、纜等補償裝置的端部應固定可靠。4.5.8對補償繩的張緊輪,驗證補償繩張緊的電氣安全開關應動作可靠。張緊輪應安裝防護裝置。5、成品保護5.1要防止雜物由上向井道內墜落,以免砸傷已安裝的電梯部件。5.2對于補償裝置輪和油壓緩沖器要有可靠的防塵措施,以免影響其功能。6、應注意的質量問題6.1打緩沖器底座用的混凝土成分及水泥標號要符合設計要求。6.2限速器斷繩開關、鋼帶張緊裝置的斷帶開關、補償器的定位開頭的功能可靠。6.3限速繩要無斷絲、銹蝕、油污或彎曲現象。6.4鋼帶不能有折跡和銹蝕現象。6.5補償鏈環不能有開焊現象。補償繩不能有斷絲、銹蝕等現象。6.6油壓緩沖器在使用前一定要按要求加油,以保證其功能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