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安全生產風險管理基礎知識培訓課件(89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51410
2023-09-18
89頁
5.98MB
1、2023-9-16,xx,安全生產風險管理基礎知識培訓,1,2023-9-16,2,主 要 內 容,3,(一)安全 1.安全的定義 安全(safety)是指沒有危險,不發生事故和災害,不造成損失和傷害。理解:無危則安,無缺則全。安全是指客觀事物的危險程度能夠為人們普遍接受的狀態。,一、風險概述,2023-9-16,人安全行為,物安全狀態,人和物的安全關系安全管理,2.安全三要素,2023-9-16,4,3.安全的相對性 在系統工程中,安全是一個相對的概念,當危險低于某種程度時,人們就認為是安全的。因此,安全度與危險度互為補數,即:S+D=1 或 S=1-D。式中:S安全度,D危險度,2023-2、9-16,5,4.本質安全 本質安全是指通過設計等手段使生產設備或生產系統本身具有內在的能夠從根本上防止發生事故的功能。具體包括兩方面內容:,(1)失誤安全功能。指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誤,也不會發生事故或傷害,或者說設備設施和技術工藝本身具有自動防止人的不安全行為的功能。(2)故障安全功能。指設備、設施或技術工藝發生故障或者損壞時,還能暫時維持正常工作或自動轉變為安全狀態。,2023-9-16,6,2023-9-16,(二)危險 1.危險 危險(danger)是指系統中存在導致發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過了人們的承受程度。注:安全生產管理知識2011版注安考試輔導教材,7,2023-9-16,8,安3、全,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由小到大,人們可承受的水平,危險,安全與危險關系示意圖,2023-9-16,2.危險和有害因素 可對人造成傷亡、影響人的身體健康甚至導致疾病的因素(hazardous and harmful factors)。,9,注:生產過程危險和有害因素分類與代碼(GB/T13861-2009)。,2023-9-16,危險因素:對人造成傷亡或對物造成突發性損害的因素。強調突然發生和瞬間作用。,10,2023-9-16,有害因素:影響人的身體健康,導致疾病或對物造成慢性損害的因素。強調在一定時間內的積累作用。,11,2023-9-16,12,物的因素,環境的因素,人的因素,管理的因素,4、按可能導致生產過程中危險和有害因素的性質分為四大類,13,3.危險源 危險源(hazard)是可能導致人員傷害和疾病、財產損失、作業環境破壞或其他損失的根源或狀態。,注:標準化工作指南 第4部分:標準中涉及安全的內容(GB/T20000.42003)通常根源被理解為能量,因為只有能量才有破壞性;狀態是指能量載體所呈現的狀況和形態。,2023-9-16,14,兩類危險源,2023-9-16,15,第一類危險源:是指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可能發生意外釋放的能量,包括生產過程中各種能量源、能量載體或危險物質。第一類危險源決定了事故后果的嚴重性,它具有的能量越多,發生事故的后果越嚴重。,2023-9-165、,傷害事故類型與第一類危險源,2023-9-16,第二類危險源:是指導致約束、限制能量或危險物質的措施破壞或失效的各種因素。廣義上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誤、環境不良和管理缺陷等因素。,17,2023-9-16,18,第二類危險源決定了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它出現越頻繁,發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管理缺陷,19,4.重大危險源 國家標準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9)規定:長期地或臨時地生產、加工、使用或儲存危險化學品,且危險化學品的數量等于或超過臨界量的單元。,2023-9-16,2023-9-16,20,2023-9-16,21,不是重大危險源,是重大危險源,22,(三)事故 16、.事故隱患 事故隱患(hidden hazard)是指生產系統中存在的可導致事故發生的物的危險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管理上的缺陷。,不能將事故隱患與危險源兩者混淆:事故隱患是控制危險源的安全措施失效或缺少。,2023-9-16,23,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是指生產經營單位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標準、規程和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的規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存在可能導致事故發生的物的危險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管理上的缺陷。(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和治理暫行規定,國家安監總局令第16號),2023-9-16,危險源,關鍵是將各層次的漏“洞”降低到最少最小,技術,管理,教育,事故,危險源、事故隱7、患、安全管理和事故之間的關系說明,2023-9-16,24,隱患,2023-9-16,25,Engineering,Education,Enforcement,3E原則,26,2.事故 事故(accident)是指違背人們的意愿而突然發生的,導致系統或人的有目的的活動阻礙、失控、暫時或永久中止,造成人員傷害、財產損失或其他損失的意外事件。生產安全事故: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造成人身傷亡或者直接經濟損失的事件。(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93號),2023-9-16,2023-9-16,27,事故與事件概念示意,(四)風險,2023-9-16,28,股票(長期)投資風險股票(短線8、)投機風險彩票與賭博投機風險,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從股市說起,1.風險 風險(risk)是指某一事件發生的概率和其后果的組合。注:風險管理 術語(GB/T236942009)風險是對傷害的一種綜合衡量,包括傷害發生的概率和和傷害的嚴重程度。注:標準化工作指南 第4部分:標準中涉及安全的內容(GB/T20000.42003),2023-9-16,29,2023-9-16,30,Rf(P,C),式中:R風險 P事件發生概率(probability)C事件發生后果(consequence),風險的表達:在安全生產管理中,用事故發生的可能性(概率)與嚴重性(后果)的結合來表示危險的程度,即風險:,9、2023-9-16,31,損失幅度,損失概率,高風險,高風險,高風險,低風險,風險的比較,2023-9-16,xx,32,2.風險三要素,2023-9-16,33,風險因素分類,2023-9-16,34,風險事故,風險因素,風險損失,風 險,實際結果與預期結果的差異,引發,造成,生成,導致,風險作用鏈條,2023-9-16,35,3.風險與危險的區別,2023-9-16,36,正效益,風險管理成本,負效益,風險管理成本與效益的關系,2023-9-16,37,4.討論(1)危險是客觀存在的,是風險的前提,沒有危險就無所謂風險;(2)不提倡定義風險源這一概念,建議使用風險因素;(3)危險源不一定是10、事故隱患,而事故隱患則都是危險源。,(五)風險管理 1.安全生產風險 在未來的或一定的時間內,人們在實現安全生產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偏差。它表示,由于采用安全技術措施,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等安全生產支出,可能獲得的收益,或者沒有適當的安全生產投入可能付出的人身傷害、財產損失、環境破壞、社會影響等代價。,2023-9-16,38,2023-9-16,2.安全生產風險管理 通過風險評估和風險應對,對安全生產風險實施有效控制并妥善處理風險損失的后果,期望達到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安全保障為目標的全過程。,39,2023-9-16,40,是,風險管理的基本程序,確定環境信息,風險識別,風險分析,風險評價,11、監測和評審,風險應對,風險評估,2023-9-16,41,風險管理主要環節的內容,2023-9-16,3.風險評估 風險評估(risk assessment)是風險識別、風險分析和風險評價的全過程。通過識別某個組織的風險,對其風險的性質、發生的可能性以及損失的嚴重性進行估算、測量,并對風險的狀況進行綜合評價。,42,注:風險管理原則和指導方針(ISO31000),2023-9-16,43,二、風險識別,風險識別(risk identification)是指發現、列舉和描述風險要素的過程。,風險識別的過程,(一)風險因素1.人的因素,2023-9-16,44,2.物的因素,2023-9-16,412、5,2023-9-16,46,3.環境因素,2023-9-16,48,2023-9-16,49,4.管理因素,2023-9-16,50,2023-9-16,(二)風險事故 按照導致發生事故的原因,將傷亡事故分為20類:物體打擊:由失控物體的慣性造成的事故。如落物、滾石、錘擊、碎裂、崩塊等造成的傷害。不包括因車輛、機械設備、起重機械、坍塌和爆炸等引起的物體打擊事故。注: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準(GB6441-1986),51,車輛傷害:指企業內機動車輛和提升運輸車輛引起的事故。如機動車輛在行駛中的擠、壓、撞車或傾覆等事故,在行駛中上下車、搭乘礦車或放飛車所引起的事故,以及車輛運輸掛鉤、跑車事故。13、不包括因起重設備提升、牽引車輛和車輛停駛時發生的事故。,2023-9-16,52,機械傷害:指機械設備運動(靜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與人體接觸引起的傷害。如絞、碾、割、刺、夾擊、碰撞、剪切、卷入等傷害,適用于工件或刀具飛出傷人,切屑傷人,人體被旋轉機構卷入,手或其他部位被刀具碰傷,被轉動的機構纏住等。不包括由車輛、起重機械引起的機械傷害。,2023-9-16,53,起重傷害:指從事起重吊裝作業時造成的各類事故。如擠壓、墜落、物體打擊、觸電和機械傷害,適用于起重機械吊具和吊重造成的物體打擊,觸及高壓線或感應帶電引起的傷害,安裝或使用過程中傾覆引起的傷害,鋼絲斷裂引起的傷害。不適用于上下駕駛室14、時引起的高處墜落造成的傷害。,2023-9-16,54,觸電:指電流流經人體造成的事故。如電擊、電傷、雷擊傷害。適用于人體接觸帶電體引起的傷害、雷擊傷害和觸電墜落等傷害。不適用于起重機械觸電引起的傷害。,2023-9-16,55,淹溺:指大量液體經口、鼻進入人體肺部,造成呼吸道阻塞,發生急性缺氧而窒息的事故。適用于水上設施在航行、停泊、作業時發生的人員落水事故,包括水下施工發生的淹溺、高處墜落引起的淹溺。不適用于礦山、井下透水引起的淹溺。,2023-9-16,56,灼燙:指燒傷、燙傷、灼傷事故。適用于火焰燒傷、高溫物體燙傷、化學灼傷(酸、堿、鹽、有機物引起的體內外灼傷)、物理灼傷(光線、放射性15、物質引起的體內外灼傷)等傷害。不適用于電燒傷以及火災事故引起的燒傷。,2023-9-16,57,火災:指導致人身傷亡的企業火災事故。不適用于非企業原因造成的火災,如居民火災。此類事故屬于消防部門統計的事故。,2023-9-16,58,高處墜落:指人體具有重力勢能差時導致的事故。既適用于從腳手架、平臺、陡壁施工等高于地面處的墜落,也適用于由地面踏空墜入洞、坑,溝、升降口、漏斗等情況。不包括以其他事故類別為誘發條件的墜落,如高處作業時,因觸電失足墜落應定為觸電事故。,2023-9-16,59,坍塌:指物體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過自身的強度極限或因結構穩定性破壞而造成的事故。適用于因設計或施工不合理16、而造成的建筑物、構筑物、堆置物和腳手架等倒塌以及土方、砂石和煤堆塌方事故,包括建筑施工坍塌、拆除作業坍塌和堆放物料坍塌。不適用于礦山冒頂片幫事故,爆炸、爆破引起的坍塌事故。,2023-9-16,60,冒頂片幫:指礦井工作面、頂板、巷道側壁由于支護不當、壓力過大造成的坍塌事故。頂板塌落稱為冒頂;側壁坍塌稱為片幫。二者常同時發生,統稱為冒頂片幫。適用于礦井掘進、地下開采及其他坑道作業發生的坍塌事故。,2023-9-16,61,透水:指礦井掘進、地下開采或其他坑道作業時,大量意外水源突然涌入造成的事故。適用于井巷與含水巖層、地下含水帶、溶洞或與被淹巷道、地面水域相通時涌水成災造成的事故。不適用于地面17、水害事故。,2023-9-16,62,放炮:指爆破作業造成的事故。適用于各種爆破作業,如采石、采礦、采煤、開山、修路、拆除建筑物等工程爆破作業引起的事故。,2023-9-16,63,瓦斯爆炸:是指瓦斯、煤塵與空氣混合達到爆炸極限,遇有火源時引起的化學性爆炸事故。主要適用于煤礦,同時也適用于其他空氣不流通,瓦斯、煤塵積聚的場合。,2023-9-16,64,火藥爆炸:指火藥與炸藥及其制品在生產、加工、運輸、儲存的過程中發生的爆炸事故。適用于火藥與炸藥由于外來因素的振動、明火、摩擦、靜電作用引起的爆炸,火藥與炸藥自身的熱分解作用,儲存時間過長或因存藥過多發生的爆炸事故,也適用于熔煉金屬時,廢料處理不18、凈,殘存火藥或炸藥引起的爆炸事故。,2023-9-16,65,鍋爐爆炸:指鍋爐發生的物理性爆炸事故。但特種設備定義范圍規定為容積大于或者等于30L的承壓蒸汽鍋爐;出口水壓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壓),且額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0.1MW的承壓熱水鍋爐;有機熱載體鍋爐。,2023-9-16,66,容器爆炸:指壓力容器由于介質壓力升高引起的物理性爆炸或由于易燃易爆介質引起的化學性爆炸。也包括壓力容器內易燃易爆介質在容器破裂后,與周圍的空氣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到火源時產生的化學爆炸,也稱容器的二次爆炸。但特種設備定義范圍規定為最高工作壓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壓),且壓力與容積的乘積大于或19、者等于2.5MPaL的氣體、液化氣體和最高工作溫度高于或者等于標準沸點的液體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動式容器;盛裝公稱工作壓力大于或者等于0.2MPa(表壓),且壓力與容積的乘積大于或者等于1.0MPaL的氣體、液化氣體和標準沸點等于或者低于60液體的氣瓶;氧艙等。,2023-9-16,67,其他爆炸:凡不屬于上述爆炸的事故均列為其他爆炸事故。如:(1)易燃易爆性氣體與空氣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2)易燃易爆性粉塵或氣溶膠與空氣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3)易燃易爆性液體、易燃易爆性固體分解出易燃易爆性氣體或蒸汽與空氣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此外,爐膛爆炸,鋼水包爆炸亦均屬于其他爆炸。,20、2023-9-16,68,中毒和窒息:人員接觸有毒物質,如誤吃有毒食物或吸入有毒氣體引起的事故稱為急性中毒;人員在廢棄的坑道、暗井、涵洞、地下管道等通風不良的環境下工作,因為氧氣缺乏導致突然暈倒,甚至死亡的事故稱為窒息。以上兩種現象合為一體,稱為中毒和窒息事故。不適用于病理變化導致的中毒和窒息事故,也不適用于慢性職業中毒導致的死亡。,2023-9-16,69,其他傷害:凡不屬于上述傷害的事故均稱為其他傷害。如扭傷、跌傷、凍傷、動物咬傷、釘子軋傷等。,2023-9-16,70,2023-9-16,(三)風險損失 指企業發生傷亡事故所引起的一切經濟損失,包括直接經濟損失和間接經濟損失:(1)直接經21、濟損失。因事故造成人身傷亡及善后處理支出的費用和毀壞財產的價值;(2)間接經濟損失。因事故導致產值減少、資源破壞和受事故影響而造成其他各類損失的價值。,71,2023-9-16,72,三、風險分析,風險分析(risk analysis)是根據風險的類型、獲得的信息和風險評估結果的使用目的,對識別出的風險進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為風險評價和風險應對提供支持。,2023-9-16,73,常用風險評估技術,表中:SA非常適用,A適用,NA不適用,2023-9-16,風險發生可能性的評價標準,74,2023-9-16,風險對目標影響程度的評價標準,75,2023-9-16,續表,76,2023-9-1622、,77,風險矩陣示例,2023-9-16,78,風險矩陣應用,2023-9-16,79,四、風險評價,風險評價(risk evaluation)是指將風險分析的結果與組織的風險準則比較,或者在各種風險的分析結果之間進行比較,來確定風險等級,以便做出適合的風險應對決策。,2023-9-16,80,(一)可容許個人風險標準 個人風險是指因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各種潛在的火災、爆炸、有毒氣體泄漏事故造成區域內某一固定位置人員的個體死亡概率,即單位時間內(通常為年)的個體死亡率。通常用個人風險等值線表示。通過定量風險評價,危險化學品單位周邊重要目標和敏感場所承受的個人風險應滿足表4-1中可容許風險標準要23、求。,2023-9-16,81,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裝置個人可接受風險標準值表,表4-1,2023-9-16,82,(二)可容許社會風險標準 社會風險是指能夠引起大于等于N人死亡的事故累積頻率(F),也即單位時間內(通常為年)的死亡人數。通常用社會風險曲線(F-N曲線)表示。可容許社會風險標準采用ALARP(As Low As Reasonable Practice)原則作為可接受原則。ALARP原則通過兩個風險分界線將風險劃分為3個區域,即:不可容許區、盡可能降低區(ALARP)和可容許區。,2023-9-16,83,圖4-1 我國社會風險曲線(F-N曲線),不可接受區,盡可能降低區,可接受24、區,死亡人數N(人),累積頻率F(次/年),2023-9-16,84,通過定量風險評價,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產生的社會風險應滿足圖4-1中可容許社會風險標準要求:若社會風險曲線落在不可接受區,除特殊情況外,該風險無論如何不能被接受。若落在盡可能降低區,則需要在可能的情況下盡量減少風險,即對各種風險處理措施方案進行成本效益分析等,以決定是否采取這些措施。若落在可接受區,風險處于很低的水平,該風險是可以被接受的,無需采取安全改進措施。,2023-9-16,85,五、風險應對,風險應對是修正的過程。風險應對 即在完成風險評估的基礎之上,選擇并執行一種或多種措施來改變風險,包括改變風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25、或后果。核心目的:一是以最小的成本使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的程度;二是以最合理的代價獲得最大的保障。,86,風險應對的手段,2023-9-16,2023-9-16,87,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暫行規定國家安監總局令第40號 第十三條 危險化學品單位應當根據構成重大危險源的危險化學品種類、數量、生產、使用工藝(方式)或者相關設備、設施等實際情況,按照下列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監測監控體系,完善控制措施:(一)重大危險源配備溫度、壓力、液位、流量、組份等信息的不間斷采集和監測系統以及可燃氣體和有毒有害氣體泄漏檢測報警裝置,并具備信息遠傳、連續記錄、事故預警、信息存儲等功能;一級或者二級重大危險源,具備緊26、急停車功能。記錄的電子數據的保存時間不少于30天;(二)重大危險源的化工生產裝置裝備滿足安全生產要求的自動化控制系統;一級或者二級重大危險源,裝備緊急停車系統;(三)對重大危險源中的毒性氣體、劇毒液體和易燃氣體等重點設施,設置緊急切斷裝置;毒性氣體的設施,設置泄漏物緊急處置裝置。涉及毒性氣體、液化氣體、劇毒液體的一級或者二級重大危險源,配備獨立的安全儀表系統(SIS);(四)重大危險源中儲存劇毒物質的場所或者設施,設置視頻監控系統;(五)安全監測監控系統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規定。,2023-9-16,88,第二十一條 危險化學品單位應當制定重大危險源事故應急預案演練計劃,并按照下列要求進行事故應急預案演練:(一)對重大危險源專項應急預案,每年至少進行一次;(二)對重大危險源現場處置方案,每半年至少進行一次。應急預案演練結束后,危險化學品單位應當對應急預案演練效果進行評估,撰寫應急預案演練評估報告,分析存在的問題,對應急預案提出修訂意見,并及時修訂完善。,2023-9-16,89,89,謝謝,8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