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公司防洪防汛專項應急預案(2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51502
2023-09-18
22頁
161.11KB
1、 防洪防汛專項應急預案二XX年一月批 準 頁XX油田分公司XX石油合作開發項目經理部(以下簡稱“XX項目部”)防洪防汛專項應急預案是XX油田分公司XX石油合作開發項目經理部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的支持性文件,闡述了預案適用范圍、工作原則、災害分類和響應分級,明確了應急組織體系與職責、預防和預警、應急響應、應急保障等要求,用于指導XX項目部油區汛期突發重大事故的響應、救援等應急管理工作。 防洪防汛專項應急預案經XX項目部HSE委員會審議通過,現正式發布。XX油田分公司XX石油合作開發項目經理部: 二XX年一月一日目 錄1 風險識別11.1 適用范圍11.2 工作原則11.3 突發事件的定義11.42、 事件分級11.4.1 一級事故(級)11.4.2 二級事故(級)21.4.3 三級事故(級)22 組織機構與職責22.1 環境突發事故應急領導小組32.2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42.3 現場應急指揮部42.4 應急工作主要部門52.4.1 綜合部52.4.2 生產部52.4.3 巡護隊52.4.4 技術部52.4.5 供應部62.5 應急信息組62.6 應急專家組62.7 應急工作支持部門62.8 區域應急救援中心62.9 基層單位應急領導小組73 風險識別與預防73.1 重點環境保護目標73.2 主要環境風險73.3 預防與監控84 應急響應84.1 接警94.2 預警104.2.1 預警條件3、104.2.2 預警程序104.2.3 預警行動114.3 應急行動114.3.1 響應條件114.3.2 響應程序114.3.3 響應職責124.4 現場檢測與評估134.5 次生災害防范134.6 響應解除134.7 災后處置135 應急保障145.1 通訊與信息145.1.1 生產應急指揮中心145.1.2 基層單位應急指揮機構145.2 物資保障145.3 應急隊伍145.4 醫療衛生保障145.5 治安保障146 附則146.1 制訂與解釋146.2 預案的實施157 附件15附件1 環境突發事故應急處置工作程序16附件2 突發事件專項應急預案論證意見19附件3 參加預案論證應急專家4、名單2020XX油田分公司XX石油合作開發項目經理部防洪防汛專項應急預案1 風險識別1.1 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應對XX項目部所屬基層各生產單位所屬地區發生暴雨滑坡、泥石流及危害人身及財產安全的突發事件的處置。1.2 工作原則環境突發事故應急救援應堅持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統一指揮、區域聯動。降低傷害、科學控制、快速果斷。1.3 突發事件的定義防洪防汛突發事件是指突遇暴雨所致,在瞬時或短時間內大量降雨,對生產生活區域造成雨水沖刷、泥石流及河流漲水,給人民的生命和國家財產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損失的突發事件。1.4 事件分級根據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國務院2005)有關規定,依據XX油田分公司XX5、石油合作開發項目經理部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按突發事故的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將環境突發事故分為3級:級事故為油田公司級,級項目部級,級為井區(隊)級。1.4.1 一級事故(級)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級事故: 造成3人及以上死亡,或中毒(重傷)10人及以上。 因環境污染造成跨地市級行政區域糾紛,使當地經濟、社會活動受到影響。 3類放射源丟失、被盜或失控。 發生在環境敏感區的油品泄漏量為1噸以上,以及在非環境敏感區油品泄漏量為10噸以上,造成較大污染的事故。1.4.2 二級事故(級)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級事故: 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傷)39人。 因環境污染造成跨縣級行政區域6、糾紛,引起一般群體性影響。 4、5類放射源丟失、被盜或失控。 發生在環境敏感區的油品泄漏量為1噸以下,以及在非環境敏感區油品泄漏量為510噸,造成一般污染的事故。1.4.3 三級事故(級)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級事件 污染事故造成人員傷害。 生產區域內造成環境污染糾紛。 在非環境敏感區油品泄漏量5噸以下,造成一般污染的事故。2 組織機構與職責XX項目部防洪防汛應急組織機構,由XX項目部防洪防汛應急領導小組和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應急工作主要部門、應急工作支持部門、應急信息組組成,XX項目部防洪防汛應急組織機構如圖2-1所示。防洪防汛辦公室長海項目部防洪防汛領導小組 項目部機關供應部油田巡護隊瑞7、普索車隊集輸井區史家灣二區史家灣一井區姬一聯交油班耿213井區圖2-1 防洪防汛應急組織體系圖2.1 環境突發事故應急領導小組組 長:項目經理副組長:項目部副經理成 員:機關相關組室、部門、二級單位及應急協議單位主要負責人。主要工作職責:全面領導XX項目部防洪防汛應急救援工作,指導應急救援體系和制度建設;審定項目部防洪防汛應急預案;負責項目部應急救援工作的領導和重大方案的決策;根據現場需要,指定有關人員到現場協調指揮應急救援工作;負責審核對外發布和上報的事故信息。2.2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生產部長成員:巡護隊、生產部、技術部、綜合部、供應部、銳普索公司等有關部門、單位主管領導。主要工作職責8、: 在防洪防汛應急領導小組的領導下,綜合協調突發應急救援工作。 接收基層單位防洪防汛突發事件報告,及時向應急領導小組匯報事故情況并傳達應急領導小組指示,同時向有關部門通報事件情況。 持續跟蹤事件動態,協調組織有關部門、專業救援力量以及專家參與防洪防汛應急救援工作。 向防洪防汛應急專家組通報事件進展情況,獲取專家意見及支持。 統籌調度項目部突發事件應急救援資源,協調消防、交通、醫療救護等救援力量。 負責起草防洪防汛應急救援工作的相關文字材料。 組織召集會議,討論和協調解決防洪防汛應急領導小組提出的要求。 完成防洪防汛應急領導小組交辦的其它工作。防洪防汛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生產部。2.3 現場應9、急指揮部現場應急指揮部是XX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指派,負責現場應急處置指揮的臨時組織,由XX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成員和相關單位人員及專家組成。在應急領導小組的授權下,可對各應急工作小組和相關單位、救援力量進行指揮。主要工作職責:落實上級應急指令;制定、適時調整并督促實施現場應急處置方案;收集、整理、報告現場應急資料信息;統籌調配使用應急資源;評估應急處置效果,核實解除應急狀態。2.4 應急工作主要部門2.4.1 綜合部 負責與油田公司和地方縣級政府的信息溝通與聯系。 組織起草應急事故上報材料,牽頭組織新聞發布工作。 負責應急狀態下外部關系的溝通與協作。 配合應急處置中有關涉外單位賠償的協調工作。 10、負責應急處理過程中后勤及組織醫療救護工作。 負責保障應急人員的生活供給,負責傷亡人員的善后處理工作。 負責對受災區域消毒和防疫工作。2.4.2 生產部 負責組織應急處置過程中安全環保措施的制定和論證工作。 負責指導應急處理過程中的各類安全管理工作。 負責組織應急現場及周圍區域污染物濃度及有毒有害物質的檢測。 負責應急處理過程中的各類安全環保監護和監督管理,防止次生事故的發生和蔓延。 負責突發事件造成管線泄漏、油氣污染等對大氣、河流、水源、土壤等或配合政府監測機構開展相應應急監測。 負責組織應急設備和物資及時送達現場。 負責應急現場通信聯絡、對外聯系、特種設備、車輛、道路搶修和運輸保障工作。2.11、4.3 巡護隊 負責應急處理中消防大隊人員、器材、設施調動。 負責應急現場的警戒、人員疏散、治安保衛。 配合公安機關、地方相關部門對防洪防汛因災損失情況進行調查。2.4.4 技術部負責受災單位相關工藝措施恢復工作的制定。2.4.5 供應部 負責應急物資的采購及供給。 2.5 應急信息組信息組由綜合部牽頭,成員單位包括生產部、技術部、綜合部、供應部、瑞普索公司等有關部門、單位。主要工作職責:貫徹應急領導小組的指令;草擬新聞稿或公告,在重特大突發事故應急處置會議后1小時內完成對外公布的新聞報道材料,報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審批;根據授權與主要媒體溝通,保持與媒體的聯系,正確引導公眾輿論;根據授權在項目部12、內部發布消息,告知員工突發事故情況,保持與員工的溝通聯系;收集、跟蹤輿論信息;分析突發事故應急處置的相關法律責任,提供法律支持。2.6 應急專家組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日常管理,在應急狀態下調動相關專家組成應急專家組,提供技術支持。主要工作職責:參與制訂項目部防洪防汛應急方案;參加現場處置工作,為現場處置措施提供決策建議和技術支持;負責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交辦的其它任務。2.7 應急工作支持部門公司其它部門和單位作為應急工作支持部門,按要求及時落實環境突發事故領導小組發出的其它指令,配合環境突發事故應急主要部門做好應急支持工作,具體應急工作職責見XX油田分公司XX石油合作開發項目經理部突發事件總13、體應急預案。2.8 區域應急救援中心就近可用的有XX定邊應急救援中心,同時周邊有采油三廠、采油五廠、采油六廠等兄弟單位協助支援。周邊有定邊縣醫院和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2.9 基層單位應急領導小組基層單位應急領導小組是應對本單位環境突發事故的責任主體,在XX項目部指派的現場指揮部未到達現場前,負有直接指揮權、處置權。主要工作職責: 負責本單位應急體系建設,建立健全本單位應急資源。 當發生突發事故時,按程序啟動應急預案,并按照預案規定,向生產部報告情況。 按照應急預案要求開展應急處置,指揮現場搶險救援。 根據突發事故的態勢,及時向XX項目部生產應急指揮中心或屬地政府提出增援請求。 貫徹執行XX項目14、部生產應急指揮中心各項指令。 在屬地政府直接指揮應急處置時,接受政府領導,協助政府開展相關的應急救援工作。 組織應急響應結束后的評估、恢復、重建和總結改進工作。3 風險識別與預防3.1 重點環境保護目標 學校、鄉鎮、村莊等人口稠密區。 礦權范圍內溝、河。3.2 主要環境風險 發生自然災害(塌方、山體滑坡、泥石流等)導致管線斷裂,造成水體或土壤污染。 工程施工誤操作導致管線、油氣設施破壞造成油氣泄漏。 偷盜破壞造成油氣泄漏污染環境。 設施故障及管網腐蝕穿孔導致油氣泄漏。 污染防治設施損壞、停運,導致超標排放。 3、4、5類放射源丟失、失控。3.3 預防與監控通過加強制度建設、場站設施管理、管線巡15、護等措施預防環境突發事故的發生。 推行數字化建設,場站采用視頻監控、管線采用泄漏在線監測技術分區域分段控制。 落實場站巡檢、管線巡護制度,極端天氣加強巡護力量與頻次。 加強應急隊伍建設和環保應急器材配備及保養,保證應急力量及物資完好。 加強對員工的安全教育,嚴格遵守操作規程。 定期開展隱患排查,尤其加強特殊時段的隱患排查,消除潛在風險。 相關單位與管道、管線沿線施工單位建立安全管護溝通機制,防止誤操作。 加大宣傳,設立有獎舉報機制,遏制偷盜破壞。 加強管線、管串、場站設施腐蝕監測,預防腐蝕泄漏。4 應急響應XX項目部防洪防汛應急響應過程流程如圖4-1所示。圖4-1 XX項目部防洪防汛應急響應過16、程流程圖4.1 接警基層單位發生汛情時,在30分鐘內內向生產應急指揮中心報告(報告內容應包括但不限于表4-1防洪防汛報告內容一覽表要求的內容)。情況緊急時,事發單位可越級直接向生產部報告。報告電話: 信息報告和通信聯絡,應采用有效方式。發送圖文傳真和電子郵件時,應確認對方已收到。表4-1 防洪防汛報告內容一覽表序號防洪防汛報告內容備注1事故概述1.1事故時間1.2事故地點1.3初步原因1.4污染物泄漏量1.5污染影響范圍1.6人員傷亡情況1.7人員救治情況1.8設施損壞情況1.9財產損失情況1.10危險、風險判斷1.11道路交通情況1.12人員疏散1.13已采取措施1.14政府部門協調情況1.17、15應急人員及器材到位情況1.16應急物資儲備情況1.17援助請求2氣象環境條件描述2.1天氣狀況(含風向、風速)2.2地形地貌2.3水流方向、流速3周邊社會環境描述3.1周邊裝置設施分布3.2居民設施損毀情況3.3周邊居民人口分布3.4周邊道路分布3.5道路管制情況4.2 預警4.2.1 預警條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啟動預警程序: 發生級、級環境突發事故。 重點區域、特殊時段、極端天氣等可能引發嚴重事態的環境突發事故。4.2.2 預警程序 XX項目部防洪防汛應急領導小組下達預警指令。 及時向基層單位及相關職能部門發布和傳遞預警信息。 XX項目部防洪防汛應急組織機構構成單位和個人進入應急準備狀18、態。 基層單位連續跟蹤事態發展,采取防范控制措施,做好相應的應急準備。 根據已預警突發事故的情況變化,適時宣布預警解除。4.2.3 預警行動接到級、級突發事故信息后,生產部應立即做好以下工作: 立即向應急領導小組副組長報告。 通知機關有關職能部門。 跟蹤事發單位應急處置動態。XX項目部防洪防汛應急領導小組副組長應做好以下工作: 組織相關部門召開應急準備會議,研究、安排應急準備工作。 指令機關有關職能部門做好應急準備。 做好啟動XX項目部防洪防汛專項應急響應的準備。機關職能部門接到應急領導小組指令,做好各項應急準備工作。4.3 應急行動4.3.1 響應條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時,XX項目部啟動應急響19、應程序:發生級、級環境突發事故, 接到地方縣級政府和油田公司的應急聯動要求時。 重點區域、敏感時期等可能引發嚴重事態的環境突發事故。4.3.2 響應程序接警后,基層單位應急機構立即趕赴現場,區域應急救援中心責任單位應急機構立即代表XX項目部趕赴現場組織救援。環境突發事故應急領導小組視情況及時主持召開成員單位會議,研究部署應急處置工作。指定現場應急指揮部人員,立即出發趕赴現場。現場應急指揮部到達現場,立即開展工作。現場應急指揮部應從物資供應、交通運輸、醫療救護、通訊、搶險突擊隊等方面組織現場處置。依據事態發展情況和應急救援需求,隨時調動XX項目部內部應急隊伍,并隨時向XX項目部防洪防汛應急領導小20、組組長或副組長請示。若環境突發事故引發爆炸、著火,根據事故分級,啟動油氣站庫及油氣處理裝置爆炸著火突發事故專項應急預案;若引發危險化學品泄漏、中毒,根據事件分級,啟動危險化學品嚴重泄漏失控和中毒突發事故專項應急預案。組織實施控制方案,組織應急搶險處置行動,采取應急措施,并防止處置過程中事態的進一步擴大,負責事故排除后的應急現場清理。4.3.3 響應職責 環境突發事故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含副組長) 主持召開首次會議,宣布進入應急響應狀態。 傳達XX項目部防洪防汛應急領導小組的應急工作指令,確定現場指揮部組成及主要任務,部署應急救援工作。 組織召開后續會議,協調各部門、相關專業救援力量應急響應行動,21、審定重大應急決策。 了解事故發展態勢,及時向XX項目部防洪防汛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報告,并落實指令。 宣布解除應急狀態,召開末次會議,總結并部署善后工作。 XX項目部防洪防汛急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 向XX項目部防洪防汛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報告,傳達并落實工作指令。 召集辦公室成員、有關專家進行會商,組織分析判斷事故發展態勢,確定現場工作組的人員,研究提出應急救援支持建議。 向相關部門、專業救援力量通報事故情況。 現場指揮部 按要求及時趕赴事發單位,了解現狀,制定應急救援方案,開展應急救援工作。 傳達環境突發事故應急領導小組的工作指令,及時向XX項目部防洪防汛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現場應急工作的有關信息。22、 評估應急救援開展,按XX項目部防洪防汛應急領導小組指令解除現場應急救援。 完成環境突發事故應急領導小組交辦的有關工作。 基層單位 成立現場應急指揮部,在專業救援力量到達之前負責現場應急指揮工作。 組織開展應急監測,針對事態發展制定和調整應急救援工作方案。 配合地方政府做好有關應急聯動工作。 事故結束后,做好善后處理工作。4.4 現場檢測與評估生產部應配合當地環境監測部門對事故可能影響的水源、河流、大氣、土壤等樣品進行監測分析,以確定污染物泄漏污染區域范圍、濃度,據此設置警戒線,劃定安全區域,并對事故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評估。4.5 次生災害防范 現場應急指揮部組織專家進行會商,研判事態發展趨勢23、,制定次生災害防范措施。 在事故處理過程中進行持續檢測,接到應急狀態解除令后,監測人員對事故現場及周邊飲用水源或地表水、大氣污染區域須繼續監測,以判斷事故現場是否有次生隱患,根據需要完成事故現場其它監測與評估。 現場應急指揮部進行動態評估,當有可能危及人員生命安全時,應立即指揮撤離。4.6 響應解除當現場環境污染已經得到有效控制,次生污染隱患已經消除;受傷、中毒人員得到妥善救治和安置,經過評估確認后,并經地方縣級政府主管部門同意,現場應急指揮部提出解除現場應急狀態的建議,向XX項目部防洪防汛應急領導小組報告,由XX項目部防洪防汛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宣布解除應急響應。4.7 災后處置 XX項目部防洪24、防汛應急領導小組協助地方政府做好受災人員的安置工作,按照法律法規要求支付賠償或補償,并對遭受污染的生態環境進行恢復,超出XX項目部能力范圍的,上報油田公司防洪防汛應急應急領導小組協調解決。 XX項目部防洪防汛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組織有關專家,會同基層單位進行應急過程評價,編制環境突發事故調查報告和應急總結報告,并在響應解除后1個月內上報公司防洪防汛應急領導小組。 對故意破壞或偷盜造成嚴重污染的環境突發事故,巡護隊應協助公安機關調查、取證及追究第三方責任。5 應急保障5.1 通訊與信息5.1.1 生產應急指揮中心保證24 小時調度值班電話有人值班,內外部能隨時取得聯系。5.1.2 基層單位應急25、指揮機構負責收集、分析、處理,上報信息。5.2 物資保障具體見總體預案7.1.1.目前XX項目部防洪防汛應急搶險物資基本能滿足需求。5.3 應急隊伍具體搶險隊伍建總體預案7.1.1。同時有區域救援中心援助,和當地縣級政府主管部門協助。5.4 醫療衛生保障綜合部負責協調應急處置中的相關醫療部門,組織醫療救護隊伍實施現場醫療救護,組織落實專用藥品和器材。5.5 治安保障現場應急指揮部、巡護隊在公安部門到來之前,要組織事故現場治安警戒和治安管理,加強對重點地區、重點場所、重點人群、重要物資設備的防范保護,維持現場秩序,及時疏散群眾;協助公安部門實施治安保衛工作。6 附則6.1 制訂與解釋本預案由生產26、部組織制訂,并負責解釋。6.2 預案的實施本預案自20XX年1月1日起實施。7 附件附件1 XX項目部防洪防汛應急處置工作程序附件1 環境突發事故應急處置工作程序環境突發事故應急處置工作程序1、現場應急環境監測 初步確定監測項目。 選定監測分析方法。 確定相應的監測儀器和采樣設備。 根據污染情況初步確定監測點位的布設、采樣方式和頻次。2、應急處置要點按照環境突發事故的類別和特點,根據實地情況,采取但不限于以下相應的處置措施。 突發水環境污染事故的處理 采取有效措施,盡快切斷污染源。 迅速了解事發地及下游一定范圍的地表及地下水文條件、重要保護目標及其分布等情況。 迅速布點監測,在第一時間確定污染27、物種類和濃度,出具監測數據;測量水體流速,估算污染物轉移、擴散速率。 針對特征污染物質,采取有效措施使之被有效攔截、吸收、稀釋、分解,降低水環境中污染物質的濃度。 嚴防飲水中毒事件的發生,做好對中毒人員的救治工作。 對污染狀況進行跟蹤調查,根據監測數據和其他有關數據編制分析圖表,預測污染遷移強度、速度和影響范圍,及時調整對策。 突發有毒氣體擴散事件的處理 采取有效措施,盡快切斷污染源。 迅速了解事發地地形地貌、氣象條件、重要保護目標及其分布等情況。 迅速布點監測,確定污染物種類、濃度,以及現場空氣動力學數據(氣溫、氣壓、風向、風力、大氣穩定度等),采取有效措施保護敏感環境目標。 做好可能受污染28、人群的疏散及對毒氣中毒人員的救治工作。 對污染狀況進行跟蹤監測,預測污染擴散強度、速度和影響范圍,及時調整對策。 輻射事件的處理 對于放射源丟失、被盜或被搶的事故:1)應當組織力量排查與搜尋丟失或被盜被搶的物質。2)配合公安機關、武警部隊、衛生行政部門進行調查、偵破。3)在指定區域內宣傳放射性物質的危害特性。 對于放射性物質泄漏事故:1)迅速做好事故現場布控,設定初始隔離區,緊急疏散轉移隔離區內所有無關人員;積極與當地政府環保、衛生、公安部門協調,切斷一切可能擴大輻射污染范圍的途徑。2)迅速收集現場信息,組織制定現場處置方案并負責實施;組織專業技術人員佩戴個人防護用具進入事故現場,實時監測空氣29、中放射強度,盡早查明事故原因,為事故處理提供科學依據。3)在采取有效個人安全防護措施的情況下組織人員徹底清除污染。對可能受放射性核素污染或者放射損傷的人員,立即采取暫時隔離和應急救援措施。組織有可能受到放射性物質傷害的周邊群眾進行體檢和治療。 原油溢油事件的處理 采取有效措施,立即切斷溢油源。 采取圍、堵等措施控制影響范圍。 采用機械回收等方法,將溢油最大限度地回收。 對少量確實無法回收的油,采用投加降烴菌等方法,降低殘油的污染程度。投加降烴菌后應按照降烴菌的使用方法打好圍堰,并正確維護。 評估對生態保護目標的破壞程度,形成報告。 危險廢物污染事件的處理 采取有效措施,盡快切斷污染源。 迅速了解事發地地形地貌、氣象條件、地表及地下水文條件、重要保護目標及其分布等情況,采取措施盡力保護重要目標不受污染。 若污染物質污染了水體,則實時監測水體中污染物質的濃度,預測污染物質的遷移轉化規律,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嚴防發生飲水中毒事件。 實時監測大氣中劇毒物質的濃度,并預測污染物的遷移擴散及轉化規律,及時采取相應措施。 對土壤中的污染物質進行消毒、洗消、清運,最大限度地消除危害。 做好可能受污染人群的疏散及中毒人員的救治工作。 生態環境破壞事故的處理生態環境破壞事件多是以上幾種事故的衍生事故,因此,在處理以上事故時,必須及時考慮生態恢復和補救措施,以防止發生更大范圍的生態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