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車間現場勞動防護用品的使用和管理培訓課件(43頁).ppt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751592
2023-09-18
43頁
9.94MB
1、勞動防護用品管理現場勞動防護用品的使用和管理,主講人:XX,培訓地點:XX,培訓時間:XX,現場勞動防護用品的使用注意事項,勞動防護用品現場管理基本要求,對勞動防護用品現場管理的探討,員工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的幾點看法,目錄/Contents,01,02,03,04,01現場勞動防護用品的使用注意事項,勞動防護用品的分類,(1)頭部防護用品,(2)呼吸防護用品,(3)眼(面)防護用品,(4)聽力防護用品,(5)手部防護用品,(6)足部防護用品,(7)軀體防護用品,(8)皮膚類防護用品,(9)墜落防護用品,(10)其他,個人防護裝備是保護勞動者免受傷害的第一道防線,也是最后一道防線。,使用前的檢查舉2、例,使用前的檢查內容:,使用前的檢查舉例,無“生產許可證”單位生產的產品不得使用無“產品合格證書”的不得使用產品的規格及技術性能是否與作業的防護要求吻合已領用的勞動防護用品由使用者自行管理確定報廢后,經EHS核準,以舊換新報廢用品由專人統一收集,EHS負責定期銷毀并填寫報廢記錄,使用前的檢查內容:,GBT 11651-2008 個體防護裝備選用規范,AQT 3048-2013 化工企業勞動防護用品選用及配備,防護用品配置(一),防護用品配置(二),GBT 11651-2008 個體防護裝備選用規范,AQT 3048-2013 化工企業勞動防護用品選用及配備,安全帽的正確使用和維護,勞動防護用品3、使用及維護舉例(一),安全帽的正確使用和維護,勞動防護用品使用及維護舉例(一),佩戴前確認是否合格,是否在使用有效期內,將安全帽戴正,帽舌朝正前方,按下后箍調節器,調節后箍,使后箍緊貼頭部,調節下頜調節器,使下頜帶緊貼下顎,安全帶的正確使用和維護,思想上必須重視安全帶的作用。無數事例證明,安全帶是“救命帶”。安全帶使用前,應檢查繩帶有無變質、卡環是否有裂紋,卡簧彈跳性是否良好。高處作業如安全帶無固定掛處,應采用適當強度的鋼絲繩或采取其他方法。禁止把安全帶掛在移動或帶尖稅梭角或不牢固的物件上。高掛低用:將安全帶掛在高處,人在下面工作就叫高掛低用。這是一種比較安全合理的科學系掛方法。它可以使有墜落4、發生時的實際沖擊距離減小。安全帶要拴掛在牢固的構件或物體上,要防止擺動或碰撞,繩子不能打結使用,鉤子要掛在連接環上。,勞動防護用品使用及維護舉例(二),安全帶的正確使用和維護,勞動防護用品使用及維護舉例(二),安全帶繩保護套要保持完好,以防繩被磨損。若發現保護套損壞或脫落,必須加上新套后再使用。安全帶嚴禁擅自接長使用。如果使用3 m及以上的長繩時必須要加緩沖器,各部件不得任意拆除。安全帶在使用后,要注意維護和保管。要經常檢查安全帶縫制部分和掛鉤部分,必須詳細檢查捻線是否發生裂斷和殘損等。安全帶不使用時要妥善保管,不可接觸高溫、明火、強酸、強堿或尖銳物體,不要存放在潮濕的倉庫中保管。安全帶在使用5、兩年后應抽驗一次,頻繁使用應經常進行外觀檢查,發現異常須立即更換。,勞動防護用品使用及維護舉例(二),安全帶的正確使用和維護,污染物的性質,污染物濃度,配戴者勞動強度,環境濕度,防毒過濾元件的使用壽命,呼吸防護用品選擇因素,使用者閱讀理解使用說明,適合性檢驗,3MTM FT-10/FT-30,呼吸防護用品選擇因素,呼吸防護用品選擇因素,將過濾盒裝上,注意需用力按下,卡到位,用手將防毒面具頭帶套在頭上,拉緊兩根系帶,使面具緊貼面部,并扣上,扣好后拉緊系帶,使面具緊貼面部,調整面具,使面具整體與面部緊貼,隨棄式面罩配戴方法,可更換半面罩配戴方法,當吸氣阻力明顯增加時更換,建立過濾元件定時更換時間表6、,在失效前更換,過濾元件的更換,將口罩遺留在工作區,不正確使用口罩,原因:過濾材料選擇不正確現象:有害物直接穿透濾料進入呼吸道舉例:用紗布口罩防塵和呼吸道傳染病;用防塵口罩防毒 用防毒面罩防塵,失效分析(一),原因:口罩不適合使用者臉形現象:有害物從不密合的密封處泄漏進入呼吸道舉例:選擇號型不符合臉形大小的面罩 選擇鼻夾難以密封的面罩 佩戴沒有通過適合性檢驗的面罩,原因:維護不當現象:部件丟失或老化產生的泄漏舉例:呼氣閥丟失 呼氣閥變形 面罩密封墊變形或開裂 頭帶失去彈性,無法固定面罩,失效分析(二),原因:不佩戴時間長現象:存在有害物暴露時不 佩戴或不正確佩戴面罩舉例:操作一結束,在原地馬上7、摘下面罩 兩根頭帶中只佩戴一根頭帶 改裝頭帶,或故意調松頭帶,降低呼吸阻力,佩戴時間,有害物的暴露濃度是 9倍 的職業接觸限值 OEL使用的防護面罩的指定防護因數 APF=100,總暴露=1.07 OEL,實際暴露結果:佩戴期間存在的泄漏:,佩戴時間的重要,從衛生和延長護品壽命角度出發,應經常清洗橡膠面罩,應使用溫和的洗滌劑,不能用有機溶劑清洗面罩;任何過濾材料都不能水洗;建議每次佩戴前和使用后檢查護品部件是否齊全,是否有老損現象,及時更換失效的呼、吸氣閥、頭帶、密封墊圈等,面罩破損應及時更換;不允許自行裝填活性炭濾毒盒、濾毒罐;不允許自行組裝呼吸防護用品;不使用的濾毒盒應在密封容器內保存,防8、止吸潮;護品應存放在無污染環境,避免日光直射。,呼吸防護用品的維護,識別呼吸危害,了解污染物對人體的健康危害,選擇適合的呼吸器,培訓正確使用和維護,只有保護自己的健康,才能保護自己和家人的未來生活!,呼吸防護用品的使用,防毒過濾元件的選擇,呼吸防護用品使用壽命是有限的,且受自身容量、有害物種類和濃度、佩戴時間、使用現場溫濕度及維護方法等影響,應適時更換。使用者必須理解使用說明,了解防護用品適用性和防護功能,每次使用前應檢查用品是否完好,判斷是否適合所遇到的有害物及其危害水平;防塵濾料隨使用時間增加,過濾效率將會提高,呼吸阻力也會提高,當使用者明顯感覺呼吸阻力增加時,應更換;使用過程中若感覺有害9、物氣味或刺激性,及感覺頭暈、惡心等不適,應立即離開污染區域,及時更換壞損部件及已失效的過濾元件;必須加強對使用的監督。,小結:,選擇舒適型護聽器-尺寸合適的耳塞-柔軟材質的耳塞-帶襯墊的耳罩-可調節頭箍的耳罩提供多種型號護聽器供員工輪換使用耳塞和耳罩或不同類型的耳塞交替使用,減少一整天佩戴同一個護耳器的不適感冬季佩戴耳罩,夏季佩戴耳塞,可減輕環境溫度對佩戴舒適性的影響使用佩戴方便的產品預成型耳塞免揉捻耳機型的耳塞佩戴摘除方便,護聽器的使用與維護,常見提高護聽器佩戴舒適性的方法:,護聽器的使用與維護,免保養泡沫型耳塞,可重復使用預成型耳塞,慢回彈型耳塞,洗凈雙手!等待30秒鐘!耳塞可重復使用,但10、不能水洗,臟污后應廢棄。摘耳塞時,須慢慢旋轉,把耳塞取出,切忌拉耳塞,護聽器的使用與維護,02勞動防護用品現場管理基本要求,用人單位勞動防護用品管理規范(安監總廳安健【2015】124號),雖然對特種勞動防護用品進行安全標志管理的強制性要求被廢止(實行第三方認證),但管理規定中,依然鼓勵企業購買、使用。獲得安全標志的勞防用品。工作場所毒物的濃度超標幅度低于 10 倍時,可選用半面罩式防毒面具;超標達 10 倍以上但低于100 倍,要使用全面罩式防毒面具;而當工作場所毒物濃度超標 100 倍以上時,必須使用隔絕式或送風過濾式的全面罩防毒面具。工作場所存在高毒物品目錄中確定的人類致癌物質(苯、甲醛11、等 14 種),當濃度達到其 1/2 職業接觸限值(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或最高容許濃度)時,用人單位應為勞動者配備相應的勞動防護用品,并指導勞動者正確佩戴和使用。用人單位應該什么時候為勞動者配備勞防用品?,管理規范,用人單位勞動防護用品管理規范(安監總廳安健【2015】124號),在同一工作場所,存在多種職業病危害的情況下,配備的勞防用品要考慮兼容性建立健全勞防用品的管理制度,如要從正規渠道采購勞防用品,并查驗、保留勞防用品的檢驗報告或其他質量證明文件的原件(復印件),這也可以成為安監部門執法檢查的依據;要對勞動者使用、維護、更換勞防用品進行培訓,減少不正確佩戴造成的傷害。勞防用品的監管還將借12、助安全生產“黑名單”制度,進一步加強誠信管理,逐步實現動態監管,管理規范,日常監管,職業病危害崗位作業人員開展勞動防護用品使用和維護的培訓,敦促員工做好工作啟動前的安全檢查,勞保用品應包含在內,車間顯著位置設置的職業危害告知卡或指令類安全標志與員工佩戴的勞動防護用品具有一致性,勞動防護用品在發放前應詳細閱讀并向員工宣講使用和維護注意事項。,建立勞動防護用品的領用和發放記錄,并未勞動防護用品建立檔案,建立勞動防護用品的操作指引,并在上崗前實施培訓,1,2,3,4,5,6,03對勞動防護用品現場管理的探討,勞動防護用品的選用:,勞動防護用品現場管理,來源:定期監測數據和選用勞動防護用品標準的對照供13、應商提供的平臺和樣品冊等(僅供參考),勞動防護用品現場管理,勞動防護用品的日常維護:,-使用之后應進行清洗,耳塞、耳罩等建議定期進行消毒。-濾毒罐、防護口罩等,建議套袋保護。,勞動防護用品的存放:,-勞動防護用品應存放在制定位置,最好能專柜存放。-通風、陰涼、干燥的條件。,勞動防護用品的廢棄:,勞動防護用品現場管理,-建立本公司的勞動防護用品配置標準,確定使用周期。-對員工進行隨訪,了解勞動防護用品的適宜性。,04員工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的幾點看法,勞動防護用品的管理時員工職業健康管理臺賬的一部分,因此,應依據規范要求予以保存。員工佩戴勞動防護用品不等于可以不開展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危害比較嚴重的用人單位應開展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監測,勞動防護用品應符合規范配置要求。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和現狀評價(控制效果評價)的建議措施應納入公司EHS整改項目中予以持續改善。,員工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的幾點看法,謝謝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