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工作業安全知識培訓課件(39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751748
2023-09-18
39頁
143.57KB
1、焊工作業安全知識培訓焊工作業安全知識培訓一、焊接作業焊接是采用局部加熱、加壓、填充金屬等手段,使兩塊或多塊分離的金屬相互貼近、相互擴散、相互熔化并凝結成一個整體。1焊接作業的危險因素(1)焊工在焊接作業過程中,常需接觸易燃易爆氣體和不同等級的帶電設備、壓力容器;(2)有時要在高空或水下作業,或進入鍋爐、船艙、容器、管道等受限空間內作業;(3)焊接電弧和氣焊氣割火焰均為高溫熱源;(4)焊接過程中,還會產生焊割煙塵、有害氣體、電弧同射、高頻電磁場等。2焊接作業安全1、焊接作業可能導致火災、爆炸、觸電、灼傷、中毒及其它各類傷害事故。2、應根據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規定、GB5306-85特2、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則及金屬焊接、切割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大綱,選拔焊工并進行安全技術培訓、考核,使之掌握焊接安全技術,預防焊接事故。3焊接方法1、焊接方法有數十種;2、工業中最常用的是電弧焊和氣焊;3、汽車行業最常用的是電阻焊和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co2);4、模具修理常用的是氬弧焊等。二、電弧焊電弧焊是利用電弧放電時產生的熱量,熔化焊條及焊件,從而獲得牢固接頭的焊接方法。1電弧焊特點(1)、焊工進行電弧焊作業時接觸電的機會很多,如移動和調節焊接設備及其它電器(焊鉗,電纜等)、調換焊條、有時還得站在焊件上操作。(2)、電焊機的空載電壓一般在6090V左右,超過安全電壓。(3)、焊3、接電源又與380/220V的電力網絡連接(4)、一旦設備發生故障,較高的電壓就會出現于焊鉗、焊機及焊機外殼上,因而極易導致焊工觸電事故發生。(5)、電弧焊作業時產生的局部高溫往往導致電焊設備及線路過熱,引起火災爆炸事故。2焊接觸電事故分類及原因焊接觸電事故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觸及電焊設備正常運行時的帶電體,如接線柱、焊鉗口等,或登高作業靠近高壓電網和電氣設備所發生的電擊,這些稱之為直接電擊;另一類是觸及意外帶電體(意外帶電體是指正常時不帶電,而由于絕緣損壞或電氣設備發生故障從而帶電導體,如焊機外殼漏電,電纜絕緣外皮破損等),這些稱之為間接電擊。(1)焊接發生直接電擊事故的原因一般包括:a更換焊條4、電極和焊接操作時,手或身體某部位接觸到焊條、焊鉗口的帶電部分;b在接線或調整焊接電流時,手或身體某部位接觸到接線柱,極板等帶電體;c登高作業或靠近高壓線路作業而沒采取防護措施遭電擊等。(2)焊接發生間接電擊事故的主要原因有:a人體碰觸漏電的焊機外殼造成焊機漏電。原因有:(a)、線圈受潮造成絕緣損壞;(b)、長期超負荷運行或短路發熱,致使絕緣降低、燒損而漏電;(c)、焊機安裝地點不符合安全要求,遭受振動、撞擊,使線圈或引線的絕緣發生機械損傷;(d)、維護檢修不當,焊機線圈及絕緣受粉塵、腐蝕性氣體或蒸汽作用而老化變質;(f)、工作現場混亂,致使一些小金屬物一端碰到接線柱、電線頭等帶電體,另一端碰5、到鐵芯或機殼而漏電;b由于焊機線路發生故障而引起的事故;c由于利用廠房的金屬結構、管道、軌道,行車吊鉤或其它金屬物件作為焊接回路而發生觸電事故;d人體碰到絕緣損壞的焊接電纜。(2)焊接發生間接電擊事故的主要原因有:3電弧焊火災及爆炸事故原因電弧焊引起火災爆炸的原因通常有兩種:一是電焊設備及線路過熱達到危險溫度;二是在電焊中出現的電火花和電弧引燃可燃物。前者一般由于短路(焊接電源因絕緣層的破壞、老化變質,受高溫、潮濕、腐蝕作用等而使失去絕緣能力,或導電粉塵、纖維進入設備中以及接線和操作失誤都會造成短路事故)、超負荷、接觸電阻過大及其它原因如通風不好、散熱不良、焊機鐵芯絕緣損壞等引起。電火花是電極6、間擊穿放電的結果。電弧是電極間持久有力的放電現象。電火花具有較高溫度,不僅能引起可燃物燃燒,還能使金屬熔化、飛濺,構成危險的火源。如在火災爆炸危險場所焊接而無安全防護措施,或在高空焊接作業下方的地面上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均有可能造成火災爆炸事故。三、電弧焊安全監察電弧焊安全監察可按以下幾方面進行:1檢查電焊工是否符合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規定(GB5306-85)和金屬焊接切割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大綱的要求。2檢查企業制沒制定焊接切割作業安全規定,規定中應包括如下內容:(1)焊機a焊接電源的空載電壓在滿足焊接工藝要求的同時,應考慮焊工操作的安全而不宜太高,一般直流焊機為5590V;7、交流焊機為6080V;b焊接電源必須有獨立而容量足夠的保護裝置,如熔斷器、自動斷路裝置等。保護裝置應能可靠地切斷設備最大額定電流;c焊機所有外露帶電部分必須有完好的隔離防護裝置。接線柱,接線端和極板等應有防護罩;d焊機的各接觸點和連接件必須連接牢固,在運行中不松動和脫落;e焊機的線圈和線路帶電部分對外殼和對地之間、弧焊變壓器的初級線圈與次級線圈之間、相與相及線與線之間,都必須符合絕緣標準的要求,其電阻值均不得小于IM(;f焊機的各種控制裝置應布置在明顯的、便于操縱的部位;g焊機的外殼,在電網為三相三線制或單機制系統中應裝設保護接地線;在電網為三相四線制中性點接地系統中應裝設保護接零線。保護接地8、或保護接零線中間不得有接頭;h在380V電壓系統中,焊機的接地電阻不得大于4(,接地導線應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其截面積不得小于12mm2;接零線應有足夠的導電截面積,并且線上不得設置熔斷器或開關;I凡是對有接地或接零裝置的焊件(如機床部件)進行電焊時,應將焊件的接地或接零線暫時解除,焊完后再復原。在焊接與大地緊密相聯的焊件(如自來水管路、房屋金屬立柱等)時,如焊件的接地電阻小于4(,則應將焊機二次線圈端的接地線暫時解除,焊完后再復原。總之,焊機次級線圈與焊件不應同時存在接地或接零裝置;j焊機應放置在干燥、通風良好的地方,并避免劇烈的振動和碰撞。焊機應保持絕緣良好,經常清掃、保持干凈;(2)焊鉗、9、焊槍與焊接電纜a焊鉗、焊槍結構輕便,易于操作。電弧焊鉗重量不得超過600g;b焊鉗、焊槍要有良好的絕緣性和隔熱性能。手柄要有良好絕熱層,以免電阻熱使焊把發熱燙手;c焊鉗、焊槍與電纜連接必須簡便牢靠、接觸良好,避免連接處產生高熱。連接處不得外露;d焊鉗應制成能夾緊與水平成45(、90(角的焊條,使更換焊條方便,并且焊工不易誤觸及帶電部分;e焊接電纜要有良好和足夠的導電截面和絕緣層。一般用紫銅芯線外包膠皮絕緣制成,絕緣電阻不小于1M。f電纜線應用多股細線組成的軟線。若無電纜,可用相同導電能力的硬導線代替,但在與焊鉗連接端至少要用23m長的軟線連接;g電纜線應具有較好的抗機械性損傷能力及耐油、耐熱和10、耐腐蝕等性能;h焊機與配電盤連接的電源線長度不超過3m。確需較長時應采取離地25m以上沿墻用瓷瓶布設的間隔安全措施。嚴禁將電源線拖在工作現場地面上;I焊接電纜中間不應有接頭。如需短線連接則接頭不宜超過2個。接頭應用紫銅導體制成,并且連接要牢靠,絕緣要良好;j嚴禁利用廠房的金屬結構、管道、軌道及其它金屬物搭接起來作為導線;k電纜不可置于電弧或熾熱焊件附近,以防燙壞絕緣層;橫穿車間通道或道路時要加遮蓋,以防輾壓磨損;l;通過焊接電纜線的電流不得超過電纜線的安全載流量;m焊接電纜的絕緣一般每半年檢查一次。(3)作業場所:a有必要的通道;b設備、工具和材料等排列整齊;c面積不小于4m且地面干燥,工作點11、具有良好的自然采光或局部照明;d室內通風良好;e室外作業的工作地面,應與登高作業、起重設備吊運、車輛運輸等密切配合,不得相互干擾;f在地溝、坑道、檢查井、管段和半封閉地段及油漆未干的室內、油艙等處焊接時,應先判明其中有無爆炸中毒的危險性;3檢查進行登高焊接作業時,是否從用電、防火、物體打擊及個人防護諸方面采取了安全措施;4檢查焊工是否掌握有關觸電解救方面的知識;5檢查防護用品使用情況為保護眼睛、面部及皮膚免受弧光輻射的傷害,焊工作業時應穿白帆布工作服并戴鑲有護目鏡片的面罩(或頭盔)。另可采用局部排風裝置如固定式排煙罩、多吸頭排煙罩與隱弧排煙罩來排除焊接煙塵和有毒氣體,保證焊工健康;6親身到作業12、現場逐項檢查焊接設備,作業場所和工人是否符合規定的要求。四、氣焊與切割安全1氣焊與切割的特點(1)氣焊與氣割常用的乙炔、液化石油氣、氫氣、氧氣和電石等都是危險物品;(2)氧氣瓶、乙炔發生器、乙炔瓶和液化石油氣瓶則屬于壓力容器;(3)由于操作中需接觸壓力容器,同時又使用明火,如果焊接設備或安全裝置有缺陷,或者違反安全操作規程,就容易造成爆炸和火災事故;(4)氣焊和氣割時,火星、熔珠和鐵渣四處飛濺,易造成灼燙事故;(5)高空焊割作業時,存在著高空墜落以及落下的火星引燃地面可燃物品等不安全因素;(6)氣焊的火焰溫度高達3000以上,被焊金屬在高溫作用下蒸發成金屬煙塵;(7)在焊接操作中,還會遇到其他13、生產性毒物和有害氣體,尤其在密閉容器、管道內的氣焊操作中,可能造成焊工急性中毒,或缺氧窒息。2焊接防爆的特點A、在氣焊與氣割作業中由于作業特點而發生的事故主要有火災、爆炸、灼傷和中毒事故。B、在這些事故中,又以火災和爆炸居多,且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也最大。l燃燒和爆炸就其本質而言是相同的。l兩者都須具備可燃物、助燃物和著火燃燒這三個基本條件。l防止可燃物質燃燒和化學性爆炸的全部措施就是制止上述三個條件的同時存在或避免其相互作用。l而焊割作業必須動用明火,同時作業環境又在含氧21%的空氣中,因此焊割作業的防火防爆措施主要是控制可燃物。l在沒有控制可燃物的情況下,禁止動火。3焊接“十不燒”(114、)焊工無操作證,又沒有正式焊工在場指導,不能焊割;(2)凡屬一、二、三級動火范圍的作業,未經審批不得擅自焊割;(3)不了解作業現場及周圍的情況,不能盲目焊割;(4)不了解焊、割物內部是否安全,不能盲目焊割;(5)盛裝過易燃易爆、有毒物質的各種容器,未經徹底清洗,不能焊割;(6)用可燃材料做保溫層的部位及設備,未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不能焊割;(7)有壓力或密封的容器、管道不能焊割;(8)附近堆有易燃易爆物品,在未徹底清理或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前,不能焊:(9)作業部位與外單位相接觸,在未弄清對外單位有否影響、或明知危險而未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不能焊割;(10)作業場所附近有與明火相抵觸的工種,不能15、焊割。五、氣焊切割安全監察1氣焊切割的安全監察與電焊安全監察相似;2主要檢查企業制沒制定氣焊切割作業安全規定。規定中應包括如下內容:(1)氧氣瓶的安全使用要求除了要嚴格遵守氣瓶安全監察規程外,還必須做到以下幾點:a裝上減壓器后,開啟氧氣瓶閥時動作要輕、緩慢,使壓力表指針平穩上升,以防止絕熱壓縮和沖擊波的產生;b嚴禁私自拆裝氧氣瓶密封墊;c不準使用瓶閥泄漏的氧氣瓶;d使用中必須保證瓶帽緊固牢靠,防止瓶閥機械損壞造成泄漏和瓶閥與瓶體螺紋損壞瓶閥飛出傷人;e瓶閥及減壓器嚴禁油污。(2)乙炔氣瓶的安全使用要求焊工除嚴格按照溶解乙炔氣瓶安全監察規程和GB9448-88焊接與切割安全國家標準安全正確使用乙16、炔氣瓶外,還必須注意以下幾點:a使用時必須直立放置,并應有防止傾倒的措施,不能斜放,更不準臥放。已臥放的乙炔氣瓶,必須直立20分鐘后,才能使用;b必須在減壓器出口處安裝經勞動部門認可的乙炔氣瓶專用回火防止器;c移動和使用乙炔氣瓶時,必須保證固定瓶帽緊固牢靠,防止損壞瓶閥;d如使用氧氣瓶和乙炔氣瓶并排放置的專用小車,在作業時氧氣瓶和乙炔氣瓶必須相距5m以上;e減壓器及氣瓶嚴禁油污。氣瓶應防日曬雨淋;f使用前必須檢查瓶閥和減壓器有否泄漏、乙炔膠管與減壓器輸出口的連接是否牢靠,確認無誤后方可點火作業。乙炔氣瓶在使用過程中,如有下列異常情況,每個焊接作業人員應能采取相應措施,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a如17、發現乙炔氣瓶瓶體溫度升高(超過40)有燙手現象時,應立即停止使用,并迅速用大量水冷卻降溫后送充氣單位檢查處理;b如瓶閥、減壓器泄漏或乙炔膠管與減壓器脫落遇火種著火時,應設法迅速關閉瓶閥(必要時使用防護手套)切斷氣源,火焰會自動熄滅;c如瓶閥泄漏,且關閉瓶閥切不斷氣源,燃燒仍在繼續,則可采用CO2、干粉等滅火器將火掉滅。滅火同時必須注意乙炔氣泄漏可能形成易爆混合氣體的危險性,如在室內,應采取自然通風措施,切不要啟動電氣開關或動用明火;(3)橡膠軟管的防爆安全要求膠管的制造、貯放、運輸和使用安全要求如下:a氧氣膠管和乙炔膠管不得混用和代用。國家已頒布用于氣焊和氣割的氧氣膠管與乙炔膠管標準。GB2518、50-81為氧氣膠管標準,規定氧氣膠管為紅色;GB2551-81為乙炔膠管標準,規定乙炔膠管為黑色;兩種膠管的耐壓強度是不同的,因此,不能互相代用。l值得指出的是,國際標準(ISO)規定氧氣膠管為黑色,乙炔膠管為紅色,與我國的國家標準正好相反。l因此,作業人員在國外施工或在國內使用引進設備的膠管時,應注意加以區別。b保存和使用時,必須注意維護,保持膠管的清潔和不受損壞。例如,避免陽光照射,雨雪浸淋;防止與酸、堿、油類及其它有機溶劑的物質接觸;存放溫度為-1540;距離熱源應不少于1m;使用中還要避免受外界擠壓和機械損傷,不得將管身折迭;特別要注意不要使膠管與灼熱的焊割工件接觸,以免燙壞膠管;c19、膠管與焊、割炬及減壓器連接要使用專用夾頭緊固牢靠,不得有泄漏。尤其與焊割炬連接處更應特別注意,因為此處離火焰與灼熱工件等熱源很近,一旦接頭脫落或有氣體泄漏,極易發生事故;d在連接、固定氧氣膠管時,嚴禁沾染油脂;e在使用新膠管前,必須用氣體先把膠管內壁的滑石粉吹除干凈,以防止焊割火炬通道被堵,影響氣體流速而導致回火。吹除的氣體應用干燥的壓縮空氣,嚴禁使用氧氣;f對發生過回火燃燒的膠管,一般不應繼續使用。如要使用,必須檢查膠管的內膠層是否燒壞。如未燒壞,尚可繼續使用,否則不應繼續使用;g不得用氧氣吹除乙炔膠管內的碳粒、冰炔等堵塞物,以免在乙炔膠管內形成乙炔氧氣混合h減壓器和膠管安裝完畢,應先排空乙20、炔膠管內乙炔空氣的混合氣后再點火;I在作業時應根據回火產生的原因采取預防措施,盡量避免發生回火;(4)氫氣瓶的安全使用要求氫氣和乙炔一樣,具有可燃易爆的特性,同時又和氧氣一樣,以高壓狀態貯存。因此,要特別注意使用安全。在使用時,必須遵守下列規定:a直立使用應有防止傾倒措施禁止敲擊、碰撞;b不得靠近熱源,與明火距離不得小于10m;c夏季要防止日光暴曬;d瓶內氣體不能用盡,必須留有余壓;e使用專用的氫氣減壓器;f瓶閥或減壓器凍結不準用明火烘烤;g減壓器出口應裝置單向閥和專用回火防止器;h使用時,和氧氣瓶間距不小于5m;I使用中必須保持瓶帽緊固牢靠;j必須經常保持外表著色和字樣完好,以免與氧氣瓶混淆造成重大事故。謝謝觀賞!謝謝觀賞!交流時間!交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