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國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38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752998
2023-09-18
38頁
32.54MB
1、安國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2023年2月 2021-2035 草 案 公 示走進安國 安國之名歷史悠久,寓意深刻。據漢書載,秦末楚漢戰爭開始后,王陵率軍歸順劉邦,在滅楚建漢戰爭中屢立戰功。為表彰王陵的功績,漢高祖取安國寧幫之意,封他為安國武侯,其封地即今安國一帶。安國古稱祁州,藥業歷史源遠流長,素有藥都、天下第一藥市之稱。千百年來,安國藥材以其種植地道,質量優良,加工技術精湛而聞名于世,故贏得草到安國方成藥,藥經祁州始生香 的贊譽。安國種植藥材有300多個品種,其中以菊花、山藥、紫菀、沙參、薏米、芥穗、白芷、花粉等八大品種,被譽為安國瑰寶、八大祁藥,成為海內外藥壇上的八顆名珠。近年來,安國八大祁藥2、,又被河北省評為名優產品。初心如磐繪藍圖,奮楫篤行啟新程。在國家“兩個一百年”交匯的新發展階段下,在京津冀深度一體化、京雄保全方位協同的區域背景下,安國市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落實國家“二十大”精神,優化全域國土開發保護新格局,特編制本規劃。未來十五年,我們一起見證新安國!注:本版本為征求意見稿,所有數據和內容以最終批復和公布為準。CONTENTS 目錄目錄規劃背景 Planning background發展定位與戰略Development orientation and strategy開發保護格局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pattern重要實施路徑Importa3、nt implementation path做大做強中心城區Expand and strengthen the central urban area規劃實施保障Planning implementation guarantee1.1規劃目的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戰略部署,落實河北省委、省政府關于國土空間規劃的工作要求,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在國土空間保護開發中的戰略引領和剛性管控作用,提高規劃的戰略性、科學性、協調性和操作性,科學指導安國市國土空間開發建設,安國市委、市政府組織編制本次安國市國土空間總4、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本規劃”。安國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總要求總目標5本次規劃分為市域和中心城區兩個層次。市域范圍為安國市全域行政轄區,面積為485.09平方公里。中心城區范圍為城區城鎮開發邊界范圍,面積21.43平方公里,東至東環路、南至南環路、西至安順大街、北至北環路。行政分區圖1.2 規劃期限和范圍本輪規劃目標年為 2035 年,近期至 2025 年。安國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6規劃范圍與層次規劃期限1.3 規劃原則安國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7嚴守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底線,堅持城5、鄉建設用地集約高效,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設全域美麗安國。底線管控、綠色發展從區域視角謀劃城市功能定位,加強市域內生態共保、環境共治、設施共享、產業共興;堅持城鄉統籌規劃,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區域協調、城鄉統籌提升人居環境品質,建設宜居宜業宜游宜學宜養的社區生活圈,不斷提升城鄉居民幸福感、獲得感。以人為本、提升品質充分認識自然與人文稟賦,保護自然地理格局,延續文脈,突出地域特點、文化特色、時代特征,因地制宜,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傳承文化、彰顯特色建立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以信息平臺為基礎建立監測評估和預警制度;提升規劃編制的科學性。智慧驅動、技術創新健全規劃編制實施6、全過程的公眾參與機制,民主決策,科學決策;建立部門協同實施機制,加強規劃實施中的社會監督。公眾參與、共建共治2.1發展定位安國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 打造國家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區;以數字中藥都、中藥產業園、藥王廟、關漢卿文化旅游康養區為依托,創建中國中醫藥生態文化康養之城。建設國家級中藥材標準化種植示范基地;全力打造國家級綠色園區;發揮同仁堂等知名藥企的帶動作用,增強產業集聚能力;全力打造以中醫藥產業為核心、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家級現代中醫藥產業創新聚集之都。堅持以“綠色”為高質量發展的普遍形態,積極培育綠色新型產業;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著力改善提升城市功能品質7、,補齊短板、擴容增量,在城市設計上,創新品質、塑造特色,全方位、高標準提升城市功能品質。9國家級中醫藥產業聚集之都健康文化養生之地綠色生態宜居之城2025202520352035全國著名中藥都、藥文化名城、京津冀地區微中心、保南次中心城市建設初顯成效,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國土空間治理能力明顯增強,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初步形成國家級中醫藥產業聚集高地,中藥材數字交易中心。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全面提升,基本形成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安全和諧、富有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的國土空間格局,建設成為中國中醫藥生態文化康養之城。2.2目標愿景安國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8、(2021-2035年)|草案公示102.3總體戰略安國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構建“全域一體”的總體生態安全格局;對標雄安新區環境建設,加強全域水系、大氣、土壤等生態修復與環境治理;推動產城教融合發展,均衡發展,特色發展,高質量發展。內部在安國市全域布局“育苗-種植-研發-生產-交易-大健康康養”的中醫藥全產業鏈;外部借助北京、雄安科技創新中心,推動安國“藥業”升級騰飛。將健康發展融入城市建設,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推進城市有機更新,提高城市建設水平;建立以居住街坊為基本單元的15分鐘10分鐘5分鐘三級生活圈模式;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分類推進鄉村發展,針對性配套設施建設9、,提高鄉村生活品質。11生態優先、推動高質量發展傳承精華、促進產業升級健康引領、打造高品質生活國土空間格局規劃圖3.1 總體格局安國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13“一主”“兩翼”“兩軸”“三片”“三廊”“多點”“一主兩翼、兩軸三片、三廊多點”總體格局主城(中心城區)現代中藥工業園區、石佛高端裝備制造園區南北向城鄉統籌發展軸、東西向鄉鎮特色產業聯動軸中部城鎮和產業集聚發展區,北部特色產業提升區,南部生態和農業高質量發展區過境的孝義河、安泰河、潴龍河(孟良河、沙河、磁河、小白河)組成的藍綠景觀帶伍仁橋鎮、大五女鎮、鄭章鎮、西城鎮、明官店鄉、北段村鄉、南婁底鄉、藥博園3.210、 重要控制線安國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嚴格保護永久基本農田堅持底線思維,保護優先,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牢牢守住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目標,從維護糧食安全和發展大局出發,統籌劃定耕地保護目標250.49平方公里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面積227.98平方公里。合理劃定城鎮開發邊界在確保充足農業生產空間和優良生態環境的前提下,根據城市空間結構最優、運行效率最高等原則,劃定城鎮開發邊界,集中布局城鎮建設空間,完善城鎮功能、提升空間品質的區域邊界,劃定面積34.24平方公里,全部為集中建設區。按照生態功能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將安國市域范圍內生態功能極重要區域以及生態11、極敏感脆弱的區域劃入生態保護紅線,劃定面積0.76平方公里。14統籌劃定三條控制線生態空間、綠色屏障農業空間、和諧共生城鄉空間、宜居宜業優化三大空間3.3 構建“兩心多節點”的農業空間格局安國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在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成果基礎上,以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為核心,以現代農業園區為節點,構建的農業空間布局。15農業空間格局 嚴格落實耕地保護任務,將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目標任務逐級分解下達到鄉鎮。嚴格落實“先補后占,占優補優”的耕地占補平衡制度,嚴格控制建設占用耕地。全面挖潛耕地后備資源,為開展耕地“占補平衡”及永久基本農田補劃提12、供備選區域。穩定耕地數量 在保障耕地數量不減少的前提下,通過完善農田基礎設施,提高耕地質量及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提升耕地質量3.4 生態安全格局安國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統籌各類生態資源,實施國土綠化工程,構建生態安全格局。從安國市本底自然資源出發,生態空間以孝義河、安泰河、潴龍河的河流水域以及區域內的交通廊道為軸帶,構筑形成水系、林地、農田、濕地等連通的生態廊道。保留安國市現有的生態功能區,包括現狀的河流水面、林地、草地、濕地(內陸灘涂),統籌各類生態資源構建安國生態安全格局。16構建以農林水網為主的的生態安全格局生態廊道生態功能區村鎮體系3.5 新型城鄉格局安國13、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規劃至2035年,構建“一主兩副,七心多點”的城鎮空間結構。建立五級城鎮體系,形成“1+2+7+86+92”的城鎮體系結構。17中心城區重點鎮一般鄉鎮中心村基層村4.1 加強協同發展,建設活力安國安國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承接京津醫療產業轉移、加強與京津知名醫院和中醫藥大學合作、建立分院和分校、引進名中醫入安國,打造京津冀中醫康養高地。加強與周邊縣市、雄安新區協同,管控河流等生態空間。在交通等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以及藥材種植等方面對接協作、融合發展,增強城市帶動力、輻射力。19精準承接京津產業轉移對接雄安協同發14、展協同周邊、共享共建4.2 提升產業競爭力,建設實力安國安國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運用“大數據分析平臺”和“云智慧”,構建以中醫藥全產業鏈為主,以高端裝備制造為輔的“1+1”產業體系。20構建“1+1”的產業體系醫療器械制造水泵設備制造高端制藥設備制造高端裝備制造產業中醫藥全產業鏈4.3 營造宜居空間,建設幸福安國安國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21塑造優質的公共服務體系健全均等化公共服務設施體系 基于面向區域、城鄉統籌、彰顯特色思路,制定差異化的設施配置標準,加大向現狀薄弱地區傾斜力度,涵蓋“市級-片區級-社區級”三級公共服務設施體系,保15、障公共服務均等化布局。結合安國藥文化特色,以高品質公服設施以及現代服務業為引領,加快建設活力集聚、輻射明顯的區域服務中心。建立高等級公共服務設施公共服務設施體系市級片區級社區級 以發揮區域輻射職能、提供綜合服務為目標,完善市級各類教育設施、文化設施、體育設施、醫療設施、養老設施等。以城區兩個街道和重點鎮為主要中心,推進市域各片區公共服務設施提標擴面,保障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務。以滿足基礎日常的生活服務為主,建設城鎮社區生活圈及鎮村社區生活圈,保障基層公共服務設施供給。4.3 營造宜居空間,建設幸福安國安國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22完善社區生活圈建設建設鎮村生活圈 在鄉16、鎮街道所在地,結合實際需求配置衛生院、小學、托幼養老設施、文體活動站等公共服務設施,推進基層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完善救護和消防服務,輻射鎮區和周邊農村居民。在提升和保留的村莊,提高衛生室、托幼養老等設施的服務水平,滿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按照10分鐘步行可達的原則,建設社區生活圈,服務半徑500-800米,服務人口3-5萬人,突出功能復合,集中配置綜合型社區服務設施。按照5-10分鐘到達幼兒園、養老服務站等設施的原則完善社區服務設施,服務半徑300-500米,服務管理人口0.5-1.2萬人,優先保障老年人和兒童的基本生活需求。建設城市社區生活圈社區教育設施社區體育設施社區養老設施公園社區文化設施社17、區衛生設施300米見綠,500米見園,構建城鄉公園體系公園綠地、廣場步行5分鐘覆蓋率90%社區小學步行10分鐘覆蓋率70%;社區初中步行15分鐘覆蓋率80%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步行10分鐘覆蓋率90%社區就醫點步行10分鐘覆蓋率70%社區體育設施步行10分鐘全覆蓋社區養老設施步行5分鐘覆蓋率70%4.3 營造宜居空間,建設幸福安國安國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23完善綜合交通體系 預留雄石城際鐵路線由和站點,預留雄鄭高速線由和出入口,加強高速出口至城區的通道銜接。強化區域交通協調發展 推進高速公路系統建設,提高對外互聯互通水平。規劃新建雄鄭高速公路,和已建成的津石高速、曲18、港高速共同構建安國“三角”型高速公路網。構建互聯互通的公路網體系加快城際高鐵建設落位 預留雄石城際鐵路線由和站點發展空間,推進城際鐵路建設空間用地整治。博 野 縣望都縣定 州市深 澤 縣曲港高速曲港高速定河公路定河公路津石高速津石高速雄雄鄭鄭高高速速雄石城際雄石城際朔黃鐵路朔黃鐵路安安深深公公路路保保衡衡公公路路新增高速出入口新增高速出入口藥王廟藥王廟中醫院中醫院東方藥城東方藥城高鐵站高鐵站數字中藥都數字中藥都安 平 縣新增高速出入口新增高速出入口保保衡衡公公路路 完善城市路網,增強連通性和可達性,規劃密度不低于8km/km。大力推進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發展。構建便捷高效的城市交通系統4.3 營19、造宜居空間,建設幸福安國安國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城鄉供水系統利用南水北調引江水作為中心城區、現代中藥工業園區及周邊鄉鎮的主要供水水源,城鄉供水系統采用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供水方式。建設智力電力系統建設電源結構合理、網架堅強、適應性強的智能電力系統。提高風電、生物質發電、垃圾發電等清潔能源比例,完善保障有力的供電系統。建筑安全清潔供熱體系發展以地熱為主,其他多種方式、多種能源相結合為輔的安全清潔供熱體系。推動科學利用地熱、天然氣、電力、生物質等能源供給方式,形成多能互補的清潔環保的集中供熱系統。24市政基礎設施完善天然氣輸配設施建設安全可靠燃氣供應系統,形成以管道然20、氣為主,形成多氣源、網絡狀的供氣保障體系。建設現代化固體廢物處理處置體系以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為原則,構建覆蓋市域的現代化固體廢物處理處置體系,實現固體廢物全過程有效管理。建設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網絡加快新一代移動互聯網建設,全面布局移動網絡面向5G高頻超密組網,開啟5G安國建設。應對極端氣候和多種災害風險適應新常態的城市減災空間韌性城市的應急管理體系4.3 營造宜居空間,建設幸福安國安國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堅持 的原則,統籌消防、自然災害防控和人防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綜合防災處置能力,筑牢全市安全發展底線。劃定城鄉防災分區,制訂差異化防災策略;完善多災種21、監測預報預警平臺;提高災害設防標準,提升綜合防災能力;加強防災宣傳教育。城市安全格局,主動適應災害風險;加強骨干減災工程建設,適當提高工程建設標準,構建智慧安全設施網絡;創建綜合減災示范社區;構建綜合避難疏散體系,設置“中心、固定、緊急”三級避難場所,優化防災減災空間。構建現代化應急指揮體系;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體系;加強巨災應對體系建設;搭建全方位消防救援體系;多途徑完善救災物資儲備空間,形成市一鄉兩級救災物資儲備體系。25提升城市安全韌性防災減災救災4.4 推進鄉村振興,建設美麗安國安國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圍繞的總體要求,加快推進安國市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發揮22、中藥材產業優勢,全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實現共同富裕,建設美麗新安國。強產業,注動力,讓產業帶動村莊發展,真實實現“鄉村振興”。生態保護優先,將農業發展與環境保護相結合,保護純真鄉村風味,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改善村容村貌,完善設施配套,建設和美家園。尋找獨特文化,塑造文化主題,差異化發展,打造自身獨特品牌。26鄉村振興戰略產業美環境美文化美生活美4.5 彰顯自然和人文資源,建設魅力安國安國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安國市傳承“千年古藥都”的歷史底蘊,有其獨具魅力的個性特色。這種個性特色源于地緣、環境、歷史和傳統,是城市過去和現在的濃縮,是物質實體和社會文化23、的提煉。依據安國的自然特征、人文特征、城鄉特色景觀,將安國劃分為歷史文化城市風貌區、現代活力城市風貌區、特色鄉鎮景觀風貌區三大風貌分區。275.1 優化空間布局安國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優化中心城區功能布局,構建中心城區格局。城市綜合服務中心、數字中藥都商貿中心安泰大街綜合發展軸、安泰河生態休閑軸老城更新區、藥王廟養生文化區、西部新區市民文化中心、藥王廟文化商業節點、高鐵節點、東方藥城節點、藥都公園等公共服務節點29“兩心、兩軸、三區、多點”的空間布局結構“兩心”“兩軸”“三區”“多點”中心城區空間結構規劃圖5.2 塑造風貌特色安國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24、035年)|草案公示按照 的原則,將規劃中心城區一個城市客廳、一個特色街區、多個標志性地段作為安國市城市設計重點地區。數字中藥都,體現安國現代交易中心風采沿安泰河綜合性濱水景觀軸、安泰大街城市綜合發展軸西部新城都市風貌區、藥王廟養生文化風貌區、老城更新風貌區30“一心、兩軸、三區”的景觀風貌格局“一心”“兩軸”“三區”中心城區城市設計重點地區圍繞數字中藥都、國際會展中心、市民文化中心、華海中央步行街,結合安泰大街迎賓線建設,打造安國“城市會客廳”。個城市客廳:結合“藥王廟”周邊地區改造,控制周邊區域建筑風貌和高度,打造國家級中醫藥文化旅游康養度假區。依托高鐵站、東方藥城、植物園、藥都公園等體現25、安國地域特色的節點,打造多個標志性地段。個特色街區:個標志性地段:藥王廟片區數字中藥都高鐵站 分鐘生活圈:分鐘生活圈:分鐘生活圈:建設中醫館、社區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文化中心、大型多功能活動場地、初級中學等設施。建設小學、中型多功能活動場地等設施。建設幼兒園、文化站、小型多功能活動場地、社區衛生服務站等設施。5.3 提升宜居品質安國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結合安國市中心城區道路系統和居住用地布局,按居民15分鐘、10分鐘、5分鐘步行活動范圍布局,共劃定15、10、5分鐘生活圈9、21、61個,滿足居民的生活需求。31完善公共服務設施配置,增進民生福祉5.26、3 提升宜居品質安國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規劃建設的網絡化的綠地系統結構居民出行32構建網絡化的藍綠空間“一帶”“雙廊”“多點”安泰河濱水休閑帶安泰大街、會展西街兩側的道路綠化廊道城市中的各類公園綠地安泰河濱水帶鳥瞰圖5.4 完善交通系統安國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按照“小街區、密路網”的人文尺度街區建設要求,完善城區交通網絡布局。完善城區道路網結構,規劃主、次、支三級道路,構建“五橫六縱、內外雙環”的主干網絡。33構建多層高效的城市路網系統構建的主干路網骨架打造的城市職能交通路網中心城區道路系統規劃圖5.4 完善交通系統安國市國土空間27、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規劃以“公交優先,慢行優化”為建設重點,沿安泰河、特色街區、景觀軸線等打造宜人慢行空間,結合道路系統構建“公交+自行車+步行”的低碳交通網絡。完善交通場站布局。加強中心城區交通樞紐建設。公共停車場應預留充電設施建設條件,具備充電條件的停車位數量不低于總數的10%,保障新能源車輛出行。34構建城市綠色慢行交通體系完善靜態交通設施布局中心城區規劃2處二級客運站。實行差異化的停車設施供給及管理。以建筑物配建停車場為主、公共停車場為輔,路內停車為補充的配建模式。引導居民采用的綠色出行模式。6.1 規劃傳導安國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28、建立 三個層面的國土空間管控體系,實現全域、全要素用途管制,分層、分級落實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目標和各項指標。加強對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總目標的分解細化。深化細化控制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對各專項規劃的指導約束作用。36國土空間規劃體系6.2 建設空間信息平臺安國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37統一形成坐標一致、邊界吻合、上下貫通的一張底圖建設完善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以及實施監督信息系統建立動態實時更新的全市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構建“一年一體檢,五年一評估”規劃定期評估制度健全規劃管控與實施管理機制建立有效約束的橫向部門街接機制建立科學有效的規劃監測評估預警機制健全規劃公眾參與機制完善地方法規政策體系將安國市建設成為綜合實力更強,產業結構更優,城鎮化水平更高,生態環境更加宜人,幸福生活指數更高的現代化中等城市,率先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6.3 近期建設安國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38梳理土地資源 宏觀把握存量建設用地,統計廢棄地、低效利用地、已批未建地,盤活土地存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梳理城鄉規劃體系 明確中心城區、重點鎮、村莊發展目標,完善重點區域基礎設施,合理引導人口流動,改善人居環境水平。確定近期項目 確定交通類、能源類、產業類、城鄉建設類、社會事業類、生態保護修復類等重大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