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樓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眾征求意見稿)(29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753029
2023-09-18
29頁
14.95MB
1、石樓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石樓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OF SHILOU 2021-2035 2021-2035 公眾征求意見稿公眾征求意見稿前前 言言prefacepreface“人文厚土”,仰韶文化、龍山文化訴說著遠古文明,石樓縣是全國最大的三個殷商青銅器出土方國之一;“綠色凈土”,黃河第一灣奇特而壯美,棋盤山、團圓山等森林茂密;“紅色熱土”,紅軍東征首戰地、主戰場,毛澤東主席曾三次率部轉戰于此;“創業沃土”,紅棗、核桃、小雜糧等農產品無污染、無公害,天然質樸。本規劃是對石樓縣域范圍內國土空間開發保護作出的總體安排和綜合部署,是指導城鄉各類開2、發建設活動、開展國土空間資源保護利用與修復、制定空間發展政策和實施國土空間規劃管理的空間藍圖,是編制相關專項規劃和詳細規劃的依據。為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凝聚公眾智慧,現公開征求社會各界意見和建議。01規劃總則02目標策略03總體格局04支撐體系05保障機制1.1指導思想1.2規劃原則1.3規劃范圍與期限2.1城市性質2.2發展目標2.3發展戰略4.1構建綠色高效交通系統4.2提供全民共享公服體系4.3建設綠色韌性基礎設施4.4完善城市綜合防災體系5.1強化規劃有效傳導5.2建立規劃“一張圖5.3保障近期項目實施目錄目錄 prefacepreface3.1優化國土空間總體格局3.2統籌劃定落實三條3、控制線3.3保護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3.4面向鄉村振興的農業空間3.5建設集約高效的城鎮空間3.6打造多元魅力的城鄉空間1.1指導思想1.2規劃原則1.3規劃范圍與期限1.1 1.1 規劃思想規劃思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三次考察調研山西重要講話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按照省委“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要求,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以人民為中心,統籌發展和安全,面向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和城鎮化健康發展等空間需求,劃定三條控制線,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加快轉變國土開發利用方式,全面提升國土4、開發質量和效率,推進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開創石樓縣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筑牢根基。樹立底線思維、極限思維,統籌兼顧經濟、生活、生態、安全等多元需要,堅持耕地保護優先,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筑牢國土空間安全底線,完善國土安全基礎設施,增強空間韌性。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設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保障公共服務和公共空間供給,塑造高品質人居環境。合理有序布局生態、農業、城鎮等功能空間,實現“三生融合”。堅定文化自信,重視歷史文化保護。注重文化傳承,處理好城市改造更新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關系,切實做到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規劃成果數據庫與規劃編制工作同步建設,實現城鄉5、國土空間規劃管理全域覆蓋、全要素管控,形成全域“一張圖”,共同繪制好石樓縣發展“總藍圖”。按照“黨委領導、政府組織、專家領銜、部門協作、公眾參與、科學決策”的工作組織方式,堅持落實責任、部門協同,堅持“開門編規劃”,強化規劃全過程公眾參與提高規劃科學決策水平。1.1.2 2 規劃原則規劃原則堅守底線、安全發展以人為本、科學有序傳承文化、彰顯特色全域覆蓋、重點突出多方參與,科學決策石樓縣行政轄區內全部國土空間,總面積 1734.93平方公里,包含靈泉鎮、辛關鎮、羅村鎮、義牒鎮、小蒜鎮、龍交鄉、和合鄉、曹家垣鄉、裴溝鄉。1.1.3 3 規劃范圍與期限規劃范圍與期限規劃范圍規劃期限2021 年至 26、035 年。基期年為 2020 年,近期為 2025 年,遠景展望至 2050 年。2.1城市性質2.2發展目標2.3發展戰略按照宏觀政策要求,堅持以“生態文明建設”“兩個一百年”為目標,緊緊抓住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建設窗口期,立足石樓實際,充分研判其人文資源、生態資源、特色產業等優勢,確定石樓縣城市性質為:黃河中游重要的生態涵養區黃河中游重要的生態涵養區呂梁西麓現代山地農業產業示范區呂梁西麓現代山地農業產業示范區“山水城文山水城文”交融的黃河風情宜居小城交融的黃河風情宜居小城2 2.1.1 規劃思想規劃思想2 2.2 2發展目標發展目標奮力開創“五新石樓”發展新局面。產業發展特7、色凸顯、新材料園區、現代農業園區、黃河奇灣旅游度假三大園區建設基本成型。生態環境安全保障體系不斷健全,沿黃生態屏障更加鞏固。高質量建成現代化美麗石樓。經濟總量、城鄉居民收入邁上新臺階;鄉村振興、城鄉融合發展取得決定性進展,生態空間更加優美、地域文化特色明顯提高,高標準“美麗新石樓”建設目標基本實現。基本實現現代化,構建集約高效的生產空間、宜居舒適的生活空間、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形成完善成熟的現代化社會治理體系,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美麗石樓縣愿景。立足2025年展望2035年夢圓2050年優化縣域城鎮空間格局因地制宜推進鄉村振興加快推進國土綜合整治塑造全域魅力空間建設精品宜居小城完善道路系統的構建28、 2.3 3發展戰略發展戰略生態優先戰略產業振興戰略宜居建設戰略韌性安全戰略黃河流域生態協同治理優化生態網絡格局加快推進生態修復推進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打造新材料園區構建全域旅游發展格局加強基礎設施支撐構建現代化防災體系3.1優化國土空間總體格局3.2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3.3保護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3.4面向鄉村振興的農業空間3.5建設集約高效的城鎮空間3.6打造多元魅力的城鄉空間構建“兩屏一帶一區、一核雙軸”的開發保護總體格局3.13.1優化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優化國土空間總體格局生態農業城鎮兩屏一帶一區一核、雙軸團圓山生態屏障石樓山生態屏障沿黃生態治理帶特色農林牧集中發展區石樓中心城區、新材料園9、區的復合型增長極核;沿省道S248和國道G340的城鄉發展軸3.23.2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按照國家要求,依據上位規劃,科學統籌劃定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將三條控制線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規劃產業發展、推進城鎮化不可逾越的紅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線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永久基本農田是指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劃定需要實施永久特殊保護的耕地,一經劃定必須嚴格落實,確保永久基本農田面積不減、質量提升、布局穩定。生態保護紅線是具有特殊重要生態功能、必須強制性嚴格保護的區域,是保障和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底線和生命線。按照生態功能重要性,科學劃10、定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是在一定時期內因城鎮發展需要,可以集中進行城鎮開發建設、重點完善城鎮功能的區域邊界。科學劃定城鎮開發邊界,框定總量,防止城鎮建設無序蔓延。“一環多廊多點”開敞空間體系“兩屏一帶一區”生態保護格局構建“兩屏一帶一區、一環多廊多點“縣域生態保護格局兩屏:團圓山生態屏障、石樓山生態屏障一帶:黃河流域重點生態治理帶一區:中部水土流失治理區一環:以可見山體綠化彩化為基底的縣城環山郊野公園。多廊:以屈產河、小蒜河、義牒河、和合河、馮家河等河流為骨架的生態廊道。多點:黃河奇灣景觀公園、東征森林公園、屈產河人工濕地等多個縣域生態綠地。3.33.3保護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保護山清水秀的11、生態空間以提升水源涵養和水土保持為目標,全要素系統推進生態修復河流水系生態修復:重點推進屈產河流域治理,加快小蒜河、義 牒河、和合河、馮家河等沿線水系綠化生態帶治理建設。打造黃河沿岸、屈產河流域防護林帶和林水相依風光帶,保護修復沿河濕地生態系統,提高岸線生態環境承載能力。林草生態建設修復:實施儲備林建設項目;進一步加強對生態公益林、退耕還林等生態林保護。水土保持工程:重點推動沿黃四鄉鎮黃河流域水土保持綜合治理項目、沿黃生態修復建設等項目,推進小流域綜合治理,開展以小流域為單元的山水林草田綜合治理,合理配置工程林草、耕作等措施,形成綜合防治體系,提升區域水土保持功能。整溝治理:通過開展全域土地綜12、合整治,實施農用地整理、建設用地整理、生態保護修復等,促進耕地保護和土地集約節約利用。3.33.3保護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保護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168三大片區3.33.3面向鄉村振興的農業空間面向鄉村振興的農業空間生豬產業園生豬產業園肉牛產業園設施農業園紅棗核桃產業園金雞產業園中藥材產業園現代農業園區沿黃林業發展區中部種養結合區東部農牧交錯區推進農業“168”發展計劃,形成三大農業片區現代農業園區六大產業園區生豬產業園、肉牛產業園、蔬菜批發市場、金雞產業園、紅棗核桃產業園、中藥材產業園八大產業基地15萬畝小雜糧種植基地、5萬畝中藥材種植基地、27萬畝紅棗種植基地、23萬畝核桃種植基地、3萬畝蔬菜13、基地、2萬畝土豆基地、5萬畝紅薯基地、2萬箱蜜蜂養殖基地沿黃林業發展區、中部種養結合區、東部農牧交錯區提高耕地質量、提升糧食生產能力加快推進土地整治、夯實鄉村振興根基統籌推進低效林草地和園地整理、農田基礎設施建設、現有耕地提質改造等,重視土壤肥力的保持和提升,提高耕地質量。大力加強耕地保護和建設,以推進土地整治作為重要抓手,通過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土地復墾、土地開發等項目,提高耕地的數量與質量,努力保障糧食安全。3.43.4面向鄉村振興的農業空間面向鄉村振興的農業空間3.43.4 面向鄉村振興的農業空間面向鄉村振興的農業空間營造記得住鄉愁的鄉村振興系1引導鄉村分類有效布局2明確鄉村地區規劃指引14、3開展鄉村人居環境整治4完善城鄉基礎設施網絡5保障鄉村振興發展空間6賦能鄉村空間數智治理構建“一核兩軸多點”的城鎮體系空間結構3.53.5建設集約高效的城鎮空間建設集約高效的城鎮空間新材料園區做優一核兩軸帶動多點協同全力提升中心城區輻射帶動能力,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提升縣城空間品質,著力打造黃河流域山水宜居之城、聚焦聚力建設新材料產業園。沿G340及S248的“十”字型發展軸。強化四鎮四鄉的特色職能(文旅型、農貿型)。構建三大歷史文化遺產聚集區,加強兩類多級文化遺產體系保護根據文物的集聚度和重要性,形成三區多片歷史文化遺產集聚區域:義牒集聚區、靈泉集聚區、羅村龍交集聚區,以及多個紅色資15、源集聚片,加強集聚區內的保護和管控;另外依托黃河一號旅游公路和省道,以線串點帶動沿線紅色資源村莊的保護和利用。3.63.6打造多元魅力的城鄉空間打造多元魅力的城鄉空間弘揚紅色精神,打造山水石樓,激發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圍繞黃河風情、紅色文化、綠色康養、青銅文化旅游主線,構建三大魅力片區,形成兩條魅力軸帶,打造多處魅力節點。以12個美麗鄉村示范村建設為基礎,實現黃土風貌、人文風情、特色農業等多種要素有機融合,推進全域旅游建設。沿黃風情魅力軸石樓旅游休閑體驗軸3.63.6打造多元魅力的城鄉空間打造多元魅力的城鄉空間三區兩帶黃河奇灣旅游度假區、中部田園綜合旅游服務區、東山森林生態旅游區沿黃風情魅16、力軸、石樓休閑旅游體驗軸4.1構建綠色高效交通系統4.2提供全民共享公服體系4.3建設綠色韌性基礎設施4.4完善城市綜合防災體系構建內通外暢、互聯互通的“井”字形交通網絡4 4.1.1 構建綠色高效交通系統構建綠色高效交通系統1234區域互聯,謀劃與區域互通的綜合交通網絡立體多元,構建鐵路、省道、縣道等多等級的交通系統城鄉暢達,推動城鄉高效聯絡,打造魅力城鄉游線低碳優先,倡導綠色低碳出行,建立公共交通與慢行系統體系加快融入全省高速公路網,推進汾石高速二期、沿黃河旅游公路、省道三大線石樓縣過境改線(孟家塔至板橋段),構建貫通全域的交通體系,提升對外交通聯系。加快石樓至隰縣二級路、沿黃公路連接線(17、和合、小蒜、曹家垣段)。建設“縣+鄉鎮+村”三級公共服務體注重人的體驗,高質量、高標準建設城編公共設施、基礎設施、景觀設施。注重城市建成區存量的改造和提升,增加居民的獲得感。補齊村莊發展短板,提升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和生活污水治理。提升村莊公共易觀環境,深入實施鄉村綠化美化,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治理水平。4 4.2 2 提供全民共享公服體系提供全民共享公服體系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按照縣級、鄉鎮級、村級“三位一體”總框架的思路,形成覆蓋全縣域的城市公共服務設施體系。提升城鄉人居環境品質營造特色的城鎮人居環境營造特色的城鎮人居環境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提升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提升優化用水結構,提高水資源18、利用效率,建設節水型社會,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嚴控用水總量結合全市供水工程現狀,因地制宜分類推進城鎮自來水普及率達到100%,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達到100%供水網絡集約高效堅持集中和分散相結合,完善污水、污泥處理加大中水的利用力度,擴大中水利用范圍完善雨水排放,強化治理積水點完善城區及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4 4.3 3 建設綠色韌性基礎設施建設綠色韌性基礎設施構建綠色安全的基礎設施網絡排水網絡安全韌性能源體系清潔穩定環衛體系綠色協同按照“保安全、促發展”的原則適度超前規劃,完善縣域電力設施建設升級改造,保障城鄉發展需求改善全縣能源結構,提高供氣氣源安全水平,增強天然氣儲運能力19、,擴大天然氣應用、提升鄉村用氣普及率實現垃圾分類處理處置,配套設置相應的未端處理設施加強垃圾資源化利用,實現垃圾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4.4 4.4 完善城市綜合防災體系完善城市綜合防災體系”整治避讓、合理布局”,提高生命線工程抗震能力防洪排澇消防防護防洪排澇抗震避災危化品管控“適度超前、防控結合”,提高城防體系標準和建設質量“預防為主、防消結合”,打造現代化智慧消防體系平戰結合、軍民融合”,構建統一高效的人防工程體系“安全防控,實時監測”,做好管線及危化品安全管控5.1 強化規劃有效傳導5.2 建立規劃“一張圖”5.3 保障近期項目實施梳理石樓縣“十四五”重點20、項目,形成十四五重點項目清單。摸底各部門規劃期間重點建設訴求,合理納入國土空間規劃體系5.15.1 強化規劃有效傳導強化規劃有效傳導5.2 5.2 建立規劃建立規劃“一張圖一張圖”5.3 5.3 保障近期項目實施保障近期項目實施落實上位規劃傳到鄉鎮規劃指引詳細規劃指導專項規劃明確強制內容以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為引領,結合專項規劃,按空間類型分層次傳導至詳細規劃,促進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內容落實。按照項目類別及實施時間,對重點項目進行分類分級。優先保障民生以及基礎設施類項目。根據項目選址范圍或擬選址范圍,銜接國土空間規劃,保障重點項目建設訴求。建立統一的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形成全縣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管理系統,結合石樓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指標體系,建立差異化的監督措施。梳理項目清單項目分級分類制定實施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