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寧區養老服務設施布局專項規劃方案(2022-2035年)(公示稿)(20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753040
2023-09-18
20頁
1.39MB
1、 長寧區養老服務設施布局 專項規劃(2022-2035)(公示稿)長寧區民政局 長寧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二二三年一月 長寧區養老服務設施布局專項規劃(2022-2035 年)I 目目 錄錄 1 總則.1 1.1 規劃背景.1 1.2 規劃目的.1 1.3 規劃范圍.1 1.4 規劃期限.1 1.5 規劃對象.2 1.6 規劃編制依據.2 1.6.1 法規標準.2 1.6.2 相關規劃與政策.3 2 規劃目標與指標.5 2.1 指導思想.5 2.2 規劃原則.5 2.3 規劃目標.6 2.4 規劃指標.6 3 機構養老服務設施布局規劃.8 3.1 配置標準.8 3.1.1 設施規模.8 3.1.2、2 選址原則.8 3.1.3 用地兼容.9 長寧區養老服務設施布局專項規劃(2022-2035 年)II 3.1.4 差異化配置.9 3.2 分級指引.10 3.2.1 區級機構養老服務設施.10 3.2.2 街鎮級機構養老服務設施.11 4 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布局規劃.11 4.1 配置標準.11 4.1.1 指標要求.11 4.1.2 配置要求.11 4.2 提升策略.13 4.2.1 養老服務資源整合.13 4.2.2 存量設施提升優化.14 4.2.3 多方籌措新增設施.14 4.2.4 推廣智慧養老應用.14 4.2.5 養老服務下沉基層.14 附圖.16 1 機構養老服務設施規劃3、布局圖.16 2 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生活圈規劃圖.17 長寧區養老服務設施布局專項規劃(2022-2035 年)1 1 1 總則總則 1 1.1.1 規劃規劃背景背景 黨的二十大報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等均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2022 年 8 月 9 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復上海市養老服務設施布局專項規劃(2022-2035 年),為各區養老服務設施提供規劃指引。上海市養老服務設施布局專項規劃(2022-2035 年)提出長寧區機構養老的工作重點應該在鞏固現有建設基礎、優化空間布局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服務水平,提高護理型床位和認知障礙照護床位比例;居家社區養老應通過小型化、嵌入4、式等方式新建或改造一批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完善空間布局覆蓋。為貫徹落實上海市養老服務設施布局專項規劃(2022-2035 年),以及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的其他相關工作部署,長寧區民政局會同長寧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組織編制本規劃。1.21.2 規劃目的規劃目的 為深入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建設完善與區域功能相匹配、與居民需求相符合、與人口變化發展趨勢相契合的差異化、優質化、均衡化養老服務設施布局,深化機構、社區和居家養老模式融合發展,提供更加充分、均衡、多樣的養老服務供給,打造“老有頤養”的“長壽康寧”福地,指導各街鎮養老服務設施布局和規劃建設工作,特編制本規劃。1 15、.3 3 規規劃劃范圍范圍 本規劃范圍為長寧區行政范圍,規劃范圍用地面積約 37.18 平方公里。1 1.4 4 規規劃劃期限期限 本次規劃期限為 2022-2035 年。其中近期為 2022-2025 年,與市、區養老服務發展“十四五”規劃保持一致;遠期至 2035 年,與市、區總體規劃期限保持一致。長寧區養老服務設施布局專項規劃(2022-2035 年)2 1 1.5 5 規劃對象規劃對象 養老服務設施,主要是指由民政部門指導和推動建設、提供養老服務的基本公共服務設施,主要包括機構養老服務設施和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其中前者主要為老年人提供全日集中住宿和照料護理服務,后者主要為老年人提供居6、家和社區養老服務。養老床位,主要指在機構養老服務設施(養老機構)以及提供全日集中住宿和照料護理服務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長者照護之家)中設置的床位。本規劃主要落實養老床位的責任床位指標,責任床位指標主要依據區預測戶籍老年人口分配。(*注:為老年人提供居住的老年公寓等商業房地產項目和集合居住、生活照料、醫療照護等功能的養老社區,以及老年大學,無障礙步行道、戶外座椅等為老年人提供的相關無障礙設施等,不作為本次規劃的對象。)1 1.6 6 規劃規劃編制編制依據依據 1.1.6 6.1.1 法規標準法規標準 (1)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2013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2)中華人民共7、和國城鄉規劃法(2008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3)上海市養老服務條例(2021 年 3 月 20 日起施行);(4)上海市城市更新條例(2021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5)上海市控制性詳細規劃技術準則(2016 年修訂版)(滬規土資詳2016968 號);(6)上海 15 分鐘社區生活圈規劃導則(2016 年);(7)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建設標準(民政部建標 143-2010);(8)老年養護院建設標準(民政部建標 144-2010);(9)城市公共設施規劃規范(GB50442-2008);(10)城鎮老年人設施規劃規范(GB50437-2007);(11)老年人居住建筑設8、計標準(GB/T50340-2003);(12)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GB5018-2002);長寧區養老服務設施布局專項規劃(2022-2035 年)3 (13)老年人社會福利機構基本規范(民政部 MZ008-2001);(14)上海市老年友好城市建設導則(DB31/T883-2015);(15)上海市老年宜居社區建設細則(DB31/T1023-2016);(16)社區和居家認知障礙照護規范(T/SHCNSLH 0000012020);(17)長寧區認知障礙友好社區建設標準(長民201927 號);(18)其他有關設計規范和技術規定。1.1.6 6.2.2 相關規劃與政策相關規劃與政策 (9、1)上海市養老服務設施布局專項規劃(2022-2035 年)(滬府202233 號);(2)長寧區養老設施布局專項規劃(2014-2020)(長府 2015 054 號);(3)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2019 年);(4)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國發201335 號);(5)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2021 年);(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養老托育服務健康發展的意見(國辦發 202052 號);(7)“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8)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2021 年 1 月 27 日上海市第十五10、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批準);(9)長寧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長寧區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審議通過);(10)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 年)(國函2017147 號);(11)上海市長寧區單元規劃(含重點公共基礎設施專項規劃);(12)上海市基本公共服務“十四五”規劃(滬府發20215 號);(13)上海市民政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滬府辦發202116 號);(14)上海市老齡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滬府辦發20213 號);(15)上海市養老服務發展“十四五”規劃(滬社養老領 2021 3 號);(16)關于推進本市“十四五”期間11、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滬府辦規202113 號);長寧區養老服務設施布局專項規劃(2022-2035 年)4 (17)中共上海市委 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實施意見;(18)長寧區民政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長民20212 號);(19)長寧區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區政府第 179 次常務會議、十屆區委常委會第 234 次會議審議通過);(20)長寧區養老服務“優質+均衡”三年行動計劃;(21)長寧區深化養老服務實施方案(20202022 年)(2020 年 3 月9 日區政府第 124 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22)上海市深化養老服務實施方案(2019-202212、 年)(滬府規201926 號);(23)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的通知(滬府辦發20223 號);(24)“健康上海 2030”規劃綱要;(25)全國老年宜居社區創建指南(全國老齡辦);(26)關于本市標準化老年活動室建設和管理的意見(滬民老工發 20184 號);(27)上海市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工作指引(滬民養老發201927號);(28)關于加快推進本市長者照護之家建設的通知(滬民福發201527 號);(29)關于加強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建設的指導意見(滬老齡辦發20165 號);(30)促進和規范利用存量資源加大養老服務設施供給的工作指引(滬發改規范20194 號);(31)其他13、已批的相關規劃及政策。長寧區養老服務設施布局專項規劃(2022-2035 年)5 2 2 規劃規劃目標目標與與指指標標 2 2.1 1 指導思想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深入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堅持?;尽⒋俟?、提質量?;?、促公平、提質量,支撐多層多層次、次、高水平、有溫度高水平、有溫度的養老服務發展,大力推進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持續推動共建共融共享共建共融共享的老年友好型社會建設,實現積極老齡14、化、健康老齡化、幸積極老齡化、健康老齡化、幸福老齡化福老齡化,推動老齡事業高質量發展,服務老年人群高品質生活,開啟長寧老齡事業發展新征程,為推進長寧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精品城區做出新貢獻。2 2.2.2 規劃原則規劃原則 堅持堅持統籌規劃、均衡布局統籌規劃、均衡布局。加強區域統籌,因地制宜配置養老服務設施,促進全區養老服務設施均衡布局。推進養老基本服務覆蓋常住人口,逐步實現養老服務均等化,提升對獨居、高齡、失能失智等重點老年人群的服務能力。堅持堅持適度適度前瞻前瞻、長遠發展、長遠發展。著眼于長寧區老齡人口規模和養老服務需求的長期發展趨勢,根據預測峰值合理確定養老服務設施規??偭?,預留彈15、性空間,保障規劃的中長期適應性。堅持堅持功能功能復合復合、集約集聚、集約集聚。鼓勵發展復合功能養老機構,完善布局集社區托養、日間照護、助餐服務、醫養結合、健康促進、智能服務、家庭支持、養老顧問、精神文化等“2+6+x”養老服務功能的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長寧區養老服務設施布局專項規劃(2022-2035 年)6 堅持堅持資源資源整合整合、增存并舉、增存并舉。充分挖掘存量設施和空間,深化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設施配置,推動存量養老服務設施提升和優化。結合區域人口特征和發展導向,引導新增養老服務設施向需求集中區域配置。堅持堅持底線管控、差異引導底線管控、差異引導。充分發揮政府托底保障和市場優化資源配置16、的作用,對于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養老服務設施進行底線管控,通過約束性規劃指標明確配置標準;對市場類的養老設施給與政策引導,滿足多層次的養老需求。2 2.3.3 規劃目標規劃目標 規劃至 2025 年,長寧區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逐步完善,老年友好型城區基本建成,高品質均衡化養老服務格局不斷深化,方便可及、服務專業、功能復合、覆蓋城鄉、層次多元的養老服務設施體系基本建成。規劃至 2035 年,結合長寧區人口老齡化與養老服務需求趨勢,養老服務設施服務內容更加豐富,服務范圍覆蓋更廣,逐步實現養老服務對全區常住人口的全覆蓋,打造與長寧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精品城區相適應的養老服務17、“長寧樣本”。2 2.4.4 規劃指標規劃指標 結合人口預測結果,綜合考慮適度前瞻和預留彈性。規劃近期至 2025 年,全區養老床位數不低于 2024 年峰值年 7122 張張,占全區戶籍老年人口比重達到 3%;聚焦失能、失智老人剛性需求,護理型床位數達到總床位數的 60%,標準化認知障礙照護床位達到 600 張張;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覆蓋面逐步擴大,每千人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筑面積不低于 60 平方米平方米。遠期至 2035 年,全區養老床位數占全區戶籍老年人口比重達到 3%;全區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實現全區覆蓋,依托“社區養老 15 分鐘生活服務圈”建設高品質社區養老服務體系。長寧區養老18、服務設施布局專項規劃(2022-2035 年)7 具體指標匯總如下:表 2-1 長寧區養老服務設施規劃指標表 類型類型 序號序號 指標指標名稱名稱 單位單位 規劃規劃近期近期(20252025 年年)規劃規劃遠期遠期(20352035 年年)類型類型 機構 養老 服務 設施 1 全區養老床位數 張 7122*注 1 6759 約束性 2 全區養老床位數占老年人口比例%3 3 約束性 3 養老床位中護理型床位占比%60 80 約束性 4 認知障礙老年人照護床位 張 600*注 2 1200*注 2 約束性 5 殘疾老年人床位 張 100 120 預期性 居家 社區 養老 服務 設施 6 全區每千19、人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筑面積 60*注 3 60 約束性 7 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總量 家 18 25 預期性 8 社區老年助餐服務供應能力 客/日 16000*注 3 16000*注 3 預期性 9 居室環境適老化改造戶數 戶 1000*注 2 3800*注 2 預期性 10 康復輔具社區租賃服務實體點街鎮覆蓋率%100 100 預期性 注 1:維持峰值年 2024 年指標要求;注 2:根據長寧區遠期規劃人口占比與市里指標估算;注 3:根據現狀規模確定。長寧區養老服務設施布局專項規劃(2022-2035 年)8 3 3 機構機構養老養老服務服務設施設施布局布局規規劃劃 3 3.1.1 配配置20、置標準標準 3 3.1.11.1 設施規模設施規模 根據本市養老服務發展規劃,本次專項規劃中的機構養老服務設施按照所在街鎮戶籍老年人口規模為基礎進行配置,適當控制單處規模。按照設施床位規模,機構養老服務設施可分為小型、中型和大型三大類。小型機構養老服務設施一般為 10(含)100 床,中型機構養老服務設施一般為 100(含)300 床,大型機構養老服務設施一般為 300 床以上,原則上不超過 500 床,超過 500 床以上,建議采取設置分院的形式??紤]組織管理效率,新增單處養老機構的床位規模宜在 100-300 張,設施規模大于 300 床應保障獨立占地。機構養老服務設施應貫徹土地集約節約利21、用原則,落實控規技術準則對養老用地的指標要求,合理確定用地規模和容積率。項目建筑設計上科學布局,為未來擴建或功能改造預留空間。機構養老服務設施床均建筑面積原則上不低于最低控制標準,根據高品質發展要求,將床均面積最低標準由 25 提高到 30,長寧區作為中心城區,一般不低于床均 30。新增機構養老服務設施嚴格落實床均建筑面積規劃要求,對存量機構養老服務設施開展提標改造,遠期全區床均面積達到管控底線。3 3.1.2.1.2 選址原則選址原則 (1)應位于城市開發邊界范圍內,同時避免選址在產業基地內;臨近老年人較為集聚、養老需求較為集中的城鎮社區。(2)深化醫養結合,與醫療衛生設施綜合或臨近設置;考22、慮使用便利性,可結合商業、教育、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設施空間布局。長寧區養老服務設施布局專項規劃(2022-2035 年)9 (3)為方便子女探望及老年人出行需求,選擇公共交通方便可達的地段;避開臨近對外交通、快速干道及交通量大的交叉口路段。(4)盡可能選擇綠化條件較好、空氣清新等環境優良的地段,并遠離污染源、噪聲源及危險品生產及儲運用地。3 3.1.3.1.3 用用地地兼兼容容 允許養老服務設施在功能用途互利、環境要求相似且相互間沒有不利影響的用地上綜合設置。有條件情況下,允許養老服務設施用地可以與以下設施用地兼容設置:一類/二類/三類住宅組團用地、行政辦公用地、商業服務業用地、文化/體育用23、地、科研設計用地、商務辦公用地、軌道交通用地、綜合交通樞紐用地,以及社區級公共服務設施用地,尤其是宜與社區級醫療設施用地混合設置。養老服務設施建筑主體應相對獨立,確保老年人設施安靜、安全、避免干擾等需求。不宜與一類工業用地、二類工業用地、工業研發用地、普通倉庫/堆場用地、物流用地以及社會停車場用地等混合設置。3 3.1.4.1.4 差異化配置差異化配置 考慮全區在空間資源、人口密度和老齡化程度上存在差異,在滿足全區總量需求基礎上對不同區域類型進行差異化配置引導。綜合評估規劃人口數和戶籍人口老齡化水平,合理確定各街鎮機構養老床位數目標。在符合消防、安全的前提下,鼓勵養老用地的地塊容積率采用控制性24、詳細規劃開發強度分區的容積率較高值,加強土地集約利用;部分用地緊張的地區在保障設施安全、安靜、避免干擾的情況下,可與商業、行政管理、醫療、文化、體育等設施綜合設置,宜在建筑低層部分設置。長寧區養老服務設施布局專項規劃(2022-2035 年)10 3 3.2.2 分分級級指引指引 機構養老服務設施分為市級、區級和街鎮級,提供全日集中住宿和照料護理服務。長寧區主要涉及區級和街鎮級機構養老服務設施。3 3.2.1.2.1 區級區級機構養老服務設機構養老服務設施施 統籌全區規劃養老機構分布和床位數總量,合理安排區級養老機構布局、規模和床位結構,實現全區機構養老服務設施的均衡分布和服務能力提升。貫徹“25、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總體目標,探索在區級機構養老服務設施中疊加社區養老服務和居家養老服務功能,形成高能級的養老服務樞紐。(1 1)新新增增區級區級機構機構養老養老服務設施服務設施 加強土地集約利用程度,鼓勵用足容積率、提高床均面積標準。在滿足居室面積前提下,加大室內公共空間占比,提供更為豐富多元的養老服務。強調機構養老服務設施與醫療、體育、文化、教育等功能的結合,在建筑設計中充分考慮公共空間復合利用方式,滿足獨立對外開放條件。區級設施強化專業養老服務,重點提供護理型床位和老年認知障礙照護床位,補充街鎮專業養老服務能力,提升機構養老服務水平。(2 2)存量區級存量區級機構養老服26、機構養老服務設務設施施 鼓勵有條件的現狀區級機構養老服務設施開展改造工程。有提容條件的,改造后提升床均面積,利用新增建筑面積加大養老公共空間面積,并兼顧向街鎮提供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功能;建筑面積難以增加的,可通過內部空間布局優化、硬件設施改造,滿足失能照護、認知障礙照護床位單元管理要求,提高床均建筑面積,改善老年人入住條件,提高機構專業服務能力和服務品質。長寧區養老服務設施布局專項規劃(2022-2035 年)11 3 3.2.2.2 2 街街鎮鎮級機構級機構養老服務設施養老服務設施 街鎮是為本區域戶籍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的重要依托,各街鎮原則上應配置不少于 1 處的機構養老服務設施,選址需兼顧城27、鄉居民,建設標準應考慮本街鎮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高齡老人占比高、失能(失智)老人占比高的街鎮應考慮提高護理型床位配置比例。4 4 居家居家社區社區養老養老服務服務設施設施布局布局規劃規劃 4 4.1 1 配置標準配置標準 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根據服務人口、服務半徑確定設施規模,配置時應兼顧設施規模與空間均衡,同時滿足千人指標要求。4 4.1.1.1.1 指指標要求標要求 按照上海市養老服務設施布局專項規劃(2021-2035 年)要求,規劃至近期 2025 年,長寧區常住人口每千人居家社區養老設施建筑面積達到 50,規劃至遠期 2035 年,長寧區常住人口每千人居家社區養老設施建筑面積達到 6028、。考慮到長寧區現狀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筑面積已達到 61,本輪規劃近期和遠期常住人口每千人居家社區養老設施建筑面積指標均按照 60 進行控制,鼓勵按需提高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配置標準。空間布局上,規劃至 2035 年,全區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實現全區覆蓋,居住社區實現 15 分鐘社區養老服務生活圈配置達標。4 4.1.1.2 2 配置配置要求要求 (1)綜合為綜合為老服務老服務中心(含分中心中心(含分中心):即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是嵌入式養老服務的樞紐和平臺,提供更加專業、綜合的養老服務支持,同時負責居家養老服務調度和配送等工作。根據上海市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工作指引,每個街長寧區養老服務設施29、布局專項規劃(2022-2035 年)12 鎮至少設置 1 個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建筑面積一般不小于 1000,服務半徑不宜大于 1000m;根據 15 分鐘社區生活圈要求,各生活圈應配置綜合為老服務分中心,建筑面積一般在 500 以上。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分中心)應提供日間照護和助餐服務兩項基本服務,貫徹醫養結合配置護理站,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服務站臨近設置的可選配,同時根據需求配置其他服務功能,對全托服務不作硬性要求。(2 2)日間照護場所日間照護場所:各街鎮按需配置社區日間照護場所,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照料護理、康復輔助、精神慰藉、文化娛樂等服務,鼓勵開展早托、晚托、接送等附加服務。一般30、按照 1.52 萬人口設置 1 處,服務半徑不宜大于 500 米,生活圈內綜合體的日托服務 500 米覆蓋圈外區域補充配置,可獨立設置,也可結合家門口服務站點等社區設施提供日間托養服務。結合設置的設施不做規模要求,獨立設置的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建筑面積要求不小于 200。(3 3)長者照護之家長者照護之家:長者照護之家主要為本街鎮老年人提供全托型、階段性的照護服務(即全托服務)。一般每個街鎮至少建設 1 家,有條件的街鎮可增加布點,滿足老年人就近托養需求,方便親屬照護和探視,對床位數不作配比要求。長者照護之家可設置在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內,也可單獨設置,獨立設施要求建筑面積不小于 300,其中,31、老年人居室面積不低于總建筑面積的 2/3。床位規模 10-49 張的,床均建筑面積不低于 18,居室單床使用面積不低于 5。床位規模超過 49 張的,床均建筑面積不低于 25,居室內單床使用面積不低于 6,每間居室床位設置不宜超過 6 張。(4 4)助餐服務助餐服務場所場所:包括長者食堂、老年助餐點等設施,提供堂吃和送餐服務,助餐服務供給能力一般達到轄區內年滿 65 周歲老年常住人口的 5%。每個街鎮一般需建設 12 個社區長者食堂,滿足適老化助餐服務和空間設計,要求供客量長寧區養老服務設施布局專項規劃(2022-2035 年)13 達到 150 客/天,建筑面積不小于 200。助餐點可結合其32、他社區服務設施配置,也可獨立設置,服務半徑不宜大于 500 米。(5 5)家門口家門口養老服養老服務站(務站(點)點):依托社區公共設施,在居民區建設具有“微日托”“微助餐”“微健康”等功能的家門口養老服務站(點)?;顒訄龅厥褂妹娣e不低于 20,有條件的可適當增加活動面積。鼓勵新建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參照標準的推薦值配置,對老年人口較少、人口密度較低的社區養老服務生活圈可采用最低配置標準。存量設施需滿足最低配置標準,鼓勵通過提標改造達到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的推薦值,具體見表 4-1。表 4-1 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配置標準一覽表 設設施施類型(獨立設施類型(獨立設施)最最低標準低標準 推薦值推33、薦值 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分中心)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分中心)500 1000-3000 長者照護之家長者照護之家 300 500-1000 日間照料中心日間照料中心 200 200-500 社區長者食堂社區長者食堂 200(150 客/天)300-800 4 4.2 2 提升策略提升策略 4 4.2 2.1.1 養老服養老服務資源整合務資源整合 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宜與其他非獨立占地的社區級公共設施綜合設置,鼓勵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文體活動中心等功能設施綜合或臨近設置。新建社區應引導設施集中設置,依托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加強建設樞紐平臺功能,做實專業照護、醫養結合、助餐服務、精神文化等各類服務34、,增強社區持續照料能力。已建社區建議整合社區養老服務資源,依托現有的養老機構、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助餐點、老年活動室等設施,不斷豐富養老服務內容,建立以生活服務、保健康復、文體娛樂等為主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網絡體系。長寧區養老服務設施布局專項規劃(2022-2035 年)14 4 4.2 2.2 2 存量設施提升優化存量設施提升優化 全區納入管理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總量上基本滿足現狀需求,但品質上仍存在提升空間,重點從建筑品質、設施功能、服務水平三方面進行優化。建筑品質上,根據無障礙和適老化等相關建筑設計規范對室內外空間進行改造,包括走廊、扶手、坡道、門窗等設施的具體規格與材質要求。設35、施功能上,根據“15分鐘生活圈”內本地居民的養老服務需求,在現有設施內進一步復合服務功能,例如在日間照料中心開設對外的助餐點,利用老年活動室開展定期的問診服務等;有條件的設施可整合周邊空間進行改擴建,擴大服務面積和具體功能。服務水平上,延長設施開放時間、提高專業養老服務能力、優化長護險服務內涵,同時聯動村居委加強對社區養老服務和居家養老服務的宣傳和推廣。4 4.2 2.3 3 多方籌措新增設施多方籌措新增設施 由區級部門制定年度計劃,明確每年新增設施總量,結合各街鎮設施缺口等實際情況合理分配任務,結合舊區改造、社區微更新等手段,加快推進嵌入式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完善社區各項設施的“適老性”改造,36、提升社區養老服務覆蓋率、提高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總量,建成環境優化、安全人性的養老社區。鼓勵充分考慮老年人的使用需求,提供適老性的老年住宅產品。4 4.2 2.4 4 推廣智慧養老應用推廣智慧養老應用 結合全區智慧養老應用場景需求,開展居家養老、社區養老等多種應用場景的試點,支持發展居家社區“虛擬養老院”,培育一批智慧養老應用示范基地、示范社區和示范品牌。鼓勵通過信息服務平臺整合社區各類資源,通過與嵌入式養老服務設施結合等手段,逐步實現養老服務設施的數字化轉型,推進智慧養老。4 4.2 2.5 5 養老服務下沉基層養老服務下沉基層 發揮老年活動室、示范睦鄰點等設施覆蓋率高的優勢,將養老服務進一步配長寧區養老服務設施布局專項規劃(2022-2035 年)15 送至服務網絡末端。全面推進標準化老年活動室建設,強化復合功能,將文教體衛等資源配送下沉至老年活動室,提高服務普及度。利用示范睦鄰點靈活設置的特征,開展助餐服務、日間照料服務、志愿關愛服務等,完善互助性養老機制。長寧區養老服務設施布局專項規劃(2022-2035 年)16 附附圖圖 1 1 機構養老機構養老服務設施服務設施規劃布局圖規劃布局圖 長寧區養老服務設施布局專項規劃(2022-2035 年)17 2 2 社區養老服務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設施規劃規劃布局布局圖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