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寧縣礦產資源總體規劃方案(2021-2025年)(21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754356
2023-09-20
21頁
1,018.11KB
1、 (2021-2025 年年)2022 年 10 月 目目 錄錄 第一章第一章 總則總則.1 第二章第二章 現狀與形勢現狀與形勢.2 一、礦產資源及礦業發展現狀.2 二、形勢與要求.3 第三章第三章 指導思想、原則與規劃目標指導思想、原則與規劃目標.5 一、指導思想.5 二、基本原則.5 三、規劃目標.6 第四章第四章 統籌實施礦產調查勘查統籌實施礦產調查勘查 夯實資源保障基礎夯實資源保障基礎.8 一、積極實施資源調查評價.8 二、穩步推進礦產資源勘查.8 三、強化勘查準入管理.9 四、推進地質資料社會化服務.9 第五章第五章 推進礦產節約利用推進礦產節約利用 提高資源保障能力提高資源保障能力2、.10 一、加強礦產資源開發與保護.10 二、科學調控開發利用強度.10 三、嚴格礦山準入要求.11 四、節約高效利用礦產資源.12 五、強化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管理.12 第六章第六章 踐行綠色發展理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推動礦業高質量發展推動礦業高質量發展.14 一、引導實施綠色勘查.14 二、推進建設綠色礦山.14 三、強化生態保護修復.15 第七章第七章 規劃實施保障措施規劃實施保障措施.16 一、完善制度體系,提升規劃實施效能.16 二、加強部門協作,強化規劃監督管理.16 三、拓寬經費渠道,保障規劃實施投入.17 四、加強科技創新,提升勘查開發水平.17 五、完善信息平臺,支撐規劃科學管3、理.17 第八章第八章 附則附則.18 1 第一章 總則“十四五”時期是睢寧貫徹落實“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要求、推動“強富美高”新睢寧建設再出發的重要時期,為科學部署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工作,提高礦產資源對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保障能力,推進資源開發、環境保護、生態文明協調發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 礦產資源規劃編制實施辦法 江蘇省自然資源廳關于開展市縣級礦產資源規劃(2021-2025 年)編制工作的通知 徐州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 年)睢寧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 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 睢寧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 年4、)等相關法律法規、部門規章文件和規劃,編制睢寧縣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 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是睢寧縣全面細化落實江蘇省、徐州市礦產資源戰略與部署,加強和改善礦產資源宏觀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依法審批和監督管理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活動的重要依據。規劃適用于睢寧縣所轄行政區范圍內除石油、天然氣以外的礦產。規劃基準年為 2020 年,規劃期為 2021-2025 年,展望到 2035年。2 第二章 現狀與形勢 一、礦產資源及礦業發展現狀(一)(一)礦產資源概況礦產資源概況 截至 2020 年底,睢寧縣已發現礦種 13 種(含亞種),其中以非金屬礦產為主,共 10 種、占比 75、7%。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產有鎂礦、水泥用灰巖、玻璃用砂巖和飾面用大理巖 4 種。查明礦床 4 處,其中鎂礦、玻璃用砂巖中型礦床各 1 處,水泥用灰巖、飾面用大理巖小型礦床各 1 處。礦產資源地域分布較為集中,主要分布在睢寧北部低山丘陵地區。鎂礦和玻璃用砂巖在省內外有一定知名度,為本區特色礦產。睢寧縣非金屬礦產多分布于生態保護區域內,可利用資源潛力不足。嵐山鎮陳集、姚集鎮張圩等地九頂山組巖溶裂隙水水質優異,富含鍶、溴礦物質,礦泉水具有極佳的開采價值。雙溝地區地熱資源成礦條件有利,具有一定的資源勘查開發潛力。(二)(二)礦礦業發展業發展現狀現狀 地質調查與礦產地質調查與礦產勘查成效顯著。勘查成效顯著6、。“十三五”期間,完成睢寧縣雙溝鎮域的城市地質調查工作,在基礎地質、水文地質、地下空間資源、地質災害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為項目覆蓋區規劃建設及自然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提供了地質依據。完成金剛石礦產調查評價項目 1 項,提交金剛石找礦靶區 1 處(白露山)。實施睢寧縣縣域壓覆重要礦產資源調查工作,查明了睢寧縣域重要礦產資源、礦業權的分布情況,為睢寧縣區域壓覆審批管理提供 3 了依據。實施完成江蘇省徐州市吳橋-石匣地區金剛石原生礦普查工作,共圈定 23 個磁異常,發現隱爆火山角礫巖體(白露山巖體),并從中選獲原生金剛石 3 顆。礦產資源保護持續深化。礦產資源保護持續深化。“十三五”期間,睢寧縣嚴格7、推行“生態優先、保護優先”政策,對礦產資源以保護為主。自 2012年關閉所有礦山以來,嚴格執行礦山準入和開發利用相關要求,無新建礦山,全縣礦產資源已連續十年零開采。二、形勢與要求“十四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睢寧縣謀劃推動撤縣建市,奮力躋身全國百強的關鍵階段。奮力打造徐宿一體化融合發展現代經濟帶和全國鄉村振興示范區、美麗中國建設先行區,落實能源資源安全要求,加大戰略性礦產找礦力度,推動清潔能源綜合開發,服務睢寧縣高質量發展,是全縣礦業發展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一)(一)經濟8、社會發展要求推進礦產資源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推進礦產資源勘查勘查開發開發“一帶一路”、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等多重發展戰略實施,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的推動以及大量基礎設施建設,對礦產資源的需求仍將維持高位。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迅猛發展,對非常規能源和新型材料礦產的需求強烈,戰略性新興礦產資源將成為行業主角,發展特色鄉村旅游 4 經濟使地熱、礦泉水資源勘查開發成為熱點。統籌推進金剛石、金、地熱、礦泉水等礦產勘查開發,進一步提高礦產資源勘查程度,保持一定的礦產開采規模,保障資源有效供給,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二)(二)美麗睢寧建設要求構建綠色礦業發展新格局美麗睢寧建設要求9、構建綠色礦業發展新格局 落實美麗睢寧建設要求,實現“一帶兩廊三核多節點”的縣域生態空間格局,讓“藍天白云、水清河暢、岸綠景美”成為美麗睢寧的鮮明標識,對協調資源開發和生態保護提出更高的要求。自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于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的全過程。深入推進實施綠色勘查、綠色開發,鼓勵開展資源綜合利用研究,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引導建設生態礦山,不斷擦亮生態底色,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推動睢寧礦業綠色高質量發展。(三)落實全面深化改革要求提高礦業權管理質效(三)落實全面深化改革要求提高礦業權管理質效 部、省相繼出臺關于推進礦產資源管理改革相關文件,對10、強化礦產資源精細化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切實履行“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職責”,要進一步深化礦產資源管理領域“放管服”改革,規范礦業權登記手續,不斷創新管理方式,提高服務水平,著力提高資源管理行政服務效能和提升資源要素保障供給質量。5 第三章 指導思想、原則與規劃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和徐州重要指示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工業立縣、產業強縣”發展戰略,以礦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優空間、11、護資源、促發展”為主線,強化資源保障能力,扎實推進綠色礦山建設,為譜寫“強富美高”新睢寧現代化建設新篇章提供支撐。二、基本原則(一)(一)立足立足資源稟賦資源稟賦,保障保障發展需求發展需求 落實能源資源安全要求,以保障經濟可持續發展、提高礦產資源保障能力、推進資源合理利用與保護為目標,立足睢寧區位特點及礦產資源稟賦條件,加大戰略性礦產找礦力度,夯實資源保障基礎,保障產業發展需求,支持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二)(二)堅持生態優先,堅持生態優先,踐行綠色發展踐行綠色發展。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加快構筑山水林田湖一體化綠色生態屏障,嚴格落實國土空間規劃,科學部署礦產資源12、勘查、開發利用和礦山生態保護修復工作,生動勾勒美麗睢寧的現實圖景。6(三)(三)合理開發資源,實現協調發展合理開發資源,實現協調發展 牢固樹立節約集約高效利用資源觀,協調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生態保護、土地利用、城鄉建設關系,統籌資源開發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實現資源開發、環境保護和民生改善的共贏。(四)深化改革創新(四)深化改革創新,構建高效機制構建高效機制 著眼于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深化制度改革,用于探索創新,發揮管理制度改革創新在推動資源保護與利用方式的引領作用。持續深化礦業權管理、資源節約利用、綠色礦山建設、礦山生態保護修復等方面的制度、政策創新,構建適合本縣礦產資源利用與保護的13、管理新機制。三、規劃目標(一)(一)2025 年年規劃規劃目標目標 礦產調查與勘查工作穩步推進,力爭找礦取得新進展,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水平不斷提高,綠色勘查工作得以有效推進,綠色礦山建設成效顯著,礦山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1.礦產資源礦產資源調查評價與調查評價與勘查勘查 落實省、市礦產資源規劃部署,配合實施礦產資源調查與勘查工作,預期圈定找礦靶區 1-2 處。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強地熱、礦泉水資源調查評價及勘查工作,為礦產開發奠定基礎,助力鄉村旅游業發展。7 2.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 合理調控資源開發,全縣礦產資源年開采總量預期在 6 萬噸以內,礦山總數預期不超過 2 個14、。(三三)礦業綠色發展礦業綠色發展 引導綠色勘查,推進綠色礦山建設,新建礦山全部按照綠色礦山標準要求建設,在采礦山綠色礦山建成比例預期達 100%。專欄專欄 1 主要規劃指標主要規劃指標 類類 別別 指標名稱指標名稱 單位單位 指標值指標值 指標屬性指標屬性 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 開發強度調控 年開采總量 萬噸(全縣總量)6 預期性 萬噸 地熱 4 預期性 礦泉水 2 預期性 礦山數量 個 2 預期性 礦業綠色發展 綠色礦山建成比例 100%預期性 (二)(二)2035 年展望年展望目標目標 地質找礦取得新突破,礦業空間布局更加科學,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水平顯著提高,礦業綠色發展質量水平全面提升15、,智能技術與礦業開發有機融合,地質服務更加多元化,礦政管理信息化、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實現礦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8 第四章 統籌實施礦產調查勘查 夯實資源保障基礎 落實省、市礦產資源規劃,實施重要成礦區資源調查評價,加強金剛石、金礦、地熱等礦產資源勘查,力爭找礦新突破,強化勘查準入管理。一、積極實施資源調查評價 以金礦、金剛石為目標礦種,在睢寧東部地區落實部署郯廬斷裂帶江蘇段金、金剛石調查評價區(睢寧部分)。爭取財政投入開展調查評價,研究區域成礦地質背景、成礦地質條件、含礦層位分布規律,力爭圈定找礦靶區 1-2 處,為勘查選區提供依據。二、穩步推進礦產資源勘查(一)(一)重點勘查區重點勘查區 16、以金礦、金剛石等礦產為重點,在睢寧東部地區落實部署徐州新沂宿遷宿城金、石墨、金剛石勘查區(睢寧部分)。以公益先行、基金銜接,引導社會資金投入,堅持技術創新,實施綠色勘查,加強重點勘查區內礦產綜合勘查與綜合評價,力爭實現睢寧地區地質找礦取得新突破,為合理利用奠定基礎。(二)(二)勘查規劃勘查規劃區塊區塊 結合睢寧縣資源稟賦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全縣劃定地熱、礦泉水勘查規劃區塊各 1 個,分別為徐州市睢寧縣雙溝鎮地熱勘查、徐州市睢寧縣嵐山鎮陳集礦泉水勘查。9 三、強化勘查準入管理 探礦權申請人的資金能力必須與申請的勘查礦種、勘查面積和勘查工作階段相適應。嚴格限制有違法違規違紀行為或失信記錄的探礦權申17、請人參與交易活動。外商投資企業遵循國家有關外商投資產業規定從事礦產勘查活動。一個勘查規劃區塊原則上只設置一個勘查主體。礦產勘查部署應符合國土空間規劃相關管控要求,遵守文物保護等法律法規,禁止在文物保護范圍內開展勘查活動。地熱、礦泉水礦業權投放原則上應保持 2 千米以上間距。勘查項目按相關規定要求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要求與措施。四、推進地質資料社會化服務 加強地質資料管理,切實履行縣級職能部門地質資料監督管理職責,落實地質資料管理辦法,引導各地勘單位、行業組織、市場主體履行地質資料匯交義務。加強與省、市地質資料館的聯系,實現資料的互通、共享,不斷豐富數據庫地質資料的數量和質量。創新地質資料服務機制,18、開展地質資料綜合利用和深度開發研究,為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社會公眾提供信息化服務。10 第五章 推進礦產節約利用 提高資源保障能力 遵循“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原則,科學劃定禁止開采區,合理設置開采規劃區塊,優化礦山布局和開發利用結構,合理調控開發利用強度,嚴格開發準入管理,推進礦產資源集約高效利用。一、加強礦產資源開發與保護(一)(一)開山采石禁采區開山采石禁采區 貫徹落實江蘇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限制開山采石的決定,將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和地質遺跡保護區、文物保護區、山體資源特殊保護區、重要交通干線和重要旅游線路至兩側直觀可視范圍等區域地段列為開山采石禁止開采區。共劃定4 19、個開山采石禁采區,6 條開山采石禁采帶。開山采石禁采區(帶)內嚴禁開展露天采礦活動。(二)(二)開采規劃區塊開采規劃區塊 根據睢寧縣資源賦存和勘查開發現狀,合理配置礦產資源,全縣劃定開采規劃區地熱、礦泉水開采規劃區塊各 1 個,為徐州市睢寧縣雙溝鎮地熱井、徐州市睢寧縣嵐山鎮陳集礦泉水井。二、科學調控開發利用強度 推進礦產資源節約利用,科學調控地熱、礦泉水礦產資源開發強度,促進睢寧縣礦產資源開發有序健康發展。2025 年,睢寧 11 縣礦產開采總量預期在 6 萬噸以內,礦山數量預期不超過 2 個。其中,地熱預期新建礦山 1 家,年開采總量預期在 4 萬噸以內;礦泉水預期新建礦山 1 家,年開采總20、量預期在 2 萬噸以內。專欄專欄 2 主要礦產開采總量調控指標主要礦產開采總量調控指標 調控調控 礦種礦種 上輪規劃上輪規劃 2020 年年目標目標值值 2020 年實際值年實際值 2025 年目標值年目標值 開采總量開采總量(萬噸)(萬噸)礦山數量礦山數量(個)(個)開采總量開采總量(萬噸)(萬噸)礦山數量礦山數量(個)(個)開采總開采總量量(萬噸)(萬噸)礦山數量礦山數量(個)(個)地熱/0 0 4 1 礦泉水/0 0 2 1 建筑石料 50 1 0 0/合計 50 1 0 0 6 2 三、嚴格礦山準入要求 嚴格礦業權出讓規定出讓采礦權,保護正當合法競爭。外商投資企業應遵循國家有關外商投資21、產業規定從事礦產采選活動。一個開采規劃區塊原則上只設置一個開采主體。采礦權投放應符合國土空間規劃相關管控要求。國家和省規定不得開采礦產資源的區域內禁止從事采礦活動。嚴格落實礦山設計開采規模與礦區資源儲量規模、礦山服務年限相適應的要求,嚴禁大礦小開、一礦多開。確定地熱、礦泉水新建礦山最低開采規模準入要求,開采規模不得超過允許取水量。產業政策和行業準入條件高于規模準入標準的,以產業政策和行業準入條件為準。嚴格執行國家、省關于礦產資源集約綜合利用和產業結構調整中鼓勵、限制、淘汰、禁止等規定要求,禁止采用落后的、破壞和浪費資源的開采技術。積極開展科技創新和技術革新,礦山企業應保障科技創新的資金投入。122、2 新建礦山必須編制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建立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基金,并按照綠色礦山建設標準要求進行規劃、設計和建設。四、節約高效利用礦產資源(一)地熱(一)地熱 鼓勵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提升其開發利用程度,結合地方旅游業發展需求,特別是生態旅游、鄉村旅游品牌建設,打造一批溫泉酒店、溫泉渡假村、溫泉養生等地熱產品,樹立具有鮮明特色的地熱開發示范典范,助力形成地方經濟的新增長點。鼓勵開展地熱新能源開發利用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引導與供暖、康養、旅游、種養殖及工業等相結合的地熱綜合開發,拓寬應用領域,豐富開發利用方式,提高綜合利用效率,推動地熱開發利用的規模化發展,探索節能減排、助力“雙碳”23、目標的地熱開發示范。(二)礦泉水(二)礦泉水 鼓勵開展綠色發展關鍵技術研究,礦泉水資源開發過程中,著重在環境保護、自動化等方面加大科技研發,積極開展優化生產工藝研究,探索建立生產全過程能耗核算體系,控制并減少單位產品能耗、物耗和水耗,減少廢水排放量。五、強化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管理 強化對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動態監督管理,規范礦山礦山儲 13 量年報編制工作。加強對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情況的巡查和監督,建成全方位、全覆蓋的執法監察體系。實行礦業權人勘查開采信息公示制度,在自然資源專項資金審批、自然資源領域工程招投標、國有土地出讓、礦業權申請審批、授予榮譽稱號等工作中,設立信用信息查詢環節,對礦業權人被列24、入異常名錄的依法予以限制,對礦業權人被列入嚴重違法名單的依法予以禁入,將礦業權人的信用狀況作為管理決策的重要參考。14 第六章 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推動礦業高質量發展 貫徹新發展理念,引導實施綠色勘查,推進綠色礦山建設,提升礦山生態保護修復水平,推動礦業綠色高質量發展。一、引導實施綠色勘查 堅持生態優先,合理優化和布局礦產資源調查評價與勘查工作。將生態保護理念貫穿于勘查立項、設計、實施、恢復和驗收全過程,落實生態環境保護及綠色勘查相關要求。提倡采用適用的新技術、新方法、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最大限度的避免和減輕勘查活動對生態環境的擾動、污染和破壞。加強管理創新,通過規劃源頭管控、項目設計編審把25、關、項目實施監管等措施,將綠色勘查要求和責任落實到具體勘查工作。二、推進建設綠色礦山 積極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建設對象覆蓋含睢寧縣境內所有在采礦山。新建礦山必須按照綠色礦山標準要求進行規劃、設計、建設和運營管理。到 2025 年,實現全縣在采礦山綠色礦山建成比例預期達 100%。充分運用經濟、行政等多種手段和資源合理利用、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促進礦山企業自覺開展綠色礦山建設。探索優先用地、用礦、周邊資源整合開發等保障綠色礦山資源需求,加大對綠色礦山支持。做好礦產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資源保護、城鄉建設相協調,15 最大限度減少對自然環境的擾動,實現礦業綠色高質量發展。三、強化生態保護修復 按26、照生態文明建設和礦地融合發展要求,加強礦山日常監管,探索建立“源頭預防、過程控制、損害賠償、責任追究”的礦山地質環境管理制度體系。強化新建礦山源頭管控。落實規劃分區管理,嚴格新建礦山開發空間準入和環境準入。嚴格按照相關要求編制礦產開發利用方案、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落實礦山生態保護主體責任。堅持“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治理”,實現邊開采、邊治理,切實履行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與土地復墾義務。開展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情況監測評估,將責任落實情況作為礦山企業信息社會化公示的重要內容和抽檢的重要方面,并將評估和抽檢結果作為礦山企業辦理采礦權延續、變更、轉讓申請審批的重要依據。加強礦27、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基金管理。強化和規范基金的繳存、提取、使用監管,為礦山生態保護修復提供資金保障。第七章 規劃實施16保障措施 一、完善制度體系,提升規劃實施效能 制定規劃年度實施計劃。對規劃的目標任務提出規劃年度實施計劃;編制礦業權年度出讓計劃,有序推進礦業權投放。完善規劃實施動態評估機制。開展規劃中期和期末評估,掌握開發強度調控、綠色礦山建設等目標任務的完成情況,分析相關新形勢新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為規劃管理決策、調整修訂提供依據。嚴格規劃調整程序。確需調整的應由原編制機關向原批準機關提交相應材料,經原批準機關同意后進行規劃調整。二、加強部門協作,強化規劃監督管理 構建政府領導下的縣自然資28、源和規劃局牽頭,經濟發展、財政、交通運輸、生態環境、文體廣電和旅游、水務、應急管理等多部門協調配合的聯動機制,明確職責,形成推進規劃實施合力。嚴格礦業活動規劃審查,礦產資源調查評價、勘查、開采等項目立項以及礦業權設置必須符合規劃,對不符合規劃要求的不得批準立項,不得審批、發證,不得批準用地。創新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監管方式,實行礦業權人勘查開采信息公開制度,強化對礦產資源勘查、開發與保護的監管。堅持安全第一,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強化礦產勘查開發安全生產管理。加強對規劃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對不符合規劃的,應當及時予以糾正,對情節嚴重的,依法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17 三、拓寬經費渠道,保障規劃實施投29、入 積極爭取財政資金,開展金、金剛石、地熱、礦泉水等礦產找礦工作。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充分發揮礦業權市場配置資源作用,積極引導社會資金投入重點區域相關礦產的勘查開發。積極探索構建礦山生態保護的新途徑、新機制,按照誰治理、誰投資、誰得益的原則,鼓勵礦山企業、社會加大資金投入,推進礦區生態保護修復。四、加強科技創新,提升勘查開發水平 加強科技創新,探索和推廣關鍵勘查技術的綜合應用與信息集成,推動地質找礦新突破。開展地熱勘查技術的適用性研究,為清潔能源礦產勘查提供技術支持。鼓勵礦山企業開展礦產資源開采利用技術研發,促進礦產品結構調整,延長礦業產業鏈,提高礦產資源開發的工藝技術、裝備水平和開發效益。五、完善信息平臺,支撐規劃科學管理 按照國家標準,建設縣級礦產資源規劃數據庫,強化規劃信息與數據融合。以自然資源“一張圖”平臺為基礎,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完善礦產資源規劃管理信息系統。加強地方相關地質工作成果資料的管理,做好相關信息資源的整合,實現與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儲量等基礎數據庫的銜接和共享,提高規劃管理的效率和服務水平。18 第八章 附則 一、規劃經徐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審批,由睢寧縣人民政府發布實施。二、規劃由文本、附表、附圖組成,具有同等效力。三、規劃由睢寧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