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 作業現場員工防中暑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54460
2023-09-20
11頁
126.75KB
1、 防中暑急救援預案XX二期 二XX年七月發 布 令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及其它法律、法規和有關文件要求,確保單位員工的生命財產安全,減少單位財產損失,在中暑事故發生后能快速、有效、有序地實施救援,單位組織相關部門和人員編制了新興工業園標準廠房項目經理部防中暑應急救援預案。該預案是本項目部實施防中暑應急救援的規范性文件,用于指導項目部中暑事故的應急救援行動。本防中暑應急救援預案于20XX年7月1日批準發布,20XX年7月1日起實施。本項目部內所有部門以及協作單位均嚴格遵守執行。 批 準: 20XX年 7 月1日1. 事故風險分析1.1風險因素通過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估,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存2、在以下風險,可能會導致發生高溫中暑事故。(1) 日光曝曬環境中作業;(2) 勞動強度過大;(3) 作業人員連續勞動時間過長;(4) 作業人員睡眠不足或過度疲勞。1.2 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夏季施工,日平均氣溫較高,再加上施工作業任務較重,作業人員勞動時間過長,大部分作業人員的勞動強度過大,極易發生中暑事故。1.3 事故嚴重程度及影響范圍(1) 事故發生后,極易造成人身傷亡;(2) 二次傷害。中暑發生后,關鍵崗位作業人員極易發生以下二次傷害事故:塔機司機誤操作、機械設備操作工機械傷害、支模工和架子工發生高處墜落等。2.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2.1應急指揮機構項目部成立了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防中暑應急指揮部3、總 指 揮: 劉 華( 項目負責人 )副總指揮: 楊海軍(項目執行經理)成 員: 各部門負責人、協作單位負責人 2.2應急指揮機構職責總 指 揮:負責全面協調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寫、培訓、演練以及預案的啟動工作。副 總指 揮:負責組織執行項目部應急指揮部做出的重要決策;負責監督預案的修訂、培訓以及演練;負責監督各應急小組開展日常工作;其他。安全環保部:負責事故報告工作;負責向上級匯報和向有關單位通報事故情況;執行、傳達應急救援命令,組織、實施應急救援行動;參與事故調查處理工作。技 術 部:負責組織現場搶險、排險技術方案的擬定,提供技術支持;參與重特大事故技術性調查處理工作。工 程 部:負責組織現場4、傷員的搶救和醫療救治工作;負責事故現場的安全警戒與治安保衛工作。負責組織現場危險區域人員的疏散與安置和協調現場周圍重要物資的轉移;負責阻止未經批準的現場拍攝、采訪。綜 合 部:負責應急人員培訓的組織、協調工作。負責信息發布及接待工作;負責應急指揮車輛的準備和協調及調度工作。成本控制部:負責組織現場搶險救援,協調社會關系,必要時發出救援請求;負責組織應急物資、器材、設備的調配和項目應急物資、器材、設備的準備;負責二次傷害的防范;負責心理引導及安撫慰問工作,負責善后及恢復工作;參與重特大事故調查處理工作;負責組織應急資金的儲備和落實工作。2.3應急救援工作小組項目部根據綜合應急救援預案,結合夏季生5、產作業實際情況以及防中暑應急需要,設立了醫療救護組、后勤保障組兩個應急組。醫療救護組組 長:成 員:職 責:(1) 學習常規的防中暑應急救援知識;(2) 參與應急救援演練、總結、修訂;(3) 負責對發生中暑人員開展應急醫療救援;(4) 完成應急指揮部交辦的其他事項。后勤保障組組 長:成 員: 職 責:(1) 負責檢查、管理、更新防暑應急藥品;(2) 負責監督定期發放防暑降溫藥品;(3) 負責完成應急指揮部交辦的其他事項。3. 處置程序3.1報告程序:事故發生后,可按照以下程序進行上報。在場人員總指揮現場負責人安全環保部3.2報告內容當發生中暑事故后,現場人員應報告按照以下內容進行上報:(1) 6、事故發生的時間;(2) 事故發生的地點;(3) 事故發生的初步原因;(4) 事故當事人的基本信息(姓名、受傷情況等);(5) 已經采取的應急措施;(6) 其他內容。3.2 響應程序(見附件1)(1)響應分級事故響應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根據事故危害、影響范圍和控制事態的能力,本預案應急響應分為三級應急響應,即:三級(班組級)應急響應、二級(項目部級)應急響應、一級(社會級)應急響應。 三級(班組級)響應三級(班組級)響應是指事故發生的初期,事故尚處于現場可控狀態(作業人員出現中暑征兆時),未波及到其它現場,而做出三級響應。 二級(項目部級)響應二級(項目部級)響應是指事故超出現場可控狀態(因中暑7、導致事故當事人昏迷等癥狀的),而做出二級響應。 一級(社會級)響應一級(社會級)響應是指事故超出企業的控制能力(因中暑,導致事故當事人休克或極易發生人員傷亡),可能或已經波及到企業外的狀態,而做出一級響應。(2) 響應程序結合項目部的生產實際情況以及中暑分級響應應急需要,制定以下響應程序。三級響應當出現中暑征兆后,應按照以下響應程序執行: 事故報告。當發生事故后,現場人員應立即逐級如實報告事故。 應急救援。在進行事故報告的同時,現場人員,應立即采取應急救援措施。 響應升級。事故未得到及時控制時,應立即啟動相對應的應急響應程序。二級響應當發生中暑事件后,應當按照以下程序執行: 事故報告。現場人員8、應立即逐級如實報告事故。 應急啟動。應急總指揮根據事故的事態,啟動二級響應程序,應急小組、應急物資迅速到位。 應急救援。各應急小組到位,開展應急救援。 響應升級。事故未得到及時控制時,應立即啟動相對應的應急響應程序,請求外部增援。一級響應當發生中暑事件后,可能造成人員傷亡,需要外部支援的,應立即啟動一級響應程序。 事故報告。現場人員應立即逐級如實報告事故。 應急啟動。應急總指揮應立即啟動一級響應程序,應急小組、應急物資迅速到位,并向外部請求支援。 應急救援。各應急小組到位,開展應急救援。 應急恢復。應急結束后,以立即對應急現場進行恢復。4. 處置措施4.1中暑征兆(1)中暑先兆在高溫作業場所勞9、動一定時間后,出現頭昏、頭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癥狀,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2)輕癥中暑輕癥中暑除中暑先兆的癥狀加重外,出現面色潮紅、大量出汗、脈搏快速等表現,體溫升高至38.5以上。(3)重癥中暑可分為熱射病、熱痙攣和熱衰竭三型,也可出現混合型。4.2處理措施(1) 輕癥中暑 現場作業人員出現頭昏、乏力、目炫現象時,作業人員應立即停止作業,防止出現二次事故, 其他周邊作業人員應將癥狀人員安排到陰涼、通風良好的區域休息,供應其涼水、濕毛巾等。 并通知項目部醫療救護人員進行觀察、診治。(2) 重癥中暑 搬移:迅速將患者抬到通風、陰涼、甘爽的地方,使其平臥并解開10、衣扣,松開或脫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濕透應更換衣服。 降溫:患者頭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冰水或冷水進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電扇吹風,加速散熱。有條件的也可用降溫毯給予降溫。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體溫,當體溫降至38攝氏度以下時,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強降溫措施。 補水:患者仍有意識時,可給一些清涼飲料,在補充水分時,可加入少量鹽或小蘇打水。但千萬不可急于補充大量水分,否則,會引起嘔吐、腹痛、惡心等癥狀。 促醒:病人若已失去知覺,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蘇醒。若呼吸停止,應立即實施人工呼吸。 4.3預防措施(1)出行躲避烈日夏日出門記得要備好防曬用具,最好不要在10點至16點時在烈日下行走,因為11、這個時間段的陽光最強烈,發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時的10倍!(2)別等口渴了才喝水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為口渴已表示身體已經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據氣溫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較多時可適當補充一些鹽水,彌補人體因出汗而失去的鹽分。(3)合理飲食夏天的食的蔬菜,如生菜、黃瓜、西紅柿等的含水量較高;新鮮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為80至90,都可以用來補充水分。另外,乳制品既能補水,又能滿足身體的營養之需。(4)保持充足睡眠夏天日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勞。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學習,也是預防中暑的措施。最佳就寢時間是22時至23時,最佳起床時間是5時30分至6時30分。(3) 合理調整作息時間作業隊伍應該根據季節變化情況,合理安排作息時間,科學安排作業任務,避免在高溫時間段(11:00-15:30)作業以及高強度勞動,監督做好關鍵崗位的安全措施。(4) 防暑降溫藥物派發項目部、協作單位,應定期向現場作業人員派發防暑降溫藥品。事故發生警情辨別接 警信息反饋報 警應急啟動人員到位物資調配應急指揮事態控制應急恢復應急結束救援行動傷員救助醫療救助事故發生請求增援現場清理善后處理事故處理應急總結YNYYN附件1.應急響應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