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雙重預防機制與安全生產標準化培訓課件(73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54495
2023-09-20
73頁
3.60MB
1、雙重預防機制與安全生產標準化培訓,xx年11月,內容提要,雙重預防機制 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 與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是指以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兩種手段相結合的事故預防工作機制。通過構建并持續運行“雙重預防機制”,可以做到“把風險管控挺在隱患前面,把隱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一)構建雙重預防機制是解決“認不清、想不到、管不好”問題的必然要求。,近年來生產安全事故總量持續下降,但重特大事故頻繁發生。,2013年6月3日,吉林長春德惠市寶源豐禽業公司發生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共造成121人死亡、76人受傷;2015年12月20日,深圳市光明新區渣土受納場發生滑坡事故,造成73人2、死亡、4人下落不明,17人受傷;2015年8月12日,天津市濱海新區天津港危險品倉庫發生火災爆炸事故,造成165人遇難、8人失蹤,798人受傷,304幢建筑物、12428輛商品汽車、7533個集裝箱受損。,全社會普遍缺乏風險意識!,重特大事故頻發:認不清:風險 想不到:風險后果 管不好:沒有針對性措施,沒有建立系統的安全管理體系,沒有做到風險超前預控、全過程管理安全生產責任制沒有真正落實到位安全監管不嚴,存在“嚴不起來、執行不下去”現象隱患排查治理未閉環,存在老發現、老治理、老反復的現象安全培訓沒有針對性,從業人員沒有真正做到應知應會政府監管搞運動,企業被動搞活動,傳統安全管理主要是行政推動、3、會議布置、集中整治,其管理滯后風險變化,安全生產處于被動局面。,傳統安全管理方法對解決目前問題的局限性,2015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明確提出:對易發重特大事故的行業領域,要采取風險分級管控、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性工作機制,推動安全生產關口前移。,第二章職責第六條縣級以上地方各級政府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職責主要包括:(五)嚴格安全準入標準,推動構建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預防工作機制,按照分級屬地管理原則明確本地區各類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監管部門,依法領導和組織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調查處理及信息公開工作;,構建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的里程碑事件,內4、容提要,安全意識 責任觀念 專業能力,15,事故的發展演變過程,16,幾個概念,危險源:是指可能導致人身傷害和(或)健康損害和(或)財產損失的根源、狀態或行為,或它們的組合。風險:是指危險源導致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和嚴重程度的組合。風險有兩個主要特性,即可能性和后果嚴重性。風險評估:是對危險因素導致的風險進行評估,對現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慮以及對風險是否可接受予以確定的過程。事故隱患: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存在可能導致事故發生或導致事故后果擴大的物的不安全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環境不良條件和管理上的缺陷。隱患排查:企業組織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崗位員工以及其他相關人員依據國家法律法規、標準5、和企業管理制度,采取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對照風險分級管控措施的有效落實情況,對本單位的事故隱患進行排查的工作過程。隱患治理:消除或控制隱患的活動或過程。,事故的控制思路與雙重預防,2023-9-18,17,風險與隱患的關系,事故的控制思路與雙重預防,風險強調的是一種事故發生的可能性或不確定性,包括是否發生和后果的嚴重程度的不確定性;隱患強調的是一種實際存在的危險狀態,是事故的要素之一已經發生,是一種明確的事故征兆;事故強調的是一種隱患失控,繼續發展導致人員傷亡、財產損失或環境破壞的不期望的后果。,19,隱患,雙重預防控制機制,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的關系,企業安全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和隱患排查治6、理體系不是兩個平行的體系,更 不是互相割裂的“兩張皮”,兩者著力點不同、目標一致,側重點不同、方向一 致,兩個體系相互關聯、相互支撐、相互促進。在構建雙重預防機制過程中,要特別注重將安全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和隱患排查治理體系有機融合,充分發揮 雙重預防機制的作用。,事前控風險事中查隱患事后抓應急,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的關系,事前控風險 事中查隱患 事后抓應急,雙重預防控制機制,風險管控流程,26,風險管控,第1步 識別 風險,第2步 評估 風險,第3步 控制 風險,結果:安全的工作場所,物的因素,環境的因素,人的因素,管理的因素,27,1.人的因素,28,2.物的因素,29,30,31,327、,3.環境因素,33,34,35,36,37,4.管理因素,38,39,風險管控,第1步 識別 風險,第2步 評估 風險,第3步 控制 風險,結果:安全的工作場所,風險評價方法選擇依據 工作場所的性質 工藝流程的特點 崗位作業特點 技術復雜程度 資料掌握情況 其它因素,如人員素質、時限、經費等,風險評估分級的方法風險矩陣評估法,建立風險清單,企業在風險辨識評估和分級之后,應建立風險清單。風險清單應至少包括風險名稱、風險位置、風險類別、風險等級、管控主體、管控措施等內容。,分別用紅色、橙色、黃色、藍色標示重大風險、較大風險、一般風險和低風險的生產區域。在總平面布置圖等圖紙上繪制“紅橙黃藍”四色安8、全風險空間分布圖。對于重要單元或區域,可根據風險管控的需要繪制單獨的風險分布圖。,安全風險分布圖,46,風險管控,第1步 識別 風險,第2步 評估 風險,第3步 控制 風險,結果:安全的工作場所,目的是將安全風險控制在可接受范圍,管控的直接對象是危險源。對每一項危險源,都要從企業、車間、班組、崗位等不同層面,以及管理、制度、技術和應急等不同方面綜合考慮,制定完善有效的管控措施。形成風險清單,完善相關制度,落實管控責任;崗位風險管控是核心。對現有管控措施的有效性進行評估分析并完善。,安全風險管控,48,替代方式,工程技術,PPE(個人防護用品),最佳選擇,最后選擇,可以將這些手段結合起來使用.,9、行政管理,根除風險,改變方式,強硬的屏障,強硬的屏障,強硬的屏障,柔和的屏障,柔和的屏障,49,設法改變現有狀況,高效,高效,高效,低效,低效,雙重預防控制機制,安全生產法第三十八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健全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術、管理措施,及時發現并消除事故隱患。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應當如實記錄,并向從業人員通報。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建立健全重大事故隱患治理督辦制度,督促生產經營單位消除重大事故隱患。,按照可能造成事故的原因,分3大類,事故隱患分類方法,按可能造成的嚴重后果和治理難度,分2大類,2012-8-15,54,1、按可能造成事故10、的原因分類,1,2,3,2012-8-15,55,2、按可能造成事故的嚴重后果和治理難度分,一般事故隱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難度較小,發現后能夠立即整改排除的隱患。,重大事故隱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難度較大,應當全部或者局部停產停業,并經過一定時間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隱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響致使生產經營單位自身難以排除的隱患。,特種設備現場管理,作業場所環境,生產設備設施及工藝,作業人員操作行為,消防安全管理,用電安全管理,職業衛生現場安全,有限空間作業安全,輔助動力系統,相關方現場管理,其他現場管理,特種設備現場管理,作業場所環境,生產設備設施及工藝,作業人員操作行為,消防安全管理,用電安全管理,職業11、衛生現場安全,有限空間作業安全,輔助動力系統,相關方現場管理,其他現場管理,發現不了隱患就是最大的隱患,企業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機制的核心“八步法”,內容提要,基本流程,層層定期檢查。重點檢查管控措施是否落實、是否有效。避免出現只注重記錄,而忽略實際成效的現象。檢查的過程就是隱患排查的過程。重大隱患要及時治理并上報。要完善獎懲機制并強化績效考核。,檢查與考核,及時糾正偏差:針對發現的隱患以及管控措施落實不到位的情況,要分析原因,查找漏洞和缺陷,及時逐項糾正。動態完善:根據內、外部條件的變化,對安全風險進行動態評估。實施改擴建工程項目、應用新設備設施或工藝技術、大型設備安裝與檢修、停產復工、發現12、重大不符合項,以及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等方面后,要重新評估。,改進提升,內容提要,介 紹安全生產標準化:通過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建立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規范生產行為,使各生產環節符合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的要求,人、機、物、環處于良好的生產狀態,并持續改進。,66,66,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國發201023號)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范(GB/T33000-2016)國務院安委會關于深入開展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的指導意見(安委20114號)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深入開展全國冶金等工貿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的實施意見(13、安委辦201118號)全國冶金等工貿行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考評辦法(安監總管四201184號)全國冶金等工貿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評審工作管理辦法(安監總管四201187號),有關文件,1,67,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范(GB/T 33000-2016),介 紹,安全生產標準化企業分為一級企業、二級企業和三級企業。,一級企業由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審核公告;二級企業由企業所在地省級安全監管部門審核公告;三級企業由所在地設區的市級安全監管部門審核公告。,評審依據相應的評定標準(或評分細則,下同)采用評分的方式進行,滿分為100分,評審標準如下:一級:評審評分大于等于90分;二級:評審評分大于等于75分;三級:評審評分大于等于60分。,評分標準,70,共分為一、二、三級,其中一級為最高。,安全標準化等級,(一)企業創建(建立組織、培訓、咨詢、自查、整改)(二)企業自評(三)申請評審(四)外部評審與報告(五)審核與公告(六)頒發證書和牌匾,創建步驟,72,充分發揮安全生產標準化體系的作用,通過標準化體系的規范運行,強化風險分級管控,突出符合性審查;強化隱患排查治理,突出 PDCA 循環,促進雙重預防機制有效實施。,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