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行業陸上采油安全生產標準化培訓課件(71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54498
2023-09-20
71頁
2.75MB
1、石油行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培訓陸上采油安全生產標準化(HSE),1,HSE管理體系與石油行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規范的關系,標準要素結構的比較標準要素之間的關系相同的管理運行模式,2,1、結構比較,3,第 4 頁,2、標準要素之間的關系,以風險管理為主線,3、管理運行模式螺旋槳模式,領導和承諾為軸心,其它要素為葉片,領導不動,軸心不動,體系就無法正常運轉。,評審既為葉片又是殼體,沒有它螺旋槳就不會發出強勁的推動力。,內審為自檢聯動系統,隨時調整體系良好運行。,5,四、石油行業HSE評分辦法,一級要素分值明細表,本標準化采用千分制,最終標準化得分換算成百分制。換算公式如下:標準化得分(百分制)標準化評審得2、分標準中的賦分100式中:標準中的賦分是指生產單位經營范圍內的標準要求項的賦分之和(即1000-不參與評審項賦分之和);評審得分是指對應標準中的賦分項評定的得分之和。,6,五、陸上采油安全標準化 實施規范解讀,7,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行業準AQ 20422012石油行業安全生產標準化 陸上采油實施規范,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2012-12-10發布,2013-03-01實施。本標準第1、2、3章為推薦性的,其余為強制性的。本標準是石油行業安全生產標準化系列標準之一。,五、陸上采油HSE實施規范解讀,8,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石油行業陸上采油單位創建安全生產標準化的具體要求。本標準適用于中華3、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陸上采油單位。2 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標準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 4053.1 固定式鋼梯及平臺安全要求 第1部分:鋼直梯GB 4053.2 固定式鋼梯及平臺安全要求 第2部分:鋼斜梯GB 4053.3 固定式鋼梯及平臺安全要求 第3部分:工業防護欄桿及鋼平臺GB/T 8196 機械安全防護裝置 固定式和活動式防護裝置設計與制造一般要求GB 15599 石油與石油設施雷電安全規范GB 50058 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GB 50183 石油4、天然氣工程設計防火規范GB 50350 油氣集輸規范AQ 2012 石油天然氣安全規程AQ 2037-2012 石油行業安全生產標準化 導則SY 0031 石油工業用加熱爐安全規程,一、推薦性條款說明,9,五、陸上采油HSE實施規范解讀,SY/T 5225 石油天然氣鉆井、開發、儲運防火防爆安全技術規程SY/T 5737 原油管道輸送安全規程SY/T 5920 原油及輕烴站(庫)運行管理規范SY 5984 油(氣)田容器、管道和裝卸設施接地裝置安全檢查規范SY/T 6276 石油天然氣工業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體系SY/T 6284 石油企業有害作業場所劃分及監測規范SY 6320 陸上油氣田油5、氣集輸安全規程SY 6353 油氣田變電站(所)安全管理規程SY 6354 稠油注汽熱力開采安全技術規程SY 6355 石油天然氣生產專用安全標志SY 6360 油田注聚合物開采安全規程SY 6503 石油天然氣工程可燃氣體檢測報警系統安全技術規范SY/T 6518 裝設抽油機防護裝置的推薦做法SY/T 6565 油水井注二氧化碳安全技術要求,共25個,其中:GB8個,AQ2個,SY15個,10,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 采油單位 oil extraction unit按照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從事陸上采油、集輸等作業的組織。3.2 基層單位grass6、-roots unit能夠獨立完成采油、集輸等作業的基層組織。,11,二、核心要素解讀,5 核心要求5.1 領導和承諾5.1.1 責任采油單位主要負責人的安全責任,主要包括:建立、健全本單位的安全生產責任制;組織制定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保障本單位安全生產投入的有效實施;督促、檢查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及時消除生產安全事故隱患;組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的應急預案;及時、如實報告生產安全事故。,連接:責任制、規程,12,5.1領導責任和承諾,13,5.1.2 承諾采油單位主要負責人應有明確的、公開的HSE承諾。承諾的基本內容包括:遵守國家和所在地法律、法規及相關規定,尊重所在地風俗習慣;7、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持續改進HSE管理體系。5.1.3 安全文化建設采油單位應開展安全文化建設,組織開展安全宣傳教育活動,引導全體員工的安全態度和安全行為,形成具有本單位特色的安全價值觀。5.2 HSE方針采油單位應結合本單位生產實際,制定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HSE方針,并傳達到單位員工。,14,連接承諾:案例1,連接承諾:案例2,15,5.3 策劃5.3.1 危害因素辨識、風險評估和風險控制5.3.1.1 采油單位應:組織員工開展危害因素辨識活動。依據現行適用的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要求對采油生產過程中的各種活動、場所環境、設備設施、介質、工藝方法、管理等方面開展危害因素辨識活動;對于8、識別出的危害因素,組織風險評估,確定不可接受的風險并進行分級管理;對不可接受的風險制定并采取控制措施。5.3.1.2 采油單位應按照國家相關規定的要求,進行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對排查出的安全生產事故隱患登記建檔。5.3.1.3 采油單位根據風險識別與評價的結果,確定本單位的關鍵裝置和要害部位,并建立領導干部安全聯系制度。5.3.1.4 采油單位應依據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制度,對本單位的危險設施或場所進行重大危險源辨識與安全評估,制定重大危險源安全監控措施,對確認的重大危險源及時登記建檔,并按規定備案。,16,17,5.3.2 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采油單位應對適用陸上采油、集輸活動的HSE法律法規9、標準規范進行識別、獲取,并及時應用到實際工作中。識別、獲取的法律法規、標準規范應主要包括:鍋爐壓力容器等特種設備管理;采油、集輸管理;防火防爆管理;交通管理;危險化學品管理等。,18,5.3.3 目標和指標采油單位應根據本單位安全生產的實際建立HSE目標和年度指標,并分解到相關的職能部門和下屬單位。HSE指標中應包含火災、爆炸事故、交通事故以及傷亡控制指標等內容。5.3.4 計劃與方案5.3.4.1 采油單位應制定年度HSE工作計劃或工作要點。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將年度目標和指標分解到下屬單位;風險辨識、隱患治理、教育培訓、交通管理、自然災害防控等重點工作;針對重點工作的組織保障和技術保障措施10、等。5.3.4.2 采油單位應針對納入治理計劃的隱患項目制定治理方案,落實隱患整改措施、責任、資金、時限等,隱患沒有得到消除前應有風險控制措施.,19,20,5.4 組織機構、資源和文件5.4.1 組織機構和職責5.4.1.1 采油單位應成立HSE委員會,下屬單位成立HSE領導小組。5.4.1.2 采油單位應設置HSE管理部門,并健全HSE管理網絡。5.4.1.2 采油單位應制定HSE責任制,明確各級領導、職能部門和崗位的HSE職責。5.4.2 管理者代表5.4.2.1 采油單位最高管理者應在管理層中任命一名成員作為HSE管理者代表。5.4.2.2 管理者代表應取得安全資格證書。5.4.2.311、 管理者代表全面負責HSE管理體系的建立與實施工作,及時向HSE委員會報告HSE管理體系的運行情況。,21,22,5.4.3 資源5.4.3.1 人力 采油單位應配備以下人力資源,包括:HSE管理部門配備專職HSE監督管理人員;基層單位應設專(兼)職HSE監督管理人員。5.4.3.2 物力 采油單位應提供以下物力資源,包括:按規定根據采油單位的各工種和作業環境,配備相應的個體防護用品及防護用具,如安全帽、安全帶、防靜電服、護目鏡、耳塞等;配備所必需的安全設備設施及其附件,如安全閥、接地裝置、防雷裝置等;按應急預案要求配備必要的應急物資,保證完整有效,如應急燈、消防器材、急救包、防毒面具等;HS12、E監督人員應配備必要的氣體濃度檢測設備,如可燃氣體、氧氣、硫化氫和一氧化碳等氣體檢測儀。5.4.3.3 安全生產投入 采油單位應按國家規定提取安全生產費用,建立臺賬并專款專用,23,24,5.4.4 能力和培訓5.4.4.1 能力采油單位員工的能力應符合以下要求:具有與崗位相適應的教育、培訓經歷;需持證上崗人員應取得相應資格;身體健康,沒有職業禁忌癥。采油單位應對崗位員工進行風險告知。崗位員工應具有識別防范所在崗位風險能力和應急反應能力。5.4.4.2 培訓采油單位應落實安全培訓管理制度,結合實際制定年度培訓計劃。教育培訓應滿足:轉崗、離崗一年以上重新上崗者,應進行安全教育培訓,經考核合格后,13、方可上崗工作。新入廠人員在上崗前必須經過三級安全教育培訓。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接受安全監管部門組織的安全培訓,并應取得安全資格證書;電工、電氣焊工、司爐工等特種作業人員應參加具有相應資質的培訓機構組織的培訓,并應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赡芙佑|到硫化氫等有毒有害氣體的人員,應參加硫化氫防護等安全專業培訓。,25,26,5.4.5 溝通、參與和協商5.4.5.1 采油單位應建立內外部HSE信息溝通的渠道。主要方式可包括:采用會議、文件(紙質文本或網絡文件辦公系統)、電話、傳真、視頻等方式,及時傳達HSE知識、規定、指令等文件;領導干部按照業務范圍,到下屬單位進行檢查溝通;職能部門通過安14、全生產檢查等方式進行HSE信息溝通與交流;與屬地政府監管部門進行溝通、聯絡。5.4.5.2 鼓勵員工參與和協商HSE事務,并保存員工參與HSE活動的記錄。主要參與形式為:員工合理化建議;職代會HSE提案;參加事故隱患排查;報告事故隱患,舉報違章行為等。,27,28,5.4.6 文件采油單位應編制符合SY/T6276要求的管理手冊及相應支持性文件等HSE管理體系文件。包括:a)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考核、隱患治理、安全教育培訓、文件管理、個體勞動防護用品、設備設施、特種作業、承包商、應急、記錄控制、事故等管理制度或管理程序;b)動火作業、受限空間作業、臨時用電、動土作業、高處作業等作業許可管理15、文件;c)采油、集輸、鍋爐和壓力容器等作業指導書或操作規程等。5.4.7 文件控制采油單位應按文件管理制度,對HSE管理體系文件的編制、評審、批準、發放、修訂、銷毀等進行管理。,29,30,5.5 實施和運行5.5.1 設施完整性5.5.1.1 采油單位的新改擴建項目應執行安全設施“三同時”制度,安全預評價、安全設施設計審查和竣工驗收應符合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的要求。5.5.1.2 采油單位應落實關鍵設備設施運行、操作和維護的管理制度,對設備設施登記建檔。5.5.1.3 特種設備應按法規要求登記注冊,檔案齊全,并進行定期檢驗。5.5.1.4 采油單位應對設備設施投用前進行檢查和確認。5.5.1.16、5 站場選址,井、站與周邊設備設施的距離,站內設備設施的平面布置及其間距,配套消防設施等應符合GB50183的要求。5.5.1.6 采油單位的易燃易爆場所的防爆電器的選型應符合GB50058的要求;可燃氣體報警器的設置應符合SY6503的要求。5.5.1.7 甲、乙、丙類廠房,進出廠房的管道以及電纜的金屬外殼,金屬容器、塔、汽車槽車、鐵路槽車、生產裝置等,防雷接地應符合GB50183、GB15599等標準要求。,31,5.5.1.8 采油、集輸用容器、管道和裝卸設施、人體防靜電裝置的設置應符合SY5984的要求。5.5.1.9 具備電力供應條件的站場加熱爐,應配備熄火時自動切斷燃料供給的熄火保17、護控制系統,符合SY0031的要求。5.5.1.10 抽油機應安裝剎車裝置,并保持靈活好用;需安裝抽油機曲柄防護欄的,應符合SY/T6518的要求;鋼直梯、鋼斜梯、鋼平臺的防護欄應符合GB 4053.1、GB 4053.2和GB 4053.3要求;其它設施、設備防護裝置的安裝應符合GB/T8196的要求。5.5.1.11 采油單位應按規定對設備設施的報廢和處理進行管理。對報廢和處理后有風險的,應采取風險控制措施。放射源、車輛、鍋爐等報廢處理應按法規要求處置。,32,33,連接:防雷防靜電案例,連接:梯臺和護欄案例,34,5.5.2 承包商和供應商管理5.5.2.1 對承包商和供應商按規定實施準18、入管理。5.5.2.2 采油單位應與承包商和供應商簽訂HSE合同或協議,也可在合同或協議中包含安全生產方面的內容。5.5.2.3 采油單位應對承包商的安全生產進行監督和檢查。5.5.2.4 承包商生產作業過程中的應急工作應納入采油單位應急管理,實行聯動機制。5.5.2.5 采油單位應對承包商和供應商進行HSE績效評估,實施動態管理。5.5.3 社區和公共關系5.5.3.1 采油單位應識別其生產活動對周邊相關方構成的潛在風險,并向相關方告知,建立聯系。5.5.3.2 采油單位應了解周邊相關方活動對其生產活動可能帶來的風險,與相關方協商,共同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5.5.3.3 與周邊相關方建立應急19、聯動機制。,35,36,5.5.4 作業許可5.5.4.1 采油單位應對動火作業、受限空間作業、臨時用電、動土作業、高處作業等危險作業實施作業許可管理。作業許可應包括申請、審核、批準、實施、關閉管理流程,應對作業風險進行識別、分析,制定控制措施并落實到作業現場。5.5.4.2 作業許可票的填寫應符合規定要求,作業許可票證保存期限至少一年。5.5.4.3 動火作業、受限空間作業要求有專人監護。動火作業應做到:a)動火作業應進行可燃氣體濃度檢測;凡是有可能存在缺氧、富氧、有毒有害氣體、可燃氣體、粉塵等存在的受限空間作業,應進行氣體濃度檢測。b)監護人在動火作業和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前30min內進行氣20、體濃度檢測,每超過30min檢測1次記錄檢測時間和結果,記錄附在作業許可票上一并保存。c)動火作業或受限空間作業中斷超過30min繼續進行動火或進入受限空間作業時,應重新確認安全條件。,5.5.4.4 臨時用電線路應設置具有短路、過載保護功能的保護開關,安裝漏電保護器。5.5.4.5 動土作業前應對地下情況進行調查,明確風險,制定風險防范和削減措施,向施工作業人員進行安全交底。應根據土質的類別設置斜坡和臺階、支撐和擋板等保護措施,防止挖掘作業面發生坍塌。5.5.4.6 高處作業前應進行風險分析,落實風險防范和削減措施,向施工作業人員進行安全交底。作業前應對安全防護設施進行檢查。在雷電、暴雨、大21、霧或風力6級以上(含6級)的氣候條件下不應進行露天高處作業。,38,39,40,5.5.5 運行控制5.5.5.1 一般要求采油單位應落實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使生產活動中的風險得到有效控制:a)崗位員工應履行崗位職責,掌握崗位工藝流程、操作規程、風險控制措施及應急措施。b)對使用的設備實施定期維護保養,使其處于完好狀態。c)配備符合規范的消防設施和消防器材,定期檢查,使其處于完好狀態,符合SY/T5225的要求。d)在危險作業場所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并符合SY6355的要求。e)提供符合職業健康要求的工作環境和條件,建立職業健康檔案,按法規要求進行職業危害因素申報,采用有效的方式進22、行職業危害告知和警示。有害作業場所劃分及監測應符合SY/T 6284的要求。f)開展交通安全教育培訓,對車輛狀況進行檢查和保養,落實車輛管理制度。,41,42,5.5.5.2 井場及計量間安全管理應符合AQ2012的要求,并做到:a)場地平整,無積水、無油污、無雜草;b)井口、管線不漏油、不漏氣,配電裝置不漏電;c)抽油機的剎車裝置、螺桿泵的防反轉裝置應完好;d)需要放空時,放空管線應接入防滲池或回收池;e)氣舉井、注氣井、壓(注)氣站、配氣站之間的管線及注蒸汽井口管線應安裝單流閥;f)注氣地面管線要進行錨定;g)計量間管線應標明介質走向;h)安全附件齊全完好,并定期檢驗。,43,5.5.5.23、3 中轉站、聯合站安全管理應符合SY/T 5920、SY6320和AQ2012的要求,并做到:a)中轉站、聯合站應落實門禁制度,對外來人員進站應進行入站安全教育,執行進站登記;b)進站人員須穿防靜電防護服,在防爆區不應使用非防爆電器和非防爆維修工具;c)崗位員工應按時進行巡回檢查,確保壓力、溫度、液位控制在規定范圍內,正確填寫檢查記錄;d)生產區和生活區應設明顯的分界線和標志;e)在油氣生產區內,應按規定安裝可燃氣體檢測報警儀;f)原油脫水的電脫水器高壓部分應有圍柵,安全門應有鎖,并有電氣聯鎖自動斷電裝置;油水界面自動控制設施及安全附件應完好可靠,安全閥應定期檢查保養;g)原油穩定裝置不應超溫24、超壓運行;壓縮機應有完好可靠的啟動及事故停車安全聯鎖裝置和防靜電接地裝置,壓縮機間應有強制通風設施;h)污油污水處理系統的污油罐應有高、低液位自動報警裝置;加藥間應設置強制通風設施;含油污水處理浮選機應有可靠接地,浮選機外露旋轉部位應有防護罩。,44,45,中轉站、聯合站(續),46,5.5.5.4 集輸管線的安全管理應符合SY/T 5737和GB50350、AQ2012的要求,并做到:a)輸油工藝的運行參數應控制在規定的范圍之內;b)發生著火、爆炸、跑油等緊急情況,應按應急預案采取措施;c)輸油管道的泄壓閥、減壓閥等各類安全保護設施應保持完好;d)站內停運的管道和閥門,應防止憋壓、凍凝;e25、)輸油泵操作應執行操作規程,啟停泵宜有專人監護;檢修泵和運行泵宜采取安全隔離措施。,47,48,5.5.5.5 原油站(庫)的安全管理應符合SY/T 5737、SY/T 5920、SY6320和GB50350的要求,并做到:a)原油站(庫)應落實門禁制度,對外來人員進站應進行入站安全教育,執行進站登記;b)進站(庫)人員應穿防靜電防護服;c)生產區和辦公區之間應設明顯的分界線和標志,生產區內應根據生產要害程度設置禁止、警告、指令、指示等統一的安全標志;d)生產區內不應架設臨時電源線和搭設簡易建筑;e)站(庫)裝設的避雷設施應保持完好,定期檢測;f)罐區內應清潔,罐區防火堤應保持完好,防火提內無26、油污和易燃物。消防公路與防火提之間不應有影響消防作業的障礙物;g)站庫內易燃易爆場所應采用防爆型的照明、工具和電氣設備;h)氣體檢測報警裝置應定期檢驗,保持完好;,49,i)罐體應清潔,罐頂無油污和雜物。儲罐保溫層、防護層應保持完好無破損;儲罐附件應保持完好,定期檢查、維護;j)儲油罐的液位應控制在安全值范圍內,以防止儲油罐溢流和抽癟;k)站庫內的各類管線應達到不滲不漏,管溝內應無油污和污水;各種主要管線,應在顯要處用文字和箭頭注明管線的名稱和流體流向;管網的防腐保溫應保持完好;o)原油進、出站庫工藝管線上安裝的泄壓裝置應定期進行校驗;p)鐵路裝、卸車棧橋接送槽車的機車必須帶隔離車,并應停在“27、嚴禁煙火區”以外,不應在裝卸車時接送槽車;q)進入站庫的車輛必須戴排氣防火帽。,50,51,5.5.5.6 注水站安全管理應符合AQ2012的相關要求,并做到:a)注水設備上的安全防護裝置應完好并定期檢驗,設備的使用和管理應定人、定責;b)注水站注水泵出口彎頭應定期進行測厚;法蘭、閥門等連接要牢固,發現刺、滲、漏應及時停泵處理,不應超壓注水。5.5.5.7 注汽站的安全管理應符合SY 6354的要求,并做到:a)油田專用濕蒸汽發生器應定期檢驗;b)濕蒸汽發生器的啟動、運行、停爐等安全操作應執行操作規程;c)地面注汽管道的連接件應滿足注汽生產的需要,注氣站的容器、管線、閘門、絲堵、壓力表接頭不滲28、不漏,各種電氣不漏電,防爆電器密封良好;d)崗位員工應按時進行巡回檢查,確保壓力、溫度、液位控制在規定范圍內,填寫檢查記錄。,52,53,5.5.5.8 注二氧化碳站安全管理應符合SY/T 6565要求,并做到:a)增壓泵、注入泵閥門、進出口接頭完好,安全閥、計量儀表、限壓保護和其它指示、報警、控制裝置有效,機械運轉部位防護裝置和其它防護設施齊全;b)二氧化碳液罐應無泄漏,進出口閥門、接頭、容量表、壓力表、溫度計、安全閥完好;c)地面流程連接應使用專用高壓管線、閥門、彎頭、活接頭及其它配件;井口閥門至單流閥之間應加裝與注入泵額定工作壓力相匹配的泄壓閥門;地面流程每間隔10m應用地錨錨定1次;29、注入泵出口至井口管線應采用高壓硬質管線連接;d)地面流程承壓時,未經批準任何人員不得進入高壓危險區;e)注二氧化碳前應對增壓泵、注入泵試車,對地面流程、井口裝置試壓;在試車和試壓達到要求后再按設計進行試注;f)注二氧化碳作業應采取防凍措施,處理和拆卸已通入二氧化碳的地面流程、井口裝置和其它設備設施應使用防寒手套,不得徒手觸摸。,54,55,5.5.5.9 聚合物配制站和注入站等注聚合物安全管理應符合SY6360的要求,并做到:a)聚合物配制站和注入站應嚴禁煙火,對外來人員進站應進行入站安全教育,執行門禁制度;b)聚合物配制站和注入站電氣設備應接地良好;c)聚合物配水間高壓設備應齊全完好,配水間30、閥組應設置醒目安全標識;d)注聚泵的皮帶輪防護罩應安裝牢固,各聯接部位應無松動;e)注聚泵不應帶壓啟動,定期檢查流量、壓力是否在規定的范圍內,發現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泵檢查。,56,5.5.5.10 油田變電站(所)安全管理要求應符合SY6353的要求,并做到:a)變電站(所)電氣工作人員應具備電氣知識和業務技能,熟悉電氣相關規程,持證上崗;b)電氣設備應建立設備技術檔案,具有相關安全規程和技術規程;c)日常操作及檢修作業所用絕緣工(器)具等級與設備工作電壓相匹配,放置合理,按規定檢驗;d)電氣倒閘操作、檢修作業、電氣事故處理應執行相應規程;e)變電站(所)通信設施應可靠,有不少于兩種手段。,5731、,講標準案例,58,5.5.6 變更管理采油單位應針對人員、設備、工藝等變更可能帶來的風險進行管理,a)確定變更管理流程;b)對變更可能帶來的有害影響及風險進行分析,并采取控制措施;c)保存變更實施的相關記錄。,日企案例,59,5.5.7 應急管理5.5.7.1 應急機構采油單位應設置應急管理組織,負責應急管理工作,并具備應急搶險能力。5.5.7.2 應急預案 采油單位應:a)制定符合本單位實際的應急預案,并根據有關規定辦理備案手續。應急預案可包括火災爆炸,中毒,人身傷害,泄漏,地震、泥石流、惡劣天氣等自然災害等內容的應急預案;b)組織應急預案的培訓和演練,做好記錄;c)對應急預案的符合性、適32、宜性進行評估,必要時對預案進行修訂。,60,連接:消防演練案例分析,61,5.5.7.3 應急設施、裝備、物資 采油單位應:a)根據應急預案的需要,配備應急設施、裝備和物資,并建立臺賬。包括消防器材、堵漏設備與器材、醫療急救設施、防洪器材等。b)對應急設施、裝備和物資定期進行檢查、維護保養,確保隨時可用。5.5.7.4 應急響應采油單位發生應急事件后,應按規定向上級或當地政府主管部門報告、啟動應急預案,實施應急響應措施,對發生的應急救援情況進行總結。,62,63,5.6 檢查5.6.1 監督檢查和業績考核5.6.1.1 采油單位應對HSE管理體系運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包括日常檢查、節假日檢查、33、特殊時段檢查、專項檢查等。5.6.1.2 采油單位應對HSE目標和指標的完成情況進行業績考核。5.6.1.3 采油單位應定期對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和規章制度的有效性、適用性和遵守情況進行合規性評價,并保存評價記錄。5.6.2 不符合、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采油單位應對HSE監督檢查中發現的不符合項以及合規性評價發現的不合規情況進行原因分析,采取針對性地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64,65,5.6.3 事故報告、調查和處理5.6.3.1 采油單位應建立事故管理制度。5.6.3.2 采油單位發生事故后,基層單位應在1h內上報,每級在接到報告后,2h內以書面形式向上級單位和(或)政府主管部門報告,必要時向相關34、政府部門通報。5.6.3.3 采油單位發生事故后,應妥善保護事故現場及有關證據,接受和配合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5.6.3.4 采油單位應落實事故調查報告中的防范措施和對有關責任人的處理意見,并建立事故臺帳。,66,67,5.6.4 記錄控制5.6.4.1 采油單位應按HSE記錄控制管理制度進行記錄;5.6.4.2 記錄應便于查閱,并具有可追溯性。5.6.5 內部審核5.6.5.1 采油單位應成立審核組,每年至少1次對HSE管理體系的運行情況進行內部審核。5.6.5.2 審核組應提交審核報告,受審單位應對不符合項進行整改。,68,5.7 管理評審5.7.1 采油單位的最高管理者應每年至少組織1次HSE管理體系評審,對HSE方針、目標、資源配置、內部審核結果等進行評審,出具管理評審報告。5.7.2 采油單位應根據評審結果所反映的趨勢,對安全生產目標、指標、規章制度、操作規程等進行修改完善,持續改進,實現動態循環,不斷提高HSE管理水平。,69,70,結束語,領導重視,全員參與是克敵制勝的法寶;注重細節,追求卓越,標準化目標指日可待;員工安康,企業和諧是經濟發展的永恒主題;崗位達標,專業達標,企業達標是企業騰飛的動力;,71,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