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鐵路新建工程施工現場防洪防汛應急救援預案(17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54586
2023-09-20
17頁
36.95KB
1、防洪應急救援預案一、總則1、工程簡介新建*工程正線起點為*,終點為*,正線長度為*km;主要工程內容為:改移道路、通訊線路和電力線路遷改、管線遷改及防護、路基、橋涵、隧道及明洞(不含隧道內電力照明)、軌道、站場等相關內容。2、地形地貌本標段位于魯中南地區,地貌為構造侵蝕低山丘陵、魯東構造侵蝕丘陵,總體上地勢中間高兩側低。3、水文地質沿線地表徑流主要有嘶馬河、盤龍河、沂河等,河流徑流量年內分配不均,汛期洪水暴漲暴落,易形成水災,枯水期徑流量較小。所經地區的地下水類型主要有第四系孔隙水、基巖裂隙水、巖溶水三種。4、氣象特征線路途經地區屬暖溫帶亞濕潤區;四季分明,冬長夏短;春季干燥多風,夏季炎熱,雨2、量集中,秋季涼爽濕潤,冬季寒冷干燥,雨雪偏少。受大陸性季風制約,冬寒干燥,春季多風,夏熱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具“春旱、秋澇、晚秋又旱”特征,年平均氣溫介于1215,年平均降雨量介于500840mm,集中在79月。5、編制目的為了防止和減輕洪水災害,做到有計劃、有準備地防御洪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以及集團公司關于制定防御洪水方案的規定,特制定此預案。防洪的基本任務是: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力求減輕洪水災害的影響,保障施工人員、企業生命財產安全和鐵路建設的順利發展。在施工地段無人員傷亡、堤防不決口,交通運輸車輛、機械設備、應急物質滿足搶險要求、運輸道路暢通、各級人員通訊設備不中斷。遇有超標洪3、水,要有切實可行的對策、保證預案有效運轉。出現險情時、積極配合、全力搶險,確保國家財產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6、編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鐵路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細則、2011年防洪工作安排(晉豫魯鐵安【2011】79號)及有關法規、條例,晉豫魯公司和集團公司相關文件要求等。7、基本原則認真遵循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常備不懈,全力搶險的原則,貫徹執行行政首長負責制,防洪工作分級部門負責制、水位分級負責制、工程技術人員技術負責制,調動全社會力量投入防訊、抗洪工作,做到防洪有組織,預防有措施,搶險有能力。實行全面部署,保證重點,統一指揮,統一4、調度,服從大局,團結抗洪,最大限度的降低潛在事故和已發事故給施工人員帶來的生命、財產危害,更好做好洪水災害突發事件防范與處置工作,使洪水災害處于可控狀態,保證抗洪搶險、救災工作高效有序進行,最大程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8、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集團山西中南部鐵路通道ZNTJ-19標防汛抗洪工作。二、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一)事故類型1、山洪水災 在施工現場和生活區發生水災,將現場淹沒。2、山洪爆發 將施工現場和生活區沖毀,造成人員和財產損失。3、河道漲水 將施工現場和生活區淹沒。4、河道決口 將施工現場和生活區沖毀。5、臺風暴雨災害 將施工現場和生活區淹沒、沖毀。(二)危害程度分析1、隧5、道為防護的重點之一,隧道口一般位于山谷,是匯水集中的地方。第45工程隊負責施工的太平莊隧道進口,第2工程隊負責施工的人山子隧道進口、西鐵車2號隧道出口處于低洼位置,均有可能發生山洪災害區域。2、河道是防護的重中之重,易發生洪災。第42工程隊負責施工的孝義水庫特大橋,第7工程隊負責施工的盤龍河特大橋,第45工程隊負責施工的田莊水庫特大橋,第36工程隊負責施工的沂河1號特大橋,第56工程隊負責施工的沂河2號特大橋和前水北特大橋,均處于有河道地帶,易發生汛期災害。三、組織結構及職責1、項目經理部成立由施工單位、監理、設計單位組成的聯合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負責領導、組織本標段內洪災預防和應急處理工作,應6、急領導小組成員如下:組 長:*副組長:* * *組 員:* * * *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安全質量部,負責防汛抗洪日常工作,辦公室主任由安全質量部部長賀建鵬擔任。項目部應急救援領導小組下設以下小組,積極開展工作,分工明確,各司其責。(1)技術保證組(小組長:*); (2)搶救疏散組(小組長:*); (3)后勤保障組(小組長:*); (4)醫療救護組(小組長:*);(5)事故調查組(小組長:*);(6)善后處理組(小組長:*)。各隊也要成立由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的防汛抗洪領導小組。2、職責(1)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負責組織防洪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制、修訂和監督實施,并報上級主管部門審批備案7、;負責組建應急小分隊及組織應急培訓和演練,并建立應急通信與警報、儲備搶險、救援、救護方面的裝備、物質;負責督促做好防洪的預防工作和防洪措施、物資的定期檢查工作,發生事故時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信號;向上級部門、當地政府和友鄰單位通報事故的情況,必要時向當地政府和有關單位發出緊急救援請求;負責事故調查和組織工作,并對事故的教訓和應急救援經驗進行總結。發生事故應急響應期間,由組長負責全面指揮、調度各成員進行救援,副組長負責集中人力、物力,調配救災物質協助救援活動。(2)技術保證組:具體負責及時組織相關人員,根據施工現場情況對救援和防范次生災害提出技術建議,為搶險救援提供技術支持。(3)搶救疏散組8、:負責搶救被困人員及貴重物資,搶險救災按照“先人員,后物資,先重點,后一般”的原則進行。在人員集中的場所,要有計劃、有組織的疏散人員,對現場搶救出的人、財、物進行管理和疏散,預防破壞、哄搶、盜竊等案件的發生。搶救過程中及搶救工作結束后對現場加以保護,防止次生災害發生。(4)后勤保障組:負責落實搶險隊伍、搶險工程車輛、搶險器材、確保搶險隊伍、器材及時趕赴現場。(5)醫療救護組:負責現場上各種受傷人員的搶救、醫治、轉移工作,并協助做好現場防護工作。(6)事故調查組:負責對事故現場的調查、取證,查清事故原因和事故責任,總結事故教訓,制定防范措施,同時積極配合上級調查組的調查工作。(7)善后處理組:負9、責確定災害傷亡人員的賠付標準,并做好洪災損失統計,及時向上級部門匯報。四、防汛責任制度(一)行政首長負責制項目部經理是防汛抗洪第一責任人,全面領導和指揮防汛搶險工作。工程隊隊長是各自管段防汛工作的直接責任人,對管段內河堤、堤防、隧道、橋梁施工等重點度汛工程設施負直接管理責任。行政首長負責制的責任事項:1、執行有關防汛的政策、決策、預案、命令及領導指示等。建立本級防汛機構。落實本級分包責任制,建立巡堤搶險、崗位責任等防汛責任制度。宣傳教育廣大干部職工服從統一指揮,統一調動。教育動員群眾樹立以大局為重,以人民利益為重的思想,防止、克服麻痹僥幸思想,積極參加防汛抗洪搶險工作,確保有備無患。2、根據統10、一指揮的原則,落實重點部位守護,搶險責任。3、實施度汛方案,突出重點,全面設防,一旦發生險情全力組織人員搶救。要堅守第一線坐鎮指揮、調動人力、物力有效投入到抗洪搶險中。(二)分管責任制1、項目部、工程隊、工班應急小組實行分區域、分堤防的分管責任制。要對汛前檢查,汛前準備,排除隱患,抗洪搶險實行全過程分管。2、應急小組要同各部門一起,吃透情況,熟悉方案,按度汛預案制定詳細具體措施,共同組織設防、共同組織巡查、共同組織搶險、共同承擔責任、確保汛期安全。3、設計、監理單位參與防洪搶險工作,設計部門對堤壩加固、既有工程防護提出具體指導意見;監理單位對防護工程質量進行旁站督導。項目部及其各隊要端正態度,11、認真接受設計、監理單位的指導意見。(三)崗位責任制1、項目部工作人員、管理人員,組建的管理隊伍都要制定崗位責任制。設防的每一個環節,搶險的每一條措施,都要根據任務和要求,設崗定責,落實到人。2、由工程隊現場管理人員,相關工班作業人員組成防洪搶險隊,要根據平時掌握的工程動態,分析工程的抗洪能力,劃定險工、險段、險部位,做好出險時搶險準備。在整個汛期堅守崗位,密切注視汛情,及時分析險情,并準確向防汛領導小組匯報。3、要加強專業培訓,同時要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強化組織觀念,嚴格防汛紀律,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四)值班工作制度1、及時掌握汛情,及時掌握雨情和天氣預報,及時掌握水情和水文預報;12、及時掌握各類度汛工程設施的運轉和防守情況;及時掌握發生的災情和搶險救災情況。2、堅持24小時晝夜值班制度,保證通訊聯絡暢通,做到汛情傳遞準確及時。更多免費課件,關注公眾號:生產安全管理網。3、完善汛情處理、汛情報告制度、做到果斷迅速、無誤無漏。4、對發生的各種類型洪水及出現的各種險情,要進行分析研究,并立即采取有力措施,安排部署防、搶、撤工作。5、做好值班記錄。防洪防汛工作值班表見下表:值班時間值班領導值班人備注星期一*1、值班人員必須24小時開機,確保通信暢通;2、各值班人對當天發生的狀況必須向值班領導匯報。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五)搶險制度1、發生險情后,根據應急小組的安排13、,立即組織人力,物力,全力以赴投入抗洪搶險,確保工程安全,最大限度的減少損失。2、服從統一指揮,統一調度,不得各行其是。3、要樹立全局思想,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4、要互相配合、密切協作、團結抗洪、齊力搶險、打好防汛搶險總體戰。(六)巡堤查險制度1、在相應地段設置巡堤查險人員,在責任區內巡回檢查。2、密切注意迎水坡的塌陷、垮堤。3、背水坡有無出現漏水、管涌。4、及時匯報險點、險情。五、預防與預警(一)危險源控制1、根據施工現場實際情況,辦公區域、生活區域、庫房選址在地勢較高的處所,嚴禁在山谷設置辦公區域、生活區域、庫房。2、在靠近河道的現場,嚴禁在凹地設置辦公區域、生活區域、庫房。3、隧道洞口14、開挖后,在邊、仰坡按照要求及時設置排水溝,排水溝的尺寸要嚴格執行交底的尺寸,排水順暢,無反坡。4、在隧道洞口設置排水管,保證洞內的水順暢排出。5、位于山谷地段的隧道,在洞口準備圍堰沙袋。6、在雨季,對隧道邊、仰坡及水溝定期進行檢查,檢查水溝是否暢通,邊、仰坡是否穩定。7、在靠近河道施工區域,在靠近河道側可設置擋水圍堰。8、所有道路(便道)兩側均設置排水溝,并設置路拱。9、所有防洪物資由工程隊專門建立防汛搶險物資倉庫,配備必需的器材,落實專人保管,建立臺帳,做好物資的動態管理,隨時掌握物資儲備情況,包括品種、數量、質量,按類別整齊分列,并貼上標簽,注明名稱、數量等。(二)預警行動1、在雨季經常對15、職工進行防洪安全教育,宣傳防洪知識及防洪搶險,提高廣大職工群眾的防洪意識和自救能力。2、防洪重要工點和部位,要做到定點、定人,加強巡視和檢查力度。3、及時與當地氣象部門取得聯系,了解掌握未來一周天氣狀況。4、預報有大雨或臺風時,準備好現場防洪和防洪物資儲備。六、信息報告程序1、信息報告由項目部調度室負責,通過調度系統及時準確下傳水情、雨情及項目部的命令、通知等,并及時準確上報險情和災情。2、信息報送程序:險情發生后施工隊必須在10分鐘內報告項目部,同時組織搶險救援工作;項目部接到通知后,立即啟動防洪應急預案,快速趕赴現場組織救援工作;并在30分鐘以內利用電話、傳真等一切快速手段,將簡要情況報本16、級公司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按有關規定,必須向當地政府主管部門或其他相關方報告的,為確保報告的全面規范性,報告內容應經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審核后上報,在事故發生后1小時內,由項目部向當地政府相關部門上報。3、按以上報告程序,事故發生后應當在二十四小時內寫出簡要書面報告上報,書面報告內容應符合相關規定的要求。重大安全事故的對外報告和公布,由項目經理部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統一歸口管理。4、匯報程序:按地方政府的事故上報規定和行業事故上報制度,依照程序向上級相關主管部門上匯報。5、發生洪水事故時,應采用電話向上級領導報告,采取相應的應急措施,24小時與相關部門的聯絡方式及應急救援車輛如下:(1)與應急工作17、相關聯的其它單位或人員通信聯系方式表單 位聯系人移動電話職務業主*設計院*監理站*縣公安局-*市公安局-*縣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市抗旱防汛指揮部辦公室-*市中心醫院-*縣人民醫院-急救中心-120-匪警中心-110-火警中心-119-天氣預報-121-(2)項目經理部有關聯系方式表 單 位聯系人電 話職 務項目經理部項目經理部項目經理部項目經理部項目經理部項目經理部項目經理部安全質量部工程管理部物資設備部計劃部綜合部中心試驗室公安分處工程2隊工程7隊工程8隊工程36隊工程42隊工程45隊工程56隊(3)項目部應急救援車輛設備名稱型號司機姓名車號手機備注急救車三菱越野急救車五菱面包急18、救車三菱越野搶險指揮車三菱越野搶險指揮車豐田霸道搶險指揮車三菱越野七、應急物資與裝備在本工程項目施工的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參加應急救援工作,事發單位的應急搶險人員和施工人員是應急救援的重要力量。各工程隊應根據各自承擔的施工項目,防洪重點部位以及隊伍的布置情況成立若干搶險救援隊,并進行訓練演練。各工程隊專門建立防汛搶險物資倉庫,配備必需的器材,落實專人保管,建立臺帳,做好物資的動態管理,隨時掌握物資儲備情況,包括品種、數量、質量,按類別整齊分列,并貼上標簽,注明名稱、數量等。對重點防洪部位的應急人員、物資、機具配備見下表。重點防洪部位的應急人員、物資、機具配備表序號防洪重點場所防洪人員防19、洪物資防洪機具1太平莊隧道進口30人編織袋500個,木材5方,直徑600鋼管30米,帳篷5頂,鐵鍬40支,鋼絲繩50米,鐵絲2卷,蓋布4卷,潛水泵2臺。裝載機一臺,吊車一臺,挖機一輛,翻斗車3輛2人山子隧道進口35人編織袋600個,木材5方,帳篷6頂,鐵鍬60支,直徑600鋼管30米,鋼絲繩50米,鐵絲3卷,蓋布6卷,潛水泵2臺。裝載機一臺,吊車一臺,挖機一輛,翻斗車3輛3西鐵車2號隧道40人編織袋700個,木材5方,架材20噸,帳篷7頂,鐵鍬50支,鋼絲繩60米,鐵絲5卷,蓋布7卷,潛水泵2臺。裝載機一臺,吊車一臺,挖機一輛,翻斗車3輛4孝義水庫特大橋60人編織袋1000個,木材10方,架材20、30噸,帳篷12頂,鐵鍬70支,沖鋒舟1臺,鋼絲繩70米,鐵絲10卷,蓋布15卷。裝載機一臺,吊車一臺,挖機一輛,翻斗車3輛,電焊機一臺5盤龍河特大橋40人編織袋900個,木材10方,架材30噸,帳篷7頂,鐵鍬50支,鋼絲繩70米,鐵絲7卷,蓋布10卷。裝載機一臺,吊車一臺,挖機一輛,翻斗車3輛,電焊機一臺6田莊水庫特大橋60人編織袋1000個,木材12方,架材25噸,沖鋒舟1臺,帳篷10頂,鐵鍬60支,鋼絲繩70米,鐵絲10卷,蓋布12卷。裝載機一臺,吊車一臺,挖機一輛,翻斗車3輛,電焊機一臺7沂河1號特大橋40人編織袋600個,木材5方,架材20噸,帳篷7頂,鐵鍬50支,鋼絲繩40米,鐵絲21、5卷,蓋布6卷。裝載機一臺,吊車一臺,挖機一輛,翻斗車3輛8沂河2號特大橋42人編織袋800個,木材5方,架材20噸,沖鋒舟1臺,帳篷7頂,鐵鍬50支,鋼絲繩60米,鐵絲5卷,蓋布10卷。裝載機一臺,吊車一臺,挖機一輛,翻斗車3輛9前水北特大橋30人編織袋500個,木材5方,架材20噸,帳篷5頂,鐵鍬40支,鋼絲繩50米,鐵絲2卷,蓋布4卷。裝載機一臺,吊車一臺,挖機一輛,翻斗車3輛八、應急處置(一)響應分級按照洪水危害程度、影響范圍和單位控制事態的能力,將應急響應行動分為三級。1、級應急響應出現下列情況之一者,為級響應:一次造成死亡1人以上,重傷10人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洪災事故22、的。2、級應急響應出現下列情況之一者,為級響應:一次造成死亡0人以下,重傷5人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30萬元以上洪災事故的。3、級應急響應出現下列情況之一者,為級響應:一次造成死亡0人以下,重傷5人以下或直接經濟損失30萬元以下洪災事故的。(二)響應程序1、級、級響應程序由項目部安全事故應急領導小組組長主持,項目應急救援機構成員和工程隊安全事故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參加做出應急工作部署,加強工作指導,并在1小時內到事故現場。項目部增加值班人員,加強值班。項目部財務部門為事故現場及時提供資金幫助;物資部門緊急調撥所需物資;工程隊負責傷員營救和物資營救組及時救助受傷人員和物資,工程隊臨時醫療組緊急赴事故現場23、開展醫療救治和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工程隊其他應急救援小組按照職責分工,做好有關工作。2、級響應程序由發生事故的工程隊安全事故應急領導小組組長主持,工程隊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機構成員和工程隊應急組長參加做出應急工作部署,加強工作指導做好重點工程調度,并在半小時內到事故現場。工程隊增加值班人員,加強值班。工程隊財務部為事故現場及時提供資金幫助;搶險物資供應組緊急調撥所需物資;傷員營救和物資營救組及時救助受傷人員和物資,臨時醫療組緊急赴事故現場開展醫療救治和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工程隊其他應急救援小組按照職責分工,做好有關工作。同時報請項目部安全事故應急領導小組,請求協助應急工作。(三)處置措施1、人員的安全24、疏散,所有搶險人員應堅持“救人重于救物”的原則。2、人員的自救:有統一的指揮。3、根據天氣預報,有大雨或臺風時,人員提前撤離至安全區域。4、人員被控時,往高處逃生或爬上房頂,等候救援。5、人員被控時,就近找木材,作為臨時救險工具。6、出現汪洋大水時,用木船或沖鋒舟對被控人員進行施救。7、物質的疏散,物資疏散要掌握“先重點,后一般”的原則,先疏散那些可能擴大危險的物資。8、疏散出的物資應堆放在高處的安全地帶,不得堵塞通道,并派人看護。9、組織推土機、裝載機、車輛等機械設備建壩防洪。10、組織挖掘機、人員,挖出一道排洪溝以減輕防洪壩的御洪壓力。11、對于被洪水圍困人員要組織游泳水平高的同志,通過使25、用輪胎或腰間系繩等方式進行救援。必要時聘請外部專業人員施救。(四)防洪、防汛、搶險人員的安全防護1、應備好工作服及救援裝備。2、搶險人員在救援行動中,應時刻注意洪災現場態勢的變化,做好自身防護,注意安全,避免次生傷害。3、執行搶險任務時,應23人為一組,集體行動,互相照應;4、帶好通訊聯系工具,隨時保持通訊聯系。(五)現場醫療急救中需注意問題1、因洪災造成的人員傷害具有突發性、群體性、特殊性和緊迫性,現場醫務力量和急救的藥品、器材相對不足,應合理使用有限的醫療資源,在保證重點傷員得到有效救治的基礎下,兼顧到一般傷員的處理。在急救方法上可對群體性傷員實行簡易分型后的急救處理,即由經驗豐富的醫生負26、責對傷員的傷情進行綜合評判,按輕、中、重簡易分型,對分型后的治療原則,實行共性處理和個性處理相結合的救治方法。2、合理調用車輛。3、合理選送醫院。傷員轉送過程中,實行就近轉送醫院的原則。4、做好救治的統計工作。5、水災過后,各工程隊要對搶險剩余材料及時清理、回收,做到工完料凈。及時登記,上報項目部相關部門。(六)汛期過后,防范災后傳染病措施1、建立傳染病防治和管理機制。2、洪災后要加強對公共場所、物品進行消毒。3、對已患傳染病的人員及時進行登記。4、對患有傳染病的人員及病源攜帶者,應根據其患傳染病的種類采取相應的診治或隔離治療措施;5、改善飲用水的衛生條件,并管理好廁所、糞便等。6、對易染人群27、加強衛生保健,必要時注射預防針。7、配齊相關防治傳染病的藥品,并積極防范傳染病的大面積蔓延。(七)洪災后重建措施1、做好廣大職工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維護團結穩定的安全局面,盡快恢復施工生產和生活秩序。2、對有關傷員做好解釋和安撫工作,要耐心細致地處理善后事宜,切不可任意激起事端,堅決防止漠不關心、置之不理的做法。3、洪災處置完畢后,要認真做好吸取防洪教訓的總結教育工作。(八)工程搶險救援注意事項1、工程救援隊在救援搶險過程中,盡可能地和技術人員等協同作戰,以便熟悉現場情況,有利救援工作的實施。2、在營救傷員、轉移危險物品的處理過程中,盡可能和公安、消防、醫療急救等專業協調行動,互相配合,提高救援的效果。3、做好每年防洪工作總結,揚長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