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生產設備、裝置安全檢修規程培訓課件(79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754701
2023-09-20
79頁
2.23MB
1、工廠安全管理,專管成線,群管成網上下結合,事故難藏,第一節 構建安全管理組織,安全管理內容,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管理的對象范疇,管理的制度與方法范疇,預防性管理,應急管理,事后性管理,管理體系,規章制度,管理方法,對人員的管理,對設備的管理,對環境的管理,對過程的管理,預警系統,實施救援,對事故的管理,工傷保險理賠,中央企業安全工作12項制度:(安全管理內容),(1)安全生產責任制度,明確企業主要責任人是本單位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強調要層層建立并認真落實責任制;(2)安全生產與企業改革發展“三同步”制度,強調要把安全生產納入企業發展戰略和規劃的整體布局,做到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發展;(3)安2、全生產“兩定期”制度,要求企業領導班子定期分析安全形勢、定期組織開展安全檢查;(4)企業內部安全工作機構和人員力量配備制度;(5)安全培訓和經營管理,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資格制度;(6)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制度,企業要加強安全質量管理,規范各環節、各崗位的安全質量行為;,(7)重大隱患治理和應急救援制度,要加強對重大危險源的監控和重大隱患的治理,制定應急預案,建立預警和救援機制;(8)安全生產許可制度,企業必須依法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9)安全投入和“三同時”制度,企業要保障安全投入,安全設施要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10)按照“四不放過”原則進行事故追查制度;(11)3、工傷保險制度,企業要依法參加工傷社會保險,積極發展人身意外保險;(12)工作報告制度,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重大事項,要積極向安全監管部門和有關主管部門報告。,安全生產管理制度,通常可把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劃分以下四類:(1)綜合安全管理制度 包括安全生產總則、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技術措施管理、安全教育、安全檢查、安全獎懲、“三同時”審批、安全檢修管理、事故隱患管理與監控、事故管理、安全用火管理、承包合同安全管理、安全值班等規章制度。(2)安全技術管理制度 包括特種作業管理、危險作業審批、危險設備管理、危險場所管理、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管理、廠區交通運輸管理、防火制度以及各生產崗位、各工種的安全4、操作規程等。(3)職業衛生管理制度 包括職業衛生管理、有毒有害物質檢測、職業病、職業中毒管理(4)其他有關管理制度 如女工保護制度、勞動保護用品、保健食品、員工身體檢查等。,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操作規程:,企業必須建立、健全各項安全生產技術規程,主要包括:(1)每種產品生產的工藝規程和安全技術規程;(2)各生產崗位的安全操作法,包括開停車、出料、包裝、倒換、轉換、裝卸、運載以及緊急事故處理等操作的安全操作方法;(3)生產設備、裝置的安全檢修規程;(保全工)(4)各通用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如管工、鉗工、鉚工、鍛工、焊工、木工、鑄造工、電工等的安全操作規程;(5)專門作業的安全規程,如鍋爐、壓力容器5、安全管理規程,氣瓶、液化氣體瓶、溶解乙炔氣瓶等充裝、使用和儲運的安全技術規程,易燃液體裝卸罐安全操作規程,鐵路槽車、汽車槽車、槽船運輸安全技術規程等。,與其事后痛苦流涕 不如事前遵章守紀,第二節 日常安全管理,入崗教育,認真刻苦不恥下問勤學熟記反復練習,百花盛開是園丁勞動的結果。生產安全是員工勤奮的成果,百花盛開是園丁勞動的結果。生產安全是員工勤奮的成果,遵守操作規程,事故不難防 重在守規章,操作安全,操作前的檢查信號聯絡嚴守操作程序非正常操作,老虎屈膝而臥,不是向你致敬,絕對禁止的不安全行為,機器操作、物體支撐和物體的方法不正確、不牢靠。接近或進入危險場所,例如靠近正在運轉的機器或起吊的貨物6、,登上不安全場所等。對正在運轉、通電或加熱的機械裝置進行清掃、加油或檢修。突然啟動機器,無信號,未確認安全偏移動車輛、物體或者進行下一步操作。機械裝置選擇不當,使用目的不合規定,使用有缺陷的機械裝置。在機器運轉狀態下離開,把機器或材料放在不安全的狀態下或場所中。拆除安全裝置,是安全裝置失效。跳上或跳下車輛或機器,用手代替規定的工具作業。不用護具,選用護具有誤,穿不安全服裝。,堅決開展5S活動,工作情緒穩定,安全防范周全,熟知安全標志,安全標志類型,禁止標志:禁止標志的含義是禁止人們不安全的圖形標志。其基本型式為帶斜杠的圓形框。圓環和斜杠為紅色,圖形符號為黑色,襯底為白色。警告標志 警告標志的含7、義是提醒人們對周圍環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發生危險的圖形標志。其基本型式是正三角形邊框,邊框及圖形為黑色,襯底為黃色。指令標志 指令標志的含義是強制人們必須做出某種動作或采用防范措施的圖形標志。其基本型式是圓形邊框。圖形符號為白色,襯底為藍色。提示標志 提示表志的含義是向人們提供某種信息的圖形標志。其基本型式是正方形邊框。圖形符號為白色,襯底為綠色。,工作服的檢查,1、是否正確使用了規定的防護用品(安全帽等)?2、是否穿了有可能被機器夾卷的服裝?(1)袖口、褲角是否系緊,有無開線?(2)衣扣是否扣好?(3)是否披頭散發?(4)禁戴手套操作的工作是否戴了手套?3、穿戴是否偏于工作?(1)工作服是8、否合身?(2)工作服是否沾有油污或被打濕(有著火或觸電的危險)?(3)絕對禁止赤身工作。(4)穿的鞋是否影響工作(不得穿拖鞋或容易打滑的鞋)?,安全裝置維護,決不能因為工作效率而拆除,不得使安全裝置失效。發生故障時,應立即報告上司,迅速請人修理。即使安全裝置正常,也不得觸摸危險部位,必須使用輔助工具。因修理機器而需要拆下安全裝置時,須切斷電源,并加強信號聯絡。,正確使用防護工具,有了警惕,不幸的事故就會躲開你。有了防范,不幸的事故就會遠離你。,安全帽的作用,防止物體打擊傷害防止高處墜落傷害頭部防止機械性損傷防止污染毛發傷害,防護眼鏡與面罩的作用,防止異物進入眼睛防止化學性物品的傷害防止強光、紫9、外線和紅外線的傷害防止微波、激光和電離輻射的傷害,防塵防毒用品的作用,防止生產性粉塵的危害。由于固體物質的粉碎、篩選等作業會產生粉塵,這些粉塵進入肺組織可引起肺組織的纖維化病變,也就是塵肺病。使用防塵防毒用品將會防止、減少塵肺病的發生。防止生產過程中有害化學物質的傷害。生產過程中的毒物如一氧化碳、苯等侵入人體會引起職業性中毒。使用防塵防毒用品將會防止、減少職業性中毒的發生。,自吸過濾式防毒呼吸用品使用注意事項,(1)使用前必須弄清作業環境中的毒物性質、濃度和空氣中的氧含量,在未弄清楚作業環境條件以前,絕對禁止使用。(2)當毒氣濃度大于規定使用范圍或空氣中氧含量低于18%時,不能使用自吸過濾式防10、毒面具(或防毒口罩)。直接式防毒面具規定耐受毒氣體積濃度大于0.5%,應改用導管式。(3)使用前應檢查部件和結合部的氣密性,若發生漏氣應查明原因。例如,面罩選擇不合適或佩戴不正確;橡膠主體有破損;濾毒罐(盒)破裂;面罩的部件松動等等。面具保持良好的氣密狀態才能使用。(4)在使用過程中嚴禁隨意擰開濾毒罐(盒)的蓋子,并防止水或其他液體進入罐(盒)中。(5)防毒呼吸面具的眼窗鏡片,應防劃痕摩擦,保持視物清晰。(6)防毒呼吸用品應專人使用和保管,使用后應清洗,消毒。在清洗和消毒時,應注意溫度,不可使橡膠等部件因受溫度影響而發生質變受損。,耳塞、耳罩的作用,(1)防止機械噪聲的危害。由機械的撞擊、摩擦11、固體的振動和轉 動而產生的噪聲。(2)防止空氣動力噪聲的危害。如通風機、空氣壓縮機等產生的噪聲。(3)防止電磁噪聲的危害。如發電機、變壓器發出的聲音。,耳塞的使用和注意事項,(1)各種耳塞在佩戴時要先將耳廓向上提拉,使耳甲腔呈平直狀態,然后手持耳塞棒,將耳塞帽體部分輕輕推向外耳道內,并盡可能地使耳塞體與耳甲腔相貼合。不要用用勁過猛過急或插得太深,以自我感覺適度為宜。(2)戴后感到隔音不良時,可將耳塞稍事緩慢轉動,調整到效果最佳位置為止。如果經反復調整仍然效果不佳時,應考慮改用其他型號的耳塞反復試用,以選擇最佳者定型使用。(4)佩戴泡沫塑料耳塞時,應將圓柱體援成錐形體后在塞入耳道,讓塞體自行回12、彈,充滿耳道。(4)佩戴硅橡膠自行成型的耳塞,應分清左右塞,不能弄錯;插入耳道時,要稍事轉動放正位置,使之緊貼耳甲腔內。,防護手套的作用,(1)防止火與高溫、低溫的傷害。(2)防止電磁與電離輻射的傷害。(3)防止電、化學物質的傷害。(4)防止撞擊、切割、擦傷、微生物侵害以及感染。,防護手套使用注意事項,(1)防護手套的品種很多,根據防護功能來選用。首先應明確防護對象,然后再仔細選用。如耐酸堿手 套,有耐強酸堿的、有耐低濃度酸堿,而耐低濃度酸堿手套不能用于接觸高濃度酸堿。切記勿誤用,以免發生意外。(2)防水、耐酸堿手套使用前應仔細檢查,觀察表面是否有破損,采取簡易辦法是向手套內吹口氣,用手捏緊套13、口,觀察是否漏氣。漏氣則不能用。(3)絕緣手套應定期檢驗電絕緣性能,不符合規定的不能使用。(4)橡膠、塑料等類防護手套用后應沖洗干凈、晾干,保存時避免高溫,并在制品上撒上滑石粉以防粘連。(5)操作旋轉機床禁止戴手套作業。,防機械設備的夾卷,(1)對物的危險部分加以消除(如使用機器人等)或隔離(如安全防護罩、柵欄、機器自動化)。(2)嚴格遵守規定的操作程序。(3)穿戴整齊(不圍圍巾,不披頭散發,用松緊帶等扎好寬松的袖口)。(4)使用合適操作的護具和工具(注意:有些操作不得戴手套)。(5)檢修或清掃機器時,必須停機,并掛“檢修中”等標牌。(6)嚴格實行工前檢查、定期檢查,并確保檢查及開機時的安全。14、(7)加強共同作業時的配合。,如何防止手工具事故,(1)選用適合操作的手工具,經常檢查鐵錘是否松動,銼刀有無磨損等,隨時進行修理和更換,保持良好狀態。(2)常擦拭工具或加工件上的油污,以防打滑造成事故。(3)倒拿或亂用工具會導致事故,因此須按正確方法使用。(4)對周圍和腳下等處檢查之后在操作。,梯子、梯凳安全須知,(1)使用前檢查強度,特別要注意有無裂紋、腐朽和防滑墊。(2)梯子支撐的角度為75度左右,支靠時,梯子頂端伸出去的長度應為60厘米以上。(3)梯子上下部分用繩索固定,不能固定時,下面應有人扶住。(4)地面應為水平面,不得凹凸不平。(5)上下時面朝內,不得以不穩定姿勢作業。(6)在兩個15、梯凳的頂面或橫條上搭腳手架時,梯凳間距不得超過1.8米,高度不得超過2米。(7)梯凳的鐵扣須扣死。(8)在不穩定處使用梯凳須用繩索。支柱等固定,或讓人扶住。(9)不得在高于1.2米的梯凳頂面上作業。,作業行動中的危險(1),墜落:1)盡量避免高處作業。2)高處作業時(2米以上),鋪設工作平臺。3)無工作平臺時,安裝腳手架。4)在工作平臺的邊緣和開口部位安裝扶手或柵欄。5)不偏安裝扶手或柵欄時,須掛救生網或系安全帶。搬運:1)盡量使用手推車、平衡提升裝置等搬運機械或器具。2)重物或帶邊角易傷人等不易搬運的貨物應多人共同作業或放進容器內搬運。3)在規定的搬運通道上運輸。4)搬起貨物時應伸直腰,腰腳16、用力;搬物行走時,所搬物品應靠近身體重心。,麻痹大意處處有陷阱;謹慎小心步步是坦途,作業行動中的危險(2),(1)曲膝下蹲 若不蹲下去搬東西,會給腰部施加過度的負擔,易拉傷腰。(2)雙臂盡量彎曲 據說彎曲雙臂緊靠身體時和伸直雙臂離開身體時,腰部所承受的負擔之比為1:3。(3)盡量控制身體傾斜角度 身體傾斜角度越大,腰部受力越重。據說若設直立時腰部負擔為1,則傾斜10度時為2倍,50度時為7倍。(4)弓背時的負擔是挺胸時的2倍。(5)面朝物品或工作臺,不轉身 腰椎關節的結構便于前后運動。當時間保持同腰部肌肉變得僵硬時,若突然扭轉身,容易拉傷腰。,災害常生于疏忽,禍患多起于細末,常常要求,上班必須17、精力充沛,不可帶病或疲勞作業。夏季嚴禁穿無跟露趾鞋。女員工嚴禁穿高跟鞋上崗。女員工留長發的,必須將長發盤入帽中,嚴禁披頭散發。嚴禁用掛繩將考勤卡佩帶在胸前進入工作現場。發生電氣故障時,可及時聯絡電氣人員修理;不可盲目處理。對于不了解的設備,切不可隨意動手操作。機臺必須停止后,方可進行打掃清理。嚴禁機臺開著修理或調整機臺。重點防火防爆部位非操作人員嚴禁入內。,安全不離口,規章不離手,愚者用鮮血換取教訓 智者用教訓避免事故,第三節 事故應急與處理,事故的定義,定義一:事故是可能涉及傷害的、非預謀性的事件。定義二:事故是造成傷亡、職業病、設備或財產的損壞、損失或環境危害的一個或一系列事件。定義三:事18、故是違背人的意志而發生的意外事件。定義四:事故是人(個人或集體)在為實現某種意圖而進行的活動過程中,突然發生的、違反人的意志的、迫使活動暫時或永久停止的事件。,安全是最大的節約 事故是最大的浪費,現代事故的定義,在人們生產、生活活動過程中突然發生的、違反人們意志的、迫使活動暫時或永久停止、可能造成人員傷害、財產損失或環境污染的意外事件。,事故的特點,是意外事件不是有預謀的是違背人的意志的是突然發生的可能造成人員傷亡或其他損失的是系統或人的有目的的行動停止或暫時停止。,忽視安全抓生產是火中取栗 脫離安全求效益如水中撈月,事故的基本特性,普遍性隨機性必然性因果相關性突變性潛伏性危害性可預防性,疏忽19、一時 痛苦一世,未遂事故,定義:是指有可能造成嚴重后果,但由于其偶然因素,實際上沒有造成嚴重后果的事件。海因里希法則 1:29:300,死亡(重傷)(0.3%)輕傷(8.8%)輕微事故(90.9%)不安全因素,1,29,300,不安全狀態不安全行為,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發生事故,其原因多方面的,除自然災害外,主要有以下原因:設計上的不足設備上的缺陷操作上的錯誤管理上的漏洞不遵守勞動紀律,事故頻發傾向理論,事故頻發傾向是指個別容易發生事故的穩定的個人內在傾向。事故頻發傾向者的存在是工業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即少數具有事故頻發傾向的工人是事故頻發傾向者,他們的存在是工業事故發生的原因。結論:如果企業20、中減少了事故頻發傾向者,救可以減少工業事故,小心無大錯 粗心鑄大錯,事故的預防,人的過失預防措施消除的物的不安全狀態執行復檢制度借助科學手段彌補人的不足設立警報系統,一人把關一處安 眾人把關穩如山,警報系統(1)視覺告警 亮度 顏色 信號燈 小旗和飄帶 標記 標志 書面警告(2)聽覺告警(3)嗅覺告警(4)觸覺告警(5)味覺告警,制度不全 事故難免,法律法規要求,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安全生產法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事故應急救援系統的組織機構,應急救援中心應急救援專家組醫療救治消防與21、搶險檢測組織公眾疏散組織警戒與治安組織洗消去污組織后勤保障組織信息發布中心,安全措施訂得細 事故預防有保障,重大事故應急救援體系的支持保障系統,法律法規保障系統通訊系統警報系統技術與信息支持系統宣傳、教育和培訓體系,生產再忙 安全不忘,重大事故應急救援體系響應程序,警情與響應級別確定-一級。二級、三級應急啟動救援行動應急恢復應急結束,落實安全規章制度 強化安全防范措施,事故應急預案的作用,明確應急救援的范圍和體系有利于降低事故后果成為各類突發重大事故的應急基礎偏于與上級應急部門協調有利于提高全社會的風險防范意識,企業負責,行業管理,國家監察,群眾監督,應急預案的層次,.,綜合預案,危化專項預案22、,防洪專項預案,地震專項預案,現場預案1,現場預案2,現場預案n,應急預案的文件體系,一級文件-預案二級文件-程序三級文件-指導書四級文件-應急行動記錄,不繃緊安全的弦 就彈不出生產的調,應急預案的編制過程,成立編制小組參閱現有的應急預案危險分析應急準備和應急能力評估完成預案編制預案的批準、實施和維護,船到江心補漏遲 事故臨頭后悔晚,應急預案核心要素,對緊急情況或事故災害及其后果的預測、辨識、評價規定應急救援各方組織的詳細職責應急救援行動的指揮與協調應急救援中可用的人員、設備、設施、物資、經費保障和其他資源,包括社會和外部援助資源等在緊急情況或事故災害發生時保護生命和財產、環境安全的措施現場的23、恢復其他,如應急培訓和演練,法律法規的要求等,抓基礎從小處著眼 防隱患從小處著手,應急預案的編制要求,六個一級關鍵要素(1)方針與原則(2)應急策劃(3)應急準備(4)應急響應(5)現場恢復(6)預案管理與評審改進,管理基礎打得牢 安全大廈層層高,方針與原則,應急救援工作的優先方向政策范圍總體指標,應急策劃,危險分析危險識別、危險性分析、風險分析(評價)資源分析應急救援所需資源,可用的應急力量和資源法律法規要求編制依據,應急準備,機構與職責應急資源教育、訓練與演練互相協議,應急響應,接警與通知、指揮與控制、警報和緊急公告、通訊、事態檢測與評估、警戒與治安、人群疏散與安置、醫療與衛生、公共關系、24、應急人員安全、消防和搶險、泄漏物控制。,現場恢復,恢復到一個基本穩定的狀態充分考慮可能的危險為長期恢復提供指導和建議主要工作:宣布應急結束的程序、撤點、撤離和交接程序、恢復正常狀態的程序、現場清理和受理影響區域的連續檢測、事故調查與后果評價。,確定演練方法應考慮的因素,應急預案和響應程序制定工作的進展情況本公司面臨風險的性質和大小本公司現有應急響應能力應急演練成本及資金籌措狀況有關政府部門對應急演練工作的態度應急組織投入的資源狀況國家及地方政府頒布的有關應急演練的規定,應急演練參與人員的基本任務,參演人員控制人員模擬人員評價人員觀摩人員,應急演練基本過程,策劃小組,1、確定演練日期2、確定演練25、目標和演練范圍3、編寫演練方案4、確定演練現場規則5、制定評估人員6、安排后勤工作7、準備和分發評價人員工作文件8、培訓評價人員9、講解演練方案與演練活動,10、記錄參演組織的演練表現,11、評價人員訪談演練參與人員12、匯報與協商13、演練參與人員自我評價14、演練參與人員自我評價15、舉行公開會議16、通報不足項17編寫演練總結報告18評價和報告補救措施19、追蹤整改項的糾正,演練準備階段,演練實施階段,演練總結階段,傳播安全文化 宣傳安全知識,第四節 安全文化建立與管理,新工人上崗前的“三級”安全教育,新進場的勞動者必須經過上崗前的“三級”安全教育即:公司教育、項目教育、班組教育。,重新26、上崗、轉崗應再次接受安全教育,轉換工作崗位和離崗后重新上崗人員,必須重新經過三級安全教育后才允許上崗工作。,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安全培訓并取得特種作業資格,特種作業是指對操作者本人和其他工種作業人員以及對周圍設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業。特種作業人員包括:電工、鍋爐司爐工、起重工(包括各種起重司機、起重指揮和司索人員)、壓力容器工、金屬焊接(氣割)工、機動車輛駕駛和建筑等高架設人員等。勞動法規定:“從事特種作業的勞動者,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并取得特種作業資格。”,杜絕“三違”,“三違”是指: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70%以上的事故都是由于“三違”造成的。刑法第134條規定:“工廠27、礦山、林場、建筑企業或其他企業、事業單位的職工,由于不服從管理、違反規章制度或強令工人違章冒險作業,因而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發生事故要立即報告,發生事故要立即向上級報告,不得隱瞞不報,并按“四不放過”原則進行調查分析和處理。“四不放過”是指:事故原因沒有查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沒有嚴肅處理不放過;廣大職工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防范措施沒有落實不放過。,施工現場明火作業要辦用火證,施工現場明火作業,操作前必須辦理用火證,經現場有關部門(負責人)批準,做好防護措施并派專人看火(監護)后,方可操作。用火證只限當天本人在規定地點使用。,記住山河不迷路 28、記住規章防事故,第五節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標準(OHSMS)的產生及發展,安全形勢仍然十分嚴峻-2003年,全國共發生各類安全事故963976起,死亡136340人,其中交通事故屬重災區,計104372人,其次是工礦企業,死亡173145人。-近幾年平均每年因傷亡和職業病造成的損失800億元。,美國新聞周刊1994年12月2日曾刊登亞洲的死亡工廠“在亞洲,沒有哪個地方比中國的工業安全措施更松弛的了。次數最多和最致命的火災發生在中國南部特區的工廠中,大火吞噬了許多工廠。數百萬的工人每天涌入三合一的血汗工廠,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這些工廠的車間、倉庫和宿舍都在一起,工人們大部分是29、些受過極少教育的女孩子,她們是被每天掙1.5美元(用鄉村標準來衡量這是一筆錢財)的許諾從鄉村吸引來城市的。”,OHSMS產生與發展的背景,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 隨著企業規模化生產和集約化程度的提高,對企業的質量管理和經營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企業不得不采用現代化的管理模式,使包括安全在內的所有生產經營活動科學化、標準化、法律化。全球經濟一體化潮流推動了職業安全健康管理標準一體化產生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一些大的跨國公司和聯合企業為強化自己的社會關注力和控制損失的需要,開始建立自律性的安全衛生與環境保護的管理制度,并于九十年代中期,開始尋求第三方認證。隨著國際社會對安全健康問題的關注,以30、及ISO9000和ISO14000的成功實施,1996年9月ISO組織召開了國際研討會,研討是否制定國際標準,未達成一致意見。但一些發達國家率先開展了實施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活動,如:1996年 英國BS8800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指南 美國工業協會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指導性文件1997年 澳大利亞/新西蘭提出了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原則、體系和支持技術通用 指南 日本工業安全衛生協會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導則 挪威船級社(DNV)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認證標準1999年 DNV、英國標準協會等13個組織提出了OHSAS18001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規范、OHSAS18002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O31、HSAS18001實施指南,我國的OHSMS的發展,1997年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制定了石油天然氣工業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體系、石油地震隊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規范、石油鉆井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體系指南三個行業標準。1998年中國勞動保護科學技術學會提出了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規范及使用指南1999年國家經貿委發布了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試行標準開始試點工作。2001年12月20日,正式發布了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指導意見和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審核規范2002年1月1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了職業健康管理體系規范GB/T28001-2001,安穩情緒來上崗 耳聰目明識隱患,第六節 安全檢查,安全檢查32、,1、安全檢查可以分為定期性、經常性、季節性、專業性、綜合性和不定期的職工代表巡視六類安全檢查方法。各自的特點如下:(1)定期性檢查(2)經常性檢查(3)季節性檢查(4)專業性檢查(5)綜合性檢查(6)不定期的職工代表巡視安全檢查,2、安全檢查主要檢查內容(1)查現場、查隱患(2)查思想(3)茶管理、查制度(4)查事故處理3、安全檢查表分為:(1)審查設計用安全檢查表(2)廠級安全檢查表(3)車間用安全檢查表(4)工段及崗位用安全檢查表(5)專業性安全檢查表,4、編制安全檢查表的基本依據(1)有關規程、規范、規定、標準與手冊,如檢查中涉及控制指標,則應給出安全臨界值(2)國內外有關各種事故案例33、資料(3)目前的安全管理系統或審核系統(4)本單位的經驗,5、編制安全檢查表時包含的項目(1)序號(統一編號)(2)項目名稱,如子系統、車間、工段、設備等。(3)檢查內容,在修辭上可用直接陳述句,也可以用疑問句。(4)檢查標準,如標準要求、指標參數的允許范圍。(5)檢查方法,如檢查記錄、現場檢查(包括使用必要的檢測技術與手段)。(6)應得分或列出項目的相對重要程度,或著名必要項目。(7)檢查結果,實得分或“是”、“否”的回答。(8)備注,可注明建議改進措施或情況反饋等事項。(9)檢查人與檢查時間。,6、綜合性安全檢查的內容(1)貫徹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及安全管理制度的情況。(2)危險源、危險場所安34、全監控措施執行情況。(3)生產場所各類安全防護設施的完好情況。如:防塵、防毒、防噪聲等職業衛生防護設施;平臺的護欄等安全防護設施。(4)機器設備的防護裝置、定時維護、保養情況。(5)現場的文明生產情況和環境條件。如生產現場的清潔,工具和器具的定置擺放,通風、照明、安全通道、安全出口等。(6)對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檢查。包括持證上崗、遵守操作規程情況。,(7)特種設備的安全檢查。包括:鍋爐、壓力容器(包括氣瓶)、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娛樂設施等。(8)按防護設施的運行情況。(9)各單位組織機構、安全例會、責任制考核情況。(10)消防、基建、用電、倉庫等專項檢查情況。(11)隱患整35、改情況。(12)員工執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情況(13)勞動防護用品的發放和使用情況。(14)其他有關安全生產的工作。,7、崗位安全檢查的內容(1)是否穿戴了防護用品。(2)防護用品的穿戴是否正確。(3)工作環境是否符合要求,如:地面是否有油污、積水等。周圍有無妨礙操作的障礙物。(4)工具、器具是否定置擺放好。(5)檢查設備的控制器、儀表、防護裝置是否安全、可靠。(6)是否存在其他隱患。8、安全檢查應注意的事項(1)將自查與互查有機結合起來。(2)堅持檢查與整改相結合。(3)制定和建立安全檔案。,結束語,1、安全生產責任制及管理制度是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延伸(1)在法律層面上把握自己責任(法律是嚴肅的,強制的)(2)在責任制層面上把握安全管理。落實責任是前提,強化管理是基礎,以人為本是關鍵,常抓不懈是保證。2、首長負責,一崗雙責,誰主管誰負責!層層負責,人人負責,我不負責誰負責!,一握“安全”手,永遠是朋友 謝謝!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