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工作業防觸電及防火與防爆技術培訓課件(38頁).pptx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55877
2023-09-22
38頁
4.06MB
1、電工作業應知應會,01安全用具與安全標識,02電氣安全工作要求與措施,03防觸電技術,04電氣防火與防爆,05防雷和防靜電,06變配電安全,07觸電事故及現場救援,01安全用具與安全標識,絕緣安全用具,絕緣安全用具分為基本絕緣安全用具和輔助絕緣安全用具兩種。,絕緣強度足以抵抗電氣設備運行電壓的安全用具(低壓安全用具有絕緣手套、裝有絕緣柄的工具和低壓試電筆;高壓設備的基本絕緣安全用具有絕緣棒、絕緣夾鉗和高壓驗電器),基本絕緣安全用具,輔助絕緣安全用具,絕緣強度不足以抵抗電氣設備運行電壓的安全用具(低壓有絕緣臺、絕緣墊和絕緣鞋;高壓有絕緣手套、絕緣鞋、絕緣墊和絕緣臺)絕緣棒:一般每年試驗1次絕緣夾2、鉗:一般每年試驗1次驗電器:(高壓635KV一般每6個月試驗1次;)絕緣手套和絕緣鞋:一般每6個月試驗1次絕緣墊:一般每年1次絕緣臺:一般每3年1次,絕緣安全用具,一般防護用具,在高壓電氣設備上進行部分停電工作時,為了防止檢修人員走錯位置,誤入帶電間隔及過分接近帶電部分,一般釆用隔離板、臨時遮欄或其他隔離裝置進行防護。,一、攜帶型接地線,攜帶型接地線是臨時用短路接地的安全用具。使用方法如下:1.裝設或拆除接地線時,應使用絕緣棒或絕緣手套,1人操作,1人監護。2.裝設接地線時,應在驗明導體確無電壓后,先裝接地端,后裝導體端;拆除時先拆導體端,后拆接地端;3.帶有電容設備或電纜線路裝設接地線時,應3、先放電后再裝接地線。,二、隔離板和臨時遮欄,登高安全用具,梯子,安全帶,吊帶和吊繩,升降板和腳扣具,02電氣安全工作要求與措施,電氣安全工作基本要求,建立健全規章制度,配備管理機構和管理人員,進行安全檢查,加強安全教育,組織事故分析,建立安全資料,1,5,2,3,4,6,保證安全的組織措施,工作票制度,一,工作許可制度,工作監護制度,工作間斷、轉移和終結制度,填用工作票的范圍口頭或電話命令的其他工作工作票的填寫和管理,二,三,四,保證安全的技術措施,1,2,3,4,停電,驗電,裝設接地線,懸掛標示牌和裝設遮欄,03防觸電技術,絕緣,絕緣破壞,絕緣擊穿,絕緣老化,絕緣損壞,絕緣材料,固體絕緣材料4、,液體絕緣材料,氣體絕緣材料,安全距離,為了防止在檢修工作中,人體及其所攜帶者工具觸及或接近帶電體,必須保證足夠的檢修間距。(在低壓工作中,安全距離不應小于01M;在高壓無遮欄操作中,安全最小距離:10kV及以下者不應小于07M;2035kV者不應小于10M。用絕緣桿操作時,上述距離分別可減04M和06M。不能滿足上述距離時,應裝設臨時遮欄;在線路上工作時,人體或其所攜帶工具與臨近線路帶電導線的最小距離,10KV及以下者不應小于10M;35kV者不應小于25M。,電力線路在通信線路上方,高壓線路在低壓線路上方;通信線路與低壓線路之間的距離得小于15M;低壓線路之間不得小于06M;低壓線路與105、kV高壓線路之間不得小于12M;10kM高壓線路與10kV高壓線路之間不得小于08M。10kV接戶線對地距離不得小于4.5M;低壓接戶線對地距離不應小于2.75M;低壓接戶線跨越通車街道時,對地距離不應小于6M直接埋地電纜埋設深度不應小于0.7M。,線路間距,檢修間距,接地保護,IT系統,IT系統就是電源系統的帶電部分不接地或通過阻抗接地,電氣設備的外露導電部分接地的系統。,TT系統,TT系統是電源系統有一點直接接地,設備外露導電部分的接地與電源系統的接地電氣上無關的系統。,TN系統,TN系統是電源系統有一點直接接地,負載設備的外露導電部分通過保護導體連接到此接地點的系統,即釆取接零措施的系統6、。(目前,我國地面上低壓配電網絕大多數都釆用中性點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線配電網),接地裝置,接地裝置是接地體和接地線的總稱。運行中電氣設備的接地裝置應當始終保持在良好狀態。接地裝置的連接應滿足以下要求:1.接地裝置地下部分的連接應釆用焊接,并應釆用搭焊,不得有虛焊;2.扁鋼與扁鋼搭接長度不得小于扁鋼寬度的2倍;3.圓鋼與圓鋼、圓鋼與扁鋼搭接長度不得小于圓鋼直徑的6倍,具至少在兩邊施焊;4.扁鋼與鋼管、扁鋼與角鋼焊接時,除應在接觸部位兩側進行焊接外,還在連接處焊以圓弧形或直角形卡子(包板),或直接將扁鋼彎成圓弧形或直角形與鋼管或角鋼焊接;5.利用建筑物的鋼結構、起重機軌道、工業管道、電纜的金屬外皮等7、自然導體作接地線時,其伸縮縫或接頭處應另加跨接線,以保證連續可靠;6.自然接地體與人工接地體之間務必連接可靠;7.接地線與管道的連接可釆用螺紋連接或抱箍螺紋連接,但必須釆用鍍鋅件,以防止銹蝕。在有振動的地方,應釆取防松措施。,防觸電保護措施,一,雙重絕緣,雙重絕緣是強化絕緣結構,有三種類型:絕緣外殼基本上連成一體的II類設備 金屬外殼基本上連成一體的II類設備 兼有絕緣外殼和金屬外殼兩種特征的II類設備。,1,2,3,二,安全電壓,三,漏電保護,04電氣防火與防爆,電氣火災和爆炸原因,引起電氣火災和爆炸發生原因有兩個方面,引起電氣設備過熱主要是電流產生的熱量造成的,包括以下幾種性況:短路、過載8、接觸不良、鐵芯發熱、散熱不良。,電火花是電極間的擊穿放電,電火花能引起可燃物燃燒,構成危險的火源。,電氣設備過熱,電火花或電弧,常見電氣設備火災預防,油浸式變壓器火災預防措施,電動機火災預防措施,電纜火災預防措施,室內電氣線路火災預防措施,導線過負荷火災預防措施,1,2,3,4,5,電氣防爆技術,電氣防火、防爆措施是綜合的措施,其他防火、防爆措施對于防止電氣火和爆炸也是有效的。,或減小爆炸性混合物,隔離和間距,消除引燃源,爆炸危險環境接地,防爆電氣設備的選用,1.氣體、蒸氣爆炸危險環境的電氣設備2.粉塵、纖維爆炸危環境的電氣設備3.火災危險環境的電氣設備,防爆電氣設備的檢查,1.檢查的基本要9、求2.連續監督3.定期檢查,防爆電氣安全技術,1、防爆電氣運行2、防爆電氣設備的故障處理,防爆電氣設備的維護要求,1.補救措施和設備更換2.軟電纜的維護3.停機4.緊固件和工具5.環境條件6.維護時設備的隔離7.可燃性粉塵環境防爆電氣設備的維護要求8.接地和等電位連接,防爆電氣設備運行及故障處理,電氣火災撲救,斷電滅火,帶電滅火,充油設備火災撲救,旋轉電機火災撲救,電纜火災撲救,05防雷和防靜電,雷電危害及防護措施,雷電的危害,雷電的防護,防雷裝置,防雷措施,雷電電擊人身防護,電作用的破壞,熱作用的破壞,機械作用的破壞,靜電的危害及防護措施,爆炸和火災,靜電電擊,妨礙生產,靜電的防護,靜電的危10、害,環境危險程度控制,工藝控制,接地,增濕,抗靜電添加劑,靜電中和法,06變配電安全,變電站組成,1、按電壓高低分為:高壓配電站和低壓配電站2、按有無變電器分為:變配電站和配電站3、按主要配電裝置的安裝位置分為:室外變配電站和室內變配電站變配電站主接線是電氣部分的主體,由其把電力系統電源、變壓器、斷路器等各種電氣設備通過母線、導線有機地聯結起來,并配置避雷器、互感器等保護、測量電器,構成變配電站匯集和分配電能的一個系統。,變配電站一般安全要求,變配電站位置選擇,間距合格、屏護完好,通風良好,保持電氣設備正常運行,安全用具和滅火器材齊全、完好,制度完善,1,2,3,4,5,6,變配電站安全運行,11、現場管理要求,1.變配電站應留存的記錄2.變配電站應制定的制度3.運行的基本要求,對值班人員的安全要求,交接班安全要求,一,二,三,倒閘操作,操作票的執行,操作監護,送電操作要求,停電操作要求,1,2,3,4,巡視檢查,巡視檢查的周期,正常巡視檢查的內容,特殊巡視檢查的內容,1,2,3,07觸電事故及現場急救,觸電事故種類,電傷是指由于電流的熱效應、化學反應和機械效應對人體的外表造成的局部傷害,電灼傷、電烙印、皮膚金屬化等。,電擊,電擊是指人體觸及帶電體并形成電流通路造成對人體的傷害。電擊使人致死的原因有三個方面:1.流過心臟的電流過大持續時間過長而致死;2.因電流作用使人產生室息而死亡;3.是因電流作用使心臟停止跳動而死亡。其中第一點是至人死亡是占比例最大的原因。,電傷,電流對人體的危害,熱傷害燒傷、灼傷 化學性傷害改變人體電解質 生理性傷害麻痹、顫抖、痙攣、疼痛,電流對人體的作用,觸電急救,脫離電源,傷員脫離電源后的處理,心肺復蘇法,搶救過程中的再判定,搶救過程中傷員的移動、轉院與傷員轉好后的處理,桿上或高處觸電急救,1.傷員的應急處置2.呼吸、心跳情況的判定,1.通暢氣道2.口對口人工呼吸3.胸外按壓,培訓結束,感謝您的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