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分級管控與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雙體系建設培訓交流PPT(91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55880
2023-09-22
91頁
29.14MB
1、“兩個體系”建設工作培訓交流會,XXX有限公司,“兩個體系”建設工作培訓交流會,一、“兩個體系”建設任務來源及重要性,二、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體系通則介紹,三、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體系通則介紹,四、“兩個體系”執法檢查要求及“學、懂、守”考核驗收標準介紹,1,“兩個體系”建設任務來源及重要性,“兩個體系”建設任務來源,“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這兩個工作原是“安全生產標準化體系”建設工作的兩個子環節。而現在我們介紹的“兩個體系”建設工作任務是2016年初,由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安全生產工作會議上提出的。2016年3月18日,省政府辦公廳根據國務院工作指示印發了關于建立完善風險管控和隱2、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的通知。通知對全省“兩個體系”建設作出了總體部署和工作要求。至此全省“兩個體系”建設工作正式開始。,“兩個體系”建設任務來源,2016年4月5日,省政府安委會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兩個體系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對全省“兩個體系”建設的目標任務、工作步驟、保障措施等提出明確要求。,“兩個體系”建設任務重要性,2016年6月7日公布實施的山東省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規定(省政府303號令)將原260號令中“高危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定期進行安全生產風險評估”修改為“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安全生產風險管理機制,定期進行安全生產風險排查,對排查出的風3、險點按照危險性確定風險等級,并采取相應的風險管控措施,對風險點進行公告警示”。,“兩個體系”建設任務重要性,2017年1月18日公布,5月1日正式實施的山東省安全生產條例中規定“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制度,定期進行安全生產風險排查,對排查出的風險點按照危險性確定風險等級,對風險點進行公告警示,并采取響應的風險管控措施,實現風險的動態管理”。另外,條例是具有法律責任規定的。,“兩個體系”建設任務重要性,關于征求意見函(政法函201756號):增加: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安全風險評估制度,定期進行危險源辨識和評估本單位的安全風險,并如實記錄;對存在重大安全風險的工藝、設備、設施、物4、品、場所和崗位,應當建立分級管控制度,制定落實相應的安全操作規程。第九十八條增加一項:未建立安全風險評估制度,未如實記錄的,可處10萬元以下罰款。,2,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體系通則介紹,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通則,山東省地方標準DB37/T 288220162016-12-07發布 2017-01-08實施山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名詞解釋,風險點,風險伴隨的設施、部位、場所和區域,以及在設施、部位、場所和區域實施的伴隨風險的作業活動,或以上兩者的組合。,風險點舉例,名詞解釋,劃分風險點,按照一定的劃分原則,將整個生產系統劃分為若干個單元(或子系統)的過程。,例如:我們公司各金礦生產系統可大致劃5、分為:提升系統、運輸系統、供通風系統、給排水系統、供配電系統、掘進系統、采礦系統、通訊聯絡系統、監測監控系統、人員定位系統、緊急避險系統等,采礦系統又可細分為平撬、鑿巖、爆破、扒裝、放礦、運輸等子系統。,大小適中,便于分類,功能獨立,易于管理,范圍清晰,名詞解釋,危險源,可能導致人身傷害和(或)健康損害和(或)財產損失的根源、狀態或行為,或它們的組合。注:在分析生產過程中對人造成傷亡、影響人的身體健康甚至導致疾病的因素時,危險源可稱為危險有害因素,分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環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類。,例如:提升機房滅火器缺失,名詞解釋,危險源辨識,識別危險源的存在并確定其分布和特性的過程;也可以說6、是對風險點內的不同危險源或危險因素(包括人、物、環、管的因素)進行辨識。,危險源辨識,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環境因素,管理因素,在生產活動中,來自人員自身或人為性質的危險和有害因素。例如操作人員違章作業等。,機械、設備、設施、材料等方面存在的危險和有害因素。例如設備高速旋轉部位易造成傷害等。,生產作業環境中的危險和有害因素。例如高溫環境已造成作業人員中暑等。,管理和管理責任缺失所導致的危險和有害因素。例如操作規程缺失導致人員誤操作等。,無關緊要的、對安全沒有多大影響的、共性的一般安全常識可以不予描述。,舉例說明,平巷鑿巖,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環境的不安全因素,管理缺陷,站位不當,在殘7、眼中打眼,邊打眼邊裝藥,鑿巖機與釬桿鏈接損壞,無照明或照明不足,通風不良、有害氣體超標,頂幫有危巖、浮石,責任制、操作規程缺失或不符合法律、規范要求,風險點與危險源的關系,每個風險點中包含若干危險源,危險源是風險點的主要構成要素;,風險點的等級由危險源分級中的最高等級決定;,名詞解釋,風險,生產安全事故或健康損害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和嚴重性的組合。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發生的概率。嚴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發生后,將造成的人員傷害和經濟損失的嚴重程度。風險=可能性嚴重性。,名詞解釋,風險分級,是通過采用科學、合理方法對風險點包括的危險源進行定性或定量分析,根據評價結果劃分等級。包括危險源分級和8、風險點分級,其中風險點的等級由所包含危險源的最高級別確定。,危險源分級方法舉例,LEC法,一般采用作業條件危險性分析方法(LEC法)評價其風險程度,將危險源分為1、2、3、4級,并分別用紅、橙、黃、藍四種顏色表示。,作業條件危險性分析法(LEC法)計算方式如下:,D=L*E*C式中:L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作業條件危險性分析法(LEC法)計算方式如下:,式中:E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繁程度,作業條件危險性分析法(LEC法)計算方式如下:,式中:C發生事故產生的后果,作業條件危險性分析法(LEC法)計算方式如下:,根據公式:風險值D=LEC就可以計算作業的危險程度,并判斷評價危險性的大小。其中的關鍵9、還是如何確定各個分值,以及對乘積值的分析、評價和利用。,名詞解釋,重大風險,發生事故可能性與事故后果二者結合后風險值被認定為重大的風險類型。,違反法律、法規及國家標準中強制性條款的;,發生過死亡、重傷、職業病、重大財產損失事故,或三次及以上輕傷、一般財產損失事故,且現在發生事故的條件依然存在;,涉及重大危險源的;,具有中毒、爆炸、火災等危險的場所,作業人員在10人以上的;,經風險評價確定為最高級別風險的。,包括下列情形:,注:重大風險的管控需要有文件化的管控目標和方案。,會寶嶺鐵礦重大風險公告,名詞解釋,風險分級管控,按照危險源不同級別,所需管控資源、管控能力、以及管控措施難易程度等因素而確定10、不同管控層級的管控方式。,例如:根據我公司的實際組織架構可以劃分為一級風險點、危險源由公司級實施管控;二級風險點、危險源由專業級實施管控;三級風險點、危險源由車間級實施管控;四級風險點、危險源由班組、崗位級實施管控。,風險分級管控應遵循風險越高管控層級越高的原則,對于操作難度大、技術含量高、風險等級高、可能導致嚴重后果的作業活動應重點進行管控。上一級負責管控的風險,下一級必須同時負責管控,并逐級落實具體措施。,名詞解釋,風險控制措施,企業為將風險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針對該風險而采取的相應控制方法和手段。,管控措施包括,工程技術措施,管理措施,培訓教育措施,個體防護措施,應急處置措施,管控措施制定11、順序,如何約束人的行為,確保設備設施的完好,保證作業環境安全,舉例說明,平巷鑿巖,個體防護措施,現場配備安全背甲,規定:作業前必須“敲幫問頂”,及時平撬,危巖、浮石平撬不掉時,組織放頂或錨桿支護,管理措施,工程技術措施,頂板有危巖、浮石,注:由于風險管控體系中制定的每一條管控措施未來都是隱患排查體系中的一個排查項,為了避免因管控措施過多而造成隱患排查項過多使隱患排查工作過份復雜,所以管控措施的制定一定要與危險源有較強的針對性、關聯性以及便于排查,重點要突出人的因素,且對于一些共性的一般安全常識(例如 佩戴基礎類勞動防護用品(安全帽)可以不予描述;另外,由于培訓教育措施和應急處置措施無特殊情況均12、較相似,也不用過多描述。,名詞解釋,風險分級管控清單,企業各類風險信息(風險點名稱、危險源名稱、類型、所在位置、當前狀態、以及伴隨的風險大小、等級、所需管控措施、責任單位、責任人等)的集合,會寶嶺鐵礦風險分級管控清單,其他規定,風險公告,企業要建立完善的安全風險公告制度,并加強風險教育和技能培訓,確保管理層和每名員工都掌握安全風險的基本情況及防范、應急措施。要在醒目位置和重點區域分別設置安全風險公告欄,制作崗位安全風險告知卡,標明主要安全風險、可能引發事故隱患類別、事故后果、管控措施、應急措施及報告方式等內容。對存在重大安全風險的工作場所和崗位,要設置明顯警示標志,并強化危險源監測和預警。,另13、外,最新下發的煙臺市安全生產“學規矩、懂規矩、守規矩”活動考核驗收標準(試行)中還規定,企業要在車間和崗位上設立操作規矩牌,明確風險信息(包括風險點名稱、危險源名稱、類型、所在位置、當前狀態以及伴隨風險大小、等級、所需管控措施、責任單位、責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綜合),同時為員工制作并攜戴“員工安全規矩卡”(重要操作規程,重大風險源管控措施和應急處置措施等)。,會寶嶺鐵礦風險公告牌及相關宣傳警示牌展示,會寶嶺鐵礦風險公告牌及相關宣傳警示牌展示,會寶嶺鐵礦風險公告牌及相關宣傳警示牌展示,會寶嶺鐵礦風險公告牌及相關宣傳警示牌展示,會寶嶺鐵礦風險公告牌及相關宣傳警示牌展示,會寶嶺鐵礦風險公告牌及相關宣傳14、警示牌展示,其他規定,文件管理,企業應完整保存體現風險管控過程的記錄資料,并分類建檔管理。至少應包括風險管控制度、風險點臺帳、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表,以及風險分級管控清單等內容的文件化成果;涉及重大風險時,其辨識、評價過程記錄風險控制措施及其實施和改進記錄等,應單獨建檔管理。,企業每年至少對風險分級管控體系進行一次系統性評審或更新。企業應當根據非常規作業活動、新增功能性區域、裝置或設施等適時開展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工作。,持續改進,總結,劃分風險點,辨識危險源,風險分級,制定管控措施,管控分級,匯編管控清單,公告公示,持續改進,體系建設路徑,3,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體系通則介紹,生產安全事15、故隱患排查治理體系通則,山東省地方標準DB37/T 288320162016-12-07發布 2017-01-08實施山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名詞解釋,事故隱患,企業違反安全生產、職業衛生法律、法規、規章、標準、規程和管理制度的規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存在可能導致事故發生或導致事故后果擴大的物的危險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管理上的缺陷。,另一種解釋:事故隱患即隱蔽、隱藏的禍患。即為失控的、發生事故概率較大的危險源。,名詞解釋,隱患分級,根據隱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難度及其可能導致事故后果和影響范圍分為一般事故隱患和重大事故隱患。,危害和整改難度較小,發現后能夠立即整改排除的隱患。,一16、般事故隱患,危害和整改難度較大,無法立即整改排除,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產停業,并經過一定時間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隱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響致使生產經營單位自身難以排除的隱患。,重大事故隱患,重大事故隱患包括形式,違反法律、法規或有關規定,整改時間長或可能造成嚴重危害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難度較大,一定時間得不到整改的;,涉及重大危險源的;,具有中毒、爆炸、火災等危險的場所,作業人員在10人以上的;,因外部因素影響,致使生產經營單位自身難以排除的;,設區的市級以上負有安全監管職責部門認定的;,名詞解釋,隱患分類,事故隱患分為基礎管理類隱患和生產現場類隱患。,1,2,3,4,5,6,7,8,9,10,1117、,資質證照,責任制,教育培訓,安全投入,職業衛生,其他管理內容,機構人員,管理制度,管理檔案,應急管理,相關方管理,基礎管理類隱患包括,名詞解釋,生產現場類隱患包括,建設運行流程,根據管控清單編制排查清單。包括:名稱、內容、標準、方法等。,確定排查要求和組織級別。包括:類型、級別、頻次等。,實施隱患排查,現場直接處理隱患,逐級上報,隱患治理,重大事故隱患,一般事故隱患,組織整改,組織評估,并編制評估報告,編制治理方案,根據方案實施治理,整改驗收,復查評估,閉合歸檔,持續改進,會寶嶺鐵礦隱患排查分級組織,崗位,區隊,專業,公司,班排查,周排查,旬排查,月排查,會寶嶺鐵礦隱患排查治理體系運行展示,18、崗位排查,會寶嶺鐵礦隱患排查治理體系運行展示,崗位排查,會寶嶺鐵礦隱患排查治理體系運行展示,崗位排查,會寶嶺鐵礦隱患排查治理體系運行展示,崗位排查,會寶嶺鐵礦隱患排查治理體系運行展示,崗位排查,會寶嶺鐵礦隱患排查治理體系運行展示,區隊排查,會寶嶺鐵礦隱患排查治理體系運行展示,區隊排查,會寶嶺鐵礦隱患排查治理體系運行展示,區隊排查,會寶嶺鐵礦隱患排查治理體系運行展示,專業排查,會寶嶺鐵礦隱患排查治理體系運行展示,專業排查,會寶嶺鐵礦隱患排查治理體系運行展示,專業排查,會寶嶺鐵礦隱患排查治理體系運行展示,公司排查,會寶嶺鐵礦隱患排查治理體系運行展示,公司排查,會寶嶺鐵礦隱患排查治理體系運行展示,一19、般隱患建號銷號,會寶嶺鐵礦隱患排查治理體系運行展示,重大隱患建號銷號,會寶嶺鐵礦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公告牌、宣傳牌展示,會寶嶺鐵礦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公告牌、宣傳牌展示,會寶嶺鐵礦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公告牌、宣傳牌展示,會寶嶺鐵礦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公告牌、宣傳牌展示,會寶嶺鐵礦體系運行培訓、考核辦法展示,會寶嶺鐵礦體系運行培訓、考核辦法展示,會寶嶺鐵礦體系運行培訓、考核辦法展示,會寶嶺鐵礦體系運行培訓、考核辦法展示,會寶嶺鐵礦體系運行培訓、考核辦法展示,會寶嶺鐵礦體系運行培訓、考核辦法展示,4,“兩個體系”執法檢查要求及“學、懂、守”考核驗收標準介紹,“兩個體系”執法檢查依據,法律,部門規章,地方性法規,地20、方性規章,安全生產法,山東省安全生產條例,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總局16號),山東省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規定(省303號令),山東省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辦法(省177號),“兩個體系”執法檢查要求,風險管控,風險管控制度,可能存在問題:未建立風險管控制度;制度內容不全面、操作性差;排查出的風險未進行分級;風險分級不準確。,風險分級,1、制度內容參照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體系通則進行檢查。2、風險分為重大、較大、一般和低四級,通過風險分析方法判定。,“兩個體系”執法檢查要求,風險排查,是否開展風險排查,可能存在問題:未進行風險排查;風險排查不全面;風險分級不合理。,1、21、企業是否按照體系建設要求進行風險點、危險有害因素辨識。2、風險排查要突出重點,重點危險部位不得遺漏。3、風險等級核查也要以重點危險部位為主。,重大危險源及重點危險部位是否排查全面,風險等級確定是否準確合理,“兩個體系”執法檢查要求,管控措施,對排查出的風險點是否逐一制定具有針對性的管控措施,可能存在問題:管控措施不具體,不全面;管控措施未落實到位。,制定的管控措施是否落實到位,1、管控措施必須有針對性,不得僅使用遵守規章制度、操作規程等籠統描述。2、措施的落實包括:資金投入、教育培訓、設備維護、環境改善、作業規范、防護到位、應急等有效措施。,“兩個體系”執法檢查要求,風險公告,是否在醒目位置進22、行風險公布,可能存在問題:未按規定進行風險公告。,員工是否了解風險點的基本情況及防范、應急措施,1、公告內容(主要風險點、風險類別、風險等級、管控措施、應急措施等)。2、公告位置。3、公告效果。,“兩個體系”執法檢查要求,管控責任,是否明確風險點的管控層級,可能存在問題:未按規定明確風險點的管控層級;風險點管控層級確定的不準確。,風險級別與管控級別是否一致,1、1、2級風險點是廠級;3級風險點是車間;4級風險點是班組和崗位。2、操作難度大、技術含量高、風險等級高、可能導致嚴重后果的作業活動應重點進行管控。,“兩個體系”執法檢查要求,風險告知,對存在較大安全風險的崗位是否設置風險告知卡,可能存在23、問題:未按規定設置風險告知卡;告知卡內容不全面,缺乏針對性。,風險告知卡內容是否與本崗位風險內容一致,1、突出存在較大安全風險的崗位(文件要求存在安全風險的崗位均需設置,數量太多)。2、告知卡內容要合理有效。,“兩個體系”執法檢查要求,隱患排查,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內容來源:安全生產法、省177號、總局16號令、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體系通則等。,1、制度主要內容包括:有沒有制度;制度內容是否全面(排查頻次、責任分工、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治理程序和要求等內容,參考總局16號令)。2、編制與風險點、管控級別一致的隱患排查項目清單(生產現場類、基礎管理類),參考通則。3、未開展隱患排查,省17724、號令有明確處理規定。4、記錄的真實性、是否形成閉環。,隱患排查項目清單,事故隱患排查,排查治理情況記錄,向從業人員通報情況,“兩個體系”執法檢查要求,隱患治理,對于排查出的隱患是否及時治理,內容來源:安全生產法、山東省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規定。可能問題:未及時治理安全隱患;暫時無法整改事故隱患無防范措施或防范措施落實不到位。,1、隱患分為:能夠立即整改的、暫時無法整改的。2、重點在落實。,治理情況是否達到安全要求,暫時無法整改事故隱患是否制定治理方案及防范措施,防范措施是否落實,“兩個體系”執法檢查要求,重大事故隱患治理方案,是否制定重大事故隱患治理方案,內容來源: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25、治理暫行規定。,治理方案內容是否符合要求,1、是否對于滿足重大隱患條件的隱患制定方案。2、方案內容參照總局16號令第15條。,“兩個體系”執法檢查要求,重大事故隱患治理,對已發現的重大事故隱患未按規定治理,內容來源:山東省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辦法。,“兩個體系”執法處罰項,一、未建立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制度;,二、未按照規定落實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制度;,三、未按照規定建立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四、未定期對本單位事故隱患進行排查;,五、未如實記錄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六、未按規定制定重大事故隱患治理方案;,七、未按照規定對重大事故隱患進行治理。,國家總局和省安監局領導對“兩個體系”建設要求,1、“兩個體系”建設要結合現行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以及行業規范標準;,2、排查出的隱患,特別是重復出現的隱患不能一改了之,要分析根源;,3、要把“兩個體系”走位安全管理的常態化手段,要持續宣傳、推廣、運行;,4、體系建設必須要全員、全過程,特別要注重做好基層員工的培訓教育;,5、要落實責任、考核,必須做到明責、考責、問責;,6、要統一思想認識,充分認識重要性。尤其是負責人要高度重視、全力支持;,7、體系建設重在運行,要與現行的先進管理手段全面融合,避免重復工作。,8、2017年年底前規模以上礦山必須全面建成“兩個體系”。,THANKS,xxx股份有限公司,安環部,xxx,